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景觀設計
① 園林廟宇與風景
(一)園林用的假山石
園林建築是我國特有的建築群,它往往是山野秀麗的風景與休閑建築的聯合體。園林中一般有山有水有樹,加上亭閣廊榭巧妙的搭配。山水是大自然風景的濃縮,竹木樹、花草藤則是山水石的點綴。
古代園林是由官員、商賈、紳士等人所建,為了營造仿自然意境,讓自己及家屬住得安逸、舒適、有情趣,他們不惜花巨資購奇石、名貴花樹,請高級匠人設計,在方寸之地造出風景無限,裡面不乏千迴百折、曲徑通幽之處;閣隱群峰間,榭建荷塘邊;窗含奇花,門對怪石,橋架溪澗,偶有瀑布接流水,亦見山洞透光亮;更有迴廊繞連精舍,亭台建立山尖。
園林建築中可以沒有水,但必定有山,而這山絕非泥土堆砌,必須是奇石巧置。北宋年間,宋徽宗對假山石有特殊愛好而發動全國官員收集民間奇石,不論大小,或船運或車載,千里迢迢運向京城,從而引發民怒如潮,遂有梁山好漢官逼民反。
庭園石分兩種,一種是建造假山所需,一種是獨立成景。假山石常見的是七竅八孔被溶蝕了的石灰岩。它們作為基本石料,不要求每塊石頭本身造型如何,靠匠人搭配疊置合成秀峰、石堤。它所需此類石料多,石質統一,大小外形不限,只要石形凹凸有致,石中多多少少有幾個孔洞就行。搭建假山除石灰岩外,其他岩石也可堆砌,有方形黃色石英砂岩、黑色千枚岩、板岩、條帶狀混合岩均可入選。
假山
作為單獨架設的奇石,仍以溶蝕石灰岩、白雲岩為主,外形要奇,有瘦、漏、透、皺的要求。細長即瘦,凹凸有洞可通光即漏,孔洞密集,互相溝通即透(通體有洞),外形多深凹奇凸為皺。這類石灰岩,產於蘇州—常州—無錫西側的太湖邊部為佳,稱太湖石;產於皖北的靈璧石、廣東的英德石、蘇南的崑山石成為我國的名石。山西石灰岩分布廣,更有大量被埋於黃土、紅土之下,經歷河湖侵蝕、地下水溶蝕,足以形成大量太湖石,但開發遲緩,至今尚未有大規模開採的園林石生產基地,而鄰省河北的井陘已在黃土丘陵下有批量開采。
石筍石,它是通體帶瘤細長的石柱,其實是瘤狀石灰岩,灰綠色泥質膠結,白色橄欖狀灰岩密集排布(至少佔岩石體積1/3以上)。它們主產於江南奧陶系地層中,雖呈層狀、透鏡狀產出,但必須成長柱狀采出。開采中以釘進成排鐵楔使其分離而得。山西省五台山區滹沱系天蓬堖組地層中亦有少量綠色瘤狀大理岩,只是綠色的少見,多數呈紫紅色,開發利用方面至今無人問津。
(二)宗教建築的地貌取位
佛教、道教是我國民間信徒最多的宗教,它們的建築具宮廷特色,均有高高的地基、「人」字形屋頂、高大的排門及通紅的木柱。佛教、道教建築若在平原、城市中,它們差異不大。一旦處於大山中,其地貌取位特點就顯露出來。
佛教建築取位於山下、山凹中,建築風格單座建築規模宏大,一般3~5開間,大的可達7~9開間,而且往往連續向縱深排列,由三大進院落或更多殿堂組成。門牆上第一進,中央迎面的是大肚彌勒佛,身後是三眼韋陀,兩旁不是哼哈二將就是四大金剛;第二進是大鵬展翅,供奉釋迦牟尼,兩側有弟子並列,左右兩排亦有弟子相護;第三進往往是觀音殿。這三進院落中,主體建築左右(隨山勢)常有羅漢殿、地藏殿、藏經閣設置。第二、三進主體建築左右為僧人居住的閣寮,間或有小的經堂佛殿相間。而道教建築必依山脊建亭閣,斷續排列到山頂,自下而上為靈宮廟、萬神廟、南天門、玄天殿;有的為下清宮、上清宮。北方道觀大都尊奉真武大帝,設有龜蛇神物。
佛祖成道於靈鷲峰下,所以寺廟皆在山下或山凹中;道教講究天神合一,所以主殿必定在距天最近的山頂。由於山凹、山下地勢開闊,所以佛教殿堂多寬大而宏偉。而道教建築建在山脊、山頂,所以殿堂必然狹小,常呈單間。正由於道教建築建於山頂,所以常有捨身崖,供人捨身飛升。佛教建築位於山下、山凹,有匯水處常設放生池。此外,佛教建築有的塔林聳立。建塔一為風水需要作鎮妖、降魔、破死穴;又可供奉佛身舍利,作祈福之用。道教建高峰,常有奇石怪崖共生,亦有山洞供坐關清修。
(三)度假村與風景區
度假村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村民自發組織,利用風景區裡面的自然村,將當地民居稍加改造,開設成家庭旅館,家庭旅館集合就成度假村。這種度假村,保持了當地民居的特色,飲食也是將當地伙食稍加改善,增加一些當地的特色菜。當然廁所是必須改造的,還應建造浴室。它充分體現了回歸自然、綠色生活的理念。當然價格要遠遠低於正式旅館。飲食方面相對靈活一些,還可以自己上街買菜,甚至自己做菜,生活隨便、隨意,與主人成家庭式關系。收費低廉,工薪階層可以承受得起,居住時間也較為靈便,可以半月、三月,甚至長期居住,能做到夏天避暑,冬天避寒。
