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書店風景

書店風景

發布時間: 2021-01-15 15:58:12

1. 西西弗書店賣重慶風景明信片嗎

親,如果你喜歡重慶風景明信片,可以用風景照片定製成明信片哦,更特別~上次把出去旅遊的照片做成了明信片跟照片書,都不錯,蝶印定製這一家,你可以看看~

2. 欲求一篇詳細的旅遊書籍的讀書筆記範文

愛書人的旅行(《書店風景》讀書筆記)記得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大自然的景觀面前,人性是顯得渺小的。這樣感覺在我讀到《書店風景》一書時又重新觸及。書店是書海的縮影,以知識為牆壁,滿是人文氣息,是以讓每個虔誠的讀者謙卑,薄弱。 記得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大自然的景觀面前,人性是顯得渺小的。這樣感覺在我讀到《書店風景》一書時又重新觸及。書店是書海的縮影,以知識為牆壁,滿是人文氣息,是以讓每個虔誠的讀者謙卑,薄弱。 作者鍾芳玲,一個以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教書,寫書作為工作與趣味的女書人。長期游歷與世界各地的書店中,如作者自已介紹:我的旅行最後竟演變為以讀書,買書為目的,美術館,博物館,名山勝水等景觀反而成了陪襯。這樣的經歷足以讓每個愛書者羨慕,能領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風土人情的書店,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意思的事。看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子情書》的讀者一定還有印像:當歐美連鎖業迅猛發展時,大的連鎖書店給傳統獨立書店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獨立書店在價格,設施,管理的諸多劣勢上,為了生存不得不面臨新的問題,不得不重新為自已尋找市場定位,尋找其耐以存活的經營特色。獨立書店的經營特色是至關重要的,《書店風景》一書中就介紹了作者從世界各地收羅回的諸多特色書店。書中將這些書店歸納分成三類: 一:地標書店。書店成為一個城市的地標,顯然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就連一般的旅遊書籍也不得不特別介紹,本書中介紹了五家此類書店:巴黎「沙士比亞書店」,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紐約「高談書店」,紐約「史傳德書店」,第五家為美國連鎖書店中最具特色的一家--位於費城市中心的「博得書店」。書中寫道:「大概沒有別的書店比『博得』更勤勞好客的了,每天早晨七點,『博得』就打開大門,讓濃濃的書香和咖啡,招引眾多的愛書人。許多上班族因此將早餐從自家的廚房,移到二樓靠窗的咖啡座,用簡單的早點以及店中提供的英美書評,開啟一天的生活,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澄清思慮,觀照人生。」「入夜後的美國市中心,通常隨著退去的下班人潮,陷入一片死寂中,商店在六七點後,大都已經打烊,而『博得書店』卻以通明的店面,繼續服務顧客,直到十點止,許多愛書人或是無處可去的寂寥者,於是有了一個去處,可以流連到最後一刻。」「『博得』之所以成為費城居點的新據點,不僅在於其獨亮的燈火,更在於店中自然浮盪著一般安祥可人的氣氛,緊緊地抓住了顧客的腳步。在寬敞的空間(約四百坪),干凈利落的陳設中,四處散布著舒適的桌椅,任人入座,安逸而不受拘束地閱讀。愛書也懂書的店員,親切而熱心地服務顧客,提供各種咨詢及幫助,省卻顧客找書訂書的麻煩。」「沒有華麗精緻的門面,沒有高不可攀、令人望而生畏的姿態,『博得』全然以一派書卷氣,傳達書籍卷冊中本該有的書香。」這類書店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書店不僅僅是一個購書售書場所,往往都飽含了一段段悠久的歷史、故事。比如巴黎「沙士比亞書店」,早期書店主人「莫霓娜」結識了不少文藝界人士,一戰後,這里曾雲集畢加索、鄧肯、喬伊斯、海明威、旁德等名人,他們在此高談闊論,借閱,或發表新作。甚至喬伊斯巨著《尤利西斯》在雜志遭禁後還是這間「shakespear bookshop」勇敢再版,出版只是出於店主人對於喬伊斯的崇拜,因此書店還曾被納綏分子關閉。經營者的個人魅力左右著書店的方向乃至一切,我想這可以算作是經營者灌注於書店的「性格」。 二:主題書店。「主題」故名思義是有著鮮明特色的。在這類書店中作者介紹了包括「飲食」,「旅遊」,「女性主義」,「作家」,「心靈」,「DIY」,「犬科」,「玄秘小說等各類特色書店。有關於飲食的,如德國法蘭克福的」哈馬斯飲食書店「,踏進這家書店,彷彿置身於一個書房與廚房混合體的空間,正中央擺著木質餐桌,一旁有個大烤爐,後面是吧台區域,然而卻不見鍋碗盆瓢,餐桌和烤爐上陳列的是各種圖文並茂的食譜。倫敦的」廚師書屋「成了廚師、老饕、餐飲評論家經常出沒的地方,在這里不僅可以互換心得,還能從書中擷取靈感。如果說食物代表了物質面,書籍是精神的象徵,那末」廚師書屋「無疑將兩者做了巧妙的結合。美國費城」烹飪書攤「開在菜市場與食品店之間。來此購書的人倒不一定都為了下廚,由於烹飪書不乏圖文並茂、印刷精美者,因此有一些人以搜集此類圖書為樂趣。另外,食譜也是極受一般美國家庭歡迎的禮品書,難怪美國出版商敢以驚人手筆,每年平均推出七八百種烹飪書。有的烹飪書店的營業員竟然廚師打扮,別有風趣。此類書店可謂眼花撩亂,多姿多彩。書店業在此盡顯繁榮,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重點都是主人的思路。在諸多介紹中有這樣一家:文學與人性的聚合點--葛蓮-愛倫」傑克-倫敦書店「。這家書店就開在大作家傑克倫敦的故居旁。這里曾住著作家的女兒,書店主人還收藏了不少傑克倫敦的書籍和紀念品。

