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石頭牆
A. 室外景觀石材地面需要勾縫么
室外景觀石材地面是需要勾縫的,勾縫可以讓砌築塊體材料之間的連接更為牢固,並使底面或牆面清潔、整齊美觀。
勾縫指用水泥砂漿處理砌體的縫隙。需要考慮熱脹冷縮。
室內勾縫的作用是防水、美觀,室內的這些做法比室外的要細膩,室外相對粗獷,一般不用,室外除非要出來縫的效果否則不用,室外的縫一般1-2mm的小縫都是干沙灰掃縫。
(1)景觀石頭牆擴展閱讀:
花崗岩石材勾縫方法:
1、修補破損及中縫補膠:首先將原有破損的表面和石材安裝的中縫重新整齊切割,使縫隙的寬度變的差不多。然後採用接近石材顏色的雲石膠進行修補。
2、剪口位打磨:使用專用剪口研磨片對剪口位進行精心打磨使其與石材成為一個平面整體。
3、研磨拋光:由粗到細使用專用石材水磨片對石材進行研磨,致使地面光滑平整。
4、防護:利用庄臣或百雲牌專用的石材養護劑,使其充分滲透到石材內部並形成阻水保護層,從而達到石材防水防污和抗風化能力。
5、結晶處理:採用有針對性的結晶粉或結晶葯劑配合打磨機,在打磨重壓下讓石材和結晶粉在高溫作用下發生物理和化學綜合反應,形成一層緻密、堅硬的保護層,然後進行拋光處理為今後的保養打好基礎。
B. 大型的景觀石
你要首先選址,選址時注意,既要引人注意,還不能妨礙交通,同時,地面要結實內,能承受30噸的壓力;容
先在地面挖坑,大小能放下整塊石頭,深度最好達到石頭整體高度的五分之一以上。同時要考慮,石頭對地面的張力問題;
施工時,首先將地面夯實,並考慮以後的地質沉降問題,不要因為地面承受
不了巨大的壓力,而塌陷,或是滾落到路邊,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擺放時,只能使用吊車,將石頭順利擺放在預定地點,做好固定;
C. 鳳凰古城的石頭城牆就像什麼
一、沱江河是古城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蓬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二、東門城樓位於城東,緊靠沱江,原名"升恆門",為鳳凰古城四大城門之一。
東門城樓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門下部由紫紅砂岩砌成,上部城樓則用古磚砌築。城門寬3.5米,高4米,呈半圓拱,兩扇城門都用鐵皮包裹,用圓頭鐵釘密釘,牢實堅固。城牆修築全部用紅砂條石,精工細鑽,規格一致,城牆厚0.8米,下部內外兩側用條石加石灰漿砌成,中間填以碎石粘土,層層夯實;頂部的中間填充物改為石灰、鵝卵石、黃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約0.33米,上面鋪以紅砂塊石。城樓高11米,大門上方有槍眼8孔。歇山屋頂,覆以腰檐,飛檐翹角,精美壯觀。
三、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國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誕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從文先生曾任清朝貴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於同治五年(1866年)購買舊民宅拆除後興建的,是一座火磚封砌的平房建築。四合院分前後兩進,中有方塊紅石鋪成的天井,兩邊是廂房,大小共11間。
房屋系穿斗式木結構建築,採用一斗一眼合子牆封砌。馬頭牆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築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古城特色。二十年代就蜚聲文壇,被譽為"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於魯迅"(金介甫JeffereyC.KinKley著《沈從文論》)的沈從文先生在古城裡度過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闖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寫作謀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國公學任講師,兼《大公報》、《益世報》等文藝副刊主編;1931年至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講師;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編全國中小學國文教科書;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學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1978年至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