另一種度假村,亦建在風景區,但全盤皆屬西式,可享受賓館式待遇。一般一個度假村自成一大建築群,由圍牆隔開,裡面有停車場、大廳、餐廳、酒吧,還有配套的舞廳、迪吧、檯球、網球、保齡球、健身房、閱覽室。高檔的甚至還有游泳池、各種浴室、棋牌室、小劇場,也可以做按摩、美發。總之,城市裡較高級生活的享受一應俱全。正因為消費檔次高,所以收費貴,適宜工薪階層短期消費,節假日住一兩天,或招待親朋好友偶爾來住幾天。
我國西部風景區,大都屬天然風景,無人工雕琢痕跡,山高水急,大漠草原,雪山冰川,偶有村落,牛欄羊群。東部風景區細巧秀麗,多人工加蓋的亭、塔、橋、閣;更有深山存古寺,磬鍾和鳴,鍾聲回盪。所謂「名山僧佔多」。
城市建築群中,還有別墅這一類型民居,那是高級白領、富商、高官們享受的住宅。別墅不同於民居有兩點,一是別墅四周綠化特別好,綠地面積大,各家各戶還有一小塊私家花園(幾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二是別墅多是獨門獨幢的低房,過去不超過3層樓,面積幾百到上千平方米,一家獨住一幢。如今有點變樣,不少別墅一家一個樓層,即幾家合有一幢別墅。過去的別墅大都建於市郊。因為城市地價高,而且很少有大片空地,要拆掉周圍舊房,才可建別墅,為了不擾民,所以都建在城外、郊區。
城市民居中與別墅相反的是高層住宅的大量興建。20世紀80年代,山西只有縣城以上城市才有5層以上的樓房。此前,除了省級、副省級城市,即使地級城市,最多也不過有個別2~3層的房子(一般屬於百貨大樓、政府辦公大樓才有)。到了20世紀90年代,民宅普遍實行6層樓房,超過6層的要裝電梯。所以那時縣城包括地級市裡,很少有超過6層的樓房,偶有幾棟8~9層的,那也是有錢的單位,如銀行、電力局、百貨大樓、政府賓館等。到了21世紀初,地價越炒越高,蓋6層樓房已不合算,於是十幾層,甚至二十、三十層以上的高樓如雨後春筍般在城中豎起,而且城市愈大,樓層愈高,三十幾層的高樓已在省會城市普及,地級城市二十幾層樓房已不稀奇。
想當年,全國最高建築是上海國際飯店,最高也不過24層。這一記錄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還未被打破。而今六七十層、百餘層高樓也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中矗立。
唐朝詩人杜甫長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見那時房子只有「廣」,也就是大,皇室顯貴居住最高也僅僅兩層樓。我國四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鸛雀樓、岳陽樓,最高也不過三層。過去的夢想廣廈千萬間,而今一棟摩天大樓就可提供上千間。
城市高樓林立,農民大批入城,每年幾百萬大學畢業生留滯城市,但奇高的房價、高昂的房租,使工薪階層可望而不可即,於是出現蝸居,一套三居室民房被隔成七八間卧室,幾人合租拼租。千年前詩人夢想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至今仍難實現。雖然政府有廉租房、低保房,但難以滿足人們需要。所以住房問題仍是一大民生難題。
生活與地質
② 做寺廟禪風景觀設計應從什麼地方著手
寺廟禪風景觀設計應從三點著手:一、佛教文化。景觀中要有塔、佛菩薩相及文字。二、中國古代建築。佛教建築講究古樸,不能像蘇州園林那麼美觀,而是一種庄嚴的美。三、植物綠地的設計,樹木需佔大比例,古木參天。其他的要多參考其他寺院的原型。
③ 如何做寺廟園林規劃設計哪些設計院有古寺廟規劃設計的案例
為了促進現代園林的不斷發展,人們正在嘗試著一些新的方法,這些方法必專須要適應現代社會發屬展的需要。因此,對園林規劃設計需要滿足合理性、經濟性等的特點,這就要有一些基本的設計理念,並且能達到設計和施工相結合的要求。
園林是指佛寺、道觀、歷史名人紀念性祠廟的園林,為中國園林的四種基本類型。寺廟園林狹者僅方丈之地,廣者則泛指整個宗教聖地,其實際范圍包括寺觀周圍的自然環境,是寺廟建築、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綜合體。佛·教園林、道·教園林以及祠廟等寺廟園林有著各自特點的基礎上,規劃設計時相互融合,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天成園林景觀公司有做過這類型的項目,以上是小編給你的參考答案!
