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太次
『壹』 景色作文
冬天的雪花
在我心中,最美麗的景色就是冬天的雪花。因為每到冬天來臨時,雪花就會隨之而來。在帶來冰冷的空氣的同時,卻又帶著那美麗的景色和快樂。
來了,雪花像小精靈般在空中飛舞。看,一團一團的,一片一片的,落在樹上,落在房屋上,我的心也隨雪花飛出教室外。音樂課時,董老師說讓我們去玩雪,話音未落,同學們「o耶」的驚呼起來,教室里一片沸騰。
「叮鈴鈴」,下課啦!同學們像小鳥般湧出教室,蓋了一層雪被的操場頓時打破了寧靜,一下子熱鬧起來。看,有的同學團起雪球像他人投去,另一個同學也不示弱,有反擊過來。有的正在滾雪球,,還有的搭起城堡呢!整個操場響徹著笑聲,歡呼聲。哈哈,董老師穿著雨衣也加入我們的隊伍了,一個雪團在他背上開花啦!董老師像天真孩子也團起雪球反攻。雪花歡快的飛舞著,我們激烈的雪仗也不停息。「呯」,一個雪團投在陳姝涵的懷里,她哈哈大笑。「噌」的一下又向劉文玉扔去。劉文玉一躲,緊挨頭皮擦過。劉文高興地蹦起來,「嗨,幸虧我躲的及時又巧,要不冰涼的雪團就要鑽進熱乎乎的脖子啦!」不好,徐磊向我下毒手啦,一個大大的雪球向我直奔而來,我連忙向操場邊的小樹躲閃,。不料,小樹經不起我的折騰,「嘩啦啦」,大片大片的積雪從樹枝上撒落下來,把我全包裹了,還鑽進我的脖子。哈哈哈——陣陣歡笑聲在空中盪漾,雪花仍在飛舞,一場盡興的雪中玩耍仍在繼續著。
這就是冬天的雪花,是那麼的美麗,卻又能帶給我們無數的快樂。我愛美麗的冬天,更愛著美麗的冬天的雪花。
『貳』 描寫景色的句子
1、春天來的好快,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開的燦爛多姿,一切沐浴著春晨的曙光。
2、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盪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3、含羞的春陽只輕輕的,從薄雲里探出一些柔和的光線,地上的人影,樹影都顯得很微淡的。
4、在那金風送爽的秋天,龍須草的顏色變成了金黃,它那潔白的種子像柳絮,似蘆花,漫天飛舞。
5、湖面上滿鋪著一層水浮蓮,翡翠色的小圓葉中間開著金光閃閃的小黃花。
6、山麓的地勢低窪之處,上面長滿密密叢叢的草綠的苔蘚,很像一層松軟的海面墊。
7、長長的水草隨著流水波動,像風吹麥浪,盪漾起伏。
8、野草長得遍地都是,齊齊地有半人高,草已枯黃,給風吹得瑟瑟沙沙地響。
9、深秋的天空里,團團白雲像彈好的羊毛,慢慢地飄浮著。
10、秋天,楊樹葉子黃了,掛在樹上,好像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飄落在空中,像一隻只黃色的蝴蝶;落在樹旁的小河裡,彷彿是金色的小船。
這是我費盡心思,自己總結的,你就給我多5——10分吧………………
『叄』 景物描寫
給你點資料。。有些家燕的羽毛本身該是綠色的,但卻長成紅色,本身是紅色的,卻長成了綠色。
可以在姐叫艷子
的句子里加些修辭,就差不多50字啦。
『肆』 描寫景色優美的句子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滿圓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勝日尋訪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進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 春天真是讓人舒服的春天,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 這春天,既給人以新的生命,也給人以新的希望.我愛這美麗的春天.
3 近了,近了,我已聽到春天的腳步聲了,這一切都報告著春天的到來,我整個心都飄了出去,飄到那鮮艷的花兒上,飄到那油綠的草地上.
4 春雨連綿,灑在院里的梧桐樹上,沙沙沙像音樂家輕輕拔動琴弦,又像蠶寶寶在悄悄吞食桑葉……
5 哦!春雨呀,原來你跟著春姑娘一起來到大地,使大地生機勃勃,散發著清新的氣息.你靈巧的手,拔動著人們的心弦,拔動著人們美好的希望
建議你去看一下朱自清的<春>!!!
