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濱水美景

濱水美景

發布時間: 2021-01-19 16:00:54

① 國內外有哪些著名的濱水景觀

濱水城市景觀,即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把人工建造的環境和當地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增強人與自然的可達性和親密性,使自然開放空間對於城市、環境的調節作用越來越重要,形成一個科學、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國內外比較著名的濱水景觀有很多,比如:艾伊河濱水景觀、秦皇島湯河公園濱水景觀、神工峽灣之路濱水景觀,而遠景設計研究院在濱水景觀設計方面也頗有研究,比如:仙海湖棧道景觀、越西中所水鎮規劃等。

② 三明沙溪河濱水景觀叫什麼

三明旅遊四條精品線路

A線:世界地質公園探秘游
D1上午從三明出發至將樂,游覽「全國四大名洞」之一玉華洞,午餐後赴泰寧;下午領略原生態峽谷漂游上清溪、感受中國十佳魅力名鎮泰寧古城,住泰寧。
D2 上午參觀泰寧地質博物苑、暢游「天下第一湖山」大金湖;下午探秘世界地質公園樣板景區寨下大峽谷,晚餐後返三明。

B線:沙溪濱河城市休閑游
D1上午游覽「世界之最」三元國家森林公園格氏栲景區、岩前十八寨,午餐後赴永安;下午遊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桃源洞,住永安。
D2上午游覽奇秀東南鱗隱石林,赴沙縣品小吃;下午游覽華夏第一卧佛淘金山,返三明用晚餐。

C線:客家風情文化體驗游
D1上午從三明出發至寧化,朝覲世界客屬石壁祖地;下午探幽水中石林天鵝洞,住寧化。
D2上午乘車至清流,游覽「閩人之源」九龍湖洞;午餐後赴明溪,參觀「武夷三絕」之一玉虛洞,晚餐後返三明。

D線:市區「百千萬」、「山谷灣」之旅
D1上午游覽三元國家森林公園格氏栲景區(百年栲)、岩前十八寨(千年寨);下午參觀萬壽岩古人類遺址(萬年居)、享受橫坑(紅魚谷)溫泉之樂,住三明。
D2上午游覽梅列瑞雲山國家4A級旅遊景區、漫步金絲灣森林公園;下午遊走「城中花園」仙人谷,晚餐後夜遊沙溪,住三明。

風景名勝

大金湖

桃源洞

麒麟山

十里平流

沙陽樂園

自然保護區

大田大仙峰

明溪君子峰

尤溪九阜山

三明蘿卜岩

建寧閩江源

文物古跡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槐南安貞

尚書第

吉山抗戰文化遺址

筍幫公棧

③ 大連標志性的濱水景觀,耗資50億的水城,有威尼斯的感覺嗎

你想在中國體驗水上威尼斯的感覺嗎?你聽說過大連的威尼斯水城嗎?這個區域非常大,還在不斷建設中,整體義大利水城風格,目前商業體系還不太完善,後期應該會完善。天氣好的時候來這里拍拍照非常上鏡,不足的地方是地下配套停車場還不開放,路邊停車風險較高,海岸風景線很不錯,海鷗很多,預計整體完工招商完畢後會成為大連新的標志性景點。

④ 濱水景觀設計國內外發展狀況

國內: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濱水區建設起步要晚很多。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的濱海、臨江發達地帶開始了城市濱水區域建設。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倡導構建與自然山水相結合的城市環境。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院士編制的北京市永定河《綠化景觀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以安全行洪為根本,以生態修復為載體,以生態經濟為導向,以生態屏障為目標,林水相間,以綠養水,因勢利導」的濱水綠化理念,對城市濱水綠地的構建具有指導意義。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致力於以水為核心組成部分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保護利用水系統、雨洪管理與利用、濱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特別指出維護和強調山水格局的連續性、濱水地帶的自然形態、濱水遊憩綠地建設的重要性。從2000年開始,在國內陸續出版了一些關於濱水景觀規劃設計及改造方面的書籍,給國內濱河景觀改造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例如:《濱水景觀》、《城市濱水區設計與開發》、《城市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等書,以圖文並茂的方法概括性的描述我國一些濱水景觀案例。

