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底那最美風景
1. 300字作文,守住心中那輪明月
月亮,自古被人喻以各種感情。李白常在月下嘆息孤獨,李煜常在月下寂寞難耐,而我卻在月下體味愛與希望的力量。
上了初三之後,學習與壓力總是成正比例般向上飛速增長。由於學校對我們的重視,放學的時間由原本的七點半改為九點半。九點半早已沒有公交車了。爸爸只得每天開車來接我,伴隨著柔柔月光回到家裡。
一天,我和往常一樣拖著疲憊地步調挪出教學樓,微微抬頭望去,月亮像笑彎的眼睛,調皮地掛在天上。再向前望瞭望,竟然沒有發現爸爸的車。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被家長接走。我的心裡更不是滋味,心裡埋怨爸爸遲到來接我。我一個人在校門口徘徊,看著剛才原本充滿笑意的月亮也漸漸地被幾多黑的雲遮住。我著急地四處張望,終於看見白色的汽車飛奔而來。我著急地跑過去,坐上車。爸爸一臉歉意地說,我今天出差了剛回來,還沒有回家吃飯,直接就來接你了!可還是晚了......望著滿眼血絲,一臉疲憊的父親,我突然覺得滿肚子的怨氣全化為我對父親的心疼。
爸爸見我不說話,又連忙問道:餓不餓?累不累?今天考試怎麼樣?有沒有進步?……
我恩了一聲,望著窗外的月亮,原本被烏雲遮住的她此時又變得笑意盈盈了。
爸爸又說,沒事的!你不要太有壓力。爸爸現在努力工作,你就輕松地學。我一定給你送入最好的高中!淚水浸失了我的眼眶。爸爸沒日沒夜的工作只是為了把我送入最好的高中,每天披星戴月的接我送我,不辭辛苦。而我,只需要努力學習,卻仍舊大喊著累。這點累和爸爸比起來又什麼?
下車後,月光撒在爸爸瘦弱的背上,構勒出一個銀色的背影。那背影看起來是那樣堅強又是那樣疲憊。爸爸拉住我的手向家的方向走去,步伐是那麼堅定與執著。
爸爸一直堅信我能考上最好的高中,所以他寧願舍棄一切的活動,每天伴著月亮接送我。
我知道,我心中的那一輪明月不似李白,不像李煜,而是充滿父親對我滿滿的愛與期待。我相信,我心中的那輪明月會為我照亮前方漆黑的路,為我帶來最耀眼的光明!
2. 急!作文:守住心靈的寧靜
◇ 例文一
守住心中的寧靜
尋尋覓覓——高三的前奏
又放假了,學校空盪盪的。
自己想想,再過幾個月,高三了。自己又得到了什麼?
可能是最後一個可以靜下心身的寒假了吧。說心裡話,心裡是極其有壓力的。
可誰又不是?
讀過王蒙的一首詩:「一年四季何逍遙,落盡桃花未見桃。春夏秋冬皆忘卻,放放電腦便陶陶。」物我兩忘,得失一笑的大家風范。
可我不能,我還是個剛出道的孩子,盡管看上去已經挺大,可人生在世,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面對壓力、競爭、喧嘩、浮躁,誰能心靜?做到心靜如水,人淡如菊?更何況是我?
