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通惠河景觀

通惠河景觀

發布時間: 2021-01-16 05:32:55

❶ 北京九門城門景觀的具體含義

1東直門,元代稱崇仁門。鎮門之寶外有鐵塔,內有一座石雕的葯王爺像。多走運木料的車。 東直門(「東直雕像」)此門為京華九門中最貧之門,以郊外盆窯小販,日用雜品占據瓮城為主,但瓮城廟中的葯王雕像極為精細,市人稱「東直雕像」。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
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現在的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2朝陽門,
元代稱齊化門。標志是瓮城門洞上刻有一枝谷穗。「朝陽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
它是北京的糧門。朝陽門也叫「杜門」,有休息的意思。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由此門入城,存放在朝陽門內的幾座大倉庫內,因此它多走糧車。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它的瓮城內建有關帝廟,但廟里只有神牌而沒有神像。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各有一廟,惟獨正陽門有兩座,因此留下了「九門十座廟,一廟無神道」的說法。朝陽門(「朝陽谷穗」)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現在的通縣)。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
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 「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3崇文門,(「崇文鐵龜」)
元代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標志是鎮海的崇文鐵龜,多走酒車。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同時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門中人流貨流最繁忙的城門。在每天關門的時候,會敲鍾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聲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嘡一口鍾」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里常說的「鍾點」大概也來於此。當年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所以有「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
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說,我上過稅了。
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著酒幌,上面寫著「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稅的良好風尚。
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說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崇文鐵龜」之名後作納稅嚴苛的習慣用語,遍響京都。

4正陽門,
元代稱麗正門,從離卦中「日月麗乎天」得名,又稱前門。標志是瓮城裡的金身關帝廟。北京城的城門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其中金身關老爺最為靈驗。正陽門是內城的正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準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的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
正陽門(「正陽關帝」)京人俗稱「前門」,與地安門(俗稱「後門」) 南北呼應。瓮城中關帝廟為九門之首,故人稱「正陽關帝」。正陽門因皇帝龍車出入此門,正陽門又稱「國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

5宣武門
元代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標志是報時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車。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走囚車,宣武門人稱「死門」。當時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帶,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門,清代的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響,聲震京華,京人以此對時,人稱:「宣武午炮」。

6阜成門
「阜成梅花」阜成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元代稱平則門。標志是瓮城牆壁上刻著一朵梅花,多走煤車。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 的意思。京西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阜成門距西山最近。瓮城門洞內由煤棧客商募捐刻梅花一束記之。「梅」與「煤」諧音,每當北風呼號,漫天皆白,烘爐四周之人皆贊:「阜成梅花報暖春」。

7西直門,
元代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標志是瓮城上有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多走水車。北京城內的水質不好,皇宮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皆從西直門入城。
西直門(「西直水紋」)走水車。「高亮趕水」的傳說人人皆知,更兼玉泉山到皇城的御水車都走此門,故瓮城門洞中刻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京人皆知「西直水紋」。

8德勝門,(「德勝祈雪」)
德勝門:元為健德門。德勝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走兵車。寄語於「德勝」二字。
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悅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德勝祈雪」。
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著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說「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
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多走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

9安定門,
元稱安貞門。軍隊出發從此門征戰出城,鎮門之寶是真武大帝,多走糞車。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其他八座城門的瓮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瓮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在諸門中獨具一格, 「安定真武」在諸門中頗有獨特風格。真武大帝於是成為鎮門的寶物。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所以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安定門(「安定真武」)

