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洞穴風景

洞穴風景

發布時間: 2021-01-15 01:54:51

① 羅田龍潭洞穴的景色,小學生400字作文

我的家鄉是在安徽的一個小村莊,那裡有城市裡沒有的景色。
奶奶家的四周,樹木環抱,房前栽種了竹子和果樹,板栗結出了一個個的果實,像刺蝟似的扎疼了我的手。掛滿枝頭的棗子招來一隻只小鳥,啄食時還在嘰嘰喳喳地叫著。我剛把它們趕走,它們又飛到梨樹上了,它們又去啄食成熟的梨子了。房屋的後面是一排排高大的松樹房屋的東南面是一片竹林,蒼翠茂密。穿過竹林前面就是一片稻田,綠油油的秧苗在夏風中擺動。
我和哥哥穿過田間小路,來到水庫。天氣很熱,我們迫不及待地跳進水裡,打起了水仗,還比賽潛水工夫。他們自由自在地游著,因為我只會潛水,只能在淺水裡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游。游水的時候我們感覺到,水庫的水不像以前那麼清澈見底,腳下的泥沙更多有的水底長起了水草。奶奶說,現在農民過分使用化肥和農葯,水被污染了。
家鄉的山是青的,水是綠的,天是藍的,空氣也比廣州清新了許多,晚上我也睡得格外香甜,因為那裡格外的寧靜,只有蟬鳴和蛙鳴。

② 洞穴構成了哪些著名的奇特地下風景

洞穴是地球自然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洞穴,它們有的深,有的險,有的奇,有的怪,有的幽,但都構成了一種奇特的地下風景。

③ 著名的洞穴景點分別是在哪些位置

廣東:肇慶七星岩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瀲灧,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種奇特的溶洞堆積地貌。

廣西: 以岩洞地貌為主的蘆迪岩洞景觀,景觀內有各種奇態異狀的溶洞堆積地貌,形成了「碧蓮玉筍」的洞天奇觀; 北流溝漏洞, 興安乳洞,永福百壽岩,宜山白龍洞,凌雲水源洞,龍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觀區。

雲南路南石林風景區: 溶洞景觀有:瀘西阿廬古洞、奇風洞、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鄉溶洞,

貴州: 本地溶洞地貌較多,主要有黃果樹瀑布附近龍宮洞,貴陽地下公園,鎮寧犀牛洞,鎮遠的青龍洞,龍山的仙人洞,貴州的織金洞,黔靈山麒麟洞。

四川: 黃龍風景區鈣化池、鈣化坡、鈣化穴等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觀;石柱縣新石拱橋為喀斯特天生橋地貌。

湖南:武陵源黃龍洞,冷水江波月洞,都是奇特洞溶洞景觀,各種堆積地貌羅列其中,如神仙府洞,奧妙無窮。

江西:鄱陽湖口石鍾山景區絕壁臨江洞穴遍布;彭澤龍宮洞長2000米,洞內可泛舟觀景,堪稱「地下藝術宮殿」。

浙江:瑤琳仙境,位於桐廬縣,是浙江省規模恢弘、景觀壯麗的岩溶洞穴旅遊勝地,也是浙江迤今發現的最大洞穴;洞長1000米,共有6個洞天,以「雄、奇、麗、深」聞名於世。

江蘇:宜興石灰岩溶洞有「洞天世界」的美稱,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又稱「三奇」,洞壑深邃,多奇石異柱,泛舟其中如入海底龍宮。

吉林:通化鴨園溶洞,有四個大廳,洞內滿布石柱、石筍、石鍾乳、石瀑、石簾、石蓮花、石幔等堆積景觀,並且深處有溶岩潭,深不可測,無法前往。

遼寧:本溪水洞, 福建玉華洞,龍空洞

福建龍空洞 玉華洞

④ 國內洞穴旅遊景點

中國最美的十大奇洞
織金洞
織金洞位於貴州織金縣城東北面二十三公里官寨鄉東街口。年4月,織金縣人民政府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發現此洞。織金洞囊括了當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種沉積形態,它既是一座地下藝術寶庫,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館,堪稱「世界奇觀」。 織金洞是我國著名的喀斯特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40佳之一。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與紅楓湖、龍宮、黃果樹大瀑布三個國家級風景區共同形成旅遊黃金環線。