國外:國外最早通過建造城市公園等城市生態景觀系統來解決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不乏濱水綠地的建設。1840年唐寧提出「城市公共綠地是城市『肺』」的觀點,呼籲建設城市公共綠地,以始於英國的城市公園運動為起點,城市中建立了各類公園改善環境,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就是典型代表。1880年奧姆斯特德主持的波士頓公園體系規劃,用河流及濱河綠色開放空間把數個公園連成一體,將河流自然演進過程與城市空間拓展相結合。1898年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將運河水系作為城市核心區外圍的保護緩沖帶,與綠帶結合串聯起城市景觀。此後的「綠道」「綠帶」研究均重視河流以及濱河綠色空間在城市中的生態與社會效益。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著的《寂靜的春天》被譽為啟蒙人類環保意識的傑作,書中作者用犀利的言辭批評了化學葯劑等污染物對水體造成的污染。英國風景園林師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書中從流域的角度對濱水環境規劃做了詳細的論述,提出在不破壞水資源的情況下開辟濱水遊憩設施,推動了城市濱水區的生態規劃。美國景觀設計師西蒙茲在《大地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手冊》中說明了水體在城市開放空間中的重要地位,在保護的基礎上對自然水系進行合理、系統的開發利用,增強城市與河流水道的聯系。目前,國外城市濱水區已從局部景觀改造發展到針對流域、宏觀尺度的景觀格局、生態安全格局的研究,融城市規劃學、景觀生態學等相關學科於一體,注重水環境的系統性、生態性和多目標性,以及自然資源保護、雨洪管理、濱水景觀營造、濱水用地多功能開發、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等方面,已形成相對完整、成熟的理論體系。

⑤ 今年「五一」假期,三千多名自行車愛好者在風景秀美的環江濱水大道等路段參加


應該是這樣

⑥ 桑浦山風景美麗作文350字

桑浦山,號稱潮汕第一名山,屹立在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交界處,北回歸線從這里經過。桑浦山為揭陽市地都鎮、潮州市潮安區、汕頭市金平區的界山。海拔484米,綿亘27公里(一說方圓30平方公里,還有另一說為80平方公里)。地勢扼要,風門徑(四大古徑之一)古時為潮州通往潮陽必經之路,現在,206國道從山下經過,粵東最大民用機場揭陽潮汕機場又選址於其南麓天鵝山,使這座古老名山煥發出年輕風采。
桑浦山景區介紹

桑浦山景區以揭陽市空港經濟區地都鎮大桑浦山為主景點。主要包括桑浦山自然保護區及其山腳的區域,面積約為67.6平方公里。將引進跳石、滑草等游樂項目;馬會等高端休閑項目;攀岩等休閑健身項目。重點打造桑浦山慢行系統,與機場片區和地都片區的濱水慢行道對接,打造揭陽空港經濟區山水一體的慢行系統。
潮安南部景區以桑浦山休閑觀光區和梅林湖文化與休閑旅遊區為主景點。桑浦山風景區、東山湖風景區、李古洞、孫石溪孫墨齋墓園、中立溪、寶泉寺、宗山書院、林大欽墓等;梅林湖景區、王氏公祠、古海蝕遺址、白雲岩、甘露寺、叢熙公園、急公好義坊等。
汕頭景區是以北回歸線標志塔為主景點,連結周邊的汕頭大學校園、桑浦山公園、七日紅公園、翁萬達書院、梅林湖、白雲岩等古跡。

