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手繪表現
⑴ 景觀手繪的樹要怎麼畫 才好看 我怎麼老是畫不好
景觀的樹不要求完全寫實,主要是一種表現方式,所以不用按照寫生的標准版畫,固權定的樹的模式只要練得多了,畫的時候就可以隨手拈來。
有句話叫「無女不成枝」,就是說樹木的枝幹要畫的前後穿插交錯,有層次感,像「女」字一樣。另外一般來說枝幹都畫得比實際的要細一點。樹葉畫的要有蓬鬆感,陰影對比關系要明確,否則畫的樹木容易變得平面,沒有立體感。
希望能幫到你
⑵ 景觀園林手繪的方法
以零基礎的學員來說,手繪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基本步驟:臨摹、默畫、寫生、設計。
1、臨摹 臨摹就是照著別人的畫。這是費時最長的階段,也是必經階段,從單體到組合,從小景到大空間。臨摹是最基礎,也是能最快上手的方法。
2、默畫 當你臨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試著在心裡背一些組合或者是場景,然後以自己的方式組合起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空間場景。這一步驟既可以鞏固自己的繪畫基礎,也是試著創造和設計的試用階段。
3、寫生 在你完成了臨摹和默畫的基礎訓練以後,寫生就是你進步最直接訓練方式了。寫生又分照片寫生和實景寫生,不論是哪種寫生方式,他對於你的構圖、取景、虛實處理、明暗區分以及後期上色的色彩搭配,都有很高的要求。
4、設計 手繪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設計服務,所以不管你手繪畫得怎麼樣,最終都要用於設計,而且必須用於設計,體現設計。剛開交流會的時候就說過,手繪培養的是一個人的設計空間感,你必須要把你的畫想像成實景空間,這樣你的畫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動自己打動別人。
⑶ 100分景觀手繪線稿的問題
局部的遮蔽是必須的,先畫近景,再畫遠的,順其遮擋疊合。如在表現湖光山色的大場景時,常常有近處的垂柳遮蔽畫面一角,該做法實為景觀意境的表達;但如果是你要表現的主景被遮擋得過多,那就要調整你的視角位置。
具體步驟(自己心得體會):
1,確定表現重點(建築、自然、人物活動或是整體空間的表達)
2, 選好觀察的視點,找好透視關系,安排畫面布局(我在初學是一般是用鉛筆打稿)
3,添加景物
4,調整(把一些喧賓奪主的東西刪掉,力求畫面整潔)
5,逐步深入刻畫(在整體輪廓出來後,添加近景的細節)
5,上復印機多復印幾張(備上色修改用)
建議,多看看一些建築鋼筆速寫方面的示範
⑷ 用馬克筆畫園林景觀手繪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睡不著,順便將大三自學馬克筆的心得也傳上來吧。都是當時總結的,一家之言。
馬克筆的練習方法
現在我所說的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可能只適合本人,不一定正確,只作參考和交流之用。
練習之前我覺得首先要明白以下幾點:
1、沒有捷徑。
至少我還沒發現有捷徑。不過就連達芬奇這種偉大的天才,都是從畫蛋開始的,更何況我們!若你發現捷徑請第一時間通知我。
2、需要耐心、時間和思考。
因為它沒有捷徑,所以要摸索,所以需要耐心、時間和思考。
最好能像驢一樣地耐勞,學徒一樣地練習,大師一樣地思考。
3、有時候看似簡單的東西是復雜的。
王羲之寫字、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都只是潦潦數筆,但那卻是他們數十年的積累。
4、熟悉自己的馬克筆。
雖然很多人都說筆越多越好,其實不盡然。筆不在多,而在於熟悉。
筆大概10到12支就算可以了。熟悉自己的馬克筆各顏色相互間的特性,那麼就算遇到沒有的顏色也可以用已有的顏色代替。
這種熟悉是練習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
5、自己做一張自己的馬克筆色卡,便於上色時使用。
6、只要練了都會有進步。
明白以上幾點後,練習才會有點意思。
以下所說的是我所用的練習方法。我的練習方法只有兩種,可能只適合本人,不一定正確,只作參考和交流之用。
一、臨摹
1、選一本自己喜歡的馬克筆的書。一本就夠。
2、在開始臨摹前,先用一些時間看圖。
這很重要。因為我們不能只是臨摹別人的作品,還要「臨摹」別人的思想。
書上的馬克筆畫展現的只是別人最終的思想。你是看不到別人的思考過程的。
所以我們要盡量還原別人的思考過程,也通過這種方法逐步建立自己的思考方法。
看畫要思考的內容很多,練習馬克筆的話主要是在顏色、虛實的運用上。
要一點一點地仔細地看,看清楚別人用了什麼顏色,要刻意注意和思考那些顏色是怎樣疊加的;用你已有的馬克筆又該怎疊加才能達到一樣或相近的效果。
在思考時可以嘗試用馬克筆來練習一下,驗正一下自己的想法。
看畫的時間長短可以自己把握。
但看兩三分鍾和看兩三個小時的效果是肯定截然不同的。
3、當覺得畫看得差不多了,那就可以開始臨摹了。
(1)、用鋼筆或針管筆將畫臨摹下來。
(2)、先別看原畫,憑自己之前看畫的印像來用馬克筆上色。最好能堅持自己上完顏色。
(3)、上完顏色後將你自己的畫與原畫比較,看看你「臨摹」到了多少作者的思想。
(4)、用鋼筆或針管針將畫再臨摹一次(也可以復印第一次臨摹的,但如果你的鋼筆畫畫得不好,建議你還是再臨摹一次)。
然後看著原畫和你自己畫的畫再上一次顏色,此時注意比較你自己的畫與原畫的差別,注意怎樣才能減少這種差別。
(5)、若在第一次上顏色的過程發覺自己把握不了,畫不下去,那麼就該重新再看回原畫,找找原因,也可以根據原畫來把顏色上完。
總之,思考很重要。
二、我們的手繪是用來表現設計的。
練習馬克筆的書畫的都是設計的效果圖。
畫過效果圖的同學都知道,效果圖都是根據平面圖來畫的。
以下這種方法主要練習的就是如何將平面圖畫成效果圖。
這練習練起來比較痛苦。至於有多痛苦,你可以自己體驗一下。
這種練習方法的前期准備與上一方法的一、二步是一樣的。
但在看畫時還要加多一些思考:那效果圖的平面圖是怎樣的?
