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類景觀
❶ 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的主要景點
羊頭山又名首陽山,位於澤、潞二州交界處,橫跨高平市與長子縣、長治縣。因山頂北魏四面造像塔基的巨石似羊頭而得名,頂峰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勢凌霄漢。羊頭夕照為高平古八景之一。
羊頭山為炎帝神農傳說中心之一,又是高平市的旅遊區之一。山頂舊有神農城,山下有神農井和五穀畦。北魏時還在山頂留下了造型精美、內容豐富的石窟與造像塔。山頂四面造像塔建於北魏初期,距今已1500餘年則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之一。石塔四面造像,均刻一佛二菩薩,塔身之上為四坡水式塔頂,基座為罕見的羊頭狀。此外還有兩座唐塔和其它景緻、文物。 神農城位於羊頭山西山巔,明代《羊頭山新記》:上有古城遺址,謂之神農城,城內舊有廟,今廢。後魏《風土記》:神農城在羊頭山。神農城建於何時,毀於何時均不說,但現存有石柱、石階、石質井架,原建築輪廓大致可辨。神農井與五穀畦:在羊頭山神農城下60步有白、清二泉,左泉白,右泉清。泉側有井,謂神農井。二泉南流20步相合而南。《寰宇記》: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泉。
清、白二泉下30米處還有五穀畦,又稱井子坪。後魏《風土記》: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井,皆指此地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種,相傳神農氏得嘉穀於此,始教播種,謂之五穀畦。 莊裡村五穀廟,又稱神宵殿。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莊裡村原名裝殮村,因傳說炎帝死後在這里裝殮而得名,後以諧音改稱莊裡。莊裡五穀廟分上下兩院。上院原有正偏三門,東西有鍾鼓樓,正殿三間,始建年代不說。院中有已伐古柏樹根盤,周長6.2米,生長期當達二三千年。據此可知此廟建築年代甚早。現存正殿為明代建築物,屋脊琉璃磚上刻有炎學神農殿及大明嘉靖門年字樣。殿中樑上有清代修繕的記載。殿中原有長1.5米、高1米的暖閣。正中為炎帝塑像,兩邊為後妃、太子,現塑像已毀,但座台仍存。東西兩壁的精美壁畫,毀於文革期間。有數截斷碑,已無法連貫。正殿東西的鍾樓、鼓樓,建築均很陳舊。東廂房即為炎帝陵碑所在。下院的東、西廂房已毀,戲台為後來所建。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為五穀廟廟會。舊時廟會盛大。主辦廟會的首領從七村八社中推舉。逢會之日,人們要敲鑼找鼓,由社首端著炎帝塑像到七村領先去出巡,場面熱鬧非凡。所以,民間流傳有走揚州,下漢口,不如五穀廟里當社首之說。 從莊裡村西行,過一條小河,就是炎帝行宮所在地故關村。故關炎帝行宮原名黃花館,佔地面積不大,建築也較為普通。在朝東偏開的門首石匾上刻有炎帝行宮四字。行宮古樸典雅,風格別具。正殿五間,坐北朝南建於石台之上,正殿西游記木雕圖案和雕花石礎,堪稱雕刻之精品。
院內立有青石香台一座,有石碑數通,均系明、清兩朝重修炎帝行宮之始末和炎帝的有關歷史掌故。現存完整石碑二通,皆為重修碑記。一通立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通立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碑文中記述了神農功績與重修經過。始建年代則因肇建太古,無文考驗。碑文還言及(神農)祠在換馬村東,見有墳冢,祠與宮其相去幾七百餘步。此宮亦為祭祀炎帝所建,建地又在神農城與炎陵之間。院內南面是戲樓,東西配殿是樓閣式兩層建築。 清化寺在高平市神農鎮境內,有上、中、下之分。上清化寺即《羊頭山新記》中所說的清化寺,在羊頭山正東稍南1.5里,建自後魏孝文帝太和之歲,初名定國寺,北齊改宏福,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重修,改今額,有碑,乃唐鄉貢明經牛無敬撰並書。其略曰:此山炎帝之所居也。現寺已不存,廢墟有石碑一通,為明正德二年(1507年)所立,碑文中亦記有神農游履於羊頭山嘗谷於此等語。