黃龍洞
黃龍洞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中著名的溶洞景點,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頂級榮譽而名震全球。現已探明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洞體共分四層,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經中外地質專家考察認為:黃龍洞規模之大、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學的所有內容。黃龍洞以其龐大的立體結構洞穴空間、豐富的溶洞景觀、水陸兼備的游覽觀光線路獨步天下。

騰龍洞
騰龍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鄂西南邊陲城市---利川市,屬大巴山與武陵源交匯部,地處清江的發源地。跨東經108°21'---109°8',北緯29°44'---30°39'。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洞中景觀千姿百態,神秘莫測。洞外風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龍吞江瀑布落差20餘米,吼聲如雷,氣勢磅礴。

貴州龍宮
龍宮,與享譽中外的黃果樹風景區毗鄰,共同構築了貴州黃金旅遊線路。之所以稱之為黃金線路,其一是名瀑名洞,風景資源互為補充,相映生輝;其二是黃、龍旅遊板塊在貴州旅遊的龍頭地位,相當於廣西的桂林、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是貴州眾多景區中開發時間最早,目前遊客最多、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旅遊景區。龍宮是全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到龍宮旅遊,能有效地避開大量的輻射,長久居住對人體有奇特的療效功能。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位於湖南省中部,隸屬婁底市新化縣。相傳黃帝登熊山,將靈額蔥籠的九龍峰點化成九條青龍,沿九股清泉游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龍池。九條青龍游入資水,被梅山油溪石竹灣的風光靈氣所吸引,高興得在水中游、雲中飛、洞中舞,久久不願離去,一住就是幾千年。新化古稱梅山後人便把這個岩洞叫做梅山龍宮。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個就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42.2平方公里。在本溪市東北35公里處。大廳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碼頭可同時停泊遊船40艘,泛舟則可暢游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之深、飛瀑之美,然後,你不得不驚嘆:「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芙蓉洞
重慶武隆芙蓉洞,中國國家4A級旅遊區、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惟一作為「洞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提名地。其龐大的洞體,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征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倍受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青睞。在紐西蘭基督城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項目獲全票通過,武隆喀斯特與雲南石林、貴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崆山白雲洞
崆山白雲洞是河北4A級景區,它集地質地貌、水體景觀、地質構造、岩溶洞穴、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為一體的「人間仙境」。其總面積298km2,主要地質遺跡面積198km2的奇洞、險山、美林、豐水、名勝遺存,2005年8月被國土部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一片天賜的好山好水,為臨城鬼斧神工地鍛造出一派無限的風光。

石花洞
石花洞又叫潛真洞,位於北京房山區南車營村,距北京城區五十公里,距房山十五公里,因洞體深奧神秘幫稱潛真洞;又因洞內生有絢麗多姿奇妙異常的各種各樣石花又叫石花洞。 經中外洞穴專家考查,認為石花洞內的岩溶沉積物數量為中國之最,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岩、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我國四大岩溶洞穴。

玉華洞
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玉華古洞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距福銀高速將樂互通口3公里。古洞總長5公里,有藏禾、雷公、果子、黃泥、溪源、白雲六個支洞,共169個景點。它形成於二億七千萬年前,由海底沉積的石灰熔岩經過三次地殼運動的抬升和億萬年流水的沖刷、溶蝕、切割而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如今正處於發育生長期,是一處勝景天成、如夢如覺、自然幻化的人間仙境。

⑤ 除了桃園洞,天鵝洞,我國還有哪些奇特的溶洞(寫出這些景區的名稱和所在地)