完成這些思考後就可以開始練習了:
1、看完畫後,根據那效果圖將平面圖畫出來。
2、將這些先放一些時間(一個下午或一天)。
3、別看原畫,根據畫出來平面圖和之前看畫時的思考、印像將平面圖畫成效果圖。
4、若發現把握不了,可以在畫的過程中參考一下原畫,但盡量堅持別看原畫自己畫完。
5、若無從下手,那將原畫再仔細看幾遍,再根據原畫臨摹一次,認真思考作者是怎樣表現的。
總之,思考很重要。
這兩種練習方法是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的,並不是練一兩次就能飛躍的,要有心理准備。
這兩種練習方法可能只適合本人,不一定正確,只作參考和交流之用。
⑸ 怎麼樣用手繪的形式表現景觀手繪人物
你去九華山手繪老師那要點這方面資料臨摹下
⑹ 我畫了很多景觀手繪的表現作品。請問在哪投稿出版
《風景園林》雜志社、建工出版社
⑺ 景觀設計的手繪有什麼作用
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是徒手錶現的園林景觀效果圖表現技法,效果圖的最終目的是體現設計者的設計意圖,使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空間的魅力和設計的功能性。
效果圖是設計師思想的外化表現,設計師頭腦中構思的裝飾效果看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一定的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展示給業主看,構思才能得到認可,方案才能變成現實。效果圖是環境空間設計整套圖紙中的一部分,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它表達了設計者對自己創造的空間、形體、環境、氣氛等方面的理解和嚮往,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讓業主能在第一時間內大概了解到所需要的環境空間效果,簡單地說就是意向圖,這種方式比較快,也比較方便,在講解方案時比較清晰並且一目瞭然,這種邊交流邊手繪的過程,其實是體現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觀念,表現設計師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對場景的描述能力和理解能力,創作出想要的大概場景,也能在短時間內讓業主大致了解情況以作出相應的決定。手繪與電腦繪制相比更快、更自然,藝術性更強一些。
由於計算機的迅速發展,設計軟體逐步更新,功能也逐步增加,能夠便捷准確地表達設計效果,但是完全依靠計算機去表現設計效果的狀況,使很多設計師最基本的手繪能力不斷下降,對設計的思維創新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很多優秀的設計方案都是通過手繪來表達完成的,在推敲方案過程中,能夠及時迅速地修改,靈活而方便,然而計算機卻不能,它僅適用於被動地藉助機器體現最終效果,渲染和調整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尤其是設計初期方案時更要重視手繪效果的表達,盡量不要依賴計算機。優秀的電腦效果圖,前期都是手繪草圖表達的,所以,我們要利用手繪的創作過程,掌握藝術創作原創性、自由性,開拓視野和思維,激發想像力,提高審美價值與藝術修養,利用手繪本身的特色,有針對性地進行方案創作,在競標方案的過程中爭取以特色取勝。
⑻ 園林景觀手繪大師
你是哪個學校的啊?我是東北林業大學的,我最近也在研究這個,至於書么,我覺得你可以參考沙沛的 設計與表達 ,但是這個書市場上已經沒得賣了,有電子版,也可以自己下載了相關的圖片列印。還有夏克粱主編的馬克筆表現,廬山手繪作品集等書,也挺好,夏克梁出了不少書,你可以篩選一下。手繪大師啊,我覺得沙沛的風格最像樣,還有比如夏克梁,楊健,陳紅衛,等等的都不錯,你可以有空抽天時間上網專門查查這些,能搜著不少好東西!嘿嘿
⑼ 景觀設計手繪初學者應該怎麼入門
景觀手繪初學的話首先不要害怕,要多多練習。
首先練習透視和線條的控回制力,尺規的東答西不會過多出現在手繪表現里的,其次透視一定要准,不然很影響圖紙的表現力。
其次練習植物,不會畫可以去臨摹,@高暉微博 里有很多視頻教程可以跟著練習。練完以後畫臨摹,畫照片改繪。
然後練習平面,平面轉鳥瞰,訓練空間思維能力。
然後可以練習馬克上色或者淡彩,不過線條表現力仍然是更重要的,線稿畫不好上顏色也沒用。
⑽ 景觀手繪概念和重要性是什麼
樹分四枝、石分三面;
這是國畫總結出來對樹和石頭的表現方法;就是說你畫樹回,要畫出四個不同答方向的枝條,畫石頭要畫出三個面。這是你要懂的。
樹葉的畫法國畫中總結為圈葉法、點葉法,景觀表現中多用圈葉法。卻也不應拘泥與形式,市面上很多書,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