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風景寫生
⑴ 新疆最好的寫生基地在哪,代表新疆氣息的,謝謝
沙漠、高山、雪山、湖泊、草原、松林如喀納斯、天池、塔克拉瑪干沙漠(生長在其中的胡楊是一種頑強精神的象徵)、那拉提草原、克拉瑪依烏爾禾的魔鬼城、博斯騰湖、一號冰川還有天山上的松林這些是必不可少的景點。
⑵ 烏魯木齊哪裡有學畫畫的地方
烏魯木齊畫室》第九工作室》畫畫好選擇 >> 考前強化班
課程介紹:石膏像~速寫~素描頭像~色彩靜物
網上報名優惠價:49 | 學費原價:每天50元(10~12) | 學制:30天~45天 | 開課日期:暑假七月~九月
報名:yinwentao 0991`5710113
地址:烏魯木齊南湖路紅山村高層
烏魯木齊畫室》第九工作室》畫畫好選擇 >> 周六周日班
課程介紹:幾何體,石膏像,速寫,色彩靜物,設計基礎
網上報名優惠價:19 | 學費原價:20元/每節課(4小時) | 學制:不限 | 開課日期:五月
報名:yinwentao 0991`5710113
地址:烏魯木齊南湖路紅山村高層
假日美術工作室 >> 烏魯木齊美術高前沖刺班
課程介紹:素描(幾何模型、靜物蔬果、石膏像、頭像、半身像、默寫)色彩(靜物寫生、頭像寫生、默寫)速寫(人物靜態、人物動態、人物組合、場景、默寫)創作(繪畫草圖、設計效果圖)
網上報名優惠價:1500元 | 學費原價:全程1500元;按天交每天60元 | 學制:240課時 | 開課日期:2007-2-13
報名:李老師;彭老師 0991-8093177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青年路;新醫路。
假日美術工作室 >> 烏魯木齊假日高考美術培訓班
課程介紹:主要課程 素描(幾何模型、靜物蔬果、石膏像、頭像、半身像、設計素描、默寫)色彩(靜物寫生、風景寫生、頭像、默寫)速寫(人物靜態、人物動態、人物組合、場景 、風景、默寫)中國畫(工筆人物、寫意人物、山水、花鳥)應試設計及專業創作書法(
網上報名優惠價:200元/月(每四次為一月) | 學費原價:200元/月(每四次為一月) | 學制:16小時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李老師;彭老師 0991-5309166(小靈通);0991-8093177(小靈通)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青年路;新醫路。
烏魯木齊美術培訓 >> 考前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速寫,色彩。風景寫生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6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烏魯木齊西八家戶路448號百草苑(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新疆美術培訓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速寫風景寫生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烏魯木齊西八家戶路448號百草苑(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烏魯木齊美術培訓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速寫,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烏魯木齊西八家戶路448號百草苑(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新疆美術培訓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速寫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烏魯木齊西八家戶路448號百草苑(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杜尚別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速寫,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杜尚別畫室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速寫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老師 13899992657
地址:新當前位置:烏魯木齊美術培訓
新疆美術培訓杜尚別畫室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速寫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烏魯木齊西八家戶路448號百草苑(新師大東側)
杜尚別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0991-4851827
地址:新師大東側百草苑1棟3-601
杜尚別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 | 學費原價: | 學制: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東側百草苑
杜尚別 >> 高考美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東側百草苑
杜尚別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24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東側百草苑
杜尚別畫室 >> 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老師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東側百草苑一棟3單元601室
杜尚別畫室 >> 高考美術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速寫),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老師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百草苑一棟3單元601室
杜尚別畫室 >> 考前輔導班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老師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百草苑1棟3單元601室
杜尚別畫室 >> 美術高考培訓
課程介紹:素描,色彩
網上報名優惠價:850 | 學費原價:850 | 學制:120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杜老師 13899992657
地址:新疆師范大學百草苑一棟3單元601室
假日美術工作室 >> 假期 少兒書畫班
課程介紹:毛筆書法(楷書、行書);硬筆書法(楷書、行書);國畫小品(花鳥、山水)
網上報名優惠價:400元 | 學費原價:400元 | 學制:45課時 | 開課日期:循環開課
報名:李老師;彭老師 0991-5309166(小靈通);0991-8093177(小靈通)。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青年路;新醫路。
疆師范大學東側百草苑一棟3單元601室
⑶ 新疆2019美術藝考
每年的暑假期間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好時期,無論學生有無美術基礎,長時間的學習基本都可以在專業上提高一個層級。對於馬上升入高三的19屆藝考生來說也是如此,集訓是藝考前最後的集中性學習,關系著最終藝考能否順利通過。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暑假到高考的大致時間規劃,希望藝考生都能「心中有數」。
美術藝考生的時間規劃
對於美術生來說,一般從6、7月份開始集訓,專業基礎逐漸深入,加強各項專業能力。素描從基礎深入到頭像,開始速寫人物練習,色彩練習靜物及風景。
8-9月份提高成稿能力:將畫作完為成稿、完整畫面,全面梳理繪畫步驟,鞏固基礎。
9-10月份開始針對性訓練:注重畫面的完整效果,進一步寫生訓練,針對藝考學習應試技巧,練習考試命題。
10-11月份做好聯考准備:學習聯考及與美院互通的科目,全面提升應試能力,做好全面准備。
11-12月份各大高校藝術專業招生簡章公布,各省聯考陸續開始:考生針對聯考全力沖刺,多按聯考標准加強專業訓練。隨著取消校考的學校逐年增多,很多學校都開始承認聯考的成績,所以聯考必須要認真對待。
12-1月份考生參加各省藝術統考、聯考,聯考結束後,開始沖刺校考,按各個院校的考試內容及重點,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1-4月份院校考試 、藝考成績與和合格證查詢:學生在這個時間段可以選擇學校校考,注意各院校在各省市考試時間不同 ,要留意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可多參加幾場校考,多拿合格證,為自己的未來多上幾份保險。
同期的3-5月份文化課沖刺:大多數校考基本會在3月之前結束,藝考全面結束後,留給學生的文化課復習時間已經不多,需要學生快速調整好狀態,進行文化沖刺。
6月份高考:高考期間保持一顆平常心最為重要,適當放鬆心態,往往能夠超常發揮自己水平。
7-8月份志願填報、高考錄取。
以上就是美術藝考生的大致時間規劃,其實對於美術生來說最好是選擇一家有實力的培訓機構,關於藝考資訊及風向要重點提前把握。
⑷ 你好,石河子大學美術學專業怎麼樣是幾本
http://www.gaokao.com/200906/4a35e7fea05d0.shtml
石河子大學美術學來專業介紹
學歷:源本科
學制:四年
招生人數:60人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美術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高級美術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能夠在中小學進行美術教學或教學研究,以及從事藝術設計和其他美術宣傳的工作者。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畫、中國畫、油畫、版畫、設計基礎、美術技法理論、美術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法、計算機應用、美學基礎知識、美術概論、書法、篆刻、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風景風情寫生、教學實習、藝術考察。
⑸ 人教版小學6年級的美術教案
六年級美術全冊備課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重點
1. 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 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像並設計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教學難點
1. 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製作作品。
2. 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 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4.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並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三、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 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四、課時安排
周次 課題 主要內容 課時
第1周 遠近的奧秘 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平行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2 課時
第2周 風景寫生 學習利用簡單的構圖知識,並進行風景寫生,以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2 課時
第3周 心中的風景 根據記憶或者想像,表現心中的風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 課時
第3周 會動的剪影 了解皮影藝術特點,學會用卡紙製作剪影人物。 2 課時
第3周 水墨畫—動物 了解中國畫的特點,學慣用皴法來畫動物 2 課時
第6周 形體挖切 用泥在六面體或者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1課時
第7周 我們做樂器 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培養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2課時
第9-10周 宇宙之旅 了解飛船結構,利用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3課時
第11周 保護文物 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課時
第12-13周 愛護古建築 了解古建築的特點及保護古建築的意義,增強對傳承文化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 3課時
第14周 電腦美術 熟練運用Wingdows繪圖板中的繪畫工具,進一步了解各種工具的使用。 1課時
第16周 中國畫與油畫 了解中國畫和油畫的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現方式、表現內容等方面的區別。 2課時
1、遠近的奧秘
授課班級:六年級
課業類型:造型•表現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中難點:
重點: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難點: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具准備:
師:范圖、教學VCD、學生作業用紙
生:繪畫工具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討論學生們的簡易畫,從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近大遠小。
2、講授新課
⑴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秘》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秘)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⑵什麼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⑶說說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⑷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讓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⑸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范圖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作業展示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過程設計:
1、講評上節課作業
⑴透視現象是否准確
⑵近大遠小、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有沒有運用在畫中?
