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美景
1. 賈島的最著名的詩有那些
一、《劍客》
1、原文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
2、翻譯
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
二、《尋隱者不遇》
1、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三、《題詩後》
1、原文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2、翻譯
這兩句詩我構思三年才得來,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將隱跡故,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
四、《望山》
1、原文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立望,望之如朋親。
虯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我願為其鄰。
2、翻譯
終南山三十里的景色,我差不多有十幾天沒見到了。
冒著雨久站著凝望,看見你如同看見親朋好友一樣。
虯龍掬手揚波,人間萬里春色如洗。
只是每天春雨不斷,讓愛山人心情發愁。
陰暗的天氣不會太久,雖然現 在的狂風來的非常猛烈。
久雨新晴,壞心情一掃而光之後,終南山翠色慾流,如美景如畫瀉於一國之京城的長安。
如同在長安百萬人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
誰家的山最好看,我願意成為他家的鄰居。
五、《題李凝幽居》
1、原文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2、翻譯
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
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
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雲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
我暫時離開這里不久就將歸來,相約共同歸隱,到期絕不失約。
2. 描寫匆匆的成語
成語標題
成語解釋
白駒過隙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百代過客
指時間永遠流逝。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朝生暮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山海經·海外東經》:「[君子國]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寸陰尺璧
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彈指之間
彈指:按佛經說法,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比喻時間極短暫。
出處:唐·司空圖《偶書之四》:「平生多少事,彈指一時休。」
東兔西烏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出處:宋·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准。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浮生若夢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雲朝露
漂浮的雲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處:《周書·蕭大圜傳》:「人生若浮雲朝露,寧俟長繩第景,實不願之。」
光陰荏苒
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雙是新春。」
光陰如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庄《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光陰似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庄《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過隙白駒
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寒來暑往
盛夏已過,寒冬將至。泛指時光流逝。
出處:《周易·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呼吸之間
形容極為短暫的時間。
出處:《晉書·郗鑒傳》:「決勝負於一朝,定成敗於呼吸。」
及時行樂
不失時機,尋歡作樂。
出處:漢樂府《西門行》詩:「夫為樂,為樂當及時。」《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急景流年
形容光陰易逝。
駒窗電逝
比喻光陰消逝得很快。
出處:前蜀·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詞》:「振衣世表,抗跡雲間,悁駒窗電逝之勞,得鰲嶺雲行之趣。」
駒光過隙
指光陰易逝。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駒光過隙,總要及時行樂,方是達人。」
臘盡春回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出處:唐·孫道絢《菩薩蠻·梅》:「闌干六曲天圍碧,松風亭下梅初白。臘盡見春回,寒梢花又開。」
良辰美景
良:美好;辰:時辰。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良辰媚景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處:元·侯克中《醉花陰》套曲:「你縱寶馬,跳金鞍,玩玉京,迷戀著良辰媚景。」
良時美景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處:唐·楊炯《送並州旻上人詩序》:「良時美景,始雲蒸而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