中清化寺又名六名寺,位於羊頭山山腳中段,相傳建於唐貞觀六年(623年),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有正殿五間,已坍塌,磚牆、石柱猶存。院中有一水池,名蓮花池。水自石制龍嘴中流出,經化驗為優質礦泉水。廟前四尊石獅,為石雕精品。下院巨石上刻一空字,為該寺院的明顯標志。此寺距上清化寺約200多米。按迷信說法,是於一夜間由上清化寺搬來的。搬寺那一個夜間,周圍七村領先社,凡有牲畜的人家都曾夢見有人借牲畜使用。第二天一早發現各家的牲畜大汗淋漓,上山一看,原來的清化寺已被搬到了現在中清化寺所在的地方。
下清化寺是現神農鎮政府院內。上、中、下清化寺皆為佛寺,都在神農鎮境內,而且都與炎帝神農的傳說有關。1995年6月在團池一古墓中發現的墓誌銘上刻有澤州高平縣神農鄉團池村的字樣,刻石時間為寧元符二年(1099年),說明這里很早以前就是神農傳說的集中地區。 高平炎帝廟有高廟、中廟和下廟之分。高廟位於羊頭山中段馬鞍形山嶺之上,羊頭石西南170步。原有正殿五間,塑有神農及後妃、太子像,後廟、神像俱毀,僅留遺址。
炎帝中廟在高平市神農鎮下台村,建設規模較大,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為三進院。下院南為戲台,舊戲台已毀。現戲台為近年新建。西廂為禪房,東廂為看樓。中院建有太子祠,是元代修建的無梁殿。建築風格別致。左右兩側分別為葯王殿和蠶姑殿。後院為炎帝正殿。東西配典分別供關帝、高謀。炎帝殿內現存較早的碑碣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並各祠殿碑記》碑文中說:吾泫(泫指泫氏,高平古稱)有上、中、下廟,在換馬者為上,在縣之東關者為下,而余鄉(下台村)由其中也。奉敕建立其來久矣,創興之始杳不可考,重修則於至正元年。院中東側另有清宣統三年(1911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暨村中諸神殿碑記》。碑文中亦稱:神農炎帝為萬民生成之主,開百代稼穡之源,……本邑(指高平)北界羊頭山有高廟,城東關有下廟,下台村建廟未知創自何代,稱為中廟.
炎帝下廟位於高平城東關.據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重修東關炎帝廟碑記》所言,是因是廟(指炎帝上廟)去縣治幾四十里,祭之期恐遠不逮焉,爰附東郭立廟,今所謂下廟是也。但問廟之建,無有能言其創始者。其重修則自宋元以迄,明諸碑記悉載之。據此可知,下廟之建當在宋或宋之前,中廟、高廟之立廟時間當更早。可惜上廟不存,下廟已毀。現存只下台中廟而已。
高平市神宵鎮境內有炎帝文化古跡遺址景點40餘處,高平境內祭祀炎帝興建的廟宇遍布全市,有數十處之多,如橋北、箭頭、永錄、伯方、賈村等地均有炎帝廟保存至今,這在全國實屬罕見,是高平市特有的炎帝文化景觀。我們相信,只要各級黨政領導充分重視,社會各界大力支持,高平的炎帝文化旅遊開發事業一定會順利發展,一定會把這塊土地建成炎黃子孫銘記始祖功勛,振奮民族精神而尋根問祖、瞻仰朝拜的勝地。
❷ 請問寧海哪些旅遊景點好玩求告知!急急急!!!
第一名:寧海上金國際·財神谷旅遊景區。上金國際商業文化旅遊區所在的寧海上金、兆岸等村依山傍水,植被茂密,綠樹成蔭,古木參天,是徐霞客古道所經之地,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未來的上金國際商業文化旅遊區將由趙公明塑像景觀區、中外著名商賈塑像群、國際商業論壇中心、企業家會所、養生谷、高端生態景觀住宅區、休閑度假中心、五星級高檔酒店、四星級商務酒店等構建而成,是集生態保護、觀光祈福、度假休閑、健身養生、商業購物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
第二名:寧海天河景區(浙東大峽谷) 峽谷擁有一萬多畝天然長綠闊葉林的雙峰森林公園園內林木繁茂,空氣質量相當好,置身其中,頓覺神清氣爽,勞煩立消。
第三名:寧海前童古鎮 可供游覽的有職寺其居、明經宅、上堂屋、五福臨門、好義堂、名宗祠等完好古宅和老街、民俗博物館、鹿山、石鏡山、孝女湖、柴萬嬰柏、徐霞客古游道等景觀。
第四名:寧海森林溫泉 寧海溫泉已成為一個集休閑、度假、理療、娛樂、觀光於一體的旅遊度假勝地,被譽為"華東第一森林溫泉"。
第五名:寧海浙東第一尖滑雪場 浙東第一尖·雪山歡樂谷春、夏、秋、冬四季集滑雪、滑草、滑索、滑道、漂流、遊玩、觀光、度假、休閑及健身避暑為一體的大型主題歡樂谷。
❸ 是什麼導致了中國旅遊10個景點9個虧
作者
昨天在網上查閱資料時發現一份統計數據,中國的旅遊景區只有5%在盈利,95%在虧錢!一方面是大規劃、大手筆、大建設的局面,一方面是屍橫遍野的景區慘狀。說好的全名旅遊時代呢?說好的朝陽企業呢?