2、在繪畫上色時注意哪些問題?近的鮮明一些、遠的灰暗一些。
3、學生繼續完成作練習,教師輔導。
4、作業展示
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反思:
2、風景寫生
教學目標: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10—12分鍾)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鞏固、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師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並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麼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取景——構圖——描繪——修改——收拾完成
(二)發展階段(28—30分鍾)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台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築物的透視變化,然後以小組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作業點評。
教學反思:3、心中的風景
課時:2-3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風景畫的一般特點和基本畫法,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力,在作業過程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色彩畫風景的作畫要求和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講授指導與學生練習來解決)。
難點:色彩的調配和著色運筆(通過示範和學生實踐來突破)。
三、教具與學具准備
教具:教材,大掛歷風景掛圖,示範用水彩畫具材料等。
學具:教材,水粉畫工具材料和8開作業紙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畫具准備情況,安定好學生精神,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觀賞導人,板書課題。
1.出示觀賞風景畫作品。(可用優秀學生作業)
2.簡析畫面色彩與構圖特點。
3.提出並板書課題:用色彩畫風景。
(三)講授新課。(邊講邊示範)
1.選景構圖。
可用較大的彩色風景照片掛歷作為實景,也可將學生帶到室外,視具體情況來確定。用掛歷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辦法。告訴學生選景不可貪多,應簡單、有重點,主次得當,切不可將所見之景都畫上去。當選擇好景物之後開始勾畫草圖。可用鉛筆輕輕畫出,不要太詳細,應大方飽滿,注意取捨,可以挪動搬遷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主要的景物應安排在畫面視覺中心,占據較大空間。
2.從遠到近或從近至遠鋪畫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範步驟為例。
(1)用藍色加少許紫色大筆觸畫天空大體色彩;黃色畫地面,接畫少許藍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筆觸概括。(見步驟圖)
(2)用橘黃色畫秋樹,隨意點畫,與未乾之天空藍色相交處變黃綠,自然呈現樹葉之色 (見步驟圖)。
(3)用赭褐色加少許藍色畫樹干、樹枝和房子,房子陰暗處用淺藍色稍畫,整個畫面既有冷暖色對比,又是統一協調的,非常好看。
(4)可點畫出人物、門窗等細節,直至完成。
3.教師小結:剛才老師所畫的景物步驟是由遠至近畫出的,實際上是先畫遠景再畫中景後畫近景,同學們畫時也可由近到遠去畫。即近景一中景一遠景(天空、遠山等物)。
(四)布置學生作業,提出作業要求。
1.或參照掛歷照片(若干幅任選其一),或參照書上臨畫,或自行想像設計。
2.畫時應考慮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和冷暖對比,使之既生動又和諧。
3.由近至遠或由遠到近靈活進行。
4.構圖飽滿單純、主次有別,不要貪多。
(五)學生自行作業,教師指導完成。
(六)簡評作業,布置學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課。
5水墨畫——動物
(第1-2 課時)
目標: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重難點: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學生准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准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准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教師准備范圖。
教學過程:
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並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3.教師現場示範,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並歸納出步驟:
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講述調墨、調色。
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後順序。
修改調整完成。
4.布置作業,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麻雀、蝦。
5.老師巡迴指導,主要是用筆、用墨以及動物的造型。
6.徵集作業、講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課後拓展
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
水墨畫——動物
(第3-4 課時)
目標: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畫的小動物。學習螃蟹和松鼠的畫法。
重難點:筆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布置學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圖片。准備作畫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師准備好范圖以及工具材料。
課堂教學:
請兩位學生上台畫麻雀和蝦,老師進行講解,指出優缺點及應改正的地方。
老師現場示範講解松鼠及螃蟹的畫法,並歸納出作畫的步驟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讓學生直觀感受作畫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布置作業,畫松鼠和螃蟹。
教師巡迴指導,主要是動物的造型及筆墨的處理。
徵集作品並講評、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後拓展
要求學生畫一幅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水墨畫。
7、我們做樂器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樂器及樂器的發展,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
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樂器
難點:設計樂器
教具准備:
教師:課件( 有關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
學生:准備製作樂器的竹筒、鐵管、鐵盒、陶泥…… 。
教學過程: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播放幾段樂曲讓學生欣賞。
2、 請學生猜一猜是什麼樂器發出的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不同音效。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樂器的資料。
4、 教師出示圖片並簡要介紹樂器的發展、樂器的種類,並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發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會(用獸骨、陶泥等製作樂器)-----奴隸社會(青銅製作精美的樂器)-----封建社會(樂器的用料、工藝更為講究,多樣如:青銅編鍾、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寧夏、甘肅、新疆、西藏)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仍舊是用手工來製作樂器。如
:藏族大鼓,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韻味。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樂器的形狀及特徵。
2、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樂器,教師講解樂器的製作方法。
3、學生思考先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並進行小組交流。
4、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構思進行啟發性的講評。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利用竹筒、鐵管、鐵盒、陶土等材料製作樂器。
交流與評價:
1、 展示學生製作的樂器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及製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2、 師生交流評價。
3、 布置下節課工具。
第3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復習上節課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從形和聲方面繼續加工樂器,讓自己的樂器更好。
2、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3、 學生展示樂器
①讓學生分組展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吹一吹自己的樂器。
② 師生交流----比一比,誰的樂器造型好,誰的樂器能發出優美的聲音。
③教師評價,小結。
4、 課後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製作樂器。
8、宇宙之旅
課時:2 -3 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
2.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
3.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有關宇宙飛船的信息與資料習慣。
2.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各種宇宙飛船。
教學難點:
了解和掌握飛船的主要結構。
教學用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影片,自製宇宙飛船的教具模型、掛圖等。
課前准備:
1.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相關載人飛船與宇航員的知識。
2.同時並准備一些廢棄材料(塑料瓶、紙盒、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欣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宇宙員楊利送上了太空後的一段影片,並講解有關「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了解,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實現了千年來的飛天夢。
3.導入課題。
4.引導學生欣賞宇宙飛船圖片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宇宙飛船的形狀特徵」。
5.鼓勵學生說說形狀特徵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飛船,你們是否還知道有關其他宇宙飛船的知識嗎?
