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的景色
❶ 課文中的許多景物描寫細膩、生動,能喚起你對事物的細微感覺。你能試著舉例簡單舉例說明嗎
水寂靜無聲,無私地孕育著天地萬物;
樹高高站立,堅強地為我們遮風擋雨;
花展開笑臉,熱情地為人們的生活增光添彩
❷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哪兩句描繪了春天樹木萌發水流細微的美景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描繪了歸園田後出遊中所見的田園初春的生機勃勃的專景象。
「木欣欣以向榮屬,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觸景生感,從春來萬物的欣欣向榮中,感到大自然的遷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暫,而流露出及時行樂的思想。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里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❸ 描寫景色的文章
今天,2009年7月22日,是一次五百年難遇的奇觀-----日全食。
上午9點多,外面太陽很大很熱,我在日全食還沒有開始之前,就早早地來到了我奶奶家的樓下,這里可是相當好觀察日全食的地方。已經有眾多人聚集在這里了,我准備好墨鏡,就聽有人大叫:「快看,快看,日全食開始了!」我們趕緊跑了過去,只見太陽失去了一小塊,但是太陽的亮度,依然不減。……時間又過去了幾分鍾,太陽又漸漸失去了一個牙兒,現在太陽就像一個剛被咬了一口的餅。這時天色有點稍暗,溫度有點下降了。……現在太陽已經被「吃」掉了三分之一,天空有點像7點鍾的樣子。……太陽已經被吃掉一半了,人群有很多人都在議論,有的說:「這太奇妙了!」有的說「太陽,真會被全部吃掉?」……漸漸的,大家都不做聲了,因為太陽只剩下一個很小的牙兒了。現在就如同黎明一般,只有幾縷陽光了,溫度也只有20幾度了。……慢慢地,人群沸騰了,因為太陽差不多被全部「吃」掉了,這時就像到了晚上,很暗,但有著微弱的月光,很涼爽,感覺十分神奇!很多人紛紛用相機拍這五百年一見的時刻。……
終於,天邊亮了起來,太陽開始逐漸變圓了變亮了……
這次觀察日全食,我的收獲很多,我不但看見了這500年一見的日全食,還從中懂得很多天文知識,這次真是很有趣。 坐落在湖北省孝感市北部的雙峰山地貌奇特,景色迷人。它雖然沒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妙,但它卻稱得上是孝感的「張家界」。
當你來到雙峰山腳下,首先映入你眼簾的就是兩座高峰拔地而起,直插雲霄。置身於雙峰之間,景色美不勝收,其中最使人入迷的就是雙峰山的晨霧。
雙峰山的霧是秀美的霧。她好像一位古典少女,把一縷素娟輕輕搖晃,引得遊人痴迷。這種美簡直無法比喻,不知是晨霧托起了雙峰,還是雙峰挽留了晨霧,總之,山、林、霧已是密不可分了。漫步於晨霧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讓人賞心悅目。
雙峰山的霧是溫馨的霧。她彷彿是一幅碩大的寫意畫,從天際垂下,使得竹海似隱似現,泉水似凝似流。她不屬於那種「霧鎖山頭山鎖霧」的濃霧,使人喘不過氣來,也不是稀疏的讓人乏味的薄霧。她妙就妙在她的似隱似現,給人以神秘感;她妙就妙在她的寧靜而雅緻,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她妙就妙在她的潔白而親切,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雙峰山的霧是有生命的霧。美麗的晨霧就像大山的女兒,親吻著母親的面頰。她彷彿得到了母親的呵護,便把流動的美回報給遊人。當你沉醉在她的神韻之中時,不知不覺一輪紅日升起。此時此刻,太陽彷彿像一個黃中透紅的大蘋果,向人們展示出更加奇艷的風韻。
所有這些,都顯示出雙峰山晨霧的神奇。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想一睹雙峰山的晨霧,那就快到我們雙峰山來吧,我將是你最好的導游!
