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江西丫山風景區在哪裡

江西丫山風景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1-01-09 22:02:49

1. 丫山風景區在哪

丫山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 由花海石林景區、天坑園區、南山寺、龍山四個景區組成。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區內石林,溶洞,瀑布,峽谷,天坑,暗河,山頂湖景觀融為一體。丫山風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是安徽「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景點之一。1987年,丫山被批准為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丫山地質公園是國土資源部於2011年批準的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
丫山,位於長江南岸,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西南部何灣鎮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7°57′42″~118°02′52″,北緯30°45′41″~31°51′37″,面積65 平方公里。地處銅陵、 池州、蕪湖三市交界,西接青陽,北靠銅陵,歷史上曾是西去北上的要道,素有蕪湖「金三角」之稱。
地質地貌
丫山因主峰呈「丫」字型而得名,丫山風景區由南山寺、花海石林、天坑、龍山四個景區組成。景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區內石林、峰叢窪地、漏斗、溶洞、天坑、地下暗河、岩溶湖等岩溶地貌景觀和二疊—三疊系標准地層剖面使得丫山成為當之無愧的天然地質博物館。丫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沿江丘陵平原區的丘陵區,受區域構造條件的控制,丘陵脊線呈北東向展布。總體地勢為中西部高,南
北兩側稍低,分布標高為210-402米,最高處為下宕村南側的獅子山,標高為402m,最低為丫山村南側河漫灘,分布標高為40-60m,地形高差達362m。丫山國家地質公園由三個景區組成,分別為花海石林景區、天坑園區、南山園區。花海石林景區位於公園西北部,根據地物、地貌、行政界線,范圍包括丫山主峰、尖山文筆山林及南陵湖,南面毗鄰丫山鎮,東面基本以丫鳳公路為界,西面以丫西公路為界,區域面積為12.48平方公里。天坑景區位於公園西南部,范圍包括下宕村及周邊區域,面積12.39平方公里。南山景區位於公園東部,景區內人文景觀豐富,文化氛圍濃厚。面積為12.41平方公里。
氣候狀況
公園內屬於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快,夏熱、冬寒,氣溫極差大,區內光、熱、水資源豐富。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丫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植物分屬於華東植物區系,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於區域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條件優越,區內植物相當豐富。公園內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珍稀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如三尖杉、銀杏、翠柏、伯樂樹、中華結縷草、樟樹、閩楠、花櫚木、凹葉厚朴、喜樹、香果樹、黃柏、櫸樹、八角蓮、黃連、沉水樟、天麻、銀鵲樹和青檀等。
丫山國家地質公園內有利於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根據考察,區內已發現陸生脊椎動物100餘種,物種具有多樣性,主要為兩棲綱、爬行綱和哺育綱動物。園內珍稀動物也廣泛分布,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10餘種,如金錢豹、斑狗、麂、娃娃魚、八哥、雕鴞,短耳鴞,松雀鷹、蒼鷹、白鷳、穿山甲、雉雞、野豬等;此外,還有觀賞昆蟲17種,其中碧鳳蝶、黃鳳蝶、玉帶鳳蝶等色澤艷麗,體態婀娜,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
地質資源
丫山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分為5大類、7亞類,各類地質遺跡點共32處。其中,地質剖面大類有:三疊系南