④ 同覺寺的建築景觀
「山門」故稱山門殿。山門名字的由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三解脫門」,有無相門(東)、空門(中)和無作門(西),另一個是過去寺院又稱為「叢林」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叢林」一般都是處於名山大川之中,「山門」又作入山之門,表示進此門來就與世隔絕了!
「山門殿」供奉的是胖墩墩,笑嘻嘻,袒露大肚皮,無憂無慮,笑迎八方來客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但要等釋迦佛寂滅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才降臨人間,正式成為彌勒佛,在龍華樹下說法三會,度盡一切眾生。與彌勒菩薩背靠背,面朝天王殿的是韋馱菩薩,他是佛寺的守護神,也保護著佛法不受危害。塑韋馱菩薩的姿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雙腿直立,雙手合十,兩腕橫一降魔杵。據說,將韋馱塑成這一姿勢的寺廟允許雲游僧人掛單;另一種為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看上去氣勢不凡,威風凜凜。據說,將韋馱塑成這一姿勢的寺廟是謝絕遊方僧人掛單的。 「鼓樓」是懸掛鼓之建築物。與鍾樓相對望,故自古有『左鍾右鼓'之稱。鼓乃置於鼓樓最頂之處,法會之時,為僧俗集會之報時器具。有高僧大德蒞臨寺院時,鍾鼓齊鳴,以表示尊重、恭敬。寺院早晚敲鼓,與鍾聲相互應和,早上先敲鍾,後接鼓,晚上先敲鼓,後接鍾,所以稱晨鍾暮鼓。
鼓有時用來比喻佛陀所說的法,佛法能令眾生折伏如魔軍般的煩惱,恰如兩軍作戰,擊鼓以令軍士進擊敵陣,故將法喻為鼓。如《無量壽經》卷上說:「扣法鼓,吹法螺」。從這里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佛門中一切法器,都有其內在的含義,寓意佛法某一方面的特質,我輩學人應該用心體會。 降龍羅漢:慶友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即是(迦葉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
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端坐神鹿、若有所思泰然自若、清高自賞。
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隋閣,是一位托化緣的行者。十八羅漢之一諾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後,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過江似蜻蜓點水。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曾降伏過猛虎。傳說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只老虎,時間一長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稱他為「伏虎羅漢」。
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又為大力羅漢,因過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無窮。清凈修心、神態自若 安詳瑞慶、進彼極樂。諾距羅可譯作大力士,這位羅漢是一位大力羅漢,原為一位戰士,力大無比,後來出家為和尚,修成正果。
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領神會。阿氏多是梵文無比端正的音譯。這位羅漢的特微,是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原來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為修行到老,眉毛都脫落了,脫剃兩條長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轉世為人。他出世後,有人對他的父親說道:「佛祖釋迦牟尼也有兩條長眉,你的兒子有長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親就送他入寺門出家,終於修成羅漢果。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開無量壽佛、乾坤寶袋 歡喜如意、其樂陶陶。因揭陀相傳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後帶拔去其毒牙而放生於深山,因發善心而修成正果。
看門羅漢:注茶半托迦尊者,為人盡忠職守。威武標桿、警覺凝視 禪杖在握、勇熾邪魔。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釋迦牟尼親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緣,常常用拳頭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爛,結果要道歉認錯。後來他回去問佛祖,佛祖說:「我賜給你一根錫杖,你以後去化緣,不用射門,用這錫杖在人家門上搖動,有緣的人,自會開門,如不開門,就是沒緣的人,改到別家去好了!」原來這[錫杖]上有幾個環,搖動時發出「錫錫」的聲音。人家聽到這聲音,果然開門布舍。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舉起伸懶腰,而得此名。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靈通、自得其所。半托迦尊者相傳是葯叉神半遮羅之子。
