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油畫風景
A. 風景油畫作品欣賞--高清大圖
藝美油畫圖庫的圖不錯,我是油畫村的
B. 請問這幅風景油畫叫什麼名字作者是誰最好有高清原圖。或者有其他高清一點的 類似這樣的 長幅風景油畫
俄羅斯ОрловскийВладимирДонатович (1842—1914)的風景畫
該畫沒有名字只有作者
大圖點擊查看!
2592×1000
望採納!
C. 孟新宇的當代中國油畫家
孟新宇
2003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 (中國美術館)
2004 河南省第十屆美展金獎(鄭州美術館)
2005 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
2006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中華世紀壇)
2006「江山無盡」南北油畫邀請展(中國美術館)
2006「風景風情」全國小幅油畫風景展(上海美術館)
2006發現未名人聯展(798依頓畫廊)
2007 首屆中國青年百人油畫展(上海美術館)
2007「融合與創造」中國油畫名家學術邀請展(首都博物館)
2008 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館)2009 河南第十一屆美展金獎(鄭州美術館)
2009中國美術世界行——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 (法國巴黎中國藝術中心)
2009中國第七屆東方美術家交流展(河南安陽)
2010 油畫藝術與當代社會-----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2010上海世博會美展(特邀) 上海會展中心
2011 「挖掘與發現」第二屆全國油畫新人展(中國油畫院) 2005 油畫《快樂老家》 《又見炊煙》被北京雙年展組委會收藏
2008 油畫《黑馬》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2009 《晨鍾》 《登封記游》被鄭州美術館收藏 2006 「野腔無調」:孟新宇油畫個展
2007 「鄉野夢境」孟新宇油畫作品展 北京798
2011 「一路風景」孟新宇油畫作品展 鄭州藝盛空間
2011 「夏日清幽石窟寺」孟新宇作品展 鄭州藝盛空間 孟新宇對油畫的本土化思考已經至為鮮明,曾經一度徘徊在大師的陰影下的他,在中原厚土上的生存經驗和文化記憶終於將他從迷惘中引領出來,在油畫創作中有了自己明確的文化選擇。我們現在看他的作品,不難從中發現,在他激越奔放的筆觸和凝重濃艷的色彩中,充盈著傳統文化的濡染和民間藝術的熏陶,奔流著中原文化特有的血脈,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如果說色彩的厚重濃麗是孟新宇油畫的一個重要特點,那麼,類似於「寫」的用筆可以說是他的油畫的第二個特點。他的畫皴點塗抹,筆路清新,收放自如,始終洋溢著飽滿的生命激情。在風格上是表現主義,但卻是中國式的表現主義。 《在本土文化中拓展》 ——賈方舟
孟新宇在中國當代的文化變革大潮中找到了自己藝術的方式,由於他的方式與當代精神文化在內在性是一致的,這樣就使得其藝術與變革保持同步性。指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在當代中國,我們看到了太多為大詞人辛棄疾譏諷了的——「為賦新辭強說憂」似的藝術表達了。
孟新宇的油畫風景作品不但在美學思想和文化觀念上是當代性的,同時他的油畫表達語言也是很有個性特徵的。他掙脫了中國油畫表達的傳統模式,但又沒有落入近些年流行的國外表現主義的套路,而是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意味的藝術路子,這是十分難得的。 《質勝文則野》——鄧平祥
