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北羊城風景

北羊城風景

發布時間: 2021-01-17 19:49:31

A. 廣東省內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1,廣州白雲山風景

白雲山風景區,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為南粵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

2,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

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位於廣東省韶關東北側的仁化縣。丹霞山由紅色砂爍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家以丹霞山為名,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

3,佛山西樵山景區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景區有72山峰,形成眾多水景,232處泉眼,28處瀑布;山間古有34景,以「雲崖飛瀑」、「無葉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處;此外還有42洞和無數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龍岩、冬菇石、燕岩等。

4,惠州市羅浮山景區

羅浮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景區 。它位於廣東東江之濱,離惠州市博羅縣城35公里,與增城、龍門兩縣接壤。方圓260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980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岩72個,山勢雄偉壯麗,自然風光旖旎。

5,清遠連州地下河旅遊景區

連州地下河位於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岩溶洞。

B. 廣州哪座公園藏有羊城八景之一還深受當地人喜歡

廣州各方面的發展都比較持恆的,不僅經濟不錯,就連景色也不錯,一年四季內都在這里,都能夠看到十分養眼的綠色,作為廣東的省會城市,該城市可以說擁有很濃厚的歷史,不管是長隆、也或者是長白山,這些景點都在極大的吸引遊客的注意力,另外遊客還可以參觀陳家祠、鎮海樓等這些地方。

遊客不僅可以在越秀公園當中,能夠欣賞到很美麗的風景,同時還更能夠欣賞到一些歷史文化,這真的是一箭雙雕的最佳旅遊景點。來到這里遊玩,我們可以看綠植、看遺址、也可以在老建築旁邊,擺出美美的姿勢來拍一張美照。相信,這也是很多朋友,來逛公園過程,會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朋友們,你來過這座公園嗎?對它的印象又怎樣呢,歡迎大家互動留言。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960號,門票:免費

廣州又一公園走紅:羊城八景之一,身為4A級景區卻免費開放

C. 越秀公園有什麼好玩的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960號

著名古跡鎮海樓,又名五層樓,登樓內遠眺,羊城美容景盡收眼底。越秀公園還保存有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牆、四方炮台、中山紀念碑、孫中山讀書治事處碑、伍廷芳墓、明紹武君臣冢、海員亭、五羊石像、五羊傳說雕塑像群、球形水塔、電視塔等

五羊石像,高11米,用130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53立方米。以四頭形態各異的小羊簇著一頭口銜稻穗的高大母羊為造型,再現了羊化為石,把稻穗贈給廣州人民的傳說。

D. 廣州哪座寺廟比羊城歷史還要悠久門票多少錢​

廣州又一寺廟走紅:比羊城歷史還要悠久,門票5元值得一去!

佛教的存在,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並且在長期傳播當中與中國文化做到了相互融合,其中,在南北朝建立的寺廟數量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時期,用數不勝數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的。及時到今天,寺廟對於很多人也是實現心願的一種心靈方面的寄託,所以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寄託情緒,很多人就愛逛寺院,今天,小編講得是廣東有一座求愛情相對比較靈驗的寺廟,讓我們去看看這座寺廟吧。

也許,我們在這里遊玩,就能夠體驗到一種特有的歷史沉澱感,但是,這種體驗,並不是那種城市的熱鬧、以及燈火輝煌所特有的,在這里聽著鳥叫聲、然後令人安心的佛語,鼻尖似乎嗅到了香火味,當遊走在這座寺廟,似乎心也能夠跟著平靜下來,對於這座寺廟,有機會你會來嗎?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北端近凈慧路處。門票:5元

E. 廣州的歷史

廣州歷史文化

--------------------------------------------------------------------------------

廣州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揭開廣州人文史的初頁。據史書記載,在周朝時,這里的「百越」人民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民已有來往,特建「楚庭」來紀念這種友誼,現在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楚庭」是廣州最早的名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嶺南,南海尉任囂在此築番禺城(俗稱任囂城),為廣州信史記載的建城始,距今已有2213年。秦末漢初,趙佗在嶺南建南越國,定都番禺,奠定了廣州在嶺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漢、南明兩個封建王朝也在此建都。

三國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吳國孫權劃交州東部另設廣州,即交廣分治。廣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廣信的「廣」字,州治遷到番禺,廣州由此得名。廣州又叫「羊城」、「穗城」,因四季花開不敗故稱「花城」。傳說古代有5位仙人,騎著五色仙羊,羊銜谷穗,降臨「楚庭」,把谷穗贈與百姓,並祝願這里「永無飢荒」。今天,越秀公園的五羊雕像便是廣州的象徵。

