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風景區
1. 喀斯特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沈陽:沈陽故宮、昭陵、福陵、怪坡、沈陽植物園、「九一八」事變版紀念館、張氏權帥府
鞍山:千山、湯崗子溫泉、東山城市森林公園、岫岩葯山風景區、海城白雲山風景區、二一九公園、玉佛苑
錦州:醫巫閭山風景區、遼沈戰役紀念館、筆架山
遼陽:湯河旅遊風景區、核伙溝自然風景區、石洞溝森林公園、參窩水庫旅遊區、喀斯特古溶洞—觀音洞、姑嫂城冷地、冷洞奇觀
大連:冰峪溝、棒棰島、老虎灘海洋公園、極地海洋動物館、森林動物園、海王九島、蛇島
撫順:夏湖風景區、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雷鋒紀念館、皇家極地海洋世界、高爾山
本溪:本溪水洞、關門山、怪石洞、平頂山、佛頂山、九頂鐵剎山
丹東:青山溝、大鹿島、五龍山、鳳凰山、抗美援朝紀念館、五龍背溫泉
盤錦: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紅海灘
朝陽:桃花山風景區、努魯爾虎山自然保護區
營口:月亮湖公園、仙人島、望兒山
鐵嶺:清河省級旅遊度假區、象牙山風景區
阜新:那木斯萊自然保護區、烏蘭木圖山、大清溝水庫旅遊景區
葫蘆島:將軍湖、柏山風景區
2. 我國著名的喀斯特風景名山有
中國喀斯特發育的多輪回和地帶性特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內和巧奪天工的容洞穴奇景,是中國重要的旅遊資源。桂林山水(見桂林市)、雲南石林、四川九寨溝(見九寨溝自然風景區)、貴州黃果樹(見黃果樹瀑布)、濟南趵突泉和北京附近的拒馬河等都已成為聞名於世的游覽勝地。
3. 天山旅行社為吸引遊客組團去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徵的黃果樹風景區旅遊,推出了如下收費標准(如圖所示):某
設該單位去具抄有喀斯特地貌特徵的黃果樹旅遊人數為x人,則人均費用為1000-20(x-25)元
由題意得 x[1000-20(x-25)]=27000
整理得x2-75x+1350=0,
解得x1=45,x2=30.
當x=45時,人均旅遊費用為1000-20(x-25)=600<700,不符合題意,應捨去.
當x=30時,人均旅遊費用為1000-20(x-25)=900>700,符合題意.
答:該單位這次共有30名員工去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徵的黃果樹風景區旅遊.
4. 江蘇屬於喀斯特地貌的風景區有哪些
你說的可能是慕燕風景區那邊,是類喀斯特了
5. 我國有哪些著名的喀斯特風景名勝,並簡單介紹一下它
我國著名卡斯特風景名勝:
雲南石林:屬於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溫1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上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風景區。
雲南石林處於我國三級階梯的第二階梯面上。此處高原起伏和緩,切割輕微,海拔在1700米到1950米之間,個別山脈、山峰海拔超過2200米。大石林區海拔約在1750米;乃古石林區海拔在1820米左右。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高西低。
貴州黃果樹(瀑布):黃果樹瀑布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級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因當地一種常見的植物——黃葛榕的諧音「黃果樹」而得名。
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最早因河床突然出現了一個裂點,經河水長年累月不斷的沖刷和溶蝕,便裂點踏隙,形成了一個落差,也就形成了瀑布的基本面貌,後因風雨溶蝕和雨水不斷沖刷,又使原先形成的瀑布不斷向後撤,據地質學家考證,瀑布形成了今天這種穩定的局面,曾有過三次大的變遷,它後撤距離長達205米。
在地質學上,這一現象並稱為「向岩後撤」。
桂林山水:位於低緯度,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的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9.8攝氏度,最熱的天氣在七、八月,平均溫度為28.5攝氏度左右,年均降雨量為1926毫米。
土山以流水沖刷坡面,並使山坡由急向和緩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無散流、暴流產生。反之,山足多為地表水下透入地下地點。
濟南的趵突泉:這里的山區是由石灰岩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隱藏著岩漿岩。山區的石灰岩大約是在4億年前形成的,其質地比較純,它以大約30°的斜度由南向北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緊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儲存和輸送地下水。地下水順著石灰岩層的傾斜,大量地流向濟南。成了濟南泉水的水源。
在平原下的岩漿岩,它的組織很緊密。所以地下水流到這里後碰到岩漿岩的阻擋就流不過去了。岩漿岩上又覆蓋著一層不透水的粘土層,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這些被攔阻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從地下的裂隙中湧上地面,就形成了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6. 重慶市境內的喀斯特地形景區的的名字是什麼,有哪些
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內稱。容又稱岩溶地貌。水對可溶性岩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蝕作用為主,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岩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發軔於該地而得名。喀斯特地貌由於其獨特的地貌特徵,經常容易「產出」類型各異的風景區,比如著名的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就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武陵源景區內的巨厚的石英砂岩,產狀平緩,使岩層不能沿層面薄弱部位滑塌,覆蓋在志留系柔性的頁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剛性的石英砂岩垂直節理發育,在水流強烈的侵蝕作用下,岩層不但解體、崩塌,流水搬運,殘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險、秀、幽、曠等千奇百怪的峰林。