記得採納啊

3. 作文 書店裡的風景

天陰沉沉的,還刮著風。說實話,這種天氣,我真的不願意出來---也許再過一下,就要下雨了。但是我們還要去上學,不得不出門。

我正騎著單車往學校的路去,正在第一個路口旁,我看見一個穿著我校校服,瘦而中等身高的學生,滿頭大汗的跑過來,他旁邊有一個矮矮瘦瘦頭有點黑白之間頭發的老奶奶。

我一邊騎,一邊望著他們,我聽見了他們倆的對話。「我要十元錢『。老奶奶愣了愣,拿著拐杖急著問:孩子,你要這么多錢做什麼?他非常生氣的凶道:你管我用來干什麼,反正就是用來學校資料費的,少廢話,快拿錢來!」老奶奶無可奈何的站著,心裡有點慌,嘴裡哽咽了一下,眼睛裡含著一滴眼淚。她從褪了色的衣服里摸出一個鄒巴巴的袋子,打開這一層層包裹的嚴嚴實實的袋子,用粗超的手數著:五角,1六角,一元,二元……數完後手顫抖的把錢遞給了自己心愛的而又唯一的孫子,而他孫子毫不猶豫的搶過錢,轉身便一邊走,嘴裡一邊罵道:「真是的,煩死了,這老太婆慢死了。』

而那位老奶奶只能夠眼睜睜的望著自己的孫子拿走錢遠遠離去,直到孫子無影,才拿著拐杖慢慢的往回走去。我心裡想」他拿錢應該不是買資料,如果是要買資料,向家裡要錢,也不必要用這種口氣和態度啊,我覺得他用家裡的錢,用的不利。就在第二個路口,我又看見了他,他與幾個爆炸頭青年在一起,還說著粗語,打量准備去網吧。我這才明白,原來他們向家裡要錢是用去網吧的,果然不出乎我所料。

於是,我非常憎恨那幾個學生,也替他們想:父母找錢養我們,為我們付出,供我們上學讀書,他們賺的錢來之不易,而他們卻用「學校買資料」等借口來騙取家裡的錢去泡網吧。我真為他們感到不應該。