廣州是秦漢繁榮都會。在世界歷史名城中,除古羅馬、雅典等少數幾個城市外,巴黎、倫敦、莫斯科等名城均比廣州年輕。廣州自秦漢起至明清20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早在漢代時,中國船隊從廣州出發,已遠航至東南亞和南亞諸國;唐宋時期,廣州已發展成為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還首設全國第一個管理外貿的機構,委任市舶使;是漢唐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明清時期,廣州更是特殊開放的口岸,一段較長時間曾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廣州作為中國最早對外和從未關閉過的貿易通商口岸,在世界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廣州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抗英斗爭,孫中山領導的反對封建統治的辛亥起義(即黃花崗起義),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廣州起義。所以,廣州既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的英雄城市。革命先驅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政權。毛澤東在這里舉辦了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魯迅、郭沫若、郁達夫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

廣州歷代名人輩出,代代相傳。秦朝任囂,漢朝趙佗,清朝學者屈大均,思想政治家康有為、梁啟超,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推翻幾千年封建統治的孫中山等,他們為廣州名城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廣州名城有許多美麗的風景線,在這些風景線上集中了廣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遺產,是自然風光線、文化風景線,也是廣州旅遊的主要景觀線。

廣州的鎮海之樓與鎮城之石
被稱為廣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偉壯觀的鎮海樓,又叫望海樓,因樓高五層,谷稱五層樓,高28米,為全國最大的鎮海樓。明朝鎮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為「壓紫雲黃氣之異者」,奏請朝庭批准,於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廣州城牆擴展至越秀山時,建築了鎮海樓,說是「雄鎮海疆」,又可以「壯三城之觀瞻」。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築,又是風水樓。明以前,廣州出現過三朝十帝,自建鎮海樓後,再也沒出現過地方皇帝和心懷異志的亂臣賊子。「東南霸氣散如煙」,「樓外關河盡漢封」了。正如胡漢民說:「層樓晚望,白雲仍是漢時秋」。

由於自然和人為原因,鎮海樓歷史上多次被毀,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餘次。據說每修一次,廣州就發展一次。人們說其「樓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說,「雖黃鶴、岳陽莫能過之。」《羊城古鈔》說它「輝煌壯麗,為嶺南第一勝覽」。《廣東通志》和《南海縣志》認為,「嶺南奇觀,此為最然」,「實為五嶺以南第一樓也。」歷史以來,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備至。歷來古籍記載不漏,並留下很多詩詠和文章,為到廣州的國內外旅遊者必看之景點。

從風景名勝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廣州的主山,而鎮海樓則是廣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鎮嶺南,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因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頭」(丘逢甲語),可以「風起雲飛攬九州」(康有為語),「飛樓重得壯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門。江海繞闌天勢盡,溪山如掌霸圖存」,不僅可以體味古代王者之霸氣,而且還可以盡覽廣州山水城市之勝境,欣嘗「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麗風光。

鎮海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到這里可參觀廣州建城二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展覽。頂樓正面懸掛著兩廣總督彭玉麟所撰的對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頭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欄看劍,淚灑英雄。」幾分霸氣,幾多悲壯,十分膾灸人口。

鎮海樓歷史上曾先後以「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列為清代和現代的「羊城八景」而聞名中外。

廣州不但有鎮海之樓,還有鎮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寬闊達3000米(今天最窄處只有100多米),煙波浩渺,稱為小海,故有鎮海樓之名。廣州還有鎮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由河沙沖積,河床淤塞,至本世紀初,已與北岸連接,20世紀30年代修築長堤馬路時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設了高樓大廈。今年初開挖市政工程時,被挖出來,重見天日。專家們緊急呼籲保護海珠石!市政府已決定將已顯露的部分(30-60米)保護起來,供市民和旅遊者參觀。

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島,以鎮城之石出名。「神人驅石立,湧出水晶」(明·倫以詵語)。明代梁儲《海珠石》詩雲:「是誰驅石到江心,天為羊城鎮古會。」說這是廣州的鎮城之石。島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於南漢)、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國初年辟為海珠公園,為歷史上著名的旅遊聖地,龍舟競渡之地。

傳說海珠石為異域商人遺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鄭惠南有《海珠石》詩雲:「賈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飛珠入東海。寶物通靈莫能秘,陸離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園,珠女珠兒不敢采。」實是一塊巨大的白堊紀紅色砂礫構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愛群大廈一帶,長130多米,寬50多米,因長期江水沖刷而渾圓如珠,水光波映,閃閃發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時作了一首游覽口占雲:「南海麗龍不愛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說海珠石晚上也會發光。又因珠江潮汐變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詩人梁喬升說:「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紅潮兩道流。」多麼動感的關景!