桑浦山八大景點

一、賈里村

謝姓及林姓,謝姓居多。《賈里族譜》載:「我族未受姓之先,居於姜水,以姜為姓。」、「申伯公定王有功,受封於謝,建國於河南謝邑……後世子孫以國為姓,尊申伯公為謝氏鼻祖,此我祖受姓之始也。」這就是該村姓謝之由來。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福建莆田獨樹都涵首村烏衣巷謝氏肇基公來此創鄉,鄉名賈里,隱寓西堂貝錦之意,橋號涵頭,不忘涵首舊村之義。
賈里村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2263戶,5240人,耕地2020畝,山地950畝,池塘,溪澗85畝。以前全村以農為主,是全鎮主要產糧區之一,農作物有水稻、地瓜,花生,甘蔗、黃紅麻、馬蹄等。馬蹄為本村主要經濟作物,1985年,全村種植馬蹄535畝,佔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五,總產量17979擔,總值23372元,佔全村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賈里村,以做錫箔生意為主要經濟來源,同時也是沙溪鎮錫箔的貿易,加工中心。
賈里村地處潮、揭交界,距鎮治西8里,東連五嘉隴村 路邊村,西接劉畔村 白龍村,南靠桑浦山,北與揭陽光明村相鄰。
賈里村交通便利,廈深鐵路,廣梅汕高速公路,均貫穿於賈里村,往西6公里則為正在籌建的潮汕飛機場。
賈里村昔屬東莆都所轄,抗戰前曾與高廈、仁里合並成立和平鄉,隸屬東莆區。1952年,與劉畔村合並為聯和鄉,1956年屬高廈鄉,
1957年屬沙溪鄉,1958年後,改稱賈里大隊,屈金石公社,1961年後屬沙溪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賈里鄉,屬沙溪區,1987年改稱賈里村,屬沙溪鎮。
賈里村包括西厝,東厝,寨內,庵頭4個自然村,有五祠四軒一大樓四書齋。
賈里村有小學一所,幼兒園三所,醫療站六間,供銷分站一間,糧食加工,黃麻加工、抽紗場各一個。全村電燈照明,並飲用自來水。
賈里村一年一度游神賽會。賈里村自1998年始,每年正月十二、十三、十四,為賈里村慶神遊(鬧熱)的節日,按每年一屆的順序排,分別為
東厝村—寨內村—西厝村—庵頭村。
逢農歷五月十日至二十日間星期天
為賈里村龍舟賽的正日,每年都有吸引了臨近眾多的鄉村船隊及村民前來參加和觀看。
庵頭的幹部謝焦哥,在他的領導下,經濟一直增長的特別快,帶
湯坑的由來

據說在遠古的時候,桑浦山湯坑兩側有兩條蟄龍伏在山底。公龍在東北的山上,母龍在西南的山上。它們一交歡,就鬧得天翻地覆,地動山搖,使這一帶附近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老天爺出於好心,用湯坑把二龍隔開,以避免蟄龍蘇醒時,騰雲駕霧,把這里鬧成汪洋大海。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公龍先醒過來。當公龍剛伸出頭時,雷公立即把其下頷轟擊掉,龍口噴出唾液,形成了東山湖,下頷形成了龍頭石。而母龍,還未醒時就被孫員外建墓壓住龍頭,形成了眠龍山。

將仕佐郎孫默齋墓。

到眠龍山來,不看孫員外墓,真是一大撼事。

1、孫員外墓的地理位置及形狀
孫員外墓位於眠龍山坡,是一座用花崗岩石築成的墳墓。這座引人注目的大型的墳墓是由碑亭和拜亭組成的,碑亭為四柱落地,上面由幾塊巨石築成的。嵌在墓前碑亭里的石碑高約2米,石碑正中刻著「明考將仕佐郎默齋孫公,妣耋壽孺人慈烈林氏墓。」在碑亭前約10米處是一座縱深3米許,寬過10米,由八根高約4米的石柱托起亭頂花崗石楹,三開間拜亭亭頂全為花崗岩石板。
2、名墓傳說
孫員外墓,有兩座亭—碑亭和拜亭,造型精緻,而且就當時的建造技術而言,能建出這樣雄偉的純花崗岩石亭,自然使人詫異。
據說,這座名亭全用花崗岩石建造,在當時來說是十分困難,近乎辦不到的。(蓋岩板時,岩柱常常折斷)不少有名的建築家也不敢貿然試建。後來土地爺化作小孩來指導建造的。
小孩先是用八根「清香柄」插在地上,再蓋上瓦片,可「清香柄」全部折斷。於是,小孩又將「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用沙土覆蓋「清香柄」,用瓦片蓋在沙土上。待到一定時間後,把沙土捅下來,一個小巧玲瓏的模型便呈現在眼前。建造者這時才恍然大悟:按照這個原理開工,就可大功告成。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雄偉、壯觀、龐大的工程順利地完成,並一直屹立於眠龍山沿至今。

