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格局
A. 求一個城市綠地景觀格局分析的開題報告
城市綠地景觀格局分析
開題報告我幫你完成
寫作思路建議:
首先,對所研究問題進行概念論述——界定該問題的內涵、外延、性質、特徵,告訴讀者寫的是什麼;
其次,對該問題的現有理論研究和立法現狀進行介紹,大體包括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及我國對該問題的理論與立法沿革過程及現狀,對國內外的狀況進行比較,從而發現我國理論和立法對該問題的認識有哪些不足;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把這些不足抽象成一個個的難點問題,展開充分討論,並解決之。這部分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注意:要有解決的方案,如引入國外的先進理論或者提出解決的辦法,前者重點要論述國外理論在我國是否合適,是否要進行變革,後者要提出理論基礎即這樣解決問題的理論支持,並要論述在我國的可行性;
最後,要梳理一遍文章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注意:不必太死板,要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建構文章,祝大家早日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撰寫!
B. 基於gis的城市綠地景觀格局分析用到什麼軟體
最好用Arcgis,這個最強大
C. 結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區綠地景觀為例,分析景觀格局與景觀生態安全過程的關系
城市綠地在改善城市環境及維護城市生態系統平衡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當綠地覆蓋率小於40%時,綠地整體生態效益的發揮主要取決於綠地的內部結構和空間布局,但迄今為止缺乏綠地景觀分布格局與環境效應關系的研究報道。本研究應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區斑優格局、斑勻格局、廊道格局和對照格局等四種景觀結構及其綠地分布格局,選取了氣溫、相對濕度、環境雜訊和大氣SO2、NOx、TSP含量等環境監測指標,觀測了不同綠地景觀格局下的環境效應,並對比分析了綠地分布格局指標與綜合環境效應間的關系,以便提出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合理性指標,為城市綠地系統的景觀結構優化提供依據。研究結果表明,斑優格局、斑勻格局、廊道格局和對照格局等四種不同景觀在斑塊總面積、建築斑塊面積和無綠化道路面積等景觀總體格局上較均衡,但由於其綠化覆蓋率及綠地景觀分布格局差異較大。致使其環境效益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其中,對照格局景觀的綠地斑塊總面積最小,綠地破碎化指數最高,綠化覆蓋率僅為1.00%,以建築鋪裝斑塊和無綠化道路廊道為主要景觀構成。因此,對照格局景觀的環境氣溫較高、空氣相對濕度低、環境雜訊較大、大氣TSP含量高,景觀環境惡劣。斑優格局景觀主要表現為綠化覆蓋率高(達43.59%),並以大面積綠地斑塊占優勢,綠地斑塊平均面積達29118m^2,且綠地優勢度指數最大、破碎度指數最小;綠化道路廊道總面積及平均面積均較高,斑塊綠地與廊道綠地共存,其環境效應主要表現在降溫增濕和滯塵減噪上。其中,與對照格局景觀相比空氣相對濕度顯著提高5.93%、大氣平均雜訊顯著減弱28.12%,TSP含量平均降低86.42%,而SO2和NOx的差異不明顯。斑勻格局景觀綠化覆蓋率較低(11.34%),綠地優勢度指數和綠地破碎度指數較低,但綠化廊道總面積和平均面積均比綠地斑塊大,斑塊綠地與廊道綠地共存,中小面積綠地斑塊和綠化廊道呈均勻分布。與對照格局景觀相比,斑勻格局景觀空氣相對溫度提高4.64%,TSP含量降低46.62%,大氣溫度和環境雜訊也顯著降低。因而斑勻格局景觀也具有降溫增濕和滯塵減噪作用,但其滯塵效果僅為斑優格局景觀的53.95%,減噪效果僅為斑優格局景觀的12.45%。廊道格局景觀中綠化覆蓋率僅為6.13%,綠地斑塊面積及綠地斑塊平均面積小,綠地優勢度指數和破碎度指數均較高;綠化道路廊道總面積和平均面積均較大,分別達到87660m^2和17532m^2,且綠化道路廊道總面積分別占廊道景觀總面積和景觀總面積的97.60%和98.43%,因而綠化廊道在綠地景觀中占絕對優勢。盡管廊道格局景觀與對照格局景觀相比空氣相對濕度顯著提高了6.29%,但由於承載著繁忙的交通任務,該景觀區域環境雜訊也同樣比對照格局景觀顯著增加了21.47%.且TSP平均含量比對照格局景觀高5.08%,大氣NOx平均含量也比對照格局景觀高9.06%。因此,廊道格局景觀中大氣NOx、粉塵和雜訊污染嚴重,是城市中心商業區大氣NOx、粉塵和雜訊的主要污染源。總之,在景觀總體格局上較均衡的城市中心商業區中,綠化覆蓋率的高低對城市環境改善起著主導作用,而以大面積綠地斑塊占優勢、綠地斑塊分布均勻、且綠地斑塊與綠化廊道共存的綠地景觀格局也對城市環境改善起著重要作用;且綠地斑塊平均面積越大、破碎度指數越低、綠化廊道比例高,則其對環境改善的作用越大。因此,從城市綠地規劃與建設的可操作性上看,採用綠地斑塊平均面積、破碎度指數和綠化廊道面積比例作為衡量城市綠地系統布局合理性指標則更為簡便、適用。