這時我回過頭望瞭望老奶奶,他一邊摸著額頭的汗,一邊吃力的上坡。這時我心有點沉痛。在這沉痛的一瞬間,天下起了毛毛細雨。老奶奶又再次伸出了她那粗糙的手遮擋那微雨。我替老奶奶感到擔心,我也看出老奶奶對子孫的愛。但為什麼上帝對她不公平,有一個對她這么沒良心的孫子,而她孫子騙她的錢去網吧,想到這里我也哽咽了一下。老奶奶時不時回頭看看她的孫子。這時我被這種愛的力量打動。在我心裡:唉「了一聲,繼續往學校騎去。

嘩----瓢潑似的大雨很快下了起來,人們在雨中奔跑著,呼喊著。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但願這場雨能夠將那些近乎麻木的靈魂和不好的事跡都沖洗干凈。相信,這雨後的城市一定會很美,很美。

4. 書店風景等書的免費 電子版

不知道,我在網上查了很久也沒有結果,對不起不能幫你了,

5. 關於風景課外書的讀後感(200字左右)2篇 在今天8:00前發上網 急急急急急!!我求求大家了!!

書店風景》讀後感
我相信,某個人與某些書的相遇常常是有機緣的。印象中,書名里含有「書店」的書為數不多,還加上「風景」兩個字,又把與那些做書店有關的專業書拉開了距離。於是當同事把它推薦給我時,我便欣然接受了。
對於我這個「老書店」來說,在「封面」的閱讀能力上,還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淡淡的白色封面外裹著黑色的特種紙書衣,透過鏤空的「窗戶」露出的是書店溫暖的一角。黑底銀字配上有作者簽名和照片的封腰,顯現出一種雅緻和精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封底和封二上的那個名為Julis的來自舊金山一家書店的銅人,酷似希臘神話中被宙斯懲罰而背負整個天地重量的阿特拉斯,手舉起的水晶球正好映照出背後書架上的書。據說作者的用意是以此來形容「書店工作者就宛如這銅人一般,以強勁的雙手默默地托起書的世界,讓世人能無憂無慮地欣賞書店之美。」就憑這一點,也足以讓我們這些「賣書人」感動一陣子了。這是《書店風景》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該書初版序言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位當地名人,在告訴同好單車旅行要訣時,總要附加的一句話——「記得帶上一本書」。為此在赴德訪問時,盡管同伴們都帶上了筆記本電腦,而我卻還是遵循了這句叮囑,帶上了這本還不算沉甸的《書店風景》。一來怕的是旅途負累,二來還是習慣於那種手紙間相互磨擦的真實感。以往出差帶的大凡是小說、雜志之類的,為的只是一個「休閑」。所以帶上這本書旅行,說實話還是相當「冒險」的。但在機場讀了作者寫的幾篇序後,這種擔憂便盪然無存了。湊巧的是這是一本全部以描寫西方書店為主題的華文圖文書,為此,我心裡還想著說不定有一天也能不期而遇,身臨其境光顧書中某一書店。然而既使無緣拜訪,而手捧書卷,遙想著這家書店或許就在某個不遠的地方,如此有親近感的閱讀,豈不也是一件愜意之事么。轉而又讓我感到幾分羞愧的是作為一個書店的經營者,對這本已有十多年書齡且一版再版的「關於書的書」卻一無所知。心裡頗有「相見恨晚」之意。
作者經歷了二十年的長途跋涉,尋訪了一千多家各國的書店,擇其精要地介紹了歐美25家風格迥異的書店。細膩柔美的文筆敘述了一個個「書店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有的婉約秀麗,有的氣勢磅礴,有的細致精巧,有的古意盎然……閱讀間彷彿相隨穿梭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書店之間。不但如此,更多的是通過描寫這些書店的現狀,讓人們去思考書業未來與方向。