6.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各組學生把各自搜集相關宇宙的各種資料及圖片進行展示然後回答。
2.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3.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徵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4.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5.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6.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並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製作一艘宇宙飛船。
7.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8.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9.各組學生開始製作活動。
三、展示評價階段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製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製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並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⑹ 新疆有什麼壯麗的自然風光
旅行,對於很多人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它早已不是過去的“到此一游”就完事,更是對一成不變生活的逃離,對心中嚮往的一次小小實現。
它也許沒有洗滌心靈的妙用,卻能切切實實地舒緩我們的身心。
⑺ 誰有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人教版美術教案第十一冊(全冊)
目錄:
1、遠近的奧秘 2、 風景寫生 3、心中的風景 4、會動的剪影 5 、 水墨畫—動物
6、 形體切挖 7、我們做樂器 8、宇宙之旅 9、保護文物 缺 10、愛護古建築 缺
11、 電腦美術 12、中國畫和油畫
遠近的奧秘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透視的基本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平行線和消失點概念。
3、欣賞名家作品,品味透視在美術中的魅力。
4、聯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視變化。
教學重點:
1、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透視基本規律的運用。
教學難點:透視規律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運用
教學工具:名家美術作品、建築風景照片等
教學過程:
第1節課 感知透視(基礎知識)
一、組織教學:
二、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討論學生們的簡易畫,從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近大遠小。
2、講授新課
⑴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秘》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秘)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⑵什麼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⑶說說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⑷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讓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⑸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范圖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作業展示
第2-3 節課
體驗透視(課堂實踐)
一、引導階段
1、檢查課前准備
2、回顧透視的基礎知識點
二、發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進行評比。(以是否准確表現出透視變化為標准)
(2)、老師統一點評。
三、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風景寫生
課時: 3-4 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第1 課時)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鞏固、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師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並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麼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取景——構圖——描繪——修改——收拾完成
(二)發展階段 (第2-4 課時)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台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築物的透視變化,然後以小組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作業點評。
《心中的風景》
課時:2-3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風景畫的一般特點和基本畫法,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力,在作業過程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色彩畫風景的作畫要求和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講授指導與學生練習來解決)。
難點:色彩的調配和著色運筆(通過示範和學生實踐來突破)。
三、教具與學具准備
教具:教材,大掛歷風景掛圖,示範用水彩畫具材料等。
學具:教材,水粉畫工具材料和8開作業紙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畫具准備情況,安定好學生精神,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觀賞導人,板書課題。
1.出示觀賞風景畫作品。(可用優秀學生作業)
2.簡析畫面色彩與構圖特點。
3.提出並板書課題:用色彩畫風景。
(三)講授新課。(邊講邊示範)
1.選景構圖。
可用較大的彩色風景照片掛歷作為實景,也可將學生帶到室外,視具體情況來確定。用掛歷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辦法。告訴學生選景不可貪多,應簡單、有重點,主次得當,切不可將所見之景都畫上去。當選擇好景物之後開始勾畫草圖。可用鉛筆輕輕畫出,不要太詳細,應大方飽滿,注意取捨,可以挪動搬遷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主要的景物應安排在畫面視覺中心,占據較大空間。
2.從遠到近或從近至遠鋪畫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範步驟為例。
(1)用藍色加少許紫色大筆觸畫天空大體色彩;黃色畫地面,接畫少許藍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筆觸概括。(見步驟圖)
(2)用橘黃色畫秋樹,隨意點畫,與未乾之天空藍色相交處變黃綠,自然呈現樹葉之色 (見步驟圖)。
(3)用赭褐色加少許藍色畫樹干、樹枝和房子,房子陰暗處用淺藍色稍畫,整個畫面既有冷暖色對比,又是統一協調的,非常好看。
(4)可點畫出人物、門窗等細節,直至完成。
3.教師小結:剛才老師所畫的景物步驟是由遠至近畫出的,實際上是先畫遠景再畫中景後畫近景,同學們畫時也可由近到遠去畫。即近景一中景一遠景(天空、遠山等物)。
(四)布置學生作業,提出作業要求。
1.或參照掛歷照片(若干幅任選其一),或參照書上臨畫,或自行想像設計。
2.畫時應考慮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和冷暖對比,使之既生動又和諧。
3.由近至遠或由遠到近靈活進行。
4.構圖飽滿單純、主次有別,不要貪多。
(五)學生自行作業,教師指導完成。
(六)簡評作業,布置學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課。
會動的剪影
(設計、應用)
課時:3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慣用黑色卡紙製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
3、增強對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了解。
課前准備:
1、搜集有關皮影的圖片、文字資料。
2、准備黑色卡紙、針線、竹條、剪刀、刀片等用於製作剪影的材料。
3、選擇幾個傳統劇目或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所選擇的劇目或故事,內容和情節應簡單、易懂。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學生之間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皮影的圖像和文字資料,談談他們所知道的皮影知識。
2、分組討論皮影戲中人物的造型特點。(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3、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上的圖例、技法點擊欄目中的剪影人物製作過程,想一想皮影該如何製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針線縫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裝上木棍。
二、發展階段。
1、將學生根據劇目或故事,分成8組,分小組進行構思、合作創作。(提示學生要根據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來考慮人物的造型特點。)
2、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未完成的可以在課後接著製作。
4、准備下節課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樣表演。
第3 課時
(剪影表演)
課前准備:布置環境
一、 8個小組將自己製作的剪影,輪流進行表演、展示。體驗民間皮影藝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總結、點評。
三、總結: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膠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試著製作彩色的皮影,在課余,同小夥伴一起演一演。
水墨畫——動物
(第1-2 課時)
目標: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重難點: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學生准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准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准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教師准備范圖。
教學過程:
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並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3.教師現場示範,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並歸納出步驟:
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講述調墨、調色。
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後順序。
修改調整完成。
4.布置作業,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麻雀、蝦。
5.老師巡迴指導,主要是用筆、用墨以及動物的造型。
6.徵集作業、講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課後拓展
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
水墨畫——動物
(第3-4 課時)
目標: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畫的小動物。學習螃蟹和松鼠的畫法。
重難點:筆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布置學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圖片。准備作畫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師准備好范圖以及工具材料。
課堂教學:
請兩位學生上台畫麻雀和蝦,老師進行講解,指出優缺點及應改正的地方。
老師現場示範講解松鼠及螃蟹的畫法,並歸納出作畫的步驟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讓學生直觀感受作畫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布置作業,畫松鼠和螃蟹。