很多時候,還年輕的我們面前總是布滿雲霧風雨,這讓我們常常迷失了心的方向,以至於在霧中東奔西跑,尋尋覓覓,也不知道如何平息自己狂躁迷惘的心。
站在高二的門檻,我慌了。別人告訴我:高三是座墳墓,那裡有得以重生的蝴蝶,也有等待殘廢的蠶蟲。又有人告訴我,高三那是一個屏障,外面是喧囂世界燈紅酒綠,裡面是萬籟俱寂死氣沉沉。那老師們表情凝重卻滿懷信心地不是將我們趕上「火葬場」?我們笑得燦爛卻憂傷,輕松卻寂寞。
看著電視、敲著鍵盤,吃著免費的午餐,家裡的飯永遠不要錢的,而我們在外面口袋就是別人的,在笑容中請客,還有嘩啦啦的時光,如嘩啦啦的水……
我到底在找尋什麼?木訥。
冷冷清清——過去的,回望
學校一定有著冬日一般的冷清蕭條。
我惜惜地想。
可一仔細想想,讀聖賢書的人躲在黃金屋裡吃著千鍾粟,根本感覺不到外界的打擾,那便是信念。
回想我一路過來,我又一次慌了。
可我又頓釋了,回想我曾經幾番坐了飛機,再大的雲霧風雨,只要飛機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雲層就到了自己的腳下,而天空的碧藍可說是難以表達的美麗,那一刻的寧靜,令人心曠神怡。唯一的,零下幾十度太冷、太冷。
可飛機的方向始終明確,上升,在裡面的我們又何曾感到冷清?
一個人生存,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人去旅行,只有在喧囂中突圍,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再冷清,過去只是記憶的冰凝。
回望,也就是夠了。於是,我試著:
把今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讓今天成為不朽的紀念日。
這些地獄般的冷清可能換你一輩子的意志,
可我並不知道那是不是不等價交換。
而至少我走了這條路,就沒有什麼理由不做好,再冷清也要留片寧靜。
慘慘戚戚——我們的一絲快樂、一絲憂傷
都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喜悅能讓心靈澄凈明亮,並且一種確實而永恆的寧靜。
我們都渴望光明。
可矛盾辯證法告訴我,全是光明同樣等於黑暗,光明也可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在黑夜裡我們照樣可以看見美麗的星辰。
而這次我沒有再慌,彷彿心中那座寧靜的城池悄然建立。
有人說生活就是習慣痛苦,可疼痛終究也製造了我們的快樂。
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松自在的心,不管世外如何變化,自己都能擁有一片清靜的天地。
其實趕我們去「火葬場」的老師們何嘗不希望自己有一片寧靜之地,拒絕貪念,淡薄名利,一切由己而起,沒有物質要求,沒有名利追求,兩袖清風的風范。
那清貧而恬淡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可我們又忘了學校也是一個社會,我們也在這社會中奔走。戚戚哉!戚戚哉!
我們的快樂幾乎要被這一切淹沒,而與此同時,那一抹憂傷掠過,劃破了寧靜,也許從來都沒有寧靜過,也許一直都這般寧靜。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以恬淡寧靜之心獨守我心
微笑著靜觀世間風雲。
我行?
舒展開緊鎖的眉,乍暖還寒時候!
點 評
高二的寒假。過幾月就高三了。面對空盪盪的校園,作者尋尋覓覓。她找到的是冷冷清清,她想起了過去:一個人生存,本來就是一個人事,一個人去旅行,只有在喧囂中突圍,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再冷清,過去只是記憶的冰凝。作者由此感到: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喜悅能讓心靈澄凈明亮,並且是一種確實而永恆的寧靜。快樂也好,憂傷也好,都需要保持一片寧靜。全文以眼前為發端,以李清照的詞句為經線,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寫了自己的感悟,最後回到現實,構思別致,行文圓合,很見功力。
◇ 例文二
守住心中的寧靜
市井的繁華,喧囂的熱鬧,笑容的洋溢……烘托出一片和諧的景象。處處的張燈結綵預示著新春的到來。
於是,遠方的人們忙著趕回家,家裡的人們忙著置辦年貨。忙碌淹沒了心情。這是恆久不變的新春氣息。而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份原本安靜的土地開始萌發異類的植株。
籌辦團圓飯成了酒店的財源,商家的觸角早已探入人們的心扉。帶著「洋味兒」的物品開始蔓延生活,在不經意間,傳統的文化被「洋」熏染了。在褒貶聲彌漫的氛圍里,沒有人知道該悲哀還是喜悅,所以更多的人選擇沉默。靜靜地觀望,傳統在漸漸地改變。
傳統是靜的,靜到無力維護自己的點滴,靜到只能任人去改變,直到有心人去發現。但往往發現時已無力改變,更何況這世上有多少有心人呢?誰知道呢?