⑦ 濱水景觀設計的目錄

第一章 濱水景觀的基本環境形態特徵
1.1 水的特性和寓意
1.1.1 水的基本形態
1.1.2 水的特性
1.2 水與生存環境
1.2.1 城鎮與水的聯系
1.2.2 中國傳統園林的水景構築
1.3 濱水環境設計理論發展與前沿課題
1.3.1 濱水環境設計理論發展軌跡
1.3.2 濱水環境研究的前沿課題
第二章 濱水景觀設計的范疇和方法
2.1 城市功能與空間結構
2.1.1 城市肌理
2.1.2 城市功能
2.2 濱水景觀設計范疇
2.2.1 濱水空間環境范疇
2.2.2 濱水空間的環境更新
2.2.3 濱水空間的管理維護
2.3 濱水景觀的設計原則
2.3.1 保護與開發平衡的原則
2.3.2 安全與城市功能相結合的原則
2.3.3 突出濱水空間公共性的原則
2.3.4 積極推動公眾參與的原則
2.3.5 延續和挖掘深層的地域文化涵義的原則
2.4 濱水景觀設計方法
2.4.1 視覺形態法
2.4.2 城市設計法
2.4.3 場地文脈法
2.4.4 功能設計法
2.4.5 生態設計法
2.4.6 綜合設計法
2.5 濱水景觀設計步驟
2.5.1 設計核心目標
2.5.2 環境對象描述
2.5.3 既往研究與相關設計案例收集分析
2.5.4 場地分析與評估
2.5.5 策劃與概念形成
2.5.6 設計深化
2.5.7 設計結果的預測
2.5.8 設計修正
2.6 公眾參與主導的濱水景觀規劃設計
第三章 濱水景觀的生態保護規劃與設計
3.1 保護水質和處理水污染,利用水資源
3.1.1 水質污染的檢測和評價
3.1.2 截污
3.1.3 水資源利用
3.1.4 污水處理
3.2 保護和建立完善的生態體系
3.2.1 建立水岸植被緩沖帶
3.2.2 濕地保護和建設
3.3 運用天然環保材料和做法
3.3.1 天然材料的使用
3.3.2 柔性水工結構的使用
3.4 採用可再生能源
3.5 生態教育
第四章 濱水景觀的親水設施規劃與設計
4.1 親水的概念和內容
4.1.1 親水的意義
4.1.2 親水活動分類
4.1.3 親水活動的空間范疇
4.1.4 親水場地設施
4.2 親水設施的規劃
4.2.1 規劃目的和重點
4.2.2 親水設施規劃步驟
4.3 親水設施設計
4.3.1 水邊際設計
4.3.2 運動設施設計
4.3.3 公共服務設施設計
4.3.4 信息情報標識設計
4.4 濱水空間和親水設施安全管理
4.4.1 濱水空間的管理機構組織框架
4.4.2 親水設施的管理維護
4.4.3 親水空間的植被維護
4.4.4 安全信息管理
第五章 濱水景觀的細部設計
5.1 邊際駁岸
5.1.1 堤防
5.1.2 駁岸
5.1.3 灘地
5.2 鋪裝材料和色彩
5.2.1 柔性材料
5.2.2 木材
5.2.3 粘性材料
5.2.4 石料鋪面
5.3 植物造景
5.3.1 喬木
5.3.2 灌木及地被
5.3.3 水生及濕生植物
5.4 景觀照明
5.4.1 景觀照明目的
5.4.2 景觀照明設計方法
5.4.3 水景照明設計
第六章 濱水景觀的優秀設計案例分析
6.1 濱河規劃與設計
6.1.1 特茹河和特蘭考河公園
6.1.2 天津海河
6.1.3 廣州珠江口地區濱水環境規劃設計(佐佐木事務所方案)
6.1.4 鐵錨公園
6.2 濱湖規劃與設計
6.2.1 南京鍾山風景區景觀規劃
6.2.2 杭州西湖湖濱規劃
6.3 濱海規劃與設計BoO1住宅展濱海公共空間
6.4 濕地規劃與設計
6.4.1 西溪濕地公園
6.4.2 紹興鏡湖濕地公園
6.4.3 香港濕地公園
6.5 城市水系規劃一波士頓翡翠項鏈
附錄 濱水景觀設計教學課程案例——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景觀設計專業
一、中央美術學院景觀設計專業教學體系
1.1 中國環境藝術專業發展的社會背景
1.2 中央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的培養方式
1.2.1 專業結構
1.2.2 辦學特點
1.2.3 景觀設計課程設置
1.3 專業課程教學特點
1.3.1 制定嚴格的教學大綱
1.3.2 理論聯系實際
1.3.3 強調多樣性和實踐性教學
1.3.4 完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和今後的展望
二、主幹課程一濱水空間景觀設計課程設置目的和要求
2.1 課程教學目的
2.2 課程教學方法
2.3 課程教學內容
三、課程設計選題要求
3.1 課題真實性要求
3.2 設計范圍恰當
3.3 設計要求明確
四、基地踏勘和資料分析
五、學生設計案例
5.1 濱湖景觀設計
5.2 濱河景觀設計
5.3 濕地景觀設計
5.4 環境改造生態主題設計
5.5 文化主題濱水景觀設計
參考書目

