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風景區
㈠ 安溪附近有什麼景點
安溪附近景點:1.清水岩2.安溪鳳山3.安溪文廟4.李光地故居5.安溪東岳寺6.彩雲華八仙宮
景點簡介:
清水岩
始建於北宋元豐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有「泉石無雙地,蓬萊第一峰」之譽。 清水岩原名張岩,總面積11.1平方公里。北宋永春岵山陳普足禪師在此修行,見泉石清冽,改名建寺。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鄉人刻沉香木像敬奉,號「清水祖師」。隨著鄉民遷居,分爐敬祀,現台灣有清水祖師廟60多座。東南亞華僑聚區,如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也供奉清水祖師。 清水岩廟宇依山而築,下臨深壑,為三層樓閣式。一層昊天口,二層祖師殿,三層釋迦樓。三層兩邊各有檀樾廳、觀音廳、芳名廳。殿後有宋建清水祖師骨灰「真空塔」,上有新築三重檐方亭。殿宇紅磚牆、青灰瓦,危樓重閣,隱在青松翠竹、煙嵐繚繞的山頂,典雅壯觀。 岩宇附近有各具特色的景緻:「獅喉」、「清珠簾」、「方鑒壙」、「枝枝向北」、「羅漢松」、「覺亭」、「石栗櫃」、「岩圖碑刻」、「三忠廟」等。「清珠簾」,「一泓清水流千古,四望蒼山壘萬重」;「枝枝朝北」為古樟樹,相傳為感岳飛蒙難而枝杈北向;「岩圖碑刻」系浮雕清水岩石全景碑,明代立,是罕見的古「導游圖」。沿山麓向上還有半嶺亭、護界宮和袈裟石、石船、石臼、石狗……千姿百態。廟宇後峰巔有四根石筍,挺峭扦天,誠為奇觀。"
2.安溪鳳山
福建省安溪鳳山風景區位於縣城鳳冠山麓,景區內林木成蔭,鳥語花香,素有「十八景點」之說。這里有千年古剎東岳寺、朝聖古地城隍廟、明朝地理學家朱熹讀書處、廖長官紀念館以及薈萃全國各地書法名家墨寶的碑林等。鳳山寺始建於五代後晉三年,宏偉壯觀,富麗堂皇,供奉著廣澤尊王、文昌夫子、釋迦牟尼、觀音佛祖等神佛,受歷代皇帝封號,歷來香火鼎盛,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剎。 鳳山風景旅遊區人文古跡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主要有孔子龕、朱文公石、向天羅、太公岩、觀真岩、黃綱墓、廖長官紀念館、詹敦仁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等300餘處人文古跡;茶葉大觀園、鳳苑、茶苑、千年茶樹王、茶作坊、對歌台等,集品茗尋韻、休閑娛樂於一體,是領略茶葉生態和博覽茶文化的窗口。最新還發現「孔聖顯靈巨石」、「弟子刻苦讀」和「壽龜送金冠」等天然象形石頭組成的一組儒教景觀。
3.安溪文廟
始建於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現存格局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體建築貫穿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自外至內有泮宮、「騰蛟」「起鳳」石坊及泮池、照牆、欞星門、戟門、廡廊、大成殿、崇聖殿、教諭衙等,南北164米,東西寬36.5米,加上明倫堂,建築面積達5986平方米,其建築法式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例證。
4.李光地故居
位於湖頭鎮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經清初擴建重修,前後三進,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被稱為「大宗祠堂」,乃湖頭李氏祀先祖、明宗規、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兩祭,祭祀規模盛大。廟內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進大廳廳前懸掛「夾輔高風」匾額,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賜;廳中高懸「急公尚義」匾額。第三進廳堂前橫掛「鳴臬聞天」匾額,為正統年間宰相葉向高題贈;廳堂後側懸掛「保世滋大」匾額,疑為李光地所題。廟並有許多金碧輝煌的柱聯,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5.安溪東岳寺
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鳳山山麓,始建於唐末至宋初期間。初為道觀,奉祀岳帝。清末民初,又供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成為道佛合一的寺院。現存主體建築為清代康、乾年間的遺物。1985年10月21日,東岳寺被安溪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2月,東岳寺所在的鳳山風景旅遊區,又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6.彩雲華八仙宮
雖然地處偏僻,但是常年香火不斷。彩雲華八仙宮的對聯是呂祖仙師真跡,有豪放樸素和獨樹一幟的瀟灑氣派,沒有淵博的文化底蘊,絕難有此拍案叫絕的效果。供奉主神:呂府純陽夫子和八仙。濟世項目:一、以治療醫院無法解決的慢性病等疑難雜症最為靈驗;二、許願最為靈驗;三、幫助解決官司、厄運,引導用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最佳效果;四、做生意博杯問方向;五、安太歲、補運、扶乩、抽簽等。
㈡ 寫作文,怎樣寫安溪的景色我是三年級
1、
正月初七,我們一家到安溪清水岩逛廟會.汽車在羊腸小道上爬著,路是那麼窄,連續的好幾個「之」字形的拐彎,真是驚心動魄.一路上,我緊緊抓住車門的把手,不敢有半點馬虎.連續的急拐彎使我驚恐萬分,彷彿坐著激烈的過山車.經過爸爸的幾番努力,終於到達了清水岩.