古鎮的平凡激起了改造,到面目全非時才發現古鎮的魅力正在它的「古」,待到再重建時已無法盡願。
曾經代表上海的和平飯店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改造。會改成什麼樣呢?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吧。那原先的「味兒」還能保留多少?或許現在的人缺少一種懷舊情懷吧。
每當城市中古老的元素被現代元素所取代時,我總會想起《道士塔》里的王道士。我想自己並不是墨守成規,只是覺得如此的改變有時還不如不變呢。變的喧嘩,變的浮躁,如此的改變漸漸模糊了不安分的雙眼,從而喪失了心中的靜土。
塵世的繁華泯滅了純真的熱情,物質的奢靡動搖了甘於奉獻的理想。誰能無怨地守著一顆寧靜的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無悔地獨自聆聽生命的真諦。心中的那份靜土真的需要去呵護。
人生最大的快樂,在於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求美好的物質享受,有的追求功名利祿的取得……又有誰去追求去呵護心中的靜土?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心態,正如中國足球教練米盧所說,態度決定一切。心中的靜土需要平靜的心態。
追求是無罪的,是無拘的。沒有權利去限制或改變他人的追求,但若任憑那些無度的追求蔓延下去,我們的世界會更加不堪。將會有更多的人醉心於嘈雜的市井生活中,將會有更多的人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苟延殘喘……這是很可悲的!
有人說無力改變周圍的環境時,就應改變自己,不要同流合污。周圍的環境已如此,就算再浮華,我們也要生存在此。所以我們應帶份寧靜的心態去改變自己的追求。呵護心中的靜土,找到心靈的歸宿。
讓我們守住心中的那份寧靜,用先進的方法和高尚的品質武裝自己。
點 評
作者的思路很朴實:新春到來,家家張燈結綵,人們忙於置辦年貨,隨著時代的前進,這傳統的佳節開始萌發異類的植株。到酒店吃團圓飯,古鎮一味求洋,古老的東西一再被現代元素所取代,人們追求著嘈雜的浮華,我們的周圍不再寧靜……作者由此疾呼:我們應帶份寧靜的心態去改變自己的追求。呵護心中的靜土,找到心靈的歸宿。文章反映的主旨很深刻:在現代化的步伐中,我們應守住心中的寧靜,不要讓自己在欲橫流的世界裡迷失自己。
3. 歌詞守住心底小小少年是什麼歌
表白
播放
歌手:陳偉霆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表白
發行時間:2016-01-01
4. 人生低谷的時候,你必須守住你心底底善良,才能使你的前途照亮光明。
人生低谷的時候,你必須守住你心底底善良,才能使你的前途照亮光明。
5. 守住心底那最美風景成為一種風度,寧靜而致遠什麼意思
一個人慢慢的回憶了
6. 守住心靈中的那片綠洲作文600字
綠色,春光下的精靈,
綠色,盛夏中的肌膚,
綠色,秋韻里的寵兒,
綠色,嚴冬時的企盼.
我崇尚綠色,那是生命的顏色.
綠色給人生機盎然的愉悅,綠色啟迪著蓬勃向上的聯想.不是嗎?每當冰雪漸漸消融,一絲暖意飄過母親面頰的時候,綠便悄然而至了.
我深愛綠色,那是心靈萌動的驛站.鮮嫩亮澤的翠綠洋溢著旺盛的青春氣息,深沉穩健的墨綠蘊含著無限的頑強意志.不是嗎?當春風撲面而來,一縷鵝黃擁抱大地山川的時候,那閃閃爍爍的綠便忙不迭地揚起小臉兒向你微笑了.