教師巡迴指導,主要是動物的造型及筆墨的處理。
徵集作品並講評、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後拓展
要求學生畫一幅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水墨畫。
形體切挖
課時:2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學生空間想像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准備】
師:范圖、實例、製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慣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2、發展階段
⑴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⑵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製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製作方法,師總結。
⑶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築、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台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後,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製作。
我們做樂器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樂器及樂器的發展,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
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樂器
難點:設計樂器
教具准備:
教師:課件( 有關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
學生:准備製作樂器的竹筒、鐵管、鐵盒、陶泥…… 。
教學過程: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播放幾段樂曲讓學生欣賞。
2、 請學生猜一猜是什麼樂器發出的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不同音效。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樂器的資料。
4、 教師出示圖片並簡要介紹樂器的發展、樂器的種類,並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發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會(用獸骨、陶泥等製作樂器)-----奴隸社會(青銅製作精美的樂器)-----封建社會(樂器的用料、工藝更為講究,多樣如:青銅編鍾、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寧夏、甘肅、新疆、西藏)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仍舊是用手工來製作樂器。如 :藏族大鼓,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韻味。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樂器的形狀及特徵。
2、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樂器,教師講解樂器的製作方法。
3、學生思考先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並進行小組交流。
4、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構思進行啟發性的講評。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利用竹筒、鐵管、鐵盒、陶土等材料製作樂器。
交流與評價:
1、 展示學生製作的樂器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及製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2、 師生交流評價。
3、 布置下節課工具。
第3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復習上節課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從形和聲方面繼續加工樂器,讓自己的樂器更好。
2、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3、 學生展示樂器
①讓學生分組展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吹一吹自己的樂器。
② 師生交流----比一比,誰的樂器造型好,誰的樂器能發出優美的聲音。
③教師評價,小結。
4、 課後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製作樂器。
宇宙之旅
課時:2 -3 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
2.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
3.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有關宇宙飛船的信息與資料習慣。
2.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各種宇宙飛船。
教學難點:
了解和掌握飛船的主要結構。
教學用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影片,自製宇宙飛船的教具模型、掛圖等。
課前准備:
1.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相關載人飛船與宇航員的知識。
2.同時並准備一些廢棄材料(塑料瓶、紙盒、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欣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宇宙員楊利送上了太空後的一段影片,並講解有關「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了解,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實現了千年來的飛天夢。
3.導入課題。
4.引導學生欣賞宇宙飛船圖片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宇宙飛船的形狀特徵」。
5.鼓勵學生說說形狀特徵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飛船,你們是否還知道有關其他宇宙飛船的知識嗎?
6.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各組學生把各自搜集相關宇宙的各種資料及圖片進行展示然後回答。
2.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3.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徵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4.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5.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6.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並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製作一艘宇宙飛船。
7.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8.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9.各組學生開始製作活動。
三、展示評價階段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製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製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並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附:
認識太空
人類幾千年來不斷地對太空進行探索,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學家,比如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祖沖之、張衡……。近幾十年來,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發射了許多探測器,去探索無邊無際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人類是怎樣從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樣探測太空世界的呢?
(首先,要有航天發射中心,它是發射衛星、探測器、飛船等)
1、了解航天發射中心
我國有三個航天中心,分別是甘肅省酒泉發射中心,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航天發射中心,主要發射人造衛星。現在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衛星,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外國的新聞,這些新聞內容就是通過衛星傳播過來的。天氣變化情況是通過衛星來觀察雲層而得知的。
(衛星、飛船、探測器等是靠火箭裝載飛進太空的)
2、了解長征系列火箭。(出示長征系列火箭)
火箭是用來發射衛星、飛船的。「長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為我國發射了許多衛星、飛船。99年11月20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州」號航天倉,裡面裝載了一些種子、紀念品、還有五星紅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圍繞地球飛行14圈後,於第二天凌晨3時30分回到地面,後來,「神州」號上的五星紅旗作為最特別的禮物送給了澳門特別行政區,這次航行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很驕傲。
9
10
電腦美術
學習領域:綜合探索
課 時:1 課時
教學目標:1 指導學生打開電腦並進入操作系統畫圖程序的界面。
2 指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3 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組合新穎的畫面。
作業設計:利用復制、粘貼的功能組合畫面。並且可以用改變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 引導階段: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電腦繪畫,並且用畫圖軟體畫了很多漂亮的畫,那麼你們用畫圖軟體畫過那些畫?都用到了畫圖軟體中的那些工具?
生:鉛筆工具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幅同學的電腦作品,是一隻小鳥,可是它很孤單,它想讓同學們為它找一個同樣的夥伴,可以用什麼辦法去找呢?
(二)新授階段
生:用手來畫,畫一個和它一樣的。
生:用電腦繪畫。
師:用那一種方法更簡單?
生:電腦繪畫
討論:從畫圖軟體中的那裡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讓學生上講台來找給大家看。)
師:請同學們試一試,一起來製作更多的。
生: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電腦繪畫有趣吧!老師也非常喜歡用電腦繪畫。
想不想和老師共同完成一張電腦畫?
生:想。
師:我來操作,你們幫我思考。(講解繪畫過程)
(三)學生創作 教師輔導
(四)互評
中國畫和油畫
課時:2 課時
教材分析
1 中國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唐朝的《五牛圖》也是最早的紙本作品,到張大千的墨山水也經歷了由古典到現代由工筆到重彩寫意人物都經歷了幾個階段。
2.油畫由西方傳入我國,但是我國近現代的油畫作品也有了長逐的進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到裝飾味十足的戲劇人物,也是寫實與抽象相互穿插。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繪畫的發展史,和中國繪畫都有著那些的表現技法。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們的知識和對美學的認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創新目標:讓學生主體參與,在繪畫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在哪兒里。
德育目標:在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都有一種喻意在裡面。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學習了這一課不但提高了我們的審美意識,也讓同學們明白了一種新的創作思路。
重 點:首先,我們在接觸中國繪畫的時候就應該明確它的繪畫工具都有哪些?各種不同的畫法都能體現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術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義是什麼?