說是「風景」,而讓我更加為之贊嘆的是一個個書店的店主們對書的那份熱愛、迷戀,以及那種西方人特有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由於他們的努力和執著,使小小的書店催生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思想者和偉大的作品,從而發展成為當地文化的象徵,也成了這些城市的地標。記得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鍾芳珍女士無疑就是具備這雙慧眼的人。也許人們看了書後都會抱憾在書中未提及一家國內的書店。我想或許這正是一個東方女性的高明之處。她把這種與我們相隔千山萬水的遙遠的美,傳遞與我們,和我們分享。而把我們身邊的書店風景,留於我們,讓我們自己去發現、挖掘、塑造、從而珍惜她。
雲游四海、逛書店、買書、賣書、編書,與愛書之人交流切磋,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職業完美的融合到一起,這對每個愛書者來說,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一種生活狀態啊。然而在羨幕的同時,我們同樣能感受到在成績和光環背後作者的那份執著與艱辛。
據說國內某書店老闆,為了尋找開書店的靈感,幾乎翻爛了三本《書店風景》。而我在想書中那些店主的靈感又取之何處呢?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在書店美麗、溫馨、寧靜、高雅的表象後面,藏著的往往是經營的艱辛和生存的挑戰。在德學習期間,我們了解到今日德國中小書店的店主們大都不能靠其收入謀生,許多老闆的收入往往還不如店員,堅持著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一個理想,靠的是對文化的激情,和對書的熱愛。所以我認為「靈感」往往來源於生活、來源於一種全身心的「投入」。而更值得我們借鑒的是他們對讀者的那份關懷和厚重的精神。若非要在一本書上找答案,那往往會搞得「東施效顰」、「南橘北枳」。
記得作者說過:「書店是文化和社會的導流並散播精神與情緒,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賣場,更是一方詩意憩居地」。
如果說工作者是美麗的,那麼我們這些「書店風景」的守護者,則更是美中之佼者。而今天自己能成為其中一分子,無疑是幸運而值得驕傲的。在與不少讀者交流中,我們可以感到,在他們眼中,也許我們大多都是博覽群書、滿腹經綸之士,所以也常常願意與我們一起煮酒論劍,或者在我們面前談古論今的顯擺一番,以分享他們從書中獲取的快樂。每每於此,自己才後悔 「該念的書都沒有念」。若是拿自己與作者筆下的業主相比,則更顯得相形見絀,底氣不足了。由此推來,作為書店的經營者,在整天考慮利潤、銷售、碼洋、庫存的同時,還真的應該給自己留點空間,找點時間,靜下心來讀點書了。與其說是為了「裝點門面」或者 「加油、充電」,不如說還是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感悟人生罷了。
夢想著有一天,我們的書店,以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矗立在我們各自所在的城市,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智者在此垂釣(引用P54頁)」,「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我們則微笑著 「坐擁書城」,並且可以自豪的說「風景這邊獨好」。
若是把世上每個人當作一本書的話,那麼世界就是一個最大的書店,人們每天都在相互閱讀、相互推銷,有的可以暢銷全球,而有的則少人問津。如此說來「書店風景」也不就是「人生風景」嗎?
自己減少點哈