我贊美綠洲,因為那是小草和山花的家園.在這個大家庭里,數不清的無名小草從不張揚猶如百折不撓的勇士,迎著陽光雨露,挽起小花兒的纖手,默默無語地把綠洲裝點得格外壯麗!
當我被綠色包圍的時候,我便被小草和山花的精神所感染,綠洲緣何如此絢麗?家園怎會如此迷人?難道不是小草與山花的奉獻么?於是我又一次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小草與野花的偉大!那種纖弱卻偉岸無私的品格如同一部昂揚的生命宣言,讓我在無言的芬芳中隱約看到綠洲深處那片浩瀚的林海,那裡有無數的棟梁之材……
春意盎然時節,爸爸媽媽帶我去看望住在鄉下的爺爺奶奶.我心中甭提有多高興了,不用說要見到爺爺奶奶和表姐了,更令我神往的還是奶奶屋後的那片綠洲.
綠洲是奶奶家屋後的一塊菜地,也是我幼時的樂園.在奶奶一家的辛勤耕耘下,它一年四季都生長著翠綠的瓜菜,所以我和表姐給它取名為綠洲.那時,奶奶常讓我和表姐去綠洲採摘新鮮的蔬菜和瓜果.但我倆一進綠洲便顧不得去幫奶奶摘瓜果,倒忙著去追蜻蜓、捉蝴蝶,把奶奶辛辛苦苦種下的菜踩壞了不少,而奶奶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現在長大了,懂得了珍惜勞動果實,不再在綠洲里亂跑了,而且還在奶奶的熏陶下,學會了幫大人種菜.每當看到自己親手種下的菜慢慢長大時,心裡就有一種美滋滋的感覺······
7. 作文 守住心中的
守住心中的那份童真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幼年到成年到老年這3個階段,在三個階段中所面對的人和物,所經歷的事不同從而導致心態的改變,我們慢慢地從純真走向成熟。不得不為自己披上一件偽裝的大衣去面對這個弱肉強食,充滿爾虞我詐的社會,而我們的心靈也會從清澈透明變得烏黑渾濁。但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守住那初到人世的童真。
正因為這份童真,你才能不被這個黑暗的世界所吞噬,正因為這份童真你才能守住頭腦的清明,判斷事物的對與錯,正因為有這份童真,你才是你,而不是一具行屍走肉的傀儡。
守住那份童真,才能活的瀟灑、自由。看過《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周伯通,他武功深不可測,卻整天瘋瘋癲癲,像個孩子一樣。在動盪不安,各方勢力林立的武林中卻活得逍遙自在,無拘無束。正因為他守住了心靈中的那份童真,不被世界所沾污,不像各門派的掌門人一樣爾虞我詐,互相算計,最後大多數都免不了一死,而周伯通卻能活得好好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周伯通那樣,不管處於什麼環境,都要守住那份童真,才能活的更好。
守住那份童真,才能取得成功。中國童話大王鄭淵潔是中國暢銷書作家中版稅最高,收入最高的,他寫的童話故事深受孩子們甚至大人的熱愛。他筆下的人物如皮皮魯等深入人心,令人記憶深刻。他的作品充滿幻想,充滿對兒童的熱愛,而不像漫畫之類讀物一樣,雖然兒童們也喜歡,但卻只能博得一笑,事後毫無印象。正因為他有著孩童一樣的童真,知道兒童真正喜歡什麼,什麼能帶給兒童歡樂之餘又能使之從中學到東西,記憶深刻,所以他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功。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人心中僅存的那份童真也逐漸消失。如三鹿集團的毒奶粉事件,相關人士居然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惜傷害嬰兒的性命,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喪失了心中的那份童真,導致人性的缺失。最近,各大城市紛紛出現大黃鴨,大黃鴨尤其受到成年人的熱捧,因為它的出現喚起了在爾虞我詐的社會競爭中的人們的童年回憶,使他們想起那無拘無束、自由暢快的童真歲月。正如它設計者所說,這是給成人看的而不是兒童。