我國奇特的溶洞有善卷洞、犀牛洞、玉華洞、龍宮洞、乾宏洞等。

一、善卷洞

善卷洞風景區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興「三奇」之首。善卷洞位於江蘇宜興市,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

二、犀牛洞

犀牛洞,位於貴州安順市。犀牛洞又稱「伙牛洞」,形成於200萬年以前,1975年修建地下提水站時,在洞內挖出牛骨化石,遂改名犀牛洞。洞長400多米,寬5-100米,蜿蜒曲折,結構奇特,有澄潭、層樓、別淚、宮殿。

三、玉華洞

玉華洞位於福建省將樂縣,面積43平方公里。玉華洞在將樂縣城東南5公里的天階山下,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華光四射而得名。

全洞總長約6公里,有兩條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黃泥洞、溪源洞、白雲洞等6個支洞和石泉、井泉、靈泉等3條寬1至3米小陰河組成。

四、龍宮洞

龍宮洞,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是1978年新發現的山底溶洞。因山洞酷似古典小說《西游記》中所描述的東海龍宮,故名龍宮洞。

五、乾宏洞

乾宏洞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由6個主洞和許多支洞組成。主洞長共2600多米,寬40米左右,高100多米。洞內有山有水,山水相連,洞中景物由鍾乳石組成,最高的鍾乳石達70餘米。

⑥ 七洞溝的景色資料介紹

七個洞崖墓群
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的七個洞崖墓群,建於東漢年間,共有20多座崖墓洞穴,距今約1800多年的歷史,具有重要的科考、探險、旅遊價值。因為最早發現時只有7個崖墓洞穴,故名七個洞。
七個洞崖墓群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的七個洞崖墓群是宜賓這次入選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歷史最悠久的。
目前發現的七個洞崖墓群,主要分布在七個洞至白馬溝的環形游覽線上,集中分布在3個區域。
東漢古墓七個洞保存完好,古墓內的石壁畫再現了東漢時期的民風民俗,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是古巴蜀文化的縮影,對研究川南東漢時期歷史和文化有很好的借鑒作用。[4]