描寫春天片段作文
春晨瑕想
清晨,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微風吹來,一陣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氣息迎面而來。
春天來的好快,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開的燦爛多姿,一切沐浴著春晨的曙光,在春風中搖弋、輕擺,彷彿少女的輕歌曼舞,楚楚動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來,展示著生命的可貴、誘人。
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盪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處是郊遊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愛滿意,有情人的歡樂開懷,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間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為它讓人的心情在此刻綻放。
春雨綿綿
春雨和著春雷、隨著春風、淅淅瀝瀝飄來。
春雨如絲、如霧、如煙、如潮。透著這縷縷蠶絲,世界的萬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寫意畫,忽隱忽現。
我喜歡春雨,不光喜歡它換來的雨後春筍的英姿,更喜歡的是:踏進這淡藍色的煙雨,在這雨季,你為我撐出的一片無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潑的、春是狂熱的、春是姿意生長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處是人們辛勤的影子,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著他們的堅定的信念和永遠不變的希望,播種著真執的情和無私的愛。
沒有春的萬紫千紅?哪來秋的碩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籠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長發。
月光如水平靜柔和。
我心如這月光,平靜柔和。
不敢去刻意追求什麼,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開端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一如這春夜長長遠遠。
描寫春天的句子2
1)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2)柳樹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一群群身著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夾在柳樹中間的桃樹也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綠的柳,紅的花,真是美極了!
3)每到春天,紅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葯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競相開放。它們有的花蕾滿枝,有的含苞初綻,有的昂首怒放。一陣陣沁人心肺的花香引來了許許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邊歌邊舞。
4)杉樹枝頭的芽簇已經頗為肥壯,嫩嫩的,映著天色閃閃發亮,你說春天還會遠嗎?
5)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艷的水仙,別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我喜歡,我喜歡白雪皚皚的冬天,因為冬天可快樂地打雪仗。我喜歡,我喜歡鵝毛大雪的冬天。因為冬雪是那麼賞心悅目。冬天給人們帶來特別的驚喜,北國風光是那麼吸引遊客。人們在雪地里盡情地劃著雪橇,歡樂的笑聲響徹雲霄。
秋天已到,雖然還未在福州感受到這般涼意,但是卻不免會思念起家鄉的秋天,這時候我窗前的梧桐樹是不是已經穿上金黃的外套?放幾張秋天的景色圖片和幾句古人描寫秋天的詩詞,權當抒發自己的思念……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秋天,沒有春天五彩斑斕的鮮花,沒有夏天茂盛異常的綠樹,沒有冬天紛紛揚揚的雪花,但秋天有果實累累的果樹,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到處都是瓜果遍地!
將我自己喜歡的句子標記成紅色。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栗:凄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准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馬宅》
