災難景觀
❶ 世界十大自然災害奇觀
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其實生硬定為十大不太合理。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洪澇它是因降雨過多或強度過大(暴雨或大雨),引起江河決堤、山洪暴發、淹沒田地、毀壞建築、人員傷亡的水災。在我國洪澇頻發,強度大,長江中下游、黃淮海、遼河下游和華南地區尤為嚴重,每年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時期,國家要花大量的資金於防洪措施。近30年來,我國最嚴重的洪澇災害是1975年8月 5~7日發生在河南省駐馬店地區,3天最大降雨量達1605毫米(該地區年均降水總量為800毫米),暴雨引起山洪暴發,使兩座水庫的土壩漫水潰決,淹沒農田113萬公頃,沖毀京廣鐵路線100公里,死亡數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元。1991年夏,江淮地區大面積的洪澇災害,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
乾旱乾旱是久晴。高溫、持續少雨或不雨的氣象災害。在其出現初期,人們並不能感到它的到來,但時間愈長受旱面積擴大,嚴重程度與日俱增。在我國,一年四季均會發生旱災,大部分地區春旱發生機會多、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乾旱發生不僅在時間序列上具有相對集中性,如1470—1949年間北京地區出現的170次乾旱中,有115次是連年發生;而且在空間上具有群發性,如1950年春,內蒙古大部、甘肅河西走廊、冀北、陝北出現乾旱,7~9月長江、淮河、黃河、漢水流域廣大面積出現乾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熱帶氣旋是一種源於熱帶洋面的低氣壓大氣渦旋。按其中心附近風力大小分成四級:風力6~7級為熱帶低壓,8~9級為熱帶風暴,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12級及其以上為台風。在熱帶西太平洋洋面每年有 30個台風生成(佔全球 38%),7~8月是台風活動盛期,在熱帶洋面生成後,便向西北方向移動,每年平均有7個台風在我國沿海登陸。台風帶來的是狂風、暴雨(我國近海15個省最高雨量記錄中,80%是台風造成的)、巨浪和潮災,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前面所說的1975年8月河南特大洪澇災害,就是由於 7503號台風登陸,深人內陸移速減慢、停滯、低壓維持不消而帶來的特大暴雨。台風登陸先後在台、浙。閩、粵、湘愕、贛、冀、豫等10省出現暴雨。其中河南最為嚴重,暴雨面積佔全省三分之一,最大降雨量1/小時為189.5毫米,24/小時1061.8毫米,造成了百年來罕見的洪澇災害。
所謂潮災是指在強風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風暴潮和巨浪疊加於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過當地警戒水位,摧毀防禦設施,導致洪水泛濫,形成潮災。我國潮災主要是由台風和寒潮引起的。東南沿海倍受台風襲擊,是潮災多發重發區。渤海和黃北部,冬春季節寒潮冷鋒過境,造成渤海7級以上東北大風導致渤海南岸的潮災。
低溫冷害是在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強寒潮引起急劇降溫。包括我國東北地區夏季氣溫過低,南方冬季的凍雨和寒露季節前後的低溫冷害。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秋季晚稻抽穗揚花,遇上這種天氣造成稻穀空殼、癟粒而減產。1969年1月26日至30比寒潮到達長江流域,降溫14~20℃,冬小麥、油菜和果樹遭受嚴重凍害。1977年10月25~29民強寒潮使內蒙古、新疆積雪深0.5米,草場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
地震由於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一般分為構造地震(占 95%)、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與我國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各省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556年1月23日陝西華縣8級地震,「是日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雞犬鳴吠……或裂泉涌,或城廊房屋陷人地中,或平地突出山阜……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二萬……」(《嘉靖實錄》)是我國歷史上最大地震之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地震,上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頃刻間成為一片廢墟,是 上世紀全球10次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之首。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地震預報尚屬世界難題。我國在中、長期預測領域取得長足進展,但能作準確預報的還只佔少數,對這個具高難度的臨震預報還需做出艱苦的努力。
滑坡它是斜坡上大量岩體和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造成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築物的破壞或被掩埋以及人員傷亡。由於自然條件的差異和人為因素的不同影響,滑坡類型是多樣的。我國是多山和多地震國家,有史以來暴雨和地震引起的滑坡頻繁發生,隨著建設事業的發展,又不斷出現水庫。礦山、路塹和山城等的滑坡。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縣迭溪地震時,周圍30里山陵崩、滑,迭溪城與龍池山二個巨型高速滑坡相對而下,堵塞渦江,形成堰壩高160 多米;45天後壅塞之水泛溢潰決,沿江數百公里皆受重災。湖北遠安縣鹽池河磷礦,由於地下采空,山體開裂,雨後位移驟增,1980年6月3日凌晨,100 多萬立方米的山體突然崩滑,坑口建築物被毀,辦公樓、宿舍、大量礦山機械和280多名員工瞬間被埋入20多米厚的碎石之下。