七條溝
桫欏溝
桫欏溝
桫欏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當地群眾稱之為兩合河。它發源於古河鎮保民村,全長3公里多。因溝谷中長滿了有「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而得名桫欏溝。桫欏溝,集中分布有20多株桫欏樹。從桫欏溝往上,溪流形成一條高100多米飛天的3級瀑布。 桫欏溝景區規劃建設面積5平方公里,環繞溪流瀑布建有長2公里多的觀景和游覽步行道。[6]
象鼻溝
象鼻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此溝長3公里。相傳,在東漢時期,象鼻溝上有一座寺廟,叫象鼻寺。寺廟里供奉有普賢菩薩。人們在晚上經常看到六牙白象這條溪溝里吸水,於是,人們就將此溝
象鼻溝
稱之為象鼻溝。周洪謨在史家鋪報恩寺讀書時,經常在老師牟秉常先生的帶領下,到象鼻寺向主持方丈學習。[6]
胭脂溝
胭脂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西岸,發源於古河鎮興隆村,全長近4公里。相傳,每年七月初七,天上的七仙女都要下凡來到胭脂溝里來,沐浴、嬉戲。久而久之,把這溪溝里的水,也浸滿了仙女們身上的胭脂,溪水也發出淡淡的胭脂味道,因而得名胭脂溝。
胭脂溝
其實,胭脂溝的溪水裡有胭脂的感覺,是因為溪水中含有豐富的偏硅酸,用含有偏硅酸的溪水洗手、洗臉,就像抹了胭脂一樣,因而稱之為胭脂溝。
胭脂溝是七條溝中溪水流量最大的一條溝。溝內,有多姿多彩的瀑布群。胭脂溝匯入綿溪河處有高灘子電站。緊鄰的是胭脂沱電站。
每年的七月初七,仙女都要下凡到來這里。驚動了諸路神仙,他們也紛紛出來迎接七仙女的到來。特別是螃蟹,這一晚溪溝里到處都是。[6]
沙仙溝
沙仙溝
沙仙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西岸,長3公里多。沙仙溝因在山腰處有沙仙洞而得名。沙仙溝與七個洞崖墓群隔綿溪河大峽谷遙望呼應,又通過時光索橋,與七個洞、白馬溝等旅遊景點相連。相傳,明代的周洪謨經常在溝里研究東漢文化和崖墓文化。[6]
紅岩溝
紅岩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西岸,全長約4公里。山腰處有近10個紅色岩洞,故名紅岩溝。相傳,太上老君看到這里環境清幽,又有洞穴可居,就到這里的洞中煉丹。丹爐中那些竄動不滅的火焰,砂岩都烤紅了。這些典型的丹霞洞穴,鑲嵌在莽莽林海的萬綠叢中,在陽光的照耀下,璀璨奪目。紅岩溝的魚塘灣,其白堊紀紅砂岩中有魚化石。[6]
洪謨溝
洪謨溝
洪謨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總長3公里多,因明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為國名儒周洪謨小時候在此學習過而得名。
周洪謨以文起家,以儒名世一生著述甚豐,主修過《環宇通志》、《英宗實錄》、《憲宗實錄》;著有《箐齋集》五十卷、《群經辨疑錄》三卷、《南皋子集》二十卷、《敘州志》二十二卷。蜀中及長寧留下了他的《翠屏山書院碑記》、《箐齋說》、《重修西明禪寺記》、《眉山天下秀》等名篇。其中「峨眉天下秀」這句享譽世界的形象口號,就來自周洪謨的《眉山天下秀》。
後人爭相效仿,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周洪謨這樣造福桑梓的有用之人,也經常把孩子帶到這里學習了解漢學知識。為了紀念這些事兒,人們就把這條溝命名為洪謨溝。目前,洪謨溝中沿溪流而上,兩邊修建了環形游覽步行道,單面最長384米,環線全長720米。[6]
白馬溝
白馬溝
白馬溝位於綿溪河大峽谷東岸,溝長3公里多,是明代的「為國名儒」、禮部尚書、太子少保周洪謨讀書和在京為官省親時,經常拴白馬的地方,故名白馬溝。 相傳,周洪謨愛騎白馬,在報恩寺讀書時,在經常騎白馬到綿溪河大峽谷考察和研究漢文化。他騎的白馬就經常拴在這里。
周洪謨是一個非常愛家的孩子,明朝正統十年(1445年)在他26歲時殿試高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以後,經常回家看望妻子。為了能按時進院不遲到,又能見到妻子,他就將家鄉特有竹種——綿溪河大峽谷里的硬頭黃竹點化成白馬,騎著白馬往返於老家和京城。回家看望妻子市時,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大多都把白馬又變回硬頭黃竹,放在白馬溝里。
白馬溝是東漢岩墓群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在紅色的砂岩石壁上,高高低低分布著20多個崖墓。有些矮的崖墓,遊客還可以走進洞中考察或觀賞。白馬溝已經修建了760米長的游覽步行道,將綿溪河邊的游覽步行道、七個洞東漢崖墓群和連成旅遊環線。白馬溝旅遊環線又通過時光索橋,將峽谷對岸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七洞溝大的旅遊環線之一。[6]

飛泉寺
飛泉寺
飛泉寺,位於七洞溝旅遊景區綿溪河大峽谷的谷口東面山麓處。在漢代,因寺廟背後的山上有一條清泉飛流而下,故名飛泉寺。
飛泉寺始建於漢代,後經歷代和當代多次修葺,成為現在規模。飛泉寺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它背依丹霞台地,面臨綿溪河谷,周圍粗壯挺拔的楨楠環繞掩映,環境清幽,風景秀麗,讓人流連忘返。
這里過去還是長寧縣古河區飛泉鄉政府的辦公場地。長寧縣1993年撤區並鄉時,撤消古河區、古河鄉和飛泉鄉,合並設立了今天的古河鎮。
2013年,七洞溝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修葺完善的飛泉寺,依然保持了當年的布局和風格,成為了七洞溝的主要景點之一。[2]