難 點:通同學們看作的同時要想,安表現的是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創新點:讓同學們去發現,去想去激發他們潛在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去發掘藝術的真諦。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空白點:通過講解讓學生們自己理解。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把自己的國畫作品帶入課堂,讓同學們能更進一步更真實的看到國畫作品讓學生們有信心相信自己也會做的更好。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節設計:
一、 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首先,把自己准備好的國畫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把他們的目光吸引過來。接下來看過作品後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國畫哪些是油畫,問一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
二、 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分別的介紹作品的內容和具體要表現的含義。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把畫面設計成什麼樣子的呀?你都想在畫面上畫什麼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畫成紅色的,因為它向征著熱情等等。
三.組織教學。體驗發現。
大家可以看一下羅中立的<父親>>這幅作品,我們通過這幅作品能想到什麼呀?他的手裡拿著飯要什麼呀?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相互的交換一下意見。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通過今天的美術課大家都掌握了什麼知識,要想表現作者不同和心裡情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要畫一幅作品,我應該怎樣去體現。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讓同學們自己去總結作品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同時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國繪畫的工具和分類外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東西。
六、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在了解中國繪畫的同時讓他們自己去書店或家裡找一些有關中國繪畫的書籍,去總結其創作意圖。
⑻ 小學美術欣賞課簡案
遠近的奧秘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透視的基本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平行線和消失點概念
3欣賞名家作品,品味透視在美術中的魅力
4聯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視變化
教學重點:
1了解和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透視基本規律的運用
教學難點:透視規律的理解和在實踐中的運用
教學工具:名家美術作品建築風景照片等
教學過程:
第1節課 感知透視(基礎知識)
一引導階段
結合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組欣賞討論課本和老師提供的圖片,理解什麼是透視現象
二發展階段
1小結透視現象所產生的規律
2什麼是視平線和消失點(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
3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區別(結合圖片分小組討論)教師用幾何形體示範什麼是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
4課堂作業根據學習要求,組織學生到學校周圍觀察,注意體會物體的透視變化規律
三 課後整理
1回家收集相關的一些建築風景等圖片,鞏固知識
2准備好第二節課的工具材料
第2-3 節課 體驗透視(課堂實踐)
一引導階段
1檢查課前准備
2回顧透視的基礎知識點
二發展階段
1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整理畫面
2講評作業
(1)兩位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進行評比(以是否准確表現出透視變化為標准)
(2)老師統一點評
三拓展階段
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風景寫生
課時: 3-4 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第1 課時)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鞏固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師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並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麼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取景構圖描繪修改收拾完成
(二)發展階段 (第2-4 課時)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台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築物的透視變化,然後以小組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作業點評
3
會動的剪影
(設計應用)
課時:3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慣用黑色卡紙製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藝術的特點
3增強對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了解
課前准備:
1搜集有關皮影的圖片文字資料
2准備黑色卡紙針線竹條剪刀刀片等用於製作剪影的材料
3選擇幾個傳統劇目或故事(民間故事成語故事)所選擇的劇目或故事,內容和情節應簡單易懂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學生之間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皮影的圖像和文字資料,談談他們所知道的皮影知識
2分組討論皮影戲中人物的造型特點(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3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上的圖例技法點擊欄目中的剪影人物製作過程,想一想皮影該如何製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針線縫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裝上木棍
二發展階段
1將學生根據劇目或故事,分成8組,分小組進行構思合作創作(提示學生要根據故事的內容和情節來考慮人物的造型特點)
2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未完成的可以在課後接著製作
4准備下節課的表演,想一想改怎樣表演
第3 課時
(剪影表演)
課前准備:布置環境
一 8個小組將自己製作的剪影,輪流進行表演展示體驗民間皮影藝人的表演技能
二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總結點評
三總結:激發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同感
四拓展:用透明膠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試著製作彩色的皮影,在課余,同小夥伴一起演一演
水墨畫動物
(第1-2 課時)
目標: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重難點: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學生准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准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准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教師准備范圖
教學過程:
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並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3.教師現場示範,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並歸納出步驟:
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講述調墨調色
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後順序
修改調整完成
4.布置作業,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麻雀蝦
5.老師巡迴指導,主要是用筆用墨以及動物的造型
6.徵集作業講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課後拓展
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
水墨畫動物
(第3-4 課時)
目標: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畫的小動物學習螃蟹和松鼠的畫法
重難點:筆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布置學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圖片准備作畫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師准備好范圖以及工具材料
課堂教學:
請兩位學生上台畫麻雀和蝦,老師進行講解,指出優缺點及應改正的地方
老師現場示範講解松鼠及螃蟹的畫法,並歸納出作畫的步驟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讓學生直觀感受作畫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布置作業,畫松鼠和螃蟹
教師巡迴指導,主要是動物的造型及筆墨的處理
徵集作品並講評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後拓展
要求學生畫一幅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水墨畫
形體切挖
課時:2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學生空間想像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准備
師:范圖實例製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教學過程
1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慣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2發展階段
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製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製作方法,師總結
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築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想像
3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5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台上,生評價,師總結
6拓展
紙雖然是一種平面的材料,但在紙上進行切挖以後,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為立體的形體,也能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大家可以回家嘗試著製作
我們做樂器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樂器及樂器的發展,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
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樂器
難點:設計樂器
教具准備:
教師:課件( 有關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
學生:准備製作樂器的竹筒鐵管鐵盒陶泥
教學過程: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播放幾段樂曲讓學生欣賞
2 請學生猜一猜是什麼樂器發出的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不同音效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樂器的資料
4 教師出示圖片並簡要介紹樂器的發展樂器的種類,並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發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會(用獸骨陶泥等製作樂器)-----奴隸社會(青銅製作精美的樂器)-----封建社會(樂器的用料工藝更為講究,多樣如:青銅編鍾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寧夏甘肅新疆西藏)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仍舊是用手工來製作樂器如 :藏族大鼓,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韻味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樂器的形狀及特徵
2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樂器,教師講解樂器的製作方法
3學生思考先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並進行小組交流
4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構思進行啟發性的講評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利用竹筒鐵管鐵盒陶土等材料製作樂器
交流與評價:
1 展示學生製作的樂器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及製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2 師生交流評價
3 布置下節課工具
第3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復習上節課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從形和聲方面繼續加工樂器,讓自己的樂器更好
2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3 學生展示樂器
讓學生分組展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吹一吹自己的樂器
師生交流----比一比,誰的樂器造型好,誰的樂器能發出優美的聲音
教師評價,小結
4 課後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製作樂器
宇宙之旅
課時:2 -3 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
2.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
3.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有關宇宙飛船的信息與資料習慣
2.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各種宇宙飛船
教學難點:
了解和掌握飛船的主要結構
教學用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影片,自製宇宙飛船的教具模型掛圖等
課前准備:
1.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相關載人飛船與宇航員的知識
2.同時並准備一些廢棄材料(塑料瓶紙盒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欣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宇宙員楊利送上了太空後的一段影片,並講解有關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了解,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實現了千年來的飛天夢
3.導入課題
4.引導學生欣賞宇宙飛船圖片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宇宙飛船的形狀特徵
5.鼓勵學生說說形狀特徵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飛船,你們是否還知道有關其他宇宙飛船的知識嗎?
