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風景色調
⑴ 畫色彩應該怎樣降低純度
高純度色彩加入黑色或者白色,可以提高或減弱其明度,但是都會降低純度。而高純度色彩之間相互混合,也會降低其純度。例如:紅色與藍色混合得到紫色,所以在作畫時就需要考慮顏色調和數量和次數,以免變臟。
色彩不僅僅有色相之間的區分,同時也具有純度上的差異。同一色彩(如紅色)與不同色相(藍、黃)的顏色混合,不僅能產生色彩傾向的變化,得到的色彩純度也不一樣。紅與黃得到橙色,紅與藍得到紫色,但是橙色的純度較高。
通過上述分析,繪畫一站覺得我們能夠體會到純度是對比出來的,並且不是絕對的。同一色彩參照的對象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純度效果,這就是純度的相對性,也是最難掌握的一點。
(1)色彩風景色調擴展閱讀
影響色調的因素
1、光源色
色彩是不穩定的,它會因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受光面與背光面的色彩呈現出互補色的關系,這也是陽光下的風景色彩的一個基本特點。室內自然光線下景物的色調就普遍偏向冷色,但如果在有色燈光的照射下,光源顏色的冷暖決定靜物的冷暖。
2、主體物顏色
主體色彩是決定畫面色調走向的主要色彩,它可能是畫面面積最大的一塊色彩,也可能是畫面純度最高、最引人注目的一塊色彩。主體色的主要性體現在畫面其他色彩都要以它為中心而展開,依據主體色的純度、明度調整自身的色彩,共同形成統一和諧的畫面色調。
3、個人用色習慣
個人用色習慣與色彩感覺如何影響色彩,作畫者都有自己的習慣,畫面色調的確定與個人用色習慣有直接的關系,比如梵高就喜歡用純度較高的色彩,反差大,形成充滿旺盛生命力的視覺效果。而有些畫家則喜歡用單純而含蓄的色彩,比如維亞爾,他喜歡用土黃、赭石、熟褐一類色相較近的色彩,追求色彩間的微差正是他色彩語言的特點。
⑵ 風景油畫主要顏色有哪些
一、色調的含義
色調不是指顏色的性質,是對一幅繪畫作品的整體色彩評價。一幅繪畫作品雖然用了多種顏色,但總體有一種傾向,是偏藍或偏紅,是偏暖或偏冷等等,這種顏色上的傾向就是一幅畫的色調。通常可以從色相、明度、冷暖、純度四個方面來定義一幅作品的色調,一幅畫有明確的色調,紅調子這就是從色相的角度來說;暗調子是從明度來說;暖調子是從冷暖來說;灰調子是從純度來說。另外還有一種較少使用的定義方法:如果一幅畫的明暗對比很強烈,就叫長調子,如果明暗對比弱就叫短調子,其他介於中間的就叫中調。總之,色調是指畫面整體的趨勢,而不是糾纏於其中的細節,如果作品沒有一個統一的色調,就會顯得雜亂無章。
二、油畫風景中不同的色調表現方式
(一)、單一色相變化調和的色調表現
單一色相的變化調和的配色方法源遠流長,如原始人類在洞穴石壁上用土紅、黑等單色描繪各種動物及生活用具,後世有些畫家還沿用於壁畫、裝飾性繪畫及工藝美術,但多給予新的形式和更強烈的表現力。
東山魁夷的《藍色的峽谷》,是用色相輪中藍色相作為整幅畫的色調,運用藍色的明暗度、飽和度和冷暖的變化表現出充滿畫面的、並列著的杉樹林的壯觀。藍色樹冠像層雲般重疊,杉樹林的遠近也被壓縮了,筆直向上的樹干巧妙地安排著,構成整幅畫面單純明確的藍色調,似乎送來了音樂般的樹林的歌聲。在這藍色的和聲中,給予我們幽靜、深邃的聯想。留給觀眾整體的色彩印象,色彩的藝術感染力更集中,更明確。他的《白馬森林》、《春雪》、《雪原譜》等許多作品都是採取了單一色相的變化調和的色彩創作方法。
(二)、鄰近色調和的色調表現
即由色相輪中相接近顏色的配合而形成的色調,鄰近色調和的色彩關系在生活中廣為應用,如在室內色彩設計中大多數採用鄰近色調和的配色效果。塞尚對色彩的觀察、研究和表現,形成了自己新的色彩結構,運用色相輪中的色輪角里的鄰近色推移的配色方法,即在色相輪中以某一個顏色與它相鄰色或某一個顏色與它左右相鄰的顏色形成的色輪角,一般不超過90度角(該色和另外一色中間相隔一個色相而形成的色輪)。塞尚在冷色域里選擇了以藍為中心往冷色過渡至綠,往暖色至紫一組鄰近色;在暖色域里以橘色為中心往冷色趨向黃,往暖色趨向紅。他的許多畫基本上是採用這兩個色輪角的顏色進行冷暖、明暗、強弱的色面推移,表現出色彩的多樣和豐富,有時再以少量補色作為支持色(以求對比色效果)而構成生動、有力而達到和諧的色調,使色彩結構發展合乎邏輯。在各時代和各個畫家的作品中體現出的面貌、風格、手法各異,然而都是用有限的顏色,創造出豐富的色彩感和統一協調的色調。
(三)、對比色調和的色調表現