❹ 描寫景色的優美文段
愛在秋天
最富有詩意的季節莫過於秋季了,多少文人墨客為秋季寫了一曲曲的贊歌,他們極力渲染秋的美景,毫不吝惜筆墨,可見,秋是多麼的迷人了。
秋最會分配自己的感情,無論走到那裡,都會使人感受到它的愛撫。秋最會挑選禮物,它送給每一個人的禮物都各具特色,又用最美麗的愛裝飾起來。
秋是那樣可愛,使人無法不為之心動,我禁不住秋的召喚,去收集那無處不在的愛意。
秋天的愛在田野里,看!
一片片金燦燦的顏色,滿樹沉甸甸的果實都是秋的饋贈。秋是慷慨的、無私的,然而它只對勤勞的人慷慨無私,它的禮物是對他們的回報。那遍地的金黃使我想起了春天的迎春花,人們喜愛迎春花的金黃充滿了成熟的魅力。
明朗的顏色映入人們的眼中,又化作了濃濃的笑意掛滿眉梢,布滿眼底。我虔誠地捧起一片金黃,把它放在心底。
秋天的愛在深遠的天空中。抬頭仰望,滿眼都是鮮潤的蔚藍色。偶而,幾片輕柔的浮雲在眼前悠然的飄動,像小船輕輕地劃過。我突然覺得,不是我在仰望天空,是天空包容著我,用它那寬廣的胸襟包容著我。此時,我彷彿脫離了自我,完全沉醉在它溫柔的懷抱中了。
秋天的愛在怒放的花朵上。那出類拔萃的花朵是菊花。菊花,它既不嬌艷也不華貴。但它非凡的氣質、傲然的姿態吸引著每個人。在它面前,你會想到「高傲」這個詞。是的,它們是高傲的,它們也並沒有掩飾傲氣,也沒有故作姿態,只是憑著自己的錚錚鐵骨昂首挺立,驕傲地、坦然地承受人們的目光。我們應該感謝秋天給予我們的厚愛,在百花凋落時,在嚴寒到來前,帶給我們如此強烈的生命的活力,這該是給我們最好的贈品了。
秋天的愛在秋風落葉里。秋風落葉是秋天最不可缺少的點綴;有了它們,才能叫完整的秋天。
難怪秋天最深沉的愛總是灑落在葉隨風飄、風伴葉舞的時刻,它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我們可以在一個迷人的傍晚,盡情地欣賞落葉的舞姿,靜靜地傾聽秋風的低唱,任它們牽動著心底那一縷縷柔情。
有人說秋風無情,也許是因為它搖落了枯葉,吹散了溫暖。然而,秋風真的無情嗎?我認為它「道是無情卻有情」。當一絲絲秋風吹過,便帶來了秋的消息。它展開笑顏,輕輕地拂去了夏日的煩躁,它翩翩起舞,托著落葉奔向大地……
秋天,創造了無數神奇的禮物,它給予我們深厚的愛意。漸漸地,秋天離我們遠去了。
我等待著,期望著它的重新來到,因為———愛在秋天……
❺ 描寫景色的唯美句子
1、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雲。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關於描寫風景優美的句子。禮候於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2、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凈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3、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綉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
4、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揚樹葉和鮮艷的楓葉飄落下來,好象是幾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關於描寫風景優美的句子。雖然寒霜降臨,可青松爺爺還穿著碧綠碧綠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翠。花園里,菊花爭芳斗艷,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柿子樹上的葉子全都落了,可黃澄澄的柿子還掛在指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橘黃燈籠,紅通通的海棠把樹枝都壓彎了。