6.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各組學生把各自搜集相關宇宙的各種資料及圖片進行展示然後回答
2.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3.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徵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4.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5.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6.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並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製作一艘宇宙飛船
7.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8.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9.各組學生開始製作活動
三展示評價階段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製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製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並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9
10
電腦美術
學習領域:綜合探索
課 時:1 課時
教學目標:1 指導學生打開電腦並進入操作系統畫圖程序的界面
2 指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3 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採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組合新穎的畫面
作業設計:利用復制粘貼的功能組合畫面並且可以用改變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 引導階段:
師:同學們我們學過電腦繪畫,並且用畫圖軟體畫了很多漂亮的畫,那麼你們用畫圖軟體畫過那些畫?都用到了畫圖軟體中的那些工具?
生:鉛筆工具
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幅同學的電腦作品,是一隻小鳥,可是它很孤單,它想讓同學們為它找一個同樣的夥伴,可以用什麼辦法去找呢?
(二)新授階段
生:用手來畫,畫一個和它一樣的
生:用電腦繪畫
師:用那一種方法更簡單?
生:電腦繪畫
討論:從畫圖軟體中的那裡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讓學生上講台來找給大家看)
師:請同學們試一試,一起來製作更多的
生: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電腦繪畫有趣吧!老師也非常喜歡用電腦繪畫
想不想和老師共同完成一張電腦畫?
生:想
師:我來操作,你們幫我思考(講解繪畫過程)
(三)學生創作 教師輔導
(四)互評
中國畫和油畫
課時:2 課時
教材分析
1 中國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唐朝的五牛圖也是最早的紙本作品,到張大千的墨山水也經歷了由古典到現代由工筆到重彩寫意人物都經歷了幾個階段
2.油畫由西方傳入我國,但是我國近現代的油畫作品也有了長逐的進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到裝飾味十足的戲劇人物,也是寫實與抽象相互穿插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繪畫的發展史,和中國繪畫都有著那些的表現技法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們的知識和對美學的認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創新目標:讓學生主體參與,在繪畫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在哪兒里
德育目標:在繪畫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都有一種喻意在裡面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學習了這一課不但提高了我們的審美意識,也讓同學們明白了一種新的創作思路
重 點:首先,我們在接觸中國繪畫的時候就應該明確它的繪畫工具都有哪些?各種不同的畫法都能體現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術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義是什麼?
難 點:通同學們看作的同時要想,安表現的是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創新點:讓同學們去發現,去想去激發他們潛在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去發掘藝術的真諦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空白點:通過講解讓學生們自己理解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把自己的國畫作品帶入課堂,讓同學們能更進一步更真實的看到國畫作品讓學生們有信心相信自己也會做的更好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節設計:
一 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首先,把自己准備好的國畫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把他們的目光吸引過來接下來看過作品後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國畫哪些是油畫,問一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
二 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分別的介紹作品的內容和具體要表現的含義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把畫面設計成什麼樣子的呀?你都想在畫面上畫什麼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畫成紅色的,因為它向征著熱情等等
三.組織教學體驗發現
大家可以看一下羅中立的<父親>>這幅作品,我們通過這幅作品能想到什麼呀?他的手裡拿著飯要什麼呀?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相互的交換一下意見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通過今天的美術課大家都掌握了什麼知識,要想表現作者不同和心裡情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要畫一幅作品,我應該怎樣去體現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讓同學們自己去總結作品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同時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國繪畫的工具和分類外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東西
六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在了解中國繪畫的同時讓他們自己去書店或家裡找一些有關中國繪畫的書籍,去總結其創作意圖
⑼ 羅朗的榮譽
1984年 油畫《做新衣》入選第6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安徽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1985年 參加「85中國黃山油畫研討會」
1987年 油畫《晌午》入選中國首屆油畫展
油畫《南疆之夜》入選全國軍事畫展
1989年 油畫《皖南風景》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獲安徽省美展二等獎
1990年 油畫《西遞村》參加全國首屆風景油畫展
1991年 當選為安徽省油畫藝術委員會會長
1993年—95年 三次赴新加坡舉辦油畫展
1994年 油畫《皖南風景》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5年 油畫《春到皖南》入選中國風景油畫展
1996年 油畫《寂靜的山村》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當選為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1997年 赴新加坡舉辦《崔開璽、羅朗油畫精品展》
1998年 油畫《四月煙雨》入選中國《當代山水畫、油畫風景展》
1999年 油畫《故園》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安徽省美展二等獎
1999年 水彩畫《故鄉的帆》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安徽省美展二等獎
1999年6月 應邀參加《中國當代油畫名家百人小幅油畫展》
1999年7月 赴巴黎國際藝術城學習考察
1999年11月 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辦《羅朗油畫展》
2001年7月 油畫《日破雲濤萬里紅》參加全國建黨80周年優秀作品展,獲全國優秀獎,獲安徽省美展貢獻獎
2001年10月 油畫作品《清音》,參加《世紀之光——安徽省小幅油畫作品展》獲學術一等獎
2001年11月 合肥古井·假日酒店舉辦《羅朗油畫精品展》
2001年11月 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11月 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2002年4月 當選為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2002年6月 參加中國畫家赴南非文化交流代表團,作品參加南非《中國著名油畫家作品展》
2002年9月 《故鄉的橋》參加全國第六屆水彩水粉畫展
2002年12月 安徽塞特酒店舉辦《羅朗油畫展》
2003年9月 油畫《春風》入選《攜手新世紀——第三屆中國油畫展》
10月 參加中國油畫家代表團赴芬蘭文化交流寫生活動
11月 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11月 參加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山水夢境》寫生展覽活動
2004年5月 參加中國油畫家《江南水鄉行》寫生展覽活動
2004年7月 參加上海聖菱畫廊《驕陽下的綠蔭》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聯展
2004年10月 參加中國俄羅斯藝術家《金色吉雅河》寫生活動及交流展
2005年2月 參加中國當代油畫家廈門武夷山采風活動
參加上海春季沙龍「15+2」藝術家與文學家對話展覽活動
2005年6月 參加第六屆全國中國畫名家作品巡迴展
2005年7月 油畫《暖冬》入選《自然與人——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
2005年8月 參加中國油畫學會《八月在新疆》藝術活動
2005年8月 參加上海大劇院畫廊舉辦《藝術上海——中國七十六名家》作品展
出版《藝術上海——七十六名家作品集》
2005年10月 參加「人文江南」中國油畫家風景寫生活動
2005年11月 油畫《寂靜的山村》入選《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
⑽ 這幾首古詩誰有原文和解釋呀!