沉思羅漢:羅怙羅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羅怙羅多尊者——沉思羅漢沉思瞑想、悟通一切趨凡脫俗、感激九天 羅怙羅多是印度一種星宿的名字。古印度認為日食月宜是由一顆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這位羅漢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命名。他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為著名。 所謂【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時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在思智慧與行動
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馴象師。
騎象軒昂、頌經朗朗 心懷眾生、目及四方。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騎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徵,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迦理迦本是一位馴象師,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騎象羅漢。
歡喜羅漢:迦諾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
妖魔除盡、玉宇澄清 揚手歡慶、心花怒放。迦諾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佛學的演說家及雄辯家。有人問他甚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他:「何謂之高慶?」他說:「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高慶。例如誠如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他在演說及辯論時,常帶笑容,又因論喜慶而名聞遐邇,故名喜慶羅漢,或歡喜羅漢。
笑獅羅漢:羅弗多尊者,原為獵人,因學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 。故有此名。據說,由於他往生從不殺生,廣績善緣,故此一生無病無痛,而且有五種不死的福力。故又稱他為「金剛子」,深受人們的贊美,尊敬。
尊者經常將小獅子帶在身邊,所以世人稱他為「笑獅羅漢」。
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於心中。開心見佛、各顯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無窮。戌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來長安的善無畏尊者;他是中天蘭國王之太子,國王立他為儲君,他的弟因而作亂,他立即對弟弟說:「你來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說:「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說也奇怪,他打開衣服,弟弟看見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亂。
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是佛陀所收最後一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 常手托佛塔。七層寶塔、佛法通靈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詞的第一音而製成的中國字。
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悠閑隱逸、傲視太虛 仙風道骨、超脫凡塵。伐那婆期梵文為雨的意思。
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故稱挖耳羅漢。 閑逸自得、怡神通竅 橫生妙趣、意味盎然。那迦譯作中文名龍,犀那譯為軍,那迦犀那即龍的軍隊的意思,比喻法力強大,有如龍的軍隊。 「海島觀音」,俗稱望海觀音。觀音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她以傳說海里的鱉為坐騎。海島觀音這組彩塑像有大小群像中心人物是赤著雙腳,立在鰲頭上的觀音,好手持楊枝凈水瓶,內裝神廳的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現出普渡眾生的風范。其左邊侍立著雙手捧有寶珠的龍女,右邊有向觀音合十參拜的善財童子。本廟海島觀音群雕,主要講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善財童子最初,從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後向菩薩、佛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長者等,五十三位善知識參訪請教,最終獲證善果。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善財童子成了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典範。俗語「五十三參」, 比喻虛心求教,不辭辛苦,就是典出於此。
⑤ 哪些設計院有古寺廟規劃設計的案例
一般建築設計院排名較前、公司業務范疇較廣的建築設計院,其主營業務范圍一般版都涵蓋前期咨權詢、規劃、設計、工程管理、工程監理、工程總承包、專業承包、環評和節能評價等固定資產投資活動全過程。
建築設計院的具體業務還包括建築工程設計與咨詢、城市與小城鎮規劃、市政工程綜合設計、城市燃氣與工業煤氣、污水與垃圾處理、道路橋梁設計、建築智能化及系統工程設計、建築標准設計、景觀藝術設計、工程監理、工程總承包、居住工程、建築標准、科技信息技術、建築歷史、建築經濟等業務及其相應科研工作。在建築設計院的工作圈子中,基本形成了建築設計、城市建設規劃、城市市政、建築標准、建設信息、工程咨詢、室內裝飾、園林綠化、住宅研發等一體化的集團化產業構架。
目前中國建築設計院排名前10位的企業:
1、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建築設計院