流光易逝
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光換。」
流年似水
流年:光陰。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流水無情
流水一去不復返,毫無情意。比喻時光消逝,無意停留。
出處:唐·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地。」
露往霜來
比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屢變星霜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出處:宋·柳永《玉蝴蝶》:「難忘文期酒會,幾孤幾月,屢變星霜。」
美景良辰
良:美好;辰:時辰。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暮去朝來
黃昏過去,清晨又到來。謂歲月流逝。
年復一年
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每逢閑暇,無非敲枰相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人間歲月幾何。」
騏驥過隙
形容時間過得飛快。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人生朝露
形容人生短暫。
日復一日
復:再,又。過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時間長。也形容光陰白白地過去。
出處:《後漢書·光武帝紀》:「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復一日,安敢遠期十歲乎?」
日居月諸
居:音「積」,語助詞,同「乎」;諸:語助詞。指光陰的流逝。
出處:《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晉·陶潛《命子》詩:「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日來月往
形容歲月流逝。同「日往月來」。
出處:唐·劉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來月往相催遷,迢迢星歲欲周天。」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流逝。
出處:《易·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月不居
形容時光流逝。
日月如流
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日月如梭
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日月逾邁
日月前行。指時光流逝。
韶華如駛
韶華: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馬飛馳而過。
石火光陰
表示光陰之迅速,一眨眼就要過去。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處:《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暑來寒往
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出處: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暑來寒往,地久天長,神哉華觀,永配無疆。」
暑往寒來
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中書令臨汝靈侯墓誌銘》:「草茂故轍,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來。」
霜凋夏綠
猶言冬去春來。指時光的流逝。
水流花謝
謝:脫落。指河水流逝,花兒也凋謝了。形容景色凋零殘敗,用來比喻局面殘破,好景已不存在,無法挽回。亦作「花謝水流」。
似水流年
流年:光陰。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駟之過蠙
用以比喻光陰飛逝。同「駟之過隙」。
駟之過隙
用以比喻光陰飛逝。
出處: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
歲月不居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出處: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歲月如流
形容時光消逝如流水之快。
出處:南朝·陳·徐陵《與齊尚書僕射楊遵彥書》:「歲月如流,人生何幾!」
兔缺烏沉
猶兔走烏飛。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兔走烏飛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出處: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庄《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烏飛兔走
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出處: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韋庄《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星霜屢移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出處:唐·高適《為東平薛太守進王氏瑞詩表》:「星霜屢移,書奏仍闕。」
迅電流光
比喻光陰像電光迅速地消逝。
一彈指頃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出處:唐·白居易《禽蟲十二章》詩:「何異浮生臨老日,一彈指頃報恩仇。」
一刻千金
一刻時光,價值千金。形容時間非常寶貴。
出處:宋·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禹惜寸陰
指禹勤於治水,愛惜光陰之事。
玉走金飛