孟新宇在他的油畫中運用了中國山水畫的構圖樣式,運用了民間美術中強烈的色彩對比,運用了敦厚古樸的造型手法,而相反則遠離了西方焦點透視的構圖方式,遠離了印象派條件色寫生的技法,遠離了寫實主義忠實於客觀物象的觀念,試圖營造一種東方意境,運用東方技藝,創作出東方人喜聞樂見的油畫來。 《漫遊豫東孟新宇》 ——曹新林
他的畫整體的形式感特別強,這些元素讓我感覺到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沖擊力,同時他的作品中蘊含著一種激情,這完全是我最初對他的畫的印象,另外我還能聞見一股味道,一種來自鄉間的味道,一種燒麥秸垛的味道。 《「鄉野夢境」孟新宇個展座談會發言》 ——高 嶺
第一,我認為孟新宇是「質」大於「文」,但是「文」呢,也沒有完全放棄,因而使他產生一種很奇妙的審美境界,這個也是他的作品非常吸引人的一個地方。所以說他的特點從審美、美學角度是很突出的。第二,我認為孟新宇在解決一個課題,就是一個「中西融合」的問題。從他目前的狀態來看,我覺得解決的還是比較突出的。雖然他是從自己的生活感受、體驗當中來,從自己的悟性當中來,但是他又追求一種中國文人筆墨的這種情趣。用油畫畫出這種筆觸,呈現給我們一種很陌生的面孔,感覺它是從我們這個傳統的根基上生發出來的,但是又給我們一種很新鮮的感覺。 《鄉野夢境」孟新宇個展座談會發言》 ——郭曉川 2010年5月7日,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上,中國美術作品展在此開幕,展出的199件作品,都是從近些年來全國大型展覽優秀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反映了中國人的生活現狀和當代中國美術的創作水平,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才華、視野和理想。在各種藝術門類,參展油畫作品28件,我省青年油畫家孟新宇的作品位列其中。而且,他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位參展油畫家,也是本次展覽最年輕的油畫家。孟新宇此次被邀,引起了畫界的極大關注。
《黑馬》故事與創作經歷
《黑馬》不是為了參展而畫在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上,這幅被命名為《黑馬》的油畫作品為孟新宇又一次贏得了榮譽。
《黑馬》表現的是中原農村的田園風光,畫面宏大。險峻的群山,山坳間坐落的幾處石屋,錯落有致的綠色植物和莊稼,兩個勞作或閑散的「黑人兒」,一匹低頭吃草的黑馬,這一切都融入背後藍色的天際中。
孟新宇才30多歲,就在畫界聲名鵲起。在外人看來,孟新宇的出名有點石破天驚之意,可他本人的言語,卻顯得那麼恬靜平淡,彷彿這一切純屬偶然,漫不經心,但所謂的偶然都存在於必然之中,多年的藝術追求使他邁向藝術之巔。
「畫這幅畫的時候真的是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那時的狀態就像是打架打紅了眼一樣。當時畫得很下工夫,很吃力,畫過之後並沒有感覺出它的好,也可能是因為太頻繁地修改,感覺已經『疲』了,而且那張畫畫畫改改用了兩年時間,之後就壓了一年多,沒有再管過它。」
後來孟新宇在北京辦畫展需要出書,拍反轉片的時候才翻出來這張壓在最裡面的《黑馬》,當時看到這幅畫後感覺還真是不錯,感覺自己想要的東西出來了,而且印出書後效果也很好,似乎有一種神秘力量在畫中體現了出來,最終打動了他。
「其實,畫這張畫也不是為了參展而畫,我的很多畫都是一種偶然。」
一筆下去就是20多塊錢
孟新宇在電話里笑談,一年中有大半時間都在外面寫生,比農民還農民呢,曬得非常黑。而這大半時間的大部分是在太行山。
「大自然是偉大的老師。那裡有學不完的東西,比一個學者一個大師都要好。」他在山裡一待就是兩三個月。他說這樣挺好,生活不被打擾。一到山裡,啥都不用想了,光畫畫就行了。畫畫是最好的思想活動,畫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在思考中就會升華一些東西。」