王昌齡:從軍行〔選2首,2-1〕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作者介紹】王昌齡(698-756),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進士。數任小官,屢遭貶謫,後被貶為龍標尉。安史之亂發生,被刺史閭丘曉殺害。王昌齡以寫邊塞詩著名,但他的有些抒情詩也同樣繪炙人口。他的詩氣勢雄渾,語言凝煉,音律鏗鏘,現存一百八十多首,其中絕句佔了一半,七言約句寫得尤其出色。
【說明】王昌齡有《從軍行》七首,描述戌邊將士的戰斗生活現選二首。第一首寫邊將士的堅強意志和豪邁氣概。後首通過一場具體的戰斗,寫將士們的機智勇敢和勝利後的歡悅。
【解釋】①從軍行--描寫軍他生活的樂府古題。②青海--在今青海省西寧市西。雪山--指祁連山,在今甘肅省。這句說:青海上空連綿不斷的雲把雪山都遮暗了。③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④金甲--鐵甲。這句說;在沙漠地帶久經征戰,連鐵甲都磨穿了。⑤樓蘭--漢時西域的鄯善國,故地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這借指當時侵擾西北地敵軍。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樓頭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捨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艷陽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漢水北岸的樹木化作久久思念的親愛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陽光,給人家的溫暖。依稀間,鸚鵡洲上的芳草叢中走來一身正氣、擊鼓罵曹的禰衡,他面對黃祖的屠刀,視死如歸,血灑碧草,正是無數浪跡天涯的遊子浸滿血淚的無私付出,才構築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故鄉。美好的憧憬與動情的追憶,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極富人情味。詩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進更為高遠的境地。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後面是夜晚,鳥要歸巢,船要歸航,遊子要歸鄉。水霧江煙,一片迷濛,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詩作以一「愁」收篇,准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拖音。
詩作的前兩句民歌風味濃郁,景到言到,語如聯珠;後兩句則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特別是作者獨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無窮之感。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繫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詩作的最高峰巔。詩人的風采與秉性亦隨詩篇的展開躍然紙上:他才華橫溢,如晴川東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節,似芳草萋萋,崢嶸不已。沒有自戀自迷之頹廢,也無自私自利之狹隘,鄉愁情懷的抒發也同樣波瀾壯闊、豪邁昂揚,不愧為是被後人推為唐朝七律詩中的第一佳作。
過故人庄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賞析:
此詩是孟浩然田園詩中的名篇。詩人以親切的筆調、簡凈的語言敘述了往訪山莊中朋友之事,深情地歌頌了恬靜優美的農村風光和淳樸真摯的農家情誼,極為自然的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
頭兩句詩起筆點題,交代事情的發端,看似直說過訪友人的緣由,實意卻在強調摯友間的親密關系。語不修飾,如道家常,但若詳加推敲,則覺其情趣深意無限,詩人真情的流露極其自然,同時含蓄的寫出了深摯的友情。頷聯展現出一幅清幽秀麗的山村風景畫。遠遠望去,濃密的林木環抱村莊;走進村後透過樹的空隙,嫵媚青山又跳入眼簾。這是動中攝景,一近一遠,一密一疏,逼真的寫出了秀美的山村風光。「合」、「斜」二字極為傳神,准確而形象的表現了不同視角的景色特徵。「綠」、「青」二字相映成趣,突出村莊的恬美明凈,也流露出詩人的怡然喜悅之情。頸聯承頷聯,詩人進村後來到友人家,賓主團聚,把酒開軒,十分愜意得邊喝酒邊暢談,而他們談得不外乎桑麻農事,這正好說明了詩人嚮往的田園生活。詩人正是由於有那份淡泊情志,喜歡那分鄉村氣息因而才能與友人「把酒話桑麻」。此聯在頷聯的基礎上,為畫面注入了新的內容,把綠樹、青山、村莊、場圃、桑樹融為一體,使農村風光的特色更為鮮明。頸聯景事皆寫,語約意豐,給人以美的享受。末兩句遙呼開頭來訪之意,詩人預約重來歡聚,原因大概是因為詩人對農家風光的神往,同時也是與友人情誼的深厚。全篇就此作結,言猶未盡,餘味無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題解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歲的杜甫赴長安參加貢舉考試,結果落榜,於是就在齊趙一帶(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四處漫遊,《望岳》大約就寫於這一年。岳:山高謂之岳,這里特指東岳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贊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了自己的凌雲壯志。
泰山名氣很大,文化內涵很深,歷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臨游覽,留下了眾多賦詩題詞。但自從杜甫《望岳》詩面世後,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詩石刻共有四處,摘其詩句者更有多處,此詩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杜甫一生寫過三首《望岳》。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描寫對象、背景、旨趣、體裁、風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詩分別寫於杜甫二十五歲、四十七歲和五十八歲,把它們並讀比較,可從中略窺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際遇和胸懷。詠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意彷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齊魯大地,只見一片青綠蒼翠,一望無際。「岱」,泰山別名,舊謂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齊魯」,原是春秋時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內;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後以「齊魯」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因為是遠望,詩人看不到太多的細節,只見到一片青綠蒼翠,望不到邊,故說「未了」。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兩句以設問提起,既包含著醞釀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寫出遠泰山雄拔於齊魯大地的英姿,可謂意出高遠。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論這後五個字時說「已盡泰山」,施補華《峴佣說詩》說,這五個字「囊括數千里,可謂雄闊」。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大自然似乎對泰山情有獨鍾,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邊亮,一邊暗,就好像一邊是黃昏,一邊是晨曉。「鍾」,聚集或集中之意。「陰陽」,山北背日為陰,山南向日為陽。「割」字用在這里,恰當地描繪了泰山的高峻奇險。清代仇兆鰲《杜詩詳注》說:「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未了,言岳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鍾,矗天而峙,昏曉於此判割,二語奇峭。」這兩句詩已經體現出杜甫造語煉字精雕細刻、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特點。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細望泰山,山間雲氣生發,層層疊疊,令人心胸激盪起伏。詩人睜大了眼睛,極盡舒展目力,追羨那飛入山間的歸鳥。劉勰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目睹泰山的壯美而情懷滿腔。前一句顯出詩人襟懷的浩盪,後一句顯出眼界的空闊。「決眥」,裂開眼角,形容極目遠望的樣子。詩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鳥小,遠望所致?還是詩人的神思隨那鳥兒一起飛翔?這兩句在寫景之中,有詩人的不盡之意及神往之情。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由望山而聯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遠望近觀,再到決意登山,全詩雖無一個「望」字,但詩人分明不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像總有一天,一定會登上泰山絕頂,放眼四望,腳下群山是那樣的渺小!《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時也是這樣的心境吧。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