指日月如飛。比喻時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烏,指太陽。
出處:唐·呂岩《寄白龍洞劉道人》詩:「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詞:「屈指勞生百歲期。榮瘁相隨。利牽名惹逡巡過,奈兩輪、玉走金飛。紅顏成白發,極品何為。」
只爭朝夕
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出處: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珠流璧轉
比喻時光之流逝。
轉瞬之間
非常短暫的一瞬間。
出處:清·黃宗羲《董在中墓誌銘》:「若余於董氏,則有師友偲偲之力,而零落於轉瞬之間,更可傷也。」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比喻時間十分寶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3. 歌頌三原一寸美景,贊美三原一絲真情為話題的作文
同學力邀去他那裡一聚,再三推託無果只好答應。 早晨十點從西安出發十一時許到達三原,稍事閑聊後便一起去老黃家小吃店特意品嘗了一次有名的三原小吃,確有別樣風味,令同行者大嘆不已,直呼不虛此行。飯後也未休息就直奔城隍廟去了。 三原城隍廟是明朝時期的建築,在十多年前我曾去過,那時的城隍廟湮沒在周圍的一片民房之中,圍牆破敗,廟內建築處處積塵,顯得灰頭灰臉,而今只留其名,其型早已湮滅在久去的記憶之中無跡可尋了。 車到城隍廟廣場前停下,廣場南北狹長,中有多條青石鋪砌的甬道直達廟門,道旁植有大樹,種有青草。由南而北有幾通石刻雕像一直延展至廟前的磚砌照壁,廣場兩側的仿明建築還在施工之中,做工略顯粗糙,只具其型而無其神,與富麗的城隍廟建築也不大協調。委屈了城隍! 照壁為清時重建的青磚建築,壁後原有的東西相對的二十多米鑄鐵斗旗旗桿不幸在汶川地震中損折,至今還未修復。轉過照壁就到了城隍廟的廟門,整個門庭結構為明時風格,雕梁畫棟、飛檐碧瓦,木質門樓不用一釘,完全用卯榫鑲嵌而成。門樓穹頂的天井上構繪成陰陽八卦圖形。 對城隍廟里所供之神,之前我從未考證,這次從導游那裡得知,各地城隍廟中之神並不唯一,元神眾多因地而異。
三原城隍廟中所供之神是唐時重臣李靖,後人尊稱為托塔天王。走過門庭沿甬道向北依次有四個風格相近的牌坊(其中一個是青石牌坊),牌坊上都精雕細刻著許多歷史典故,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臨近大殿前的甬道兩側是三重精雕的木構鍾鼓樓,依常理應該是東鍾西鼓,而在這里卻恰恰相反,經詢問得知,城隍神是負責保佑城池之中萬千子民之神,他侍職陰陽兩界且以陰為主,而陰陽兩界又互為相反,因此城隍廟中就出現了晨鼓幕鍾的現象。是否如此?我未考證,只好信此一說。
大殿是整個廟內建築群中最高闊的主建築,它器宇軒昂,富麗堂皇,門旁兩側的波浪形彩繪柱端,趴著或哭或笑的二十多個鎏金小童人,據導游講古時的醫療水平有限,致使許多兒童中途夭折,城中百姓這樣做是祈求城隍神能保佑他們的嬰幼兒健康成長。步入大殿,迎面便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神像,旁有四大天王分立左右護法。店內兩側置掛著明時絹繪的地獄圖,意在告誡世人多行善事,死後好升入天堂。 在殿內徘徊多時,走出大殿後心仍有不甘,便爬上鼓樓擊鼓數聲,鼓聲沉悶,登上鍾樓敲擊鐵鑄巨鍾,轟然而鳴,聲徹廟宇,清平氣象遠播四方。
走出廟門站在廣場回望城隍廟,錯落有致的民房把整個廟宇懷抱其中,城隍之神也把他的恩澤遍布於四方民眾。難怪他在歷史長河的煙雲變幻之中,敲著晨鼓幕鍾從明清一路走來也還將承著清平盛世一路走去...... 游過三原城隍廟,記憶和影像中所留不多,不是我對城隍之神李靖不敬 ,實在是時間過於倉促,只好匆匆一瞥掠其神形,還望托塔天王見諒不怪。
游過三原城隍廟的最大收獲是大殿前的一幅楹聯: 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在高處立著平處坐向闊處行。
4. 美文摘抄一篇
草是一種看似卑微卻並非卑微、看似脆弱卻並非脆弱的植物,它色彩鮮艷,曲線優美,形態各異。給人一種美的感覺。想起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就令人心曠神怡;想起那頑強不屈的小草就令人振奮;想起那不懼嚴寒的草就令人深深反思自己沒有毅力完成的事。
那一根根小草,如同一個個偵查員,而遼闊無邊的草原,就如同千軍萬馬,像無數在戰場上奮斗的大好兒郎。那種浩盪的氣勢,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那種古代在戰場上肅殺的氣勢,在我心中彌漫而來。
雖說小草不能向柳樹的枝葉一般隨風搖動,但草被風吹得翩翩起舞也是另一道美麗的風景。
草就是這樣一種頑強拼搏,看似卑微卻並非卑微,看似弱小卻並非弱小的植物,這就是草,這就是一個獨具性格的小草。
伴隨著冰凍的歌聲,沉睡了一個冬季的小草,抖動著纖細的身軀,迎接著和煦的春風,從綠色的夢中蘇醒。她舞蹈著,舞蹈著生命的又一次誕生,舞蹈著青春的又一次煥發。朦朧中的大地悄悄地披上了綠裝,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生機。
我驚奇於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它沒有鮮花的美麗,也沒有樹木的高大與挺拔,但它有默默無聞、甘願奉獻的精神,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它甘願用身體來裝扮世界,小草比牡丹更高貴,比荷花更高尚。它葳蕤於山川、平原;蓬勃在池沼、河岸。即使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坑坑窪窪,黑暗的地方,它也能頑強的生長,默默地經受著風雨的吹打。它僅憑著薄瘠的黃土,與命運搏鬥,同頑石爭雄,經過頑強的奮斗,終於帶著希望,露面於光明世界。
小草的內心世界幾乎是封閉的,它從來以為外形的美醜而心煩。它所關心的是自己要設法活下去,為此必須和惡劣的環境搏鬥,以便長出堅韌的身軀,爭得陽光的照耀,得到更多的養分。
在城市裡,能夠讓長草升長的地方,便只有草坪和路樹下。在草坪里,鮮活的小草經常被人為地修整得齊齊的,只保留短短的一片草莖,僵硬呆板,小草完全沒有了自由。看到這樣的草坪,有時心中甚至會有一絲被強迫的憤怒,實在為小草心疼。
小草給人們很深的啟示。它的生命雖然只有一年,但它們活一天就會奮斗一下,遭到踐踏挺直腰板,死過一茬再度復生,拚死掙扎,絕無怨言。我不是小草,聽不到小草的心聲,所以我無法感知小草的情感,也無法妄論小草的痛苦。但小草的頑強精神卻一直激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