在他的太行畫作中,氣勢雄渾的褐紅色崖壁很是奪目,那種堅硬細密的肌理呈現了太行山體的特質。
孟新宇說:「用油畫的形式畫太行山很難畫,太行山更適合用中國畫來表現。大行山就像大塊大塊的巨牆,我畫的時候用的是20厘米寬的刷子,這樣描繪山的肌理很逼真。為什麼用這么寬的刷子,這都是逼出來的。用小筆一畫就碎,後來直接到油漆店買最大的刷子。一筆下去,好傢伙,光顏料就費了不少,成本得20來塊錢,能買一大塊牛肉。我畫畫時旁邊圍了一些美術學校的學生,他們心疼地說,這太費顏料了。」
雖然顏料錢付出得多,但孟新宇發現這把刷子用對了,用得恰到好處。這把刷子畫出了太行山巍巍雄姿,畫出了太行山的精神與激情,它的藝術感染力征服了觀眾。
在他創作《黑馬》時,有這樣一個經歷。「2004年我到太行山寫生的時候,在寫生基地里,遇到一位在太行山土生土長的老人畫的一幅畫,雖然他沒學過畫,只是撿來別人遺棄的畫筆、畫架、畫紙來畫,但我從他的畫里看到了一種沒有被工業文明污染過的原生態文化,而且出手大氣,令我非常著迷。之後我創作了《黑馬》,其中房子的造型就借鑒了那位老人畫中的那些房子的形態,加上山勢、菜地這些我在寫生的時候找到的內容,就有了《黑馬》。」
植根民間 汲取營養
孟新宇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畢業後一直在老家畫,他喜歡質朴、自然的東西,看到麥田、村莊、炊煙就會產生莫名的感動。
約10年前,他去逛了一次廟會,見到了民間的木版年畫,小孩兒的虎頭鞋、兔爺帽和泥泥狗什麼的,這些古代傳下來的東西非常質朴,帶著秦漢唐宋遺風,基本沒有走樣兒,看上去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孟新宇從中受到啟發,覺得 這些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民間藝術在孟新宇的繪畫中集中體現得很明顯:一個是濃烈的紅綠色彩,一個是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水墨」為上。相對民間藝術來說,這些大紅大綠是被排除在傳統的主流藝術之外的。
但是在當代畫壇,這樣一種藝術也漸漸受到了藝術界的肯定,它的表現形式,它獨特的美艷征服了畫界,使得民間藝術這個文脈在當代藝術格局獲得了它生存的權利。
吸納多元藝術獨辟蹊徑
看了孟新宇油畫的人都有這樣一個認同。
他的作品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濃艷的色彩渲染著旺盛的生命力,給人感奮與勃發的藝術享受。其色彩吸收了民間藝術,其構圖吸收了傳統畫的特點,將多種表現手法糅合在油畫里。孟新宇說,我是把中國本土文化、傳統山水畫都摻一塊了。西洋畫再畫下去沒啥意思,再畫也超越不了,已經滴水不漏。就像西方人畫山水畫,中國古代山水畫的標桿已經立在那裡,不可能超越。
在形式上,他的畫借鑒了傳統山水畫的結構,卷軸畫的外在形式。在西方油畫中,很少有中國傳統繪畫這樣細長的橫批和卷軸的窄長尺幅。此外,他還借用了傳統四條屏的形式,這些都使他的畫從內蘊到外觀呈現出鮮明的本土特徵。
正是他對傳統的借鑒,對油畫的創新,才使得他在探索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像農民侍弄莊稼一樣畫畫
近日,他正式收到中國美術館的收藏證書和創作獎金,並且獲得稅後8萬元的創作獎金。
成績的一連串取得,更加飽滿了他畫畫的信心。但他本來的心性並沒改變,他想要的生活也沒改變。他還是那個質朴的豫東男人,外界的浮華與他沒有太大關系,畫壇地位與獎金的獲得反而使得他更加淡定,更加堅定今後要走的道路。
他說:「我覺得畫畫就像農民種地一樣,每天犁犁、翻翻,侍弄好自己的莊稼,心裡就安穩。不畫心裡就空落落的。我們老家虞城是一個大縣,近百萬人就我一個畫油畫的。在虞城一畫就是六七年,我是在一種很安靜、很孤獨的狀態下慢慢地摸索行進的。畫畫那麼多年感覺最深的就是,畫畫是一個掏心窩子的事,能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想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就很痛快。」
