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風景區
① 瑞鷓鴣(南宋) 張元幹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余春。風光全似中原日
小題1:.①世事變遷的的無限感慨。②詩人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悲憤之情。③對朋友遠貶外地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小題2:①用典。「白衣蒼狗變浮雲」化用杜甫的《可嘆》「大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反映了時事的變幻莫測。「好是悲歌將進灑」語出李白的《將進酒》,抒發了詞人對在政治上橫遭迫害的憤慨。 ②對比,「風光全似中原日」一句今昔對比,物是人非,抒發了詩人對中原風光的思念和對山河破碎的無限痛惜。 ③借景抒情。 「風光全似中原日」一句,眼前景物依舊,而時勢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昔日的繁華一片荒涼。透露出詞人對昔日中原風光的留戀。「雨後飛花」一句,抒寫暮春時節對繁花凋零的惋惜之情,也暗喻了對南宋小朝廷前途的憂慮。 ④反問。「雨後飛花」一句,通過對抒寫暮春時節無數落花的反問,來表現惋惜以及憂慮之情,含意深遠。(答對兩點即給6分) ② 秦始皇的墓地在那裡 秦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是戰國時代秦國 襄王的兒子,13歲繼承王位,21歲開始親理朝政。他採納韓非、 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的主張,興修水利,獎勵耕織,進一步增強了商鞅變法後本已強大的國力,又制定「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正確戰略,用十年時間殲滅東方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後來,他又確立郡縣制度,制定三公九卿的官制,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抗擊匈奴,征伐南越,修建長城 馳道和靈渠,又用「焚書坑儒」來統一思想,在不長的時間內,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業績。後人常把他的歷史功績與暴行苛政聯系在一起,但對於中華民族的統一和發展,他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便大興土木,讓人依照六國宮殿原樣,在咸陽建宮室145處,藏美女萬人以上,其中以阿房宮最負盛名。他好大喜功,多次到全國各地巡視,每到一處便刻石立碑,記述自己的功績,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於沙口平台(今河北平鄉 廣宗一帶)出巡的路上,不久秦國便發生大亂而很快滅亡。 關於秦始皇修建自已的陵墓,有這麽一個傳說。當他坐在寶座上,沉醉在一片萬歲呼聲中時,曾幻想永遠不離開人間和豪華的宮殿,於是聽信了方士們所編造的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邊居住著仙人的美言,並派方士徐芾帶領數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長生不老的仙葯。但是徐芾一行入海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後有民間傳說,他們來到了現在的日本國定居,傳宗接代。以後,嬴政也認為「長生不死」的「神仙世界」是靠不住的事,所以他轉而特別重視自己陵墓的營建。 其實,嬴政自即位後不久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去世才草草收場,前後共用了37年,大規模的修築是在統一後的10年,由丞相李斯督率72萬刑徒和奴隸,傾國力修造。史稱陵高50餘丈,周5里余,墓基極深,並用銅液灌注。直到今天,看到那高大的封土丘和形象生動的兵馬俑,我們依然為之贊嘆,秦陵的高大也就是秦皇的威風,秦陵的非凡氣勢就是秦皇的氣勢非凡。(中華萬博網) 秦始皇陵簡介 秦始皇陵位於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國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即立為秦王,22歲加冕親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群雄割據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秦始皇--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於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後歷時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時間還長8年,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陵園仿照秦國都城咸陽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築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築而成,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於經歷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整座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 ,又新發現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餘處,數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重現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間,為了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榮、王者的威儀,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現的儀仗隊--秦始皇守陵部隊換崗儀式"表演和集"聲、光、電"於一體的秦始皇陵陵區、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展示,再現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場景,展示數十年來的考古成果,生動直觀的揭示秦陵奧秘,展示其豐富內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規模宏大、埋葬豐富而著稱於世。