所謂對比色調是兩個相挨的顏色表現出構成它們對照的效果,還可以說成是根據雙方的顏色產生對比作用的現象。一般來說,對比色調和在色相輪中利用黃色與紫色、紅色與綠色、藍色與橘紅色等的補色關系。像這樣非常對立的配色以及相互的襯托,構成有韻律感的色彩方法,在馬蒂斯和畢加索有些作品中表現得很成功,1939年馬蒂斯的《音樂》以近乎原色的紅與綠、黃與紫、黑與白對比色主宰整個畫面,運用它們的大小色塊的比例變化,線與面的節奏變化組織出有旋律感的、輕重照應的色彩結構,產生絢爛富麗的效果。
三、油畫風景中色調的作用與意境的表達
色調的創造是十分復雜和微妙的,色彩藝術語言也不是用簡單的公式所能代替的,它既要有對色彩規律性的認識,又要有對藝術法則的掌握和運用,有了對色彩敏銳的感覺又有對色彩的規律性的認識,還需要對色彩進行提煉取捨、綜合概括等藝術加工而形成集中統一的色調。在油畫作品中,一個強烈總體的色調表現,將增加人的感受強度,人們的感受幫助理解,而這種理解又增加感受深度。
色調對欣賞者來說, 是藝術作品的主要色彩傾向, 對創作者來說, 它是藝術作品的統帥和總指揮。所以有經驗的畫家部是善於用比較的方法找出色彩的微妙變化, 也用比較的方法修改畫面,這就要求畫家通過比較力求畫面有一個統一的色調。色調與情緒的聯系, 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 因此不能憑主觀臆造或任意捏合,任意捏合是引不起人們共鳴的。這種色調與人們情緒的聯系, 只有確實反映了人們的共同感受時, 它才得到承認, 才能引起共鳴, 才有可能在藝術作品中產生感人的力量。當然技巧不是目的,不能為技巧而技巧, 而是為了更好地抒情寫意, 集中地突出形象、意境!
我個人認為風景畫強調的「意境」,是指欣賞者主觀心理因素方面的「意」與畫面上呈現出來的客觀方面的「境」二者之間渾然融合。在審美活動中,由於主體心理因素與客體因素之間融合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境界亦有差異,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藉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來構造自己的形象和情境。正如中國傳統藝術重視在創作中的「緣物寄情」,即強調藝術要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求得作者和表現對象的精神合一,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樣,在油畫風景中通過色調來表現意境也是可以達到的。
⑶ 水粉日出日落風景步驟
水粉畫作畫時有先濕後干、先暗後明、先薄後厚等幾個關鍵的先後順序.方法和步驟上並沒有一個十分確定的「公式」,這里就介紹一種初學者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和步驟:從主體景物開始的方法
1,准確認知色彩的對比關系。
2,整體的觀察和感受總體印象、氛圍、意念的想像等。
3,分析構圖、比例、透視、特徵、前後空間、材料及語言的選擇等。
4,提高准確描繪對象形態色調的能力。
5,准確嚴謹地對對象色調進行分析理解把握。
6,通過對色彩分析理解主動地利用色彩冷暖因素來立體的認識空間和再現視覺對象
步驟a:
當主體物在畫面中占的面積較大,色彩統治了畫面的主調,就應在確定了畫面輪廓和構圖後,先用不加白色的顏料調出畫面所需色彩,從暗到明給主體景物鋪一遍色調.這一遍色彩要立足於大的明暗關系,細小的部分先不要在意,以確保主體物的主調作用
步驟b:繼續調准和豐富主體景物的色彩,逐漸把主體物的明暗及冷暖罩色到位,以保證主體物的色彩在畫面中不斷的向周圍發展.
步驟c:以主體色調佔主導地位後,進行天空和遠景樹的著色,這一遍要力爭一次完成,以利於中遠景樹的下一步刻畫深入,並隨之布滿整個畫面,做到畫面色彩統一中有對比,使整個畫面色彩逐漸豐富起來
作畫開始時比較注重色調及景物的整體性,這一步應對細節和精微東西進行刻畫,如:千姿百態的樹枝、樹干、中景透露的建築物等.以做到畫面既有整體色調效果,又有精緻具體的細節.
經過前幾個步驟後,畫面已接近完成,這就需要畫者離開畫面一段距離,冷靜地審視畫面,從整體著眼,看看哪些地方還需要進行最後的整理加工,盡可能地使畫面深入、和統一.這種作畫步驟既容易把握大色調的統一,又使畫面主體突出.風景畫的方法步驟比較靈活,由於對象本身變化較大,所以特別要在落筆之前就有較為全面的觀察分析,對完成後的畫面有一個大致設想,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步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