8. 心裡永遠只守住,那麼一個人,只是埋藏在心裡,不能說的秘密
我比你更可憐,明明喜歡他他也喜歡我,但故意對他很冷淡,到最後的結果是自然結束,但心裡一直有他,也不作任何的挽留。
9. 守住心靈的綠茵
目睹了太多的催人淚下,聽聞了太多的感人肺腑,我明白了心靈的綠茵不能荒蕪。
如果說他們無私的付出只是芸芸眾生中微不足道的顆粒,則世間沒有能容得下這顆粒的大江。只因為他超越了人生,超越了自我,心靈的那方綠茵隨時准備著為別人撐起一片清涼,卻忘了自己也需放下疲倦的腳步,去嘗試這方清涼——這就是叢飛的一生,他沒有太多的哀怨與要求,所有的只是無私的付出。
當叢飛憔悴的面容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我的眼裡有冰涼的東西滑落。是為了他的奉獻精神和博愛之心而感動得流淚,還是為那些接受幫助後卻忘恩負義的學生卑微醜陋而哭泣?這一切我也無法說清,只任淚水打濕我的雙頰。沒有人看到我滑落的淚水,同樣也沒有人能了解他心中流淌的鮮血,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用心澆灌、培養和苦心經營的一切,在最後一刻徹底崩塌。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最殘酷的打擊,何況他只是個凡人。用自己的行動敘寫不平凡的人生,淡泊了功名利祿,遠去了你爭我斗,他以自己不朽的信念、堅定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把清涼留給別人,把炎熱、危難留給自己,直至消失的那一天。
生活中的許多人也向我們展現了生命中博愛的一面:那穿梭於崎嶇山路的「鄉村醫生」,他們不是不知道為自己謀福利,只是在他們心裡,早已將別人放在了第一位,已無暇顧及自身的功名利祿。他們需要的只是別人的理解和用心感受,但能真正明白他們並將愛心傳遞下去的又有幾人呢?一個美好的舉動,一個讓人痛苦的結局,盡管已明白了這一切,但生命的信念仍教會我們默默行動,不為有愛的回報,只要自己用心地付出了、滋潤了別人就行。
泰戈爾曾經有一句話:「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所有的他們都是這樣做的,從不曾奢求有自己的印痕留下,只為一掃青天,展翅飛翔。正是無聲、無痕的這一切,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個世界。在那愛的世界裡,他們能和諧以待,共同攜手去創造祖國美好的未來,這是他們留給世人的以自己不朽的信念譜寫的一首長歌。
一枚貝之所以能將無數的沙粒轉化成璀璨的明珠,那是長期用心哺育的結果,經過了無數個黑夜的痛苦,那是用心堅守的結晶,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我們不僅要看到那光彩奪目的珍珠,也要看到經歷了無數個日夜只為別人獲得一枚明珠的勞作。
世間所有最美的東西,都從凄涼中用心生出;生命中的那片綠茵不會凋謝,守住心靈的那片綠葉,你便守住了整個春天的綠茵,從那絲絲的綠茵中讀出世間的最美,使生命之火愈燃愈烈!
專家評審
題目富於文學色彩,吸引了閱卷教師的目光。開篇即點明題旨:「心靈的綠茵不能荒蕪。」接著,以抒情性很強的語言,概述叢飛無私奉獻的一生,並通過例證法、引證法等論證觀點。其中「當叢飛憔悴的面容出現在電視屏幕上時,我的眼裡有冰涼的東西滑落。是為了他的奉獻精神和博愛之心而感動得流淚,還是為那些接受幫助後卻忘恩負義的學生卑微醜陋而哭泣?這一切我也無法說清,只任淚水打濕我的雙頰」等片段,情真意切,動人心弦。
10. 急!作文:守住心靈的寧靜
守住心中的寧靜
葉湛
尋尋覓覓——高三的前奏
又放假了,學校空盪盪的。
自己想想,再過幾個月,高三了。自己又得到了什麼?