根據以往的經歷,居士對影響文旅行業的一些因素做了些分析。首先,對旅遊行業影響最大的負責決策的景區官員。因為92%旅遊景區投資主體是政府,雖然民間資本也在搞旅遊,但審批、規劃想要通過還是要聽官員的。中國歷史文化悠久,但唯獨旅遊一行沒有歷史,因為古代旅遊是免費的,徐霞客拄個棍就跑,高興了還能在景區塗個鴉什麼的。現在要收費,完全無章可循。
官員不懂文旅情有可原,但關鍵要懂怎麼選擇好的旅遊策劃和規劃。但中國官場講究求同,但文旅行業確要求異,只有高度差異化、與眾不同才有機會生存。很多地方的文旅項目實際就是程咬金的大斧:第一招考察、第二招學習、第三招模仿。這就導致全國文旅項目千篇一律,似曾相似,完全失去了旅遊的魅力和市場的競爭力。
可憐的消費者還要自娛自樂,還要強顏歡笑去評價撞衫的景區那個更美。很多文旅行業的老闆對每個項目歷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族風情都不盡了解!文旅行業每個項目都必須高度原創!房地產多少容積率做多少商住比例,兼顧交通和日照,房屋的擺布幾乎都是一個模式。但文旅行業是變數策劃,完全無例可循,需要超級創意和震撼性的策劃。
原諒我的不厚道,將仙洞放上去。文旅行業沒有創意就沒有生意,沒有震撼你只能留下遺憾。有的行業一定要研究競爭對手,把產品搞得像個產品,要搞得跟競爭對手差不多,這樣才有競爭力。而旅遊恰恰相反,千萬不要把旅遊景區開發得像一個旅遊景區!什麼門頭一樣,接待中心一樣,你應該把大把的金錢花到遊客需要跨越千山萬水來體驗的地方,然而我們大多數的官員都將文旅行業需要高度差異化的特徵生生的套在求同去異上。
其次,決策者不懂什麼是好的文旅策劃和文旅規劃。只知道規劃找設計院、知名高校。殊不知文旅行業只識江湖,不識廟堂。設計院也最會將文旅項目設計成山裡的城市景觀。90%以上的旅遊策劃和旅遊規劃都交給了大院大校,結果導致90%的景區半死不活!為什麼院校搞不定旅遊規劃?因為做旅遊規劃只有一個目的:怎麼把大量遊客吸引到景區?文旅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任何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任何不宜吸引遊客為目的的文旅規劃比耍流氓更嚴重。
要做好旅遊策劃和規劃,一定要極限思考!一定要窮盡可能、做到極致!一定要拿出讓競爭對手冷汗直流的創意!一定要把項目當成是你自己投資的來做!這樣才能做好。不是把方案做得像個方案交差走人。我記得我在未畢業前曾經為某個城市文旅項目做了個一份規劃,教授說,我本身也不太懂旅遊,你組織下你們打CS的幾個同學抄抄整整。結果官員和投資方贊不絕口,讓我們知道我們除了打CS原來還可以搞規劃,就這樣為這個我特么的一直混跡文旅投資行業。
王健林最近把七十五個酒店和全部文化旅遊項目賣給了富力和融創,江湖傳言是因為股債雙殺的壓力,真實原因也有一個是萬達旅遊真的不太賺錢。萬達旅遊城每個項目都是投資數百億,手筆很大,但是創意都很有趣!一個套路、一個模式。南昌萬達城的地標性陶瓷罐、合肥萬達城的地標花鼓、廣州萬達城是一朵木棉花、無錫萬達城是一個紫砂壺、哈爾濱萬達城是一個冰壺,請問王先生,天津萬達城是不是准備搞一個包子、昆明萬達城是不是搞一碗米線!我都能想像得到我們陝西萬達城那肯定是一個兵馬俑,我估計這肯定是王先生被另外一夥打英雄聯盟的學生深深的忽悠了。
再次,對景區資源、定位和產品認識不清,盲目樂觀、盲目決策、盲目規劃、盲目投資。大多數旅遊景區投資開發投資大、賺錢難、回報慢。只有少數景區盈利十分可觀。這裡面有三種情況。一是傳統的名勝風景區如故宮長城九寨溝,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條件。二是迪斯尼、長隆、歡樂谷,巨大的投資和震撼的體驗。三是前二者之外的廣大的資源平庸、文化單薄的旅遊景區。前二者旅遊景區盈利都十分可觀,但是不可復制,一個是資源極度稀缺,一個是投資巨大。現在絕大多數旅遊投資商拿到的都是三流四流的旅遊資源,面對的是第三種情況。因為一流二流的早被開發完了。盈利能力好的景區人家也不可能轉讓給你。很多老闆拿到一大片旅遊資源,開心得不得了。逢人便講:你看這山這水,太美了!我這景區無人能敵!其實,那是因為他以前根本沒搞好旅遊,見得太少。原來挖煤的你想想那是啥環境,原來搞地產的你想想搞的都是巴掌大的地,現在轉過來搞旅遊,一看有山有水有樹林還那麼一大片地,自己肯定就先暈了。其實自己根本不知道,你拿的只是三流四流五流的資源。