五虎上將
在白馬溝的山腰處,有5尊蜀國「五虎上將」的塑像,他們是漢壽亭侯關羽、萬夫莫敵張飛、涼州驍將馬超,一戰成名黃忠、一身是膽趙雲。 由於年代久遠,塑像已經不成人樣,如今只留下5尊石柱了。[2]

開發建設
編輯
七洞溝旅遊景區2014年5月26日試營業以來,共接待中外遊客達6萬人次以上,單日接待遊客最多為2000多人次。景區的主要旅遊景點和旅遊項目有:綿溪河大峽谷漂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漢七個洞崖墓群,有「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群落,四川省唯一的「金絲楠」物種采種基因庫楨楠林,洪謨溝、白馬溝、桫欏溝、象鼻溝、紅岩溝、沙仙溝和胭脂溝七條溪溝,東漢古寺飛泉寺,時光索橋、胭脂湖和綿溪湖等等。七洞溝旅遊景區設計每日最大遊客容量為6000人次,其中漂流4000人次,每年可以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1]

歷史故事
編輯
豬兒陣
在綿溪河中,聳立著許多大石頭,成為綿溪河中一道獨特的景觀。
說起這些大石頭,還很有來歷的,那就是當年周洪謨吆的一群「豬兒」,被識破天機後「豬兒」停下來,留在這里成為了「豬兒陣」。
周洪謨天資聰慧,自幼讀書上進,從小立志成就學業,也好助人為樂。當時,長寧縣下長鎮的長江村一帶,由於地處長江的右岸,受地球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河岸長期受到洪水的沖刷,出現經常塌方等現象,農民的房屋和稻田也經常被毀壞。此時,周洪謨僅有10歲,在古家河報恩寺讀書。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千方百計不讓洪水再沖刷堤岸,保護群眾的生命和財產。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把一些無用的大石頭,把它搬到江邊去,修築堤壩,這樣,洪水就沖不垮堤岸了,河邊也不會再垮塌了,農民的生命和財產也不再受到洪水的威脅了。他經常騎著竹馬到處找大石頭。找到石頭後就把石頭變成豬兒,把它吆到長江邊。就這樣,一堆堆、一塊塊大石頭,變成了一條條豬兒,在他的竹鞭指導下,乖乖地走到長江邊。[7]

⑦ 水簾洞的人文景觀

兒時孫悟空的地盤西遊記取景地,值得一看----------黃果樹瀑布.水簾洞--------。

而根據小說回內容,答大瀑布後面有一個長134米的天然溶洞,這是世界瀑布家族中惟一有天然水簾洞貫穿瀑身的瀑布,6個洞窗均被稀疏不同、厚薄不一的水簾所遮擋,水簾洞的特徵是洞口很小,僅容猴子們鑽進去,而洞內很大很深,洞內流出的泉水遮蔽住了洞口,並與東海連通。