⑧ 濱水景觀設計的內容簡介

《高等院校環復境藝術制設計系列教材·濱水景觀設計》內容簡介:面對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水資源短缺和水體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作為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開放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濱水空間的安全、美觀和高效越來越受到規劃和管理部門的重視,成為當今城市生態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高等院校環境藝術設計系列教材·濱水景觀設計(附光碟)》適合高等院校景觀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環境藝術設計及相關設計專業使用,也可以提供給相關從業人員參考使用。

⑨ 種植攀援植物和濱水植物種植需要注意的哪四點

城市濱水開放空間景觀的建設與保護(論文)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福州為了改善城市園林綠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最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在城市的濱水區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綠地。這些綠地來看各有特色,服務對象不同,已形成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也不盡相同。回顧這些城市濱水開放空間的現狀,頗有收益。

(1)為住宅小區居民服務的濱水供給綠地,往往緊。鄰城市住宅新村,綠地寬度小。如白馬河公園濱水綠地,寬度一般只有幾十米、二十幾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著河岸建設,地勢平坦。建成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輔以一些景觀小品,景觀特色多小巧玲瓏;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馬河公園,面積5.82h㎡,緊鄰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晉安河公園,面積15.51h㎡,緊鄰洋下新村、浦下新村、王莊新村。這些新村與濱河公園,只隔著寬七八米馬路,使用起來非常便捷,其服務對象是新村居民。這類綠地面積83.7h㎡,約占濱水公共綠地的24.5%。

(2)城市濱河道路綠地,一般都跟隨城市道路而延伸,綠地寬窄不一,或寬不足10m,或寬40~50mk,濱水綠地環境多是城市河邊荒地、雜居地。經改建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也都是以植物造景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觀小品。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倉前公園,面積1.5h㎡;1996~1997年建成江濱大道的公共綠地,沿路長26km,寬度8~15~20m不等,面積近28h㎡,作為街頭開放性道路公共綠地,空間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這類綠地面積60.3h㎡,約占濱水公共綠地的17.7%。

(3)濱水區域大面積拆遷危舊房,建成公園綠地。近年福州城市經濟實力增強,對沿江幾萬平方米的違章搭蓋及破舊危房進行拆遷。新建成的濱水區域,如閩江公園,北岸線長5.5km,河岸綠地寬100~200m,面積47.5h㎡;南岸線長7km,河岸綠地寬150m左右,面積達6.5萬㎡,使福州濱水城市空間景觀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觀形象。

(4)利用濱水灘塗自然綠地,建成可供休閑娛樂的城市公共綠地。這類綠地的沿岸植物生長茁壯,綠化景觀良好,並能較好地保護自然生態景觀原貌。例如,現在正在建設的福州金山公園,位於福州金山新區南部,三環路一期東側,東鄰城市舊防洪堤――建新南堤,西界規劃道路。公園建設基地,自然景觀資源條件優越,大樹成蔭,物種豐富。還有很多體現福州榕城地方特色的古榕樹,白鷺紛飛。河灣水面寬闊穩定,寬達100~200m,公園景觀具有濃郁的村野濕地自然生態風貌。

(5)把濱水的采礦跡地建成濱水觀光風景游覽區。這類公共綠地沿江河兩岸透迤而下,原地貌荒涼破敗,經整治後,迅速改變了濱水區域開放空間景觀,成為優美的旅遊觀光風景名勝地。如長樂市沿閩江口金剛褪附近3km的江岸,原是採掘花崗岩石材的壇口跡地,開采了幾十年,岩壁陡峭,植被殘缺,土壤流失,自然生態被破壞。經過長樂市近兩年的整改,利用了濱水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地理資源,使濱水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地理資源,使濱水采礦壇口跡地得到再生利用,建成為優美的旅遊觀光風景名勝地。

