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的景色
❶ 秦淮河美麗景色有哪些
秦淮河(qín huái hé)是南京第一大河,秦淮河分內河和外河,內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華之地。秦淮河的源頭有兩處,東部源頭出自句容市寶華山,南部源頭出自溧水縣東廬山,兩個源頭在江寧區的方山埭交匯,從東水關流入南京城。秦淮河由東向西橫貫市區,南部從西水關流出,注入長江。
秦淮河古稱淮水,本名「龍藏浦」,全長約110公里,流域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區主要河道,歷史上極有名氣。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甦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但到了近代,由於戰亂等原因,河水日漸污濁,兩岸建築多被毀壞,昔日繁華景象已不復存在。1985年以後,江蘇省、南京市撥出巨款對這一風光帶進行修復,秦淮河又再度成為我國著名的游覽勝地.
秦淮風光,以燈船最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燈懸掛,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燈船為快。由朱自清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可領略燈船豐采一、二。
遊客雲集之處。「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因其得天獨厚的地域人文優勢,古往今來,星移斗轉,在這「江南錦綉之邦,金陵風雅之藪」,美稱「十里珠簾」的秦淮風光帶上,點綴著數不盡的名勝佳景,匯集著說不完的軼聞掌故;曾涌現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又留下了多少可紀可述的史跡!它既有歷史上的繁華盛況,更有現代再創的燦爛美景,歷代名人為它擊節吟詠,當代志士為它慷慨放歌!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旅遊線,極富情和魅力。
秦淮風光,以燈船最為著名。河上之船一律彩燈懸掛,游秦淮河之人,以必乘燈船為快。由朱自清名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可領略燈船豐采一、二。
遊客雲集之處。「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采風流,甲於海內」。因其得天獨厚的地域人文優勢,古往今來,星移斗轉,在這「江南錦綉之邦,金陵風雅之藪」,美稱「十里珠簾」的秦淮風光帶上,點綴著數不盡的名勝佳景,匯集著說不完的軼聞掌故;曾涌現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又留下了多少可紀可述的史跡!它既有歷史上的繁華盛況,更有現代再創的燦爛美景,歷代名人為它擊節吟詠,當代志士為它慷慨放歌!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白鷺洲、中華門、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遊船和沿河樓閣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樓閣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旅遊線,極富情和魅力。
如今,秦淮河風光帶,融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河房廳和民俗民風於一體,極富情趣,魅力空前。由於各級政府和旅遊部門的關心,「十里秦淮」經過十年努力,如今以內秦淮河為軸線,以夫子廟為中心的具有明清風格、廟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商業、服務等多功能相結合的秦淮風光景區,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南京城,日益顯示出她迷人的魅力。1991年5月,夫子廟和秦淮風光帶被國家旅遊局作為「中國旅遊最好景點」推向國際旅遊市場。
坐遊船遊玩秦淮河風光帶,需前往夫子廟大成殿前碼頭上船,到夫子廟的公交線路為:4、7、40、44、49、62、304路到夫子廟(東)站下,游2、1路到夫子廟(北)站下,游4、2、14、16、23、26、33、43、46、63、81、87、101、102、103、106、305路到長樂路站下,301路到瞻園路站下。
❷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這兩句話功力出來的景色是什麼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表達了古時候戰爭的殘酷也描寫了萬里長城的雄偉有一種滄桑的感覺。
❸ 描寫秦嶺夏天景色的句子
1、蒼苔留虎跡,碧樹障溪聲。
翻譯:綠色的苔痕上留下了老虎的爪印,翠綠的樹林遮版蔽了溪流的聲權音。
語出:孟貫(唐)《過秦嶺》
2、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翻譯: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蒙蒙「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
語出:王維 (唐)《終南山》(終南山處在秦嶺中段)
3、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翻譯:走進翠綠的竹林穿過幽靜小路,青蘿枝葉拂著行人衣裳。
語出:李白(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終南山處在秦嶺中段)
❹ 泊秦淮的第一句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色
兩個「籠」字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
❺ 古詩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最耐人尋味,「關」說的是此地的漢關,「月」則是秦時的明月。詩人用這樣的寫法是向我們展示了作為邊關要塞,雖歷史滄桑變換,但戰事不休,征戰不斷的景象。
❻ 古詩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描寫了怎樣的景象
勾勒出一副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色
❼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是描寫邊疆景色的詩嗎
不是的,是描寫戰爭的殘酷,同時也表達了對李廣將軍的崇敬。
❽ 秦時明月里有一段描寫小聖賢庄景色的音樂,叫什麼名字
直接在酷狗音樂裡面輸入小聖賢庄背景音樂就可以搜到了
望採納 謝謝^_^
❾ 泊秦淮描寫的景色有什麼特點
秦淮河自古為金陵(今南京)勝地:歌樓舞榭,鱗次櫛比;畫船遊艇,南來北往。詩人夜泊於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七絕。
詩的首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寫輕輕的煙霧和淡淡的月光籠罩著寒水細沙。兩個「籠」字將煙、月、水、沙四種景物融為一體,貼切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創設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寫詩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邊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同時也照應了詩題;「近酒家」開啟下文,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可見,這七個字承上起下,結構全篇。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後庭花》據說是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曲,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在歌聲女色之中,終於被俘亡國。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評歌女,而實際上是詩人有感於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批評那些沉溺於歌舞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猶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歷史、現實和想像中的未來聯系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❿ 秦時明月漢時關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從寫景入手描述了一幅冷清的什麼景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一般必須是兩句才能稱之為互文。回這一句詩的意思主要答就是說看秦漢的明月照著秦漢時期的關口,秦漢時期的長城還在,但是出征的人卻沒有回來。我們描繪了一副邊關凄涼冷清的景色,這種凄涼的景色也為下一步作者抒發戰爭的冷酷無情做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