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侯選人。沈從文先生不僅是著名的作家,還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他撰寫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等學術專著,特別是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影響很大,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故居於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拔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四、 熊希齡故居位於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裡,故居往東200米便是秀麗的沱江。故居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緻,故居現存房屋4間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於苗族情調,故居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9年6月25日(農歷)熊希齡先生誕生在這里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於他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熊先生晚年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這位風雲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當時國民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五、楊家祠堂始建於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佔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台、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台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台柱雕龍刻鳳,戲台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築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家祠堂坐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牆邊。太子少保、果勇侯、鎮竿總兵楊芳捐資修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門、戲台、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佔地770平方米。戲台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築,山牆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築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六、虹橋橫卧於沱江之上,風雨樓以它的壯觀和俊美拔然而起,這其實就是成了一道重疊的風景,這道風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著六百多年的歷史。
這座橋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頗信風水的鳳凰人都說,這座橋斬斷的是一條龍頸,令一條巨龍身首異處。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聽信一位從昆侖山開始追索一支龍脈,經雲貴高原來到五寨司城的陰陽先生的讒言,說這兒屏立南郊氣勢非凡的南華山和與之一脈相承一頭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尋找的龍頭。並由此推斷出總有一天這地方會有人出來問鼎中原,真命天子將出。那位朱皇帝豈能允許邊遠的鳳凰有他潛在的對頭於是朱筆一勾,龍頸被斬,鳳凰風水遭毀滅性破壞,鳳凰再也出不來皇帝了。
七、中國南方長城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2年)長城南起與銅仁交界的亭子關,北到吉首的喜鵲營,全長三百八十二里,被稱為"苗疆萬里牆",是中國歷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築之一。其中大部分在鳳凰古城境內貫穿而過大致經過新鳳凰營、阿拉營、古雙營、得勝營、鎮溪營、振武營。