中國文旅行業要做好,一是高度重視項目的成敗,當成生死大事來看。全國高手要會一遍,一定要找到最能打動自己、最有市場吸引力的方案;二是規劃白做了幾本沒關系,哪個縣市政府不是白做了幾十本規劃,但千萬不要盲目去實施,自己有幾十年的市場經驗和市場嗅覺,感覺不對勁,就要再等等,一直找到最合適的思路再下手。三是學會用網路,連老太太看病都不去醫院,改用網路了。咱們的官員和老闆也要經常用。
旅遊
❹ 淺淡歷史文化景點如何提高觀賞性
有機會到開封古城就文化產業、旅遊業發表幾點看法實屬幸運。應該說到開封來講文化旅遊好像有點到孔 子面前念書的感覺,心中湍湍。命題是圍繞著開封來講文化旅遊產業,但我想河南全省歷史文化非常深厚,講講整個河南的旅遊文化開發可能更加有意義,開封的文 化產業頗有代表意義。
河南要從文化大省向旅遊強省轉變是一個話題,因為河南確實是中國一個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我和很多朋友開 玩笑說河南是中國的人口大省,文化是人的文化,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文化就多,河南人多。在河南講文化旅遊或者文化資源向文化旅遊產品轉變這個話題是很有 價值的話題。
關於河南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我有三個判斷。第一,河南是中國主流歷史文化的淵藪、大本營或者是發源地。那 么為什麼叫主流文化,應該說中華文化是個非常豐富的載體。有很多民族,很多地區,北方的文化、江南的文化、少數民族的文化。但在主流文化中河南應該是一個 根據地。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價值的第二個判斷是,河南是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在地圖上大家可以看到,以鄭州為中心,它的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兩條交通幹道分布著很多人口、城市,包括不少人口比較大規模的城市。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價值的第三個判斷是,河南是中國文化旅遊的創新基地,這個和陝西西安一樣,河南義不容辭地承 擔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實驗田、創業基地、開路先鋒的角色,這是河南和其他省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這個地方太有文化了,如果不講文化創意產業,不講文化旅遊, 好像說不過去。
河南的文化旅遊可以說是圍繞著幾個曾經做過中國首都的城市展開的,或者說影響非常大的區域文化中心,比如說開封的汴京、鄭州的古代文化以及中嶽、洛陽作為古都、以及安陽作為殷墟、許昌最近也很熱,第一是曹操墓,第二是新三國的熱播,所以許昌是個曹魏之都。
河南的整個文化資源或是文化旅遊資源是豐厚、類型齊全、歷史悠久、品味比較高、分布廣、組合比較好,地區差異方面夏商周到唐宋這樣的各個歷史階 段都有分布。所以,這些文化景觀資源、文化風情資源、文化藝術資源當中可以再細分很多,其中文化景觀資源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
除了古都,河南還有信陽、駐馬店、周口、商丘、濮陽那麼多地級市,應該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文化方面的豐厚背景。這些文化資源仔細地劃分,可以 分為文化景觀資源,文化風情資源,文化藝術資源,各個說法不一樣,但是,每種文化都在全國有重大意義或者競爭性地位甚至是有國際意義的。
河南省的博物館數量目前是全國第四,但是我想河南怎麼會比湖南和江西都還少呢,豫商應該投資點博物館,應該把它搞 成全國第一。河南有很多黃泛區,很多東西被沖掉或埋在地下有關系。豫商有了錢以後建議大家多收購點東西回來做博物館,第一個是收藏增值,第二個體現我們河 南有文化。