『伍』 形容景色很美有哪些句子
1、鳥雀的歡噪已經退讓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愛在晨風中飛來飛去的小甲蟲便更不安地四方亂闖。
2、太陽的周圍最紅,紅得那樣迷人。紅色向四下蔓延著,蔓延了半個天空,一層比一層逐漸淡下去,直到變成了灰白色。
3、濃密的樹葉在伸展開去的枝條上微微蠕動,卻隱藏不住那累累的碩果。看得見在那樹叢里還有偶爾閃光的露珠,就像在霧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樣。
4、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5、再沒有比春雨洗浴後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6、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7、太陽剛露臉的時候,我沿著小河往村裡走,那麼淡淡的清清的霧氣,那麼潤潤的濕濕的泥土氣味,不住地撲在我的臉上,鑽進我的鼻子。
8、清澈的空氣使大地廣漠無垠,把它無限地擴展開去。一切都在往遠方同去,而且在召喚人們也到大地的藍色邊沿上去。站在這地方看見太陽升起過十多次,每一次在我的面前總是誕生一個新的世界,充滿新奇的美麗。
9、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10、午後的陽光,太強烈了,連秧田裡的水,都給蒸得暗地發出微小的聲音。禾苗葉子曬得起卷子,失掉嫩綠的光澤,又沒有一點風,人走在兩邊都有禾苗的田埂上,簡直悶熱得渾身流汗,氣也不容易透一口,因此誰也不願出來了。
『陸』 用景色真是太美了的後面一句是什麼
景色真是太美了,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盪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柒』 關於景色的作文
登泰山觀日出
十餘歲時便知「有眼不識泰山」一詞,但近不惑之年仍是「有眼未識泰山」。幾十年來,對位居五嶽之首的泰山始終深存嚮往與崇敬之情,因而離開孔老夫子之家曲阜便滿懷不登泰山非好漢之志乘車直奔泰安市。
為了能在日出之前登上泰山,凌晨兩點我們便乘車來到登泰山的始點——岱宗坊。雖然山下有電動纜車可乘,有人力滑竿可坐,但我還是選擇了徒步登山,藉以檢驗一下自己的體質與毅力。3點40分,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夜色深沉,我隨著眾多遊人一起邁上了登山的第一個石階。起初,上山的路階要比想像中的平坦得多,人們走得都很快,有些人與我一樣邊走邊數著台階。路上很靜,除了夜風偶爾送來松濤之聲外,能聽到只有同行人登山的腳步聲、微微的喘息與竊竊的私語聲。過了壺天閣以後,山勢漸陡,回頭望去,遠處的泰安市萬家燈火,五彩繽紛。向上看,夜色中朦朧可見的泰山,像無邊無際的城牆橫在眼前,大有與地同大、與天齊高之感。走著走著,原來擁成幾個方陣同行的遊人漸漸拉開了距離,步輕腿快的竄到了前面,心跳腳軟的不斷停步喘歇。路邊上,抬滑竿的山裡人三三兩兩地散坐著,兩眼緊盯著那些一步三喘的登山人,大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勢。越往上,同行的人越稀疏,越顯得寂靜,此時此地不由讓人想起了「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詩句。氣喘之中早已忘記踏過的石階究竟有多少,問同行人也皆笑曰只知其累不知其許多了,無奈只好放棄數一數泰山到底有多少級台階的念頭。
登至對松亭時,天色微明,雖有雲霧籠罩,但山勢仍依稀可辨,盡管山路更加險峻,好在已非「睜目盲行」,便再鼓起勇氣,直登南天門。站在門亭之下抬腕看錶:5點25分,從岱宗坊登至南天門耗時1小時45分。初秋的泰山充滿寒意,再加上登山之時汗透衣衫,被山風一吹不禁直打冷戰。好在善做生意的泰山後生在此開設了一個個專門承租棉大衣的鋪店,便不顧新舊,擠租了一件穿在身上隨人流登上了泰山的最高點——觀日峰。此時觀日峰的「觀日長廊」已密密麻麻地站滿了靜待日出的遊人,二、三千人十有八九身著草綠色仿棉軍大衣,面東而立,真像一支列隊待敵的「綠色軍團」。此時,眾人都懷著一個共同的心願——盼望那輪雖幾乎天天可見但在此地尚未見過的太陽早點躍出地平線。那種等待與企盼的焦急,絕不亞於在產房外踱步徘徊的父親急盼嬰兒哇哇墜地、母子平安時的心情。
站在觀日峰,舉目四望周圍雲霧環繞的群峰,果然是「一覽眾山小」,遠山近嶺皆入眼低,彷彿唯我獨尊。遙望東方,天際中幾抹灰色的浮雲中露出薄紗般光潔、柔和的晨白,而且不斷升騰、擴大,上部漸漸泛出了淡淡的紅色,使剛才還很灰暗的雲霧變成了白色。隨著那紅色越來越深、范圍越來越大,把整個東方都變成濃濃的紅色。猛然,像是一雙巨手拉開了天邊上的帷幕,比紅色的雲霧更火紅、更光亮、更鮮艷的太陽露出了一條邊弧,並緩緩上升。四周的雲霧似乎忍受不了她那光茫的照射而淡化、隱退,而太陽則以更勃發的生機迅速上升,並很快掙脫雲霧的纏繞、夜色的擠壓而躍出地平線。不知是視覺的偏差還是光線反射的結果,在這輪巨大的「火球」躍出地平線的一剎那,圓弧的底部好似拖著一根系在地平線上的粗大紅線,隨著「火球」不斷上升,那根紅線也越來越細直至扯斷,使太陽終於露出了她圓圓的、紅紅的臉盤,光芒映紅了天地江河、映紅了山峰樹木、映紅了觀日峰上的你我他……。