❷ 北京什剎海景觀介紹

編輯詞條 什剎海公園 什剎海風景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由什剎海(又名前海)、後海和西海(積水潭)三個相連的湖泊組成。什剎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這里是寺廟林立的地方,素有「九庵一廟」之說,所以這里也得名為「什剎海」。元代,這里曾是南北大運河北段的起點,水域寬闊,景色優美。大運河上的船隻,可以經過通惠河直達積水潭。當時船運業繁盛的景象,史載「盛況空前」。南北大運河船運業的繁盛,帶動了鼓樓大街一帶成為繁華的商業區。東部銀錠橋橫跨湖上,架於前海和後海的交接處,站立橋頭北望後海,可見水天一色,亦可飽覽西山勝景,故有燕京小八景「銀錠觀山」之美稱。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城內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的富於老北京特色的傳統風景區。什剎海公園也已經成為夏日泛舟、冬季溜冰的游樂場所。宋慶齡同志故居就在什剎海公園附近。
什剎海地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廟。多達30餘座,現代保存比較完好的有恭王府及花園、醇親王府、廣化寺等十多處。什剎海地區的民俗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北京傳統建築的典型特徵。本地區居住著10000多戶居民,少則住了十幾年、幾十年。多則數代居住於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樸的鄰里生活環境。什剎海地區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鴉兒胡同、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什剎海周邊從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華商業區,它當時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台、商肆作坊。現仍有以地安門百貨商場為首的一大批各類零售商店和以烤肉季、馬凱餐廳為代表的數十家新老餐館。
什剎海風光旖旎,三海一水相連。暢游在這個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在享受自然景觀風景的同時,您又能增長歷史、北京古建築、北京地方民俗的知識。
後海老北京風貌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後海」的北京什剎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境優美,且民俗風韻十足,兩百餘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老北京舊時民風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裡清脆的蟲鳴,依然能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依然能夠咀嚼京味文化旅遊節就要在這里開幕了。「游什剎海,看老北京」,品茗、盪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純正的京腔京韻,使什剎海大放異彩。
宋慶齡故居
醇親王府醇親王府位於後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後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佔地共約八十餘畝。特別是府內的西花園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先生故居就建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她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跡,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花園正是坐落於此。園中假山、竹林、小橋錯落有致,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餘年前的古木,據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年輕的納蘭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於此吟詩填詞,今日立身樹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彷彿人影依稀,耳畔邊似回響著當年的唱吟之聲,「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後來明珠獲罪,這府花園又被和坤所佔,嘉慶即位後,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並特許成親王引後海水入園。現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
今天,醇親王府已經成為什剎海邊的一道風景線,眾多的遊人慕名前來,只為心中那一份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古跡的景仰。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後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佔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地。
這是一座兩進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間。現有館藏文件3萬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卧室和起居室內的各項陳設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陳列。
郭沫若紀念館
千竿胡同往北大約30來米,前海西街18號,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過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此處,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後14個年頭。
走進紀念館,草地上,郭沫若的銅像安坐在藤蘿架前,雙手輕輕放在膝頭、目光平靜而坦然。駐足綠蔭下,鬧市裡久違的鳥鳴聲,不絕於耳。
院內最為顯眼的當數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門進四合院,東西兩廂已辟為陳列室,以圖片和實物展示著詩人、學者兼戰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廳、辦公室、卧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郎環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廣化寺
衣冠雜沓,車馬駢闐的什剎海,歷來是紮根皇城的佛教僧侶弘法結緣的首選之地。皆因梵剎林立,故名什剎海。什剎之一,飽經700年滄桑的佛門古剎廣化寺,坐落在鼓樓後西側後海北岸的鴉兒胡同31號。廣化寺坐北朝南,東臨銀錠橋,西傍宋慶齡故居,佔地1.38萬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分中、東、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築嚴謹,僧房毗連,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築特色。寺內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始建於元代,後經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統元年(1909)曾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1921年8月對外開放。1982年北京佛教協會成立並將會址設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協會在廣化寺西路祖堂內肇建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演奏「京音樂」即佛教音樂,並培養後繼者。如 今,廣化寺不僅是信徒們禮佛的地方,佛教音樂、禮佛儀式等也已作為一種文化,成為什剎海民俗文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剎品禪宗 敬祠憶先賢
匯通祠
匯通祠也就是現在的郭守敬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西海(積水譚)北沿的匯通河畔。元朝時期,這里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元大都城內、京杭大運河最北碼頭,漕運船隻可直達這里。匯通祠坐朝南,有山門一間,歇山調脊灰筒瓦頂,石券門,棋盤木門兩扇,前殿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硬山調大脊灰筒瓦頂。後院有二層後罩樓,祠後原有一暗紅色的巨石一塊,通體花紋如雲,叩之如銅。巨石紋路中隱約似有一雞一獅,人們俗稱:「雞獅石」。
1988年9月27日匯通祠竣工。佔地1100平方米的匯通祠按原建築形式恢復修建。內有石獅、石亭、劍碑,假山疊石,錯落有致,曲徑路道,別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開。一座小島重現人間,清水繞島而過,隨著湖水的流逝,彷彿又回到了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歷史。
恭王府花園
位於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想當年曾是乾隆寵臣和坤的私宅,後由慈禧賜給了恭親王亦忻並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規模宏大,佔地6萬多平方米,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格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設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於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麗堂皇、幽深秀麗,已是名揚四海,吸引著遠近賓客。
逛胡同,品北京風韻
胡同、四合院是舊北京城的象徵。不管你是北京土著還是遠方來客,都會被那份濃濃的京韻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發,順前海北沿過銀錠橋登鼓樓。然後再乘車過鴉兒胡同到銀錠橋墩,一路上,提籠架鳥的老頭兒,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醬面蹲在院門口邊吃邊聊天的小夥子,這種愜意的生活讓人留連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絲套,是指以銀錠橋分界的前海北沿、後海前沿、柳蔭街與前海西街之內的地區,有18條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著社會奔騰不止的變遷;特色各異的小橋又賦予你詩人般的遐想;古廟舊寺讓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對無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園記錄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無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會發展的勃勃生機。
登城樓,聽歷史鍾聲
始建於1272年的北京鍾鼓樓,七百餘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兩樓一高一矮、一橫一豎相映成趣,飛檐走閣、振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韜偉略。鍾鼓樓曾是元、明、清三代報時的中心,起著所謂「以時出治,聲與政通」的作用,看到它彷彿聽到了那縈繞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鍾聲,讓人震撼!
說什剎海,不能不提德勝門城樓。明、清時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們都要從德勝門出發,由此開赴作戰前線,借個「德勝」的口彩。現在,站到德勝門上,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科技園區,社會前進的腳步搭上科技的翅膀從此將不可陰遏。從城門望北還可以看到護城灑的垂柳碧波和關廂景物,這里的自然風光和科技園區的相互彰映還真有點不同一般!
泛輕舟,享愜意人生
夜幕降臨,什剎海里還有不少遊船,點點船火,陣陣琴聲。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遊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對面荷花市場碼頭上船,由頭戴斗笠、身著黃色短衣的船夫搖船,船上點起古老的馬燈,船頭懷抱絲竹樂器的小姐彈撥出輕柔動聽的民間樂曲。櫓船穿過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觀「銀錠橋」,遊客飲茶小吃,同時觀賞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最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剎海後海,遊人點起蠟燭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浮動,忽明忽暗燦爛一片。絲竹聲中岸上遊人駐足觀看,船上遊客暢飲盡興……
美景需有美食相伴,才顯得生活愜意。正巧,烤肉季、竹園賓館、歷家菜等名吃,就是在什剎海畔。
地址:西城區西海北沿
乘車路線:5路甲子市下車,13路北海後門下車,22、27、38、44大、44小新街口豁口下車。