可能是最後一個可以靜下心身的寒假了吧。說心裡話,心裡是極其有壓力的。
可誰又不是?
讀過王蒙的一首詩:「一年四季何逍遙,落盡桃花未見桃。春夏秋冬皆忘卻,放放電腦便陶陶。」物我兩忘,得失一笑的大家風范。
可我不能,我還是個剛出道的孩子,盡管看上去已經挺大,可人生在世,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面對壓力、競爭、喧嘩、浮躁,誰能心靜?做到心靜如水,人淡如菊?更何況是我?
很多時候,還年輕的我們面前總是布滿雲霧風雨,這讓我們常常迷失了心的方向,以至於在霧中東奔西跑,尋尋覓覓,也不知道如何平息自己狂躁迷惘的心。
站在高二的門檻,我慌了。別人告訴我:高三是座墳墓,那裡有得以重生的蝴蝶,也有等待殘廢的蠶蟲。又有人告訴我,高三那是一個屏障,外面是喧囂世界燈紅酒綠,裡面是萬籟俱寂死氣沉沉。那老師們表情凝重卻滿懷信心地不是將我們趕上「火葬場」?我們笑得燦爛卻憂傷,輕松卻寂寞。
看著電視、敲著鍵盤,吃著免費的午餐,家裡的飯永遠不要錢的,而我們在外面口袋就是別人的,在笑容中請客,還有嘩啦啦的時光,如嘩啦啦的水……
我到底在找尋什麼?木訥。
冷冷清清——過去的,回望
學校一定有著冬日一般的冷清蕭條。
我惜惜地想。
可一仔細想想,讀聖賢書的人躲在黃金屋裡吃著千鍾粟,根本感覺不到外界的打擾,那便是信念。
回想我一路過來,我又一次慌了。
可我又頓釋了,回想我曾經幾番坐了飛機,再大的雲霧風雨,只要飛機升到了一定的高度,雲層就到了自己的腳下,而天空的碧藍可說是難以表達的美麗,那一刻的寧靜,令人心曠神怡。唯一的,零下幾十度太冷、太冷。
可飛機的方向始終明確,上升,在裡面的我們又何曾感到冷清?
一個人生存,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人去旅行,只有在喧囂中突圍,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再冷清,過去只是記憶的冰凝。
回望,也就是夠了。於是,我試著:
把今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讓今天成為不朽的紀念日。
這些地獄般的冷清可能換你一輩子的意志,
可我並不知道那是不是不等價交換。
而至少我走了這條路,就沒有什麼理由不做好,再冷清也要留片寧靜。
慘慘戚戚——我們的一絲快樂、一絲憂傷
都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喜悅能讓心靈澄凈明亮,並且一種確實而永恆的寧靜。
我們都渴望光明。
可矛盾辯證法告訴我,全是光明同樣等於黑暗,光明也可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在黑夜裡我們照樣可以看見美麗的星辰。
而這次我沒有再慌,彷彿心中那座寧靜的城池悄然建立。
有人說生活就是習慣痛苦,可疼痛終究也製造了我們的快樂。
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松自在的心,不管世外如何變化,自己都能擁有一片清靜的天地。
其實趕我們去「火葬場」的老師們何嘗不希望自己有一片寧靜之地,拒絕貪念,淡薄名利,一切由己而起,沒有物質要求,沒有名利追求,兩袖清風的風范。
那清貧而恬淡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可我們又忘了學校也是一個社會,我們也在這社會中奔走。戚戚哉!戚戚哉!
我們的快樂幾乎要被這一切淹沒,而與此同時,那一抹憂傷掠過,劃破了寧靜,也許從來都沒有寧靜過,也許一直都這般寧靜。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以恬淡寧靜之心獨守我心
微笑著靜觀世間風雲。
我行?
舒展開緊鎖的眉,乍暖還寒時候!