海珠石又因為南宋著名詩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這里讀書而出名。島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他是廣州歷史上第一位探花,歷任大學博士、校書郎、吏部侍郎等職。所以有人說在文溪祠讀書可以中狀元。

海珠石(島)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靜瀾」的核心景點,歷代有關詩詠達50多首。

古城傳統中軸線

古城傳統中軸線,是從越秀山鎮海樓、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人大常委會大樓、市政府大樓、人民公園、海珠廣場至海珠橋,全長約5公里的古城區城市傳統中軸線。是從南越國趙佗建越王台、越王宮、越王井開始,南漢時期有呼鸞道、游台,明代有觀音閣、鎮海樓,從越秀山至人民公園、起義路一帶,元、明、清、民國直至解放後都是官府衙門重地,歷經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國時期建築了中山紀念碑、中山紀念堂、市府合署大樓、海珠橋四個標志建築後基本定型。

清人陳恭尹用「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來形容廣州城的山川形勝,其所說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稱海,文革前廣州市民從河北到河南過渡還叫過海)。有專家形容這條中軸線是「一條扁擔挑起山和水」,充分說明這條中軸線的歷史份量。

中山紀念堂是我國最大的紀念會堂(有5000個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傳統大屋頂建築,前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和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想照樣建一個,都沒有搞成。紀念堂為紅柱黃牆藍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頂,八角亭式頂蓋。堂頂為玻璃鑲嵌的園形大吊頂,幾十米跨度不見一柱,通風音響一流。頂部的金鼎高達4米,貼金片36166張,重1.8公斤。整個外型庄嚴雄偉,堪稱建築藝術之傑作。

傳統中軸線有四多:文物古跡多,著名建築多,古樹名木多,專業購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廣州名城的一條千年文化軸線。她既是一條山水相連自然風光線,也是一條雄偉壯觀的景觀軸線,是廣州首選的旅遊風景線。

《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城市傳統中軸線景觀帶內,「新建、擴建、改建的建(構)築物,其建築形式、體量、高度和風格,必須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協調。」市規劃局正在制定保護性的控制規劃。

天河新城市中軸線

新城市中軸線是天河新城區和珠江新城建設後規劃建設的新發展區的中軸線,北起瘦狗嶺,經火車東站(廣場)、中信大廈(80層)、天河體育中心、海心沙島,跨過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運港口的新城區中軸線。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廣場和中國市長大廈、大都會廣場為標志的建築、綠化景觀,已經形成,這一帶的現代化高層建築群和綠化廣場顯示出廣州新城市中心的現代都市風貌。她與古城區傳統中軸線相比是不同風格和特色風貌,反映了廣州城市發展的現代化美好前景,是廣州發展都市旅遊的最吸引旅遊者的美麗景觀。目前,附近天河路一帶的天河城、宏城廣場和廣州購書中心已形成人氣很旺的購物旅遊區,附近的一號線地鐵站是最旺的地鐵站之一。

白雲山、越秀山綠色風景線

白雲山被稱為廣州的「綠肺」,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21平方公里,風景秀麗,古樹參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旅遊聖地。由30多個山峰組成,主峰摩星嶺海拔382.3米,為全山最高點,是每年重陽節市民登高的熱點,這里可俯瞰廣州全景,新城、古城、南到珠江、北至白雲機場,盡收眼底。

越秀山在50年代已辟為公園,是廣州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佔地面積82萬平方米,其中三個人工湖的水面積6.69萬平方米。

白雲山、越秀山在市中心區的北廓,東西綿延數十里,古人稱為「青山半入城」,是一條非常美麗的綠色風景線。它不但自然景觀漂亮,而且對廣州市區起著調節氣候的作用,環境幽靜雅緻,空氣清新,是市民休閑游覽的好去處,也是廣州旅遊的最大、最好的旅遊點,每年接待的國內旅遊者達1000多萬人次。