3、 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
4、 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
5、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
6、 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
7、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
8、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9、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10、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
⑥ 中國四大類園林(皇家、私家、寺廟、自然)有什麼異同點
中國園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肇始於商周時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於種植、放養禽獸以供狩獵游樂的場所,兼有生產、漁獵、農作、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水園林。發展至春秋時期,這種天然山水園逐漸開始向人工造園轉變,此時不但園事興盛,而且園林本身也從「原始」狀態中脫胎出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園林,使園林從生產生活走向藝術。秦漢時期,園林已開始調動一切人工因素來再造第二自然,規模大、數量多、景象華美,並且在園林整體及內部景觀的思想寓意和主題上也頗有展拓。此時富商大賈也開始投資園林,標志著私家園林的產生。供狩獵游樂的場所,兼有生產、漁獵、農作、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社會的動盪和政治的無望,促發了人們對超然物外的自然山林與田園村野的熱愛與追求,從而導致了自然風景園林的新發展。園林景觀也不再僅僅是客觀的欣賞對象,而成為園主的精神體現和情感的物化形式。東晉時期,園林中的寫意趨向更加顯露。園林對意境的追求也已與對自然美的追求同樣重要,景緻的優劣已不在其本身的繁簡濃淡或神似形似,而貴在意足。與此同時,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大量的寺觀園林。唐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發展的又一高峰。由文人開創的寫意園林經過南北朝的發展,到這一時期也達於大成。此時不但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寫意園林,同時也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園林藝術家,並產生了相應的園林理論和著述。明清時期,中國園林藝術已臻於化境,造園思想越來越豐富,造園手法也越來越巧妙,並且達到了十分成熟的境界。
中
隨著朝代的更替,中國園林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並產生了不同的類型。我們按其從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陵寢園林。其中影響最大數量最多且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他們就好象中國園林建築里兩顆璀璨的明珠,其高超的建築技藝和出眾的美學追求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國園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肇始於商周時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屬於皇帝個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稱之苑、宮苑、苑圃、御苑等。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
皇家園林是皇家生活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它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皇權意識,體現了皇權至尊的觀念,但它對自然的態度則是傾向於凌駕於自然之上的皇家氣派。皇家園林的人工氣息較濃,更多以人工美取勝,自然美僅居次要的位置。
國園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肇始於商周時
皇家園林佔地面積較大,規模宏大,常將有代表性的第宅、寺廟、名勝集中並在園林中再現出來。一般以主體建築作為構圖中心統帥全園,建築常居於支配地位,尺度較大、較為莊重、色彩富麗堂皇。園林建築在園中占的面積比例較低,多採取「大分散,小集中」成群成組的布局方式,南北向軸對稱較多,隨意布置的較少。另外,各景區的景觀往往離不開建築,用建築的形式美來點染、補充、裁剪、修飾天然山水。
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私家園林
私家園林屬於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貴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稱之為園、園亭、園墅、池館、山池、山莊、別墅、別業等。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
私家園林大多由文人、畫家設計營造,因而其對自然的態度主要表現出士大夫階層的哲學思想和藝術情趣。由於受隱逸思想的影響,它所表現的風格為樸素、淡雅、精緻而又親切。
代的囿。囿是商周君王用於種植、放養禽獸以