來到廣場,一排上百個的石階直沖雲霄,兩旁擺放著十二生肖:鼠、牛、虎、兔……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彷彿在山門迎接八方遠客.
到達景區入口處一棵巨大的老樟樹映入我們的眼簾.這棵枝枝朝北的老樟樹,又稱枝枝向北樹,樹高31米,腰圍7米,枝繁葉茂,鬱郁蔥蔥.傳說這是清水祖師親手栽種的,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啦!這七個孩童伸手相拉都難於合抱的古樟樹,枝枝杈杈為什麼幾乎向北伸展呢?相傳南宋初,抗金民族英雄岳飛被奸臣秦檜所害,感動了這株樟樹,所以枝葉全向北伸長,以表示紀念.
走在清幽僻靜的小道上,從遠一看,外觀猶如「帝」字的廟宇,呈三層樓閣式,殿宇紅磚牆青灰瓦,危樓重閣,氣勢磅礴,巍巍壯觀.廟宇依山而建,背靠獅形龍脈,三峰文筆拱峙,面臨深壑,遠處蓬萊盆山環合,風景幽雅,藏在茫茫霧海行雲之中,彷彿置身於「蓬萊仙境」之中.進入廟中,祥和的清水祖師坐鎮殿宇中央,面前香煙裊繞,大家雙手胸前合閉,口中念念有詞,心中充滿著虔誠,朝拜著……火爐的香火鼎盛,連煙囪也能噴出火來,一串串鞭炮聲響徹雲霄,一股股香氣撲鼻而來……
我們登上清水岩高峰,沿途半嶺亭、護界宮、袈裟石、丹臼、石雞、石狗等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山中那嶙峋俏麗的懸崖峭壁,石縫里迸出如珍珠的水滴,陽光一照,美似五顏六色的珠簾垂掛,真是天然景緻美不勝收.
夕陽西下,伴隨著晚霞,整座清水岩像是一幅迷人的風景畫,美麗極了.逛完廟會,我們依依不捨地下了山,真是游興未盡,流連不已呀!
2、
我的家鄉在福建安溪,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說到安溪的茶,那可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家鄉盛產的「鐵觀音」聞名海內外,『觀音香飄遍中華』.
當第一場春雨悄然而至,蒙蒙灑下春的問候時,悄悄地,山綠了,水綠了,樹呀草呀全綠了.幾回春雨梳洗過後,家鄉漫山遍野的茶樹更是綠得醉人,她們就像一群綠衣仙子,抽出了長長的嫩葉,讓細細密密的小雨親吻著,顯得更青翠了.
茶葉,主要講究的質量,茶葉有四絕:色絕,香韻,葉甘,形美,把茶葉泡在熱水裡才能使茶葉伸展開,味道更濃,先嘗第一口,雖然味苦,再嘗第二口時,你就會感到神清氣爽,泌脾人心,味道甘甜.
梯田似的茶園像層層綠台階,在豐收季節,是茶農最忙碌的時候,成群的採茶姑娘在茶的海中不停地穿梭,兩手不一前一後,熟練地摘著茶葉,歌聲,笑聲在茶園中滔滔不絕,採好茶之後,加工一番調去茶梗,包裝一下就可以上市了.
茶葉給家鄉帶來財富,許多人靠茶葉茶葉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還有些人因為怕吃虧,就利用電腦做生意發現十分輕松就能賺到錢,鄰居家王叔叔十分喜歡喝茶,家中一百多塊的茶塞滿了冰箱,像王叔叔這樣的人多得是,你說,做茶生意的人能不大賺嗎?