這條綠色風景線的文化品位很高,獨具特色。

一是歷史悠久。歷史上就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自秦漢以來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二是傳說故事多。如秦始皇、安期生的傳說。

三是文物古跡多。秦漢以來,越王井、呼鸞道、鎮海樓、古之楚亭、白雲仙館、九龍泉、天南第一峰牌坊,以及眾多的古墓葬和名人遺跡、遺址等。

四是宗教寺廟多。如三元宮、景泰寺、明珠樓、能仁寺、雙溪寺等。歷史上僅白雲山就有13個寺廟。

五是各具特色的公園旅遊點多。如越秀公園、麓湖公園、雕塑公園、雲台花園、山頂公園、山北公國等。

六是歷代羊城八景多,共有11景。

珠江風光旅遊線

珠江是廣州人的母親河,幾千年來先人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建設了美麗的廣州城,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嶺南文化。

珠江廣州河段風光旖旎,兩岸的文物古跡和特色建築很多。如石門風景區,沙面風景區的歐洲風格建築群,粵海關大鍾樓、郵政局大樓、南方大廈、愛群大廈、永安堂、江灣新城建築群、孫中山大元帥府、琶洲塔、赤崗塔、黃埔軍校、長洲要塞、長洲文化旅遊風景區、波羅廟、蓮花塔、下橫檔島、虎門炮台、南沙炮台、龍穴島風光等。

從南方大廈、愛群大廈到永安堂一帶被稱為廣州的「外灘」,歷來都是廣州的標志。廣州的幾大銀行總部和賓館、飯店、戲院、百貨點相當多,市有關部門擬把這里建成休閑步行街。

珠江廣州河段70多公里,有11座各具特色的跨江大橋,有許多江心島,其中最大的河南島有90多平方公里,這里河叉縱橫,果林飄香。新滘的萬畝果園,被稱為廣州的「南肺」。

現在,前航道已被辟為旅遊航道。近年來,市政府投資數億元整治珠江提岸,設置燈飾,進行綠化和景觀建設,已初步展現了兩岸的新美景,這里將建成廣州的「塞納河」。兩岸的地盤建築商大做江景樓盤廣告,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珠江夜遊是廣州的熱點旅遊線之一。

南越國古都文化風景線

自80年代以來,廣州先後發現了西漢南越王墓、南越王宮署遺址的地下石構建築、南越國御花園和南越國宮殿遺址,是嶺南地區的重大考古發現,分別被列為全國五大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這些二千多年前的南越國時期的文物,內容非常豐富,許多為廣州及我國首次發現,具有非常珍貴的價值。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崗山發現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文帝」趙昧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歷史,是嶺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隨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漢前期彩繪壁畫石室墓,《考古學年鑒》定為當年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如「文帝行璽」金印、絲縷玉衣等,還有15個殉人。對研究秦漢時期嶺南地區開發、城市物質文化發展、南越國歷史都有重要價值,墓地現在已建成「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1995年以來陸續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到兒童公園一帶發現的南越國宮署遺址、水榭、御花園和宮殿遺址,反映了當時王宮的物質生活和社會文化情況,特別是地下石構建築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媲美羅馬古城。御花園則是我國首例宮苑實例。可以說是價值連城。目前,忠佑大街到北京路財廳前一帶4.8萬平方米的地方已列為文化保護區,兒童公園將搬遷,繼續進行地下挖掘。市政府已決定在這里建立南越國博物館。專家們預測不久的將來,還將會給市民一個驚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出土的海外泊來品文物,如銀盒、玻璃碗、象牙、瑪瑙、銅薰爐、銀幣等,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物證,說明廣州在秦漢時期已和海外通商,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早於陸上絲綢之路的證明。