5、海是那樣美,那樣靜,可是,總能讓人發現她不一樣的美,讓我們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將來,海會更加藍,草會更加綠,我們將生活在美的世界。
6、冬天,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地上撲的是雪,厚厚的,軟軟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皚皚的,又松又軟;樹上蓋的是雪,積雪把樹枝壓彎了腰。太陽照在白雪山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關於描寫優美風景的句子還有:
1、秋天來臨了天空像一塊覆蓋大地的藍寶石。村外那個小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著這美好的天色。一對小白鵝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裡的影子。山谷里楓樹的葉子,不知是否喝了過量的酒,紅的像一團火似的。村前村後的稻子,低著頭彎著腰,在秋風中默默地等待著人們去收割,半空中,排著人字形的雁群,高興的唱著歌,告別人們,向天邊慢慢飛去。
❻ 描寫景色的優美句子
1、夏季,西湖的湖面上,荷葉、荷花挨挨擠擠。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潔白如玉的荷花,嫻靜、素潔,真是「出污泥而不染。」荷葉托著那些晶瑩、如瑪瑙般的露珠,又守護著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就簡直是一幅用大畫家的畫卷也不上的美麗風景畫。
2、突然烏雲密布,灰天黑地,車依然在高速上行駛著,看著開往南匯新港的高速車輛極少,三三兩兩的越過。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環境這樣的路面讓人不由想起一部電影所述的地球末日。感覺著空氣中每一個緊張的細胞。看著反光鏡中後面厚厚的雲層,黑壓壓的一片向我們的車狂奔而來,猶如要將我們吞沒在這灰色的世界中。
3、我喜歡借月色沉澱心情,如水月色,可飲。推開窗戶,任月色靜靜流瀉在肌膚上,輕盈飄逸的韻致,清新蘊涵的情調自然流淌在心際。月華如練,心情在月色中變的清朗而柔軟,恍然間生命中的種種感動和美麗靈動浮若。
4、那青色蔓延在地面上,點點紅色映入眼簾,總是一種小巧玲瓏。那種綠中一點紅的意境就有了,彷彿給地面綉上了一條花被子,沒有爬上枝頭的韻味,卻也能賞心悅目,那是一片清意,淡雅。
5、站在這里一看,真怪,山簡直變了樣,它們的形狀與在平原或半山望上來大不相同,它們變得十分層疊、雜亂,雄偉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後左右盡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隨時觸到山。
6、夏至,滿山蔥綠是紫鵲界尤為勝美的外衣。山腰間飄逸著雲霧和炊煙,像是九天之外落地的仙霧。層層疊疊的梯田,錯落有致,阡陌縱橫。山腰間坐落著幾戶農家。他們日月守護著這片梯田的海洋。從初春育苗、播種一直精心呵護著。以至於每一點綠色拼接成了泱泱綠海。
7、正是荷花成熟的季節,一朵朵荷花含苞怒放,滿田野里的荷田閃爍著金光,一簇簇的荷花有的帶著水珠乍開,有的含苞吐蕾,有的像個含羞的少女似開非開。一朵朵飽滿的蓮蓬,擠滿荷田,等待著俏麗的客家采蓮女來採摘。
8、楓葉,是亮亮的,暖暖的,隨風柔柔地搖曳著。漫山遍野的紅,彷彿一幅鮮活的油畫,錦綉如霞;又宛若一首綺麗的小詩,在溫婉中打撈起記憶的眉眼,然後把它揉成一脈溫情,婉約成一縷馨香。
9、冬雪皚皚,梯田讓平淡無奇的白雪,顯得層次分明。高處積雪覆蓋,低處略見泥土。陽光的溫暖被哆嗦的雲朵扯去,留下一些光亮。倒顯得雪地更加潔白。站在山下仰望不著頂峰的梯田,似乎一步一步的走上去,總會走到白雪的盡頭,那了無邊際的天堂。
10、夜涼如水,淡淡的月光灑在斑駁的樹影上,清風徐來,湖邊的垂柳搖曳生姿。湖面倒映上,調皮的星星正一眨一眨的對著羞澀的月兒笑......