⑧ 快樂西遊中洞穴風景地圖在哪裡

洞穴風景地圖啊
不知道你說的是幾哦

新手任務

應該在球球洞 或者豬豬洞

⑨ 狐狸洞的景區

狐狸洞風景區共分為三個景片,即溶洞群景片、白馬山景片、大峽谷景片,是省內少有的喀斯特地貌與浩瀚湖水交相輝映的風景區。狐狸洞群現已開發三個洞廳,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各洞廳鍾乳石色彩都不相同,千姿百態、維妙維肖,使人無不慨嘆古人類選擇居所的獨具慧眼。
溶洞群景片堪稱「清風無價笑迎八方來客」。因為這里盛夏特別涼爽,因此古人類常到這里避暑,當時這里十分陡峭,他們就靠這些粗壯的古藤上山狩獵、采果和下山捕魚,因為藤蔓披掛,所以此景又叫「古藤洞簾」。
[古人娛樂洞廳]這是個比較寬敞平坦的洞廳,洞中多為米黃色的鍾乳石,適宜古人類在此開展宴會、歌舞、婚禮等大型室內活動。
群雄赴會:這是和平鴿,這是千年山龜、下山猛虎,這是進洞白馬、迎賓仙鶴,那是倒掛金雞、聚首恐龍,也許當時古人類在此開展宴會和喜慶活動,這些動物前來圍觀分享吧。這好象是遠古人類的一對情侶正雙雙進入洞房呢,這些動物難道是前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嗎?這里好象一個戲台,動物們也許是前來觀看能歌善舞者的表演吧,盛會雖然已散盡數萬年,但這栩栩如生的石鍾乳卻依然留下當時的盛況。
劍齒象鼻:這是與古人類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一種古動物叫東方劍齒象,地球上現在已經滅絕,它的鼻子與我們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大象鼻子有著明顯的不同,特點就在鼻頭比較大,鼻樑直,無法大幅度彎曲,而牙齒卻是直的。
牛承甘露:相傳古人類曾養一頭野牛,可每到夜晚就要吮吸樹上的甘露,不然叫鬧得人們無法休息,於是古人類就把它拴在這形似楊桃樹葉、四季滴水的鍾乳下,從此野牛再不吵鬧了。
天然浴池:冬暖夏涼是溶洞的特點,因此嚴冬時節這里就成了古人類冬季沐浴的理想場所,瞧,這里的鍾乳石都被踩踏得光滑並凹凸不平。相傳有隻天鵝聽說人類紛紛到此沐浴,也好奇地前來探密,見此清泉不禁戲起水來。
蓮燈普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里的洞廳雕琢得象現代人居室的吊頂一樣,似乎料到這個洞中將要有人類的祖先們到此居住,特地設計了這么個張燈結綵的廳堂,供人們在此舉行婚禮和誕辰洗禮等儀式。
古人休憩洞廳:這是鍾乳石保護得較好而且最白的洞廳,鍾乳石以瀑狀和幔狀為主。由於通風性能好,又有許多平坦乾燥的平台,還有天龍和眾神可供禱告,適合古人類憩棲和向天神祈禱。巨貘(mò))情侶:這是生活在一萬年前的華南巨貘,現在已經在地球上滅絕。這一隻是雄性的,那一隻是雌性的,主要區別在頭部的冠,它們像一對情侶正在相互追逐嬉戲呢。
古人盼曉:這里彷彿是一位卧床的古人正在等待黎明的到來。古人生活在這漆黑的洞穴中,漫漫長夜只有月光為伴,而沒有月光的日子,怎不盼望黎明早點到來呢?所以老天爺似乎知道古人的這種心思,特地在此開一個天窗,好給人們一點希望。
古人卧榻:這一帶可以看到許多平台,都是古人類休息的地方,這些地方不僅平坦,而且乾燥,避風保暖性好,所以古人類選擇了這種場所做卧室。
生命之源:這里反映的是生命誕生的過程,這是「生命之根」,那是「生命之門」,那是「生命之果」。從古至今,人類都是通過這種程序繁衍生息綿延萬代的。