有些茶農直接住在茶山下,種植茶葉,清晨一起床,就能感到神清氣爽,在到山中走一圈,摘一些茶葉加工一下就能泡了,每天到能喝到香氣撲鼻的茶,真是好啊!
茶葉的好處非常的多,否則怎嘛會有那嗎多的人購買茶呢!茶的好處有茶能讓人渾身有精神,還能讓人多吃飯,最重要的是喝茶能年延益壽,還能降火氣.
家鄉還曾經還流傳過一首小詩「安溪芳茗鐵觀音,益壽延年六根清,新選名茶黃金桂,堪稱妙葯保丹心.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療百病體態輕,茶葉奇功說不盡,閩南風味故人親.」茶葉使家鄉人們迎來了政治上的安定 團結,經濟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安溪真是太美了!
3、
我的故鄉在泉州,但我更愛安溪的茶.
安溪在泉州的西北部,爸爸曾經在那地方工作十年,養成了喝茶的習慣,我的家人在爸爸的影響下,都喜歡喝安溪茶.
安溪山多,地質條件適合種植茶樹.只要你來到這里,漫山遍野的梯田,映入眼簾的都是綠油油的茶樹.
茶樹高不超過1米,要經常修剪枝條,它吮吸春、秋的甘露,和大地的營養精華.山區的溫差大,霧濃.一年四季都適合茶樹的生長.每當清明過後和國慶節期間,是春秋茶上市的好時機,春秋茶葉品質最好!
收獲的季節,你看那茶農臉上的笑容,漫山遍野的山歌,一陣陣清香的空氣,處處滿載著豐收的喜悅.
摘下的茶葉,都是初長的嫩葉,呈淡綠色,葉子的邊沿有鋸齒狀.經過茶農的加工烤制,每一片茶葉,變成球形狀,當地的農民稱它為「茶米」.
泡上一杯蓋碗茶,流出來的茶水呈淡綠色,喝上一口,余韻濃濃,那芬芳的清香,溢滿心田,既可以消除疲勞、解困,又可以怡情.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延年益壽的綠色天然產品.
泡過的茶葉,只要認真觀看,那鋸齒狀的邊沿變成紅色,那是上品的茶葉——「鐵觀音」.
每當茶葉上市時,吸引著五湖四海的客商,它把泉州介紹給世界各地.
泉州一帶,泡安溪茶彷彿是每一天的必修課.朋友,如果你來到我們這里,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那三五成群的品茗者.當熱情的泉州人迎接客人時,都會獻上一杯杯讓人陶醉的香茗,也許你也會喜歡上讓人回味的安溪茶.
㈢ 安溪白石岩景區開了嗎
景區不是很大,根據網上消息應該是開了。
我們的回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關注我們!望採納!
㈣ 安溪白石岩要門票嗎
要的,門票60元
㈤ 福建省安溪縣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清水岩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
4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清水岩是全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
構的岩寺,景區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現存文物古跡中,
有宋代29處,元代1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23處,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
人神往的「蓬萊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現代,其中宋代「岩
圖」碑最為珍貴,系省級保護文物。
泉州安溪十里詩廊醉遊人
福建泉州安溪縣城古稱鳳城,緣鳳山似鳳而得名。最近,縣里在城東監溪下游築一水壩,蓄溪水而
成湖。因溪流縱橫交錯似龍,名取大龍湖。沿湖十公里長的兩岸辟為公園,植樹種草,湖光山色,
煙波瀲灧,青山疊翠,惠風和暢,頓使鳳城面貌煥然一新。 最值得一提的是湖溪兩岸的護欄,砌的
都是花崗岩石材,雕欄畫棟,古色古香。每一堵欄中間的半平方米見方的石材板面,都刻有一首署
名詩,從詩經到...
安溪金桂香飄大山外芳亭桂花香了大山
金秋十月,閩南安溪縣虎邱鎮芳亭村的幾百畝桂花競相綻放,遠遠望去,從山頭到山下,象掛著一
塊金毯。走近了,只見桂花枝頭掛滿了一簇簇、一團團金黃小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桂花分為
金桂、銀桂和丹桂三種,以金桂為桂花上品,花蕊形態飽滿,花香濃郁。安溪縣是譽滿中外的中國
茶都,安溪烏龍茶名聞遐邇,而距離安溪縣城四十多公里的虎邱芳亭村的村民卻喜種桂花樹,...