6. 《書店風景》平裝版 和精裝版的區別

文字是一樣的,區別就是包裝和圖片而已。

7. 我想開一個電子書店,怎麼才能與出版商聯繫上

愛書人的旅行(《書店風景》讀書筆記)記得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大自然的景觀面前,人性是顯得渺小的。這樣感覺在我讀到《書店風景》一書時又重新觸及。書店是書海的縮影,以知識為牆壁,滿是人文氣息,是以讓每個虔誠的讀者謙卑,薄弱。記得一篇文章中提到:在大自然的景觀面前,人性是顯得渺小的。這樣感覺在我讀到《書店風景》一書時又重新觸及。書店是書海的縮影,以知識為牆壁,滿是人文氣息,是以讓每個虔誠的讀者謙卑,薄弱。作者鍾芳玲,一個以讀書,編書,買書,賣書,藏書,教書,寫書作為工作與趣味的女書人。長期游歷與世界各地的書店中,如作者自已介紹:我的旅行最後竟演變為以讀書,買書為目的,美術館,博物館,名山勝水等景觀反而成了陪襯。這樣的經歷足以讓每個愛書者羨慕,能領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風土人情的書店,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意思的事。看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子情書》的讀者一定還有印像:當歐美連鎖業迅猛發展時,大的連鎖書店給傳統獨立書店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獨立書店在價格,設施,管理的諸多劣勢上,為了生存不得不面臨新的問題,不得不重新為自已尋找市場定位,尋找其耐以存活的經營特色。獨立書店的經營特色是至關重要的,《書店風景》一書中就介紹了作者從世界各地收羅回的諸多特色書店。書中將這些書店歸納分成三類:一:地標書店。書店成為一個城市的地標,顯然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就連一般的旅遊書籍也不得不特別介紹,本書中介紹了五家此類書店:巴黎「沙士比亞書店」,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紐約「高談書店」,紐約「史傳德書店」,第五家為美國連鎖書店中最具特色的一家--位於費城市中心的「博得書店」。書中寫道:「大概沒有別的書店比『博得』更勤勞好客的了,每天早晨七點,『博得』就打開大門,讓濃濃的書香和咖啡,招引眾多的愛書人。許多上班族因此將早餐從自家的廚房,移到二樓靠窗的咖啡座,用簡單的早點以及店中提供的英美書評,開啟一天的生活,或者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澄清思慮,觀照人生。」「入夜後的美國市中心,通常隨著退去的下班人潮,陷入一片死寂中,商店在六七點後,大都已經打烊,而『博得書店』卻以通明的店面,繼續服務顧客,直到十點止,許多愛書人或是無處可去的寂寥者,於是有了一個去處,可以流連到最後一刻。」「『博得』之所以成為費城居點的新據點,不僅在於其獨亮的燈火,更在於店中自然浮盪著一般安祥可人的氣氛,緊緊地抓住了顧客的腳步。在寬敞的空間(約四百坪),干凈利落的陳設中,四處散布著舒適的桌椅,任人入座,安逸而不受拘束地閱讀。愛書也懂書的店員,親切而熱心地服務顧客,提供各種咨詢及幫助,省卻顧客找書訂書的麻煩。」「沒有華麗精緻的門面,沒有高不可攀、令人望而生畏的姿態,『博得』全然以一派書卷氣,傳達書籍卷冊中本該有的書香。」這類書店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書店不僅僅是一個購書售書場所,往往都飽含了一段段悠久的歷史、故事。比如巴黎「沙士比亞書店」,早期書店主人「莫霓娜」結識了不少文藝界人士,一戰後,這里曾雲集畢加索、鄧肯、喬伊斯、海明威、旁德等名人,他們在此高談闊論,借閱,或發表新作。甚至喬伊斯巨著《尤利西斯》在雜志遭禁後還是這間「shakespear bookshop」勇敢再版,出版只是出於店主人對於喬伊斯的崇拜,因此書店還曾被納綏分子關閉。經營者的個人魅力左右著書店的方向乃至一切,我想這可以算作是經營者灌注於書店的「性格」。二:主題書店。「主題」故名思義是有著鮮明特色的。在這類書店中作者介紹了包括「飲食」,「旅遊」,「女性主義」,「作家」,「心靈」,「DIY」,「犬科」,「玄秘小說等各類特色書店。有關於飲食的,如德國法蘭克福的」哈馬斯飲食書店「,踏進這家書店,彷彿置身於一個書房與廚房混合體的空間,正中央擺著木質餐桌,一旁有個大烤爐,後面是吧台區域,然而卻不見鍋碗盆瓢,餐桌和烤爐上陳列的是各種圖文並茂的食譜。倫敦的」廚師書屋「成了廚師、老饕、餐飲評論家經常出沒的地方,在這里不僅可以互換心得,還能從書中擷取靈感。