(6)利用原有濕地地貌建成濕地保護區。例如,在閩江口,還未被人為嚴重破壞的自然濕地,就有鰻魚洲濕地、道慶洲濕地,還有在福州金山新區堤外建成的濕地公園,它們都是利用灘塗沙地植被與水濱等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形成保護自然生態景觀板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廊道。

以上6種市域濱水區域,有效地提高了濱水綠地生態空間景觀水平,改善了群眾居住、休閑、娛樂、健身等環境。

2.濱水綠地設計創意理念及形成空間景觀效果

2.1 創建優美的濱水人居環境景觀

處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內河濱水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考慮為新村居民服務。這類濱水綠地的服務半徑在500m之內,要求創建優美的濱水人居環境景觀,提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創意理念,並通過各種設計措施來達到目的。

在濱水公共綠地空間中,設計按照人體行為工程學原理,安排多種健身設施與器具,創造舒適休閑建身空間環境。游步道寬1.2~1.5m,以便兩個人相向步行,能寬松地通過在林蔭下漫步。路面鋪裝應平坦,盡量在臨水面安排鋪裝廣場,設置較舒適的坐椅,讓人近水觀賞,游賞水景。

2.2 追求園林植物群體美景觀,發揮大自然生態群落效應

園林植物群體美,是現代風景園林美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是通過相近植物與同種植物按園林藝術美的韻律節奏與比例協調關系的組合布局,表現植物群體規模,以體現景觀的氣勢雄偉,並且表現組合植物景觀美。園林植物按生態規律布局,最大限度發揮植物自然生態群落效應,改善生態環境;並為城市輸送大量氧氣,成為「城市綠肺」,最大限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如晉安河公園、光明港公園的綠化。現著重論述晉安公園植物群體景觀。晉安河公園位於晉安河兩岸,開辟出寬20~30m的帶狀濱水開放公共綠地,長約7km。公園岸邊有豐富的觀賞立面,林冠線起伏變化,色彩與季相變化豐富,最主要的是晉安河公園追求壯觀的園林植物群落,體現群體美的景觀特色,從南到北,有葵林景區,南洋杉景區(愛鄉園),椰林春月景區。

葵林景區位於晉安河公園王莊新村河岸段,沿河長200多m的濱水綠地。疏密相間,自然群植高3~8m的大蒲葵林。設計布局三五成叢,數叢成群,株間距4~8m,並安排3塊200~300㎡的林間疏林草坪。葵林邊緣及河岸邊還配置有成叢的美麗針葵、七姐妹、南迎春、扶桑、九里香球等灌木花卉,為葵林景區增添了色彩變化,豐富了層次與季相的變化。昂揚挺立的蒲葵林,令人產生奮發向上的情懷,其蔥綠茂密的蒲葵林純林之景觀,充滿了濃郁的亞熱帶南國風光。

愛鄉園景區位於福馬路北晉安河東岸200多m的河岸綠地。自然群植有92株高幾十米的南洋杉林,主要樹種是塔形南洋杉、肯氏南洋杉和畢氏南洋杉,形成開放式濱水公共綠地空間景觀。岸邊及綠地邊緣植有馬櫻丹、南迎春、榕樹球、扶桑及紅花羊蹄甲等植物,形成南洋杉林。柔和的水平線與南洋杉的雄偉垂直線形成鮮明對比,在水中呈現出優美的垂直倒影。

椰林春月景區,在晉安河橋北、晉安河西岸近長1km的河岸開放式綠地。設計種植棕櫚科混交林,植有蒲葵、華盛頓蒲葵、美麗針葵可、假檳榔、皇後葵、叢生魚尾葵、長穗魚尾葵、大王椰子、散尾葵、棕竹等棕櫚科植物30多種,還有黃金葉、小蠟球、紅刺林投、象腿絲蘭、南迎春等植物。大量的喬灌地被草坪植物組合,形成自然群落,成為城市生態廊道,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另外,具有濱水帶狀綠地群體美的植物景觀,還有光明港的蒲葵混交林、羊蹄甲混交林帶。

2.3 充分利用歷史人文景觀資源,展現濱水開放空間景觀特色

結合地形改造,發掘利用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形成歷史人文景觀。這一設計理念,是福州濱水開放綠地空間又一景觀特色。