網路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
20

[我來完善]相關詞條:
更多
景山公園

❸ 納木湖,太湖,鄱陽湖,微山湖,艾比湖 這幾個湖的景色特點及主要物產

納木湖位於青藏高原,面積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海拔4718米,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鹹水湖,有的湖雖比它高,但面積小,它比全球最高的大淡水湖——南美的的喀喀湖還高900多米,當地的藏族人民、蒙古族人民稱它為「天湖」、「天海」。
http://ke..com/view/36018.htm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http://ke..com/view/1596.htm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http://ke..com/view/4173.htm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4-07/23/content_2548918.htm

艾比湖是准噶爾盆地最大的湖泊,位於精河縣城以北35公里處,西與北疆鐵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鄰,向北行35公里,即到阿拉山口,東為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護區。
http://ke..com/view/475845.htm

❹ 通州運河公園的主要景點

1號碼頭
通州運河1號碼頭,是千里京杭大運河的北首。溫榆河、通惠河、運潮減河、小中河在此匯入京杭大運河,形
成了大運河北源頭五河匯流的壯觀景象。大運河河口處新建成的七孔石拱橋型攔河閘、失跡百年後重建的驗糧樓以及屹立千年的燃燈古塔可盡收眼底。2006年,通州運河文化景觀帶被列入了北京2008年奧運六大人文景區之一,北京奧運火炬將在這里進行北京市唯一的一段水上傳遞。
文化廣場
一號碼頭位於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內。運河文化廣場於2006年修建完成,佔地13.8萬平方米。廣場中軸線即為千年步道,刻有全長226米的巨幅石雕,全部採用15厘米厚的花崗岩製成,並鑲嵌青銅。千年步道以歷史年代為主線,選取了大運河歷史中最重要的14件大事,直觀形象地展示出運河的歷史風貌。廣場內《東方》主題雕塑由著名藝術大師韓美林先生設計,總高度為32米,總重量為260噸,整座雕塑由一條巨龍和三尊麒麟組成,其中龍高10米,麒麟高3.5米,雕塑的材質為鑄青銅和花崗岩。雕塑位於千里京杭大運河之北首,表達吉祥、升騰之意。
燃燈塔
「燃燈塔內因藏有燃燈佛舍利,故又稱燃燈佛舍利塔。該塔始建於遼代,元、明、清及唐山地震後均進行過修繕。燃燈塔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層磚木結構實心塔,由座、身、頂三大部分構成,全高56米,基圍38.4米,是北京地區最高最大的塔。燃燈塔是大運河畔第一座塔,關於塔的傳說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作為大運河北段的突出標志,「古塔凌雲」於明代就被定名為通州八景之首。
驗糧樓
驗糧樓原名大光樓,又稱壩樓,始建於明嘉靖七年(1528),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南北添建平台各三間。明清兩朝時期,戶部坐糧廳官員,在此驗收漕糧,故也叫驗糧樓。驗糧樓位於大運河與通惠河交匯之處,是三千四百里大運河的最北端,既是終點也是起點,同時也是南北貨物的集散地。清乾隆皇帝,東陵祭祖,途徑通州,在此登樓小歇觀景嘆賞,曾吟出「也應並入謝家詩」之詩句。在他眼中,通州川水風景,已是山水詩派之祖謝靈運的詩中畫意。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