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景色
發布時間: 2021-01-18 15:37:29
Ⅰ 鼓浪嶼有幾個景點
日光岩寺位於全島制高點日光岩腳下,始建時間大致在明中期,初名「蓮花庵」,明萬曆十四年(1586)重修,後更名為日光岩寺。1936年,弘一法師曾在日光岩寺東廂寮房閉關養靜,期間編訂了多部佛學著作,為其靜修的房舍題匾,稱「日光別院」,並在寺中宣講《凈土法門大意》,吸引大批信眾雲集。
菽庄花園
20世紀上半葉,台灣遷居鼓浪嶼的富紳林爾嘉,懷念台北板橋故園,於1913年創建「菽庄吟社」並建菽庄花園。它在造園藝術上具有較高的成就,既運用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同時又融合了近代建築的樣式及西方造園的風格,創造出一座獨特的濱海近代文人園。藏海於庭院內的菽庄花園淋漓盡致地展現東方園林之美,它不僅是鼓浪嶼最重要的私家園林,也是中國嶺南地區最重要的近代園林之一。
三一堂
1927年以後,隨著定居於鼓浪嶼的教眾增多,廈門港禮拜堂、新街禮拜堂和竹樹腳禮拜堂三個堂會決定在鼓浪嶼聯合興建一座教堂,命名為「三一堂」。
重興鼓浪嶼三和宮摩崖題記
位於筆架山的三和宮摩崖題記篆刻於清嘉慶十八年(1813),由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撰文,記載了王得祿在三和宮前整修戰船、募款興修三和宮並率師進兵台灣圍剿蔡牽起義軍之事。蔡牽台灣起義是清代嘉慶期間重大事件;清政府歷時數年調集重兵將起義鎮壓下去,該石刻見證了鼓浪嶼島早期對外交流中在閩台交流方面的重要地位。
廖家別墅(林語堂故居)
從興賢宮舊址所在路口(今天的馬約翰紀念廣場)進入漳州路,路北的一條深巷內,有一塊小場地,它的西、北兩側,一座建築面朝西,建在高台基之上,另一座面朝南,名為「立人齋」,這兩座建築就是廖家別墅。廖悅發的二小姐廖翠鳳,1919年與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結為伉儷,婚房就在該建築內。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