例如,長樂閩江出海口,歷史上曾是明朝鄭和7下西洋船隊候風與補給駐泊地。長樂市為了開發建設閩江出海口風景旅遊觀光帶,建成長3km的濱水開放公共綠地空間。為了紀念鄭和7下西洋的偉大航海壯舉600周年,把其中一段以前曾是閩江船運碼頭濱水的長800m的綠地景區,開辟為「鄭和廣場」,面積近4.5h㎡。充分利用鄭和船隊7下西洋,以長樂為出發駐泊地的歷史,建成祭海誓師台、三寶亭、瞭望台、鄭和兵營、親水船平台、鄭和史跡紀念館以及鄭和雕像,配置各種樹木、花卉、草坪。對過去的採石壇口、砂石地,覆土0.50~1.00m,並清理岩壁,種植各種榕樹、芒果、棕櫚科喬木,以及垂直攀援植物和時令花卉,形成優美的濱水公共綠地。開放之後,遊人絡繹不絕。

再如,兩年前建成的閩江北園閩風園,面積5.81h㎡。在防洪堤外側,利用當地原有造船廠遺址,突出展現福州2000多年的古城歷史文化與船政文化景觀。精美的「閩都春秋」巨型浮雕,向人們述說福州的許多壯闊偉業,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長廊,並成為中外遊人的必到之處。

2.4 根據親水性的設計理念,創造各種親水景觀

親水是人類的特性;水是園林的靈魂。因此,充分展現人和水的景觀關系,是濱水開放空間的又一設計理念。

江濱公園閩水園,面積1.5h㎡。以閩江文化為主線,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技法,表達「閩水長閩江清」的設計理念,體現人與水之間共生互利的情感關系。「閩水謠」「浮雕」,敘述了閩江兩岸風土人情和閩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文化景觀。「閩水魂」雕塑,體現閩都兒女激流勇進的奮斗精神,升華人與水相依共存的造園思想。臨水是形成濱江水公園空間最大的特點,要把壯闊的閩江風光組織到公園臨江風景的觀賞透視中。為了最大限度地讓遊人觀賞透視中。為了最大限度的讓遊人觀賞閩江風光,並滿足群眾晨練及傍晚的休閑活動,江濱各個公園景區都安排大面積的臨水鋪裝廣場。

如台江江濱公園規劃了近8000㎡的鋪裝廣場;在倉前公園也辟有3700㎡的鋪裝廣場;在繽紛園、閩水園、閩風園等景區,都把廣場延伸到水邊,做各種標高的平台,讓遊人能與水親密接觸,滿足人們對親水性的要求。而在金沙園、西河園,則把踏步平台改為一望無垠的沙灘,讓遊人能在3萬多㎡的沙灘,盡情嬉戲,在金沙碧水之間,沐浴陽光,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閑適放飛心情。

而在福州長樂鄭和廣場,由於閩江出海口風浪較大,在其臨水船形平台,加欄桿、坐凳,讓人感受鄭和船隊萬船竟發的壯觀氣勢,也是一種絕妙的親水性做法。

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態資源建造濱水旅遊觀賞景觀

在濱水開放空間中,有的地段對自然地理生態資源是可資利用、充分發掘,為風景旅遊光事業服務。例如在長樂閩江出海口的金剛腿景區。金剛腿原是半山上的巨岩,延伸到閩江水岸邊,形成大條岩,形如天生的金剛大腿。腿彎之下空懸,如一座拱橋,腳如穿靴,腳尖翹起,自古以來就被俗稱為「金剛腿」。腿上方,半山岩壁,有中國海軍宿將薩鎮冰題的「金剛濯足」4字石刻。在日本《福州考》一書中,把金剛腿稱為仙人腳。金剛腿和閩江口五虎礁、南北龜、皇帝井等,並稱為「閩江口七景」。據歷年水文測定,金剛腿靴底標高4.83m,腿踝標高8.42m。而60年以來,福州馬尾平均水位標高僅2.76m,最高水位僅6.48m。歷來無論閩江大水,還是海潮大潮,都不會淹過金剛腿的腿踝。所以俗語有「大水淹不到金剛腿」。建成的金剛腿公園,專門在濱水岸邊勒石,記述金剛腿採石壇口開拓為公園的事跡簡介,以及金剛腿的歷史、自然地貌傳說。

在金剛腿景區,還有一個自然地貌景觀,即金剛腿剛好處於閩江入海口談水和海水的分界線上。故腿股內外,水有鹹淡之分。閩江上游的漂木和浮物,由於海潮頂托作用,也都在金剛腿附近水面打轉。2002年,金剛腿公園特在此闢建海水、淡水分界碑,以此體現金剛腿自然地理景觀。