D. 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是指什麼
景觀生態安全格局是指景觀中存在某種潛在的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它由景觀回中的某些關鍵答的局部、其所處方位和空間聯系共同構成。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對維護或控制地塊的生態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009年,達沃斯巔峰旅遊規劃設計院在激烈的競標中取得了《遂寧西片區城市設計》競標第一名的成績。而我們打動評審專家與當地領導的核心內容,就是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對城市生態安全的保護,以及我們所提出的在生態安全格局保護下進行城市的擴張與建設的規劃手法。
E. 用GIS分析城市綠地格局該怎麼做
1)遙感圖象抄處理(需要專業遙感圖象處理技術),根據的的遙感數據類型進行城市綠地信息提取;
2)進行綠地類型分類,生成綠地景觀類型圖(矢量、柵格數據都可以);
3)下載景觀格局定量分析軟體Fragstats進行景觀指數分析,有40、50種景觀指數,來分析綠地景觀的多義性、聚集度、連接度、破碎度等等,這些計算很容易進行;
4)最關鍵的是有生態學、城市綠地方面的專業知識進行合理的分析解釋。
要做好這方面的研究,首先至少要掌握三方面的基礎知識合技能:一是遙感方面,至少要掌握ENVI或者ERDAS等大型遙感軟體1個;二是GIS技能,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ARCgis,或者你至少要會ARCVIEW;三是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
如果缺乏這些基本條件,我看你還是先別急著做這方面的研究,先從頭學比較好!
F. 景觀結構是否就是景觀格局
景觀結構是景觀的組分和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和組合形式。
景觀格局,一般是指其空間格局,即大小和形狀各異的景觀要素在空間上的排列和組合,包括景觀組成單元的類型、數目及空間分布與配置,比如不同類型的斑塊可在空間上呈隨機型、均勻型或聚集型分布
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G. 對城市景觀格局指數分析需要什麼基礎材料
你需要青島市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在ARCGIS中對其進行矢量化,再根據你所搜集的資料對矢量化的圖附上屬性數據,建立資料庫,或者用青島市的遙感圖,在ERDAS中進行解譯,結合ARCGIS獲得青島市土地利用現狀圖和景觀格局現狀圖,統計斑塊數量,面積,周長等信息,利用景觀生態學評價指標體系分析研究。
H. 簡述景觀格局及其形成機制
景觀格局:景觀組成的類型、數目及其時空分布。一般指景觀的空間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狀、屬性不一的景觀空間單元(斑塊)在空間上的分布與組合規律。
其形成機制主要受自然因素(地形、高程、氣候)和人為因素(城市化過程、人口、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I. 研究城市綠地景觀格局變化的技術流程是什麼
將生態學原理運用抄到我國的城市與區襲域規劃工作中,探索能適應21世紀生態文明時代要求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思想,促進我國城市化地區生態綠地空間的保護和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海景觀#學會景觀#設計師$培訓課程>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構思提出了城市化地區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的理論框架,並以江南的蘇西常地區為例,進一步論述了有關城市化地區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的調查分析和數量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