城牆高約3米,底寬2米,牆頂端寬1米,繞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險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於屯兵、防禦用的哨台、炮台、碉卡、關門,當時沿線一般駐有4000-5000人的軍隊,最多時曾增到7000人左右。明朝,湘黔邊境的苗人被劃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從朝庭政府管轄的少數民族,他們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雜稅與民族欺壓,經常揭竿而起。為了安定邊境地區,鎮壓反抗,明朝廷撥出4萬兩白銀,在生苗與熟苗之間修築起了長城。清朝統治者後來也對苗疆長城作了部分增補修建。
也許由於南方少數民族的軍事實力不如北方少數民族強大,苗疆長城也就沒有修築得像北方長城那樣雄偉壯大,所用石塊只有北方長城的1/10到1/6大小。明清以來,苗疆長城上的石塊不斷地被當地人拆去建房、壘坎。今天我們只能看到時斷時續的城牆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長城是中國長城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爭議,景點應和北方長城一樣加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八、奇梁洞位於縣城北四公里處,屬典型的碳酸鹽岩洞,該洞以奇、秀、闊、幽四大特色著稱。洞長6000餘米,共分五大景區:即古戰場、畫廊、天堂、龍宮和陰陽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連。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飛瀑於一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柱、石鍾乳構成了一幅幅無比瑰麗的畫卷。一條小溪穿洞而過,水流平緩,燈光打在岩壁上,皺襞倒影在水中,如夢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打在石筍、石幔及石花上,營造出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內有一大廳,據傳是苗民糾集的地方,廳里立著一塊帶一個小孔的石頭,對著小孔"嗚嗚"地吹,整個大廳會回盪著低沉的號角聲,當年的苗民就是用這種方式傳令的。
九、沱江河是鳳凰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
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
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北門古城樓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乃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
到清朝,古城的軍事地位日顯重要,先後在這里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古城的建設也得到加強。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壁輝門",一直保存至今。北門古城樓採用本地紅砂條石築砌,做工考究,精鑽細琢。城門呈一半月拱,有兩扇鐵皮包裹。圓頭大鐵釘密鉚其上的大門。城樓用青磚砌築,重檐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石座卷頂。城樓對外一面開槍眼兩層,每層4個,能控制防禦城門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圍。北門城樓與東門城樓之間城牆相連,前臨清澈的沱江,既有軍事防禦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堅固的屏障,雖幾經戰火,仍巍峨聳立於沱江河岸。
以上信息由 http://www.hnphoenix.com/bbs/forum.php提供
D. 請問世界建築或景觀裡面,有什麼著名的牆我先舉個例子,東德的柏林牆就是一個很政治化的牆
長城本質上就是一堵牆(the Great Wall)。。。還有一個類似長城的,是古羅馬時期在不列顛內島上建的長牆。容不過基本都廢了,畢竟基本和秦長城一個時代的。其實古希臘時代雅典也建築過長牆,當時雅典是個海上強國,為了連接和保護雅典城市到其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交通,他們也曾經修建過長牆
E. 私家庭院適合擺什麼樣的景觀石