河南省在歷史文化資源、華夏文明資源、姓氏資源(百家姓旅遊)、古都文化、帝王文化、書院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 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面名聞遐邇。當然還有潛藏於民間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看幾個數字就可以發現河南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在全國是數 一數二的。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排名第二(山西排名第一,因為山西的地上建築物比較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數量也比較多 (江蘇9個,河南8個);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全國排第三(第一北京,第二四川)。世界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再加上原來的殷墟、龍門石窟,比周口店猿 人遺址要有名得多。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現狀在鄭汴洛這個文化旅遊圈是比較突出、比較能引人注意的。另外圍繞著黃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教文化開發也有 比較好的基礎。在開封的宋都古城、安陽的殷墟、鄭州的黃帝故里等等古遺址和文化系列開發等方面應該說還是有引起大家注意的地方。
我們應該客觀地看,河南跟山西、陝西相比,歷史文化好說的多、好看的少,就是講起來多但不像西安有兵馬俑這樣大規模的建築,有視覺沖擊的;山西 地上文物多。河南很多東西講起來沉重輕松的少,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項目到處都在做,但是說實話真正吸引眼球的少,重點突破的沒找到感覺似地。
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旅遊開發方面出現了幾個成功的項目。比如說三亞,相對來講是個缺乏文化的地方,但它搞了一個南山大佛;還有比如說無錫的佛教 地位應該說非常低的,但是它那個靈山大佛搞得非常有聲有色;西安曲江新區當然本身就非常有文化底蘊,實踐了一套文化開發啟動土地開發的模式。
西安遺產撬動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值得河南借鑒,用土地開發賺來的錢回頭來做旅遊景觀和文化旅遊開發。河南總的來說,整體的文化旅遊品牌沒有在全國 形成沖擊力。文化、旅遊、土地開發沒有結合得很好,當然也在做。這就是說我們河南文化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可以做的空間還很大。
關於旅遊、文化、商業這三個方面的業態如何結合,影響到河南的文化旅遊發展模式。「背著文化的行囊快樂的前進」,這就是河南。河南這個地方非常 有文化,河南人本身有文化但是河南人不怎麼幸福。為什麼呢,河南人只知道辛辛苦苦地賺錢、打工、開公司,河南人民為了發展但不重視休閑。
河南和四川比,四川人更重視休閑度假。成都人即使沒幾個錢,小車開著也要到農家樂去耍,幾十塊錢耍半天。河南人要學會享受生活,但文化的行囊還 得背著,顯得你很有文化。河南人非常有創新精神,所以我們要摸索河南省的以文化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旅遊產品但又不是沉甸甸的厚重得沉悶的產品。
河南的文化很厚重,對搞文化的人來講沒什麼,但對普通百姓來講太厚重了就有點殘忍,大部分老百姓沒那麼多歷史文化知識,上班又很累,家裡老婆 管,單位領導管,到了河南旅遊還那麼累就不幹了。有文化品位又不累才好。如何讓傳統文化「活化」,這是下一步整個河南旅遊的一個努力方向。
文化遺產不易被公眾接受而山水資源則容易得多。舉個例子,近年來河南旅遊出名的不是洛陽的什麼唐三彩啊或者是龍門石窟,恰恰是欒川和焦作。焦作的出名,主要打雲台山水,因為河南文化太厚重了,再打厚重的東西一下子突圍不了,所以它異軍突起走山水取勝之道。
遺產活化近幾年河南文化部門、旅遊部門、投資商做了很多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績。一個地方的歷史活化有很多種活化方向,如商業活化,將歷史街區變 成商業區;或者旅遊活化或者其他的活化。從河南文化的旅遊活化來講,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為古都開封提養了一種體驗的方式。