私家園林多處市井之地,布局常取內向式,即在一定的范圍內圍合,精心營造,它們一般以廳堂為園中主體建築,景物緊湊多變,用牆、垣、漏窗、走廊等劃分空間,大小空間主次分明、疏密相間、相互對比,構成有節奏的變化,它們常用多條觀賞路線聯系起來,道路迂迴蜿蜒,主要道路上往往建有曲折的走廊,池水以聚為主,以分為輔,大多採用不規則狀,用橋、島等使水面相互滲透,構成深邃的趣味。
私家園林一般來說空間有限,規模要比皇家園林小的多,又不能將自然山水圈入園內,因而形成了小中見大、掘地為池、疊石為山,創造優美的自然山水意境,造園手法豐富多彩的特性。
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
由此可見,中國園林,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均以自然山水為主題思想(雖然說皇家園林里較私家園林有更多的人工之筆,但是其主題還是圍繞著自然山水而展開的),以花木、水石、建築等為物質手段,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出視覺無盡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環境,是集建築、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的精華。
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藝術的追求上體現了中國人對待美的思想和看法。作為一種有一定程度人工化,由各種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構成相對封閉、相對獨立的尤其環境的園林藝術的美跟自然美不同。它是一種藝術美,起自然性與社會性同意近私於自然美。這並不以為著園林美就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機械加和,也就是自然美里嵌入或點綴些藝術美,也要不以為園林美是某種介於自然美和藝術美之間的美,某種邊緣的或雜交的美。園林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它的獨立性並不亞於其他藝術,園林美就是一種不能分割的整體藝術美,是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內的,藝術化了的整體生態環境美。國園林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肇始於商周時
對整體性而言,從園林建築(不僅是這里所說的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許多的中國建築中都有)中所體現的中和、平易、樸素、含蓄和深沉,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這也是中國人的一種民族傳統。所以有人說園林藝術就是一本很好的中國傳統建築的教材,這確實不錯,園林建築里大量的傳統建築和傳統的建築美學思想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藏。但是只看到園林建築的傳統而忽視其現代意義多少有點一偏概全。
游賞和休養等多種功能,可以算作一種天然山
園林建築里也反映著中國人對生態和環境的現代化的思想。「天人和一」、「順應自然」、「珍惜生態」等哲學理念的手法和形式處處體現在其中。老子《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中國的園林建築,最主要體現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築。因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築就是置於山、水之中,構成「天人和一」的關系。這樣一種對待自然的觀點現在我們看來確實是十分的現代的了。他們不是單純的為著建築而建築,更多的時候他們給出了他們看待自然的眼光,他們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建造者,他們是一個平易的對話者,他們聆聽自然的聲音,把山水等自然情調與建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在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里我們到處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樓宇和依水而造的水榭。人在其中的感覺很是親近和自然,不會有壓迫和不適。它是一種對理想的生態環境的追求,對創造理想的生存空間和審美的空間的一種努力。這個創造和一般藝術創造不同,不允許根本改變自然,而更多的體現社會人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明知態度和自我意識。更重要的還在與它不能不體現社會人對自然美的藝術理解、把握,體現社會人對「人政府自然」又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辨證同意關系的認識和態度。
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發展是相互影響一脈相承的。他們之間有很的不多之處,但是更多是相同點,他們都是中國園林藝術的高峰和傑出代表,他們其中深深地蘊涵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美學思想,同時他們也都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和個人發展的和諧現代的觀點。現在環境與人的關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我們更多地學習他們那種關注環境和自然的作法是十分有意義的。
中國古典園林主要有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和嶺南園林,皇家園林規模宏大,造型飽滿用料精良真山真水而且依山依水而建,建築物體量高大雄偉,威嚴壯觀體態雍容華貴,色彩金碧輝煌,布局上宮苑合一,政治色彩濃厚。