在現代的生活中,人們現在更多的是通過庭院來與自然交流。庭院無論大小,都是你施展設計才能的地方,即使五六平方米的地方,院子的主人都能將它打扮出異樣的光彩。庭院別墅城市大環境適用大色塊、大手筆,追求雄偉、氣派的大景觀,而小庭園應採用小巧、精緻的手法,表現個性化的特點。哪怕是從外出遊玩時從山裡撿回來的石頭,都可以用來裝飾自己的小院子。石與草、水與花、燈與影、木與亭的藝術協調關系,是庭院設計的重要表現對象,也是庭院設計的幾大元素。 水是許多庭院里不可缺的精靈,它可以與庭院中的一切元素共同組成一幅美麗的水景圖。而木材在家庭庭院中可以說是起著點睛的作用。戶外傢具,花槽、花架、鞦韆椅、圍欄,無論用在庭院中的任何角落,它都會給人創造一種溫馨、舒適、自然、和諧的氛圍,滿足人們對自然回歸的迫切渴望。 庭院源自天上來 「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個花園。的確,它是人類一切樂事中最純潔的。它最能愉悅人的精神,沒有它,宮殿和建築物不過是粗陋的手工製品而已」——這是培根《論花園》的一段文字。當花園與人們的住宅緊緊相連,就變成了感知美好的庭院景觀。在西方,精心設計的庭院總是被譽為人間的伊甸園;而在東方,庭院則每每投射著「桃花源」的影子。 庭院風格的分類布局上說分為三大類:規則式、自然式、混合式。 規則式風格的構圖多為幾何圖形,垂直要素也常為規則的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等。規則式庭院又分為對稱式和不對稱式,對稱式有兩條中軸線,在庭院中心點相交,將庭院分成完全對稱的4個部分,規則對稱式庭院莊重大氣,給人以寧靜、穩定、秩序井然的感覺;不對稱式庭院的兩條軸線不在庭院的中心點相交,單種構成要素也常為奇數,不同幾何形狀的構成要素布局只注重調整庭院視覺重心而不強調重復。相對於前者,後者較有動感且顯活潑。 自然式庭院是完全模仿純天然景觀的野趣美,不採用有明顯人工痕跡的結構和材料。設計上追求雖由人做,宛如天成的美學境界。即使一定要建的硬質構造物,也採用天然木材或當地的石料,以使之融入周圍環境。 大部分庭院兼有規則式和自然式的特點,這就是混合式庭院。這有三類表現形式,一類是規則的構成元素呈自然式布局,歐洲古典貴族庭院多有此類特點;第二類是自然式構成元素呈規則式布局。如北方的四合院庭院;第三類是規則的硬質構造物與自然的軟質元素自然連接,新近的上海別墅庭院大部分場地盡管不對稱,但靠近住宅的部分還是規則的,你可以將方形或圓形的硬質鋪地與天然的植物景觀和外緣不規則的草坪結合在一起。如果一塊地既不是嚴格的幾何形狀又不是奇形怪狀的天然狀態,此法可在其中找到平衡。 庭院從文化特徵上分為三大類:中式、日式和歐式。 中式庭院有三個支流:北方的四合院庭院、江南的寫意山水、嶺南園林;其中江南園林成就最高,數量也最多。中式庭園有著濃郁的古典水墨山水畫意境。構圖上以曲線為主,講究曲徑通幽,忌諱一覽無余,講究風水的「聚氣」,庭院是由建築、山水、花木共同組成的藝術品,建築以木質的亭台、台、廊、榭為主,月洞門、花格窗式的黛瓦粉牆起到或阻隔或引導或分割視線和游徑和作用。庭院植物有著明確的寓意和嚴格的位置。如屋後栽竹,廳前植桂,花壇種牡丹、芍葯,階前梧桐,轉角芭蕉,坡地白皮鬆,水池栽荷花,點景用竹子、石筍,小品用石桌椅、孤賞石等等。 日本庭院源自中國秦漢文化,至今中國古典園林的痕跡仍依稀可辯,中國園林從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山水過程中,日本園林逐漸擺脫開詩情畫意和浪漫情趣,走向了枯、寂、佗的境界,本庭園用質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達玄妙深邃的儒、釋、道法理。用園林語言來解釋「長者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涼之露地」的境界。 歐洲庭園的風格有五個分支:義大利式台地園、法式水景園、荷式規則園、英式自然園、英式主題園。從前到後各國的庭園的發展一脈相承。 義大利半島多山地,建築多依勢而建,庭園前面開辟出「梯田」式的台地,中間引出中軸線,中軸線的兩邊種植高聳的杉、松類大樹,平台、花壇、雕塑等小品對稱布置。意式庭園主景多是在中軸線的寬路上設置雕塑或花壇,少有水景,即使有也是盆式的小噴泉。意式台地園傳入法國後,法國以平原為主且多河流湖泊,故庭園設計成平地上中軸線對稱均勻的規則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園常將圓形或長方形的大型池塘設計在中軸線上,沿池塘兩邊設平直的窄路。後來荷蘭人將樹木修剪成幾何形狀和各種動物的形狀。與此相反,英國人則更喜歡自然的樹叢和草地,尤其講究借景與園外的自然環境相融合,注重花卉的形、色、味、花期和叢植方式,出現了以花卉配置為主要內容的「花園」,乃至以一種花卉為主題的專類園,如「玫瑰園」、「百合園」、「鳶尾園」等等,以致一提起歐陸式庭園,就會聯想到大片的草坪,孤植的大樹,成片的花徑美景。庭院別墅跳躍在庭院中的水、花、石、木 庭院是有生命的,庭院是寄託主人精神的理想之地,庭院元素是延續庭院生命的載體。 庭院元素的布局的藝術是造園中最重要的,整體布局是一種提綱攜領式的藝術創意。布局的成功與否,是造出的庭園美不美的關鍵。 布局有很多規則可循,如我國古代書畫藝術中常用的起、承、轉、合,活用到園藝的布局上便體現為疏、密、曲。直;日本傳統庭園中的真、行、草布局手法,則表示了由繁到簡、由模擬到擬意的不同風格樣式。很多素材在布局上運用得好,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視覺效果。如高矮大小不同植物的排列組合可顯出單純感、協調感、韻律感、流動感、厚重感、色彩感等。再如濃密的植物配以曲徑,便易生出幽深與靜謐感,很適合於東方情調的高品位住宅。而精修細剪的矮叢植物配以大氣而典雅的幾何造型則更適合於歐陸風情。 素材的運用是沒有一定之規的,但精美的庭園是由植物、石材、雕塑類置景、水景等各種不同的素材經過藝術的組合而成的。因此素材運用得好,可以非常出彩。比如,在日式庭園中,樹木與草皮、與各類大小野山石、土坡、砂礫的組合是非常講究的。各種手法都是對自然意境和情趣的摹擬,都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陶冶與愉悅。