陵湖段地層剖面。地質構造大類有:丫山斷裂、塘埂斷裂等。古生物大類有:三疊系南陵湖段菊石化石,海王宮哺乳類動物化石。地貌景觀大類有岩石地貌,有:石芽類(雙燕接吻石、白馬石、八戒石、神龜石、蟾蜍觀天石、崩塌奇岩、東方睡美人),石林類(尖山文筆石林、駱駝峰石林、西山石林、蓮花台石林),岩溶窪地類(下宕村岩溶窪地、神仙洞岩溶窪地、大園村岩溶窪地、小園村岩溶窪地),岩溶湖類(南陵湖),溶洞類(神仙洞、海王宮、海龍洞、風洞),天坑(一號天坑、二號天坑),地下暗河(龍井、雙龍井)。水體景觀大類:泉水景觀類(龍潭泉、珍珠泉),瀑布景觀(三疊瀑、九華初瀑)。
著名景點
珠簾瀑布
在丫山景區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珠簾瀑布,珠簾瀑布位於九龍峽谷之中。
珠簾瀑布瀑高約40米,寬12米,水源來自九龍洞。無規則、高低不平、寬窄不一的巨壁,據有關專家考證,是由數千年因水流形成的蓋華。1987年,省建設廳王治平處長及羅來平高級工程師來考察,在此景前贊不絕口,並稱這樣大面積的蓋華瀑布,江南少見,憑這一處景點就能評定為省級風景區。
珠簾瀑布會隨著雨季變化而變化,雨季時,寬約5米瀑布飄流而下,聲音震耳;天晴時段,瀑布形成串串水珠落入池中,恰似從半空中垂掛而下的珠簾。故稱「珠簾瀑布」。雨過天晴,時常可見彩虹和瀑布交相輝映的景象出現,因此,又稱「七彩珠簾」。
蟾蜍觀天
「蟾蜍觀天」一景,相傳是月宮蟾蜍之王的化身。很早以前,西山及江南各地蚊蟲特別多,旱澇災害非常嚴重,農作物連年欠收,百姓們被迫四處逃荒。為救助天下萬民,月宮蟾蜍王率領數名蟾蜍降臨人間,大吃蚊子及各種害蟲,其蟾蜍王因親眼看到民間人們飽受蚊蟲及蟲害疾苦,採取滅蚊蟲措施,為防止蚊子及害蟲死灰復燃,將自身變成一座山靈石,遠觀天空,為民呼風喚雨。從此,天下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百姓安居樂業。至今,
人們有時還可見到眾多蟾蜍排成長隊,朝拜這「蟾蜍王」的奇特景觀。
巨龍峽、九龍洞
巨龍峽為東西走向,相對高度為120米。峽谷長度為150米,兩側山體岩性為石灰岩為主,雜以砂礫岩,峽谷中有平台150平方米見方。其西北陡峭如削。上有多處裸露風化鍾乳石,當地人稱為九龍壁或九龍谷。壁底部有九龍洞,泉水湧出。相傳上古世紀,巨龍峽是「龍」的誕生地。傳說原始的巨龍峽,古樹參天,巨大的流水聲震耳欲聾,一年四季霧氣騰騰,難見烈目。有一天,只見九龍洞口霧氣一陣陣從洞中噴出,突然從九龍洞口有一條銀灰色的「龍」隨霧飛出,緊接著二條三條接連而出一共九條。九條龍在巨龍峽山泉中,靄霧里翻身滾動,相互嬉戲,一直鬧騰幾個時辰,九條「龍」玩累了,停下來卧地休息,快到黃昏時九條龍好像分了工似的突然穿越濃霧同時飛向天空,然後按東南西北各自飛向四方,巨龍峽從此恢復了平靜。霧氣也只有春季早晨才有。巨龍峽、九龍洞因此而得名。
天坑古寨
下宕村,位於丫山西麓,這里是一處四山凹陷的天坑,面積約1.5平方公里。該村現有孫氏居民800多人,孫姓佔全村人口99.5%,據孫氏族譜記載,該族為三國時期孫權後裔。
下宕村如今依然保留著完好的明清老宅、石片院牆、青石池塘、千年古井等。一年四季也是風景如畫,同時這里也是丫山的八大奇觀之一。
關於孫權後裔為何會隱居至此,當地有一個傳說。三國鼎立前夕,出生於安徽廬江的周瑜與孫策交好,21歲時便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直到孫策去世,孫權掌政,周瑜被任命為大將軍。後因戰事頻仍,周瑜為了安頓吳王家人,這里層巒疊嶂,山勢綿延,成為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於是,吳王孫權在此築寨練兵(丫山之巔至今還保留著「孫權練兵」的遺址)。直到三國後期的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權之孫孫皓不敵,吳國滅亡,但居住在下宕村的吳王一脈得以保全。
石林
石林是指石灰岩在長期岩溶作用下形成的由高5m以上的石柱組成的地貌景觀,是一種形態高大的石芽,國外稱為針狀喀斯特。石林是由於地區性的構造抬升引起侵蝕基準面下降,導致地表徑流通過開放式的垂直節理快速下瀉,正是這種強烈下滲的水體不斷地下切,拓寬垂直節理,使節理間的岩塊逐漸孤立、縮束、拔高、聳立,最後相互分離而形成挺拔的石柱。
石林在中國有許多地方也有,它是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蝕產生的景觀,統稱為喀斯特地貌。最著名的當然是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雲南石林,丫山的石林沒有雲南石林的那份雄偉,但它們在丫山這個神奇的地方誕生了靈氣,且種類眾多,千姿百態,有的像動物狂歡、群鱷逐日,有的像百柯爭流、萬箭齊發,更有的像是孔明練兵場的靈石奇陣、石海迷宮,是華東規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作為地質公園的配套設施,丫山風景區內總面積達210平方米的省級地質博物館和奇石館也已經同時開放,暢游館中,聆聽講解員的介紹,近距離的觀賞這些丫山特有的地質遺產,了解各種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徵以及丫山地區古生物活動情況,對於青少年遊客和學生遊客都具有較大的科普教育意義,丫山地質公園已被蕪湖市列為科普教育基地。
珍珠泉