突出皇權的至高無上,建築藝術上,皇家園林既模仿江南園林,也吸收了滿族、蒙古族的建築風格,又有皇家的氣勢,皇家園林不但增加了私家園林設計風格和亭、台、水、榭、樓、閣,還增添了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景物,比如以山巒地帶代表西北和西南地區以草地和試馬場,象徵著北方大草原,沿山蜿蜒起伏的宮牆象徵萬里長城,皇家園林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南北朝時有的統治者還有後來的女皇武則天等統治者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就曾大量修建寺院廟宇。
再比如西黃寺,是清政府為迎五世達賴喇嘛入京供其駐錫所建,為穩定邊疆,清朝建立之初就開始以藏傳佛教為紐帶,聯系蒙藏地區,在五世達賴受邀來京後,西黃寺成為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之間政治聯系的紐帶,乾隆皇帝曾修建寺廟園林歡迎和宴請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節,比如專門為西藏六世班禪在承德興建了須彌福壽之廟。
私家園林是古代官吏、士大夫、商人、逸士等富人的宅園,由於自魏晉以來經濟重心南移的緣故,私家園林絕大部分集中在江南,主要分布在蘇州、揚州、杭州、南京、上海、無錫、湖州以及常熟等地,其中以蘇州、揚州最具代表性,而以蘇州為最多,自古就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說法,蘇州園林大多建於宋、元、明、清時代,目前聲名遠揚的包括建於宋代的滄浪亭、建於元代的獅子林、建於明代的拙政園和留園,建於清代的網師園和怡園,私家園林面積小,色彩樸素淡雅,以白、青、栗等中間色為主,淡雅樸素主題突出以獨特的明凈風格見長,達到了燦爛之極歸於平淡的藝術境界,建築廳堂、樓閣亭台、門廊都是白色的牆,灰黑色的瓦,赭石色的門窗和立柱,建築周圍的植物,講究四季常綠,最愛用青竹。
或連綿成片,或於庭前屋後散置數株,水邊植柳樹,水中種蓮荷,色彩鮮艷的花樹營造出一片青綠的整體環境效果,追求一種清靜無為,淡泊雅緻的意境,創造一種暗香盈袖、月色空庭的閑淡寧靜。
古人常常以詩情畫意的意境來抒情言志,園私家園林的審美趣味後來為皇家所吸納,一些宗教寺廟,尤其漢傳佛教寺廟的營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的紀念性祠廟園林,在中國園林家族中是一個龐大的分支,其數量非常龐大,具有一系列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難以具備的特長。
其選址也突破了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在分布上的局限,可以廣布在名山勝地,自然景色的優美,環境景觀的獨特,天然景觀與人工景觀的高度融合,內部園林氣氛與外部園林環境的有機結合,特殊的地理景觀是多數寺廟園林所具有的突出優勢。
寺廟園林的營造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善於根據寺廟所處的地貌環境,利用山岩、洞穴、溪澗、深潭、清泉、奇石、叢林、古樹等自然景貌要素,通過亭、廊、橋、坊、堂、閣、佛塔、經幢、山門、院牆、摩崖造象、碑石題刻等的組合、點綴,創造出富有天然情趣、帶有或濃或淡宗教意味的園林景觀,寺廟園林的范圍可小可大,伸縮的彈性極大,寺廟園林小者往往處於深山老林一隅的咫尺小園。
大者可以結合周圍山水風景形成大面積的園林環境,寺廟園林空間容量大,視野廣闊具備了深遠、豐富的景觀和空間層次,形成了遠近、大小、高低、動靜、明暗等強烈對比的主體化的環境空間,中國古代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寺廟園林眾多而且發展極快,廣布於中國的名山勝地,寺廟園林是一種開放性園林。
無論權貴或是平民,富有或是低賤,雅逸或是粗俗,都可以隨意游覽。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廣東全省、廣西東部及南部,其審美意境既不同於富麗堂皇的皇室建築,也不同於文人氣息濃郁的江南園林,而是對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風格特色兼收並蓄,具有輕盈、自在與敞開的嶺南特色,而且熱帶風光、海洋氣質十分明顯,嶺南園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綜合式等,庭院式是嶺南園林的特色,嶺南園林是一種主要植根於民間的建築,重在選址不以華麗奪人。
而以素構取法,抒發出簡朴清新的嶺南氣息,各類建築的組合布局,不像北方園林、江南園林那樣採取散放布局,而是均為有韻地接踵而成,建築物結合水型處理,常採用船廳的做法,嶺南園林的儒家意味則很淡,世俗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主流,特別晚清以後,北方的政客官僚。
江南的文人騷客,嶺南的商家富豪成為三大地域園林的創作主體,嶺南園林中的空間實用性及園宅一體的設計就是它的表現,嶺南園林有比較鮮明的特色,其體型輕盈、通透、朴實,體量較小裝修華美大量運用木雕、磚雕、陶瓷、灰塑等民間工藝,布局形式和局部構建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
⑦ 青蓮寺的建築景觀
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的磚砌藏式佛塔,西側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寺內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藏經樓、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及經堂、僧舍,高低錯落,左右分布對稱。 釋迦殿古樸大方,雄偉壯觀,懸檐歇山頂,頭栱肥碩,飛檐騰空,具有明顯的宋代建築風格,殿內塑釋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賢二弟子,東西配殿樓上各塑廣法天尊、十六羅漢和地藏菩薩、十殿閻羅,個個栩栩如生,威嚴肅穆。寺院東部一堵山崖壁立,崖上平坦如台,長寬各約丈余,相傳是高僧慧遠禪師注《涅盤經》的擲筆台,明朝王國光有詩雲:「高僧雲卧到蓮宮,台上傳經寫色空。落筆山頭乘鶴去,老松猶響雨蒼風。」台南端建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珏山峰間冉冉升起,故而名為「珏山吐月」,亭內壁上還嵌刻有許多歷代文人墨客賞月的題詩,亭的梁架結構及石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由此可知是宋代的建築。寺內有還有許多唐、宋、明、清各代的碑刻,字體齊備。有真、草、隸、篆等。寺南大殿的唐碑上刻有唐寶歷元年(825年)「硤石寺大隨元法師遺跡記」佛殿圖,比西安大雁塔陰刻佛殿圖稍晚,在建築史上具有很高價值。