11、喜歡上了一個人欣賞月色、看燈光下的梧桐葉,尋找歲月的尾巴。每次一個人站在月光下的時候,就會想起《琵琶行》中那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害羞才女,如果她在我的身旁該多好,我也很想聽她彈奏一曲,跟隨著那優雅的曲聲,想像著自己在李白的聲旁,和他一起在月光下手拿酒杯,遙望遠方的美麗天空。
❼ 細微之處見精彩的作文
秋風乍起,樹葉飄零。我背著書包,走到了熟悉的車站,坐上了熟悉的公交車,百無聊賴的開始異想天開。 到補習班還有7個站,似乎還有很久。我撐著頭,埋怨道。忽然,車開了三十分鍾後,竟然停在了一個車水馬龍的路口。 竟然塞車了。我愣了一下,那豈不是要等很久?在我愈發無聊之際,我扭頭看向了窗外,仔細的觀察著每一處景色,突然發現,這些經常看到的景物卻變得鮮活起來。難道......這是因為我之前從來沒偷仔細地觀察過么? 輕柔的秋風劃過路邊一派依舊「春意盎然」的樹木。秋風,不像春天般夾雜著濃厚的泥土氣息,不似夏天那般炙熱,也冬天那般寒冷刺骨。 這里離目的地已經不太遠。我提早下了車,不緊不慢地走在幾乎每天都路過的路。 樹影婆裟,陽光微微透過樹葉之間銅錢般大小的縫隙,灑在旁邊一條鵝卵石道上。從我的角度望過去,那一顆顆顏色、形狀不一的鵝卵石表面竟然顯得異常光滑,泛著一圈圈白色的光。 樹,整齊地排列在路兩旁,這讓我回想起了一篇課文:《行道樹》,它們應該聖潔地佇立在這里遮風擋雨很久了吧。 現在還是清晨,我輕輕地走著,彷彿怕驚醒了旁邊棲息在樹叢里的昆蟲。 遠處,爬山虎蔓上了一棟居住著人家的房屋,一片的青綠。不少藤蔓隨風漂浮。 這些景物看似如此的熟悉,但是有時,美、就藏在其中。必須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別有的一番風味。 不遠處,我看到了補習班的教學樓矗立在路邊。我回頭,望著依舊堵塞的道路,淡淡地笑了笑。若不是這次堵車,我能我還會錯過,身邊隱匿著的美。
❽ 描寫景色的一段話
1、一輪紅日漸漸的墜落下來,風也漸漸變的微弱。剩下的一絲亮光,映照在河面上,像是給寬闊的河面圖上了一層美麗的色彩。河水是軟的。微風習習,波紋道道,像是一幅迎風飄舞的綢……真吸引人啊!
2、冬來蒙山,銀裝素裹,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真美麗。大壽星像是披上了大棉襖,顯得格外美麗,對了,忘了告訴你,大壽星不管從哪個方向看,他總是笑眯眯的!
3、冬雪,灑滿了大地,它們帶著寒冷之氣覆蓋了村莊,覆蓋了樹林。冬,也許是自私的,她自私的把大地上的一切都變成了銀白色。或許,冬也許喜歡安靜吧,她用寒冷,令大地不再生機勃勃。萬物,沉睡了,冬來臨的同時,寂靜也來了,側耳掠過的,也只有呼呼的北風了。
4、家鄉的冬天好似一幅油彩畫。既有中方的古韻,又有西方的調調。中西合璧,就好似那拈花一指的佛祖和締造萬物的上帝在天空同時出現,和藹的對著人們微笑著,那蓮花座和天使的羽翼輝映的如此美妙,讓不同靈性的高樓大廈都為之動容。
5、進入大奇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青翠欲滴的竹林。翠竹綠影婆娑,陽光透過竹葉,斑斑點點地灑在地上。沿著竹林中青石板鋪成的小道,漫步其中,彷彿輕舟盪漾在翠綠的大海中。呼吸著帶有竹葉清香的空氣,一切煩惱統統被淹沒了,神清氣爽。
6、來到山間亭子間小憩,極目遠眺,山是美的,鬱郁蔥蔥的植物,莊重的岩石,淙淙的溪水,雄偉的瀑布,遍布山間。在淡雲薄霧的襯托下,大奇山宛如一位蒙上面紗的害羞少女。聽著潺潺的水聲、悅耳的鳥鳴,我感悟到了大奇山的美。
7、涼爽的秋天來了,天高雲淡,秋風習習。大地穿上了一件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楊樹葉和鮮艷的楓葉飄落下來,好像是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雖然寒霜降臨,可松樹爺爺還穿著它那碧綠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綠。花園里,菊花爭芳斗艷,紅得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柿子樹上的葉子都落了,克黃橙橙的柿子還掛在枝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橘黃燈籠。紅通通的海棠把樹枝壓彎了。秋天,果實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歡秋天。