此時我領悟到為什麼人們都以能登上泰山觀日出為幸事與自豪,因為泰山日出的確是一幅難得賞見的絕妙圖畫。我在平原、在江邊、在湖畔曾數次觀賞過旭日東升,但與臨泰山絕頂觀日出東方,不論氣勢、色彩和心境都迥然不同,如果把在平原上、江湖邊觀賞到的日出比喻為溫柔多情的少女,那麼,在泰山觀賞到的日出就是婀娜多姿的天仙,其美、其艷、其妙你怎樣形容都不過分。
觀罷日出奇景收眼四望,但見朝霞映照下的泰山,群峰起伏,雲霧如海,濤涌波浮,九曲十八盤的石階小路似戲水游龍,在峰巒間若隱若現。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南天門緩步下山,我這個走慣了平路坦途的人簡直比蹣跚學步的孩童強不了許多。登山之時,一是天黑路暗不知其險,二是逞一時之勇不覺其難,只恨不能「一步登天」早抵山頂。下山之際,陡峭如天梯的山路之險盡收眼底,險峻之處雖有鐵欄相護仍不免心虛冒汗。飽嘗了「上山容易下山難」的滋味,待一步一石階地挨至回馬嶺,一段舉目可望的路程已累得腳痛腿軟。喘歇中從幾個挑山工身上受到啟發,只見他們不論上下,行走的路線都是「之」字形——從山路石階的一側起步斜行上下,行走了十餘個台階就到了山路的另一側,再轉身仍斜行十餘個台階又到了山路的那一側。初見時不解其意但仿之一試,不但身體容易保持平衡,而且也沒有「挫腳」之痛,這一「偷」來之藝使下山之難容易了許多。
歸途的路上,我還領略了泰山的另一景觀——碑刻。記不得一本什麼書中曾贊譽泰山碑刻為華夏名山之最,堪稱中國歷史長卷的縮影,早在夏商時代就有70多個君王到泰山封禪刻石立碑。
果然,沿途石壁之上,從古到今,篆魏楷草字體各異的碑刻隨處可見,尤以玉皇頂為最,四周山石上凡可視可鑿之處舉目皆是,足有幾百幅之多,有的洋洋數百字,有的僅一、二字,內容多是形容、贊譽泰山之雄偉雋秀,也有的抒發登山之豪情意趣,百態千姿甚為壯觀。在岱宗坊候車返泰安時,聽到許多遊人在高談闊論登山之得失。有人抱怨自己登山是花錢買罪受,太不值。我不知這些人是不是「有眼不識泰山」?誠然,從岱宗坊一步一個石階地攀至觀日峰,九曲十八盤遙遙十餘公里,7000多級台階一步一個新高度累在必然。然而當你迎著颯颯山風,凝目注視旭日沖破黑暗撕裂雲霧噴薄而出之時;當你站在泰山之巔舉目遠眺把「崇山峻嶺幾多秀,雲鎖高峰水自流。黃河千里飄玉帶,一輪朝陽滾金球」的絕妙景色盡收眼底之時;當你佇立在古今文人墨客留下的碑刻面前撫今追昔之時,你是否與我同感不虛此行!因為只有親臨泰山絕頂,方能領悟孔聖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嘆,才能真正釋透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泰山,不僅歷史悠久,景觀雄偉,而且文化燦爛。難怪凡夫俗子、平民百姓都對泰山那麼尊崇,因為雄偉的泰山無愧於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縮影。齊魯行,游蓬萊仙境,賞嶗山秀色,謁曲阜孔聖,登東岳泰山,令我更愛錦綉之中華蒼翠神州,也令我增知長識,飽飲情趣。
啊,難忘齊魯地,不枉齊魯行!
『捌』 形容景色太美的成語
1. 山明來水秀
形容山水秀麗自,風景優美。亦作山清水秀、水秀山明。
2.世外桃源
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如:這里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真是個世外桃源。
3.水碧山青
水色碧綠、山景青翠。形容風景優美秀麗
4.名勝古跡
風景優美或有古文物遺跡的地方。亦作名勝古跡。
5.人間仙境
形容景色優美,有如仙界一般。如:溪頭的景色如詩如畫,真是一處人間仙境。
6.風光明媚
景色鮮明悅目。如:如此風光明媚的好日子,何不趁興郊遊去。
7.水光山色
形容山水風光明媚,景色秀麗。亦作山光水色、水色山光。
8.風光旖旎
風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如:此處風光旖旎,景物美好,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9.春和景明
春氣和煦,景物明麗。
10.湖光山色
湖水的波光,山中的景色。形容美好的自然風景。
『玖』 描寫景色的佳句
☆. 秋天,美麗的季節,收獲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百花盛開的春天一樣令人嚮往,同驕陽似火的夏天一樣熱情,同白雪飄飄的冬天一樣迷人。
☆.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於是薄暮。
☆. 秋天的天空里,團團白雲像彈好的羊毛,慢慢地飄浮著。
☆. 有人說,秋天是寂寥和凄涼的。也有人說,秋天是一種美麗和希望。秋天,這個季節,我們更懂得了生命的真諦,懂得了更高層次的責任和美麗。這種美麗不是表面的,不是外表的,這種美麗是莊稼地里沉甸甸的收獲,是滿枝頭掛滿的果實,還有經歷了風雨後滿園盛開的花朵。
『拾』 景物描寫精彩片段
天空,是一塊怎樣的地方啊!它寬廣無邊,它深邃無際,時時刻刻透露神秘。而白雲,像是它的神秘面紗,遮來盪去……
春天,大自然一片生機,天空則設計了一個優美的背景。淡藍的顏色,有些透明,像一塊在強烈光照下的藍寶石,無暇的找不出半點疵瑕。雲兒也不知上哪兒玩去了,剩下個特大特明亮的太陽,照得天空泛白。萬物在這背景下都是那麼的奇妙美好,無處不彌漫著陽光的氣味。天空,多麼像一位詩人,創造了春天這么美的意境!