先烈路近現代革命風景線

廣州,是我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這里領導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康有為在廣州舉辦「萬木草堂」培養了一批維新運動的革命骨幹人才;黃埔軍校師生在這里舉行東征和北伐;孫中山在廣州領導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起義,並在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權;共產黨領導廣州起義。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震驚中外的革命事件,產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紀念建築和遺址,其中最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處近現代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是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課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國、十九路軍抗日陣亡烈士陵園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學讀書的時候,到廣州第一個要看的地方就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為在讀小學時就學習過。這個地方已辟為黃花崗公園,是革命聖地,也是廣州主要的旅遊點,每年接待的遊客很多,僅是國外旅遊者就有30多萬人次,特別是海外僑胞來廣州,都要去黃花崗瞻仰烈士墓,敬獻花圈。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位於先烈中路,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於1911年為推翻清朝封建統治,在廣州發動起義,攻打兩廣總督府而壯烈犧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園。1912年廣東軍政府撥款始建,1919年海外華僑募款建設了墓亭、紀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築,以後又增建了黃花亭、西亭、正門。1954年又一次擴建,形成了今天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庄嚴肅穆,綠樹成萌,滿園黃花的紀念性公園。正門是凱旋式的大門樓,門額上刻有孫中山手書的「浩氣長存」金色大字。內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橋、七十二烈士墓碑、「締結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還有孫中山親植青松和高舉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黃花浩氣。

十九路軍陵園佔地5.2萬平方米。始建於1928年,主要建築有花崗石的凱旋門、羅馬園柱形紀念碑和半園形柱廊、門亭、英雄題名碑、抗日亭、蔡廷鍇、蔣光鼐墓、將士墓、戰士墓、先烈紀念館、浮雕牆和展覽館等。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於先烈南路和東風路交界處。正門刻有周恩來手書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八個大字。廣州起義紀念碑刻有鄧小平手書的漆金碑名。陵園中心為烈士墓包,護牆刻有朱德題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還有「中朝人民血誼亭」、「中蘇人民血誼亭」、四烈士墓、葉劍英碑和廣東革命歷史紀念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紅陵旭日」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還有鄧蔭楠墓、興中會墳場、張民達墓、鄧仲元墓、朱執信墓、史堅如墓等。

在一條幾公里的路上有那麼多的陵園、英雄墓和紀念建築,是全國少有的,這是一條內涵非常豐富的革命文化風景線。

宗教文化風景線

在城市傳統中軸線西側有一條宗教文化風景線,從解放北路——六榕路一一光孝路一一光塔路——一德路有三元宮、六榕寺、光孝寺、光孝堂、,懷聖寺、五仙觀,、石室聖心堂等五個宗教的七個寺廟和清真先賢古墓等八個宗教文化旅遊點,是一條獨特的風景線,特別是佛教、道教的遊客很多,人氣鼎盛。

清真先賢古墓位於解放北路蘭圃西側,為唐代著名伊斯蘭教傳教士阿布·宛葛素來華傳教在廣州逝世後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古墓,被國際穆斯林視為聖地。墓園四周用青磚高牆圍繞,內作庭園式布局,有敞口廳和拜堂等建築。附近還有歷代知名的伊斯教徒墓地。每年來廣州參加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阿拉伯商人及其他來訪的阿拉伯朋友都要前往朝拜。

三元宮。位於應元路,其前身是東晉南海太守鮑靚建的趙崗院,唐代改稱悟性寺,明萬曆年間改名三元宮(道教以天、池、水為三元),是廣州現存歷史最長、規模較大的道教寺廟。宗教哲學思想家和科學家葛洪曾到此修道。三元宮的建築風格獨特。每逢初一、十五人氣甚旺。

六榕寺。位於六榕路。始創於南朝劉宋年間,初名寶庄嚴寺,北宋時改名凈慧寺。蘇東坡到此游覽,見寺內有六棵榕樹,便題寫「六榕」二字,後人便稱六榕寺。內有建於梁大同年間的六榕塔,八角九級(內17層),高57.6米,珠欄碧瓦,丹珠紅牆。內藏曇裕法師從海外帶回的佛舍利。南有碑廊,有一批珍貴文物。六榕花塔為廣州標志的旅遊景觀之一。

光孝寺。位於光孝路,佔地面積31000平方米。寺址初為南越王趙建德王府,後建為制止寺,南宋後稱光孝寺。社會流傳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說法,說明光孝寺歷史之悠久。禪宗六祖惠能於公元676年(唐儀鳳元年)在此削發受戒,建有瘞發塔、六祖殿以為紀念。寺內還有我國最早的東、西鐵塔(鑄於南漢,又名千佛塔)和訶子樹,聞名中外。光孝菩提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路還有基督教光孝堂。

惠福西路有五仙觀,建於明代,是一座祭祀五仙的穀神廟。內有五仙人拇扯和五羊塑像,為廣州之別稱羊城的起源地。還有建於明代的嶺南第一樓。明、清二代,分別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一德路有聖心堂(俗名石室),是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國最大的哥德式石構建築物,高58.5米,歷時25年建成。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