泥石流 常在雨季突然暴發,山谷雷鳴、挾帶泥砂石塊的渾浩洪流席捲而下,掃盪著前進途中的一切。泥石流災害波及我國23個省、市、自治區,影響山區城鎮工礦、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水路)、農田村寨、水利和各種設施。據鐵路部門資料,我國山區鐵路
有1386條泥石流溝,威脅著3000多公里線路的安全運行。
森林火災它是由或自然或因人員不慎引發的火災現象。特大森林火災多因乾旱。高溫、大風或雷擊等特殊氣象條件所引起,又往往因估計不足而失控,一旦形成大火又非人力所能及時遏制。我國森林火災損失率隨科技進步和林火管理的加強在不斷降低。但對於林地覆蓋率僅為 13%和人均森林蓄積量不及10立方米的我國,減少損失與提高覆蓋率是同樣重要的。因為森林火災不僅造我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給生態和自然景觀帶來嚴重的破壞。1987年大興安嶺森林火災。過火林地 114萬公頃,佔全國林地的1%。
農林病蟲蟲草鼠害它是指農作物和森林的病害、蟲害。惡性雜草以及鼠害。就農作物而言,病、蟲、草、鼠會從全國每個人的口中,每年奪走50公斤的糧食和其他食物。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有1200餘種,還有猖撅的鼠害和惡性雜草,如果病蟲大發生並成災的話,對我國的基礎產業一農業將產生重大影響
❷ 咋樣用園林景觀設計來減少自然災害的重要性
園林景觀設計不屬於自然科學。
一、園林景觀設計與自然科學性質不同專
1、園林景觀設計是研屬究如何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來創建優美的、生態平衡的生活境域的學科。它是在其他自然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
2、自然科學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自然科學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機或無機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和地理學。
二、園林景觀設計與自然科學成分不同。
1、園林景觀的基本成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軟質的東西,如樹木、水體、和風、細雨、陽光、天空;另一類是硬質的東西,如鋪地、牆體、欄桿、景觀構築。軟質的東西稱軟質景觀,通常是自然的;硬質的東西,稱為硬質景觀,通常是人造的。
2、自然科學基本成分,存在於大自然中的有機或無機的事物和現象,包括天文、物理、化學、地球科、生物等和地理。
❸ 災難電影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以對人類造成巨大災難的天災人禍為題材的影片。一般渲染驚心動魄的災難,以刺激觀回眾的恐懼感,也有的表現答擺脫災難的方法,戰勝或躲避災難的智慧,或宣揚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災難片以自然界、人類、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大規模災難為題材,以恐怖、驚慌、凄慘的情節賀災難性景觀為主要觀賞效果的類型電影。這一類型是20世紀50年代後才大量攝制的,而這一詞語是在70年代開始盛行的。很大一部分災難片可以歸入科幻片的類型中。災難片中表現的是一種消極的逃避情緒,即幫助觀眾從多變。精神緊張、充滿不安全感的現實世界躲入夢幻世界、當他們從電影院出來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在當代現實世界是幸運許多。同時,災難片中總有幾個本領高強、超富有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英雄,這宗英雄存在不光弘揚了一張積極的人道主義還對許多觀眾具有心理安慰作用。災難片總是要表現大規模的死亡,營造以後總恐怖和驚慌的感受和令人驚喜的景觀。
❹ 什麼是地質災害景觀
我的理解是地質來災害形成的源地質現象,並且有以下四個特點:1、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質災害的發生和形式,起到地質災害科普教育作用;2、看到地質災害景觀可以起到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理性科學的思考人類利用自然過程中的問題;3、可以通過考察地質災害景觀增進科學研究;4、地質災害景觀有它獨特的美。
❺ 地質災害形成的自然景觀:雲南石林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抄,僅供參考,謝謝……
雲南石林的形成是千百萬年的地殼運動和自然變化形成的,不是地質災害形成的自然景觀。
雲南石林屬於喀斯特地貌,也叫熔岩地貌,它是碳酸鹽岩經以溶蝕為先導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發育的特殊地貌。形成的原理就是石灰岩被水億萬年溶蝕的結果。
❻ 自然災害對風景園林的影響。不超過500字,各位大哥,急,謝
水災、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都會對居住條件造成大規模的破壞。在開始階段,人們被迫露宿,然後可能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唐山地震時,在唐山、天津等大城市中,簡易棚屋綿延數十里,最長時間的居住到一年以上。即使遷回原居之後,由於大量的房屋被破壞,部分居住擁擠狀態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鼠類,在地下穴居生活,他們的泅水能力並不十分強。因而,當較大規模的水災發生時,會使鼠類的數量減少,然而,部分鼠類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集中到災民居住的地勢較高的地點,從而在局部地區形成異常的高密度。在這種條件下,由於人與鼠類間的接觸異常密切,便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