7. 廣西環江喀斯特景區導游詞
廣西環球路的咔嚓市區旅遊導游詞嗎?但然是可以去導游詞音,在說這上語言說話表達能力一定要強的
8. 最著名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是
最著名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是廣西桂林山水
9. 中國有哪些景區是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
雲南石林
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極為零散的地區,如法國的科斯、中國的廣西、美國的肯塔基州等。
中國幾乎各省、自治區都有不同面積的石灰岩的分布,出露地表的總面積約有l3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5%。被埋藏於地下的則更為廣泛,有的地區累計厚度可達幾千米。以至上萬米。由此可見,喀斯特地形的研究對我國來說,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整個西南地區石灰岩連成一片,分布最廣,面積共達55萬平方公里。其中尤以廣西地區出露的面積最大,達12萬平方公里,約占廣西全區總面積的60%。貴州和雲南東南部石灰岩的分布面積也約占該地區總酉積的50%。此外,廣東、浙江、江蘇以及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區等地都有大面積的石灰岩分布。
廣西地區的喀斯特地貌是別具特色的,這里除了部分的弧形山系以外,其餘大部分地區則分布著連綿成片、一眼望不到邊的尖錐狀、寶劍狀、柱狀、塔狀等形態各異、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如果我們站在較高處放眼望去,只見群峰密集,氣勢雄偉,猶如蒼藍色的石頭森林。它們縱橫連綿達數百公里,而且各個山峰的高度都十分相近,構成了一個自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的峰頂面,在林立的石峰之間密布著一個個深達200~400米、直徑不過100~200米的封閉小窪地。從廣西西北部到中部,地形形態呈有規律的變化:峰頂高度依次降低,山峰密度逐漸變稀。同時,山間的封閉窪地高程也漸次下降,窪地規模也明顯增大,由數個窪地聯接成串珠狀窪地。
此外。不規則的長條形谷地則逐步過渡為較開闊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地形。以山水甲天下著稱的桂林—陽朔一帶,就是一種喀斯特強烈發育的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這里是廣西東北部峰林地形的主要部分,也是亞熱帶喀斯特地形的典型代表。
與廣西相鄰的雲貴高原區喀斯特發育的特點與廣西喀斯特有顯著的差異,其原因是雲貴高原的地質條件比廣西復雜得多,可溶性的碳酸鹽類岩層與非可溶性的砂頁岩、火山岩交互成層,再加上褶皺緊密,斷裂錯綜,因而形成許多獨立的、大小不同且各具特點的可溶岩體,而不像廣西那樣是一個連續分布的、褶皺平緩和岩性比較單一的、巨大的可溶性岩體。在黔南、黔西南和滇東某些地段,也有大面積連續分布的碳酸鹽類岩層,在幾百萬年前的第三紀也曾發育有熱帶、亞熱帶的峰林和孤峰平原等喀斯特地形,但因其自第三紀以後,雲貴高原區地殼大幅度隆起,成為海拔1000~2000米以上的高原,這樣就不再具備廣西那種濕熱的亞熱帶氣候條件,以溶解為主的喀斯特作用也就遠不如廣西那樣能夠強烈地進行,故其剝蝕作用相對較為突出,山峰一般具有渾圓、低緩的特點,溶洞分布也遠不如廣西那樣普遍,峰林的陡峻程度也遠比廣西的峰林遜色。如今黔西安順的峰林,雲南路南的石林均為第三紀時尚未上升為高原前濕熱氣候條件下的產物,而不是現在涼爽的高原氣候條件下所能形成的。
中國現代喀斯特的發育具有明顯的氣候分帶現象,廣西、貴州南部、湖南南部。雲南東部和緯度比桂林更低的地區稱為熱帶型,峰林地形是這一類型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標志;川東、鄂西山地和貴州高原大部分地區屬溫帶—亞熱帶型,窪地、漏斗、豎井等負地形是本區的主要特徵,江蘇宜興、浙江金華與杭州等地區的溶洞與石灰岩泉也可以歸入這一類型;山西的太行山和部分呂梁山區、北京西山、山東西部丘陵等石灰岩零星出露地區屬溫帶型,這里現代地表喀斯特作用比較微弱,地表水順裂隙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河及石灰岩泉,如濟南、太原等地的石灰岩泉便是典型的例子;在中國西部高山區及內陸乾旱區則屬於寒帶型和乾旱型,這里由於晝夜溫度變化較大,往往引起石灰岩的崩解,溶蝕作用也就不十分明顯了。
對於喀斯特地形的研究,中國早在16世紀(明朝)就已經開始了,這要比外國早200年左右。中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1586~1641年),在暢游南北名山以後,曾於1637~1639年用兩年的時間遨遊廣西、貴州、雲南,對中國西南石灰岩分布地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考察。他探索了100多個地下岩洞,並對石灰岩地區的地貌形態作了詳盡細致而又朴實生動的描述,對它們的成困作了正確的科學解釋。他寫的《徐霞客游記》一書,可說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地形最早的一本書。
10.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喀斯特地貌的景區,國內國外的都要!謝各位大神知道的回答一下!!!!
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分布很廣,主要分布區有:南斯拉夫的迪納拉山區,法內國中央高原,蘇聯的烏拉爾山區,容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牙買加和越南北部地區等。中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很廣泛,全國碳酸鹽類岩石分布面積約125萬平方公里,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廣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