像枯山水這種日本獨有的造園手法,真可以使人領略到佛禪的意境。而我國聞名四海的太湖石、靈壁石等觀賞石的擬山造景則更令人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與中式庭園藝術中深厚的文化底蘊之雅的完美組合。 在王府花園這個中西合璧的混合式庭院里,圍牆設計成曲牆與樓體的整體感覺相符,圍牆是景觀設計中重要的的一部分,曲牆的造型頗有中國庭院的傳統風格,而牆洞則是歐式的鐵藝窗格,一溜波浪狀的矮牆,層遞出密草繁花,木樁籬笆,別有一番風韻。在庭園內,矮型的竹籬柴扉可以隔出不同的空間,造出幾個小情趣版塊。 水景的構想則是一個元寶式的雙疊水效果,模仿山泉小溪,用中國的景觀石,山皮石搭成假山造景。設計師在堆山石的時候就像是在畫一張油畫,採用不同的筆觸、不同的色調使之有了強烈的通透感和美感。堆在水邊的山石兩側高,水流從高而下跌落中間曲線形狀的小池塘,泉水叮咚於耳,彷彿走進了深山翠谷之中。池中荷花、荷葉亭亭玉立,小金魚嬉戲於荷葉間,蓮葉荷田田。 這是庭院造景的中心。中式的疊山小池也好,日式的枯山水也好,或是英式的自然無造作草坪,法式的精剪細造的植物圖形和大理石水景,直至比較的前衛的各種簡潔的線條色塊和形狀的運用,其實都沒有什麼絕對的界線。風格可以統一,也可以混淆。一切取決於怎樣更好的和住宅主體建築相和、甚至相異(前衛手法有時故意用背於常規的方式,卻往往效果很不錯)。同時可以將自己的喜好融入進去。當然,還要根據相鄰的環境、庭院面積的大小及形狀等基本條件來考慮設計主題。但再小、再不規則的空間也能體現出藝術和美的內涵。 庭院路面的設計採用日本枯山水庭院的風格,這是日本庭院設計的精彩之處,也是傳統的中國庭院所沒有的,路的形狀和路面的藝術感便是中心。關鍵是要看住宅建築主體的風格和院落的大小。比如歐式豪宅宜配色調相應的拼花路面,有的還可以在屋前設一水景之類。如是中式或日式院落的路以曲折形為多,路面可做成小鵝卵石虎皮花式,或是草坪跳石式等等。如果是比較前衛的現代風格宅院,就要在點和線、色調和造型上做文章,在所有的方面都要與整體風格相吻合。 實瓦木亭在庭院的大門右側,日本風格的木亭很有鄉野味。現代庭院的情趣表現很多運用這樣的小木亭,親近自然,感受鄉野。 住宅主體的窗前檐下是私家庭院中植物造景的主要場所之一。在這里適當的植物選用可以使窗內外望充滿畫意。當然這要看窗戶的大小和形狀。如大落地窗且庭院有縱深感,則窗前植物宜矮些,使院中的中心景物和稍遠些的植物錯落有致地展現出來。中日式庭院的窗前檐下多用細竹藤籮類,以掩映住屋,並可在栽種的布局上形成立體情趣。 庭院別墅庭院植物的組合要重視不同季節的視覺效果。 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因偏乾旱和寒冷,冬季往往色彩單調,所有的植物都基本上失去了鮮活的綠色。因此在北方打造庭園時,不同季節的視覺效果是一定要考慮周全的。比如冬季的色彩雖然單調,但石材與其它非植物素材的造型卻不會變化。因此這些地區的庭園設計在總體構思上宜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考慮適當減少利用植物類造景的比例,代之以在四季不變的山石類造型、枯山水、金屬或石材雕塑置景等方面多動腦筋,使之在沒有自然色彩的冬季也保持著另一番美感。在植物的選用上首先就要想到各類植物在本地冬季是個什麼樣,一年四季各類植物不同的觀賞效果如何銜接等等。有些觀賞樹種冬天雖然落了葉,但樹枝的形狀也很美,也能構成整體庭院美感元素的一部分。 粉紅的紫薇在庭院中成了顯目的色彩,也與主體住宅的顏色很協調,它盛開在水的邊上,路的兩旁,人的心裡。
F. 干掛石材 用在景觀構架和景牆時 不打膠行不行
干掛膠多採用A組和B組調和後6點或5點干掛,高空、大型的景牆、戶外廣告牌有的採用干回掛件干掛,如果是答石材的話需要在介面部分用石頭膠固定,瓷磚是用快速膠(瞬干)固定,干掛石材必須使用干掛膠,至於你說的不打膠行不行的膠,指的是什麼膠?
G. 如何營造你的別墅庭院假山、庭院景觀石擺放
庭院景觀石
更多咨詢請與我們互動
H. 景觀石假山石產地都是哪裡
產地:湛江,安徽宿州,北京。
秦、漢時期假山之風大為盛行,而且規模很大,這時內的假山是遠容景式的土山和土、石結合之山。秦漢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的土堆成島,象徵東海神山,這種「海上三神山」水中島嶼的造園藝術手法,幾乎歷代帝王宮苑無不採用,東漢梁冀模仿伊洛二峽,在園中構土為山,從而開拓了從對神仙界的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的模仿,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
景觀石是園林景觀中起到點綴、美化景觀作用的自身具有一定美感的石頭,也稱為園林石、風景石、觀賞石。景觀石用途廣泛,在景觀設計中隨處可見其身影,如廣場,企業、草坪、公園如天井,草坪小徑、泳池周圍、欄桿、別墅地基、涼亭、門廊等周圍。也可以做假山與河道、檔牆。
I. 景觀石材的種類有哪些
景觀中常見天然石材有:花崗岩、大理石、砂岩、板岩等
1、天然花崗岩
花崗岩質地堅硬、耐磨 、耐壓、耐火、耐酸、耐鹼及腐蝕氣體的侵蝕 。多數只有彩色斑點,還有的是純色,花紋變化小,可拼性強,使用范圍較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