上述的濱水自然地貌景觀,都是自然歷史遺留和演替形成的,經過人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觀。還有一類濱水自然地貌景觀,是大自然賦予的,要加以保護,才能永續利用——即濱水自然濕地景觀。

目前,福州市區域閩江濱水自然濕地,有多類近城濱水區域已進行開發保護。如金山濕地公園只是在清理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礎上,種植各種喬灌木,利於自然濕地的保護。

還有一類是面積較大的濕地,自然原生地貌離城稍遠,人為擾動較少。此類濕地要依法嚴加保護,嚴禁開發利用。如道慶洲自然濕地景觀,嚴禁開發利用。如道慶洲自然濕地景觀、鰻魚洲自然濕地景觀等,只有嚴加保護,才能成為永久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斑塊。這類濕地一經開發,則將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的破壞作用。

道慶洲濕地面積約2.3k㎡,距離市區不足10km,是最靠近福州城區的大型濕地,位於閩江、五龍江、白龍江3條江匯合處。漲潮時幾乎看不見,退潮時才能見道洲地。

目前,道慶洲濕地自然條件好,各類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種子植物85種。附近水域有魚類39種,各種浮游生物多達110種。在寬闊的潮間帶灘塗,還有豐富的魚蝦,特別是甲殼類和雙殼貝類等,這些都是鳥類的主要食物。由於條件適宜,在不同季節還吸引了白鷺、蒼鷺為主的30多種水禽群體,到那裡棲息、覓食和繁衍,曾一度成為當地獨特的生態景觀。

道慶洲濕地景觀的再生利用、保護,目前已引起有關的再生利用、保護,目前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民間資金及組織,參與了濕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2.6 根據規劃設計理念建設充滿寓意的濱水造型景觀

一般園林設計者,通過各種設計思維活動創立理念,運用各種園林植物、園林景觀小品和構築物,及各種規劃構圖等,建成隱含各種意念的造型景觀,即意象景觀。「九洲方圓」是為紀念第三十一回旅日福建同鄉訪華懇親團在榕舉行,而規劃設計的。位於晉安河公園中段愛鄉園內,南有南洋杉草坪,北有櫻花園,主景點是20m x 20m方圓疊加的花壇平台。底層方形平台上的花壇,種有梅花、櫻花、臘梅各9株,以及反映榕城鄉土特色的榕樹球、茉莉花;上層圓形平台中心,是高6.3m的「環球同涼熱」不銹鋼雕塑,雕塑基座呈九角形,磨光花崗岩貼面,圓形平台地面劃分9個弧形地塊,按圖案鋪及火燒板與磨光花崗岩板。精雕細琢9個梅花浮雕圖案,象徵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上下兩層平台踏步9級,「九洲方圓」,寓意中日兩國人民傳統以友誼如日中天,如梅花一樣高潔,如櫻花一樣燦爛好。

閩江公園的望龍園景區大門口,是望龍造型是全園標志性景觀,是根據福州唐末閩王王延鈞在江濱鉤白龍,飛舞上天的歷史傳說設計的。巨龍昂首遠望、騰飛起舞。

能容納2500人的露天演歌台,為繽紛園景區的主景物,圍繞演歌台,為繽紛園景區的主景物,圍繞演歌台有五彩繽紛、變幻無窮的水景,還有螺旋式、錯落式的看台和5組帆形鋼架造型,宛如江中乘風破浪的白帆,蔚為壯觀。

在長樂閩江口風景旅遊觀光區,有一個「吉祥公園」景區。根據吉祥長樂的主題,按照中國傳統吉祥寓意,進行石刻浮雕組景,其主題是「萬象更新」雕塑。在榕樹、竹林叢中,小路蜿蜒向前,設立組雕巨石景觀序列;一帆豐順、四海昇平、八卦太極、萬象更新等,表達了和平幸福、吉祥安康的美好意願。

當然,福州市域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有的住宅新村緊挨內河邊,綠化帶很少;有的大江邊的灘塗沙洲濕地,正逐步被改造成生活居住地。因此,開發與保護濱水區域的矛盾還很嚴重。濱水區域開放空間的保護與再生利用,還是一項艱巨的歷史課題,有待我們去研究。
有需要建網站的,請網路HI我,或Q我.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