望子成龍:相傳古人類在孩子誕生滿月後,母親都要背著自己的孩子到這里來拜訪天龍,大概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象天龍一樣飛黃騰達吧。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拜龍,還自命為龍的傳人,也許我們遠古穴居在此的人類就是以此為圖騰來膜拜的吧。
古冰川:在公元一萬年至七萬年前的漫長歲月中,地球處最後一次冰川期。根據地質學分析,隨著這次冰川期的到來,大量古人類為避寒而南遷,台灣海峽也由海水消退變成陸地,因此台灣的古人類就是這個時期從祖國大陸遷移而去,台南縣也發掘了與狐狸洞同一時代的古人類化石,叫「左鎮人」。
神聚龍宮:這是耶穌,那是太上老君,前面的是觀音,上方是如來與彌勒,相傳眾神發現這里祥雲籠罩,紛紛前來探個究竟,原來龍鳳在此呈祥,把整個宮殿照得金碧輝煌,眾神便前去為它們祈福。大家一定會發現這個洞廳的鍾乳特別白,也許居住在此的古人類就把它當作神聖的殿堂,時常到這里來祈禱還願吧,因此給予特別保護。各位男士不要對這里龍在下,鳳在上有意見,也許生活在此的古人類正處於母系社會,鳳是他們心目中至尊的象徵,後來人類逐步進入父系社會,才開始了對龍的獨尊。
古鍾長鳴:當時古人類到龍宮祈禱就到此敲鍾,聽到鍾聲,居住在此的古人類便俯首禱告。悠悠古鍾扣擊了數萬年,如今已有裂痕,請大家注意保護,不要再扣擊了。空心古樹:也許古人類為了營造禱告的氣氛,將這根空心大樹搬來敲打,與我們現在寺廟中的木魚有異曲同工之妙吧。?仙人橋:眾神為了去龍宮修下此橋,後來古人類利用此橋在上層洞廳穿行,也許某天從中得到了啟示,他們發現了造橋技術,此後便有了人間萬千橋梁。
雄鷹回首:據說當時生活在這里的古人類養了一隻勇猛的雄鷹,當古人類外出狩獵時,它就在此看守門戶。
古人起舞:這多象個古人在林中奮臂起舞呀,引得這些動物目不轉睛地觀看呢。中國犀牛:這又是一種與古人類生活在同一時代,現已經滅絕的古動物「中國犀」,它的角就是這樣的,比現代犀牛的角長而帶彎鉤。
古人燒烤洞廳:這是鍾乳石最黑的洞廳,說明古人類在此燒烤較多,鍾乳石以柱狀為主,大家可以看出這洞中的鍾乳石和洞壁都較黑,這里與廣闊的後山緊連,古人上山打獵歸來,便在此燒烤。
酋長坐化:據說古人類從洞中遷出時,他們的老酋長不忍離棄這世代繁衍生息的熱土,決心要與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相依為命,後來就在此坐化仙逝了,你看他眼中還帶著淚水。
殺威棒:相傳這是酋長用的權杖,有不服規矩的人,首領召集會議對其進行處罰,這是當時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
木石滿壁:這些木頭化石,大概是當時古人類為了燒烤,將木棍扛進壁洞用以懸掛野味、架火燒烤,露在外面的已腐爛,而深陷在洞內的因空氣阻隔便成了化石,隨地質變動,現在又顯露出來了。
空中飛人:相傳有個好事者,看到鳥在天上飛翔,羨慕得不得了,別出心裁,把大鳥的羽毛收集起來,製作成翅膀捆綁在自己手上,希望能飛向藍天。後來跑到白馬山頂上試飛,不慎翅膀脫落,墜崖而亡。這也許是人類最早的飛天夢想,後來古人類為紀念他而塑造了這個空中飛人。
鯉跳龍門:這是兩根盤龍柱支起一道龍門,大概這里是酋長的餐廳吧,那麼庄嚴神聖。相傳酋長看到一條捕來的紅鯉魚十分漂亮活潑,不忍拿去燒烤,就說:「如果這條鯉魚能從龍門跳出,就把它放生吧!」話音未落,只見那魚便一躍而起從龍門飛出,酋長大驚,說是神魚,便帶著部落的全體成員到九龍溪邊舉行了隆重的放生儀式。
燒烤天鵝:這多象被古人類捕獵來架在此燒烤的天鵝呀。瓜果滿堂:這些多象古人類從山上採摘下來,懸掛四壁的瓜果呀。
千層古塔:據說這洞中曾妖風肆虐,古人類就造了這座寶塔鎮住了妖風邪氣,這大概就是自古以來造塔鎮邪的原由和啟示吧。看,這里還有兩個古人正在護塔呢。