安溪縣蓬萊鎮:宗教朝聖的旅遊寶庫
每年的正月初七至初九,安溪縣蓬萊鎮都要舉行清水祖師迎春盛典,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堪稱
泉州之最。在長龍逶迤的「進香」隊伍中,不乏從萬里之外回鄉謁祖的華僑、台胞。 清水祖師崇拜
由來已久,宋代以來清水祖師就是閩南一帶最受崇拜的民間神祗之一,清水祖師的廟宇及信徒遍及
海峽兩岸和東南亞一帶。據清水岩管委會統計,清水祖師分爐在台灣有160多座,縣內外及東...
回味家鄉安溪縣長坑鄉游達摩岩勝景
久違的家鄉,我回來了,咱們已經相隔三四年了,你還好嗎?這次回鄉,我將在你的陪伴下游遍山
水,領略你的獨特風味,不再做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對你渾然不知。 達摩岩,一個旅遊勝景,位於
安溪縣長坑鄉西北隅的獅峰上,大自然賦予獅峰山獨特的造型,從東望像古鍾坐地,北眺則如飛馬
騰空,西看更似醒獅呼嘯,達摩岩就在獅口上。閑暇時,品一杯長坑香茗,登山覽勝,妙不可言。
怎麼樣,與我...
安溪縣福田鄉尾洋村有一株恐龍時代植物桫欏
近日,筆者和同事乘車途經安溪縣福田鄉尾洋村,這是個人口稀少的小山村,四周大山和綠色包圍
著,山間雲霧繚繞。 車繞過一個小山坳,眼尖的筆者從車窗外發現山坳小溪谷邊有棵小樹長得特別
奇特,出於好奇便停下車,和同事商量後,決定走近小樹近距離觀察。在通往小樹的路上,腳下積
葉盈尺,踩上去卟卟作響,散發出腐葉味。小樹邊有小溪,潺潺流淌。這棵小樹足有3米高,莖干直
立挺拔,樹...
鳳麓探幽―安溪茶葉大觀園游記
茶葉大觀園位於安溪縣城北郊的鳳冠山上,1998年初興建,1999年6月竣工,包括茶葉品種園和鳳
苑兩部分,與東岳寺、城隍廟、鳳山碑林等連成一片,構成安溪新的旅遊景點———鳳山風景區。
鳳冠山林深氣爽,泉清石奇,景色幽雅,自古聞名。800年前,宋代理學家朱熹譽之為「鳳麓春
蔭」,位列安溪八景之首。朱夫子手植的榕樹,至今依然挺立在東岳寺後,枝葉繁茂,生機勃勃。
從...
細細品味著茶香,品味著獨特迷人的安溪
安溪地處戴雲山脈東南坡。雄起於閩江南岸的戴雲山賓士三百公里而來,註定要給安溪留下些什
么。這里到處是千米以上的山峰,像是一個個石頭的巨人,不約而同地走到一處岔口。它們彷彿看
到了東南方向的大海,於是在一剎間停下了南行的腳步。 ...
回味家鄉安溪縣長坑鄉游達摩岩勝景
久違的家鄉,我回來了,咱們已經相隔三四年了,你還好嗎?這次回鄉,我將在你的陪伴下游遍山
水,領略你的獨特風味,不再做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對你渾然不知。 達摩岩,一個旅遊勝景,位於
安溪縣長坑鄉西北隅的獅峰上,大自然賦予獅峰山獨特的造型,從東望像古鍾坐地,北眺則...