評解
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體詩,盡管全詩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間兩聯對仗,但句中平仄聲調未按規定順序演排,各句之間也不粘綴,所以歷代選本都歸入「五言古詩」。這首詩的結構,清代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一分析得極好:「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敘,下二虛摹。」
本詩所寫的雖是泰山,卻也是作者借歌頌泰山之雄偉,兼寫自己的胸懷,表現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眼下雖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終能有所成就,攀越頂峰,全詩風格遒勁峻潔,氣魄雄放,不愧是懷有大志者的詩作,所以《唐宋詩醇》卷九評價說:「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則感嘆:「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王維《鳥鳴澗》賞析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一】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卧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之一。五首詩每一首寫一處風景,接近於風景寫生,而不同於一般的寫意畫,因此,以解釋為山中此時實有的春桂為妥。
桂樹枝葉繁茂,而花瓣細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間,並不容易覺察。因此,開頭「人閑」二字不能輕易看過。「人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事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這春山中,萬籟都陶醉在那種夜的色調、夜的寧靜里了。因此,當月亮升起,給這夜幕籠罩的空谷,帶來皎潔銀輝的時候,竟使山鳥驚覺起來。鳥驚,當然是由於它們已習慣於山谷的靜默,似乎連月出也帶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亦可想見。所謂「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們聯想的。但王維所處的是盛唐時期,不同於建安時代的兵荒馬亂,連鳥獸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大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鳥雖驚,但決不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它們並不飛離春澗,甚至根本沒有起飛,只是在林木間偶而發出叫聲。「時鳴春澗中」,它們與其說是「驚」,不如說是對月出感到新鮮。因而,如果對照曹操的《短歌行》,我們在王維這首詩中,倒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王維在他的山水詩里,喜歡創造靜謐的意境,這首詩也是這樣。但詩中所寫的卻是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地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動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靜的效果,這是因為事物矛盾著的雙方,總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或者能夠為人們所注意,正是以靜為前提的。「鳥鳴山更幽」,這裡面是包含著藝術辯證法的。 (余恕誠)
【賞析二】
王維,盛唐時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字摩詰,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王維是中國文學史上受佛學影響很深的大詩人,因其詩歌中多有禪宗意象,故後人將其和「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並稱為「詩佛」。王維的詩描寫形象、氣韻生動,往往在短小的詩篇中藉助特殊的意象顯示出渾然的意境和雋永的詩意。所以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對王維的詩藝意境做了很好的總結。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在於「動」、「靜」對比襯托的詩情畫意。首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採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當時的背景是「深夜」,詩人顯然無法看到桂花飄落的景緻,但因為「夜靜」,更因為觀風景的人「心靜」,所以他還是感受到了盛開的桂花從枝頭脫落、飄下、著地的過程。而我們在誦讀的同時也似乎進入了「香林花雨」的勝景。此處的「春山」還給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見白天的喧鬧的畫面:春和日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而此時,夜深人靜,遊人離去,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山林也空閑了下來,其實「空」的還有詩人作為禪者的心境。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裡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雲層中鑽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與王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一句古語,古來好詩都是就天成好景,用妙手記敘出來。而我們在低吟淺酌之時,腦海胸襟似乎也隨著詩人的文字進入到那片清幽絕俗的畫面之中。
【賞析三】
很喜歡王維的詩。他那清新自然的文字,體物入微的敏銳觀察,意境深幽的自然之美,常能引發人們無限的聯想、引起強烈的共鳴。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創作正是在詩情和畫意的互相滲透和生發中,創造了渾然一體的意境。一首《鳥鳴澗》,不知引發了多少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美的嚮往。
「人閑桂花落」看似信手拈來,讀時極易被人忽略。而此句描繪出的春山之靜,可謂細到毫巔。人們往往用「銀針落地亦有聲」形容安靜。桂花極小極輕,比銀針要細小得多。如果不靜到極處,就無法感受到它的輕輕飄落。只有當人神清氣爽、心靜、身靜、獨坐於空山,與那山那樹那花那月那夜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時,才能體會到,桂花落下那極細微的聲響,嗅到它發散出的淡淡花香。
如果說「人閑桂花落」是人的主觀感受,那麼「夜靜春山空」就是客觀的現實描摹。僅五字,一幅的春山夜色圖便躍然紙上,把讀者帶入了如詩如畫的春山之夜,彷彿能親身感受到春山的美景了。它點出了時間是春夜,點出了地點是春山。白晝的山,一定是鳥語花香、生機勃勃、鵝黃嫩綠、春意盎然!作者可能白天就處身山中,一直在欣賞著、感受著;早已沒有了時間的觀念,早已和自然融為一體。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依然在體會著春山的一切……一個「空」字,完成了時間的轉換,白天的喧鬧由此轉入了晚上的寧靜。
前兩句已極力渲染了春山之夜「靜」,可那種靜只是孤單寂寞而無優美感。「月出驚山鳥」則引入了動態的畫面:月亮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無聲無息。但春山的整體景色,卻因為月亮逐漸的升起,而不斷的變化著;柔和如銀的月光盡情揮灑,白天的美景又隱約出現了,並被賦予了迥異於白天的朦朧之美。
月亮升起是緩慢的。坐的時間不長,不會注意到它的升起;月光的飄灑是不經意的,如果身心不安,不可能感受到那魔幻般的景色。正因為春山靜到了銀針落地亦有聲、桂花飄落也感知的時候,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不論它有多小多輕、有聲無聲、強不強烈,都會被事物敏銳的捕捉到。那麼山鳥的受驚,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一個「驚」字,妙不可言。此時,人們彷彿看到一幅優美的FLASH在我們的眼前徐徐展開……
「驚山鳥」之後,「時鳴春澗中」便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在非常安靜、沒有絲毫聲響的時候,人們對靜的感知還不太強烈,假如突然有一聲響動,就會讓人怵然一驚,進而會感到環境更加靜謐。「時鳴春澗中」,不是鳥兒的嘰嘰喳喳的喧鬧,而是偶爾一聲鳥鳴,鳴過之後又是長時間的寂靜。按照常理,鳥鳴會打破春山的靜,可王維正是利用了鳥鳴山更幽的特點,把對春山夜靜的描寫推向了極致。
與自然和諧共存,早已成為人們孜孜以求的至高理念。而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正貼合了人們的這種需求。他的詩可粗讀,可細品。粗讀,有抑揚頓挫的韻律之美;細品,則被那美侖美奐所陶醉。我們都知道詩仙李白,知道詩聖杜甫,王維以他獨特的風格,也被人稱為「詩佛」而與前者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