珍珠泉是丫山風景區「十佳」水景之一,因水質清澈,泉底不斷涌現珍珠似的氣泡,在此鼓掌,該泉又會冒出一串串形如珍珠的晶亮水泡,而得名為「珍珠泉」。據有關專家考證,此泉是由於岩溶水沿斷裂方向所發育的溶隙裂隙,溶洞和地下暗河流動時,受到透水性差的紅層隔阻,使得二氧化碳從地下析出,而形成為水中氣泡。該泉水常年恆溫,礦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飲用價值。相傳,「珍珠泉」是天宮王母為關愛天下百姓,命水龍
神將「瑤池」仙水降落此地,供民間抗旱和飲用。
歷史文化
歷史傳說
關於丫山地名的來歷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唐代時地藏王到南方巡視,路過此地時,看見這里水秀山美,便有心選擇這里作為建寺寶地。卻不曾想他從雲層落下時下腳過猛,將山峰踩為兩半,狀若「丫」字,丫山便由此而名。原本峻峭的山峰被踩踏成兩半,地藏王好不後悔,只好另行選擇不太遠的九華山作為建寺之地。但他仍對丫山念念不忘,聰明的弟子洞悉了他的心思,便選了丫山斜對面的南山建立了一座寺廟,與九華遙相對望,甚至清晨駐足靜聽,九華鍾聲也隱約入耳。傳說九華山的「僧會司」(和尚的法庭)曾設於南山,可見地藏王對南山寺的看重。
公園內的人文景觀較多且歷史悠久,但保留下來的較少,如南山寺,相傳地藏王菩薩至九華山之前,曾在此主持。孫氏大宗祠曾被譽為「深山裡的金鑾殿」。近代文物主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丫山民俗博物館等,不僅為遊客提供了觀景游覽的場所,還可以了解民間民俗發展的歷史及革命傳統教育。
丫山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春秋時期已采礦冶鐵,古礦冶遺址曾有多處發現。南梁建靈山寺,清代詩人梁材游此,遺有名著《靈山寺》一詩。唐初在南山建靈岩寺,著名詩人李白、韋應物都來此游觀留下了不朽的詩章。宋代,孫權後裔孫士林來此平亂在黃山腳下定居,成為丫山孫氏之始祖。明初,重建南山寺,寺內設僧會司(佛教管理機構),以佛教聖地聞名遐邇,明代中期,孫氏開始在黃山建孫氏宗祠,其結構之繁復,氣勢之宏偉,材料之珍貴,雕鏤之精工,被譽為「深山裡的金鑾殿」,有江南第一之稱。清代太平天國的太平軍曾出沒於銅陵、青陽、南陵交界的丫山一帶,西山神仙洞傳說曾是太平軍
將領郭老太屯兵養馬之所。清代詩人梁材游此,遺有名作《靈山寺》一詩。
人文景觀
南山有三寶:斑竹、無骨魚和碧雞鳥,無骨魚長約三寸,全身烏黑發亮,無一刺卡,魚肉鮮嫩,是宴席中的珍品,過去曾是皇家貢品。
丫山的石拱橋歷史上相當有名。明朝戲曲家、著名詩人梅鼎祚曾數次來丫山,對丫山眾多造型各異的石拱橋贊嘆不已,還為黃山橋即興賦詩一首:百尺飛流百丈峰,鏡中螺黛瀉重重。秋來半落明河水,十二銀橋鎖玉龍。(丫山河上一共有十二座拱橋)。
地處龍山村的南陵湖,乃在高山頂上,有一說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突然在山窪之間湧起了一湖清水,還有一說是古已有之,因為從湖水裡能看見百里之外的南陵文風古塔的倒影,所以取名「南陵湖」。各說均有道理,但無論如何,高山平湖的景色是很壯美的。丫山的石、洞、泉、瀑向為人曉,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張家祠堂卻鮮為人知。祠堂離南陵湖不遠,古樸典雅、小巧玲瓏,雖比不得徽州祠堂的恢宏壯觀,但那一份獨有的幽雅和寧靜,也見證著一個家族的興盛和衰敗。
人們耳熟能詳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著名詩句,正是唐代李白寓居丫山寨山應詔赴京前所寫;遠在蘇州任刺史的韋應物欣聞江南丫山有座名聞遐邇的靈岩寺(即南山寺),不辭辛苦前來並即興賦詩一首,以贊美如此人間不多的勝境:「始入山路永,獨欣山寺幽……地疏泉谷狹,春深草木稠……」;近代本土人士孫奎,雖出身貧寒,但勤奮好學,曾出任南陵春谷學堂的第一任校長。他為官清廉,做人正派,並飽讀詩書,一生有數百首詩文收錄詩集《難痕》。孫奎多才多藝,畫亦成就不小,多被當地人收藏。也吸引了許多上海到丫山旅遊的遊客。
牡丹花海
丫山向有「牡丹之鄉」的美稱。牡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它的根可入葯。丫山種植牡丹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年間,加工的丹皮以出口為主,遠銷東南亞等國,蜚聲海外,獲得過南洋貿易洽談會金獎。丫山於晚清時期就是江南重點產繭縣之一,1908年朱炎在丫山創辦私營蠶桑試驗場,1910年,因繭絲質優獲南洋貿易勸業會金獎。歷史悠久的丫山特產藕糖相傳為濟公活佛所傳,它不僅入口酥脆香甜,且有生津健脾之功效。景區原屬鳳丹原產地,當地居民祖祖輩輩種植牡丹,現景區內擁有三個牡丹觀賞園。收集中外牡丹品種繁多,有紅、黃、紫、白、粉、藍、黑、綠諸多花色,各色之間還有過渡色。有些花朵碩大,花瓣層迭高聳多達百葉,有些花齡長久,丫山牡丹王壽逾百年;還有些花色富於變化,甚是奇妙。每年四、五月份,各色牡丹和石林組成了壯觀的花海石林奇景。在自然景觀外,景區數年來精心打造的牡丹節慶活動更是精彩紛呈。牡丹盛開的四五月份,持續數十天的各類大型文藝演出和特色互動節目都會免費提供給日以萬計的遊客們欣賞、參與。每年一屆的牡丹節慶已成長為華東地區極具影響的旅遊與文化盛事。