如果說食物代表了物質面,書籍是精神的象徵,那末」廚師書屋「無疑將兩者做了巧妙的結合。美國費城」烹飪書攤「開在菜市場與食品店之間。來此購書的人倒不一定都為了下廚,由於烹飪書不乏圖文並茂、印刷精美者,因此有一些人以搜集此類圖書為樂趣。另外,食譜也是極受一般美國家庭歡迎的禮品書,難怪美國出版商敢以驚人手筆,每年平均推出七八百種烹飪書。有的烹飪書店的營業員竟然廚師打扮,別有風趣。此類書店可謂眼花撩亂,多姿多彩。書店業在此盡顯繁榮,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重點都是主人的思路。在諸多介紹中有這樣一家:文學與人性的聚合點--葛蓮-愛倫」傑克-倫敦書店「。這家書店就開在大作家傑克倫敦的故居旁。這里曾住著作家的女兒,書店主人還收藏了不少傑克倫敦的書籍和紀念品。 答案補充 還有五萬張傑克倫敦的資料卡,並分類存檔,這里成了學者文人經常出沒的地方。這樣的書店,果真可以稱為:文學與人性的聚合點。 三:古董/二手書店。古董書店一般是指的買賣稀罕、絕版、表訂和印刷精美而值得收藏的書。這些書當然也是二手書,甚至轉過幾十手,但是價值不菲。書店在這里簡直就像一個藝術走廊,像一門收藏藝術。二手書則大多是賣的便宜的舊書,但有經驗的讀者一定知道,這里常常會有」奇遇「,會找到一些市面上沒有再版的老版本的好書,且價格適中。至今仍有印像在武漢時的一家」集成舊書社「,光頭的老闆把收來的大堆書分類,清理,上架。我常常會在閑時雲那裡拾點」舊貨「。在本書中作者還介紹了一個饒有興趣的書店主人,一個書界里的傳奇人物」理查--布斯「。此人買下一個小鎮,以書立國,並對外辦理護照,他還曾是1976吉尼斯舊書擁有者第二名(一百多萬冊)。以書立國,一個人愛書愛到這種地步,倒真是可愛。答案補充 書中挑選的都是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店家,大部分儼然已是當地的文化地標。尤其喜歡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下次去巴黎時一定去看看,據說那裡的店堂牆上貼一句話:不要對陌生人冷淡,也許他們是喬裝的天使。全書配有大量真彩圖片,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看著這樣一群有代表性,有著鮮明特色的書店,不得不讓人感到,無論是超級連鎖的沖擊,還是網上書店的興起,都阻擋不了傳統獨立書店的存活與發展。甚至許多讀者都認為,買一本書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消費行為,更是一種支持理想,欣賞專業的表現。著有《聚書的樂趣》,愛書成痴的紐頓曾說:」世界上最有趣的是人,其次才是書。「鍾芳玲一生與書結緣,在書中邀讀者共享她的書故事和書店風景,展現出一個你未曾見過、感慨良多的書天堂。鍾芳玲認為逛書店最過癮的事,莫過於碰到氣味相投的店主或店員,和他們煮酒論劍一番,或聽他們口沫橫飛地談論自己喜歡的作品。她還說:」書店風景走過上千家書店,對我而言,每一書店都像一幅幅風景,有的婉約秀麗,有的氣勢磅礴,有的細致精巧,有的古趣盎然,當然也有一些就個人的標准而言,相當乏善可陳,但無論如何,我總是心存感激,任何一種類型的書店,總能吸引與它相契的顧客。答案補充 品位的高低如人飲水,實在不容置喙。在書的世界裡,每個人自有他的天地。愛書的人,能想到這個風景;愛書的人,能看見世上書店的風景。鍾芳玲所描寫的那些書店,指的不是大型的超級書店,而是一些很有歷史的地標書店,這些書店,已經不僅僅賣書之所,它們和文化緊緊聯系在一起,催生了一些偉大的作品和偉大的思想者。還有一些書店,是很富個性特色的主題書店,其本身每每都是一個奇妙的故事。當然這種風景,隨著超級書店鱷魚般的吞食,很多都舉步維艱了。鍾女士筆下的風景,也漸漸要變成逝去的風景。這也終究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對我的遺憾是,書里所有的書店,都在歐美。隔了這幾不可逾越的距離,書店親切的味道也變得稀薄,那些本應精彩的故事,因此也淡了印象。《書店風景》是鍾芳玲的一趟書店旅行,看看各種文化中的文化人如何表達自己,是很有趣的經驗。依照作者書中的描述,似乎電影《You've got mail》里的故事正在到處上演現實版,那些連鎖的大書店正一點點地把街角的小商號擠走。此時我在想,中國什麼時候有像樣的地標書店?如果有那麼一天,也許書店主人會說,《書店風景》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幾本書之一!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