8、每天早晨推開門出去時,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向我襲來。並且,偶爾會有頑皮的小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就像跳舞一樣。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樣:有的像銀針,有的像落葉,還有的像碎紙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彷彿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樹上,像穿上了銀裝;落在汽車上,就像剛剛出爐的新鮮奶油蛋糕。這美麗的雪景使人們沉浸在清新的空氣里。到處銀裝素裹,美不勝收
❾ 美麗風景於 細微處作文 500
唉,又是周四,下午兩節作文課寫什麼呢?學生不會寫作文,一上習作課就愁眉苦臉,盡管我使盡渾身解數,左一個啟發,右一個引導,可還是無濟於事,寫出來的作文乾巴巴,枯燥無味,兔子尾巴不長,怎麼辦?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表達的慾望呢?對了,寫身邊熟悉的事物,就寫「母愛」吧,相夕相處,點點滴滴,應該說學生每天都能感受到母親的關懷,體驗到母愛,應該願寫,會寫。
我總認為,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了讓學生寫好本次作文,我同以前一樣,先是範文引路,讀了兩篇寫「母愛」的名篇,然後,滿懷激情地啟發學生:「同學們,你對與你相夕相處、為你日夜操勞的母親有怎樣的感情?是喜歡?熱愛還是感激?你每天都感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享受到溫馨的母愛。今天,就拿起筆來表達一下你對母親的情懷,好嗎?注意,一定要有真情實感啊!」
接下來,怎樣選取生活中的幾個鏡頭,怎樣布局謀篇等等,我都一一作了「引導」和「點拔」。我心想,這次作文一定會成功。
兩節課後,學生把作文交上來,我一看,全班幾乎千篇一律的內容:寫自己生病了,母親送上醫院,拿葯、喂飯,照顧得非常周到,自己很感動,可我讀了怎麼也感動不起來。語言乾巴巴,就象是敘述別人的事一樣,更不用說文采和詞藻了,這樣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唉聲嘆氣,感到無奈,心裡直覺得學生真笨,寫作水平真差。
一周後的一天,最後一節自習課剛上,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不一會兒便「嘩啦啦」下起了瓢潑大雨,雨越下越大,已是深秋了,雨還這樣大,下得人心煩意亂,身子有些冷,我不經意地向窗外瞥了一眼,忽然看到學校大門口站滿了人。一把把雨傘,紅的、綠的、黃的……象一朵朵蘑菇雲排成一片,傘下便是接學生的家長,有的來回踱著步,有的家長頭伸向門里,不住地向教室這邊張望,眼前的情景使我心中一亮:動人的一幕!這不是很好的生活鏡頭嗎?為什麼學生作文中沒有呢?我推開門窗,讓學生涌到窗前看那外面的情景。「有我爸爸」、「有我媽媽」、「肯定也有我媽媽」、 「雨太大了,他們不冷嗎?「他們還要等40多分鍾啊!」……學生嘰嘰喳喳地議論著,我轉過身對學生說:「當你站在大雨中,想一想挨淋是什麼滋味?家長送來的僅僅是雨傘嗎?」有的學生默不作聲,有的學生馬上領悟過來:「還有關心和愛。」「這時,你的心情如何?」我接著問。「感激」、「感動」、「溫暖」、「心裡熱乎乎的」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他們在情感的交流與碰撞中都被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感動了,我趁機說:「寫寫這動人的一幕吧,寫出你的感激和感動。」
四十分鍾過去了,習作交上來了,篇篇都是情真意摯,什麼《雨中的愛》、《那道美麗的風景線》、《母愛頌》等等,你都想像不到學生的文化底蘊有多麼深,一段段美妙的語句從筆尖流瀉而出,沒有了以前的虛假,字里行間透著對母親深深的情誼和無限的感激,吐露著內心真實的情感,誰讀了心靈都會為之觸動。
我的心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細細回想前後兩次習作的過程,終於明白:學生缺少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平日我就應該引導學生去觀察,去留心生活,注意積累生活中感動的東西。錯的不是學生而是我,只注意課堂上的發揮,而忽略了平日的觀察和積累.今後我會引導學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寫觀察日記,從細微處入手,點點滴滴都是寫作的素材,只有打動過自己的真切體驗,寫出來才會打動別人。
而這件事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今後在教學上遇到了問題或困惑,不要一味地埋怨學生,而是要從自身查找原因,找到教學的不足。
感謝「那道美麗的風景線」給我帶來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