電話采訪時,孟新宇正站在北京的地鐵口等人,他傾訴道:「這兒的人太多,還是山裡靜。外界是一個大的名利場,人心很浮躁。」處在喧囂人流中的孟新宇顯然有點不適應,他開始想念家鄉,想念他經常去的太行山了。
他還年輕,年輕是他的財富。他很超然,超然會使他走得更遠。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有大成的那一天。 在本土文化中拓展 ----賈方舟
去年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的「無盡江山:南北油畫家邀請展」上,來自河南的青年畫家孟新宇的作品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作品不僅帶著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而且帶著濃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河南地處中原,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血脈,從這里走出來的畫家如段正渠、段建偉至今保留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孟新宇雖然只是初出茅廬,但他對油畫的本土化思考已經至為鮮明。他雖然在學院的正規訓練中也曾經努力掌握嚴格的寫實技巧,曾經迷戀過西方從文藝復興以來直到現代的諸多大師,一度徘徊在這些大師的陰影之下,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路。但在這塊中原厚土上的生存經驗和文化記憶終於將他從迷惘中引領出來,在油畫創作中有了自己明確的文化選擇。可以說,這種藝術上的「開悟」對孟新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沒有這樣的「開悟」就不會出現藝術上的跨越。當他還不能將畫畫這件事與他自己的生存經驗和文化記憶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他就難以從大師的陰影中走出來,更難以建立自己的藝術信念。他的作品已經完全放棄了他曾經為之傾心的灰色調的學院趣味,在作品中自覺而又大膽的融入民間藝術的濃麗色彩。在形式上,他的畫有意借鑒了傳統山水畫的圖示結構,以及卷軸畫的外在形式。在西方油畫中,很少有中國傳統繪畫這樣細長的橫批和卷軸的尺幅,這和中國繪畫的散點透視的觀念密切相關。此外,他還借用了傳統四條屏的形式如(如《鄉間》),從而使他的畫從內蘊到外觀都具有鮮明的本土特徵和個性特質。中國五千年極其豐富的文化傳統,構成畫家取之不盡的藝術資源,但如何從傳統中吸取有用的東西,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其中除了對傳統文化要有深入而整體的了解,還需要通過一個有效的途徑。孟新宇的作品不只在外在形式上對傳統有所借鑒,更重要的還是他對傳統精神有自己的理解,他的藝術在整體氣息上與傳統文化有一種血脈關系。盡管從長遠看,他還只是剛剛上路,在藝術上還有許多有待完善之處,但幸運的是,他已經將自己導入一條從傳統藝術中借鑒、吸收、融會的有效途徑,他的未來發展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期望的。來自河南虞城的青年油畫家孟新宇,他的畫已參加過一些重要的全國性大展。他那些帶著強烈的表現主義特徵的作品,以其凝重濃艷的色彩,充滿激情的筆觸,傳達出中原厚土特有的文化血脈,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他在作品中自覺融入民間藝術的色彩、傳統文人畫的圖式結構以及卷軸的外形式,從內蘊到外觀都具有鮮明的本土特徵和個性特質,在藝術上具有很大潛力。
D. 風景油畫作品欣賞
《海港日出》