點 評
高二的寒假。過幾月就高三了。面對空盪盪的校園,作者尋尋覓覓。她找到的是冷冷清清,她想起了過去:一個人生存,本來就是一個人事,一個人去旅行,只有在喧囂中突圍,守住一顆寧靜的心,再冷清,過去只是記憶的冰凝。作者由此感到: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喜悅能讓心靈澄凈明亮,並且是一種確實而永恆的寧靜。快樂也好,憂傷也好,都需要保持一片寧靜。全文以眼前為發端,以李清照的詞句為經線,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寫了自己的感悟,最後回到現實,構思別致,行文圓合,很見功力。
◇ 例文二
守住心中的寧靜
陳 穎
市井的繁華,喧囂的熱鬧,笑容的洋溢……烘托出一片和諧的景象。處處的張燈結綵預示著新春的到來。
於是,遠方的人們忙著趕回家,家裡的人們忙著置辦年貨。忙碌淹沒了心情。這是恆久不變的新春氣息。而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份原本安靜的土地開始萌發異類的植株。
籌辦團圓飯成了酒店的財源,商家的觸角早已探入人們的心扉。帶著「洋味兒」的物品開始蔓延生活,在不經意間,傳統的文化被「洋」熏染了。在褒貶聲彌漫的氛圍里,沒有人知道該悲哀還是喜悅,所以更多的人選擇沉默。靜靜地觀望,傳統在漸漸地改變。
傳統是靜的,靜到無力維護自己的點滴,靜到只能任人去改變,直到有心人去發現。但往往發現時已無力改變,更何況這世上有多少有心人呢?誰知道呢?
古鎮的平凡激起了改造,到面目全非時才發現古鎮的魅力正在它的「古」,待到再重建時已無法盡願。
曾經代表上海的和平飯店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改造。會改成什麼樣呢?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吧。那原先的「味兒」還能保留多少?或許現在的人缺少一種懷舊情懷吧。
每當城市中古老的元素被現代元素所取代時,我總會想起《道士塔》里的王道士。我想自己並不是墨守成規,只是覺得如此的改變有時還不如不變呢。變的喧嘩,變的浮躁,如此的改變漸漸模糊了不安分的雙眼,從而喪失了心中的靜土。
塵世的繁華泯滅了純真的熱情,物質的奢靡動搖了甘於奉獻的理想。誰能無怨地守著一顆寧靜的心,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里,無悔地獨自聆聽生命的真諦。心中的那份靜土真的需要去呵護。
人生最大的快樂,在於有自己的追求。有的追求美好的物質享受,有的追求功名利祿的取得……又有誰去追求去呵護心中的靜土?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心態,正如中國足球教練米盧所說,態度決定一切。心中的靜土需要平靜的心態。
追求是無罪的,是無拘的。沒有權利去限制或改變他人的追求,但若任憑那些無度的追求蔓延下去,我們的世界會更加不堪。將會有更多的人醉心於嘈雜的市井生活中,將會有更多的人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苟延殘喘……這是很可悲的!
有人說無力改變周圍的環境時,就應改變自己,不要同流合污。周圍的環境已如此,就算再浮華,我們也要生存在此。所以我們應帶份寧靜的心態去改變自己的追求。呵護心中的靜土,找到心靈的歸宿。
讓我們守住心中的那份寧靜,用先進的方法和高尚的品質武裝自己。
點 評
作者的思路很朴實:新春到來,家家張燈結綵,人們忙於置辦年貨,隨著時代的前進,這傳統的佳節開始萌發異類的植株。到酒店吃團圓飯,古鎮一味求洋,古老的東西一再被現代元素所取代,人們追求著嘈雜的浮華,我們的周圍不再寧靜……作者由此疾呼:我們應帶份寧靜的心態去改變自己的追求。呵護心中的靜土,找到心靈的歸宿。文章反映的主旨很深刻:在現代化的步伐中,我們應守住心中的寧靜,不要讓自己在欲橫流的世界裡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