新寺內,中大殿是全寺主體建築,寺東一崖陡立,長寬各3米有餘,面平如台,相傳為高僧慧遠禪師擲筆台。 古寺初建於北齊天寶年間,是在慧遠草創後,經北齊、北周、隋、唐修建而成的,為佛教彌勒凈土宗寺院。主要建築有正殿、南殿。正殿內佛壇寬大,建築除留有少量宋代遺構外,已被後人修補得面目全非、但殿內所存唐代彩塑6尊,是全國現存唐代寺觀塑像三處70餘尊中的一處6尊,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些塑像面容豐滿,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態自然,皆與唐塑風格一致。尤其是釋迦牟尼彩塑一尊,高約4米,雕塑精細,金光映人。其右手的處理自然妥貼,頗具重量感,與西方名畫《蒙娜莉莎》具有相通之處,藝術價值極高。
南殿彩塑12尊,風格上沿襲唐風,注重寫實,生動傳情。唐碑《硤石寺大隋遠法師遺跡記》碑首佛殿圖一幅,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罕見的實物資料。南殿面闊三間,內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壇前部五尊為宋塑。居中為結跏跌座於蓮台的釋迦佛,兩側為侍脅文殊、普賢二菩薩及迦葉、阿難兩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襲唐風。碑首線刻彌勒佛殿圖(亦稱彌勒講經圖);它所顯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門、圍廊、講壇、佛殿莫不具備,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資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賢、釋迦等唐代塑像,為寺中珍品。 院內的子抱母古柏令遊人感嘆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傳百餘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決定次日將其砍伐。當天夜裡,一株幼柏攀著母相的軀干纏繞而上,緊緊將母相抱住,寺僧見之,以為神意。古柏前的兩棵銀杏樹,東為雄樹,周粗5米,高約25米;西為雌樹,周粗4米,高與雄樹同。每年夏秋兩季,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無可辯駁的神威,敘述著青蓮寺的沉浮興衰。
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磚砌藏式佛塔一座,高約25米;西側有建於唐乾寧二年的惠峰石塔和宋代百法座主舍利塔。寺院東一崖陡立,長寬約3米余,面平如台,相傳為高僧慧遠禪師擲筆處,稱「擲筆台」。台南端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珏山峰間冉冉升起,名為珏山吐月。可照出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可證是宋代建築。其他如唐經幢、竇乳泉等都為遊人講述一段清幽、神奇的故事。漫山遍野的松柏灌木,紅牆綠樹,與隔河相望的珏山一起,為遊人提供了一個山水寺觀渾然一體,俯拾古今,頤養性情的林泉勝地。
在「子抱母」古柏之前,有根杏樹(俗稱白果樹)兩株。東為雄樹,樹徑5米,高約2.5米;西為雌樹,樹徑4米,高與雄樹相當。銀杏樹雌異株,成活率極低,果實青白色,為珍貴葯材。這里的兩株大樹,每年夏秋兩季枝葉繁茂,遮天蔽日,雌樹還可收獲白果百餘斤,既點綴了風景,又生產了葯材,真可謂一舉兩得。
在青蓮寺外左側石崖下有一天然水池,名曰「乳竇泉」。池水清澈晶瑩,水位常年如一,澇不增,早不減,不取不增,多取不減。其上石壁,陡峭如削,直插雲端,上有約20多米寬的岩石,有經水多年沖刷、侵獨留下的痕跡。再看峭壁上的石刻,上有「瀑布飛泉」及「山吐天邊月,溪流石上雲」的字樣,據考證這些是北魏時期遺留下的。由此可見,當時瀑布之壯觀,用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在青蓮寺東側有—天然石壁,巋然屹立,高約20餘米。下部怪石崢嶸,頂上卻平若砥礪。頂上面積呈條狀,寬不足3米,長l0米有餘,西南壁部刻「擲筆台」三個大字,相傳為當年慧遠法師擲筆之地。據說慧遠法師至鄴學法回高都,就於丹河之濱的硤石山腰創建寺廟,故取名「硤石寺」,也就是最初的青蓮寺。在這里,慧遠—邊講經說法,一邊為《涅槃經》精心註疏。歷經數年,《涅槃經》終於完成。為了證明自己註疏准確可靠,他決定求上天驗證。吉日,慧遠捧書持筆沿山徑而上,當他來到這塊兀立山腰的石壁前時,決定在此告天,於是攀上石頂,將門筆對天奉上,跪拜焚香,仰天高呼:「吾注涅槃經現已功畢,若疏義契理,筆當駐於空矣。」然後擲筆蒼天,此筆果真在空中停留。於是後人就稱此天然石壁為「擲筆台」。
⑧ 寺廟設計,寺院設計,寺廟效果圖設計,寺廟規劃設計,古建寺廟設計
阿彌陀佛!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懂佛法沒關系,請不要謗佛、謗法,謗僧。不能一葉障目,不能以一蓋全。謗佛的因果是無比可怕的。阿彌陀佛!
⑨ 佛寺(寺廟)景觀設計
現在的寺廟都偏向旅遊了。傳統寺廟的話,局部地方強調庄嚴肅穆,軸線上可內以列指側柏等。
不過現在比容較多的做法是以清新為主,強調文雅的現代風格,適當有些熱鬧的地方,但不適宜太過花哨。植物配置一些有宗教含義的,包括羅漢松、菩提樹、含香等,但也無需要過於強求。可以參考的例子是深圳東部華僑城裡面那個寺廟以及香港志蓮凈苑,這兩個做得比較好,特別市後者。
⑩ 寺廟綠化配置設計方案
湖北中柱古建園林有限公司 專業設計合理的寺廟平面布局圖和寺廟整體效果圖。布局合理,不妨礙 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