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2002年秦始皇陵榮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陵風水的傳說 驪山以它特有的溫泉和風景而聞名於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與愛妾褒姒主曾在這里演出了一場興起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悲劇,從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傳秦始皇生前在驪山與神女相遇,游覽當中欲戲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臉上唾了一口,這樣秦始皇很快生長了一身的爛瘡。雖然這是一個神話故事,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秦始皇與驪山似乎有些緣份。他的墓地也選在驪山之旁。秦始皇為什麼特別迷戀驪山這塊風水寶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選擇看作是一件造福於子孫後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這個企圖傳之於萬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對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視。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驪山之阿,據北魏時期的酈道元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不過筆者曾著文提出過異議。在筆者看來秦始皇陵選在驪山之阿一是取決於當時的禮制,二是受"依山造陵"傳統觀念的影響。(見拙作《秦始陵園淵源試探》、《文博》1990年第5期。)現在從風水角度來看秦始皇陵也不失為一塊理想的風水寶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興起了依山造陵的觀念。後來人們選擇墓地又特點重視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見《大漢原陵秘葬經》)依山傍水被古人視作最佳風水寶地。至於這個觀念始於何時,無從考起。筆者曾以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範,現在看來這個結論不夠全面,也不甚確切。應該說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範。秦始皇陵園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然而在秦始皇陵的東側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按《水經注》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注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可見魚池水原來是出自驪山東北,水由南向北流。後來修建秦始皇陵時,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了一條東西向的大壩,壩長1000餘米,一般寬40多米,最寬處達70餘米,殘高2至8米,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五嶺遺址。正是這條大壩將原來出自驪東北的魚池水改為西北流,繞秦始皇陵東北而過。此外,在陵園東側,在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曰:"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由此不難發現秦始皇陵的風水特點是,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選擇的風水寶地嗎? 秦代"依山環水"的造陵觀念對後代建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帝陵如高祖長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環水"的風水思想選擇的。以後歷代陵墓基本上繼承了"依山環水"的建陵思想。 ③ 鄂州的民間習俗主要有哪些包括:傳統節日、婚喪嫁娶和其他方面。
1. 春節 ④ 浙江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求是大講堂:大家都知道,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求是書院」,現在在我們的大西區依然可以看到氣勢恢宏的求是書院和求是大講堂。不得不說,進入這塊區域彷彿進入一片世外桃源。 月牙樓:顧名思義,因其建築外觀像月牙而得名,內部包含建工學院和校史館。它坐落於整個紫金港校區的中部,啟真湖畔,與日月交相輝映。 毛主席雕像:這座雕像應該是玉泉校區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價值的,很多遊客來參觀游覽玉泉校區的時候,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去參觀毛主席的雕像。 浙江大學正大門:浙江大學不同於其他大學的是…它的大門很稀少,想看最具有大學特徵的大門,還真得到玉泉校區來(因為答主曾經一度在紫金港校區沒有找到寫著「浙江大學」四個字的大門在哪) (4)浮雲風景區擴展閱讀 一、浙江大學有6個校區: 1、紫金港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餘杭塘路866號; 2、玉泉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 3、西溪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148號; 4、之江校區,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之江路51號; 5、華家池校區,地址: 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路268號 6、湖濱校區,地址:杭州市延安路353號。2005年拆除,改為商業用地。 二、浙江大學之江校區最漂亮,值得參觀。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坐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六和塔邊的月輪山巒,原為之江大學所在地,前身為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於寧波創立的崇信義塾,1867年(清同治六年)崇信義塾從寧波遷到杭州, 1887年改名為育英義塾,1897年正式稱為「育英書院」,1907年在月輪山巒修建新校舍,1911年2月正式遷入新校舍,因地處錢塘江彎曲處,成「之」字形,故改名稱之江學堂。 三、浙江大學,直屬於教育部,是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 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⑤ 人間最美的風景詩詞
1,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⑥ 風景看不透時,周圍都是荊棘;風景看透時,一切都是浮雲、、、
是啊!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