構圖完整,布局協調,筆法細膩,用色鮮明亮麗,運用了溫暖的橙色為主色調,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海上初生的太陽的光輝籠罩了海面,天空,建築,漁船,漁夫體現了洛朗的藝術風格。作者歐內斯特·洛朗(生於1600年,逝世於1682年),洛朗運用嫻熟的印象派技法,重視自然光色的變化。用城門似的建築漁船以及將要出海的漁夫來襯托海上日出的景色。
《林間小道》
梅因德爾特·霍貝瑪描繪的是一條極為普通的泥濘村路,上面印著許多深淺不同的車轍,兩旁排列著細而高的樹木,彼此參差錯落,既是十分對稱的又是富有變化的。小道的另一頭,一個村民正牽著一頭牲口站著,在右邊的一條叉道上,有兩個一邊談話一邊走著的農村婦女;右側近景上是一塊種植園,一個農婦在修剪枝條。地平線較低,天空留出的位置就多了,畫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描繪雲蒸霞蔚的美麗的上空。
《特爾夫特的街景》
維米爾在作品《德爾夫特》的右側繪出了鹿特丹城門,它由高大的主樓和雙塔橋頭堡組成,城門的前面一座雙拉索橋把觀者的視線引向右側遠處斯希河旁的船塢。維米爾把斯希丹城門放在畫面的中心,斯希丹城門的左側是凱瑟爾(Kethel)城門,穿過城門便是斯希丹碼頭。在維米爾所生活的年代,斯希丹城門的雙塔已經絕跡,主體建築中唯有城門得以倖存。城牆由紅磚砌成,磚層中鑲嵌著沙岩石(這種建築用的石材由當地生產,從外地進口十分昂貴)。在主城門後的左面,我們看到軍械庫的屋頂。今天,這些房子仍然矗立在那裡。
具體可看:http://wenku..com/view/b9e104f3b14e852458fb575f.html
E. 這兩幅風景油畫是哪個大師畫的我只記得是俄羅斯的。
……你也是夠了。我都不忍心拆穿你₍ↂ⃙⃙⃚⃛_ↂ⃙⃙⃚⃛₎
F. 油畫風景作品欣賞
要找油畫風景作品欣賞,就上365字畫網。上個月剛買了一副油畫風景作品,質量還不錯,性價比也高。你要是找油畫風景作品欣賞,可以先到它家的網站去看一下。
G. 秋天油畫風景(高清晰 )
幫你 找了幾個,可下載尺寸: 1024*768 ,屬於高清晰了
http://bbs.cn.yahoo.com/message/read_-_66521.html
http://www.wallcoo.com/paint/Bob_Ross_CSG/
H. 在哪可以找到大量油畫風景圖
你可以先買外國美術史 把大的脈絡理順一遍油畫風景的話 應該最先開始有記載的是魯本斯 之前的風景都是作為襯託人物形象的畫面附屬物品沒記錯的話 應該是魯本斯最先開始畫純粹的油畫風景 然後17世紀除了法國然後就是荷蘭的風俗畫了,我記得有一個是叫雅各布(Jacob應該是這么拼)他畫過一些再來就是巴洛克時期,法國的克勞德啊,畫面的主題就是風景了,人物隨之成為畫面的附屬物然後18世紀我記得威尼斯畫派里卡納列托也是,他畫的維都塔也挺有名的19世紀就開始多了。英國的康斯太布爾,透納;德國的弗里德里希;美國的哈德遜畫派;都挺有名 風景作品也開始數量增多然後順下來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 印象派 新印象派 後印象派 基本上從這個時間段開始 畫家就開始不是那麼刻意去強調風景和人物之間的關系了(- - 不知道這么講貼補貼切)然後就是兩次大戰前後諸多的流派 你隨便網路一下就能查到的 這期間有個美國情景畫派 有的書可能不會寫的那麼細 也偏風景按時間脈絡往下順 然後就是 大家都知道的 巡迴展覽畫派 什麼克拉姆斯柯依,蘇里科夫,列賓,列維坦等等。然後當代的油畫風景 你可以沒事多轉轉 雅昌,藝術國際,367art....很多很多這種藝術網 信息量大 更新也快 你拿我說的這些詞條 直接網路搜圖片就有了 快的很
I. 著名油畫風景大師有那些
19世紀俄羅斯四大風景畫家 :薩夫拉索夫、希什金、庫因吉、列維坦
J. 風景油畫和油畫風景有什麼區別呀
應該是這么說,側重點不一樣,風景油畫側重風景做主題,大部分為山水油畫,風景效果明顯;油畫風景,主要側重為別的,風景只是一小部分襯托而已,不佔主題!
廈門油畫之家,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