2. 江西贛州丫山景區好玩嗎

大余丫山,山靈秀亦峻雅,水清澈多魚蝦,土肥沃綠竹海,林幽深飛泉瀑。春時杜鵑秋時楓,冬日寒梅夏日荷。雨後雲海最奇麗,臨崖木屋似老家,徐徐墨香浸書院,裊裊禪音出靈剎。河畔鄉愁A哆村,花海幸福田園情,七彩生態似錦綉,仿似夢回純真歲月……美景簡介如下:

雨後雲海

3. 江西有哪些旅遊景點

1、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2、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佔地面積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曾這樣贊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3、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

4、江西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靖安縣境內,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總面積21333.3公頃,由況鍾園林景區、駱家坪景區、寶峰景區、盤龍湖景區、躁都景區、鐵門塹景區等組成百里風光帶。

5、廬山風景名勝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九江市南36公里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景區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4. 江西大余丫山、梅嶺、西華山、天華山的資料

天華山位於江西大余縣內良鄉 它東接內良李洞村 南連廣東仁化縣長江鎮,西界是崇義,北靠湖南汝城,與長江鎮萬時山遙遙相望,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天華山山體俊秀挺拔.海拔1300多米,是大余縣的最高峰,也是五嶺之一大庾嶺的主峰.屬羅霄山脈南端,面積約10平方公里。因其山脊形似伐木工使用的扛木,故俗稱扛木嶺。
天華山地形起伏不平,有平台,也有懸崖峭壁,有明顯的植物生長垂直分布帶。我帶的手機有gps 可以測到海拔高度 為我們了解植物分布起了很大作用 天華山一股山泉發源於頂 順山勢奔流而下 山上各種動物不時出沒於密林深處 竹參 何首烏 黃精等野生葯材隨處可采 山腰以上雲霧繞騰 野牛怪石隨處可見。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松濤竹濤聲此起彼伏 天然野趣 景色怡人

西華山
中國對世界鎢業發展作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我國鎢礦於1907年發現於江西省大余縣西華山,鎢礦開采始於1915~1916年(據《中國礦床發現史·江西卷》,1996年)。此後在南嶺地區相繼發現不少鎢礦區,生產不斷擴大,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鎢精礦產量達到萬噸,躍居世界鎢精礦產量首位,至今仍居世界第1位。