磐壁生根:人類生命的繁衍生息,就象這磐壁生長的根須一樣頑強,在與大自然的奮斗中不斷延續、壯大。
古木化石:這一堆石塊,就象完整的一棵大樹被分割成幾段,據考證這是一億多年前地殼變動時,被沙土覆蓋沉入海底,經數千萬年的沉積風化形成的。也許是個偶然的機會,被古人類發掘出來,當作神物堆放在這里供奉天地吧。
猛虎巡洞:據說這是古人類馴化的一頭猛虎,日夜在此巡邏守護,讓古人類安心休息,時刻等待著抗擊入侵者。
閩台同根樹:這是並蒂而生的參天古樹,就象我們狐狸洞發掘的古人類化石與台灣發掘的同根同源,據專家考證,清流狐狸洞化石的發掘,進一步證實台灣古人類是從福建遷移過去的。所以說,閩台自古同根同祖,台灣從遠古開始就是祖國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凡是研究兩岸關系學或交流史的都要從這一歷史淵源說起。
王蛇把洞:相傳這是酋長馴養的一條眼鏡王蛇,酋長坐化時囑托它要保護好自己的老家,於是它從不懈怠守衛在此,瞧它好象在對大家說歡迎再次光臨,祝旅途平安!
遠古梯田:這片原始森林是生長在層層梯田上的,大概是古人類學習耕種糧食時開墾的試驗田吧。
後山大坪:這個小盆地是自古以來人類活動的結果,遠古人類常常集會,或共同商議抵禦外來入侵、解決自然災害的辦法,或群聚開展娛樂、祭禮活動,在自己的家門口有這么開闊的廣場,當然是很理想的場所。以後這里因地處閩西、贛南通往福建沿海的水上交通要道,前面又是水道最險要的「九龍十八灘」,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軍士依此山勢設置關隘(ài),以洞穴為屏障把守這一要塞,所以現在許多山上還有不少古兵寨的遺址,有史可查的就有南宋文天祥部、元末陳有定部、太平天國石達開部在此駐扎並利用這個廣場來操練兵馬。據史料記載,現居廣東、東南亞一帶的客家人,是客家第三次大遷徙從閩西去的,這次遷徙與前兩次不同的是,前兩次為避難逃荒而南下,這次是隨文天祥護駕勤王而去,進居香港的第一代客家人就是這個時期到達的,因文天祥兵敗而散居荒無人煙的海島,據說香港九龍名稱的來由與「九龍十八灘」有關。
化石發掘遺址:這是當時考古學家發掘化石的遺址之一,保留原貌供大家觀賞。狐狸洞古人類化石的發掘,證明福建在2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根據福建歷史記載,最早的先民是以蛇為圖騰的七個部族,叫「七閩」,所以福建又簡稱「閩」,後來古干越人遷入,合稱「八閩」。在閩江沿岸已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有數十處,最有名的是與台灣鳳鼻山長濱文化遺址同一時代的閩侯縣曇石山文化遺址,距今7000—8000年。這與狐狸洞古人類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因為古人類從穴居走出,便沿河遷移尋找山間盆地或平原轉向原始部落農牧群居的生活。那麼這些閩人後裔都到哪去了呢?其實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歷史證明落後的民族,總是被先進文明的民族所同化,由於中原人口大舉南遷,帶來了中原漢人的先進生產方式和優秀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滲透、同化,原閩人也都漢化了,成為漢民族的一部分。

⑩ 加勒比庫森洞穴經典景色和旅遊特色

加勒比cool生動覺經典景色和旅遊特點是什麼?加勒比褲分動學經典景色和旅遊特色是什麼?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