㈥ 廈門,泉州,安溪,有哪些值得去的風景,求推薦
廈門,泉州,安溪的風景都值得去。
㈦ 安溪縣有哪些生物景觀
1.清水岩2.安溪鳳山3.安溪文廟4.李光地故居5.安溪東岳寺6.彩雲華八仙宮
景點詳情簡介:
清水岩
始建於北宋元豐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有「泉石無雙地,蓬萊第一峰」之譽。 清水岩原名張岩,總面積11.1平方公里。北宋永春岵山陳普足禪師在此修行,見泉石清冽,改名建寺。1101年普足禪師圓寂。鄉人刻沉香木像敬奉,號「清水祖師」。隨著鄉民遷居,分爐敬祀,現台灣有清水祖師廟60多座。東南亞華僑聚區,如馬來西亞檳城著名的「蛇廟」,也供奉清水祖師。 清水岩廟宇依山而築,下臨深壑,為三層樓閣式。一層昊天口,二層祖師殿,三層釋迦樓。三層兩邊各有檀樾廳、觀音廳、芳名廳。殿後有宋建清水祖師骨灰「真空塔」,上有新築三重檐方亭。殿宇紅磚牆、青灰瓦,危樓重閣,隱在青松翠竹、煙嵐繚繞的山頂,典雅壯觀。 岩宇附近有各具特色的景緻:「獅喉」、「清珠簾」、「方鑒壙」、「枝枝向北」、「羅漢松」、「覺亭」、「石栗櫃」、「岩圖碑刻」、「三忠廟」等。「清珠簾」,「一泓清水流千古,四望蒼山壘萬重」;「枝枝朝北」為古樟樹,相傳為感岳飛蒙難而枝杈北向;「岩圖碑刻」系浮雕清水岩石全景碑,明代立,是罕見的古「導游圖」。沿山麓向上還有半嶺亭、護界宮和袈裟石、石船、石臼、石狗……千姿百態。廟宇後峰巔有四根石筍,挺峭扦天,誠為奇觀。"
2.安溪鳳山
福建省安溪鳳山風景區位於縣城鳳冠山麓,景區內林木成蔭,鳥語花香,素有「十八景點」之說。這里有千年古剎東岳寺、朝聖古地城隍廟、明朝地理學家朱熹讀書處、廖長官紀念館以及薈萃全國各地書法名家墨寶的碑林等。鳳山寺始建於五代後晉三年,宏偉壯觀,富麗堂皇,供奉著廣澤尊王、文昌夫子、釋迦牟尼、觀音佛祖等神佛,受歷代皇帝封號,歷來香火鼎盛,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剎。 鳳山風景旅遊區人文古跡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主要有孔子龕、朱文公石、向天羅、太公岩、觀真岩、黃綱墓、廖長官紀念館、詹敦仁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等300餘處人文古跡;茶葉大觀園、鳳苑、茶苑、千年茶樹王、茶作坊、對歌台等,集品茗尋韻、休閑娛樂於一體,是領略茶葉生態和博覽茶文化的窗口。最新還發現「孔聖顯靈巨石」、「弟子刻苦讀」和「壽龜送金冠」等天然象形石頭組成的一組儒教景觀。
3.安溪文廟
始建於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現存格局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體建築貫穿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自外至內有泮宮、「騰蛟」「起鳳」石坊及泮池、照牆、欞星門、戟門、廡廊、大成殿、崇聖殿、教諭衙等,南北164米,東西寬36.5米,加上明倫堂,建築面積達5986平方米,其建築法式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例證。
4.李光地故居
位於湖頭鎮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經清初擴建重修,前後三進,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被稱為「大宗祠堂」,乃湖頭李氏祀先祖、明宗規、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兩祭,祭祀規模盛大。廟內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進大廳廳前懸掛「夾輔高風」匾額,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賜;廳中高懸「急公尚義」匾額。第三進廳堂前橫掛「鳴臬聞天」匾額,為正統年間宰相葉向高題贈;廳堂後側懸掛「保世滋大」匾額,疑為李光地所題。廟並有許多金碧輝煌的柱聯,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5.安溪東岳寺
坐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鳳山山麓,始建於唐末至宋初期間。初為道觀,奉祀岳帝。清末民初,又供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成為道佛合一的寺院。現存主體建築為清代康、乾年間的遺物。1985年10月21日,東岳寺被安溪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2月,東岳寺所在的鳳山風景旅遊區,又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國家AAA級旅遊區。
6.彩雲華八仙宮
雖然地處偏僻,但是常年香火不斷。彩雲華八仙宮的對聯是呂祖仙師真跡,有豪放樸素和獨樹一幟的瀟灑氣派,沒有淵博的文化底蘊,絕難有此拍案叫絕的效果。供奉主神:呂府純陽夫子和八仙。濟世項目:一、以治療醫院無法解決的慢性病等疑難雜症最為靈驗;二、許願最為靈驗;三、幫助解決官司、厄運,引導用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最佳效果;四、做生意博杯問方向;五、安太歲、補運、扶乩、抽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