大余梅關位於大余縣以南偏西10公里的梅嶺隘口,亦稱大梅關。秦統一全國,始在大庾嶺設關,名「橫浦」,派兵戍守。舊關早圮。唐代新辟驛道。宋嘉佑八年(1063),南安知軍蔡挺築關樓於其上,立石表雲「梅關」。梅嶺在古代亦稱為《大庚嶺》,高300多米,居五嶺之首,海拔746米。古時稱塞上、台嶺、東嶠、連溪山,相傳西漢庾勝將軍奉漢武帝令統率大軍駐此以征戰南越,庾將軍嶺下築城,嶺上建寨,且嶺形似稟庾(糧倉)故又稱庾嶺、大庾嶺,為五嶺之一。梅嶺有一條石道可讓人登上嶺頂。這是古代有名的一條官道,早在秦代便已具雛形,梅關是梅嶺上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到了唐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廣東的張九齡奉詔開鑿,路基寬約5米,可讓大型馬車通行。

丫山丫山靈岩寺
丫山靈岩寺坐落於大余縣丫山景區東北角的丫山(又稱雙秀峰),是仿明代建築,為「江西有數,贛南為甚」的寺院之一。寺內殿堂廊舍,結構嚴整,廊道互通,渾然一體,人們步入寺院頓有一種殿宇輝煌,寶像庄嚴之感。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十五舉行佛會,來自贛、粵、湘邊區的善男信女,商賈遊人雲集於此,盛況空前。
靈岩寺坐落在丫山腹地的深山叢林之中,這座千年古寺,幾度興廢,歷經滄桑。古寺青磚綠瓦,殿宇連天,飛檐挑棟,樓閣高聳,到處雕龍畫風,九曲迴廊,遍地金碧輝煌。寺院四周古木參天,怪石嶙峋;寺前流水淙淙,滿地奇花異草。朝暮晨昏香光縈繞,雲山霧海佛鍾長鳴。
今日古寺乃為明代建築風格。建築總面積為4531平方米,寺院坐北面南,磚木結構,台階式書案型布局,寺前台階左右雕有青石獅一對,寺門楣上:刻有「靈岩古寺」大型木刻燙金匾額—塊,寺門左右刻有寺聯一幅,聯曰:「靈感三千界,岩藏五百僧」。殿堂布局,巧奪天工。
丫山森林公園
丫山森林公園距縣城9.5公里,佔地面積3000餘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公園內珍貴樹植諸多,有羅漢松、銀杏、竹柏等數十種,有草鹿、穿山甲等幾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公園內有丫山靈岩古寺、丫山龍山瀑布群等景點。景區景色秀麗,如詩如畫,是一個山、林、泉、寺等自然景觀和諸多人文景觀薈萃的綜合性游覽地,屬省級風景名勝區。
丫山龍山瀑布群,地處丫山腹地,景區長約4公里,呈階梯狀分布,有大小瀑布20餘處,溝壑縱橫、懸崖峭壁,飛瀑懸掛,林幽泉清、氣候宜人。
(資料)一
在大余縣梅關—丫山國家森林公園靈岩古寺內,生長著兩棵樹形酷似「丫」字和「山」字的千年鐵樹,令眾多遊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嘆不已。

5. 江西省有幾個世界上著名的風景區

廬山風景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處的鄱陽湖畔
景德鎮、三清山、贛州、井岡山版
滕王閣....
龍虎權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後,道教天師在這里承襲了63代,歷1900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歷來被尊稱為「道教祖庭」、「百神授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龍虎山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這些宮、觀、院多已不存,但規模宏大的上清宮部分建築和歷代天師起居之所的「嗣漢天師府」至今尚存。

6. 開車怎麼去丫山風景區

駕車路線:全程約125.0公里 起點:當塗縣 1.馬鞍山市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東方向出發,行駛150米,過左側的當塗縣委黨校約60米後,右轉進入振興北路 2) 沿振興北路行駛130米,直行進入振興中路 3) 沿振興中路行駛1.7公里

7. 丫山風景區門票多少

丫山這塊靈秀的來土地,群山自環抱,綠水長青。清清山泉流不斷,奇花異草滿山嶺。風景秀麗,人文炳蔚,越來越被遊人喜愛.丫山
是一處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觀和寺廟等人文景觀構築而成的綜合性景區,因最高峰雙秀峰呈「丫」形而得名。韋應物有詩雲:「始入山路永,獨欣山寺幽……地疏泉谷狹,春深草木稠……」丫山歷史悠久,古時即以佛教活動和游覽勝地聞名遐邇。
門票信息:成人票門市價¥80元,在【114票務網】上預訂的話是
¥70元,就是說每張票可省10元。

8. 丫山有哪些風景區

丫山位於安徽蕪湖市南陵縣境內一處具有古老歷史和悠久文化的小鎮-河灣鎮。丫山向有「牡丹之鄉」的美稱。它是一處山,林,泉,湖,瀑,洞等自然景觀和寺廟等人文景觀構築而成的綜合性景區。2004年隆重推出「丫山華海石林」的全新的主題形象。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