人們都知道,開封是一座古都,但是很難有視覺感受,全被黃河埋在十米以下的地方,看不到,挖又不讓挖,挖了以後又填回去,還是看不到。但最近幾年,「因為清明上河園,愛上古都開封城」,很多人因為清明上河園來開封遊玩,有不少參與性項目。周邊的房地產也被帶動起來了。
文化的創新使得開封、鄭州、洛陽成為新一輪旅遊城市競爭的熱土。文化創新第一要有文化,第二要有創新,離開兩個都比較難。開封開元名都大酒店左 邊的金明池反映了開封文化,右邊是高端住宅,這就是旅遊導向型的土地開發。如果旁邊不搞金明池,不挖掘幾個宋朝的故事,房子就賣不好。
河南近年來開發了幾台大戲,開封的《大宋•東京夢華》、鄭州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這些開發我認為就是一種文化活化。接下來我們發現,光有文 化活化還不夠,文化活化變成旅遊產品才重要;文化活化成產品還不夠,還要把文化、旅遊、土地開發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投入產出的平衡。
旅遊、文化、城市更新、土地開發有機的結合,綜合推進,具有文化資源的河南各個地市,三者結合可以產生倍增效應。如果光做房地產你就賣點普通的 商務樓或是住宅樓。如果你光搞文化,花了很多錢搞文物保護,還沒有幾個人來看。光搞旅遊搞得很辛苦,賺不了錢,靠門票要很多年才能收回來。
❺ 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做景觀設計的么
轉型了吧。市政起家的,現在收購了其他子公司,也發展了文旅和水務設計那些。
❻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的主要景點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主要由經石峽、夢幻谷、黎錦苑、山盟海誓、快樂體驗、熱帶瓜果鄉、雨林水族館、歡樂雨林「呀諾達」大型演藝和綜合服務區九個主題景觀區: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整體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周邊是123平方公里的生態恢復保護區,呀諾達景區堅持天人合一的生態開發理念。以天然自然景觀為基礎,保護和強化景區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融匯「原始生態綠色文化、黎苗文化、南葯文化、民俗文化」等優秀文化理念,在2013年開園五周年基礎上,計劃未來用10年時間,投資100億元,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形成以雨林谷、夢幻谷、三道 谷、藍月谷、志媽谷「五穀豐登」的海南綠色旅遊旗艦產品和高端養生度假大型綠色旅遊境區。
對外開放的「呀諾達雨林」已投資3億元人民幣,建成雨林谷和夢幻谷兩個景觀區域,以美國電瓶車、生態棧道、飛瀑索道、高品質旅遊巴士環繞成18公里長的園區通道熱帶雨林谷遮天蔽日,流泉疊瀑傾瀉而下,年平均溫度24度,踱步雨林中,你能感受陣陣清新涼意。在這里,你能卸下最繁雜的紛擾,穿越雨林棧道,呼吸最清新的空氣,暢享休閑的快樂時光。在這里,百年古藤、千年古蕨、巨大的仙草靈芝、「冷血殺手」見血封喉以及熱帶雨林的六大奇觀等,更是讓你驚嘆不已…… 呀諾達雨林文化已建成的呀諾達雨林谷,共投資2億元人民幣,「呀諾達雨林谷」以美國電瓶車、生態棧道、飛瀑索道、高品質旅遊巴士環繞成18公里長的園區通道,由藍月谷和夢幻谷兩個區域組成。雨林谷內生長著大量的原始森林和次森林,包容了絞殺現象、空中花籃、老莖生花、高板根、藤本攀附、根包石海南熱帶雨林的六大奇觀,是海南五大熱帶雨林的精品濃縮。谷區密林深處的生態棧道、巨石兩邊陡峭的石級、懸空搖晃的過山吊橋、峽谷飛瀑中攀爬的鐵索依山勢地形巧妙結合,讓遊客一走進「呀諾達」,就感受到雨林深處靜謐和神奇,領略到飛瀑戲水的刺激和樂趣,體會到空中天道的震撼和新奇。
在當地人的口中,「呀諾達」是一二三的意思,在景區里,又是你好的意思,所以,工作人員有時會向你親切地說一句「呀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