夏天,天空成了一位性格古怪的老頭。心情好時,萬里無雲,天空空曠得讓人心裡有點慌,太陽把天燙了個大窟窿,陽光無情的像利劍一般射下。心情壞時,天邊起了一絲黑色。慢慢的,一點一點憂愁爬上了天空這個老頭的臉。越來越多的烏雲壓過來,讓人喘不過氣,彷彿整個天空要塌下來。太陽嚇跑了,天空昏暗了,恐怖臨近了。終於,天空發怒了,怒號著散出道道閃電,把雨傾盆灑出,彷彿要覆滅整個世界!但風雨過後,天空又變得慈善了,憐愛的灑下道道光芒,讓大地重新獲得光輝。天空,多麼神奇,古怪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
秋天,天空好像為了迎接豐收而特地打扮了。讓白雲把天空擦了又擦,最後像湖面一樣平靜,像大海一樣深沉,蔚藍色浸透到空氣中每一處。望望那天空,那麼高,那麼寬,把人的心都給弄得開闊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只只大雁飛過,留下美麗的瞬間,喧染了一種凄涼美,更是把天空映襯得更高不可及。天空,多麼的美麗,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冬天,寒冷北風把天空也給凍結了,一片灰白。片片灰色的烏雲凝固在天空,露出嚴肅的面孔,不由得讓人直起雞皮疙瘩。這是一個凄慘的季節,天空也一直板著臉,不時地灑下雪花除去單調和寂寞。無奈地等待春天的來臨。天空,多麼凄慘,但也孕育著希望!
拓展資料
景物描寫的簡介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景物描寫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景物描寫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有時也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例如葉聖陶的《夜》開頭寫道:
一條不很整潔的里里,一幢一樓一底的屋內,桌上的煤油燈發出黃暈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慘淡,好像反而加濃了陰暗。
這句景物描寫用了「黃暈」、「 模糊」、「 慘淡」、「 陰暗」四個形容詞,來烘托小說的典型環境。說明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夜裡,一個令人恐怖的夜,一個心頭籠罩著陰暗的夜。通過景物描寫反映了黑暗的社會現實。
二、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
景物描寫有時可以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烘託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人物的心理。例如高爾基的《母親》中寫道:「嚴寒乾燥的空氣緊緊地包圍住他她的身體,直透到咽喉,使鼻子發癢,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寫出母親此次行動的時節,又烘託了緊張的氣氛。而母親「滿意地聽她腳下的雪發出的清脆的聲音」以及「每次開門的時候,就有一陣雲霧似的冷空氣吹到她臉上,這使她覺得很爽快,於是她把冷空氣深深地吸進去」等描寫又顯示母親從事革命工作時的興奮之情,為塑造臨危不懼的革命母親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圍的環境,包括室內外的裝飾布置,能夠展示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個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來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魯迅《祝福》中對魯四老爺書房的描寫: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裡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脫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
從對聯和書籍的內容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衛道士,他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他懶散、自私偽善,冷酷無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四、推動情節的發展
有時景物描寫能夠推動情節向前發展,例如《祝福》中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門檻,但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聲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寫景物,作者往往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了一幅恬淡朦朧的荷塘月色圖,實際上寄託了朱先生的情感。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學運動的戰士,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給他心靈上投下了落寞的陰影,他既對黑暗的現實不滿,又不願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脫現實。他借荷塘月色抒發的正是這種幻想超脫現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