由於鼠類繁殖能力極強,在被洪水破壞的村莊和農田中通常遺留下可為鼠類利用的豐富的食物,因而在洪水退後,鼠類密度可能迅速回升,在其後一段時間內,會出現極高的種群密度,從而鼠類促使間疾病流行,並危及人類。
乾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區乾涸,成為雜草叢生的低地。這種地區為野生鼠類提供了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其數量高度增長。曾有報道說這種條件引起了人群流行性出血熱的流行。
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壞,一些原來鼠類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損壞,廢墟中遺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棲的鼠類獲得了大量繁殖的條件。當災後重建開始,居民陸續遷回原有的住房時,鼠患可能成為重大問題,由家鼠傳播的疾病的發病率也可能上升。
❼ 在汶川地震中消失的自然景觀有哪些還有近幾年在自然災害中消失的自然景觀有哪些22
1.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後稱都江堰,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建於公元三世紀,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2.蜀中名山青城山位於都江堰西南20公里處。連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其著名景區天師一帶,周圍青山四合,儼然如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靜的一個。 3.李白的故里位於江油市青蓮鎮(即李白故里風景名勝區),它地處綿陽城區與江油兩城市之間,距江油市區15公里.綿陽市區23公里,108國道(綿陽--廣元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該風景區規劃控制范圍23平方公里.其中心景區控制面積約8平方公里,199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蓮左有濂水環繞,右有涪江環抱,這里山水靈秀,仙氣飄渺,在唐代就是古綿州的重要城鎮、直至清代,這里仍是水運發達的商貿重鎮。4.上書院(亦稱領報修院)位於彭州市白鹿鎮回水村,距彭州市區23公里。上書院始建於1895年,由法國外方傳教會傳教士、成都主教杜昂派谷布蘭發起籌建,歷時13年,於1908年竣工。5.龍門山銀廠溝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地處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白水河國家自然保護區、距成都89公里的彭州市龍門山鎮。因明朝崇禎皇帝的天宮劉宇亮在此開銀礦而得名。銀廠溝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氣溫比成都低4℃左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4℃,晚間更覺體涼心靜,是距成都最近而海拔相對最高的避暑休閑、清心養身的天然勝地。 6.報恩寺位於四川省平武縣城內,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群之一。1956年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為「敕修報恩寺」,始建於明正統五年,完工於天順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歷史。報恩寺布局結構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稱 「深山王宮」。 7.四川閬中市張桓侯廟又名張飛廟,始建於蜀漢末年,其有實物可考的歷史可上溯到北宋宣和年間。根據四川省文物局提供的情況,地震後,張飛廟整個建築傾斜;牆體嚴重開裂、垮塌;屋脊斷裂、塌陷;屋面瓦大面積脫落。
❽ 災難片的簡介
災難片 (disaster film)以自然界、人類、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大規模災難為題材,以恐怖、驚慌、凄慘的情節賀災難性景觀為主要觀賞效果的類型電影。這一類型是20世紀50年代後才大量攝制的,而這一詞語是在70年代開始盛行的。很大一部分災難片可以歸入科幻片的類型中。災難片中表現的是一種消極的逃避情緒,即幫助觀眾從多變。精神緊張、充滿不安全感的現實世界躲入夢幻世界、當他們從電影院出來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在當代現實世界是幸運許多。同時,災難片中總有幾個本領高強、超富有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英雄,這宗英雄存在不光弘揚了一張積極的人道主義還對許多觀眾具有心理安慰作用。災難片總是要表現大規模的死亡,營造以後總恐怖和驚慌的感受和令人驚喜的景觀。
災難類型電影開始成功贏得大量亮眼票房收入,始於1970年代。1970年上映的《國際機場》(Airport)是一個里程碑,緊接著1972年的《海神號》(The Poseidon Adventure)、1974年的《大地震》(Earthquake)和《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尾隨這股災難潮流獲得成功的票房,打下穩固基礎。直到現今,由於特效工業的進步,呈現的災難場面更加真實,使得災難片類型電影成為票房的保證。
❾ 地質災害遺跡景觀
鄌郚馬駒嶺「一線天」:鄌郚鎮馬駒嶺上有一處自然奇景「一線天」,據考證回是地震答裂變形成的一道地縫,生成時間與昌樂遠古火山口群可能是一個年代,距今有1800萬年。其深達30多米,自南向北約100多米,下寬上窄 ,頂部最窄處不足半米,兩壁呈弓形,像一個開啟的深洞,又名石翁洞。從底部仰視,只看到一線之天(圖版3-1-6),猶如一條白龍在空中飛舞,「一線天」由此得名。
從南側緩步而下,但見兩壁陡峭,怪石嶙峋,洞口一塊巨石斜插在洞壁上方,似傾非倒,以鋪天蓋地之勢懸立。洞深處離地高約8m的峭壁上,有一塊平展的石板,名石炕,四人對坐有餘,壁側石桌石椅形體神似。一線天是一種自然奇觀,距昌樂遠古火山口群僅十幾千米,它奇特的構造為地質震動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