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滑縣風景

滑縣風景

發布時間: 2021-01-19 20:55:52

① 滑縣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安陽「八大抄景」
鯨襲背觀瀾鹿苑生輝門珠沼漳河晚渡韓陵片石龍山積雪善應松濤漫水長虹
你還可以在市內的人民公園玩一下,安陽滑縣人為你介紹,希望有所幫助

安陽景區景點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博物院、人工天河-紅旗渠風景區、中原第一大宅—馬氏庄園、袁林、岳飛廟、羑里城、二帝陵、太行大峽谷、林濾山國際滑翔基地、 靈泉寺唐代雙塔、修定寺塔、文峰塔等。
市內景點:*殷墟、袁林、文峰塔、*文字博物館(免費,需提前預定票)、市內公園(人民公園、洹水公園、易園等)
市郊:漳河、西門豹祠(沒什麼看頭)
附屬縣內景點:
林州: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桃花谷、王向岩、青年洞等(值得一去)
內黃:二帝陵(沒有什麼可看的)
湯陰:岳飛廟(一天往返)
安陽縣:縣東大寒宮(沒什麼可看的),縣西小南海水庫及彰武水庫(距離安鋼大道很近)鐧懼害鍦板浘

② 小學生描寫滑縣風景作文

滑縣之名始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於「滑」,蓋因滑台城而得名。專《重修滑縣志》記載:「周屬公次八子伯爵封於滑,為滑伯。」滑伯本姬姓,後裔改為滑氏。《元和志》雲:「滑氏為壘,後人增以為城,臨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經注》曰:「舊說,滑台人自修築此城,因以名焉。」
春秋時,滑縣為衛國的曹邑。秦漢之時,滑境稱白馬縣,隸屬東郡。隋至明初,滑縣稱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廢白馬縣入滑州。七年降滑州為滑縣。清雍正三年,滑縣改屬河南衛輝府。中華民國3年(1914年),裁並府、州,滑縣隸屬豫北道。17年,改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劃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1月,縣政府自萬集村遷至道口鎮,隸屬平原省濮陽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縣復歸河南省,屬安陽專區。1983年成立濮陽市,歸濮陽市。1986年2月,改屬安陽市。

③ 河南滑縣有什麼名勝古跡

滑縣主要旅遊景點,隋唐大運河、張家遺址、瓦崗寨、明福寺塔、歐陽書院、千翠湖等。

④ 滑縣萬古鎮張庄村風景獨好

應該不是現在的圖吧

⑤ 滑縣有什麼風景

滑縣是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河南省第一產糧大縣、中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中國專唯一的糧食生產先進縣屬,有「豫北糧倉」之稱。
滑縣主要旅遊景點,隋唐大運河、張家遺址、瓦崗寨、明福寺塔、歐陽書院、千翠湖等。

⑥ 滑縣什麼地方最好玩、

民俗博物院
滑縣民俗博物院為國家2A級景區,位於河南滑縣道口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南距鄭州150公里,北距安陽70公里,西距107國道30公里,106國道、阿深、濟東高速貫穿南北,省道、城鄉公路交叉縱橫。 滑縣民俗博物院是經過三年的論證、徵集民俗物品、展廳建設和設計布展等准備工作,於2005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婚俗廳、紡織廳、生產廳、生活廳、民間工藝廳五個展廳和文源。這些物品絕大部分目前已經停止使用,有些已非常珍稀。滑縣民俗博物院自開業以來,來院參觀遊人絡繹不絕,截止目前,共接待中外遊客近2萬人次,有省市各級領導,專家學者,老人,學生等等,著名作家劉震雲、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王懷讓、肯亞納庫魯市市長本森·姆旺基等先後來此考察、指導工作,並作出了高度評價。本森·姆旺基市長在留言中這樣寫道:「我參觀滑縣民俗博物院後,感觸頗深,古老的民俗物品,承載著輝煌的民俗文化,中國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驚嘆」。
張 家 遺
址張家遺址位於大寨鄉張家村東南半公里處。遺址長和寬各120米,面積1.44萬平方米,稍高於周圍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時發現,文化層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1985年4月,在遺址西南部又發現很多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屬仰韶文化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 雲 觀 遺 址
白雲觀遺址位於趙營鄉中新莊村東80米處。該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8萬平方米。從遺址西邊斷層看,文化層厚度約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紋飾為方格紋、粗繩紋、細繩紋、人字紋等;有少量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陶胎薄而堅硬;還有紅陶缽、夾砂鼎、繩紋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經鑒定為仰韶文化遺址,1980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瓦 崗 軍 點 將 台 遺 址
瓦崗軍點將台遺址位於瓦崗鄉瓦崗村東北半公里處,面積約1334平方米,高約2.5米。遺址附屬文物有大鐵斧、石槽、水井。1973年於此設立保護標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介紹,隋朝時候,瓦崗緊鄰黃河。因為黃河多次泛濫,使這里沙丘起伏,草木叢生,蘆葦遍地,人煙稀少,既便於隱藏以便於出擊。此外,瓦崗北與黃河的白馬渡口臨近,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於攻守,堪稱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的農民起義軍為了自衛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崗築了一個方園二十餘公里的「土圍子」故稱瓦崗寨,沿襲至今。
李 文 成 故 居 遺 址 李文成故居遺址位於城關鎮謝庄村,立有保護標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
明 福 寺 塔
明福寺塔坐落在舊縣城內西南隅,1963年元月20日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福寺塔建於唐寶歷二年(826年)。塔高九層,八角亭子頂。後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民國18年(1929年),當地人集資修復至七層,塔頂改為桃狀。塔高40米,磚石結構,平面呈八邊形,七級密檐式。塔聳立於高2.4米的石基上。塔底直徑6米,其身中空,第二層以上,東南西北面各闢圓弮門。每層出檐兩級,檐下雕刻有斗拱、蓮花瓣、飛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橫排面磚,上 有圓龕,內刻坐佛。塔身各層高度和平面直徑自下而上逐層勻遞減。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顯弧形。柱上飾以仰、俯蓮花。第五層的四個側面飾有長方形直欞假窗,第七層的四個側面飾有卐字形圖案。頂端各角分上下掛有銅鈴3個,八角24個。塔內原有木階梯可攀至第五層,後塔遭雷擊,階梯焚毀。民國修復時,未修階梯,現無法從塔內上攀。塔牆內,初建時砌有石階,塔外檐上築有蹬道皆與圓券門相通。從塔式起重機內登石階而上進入圓券門,再由圓券門外出,沿蹬道上攀,進入上層圓券門,里外盤旋而上,直至塔頂。明福寺博物院建於明福寺塔西側,南北400米,東西200米,門前市場東西260米,總佔地面積11.9公頃。博物院以國內仿古建築中所缺少的隋代風格為主,總體包含中、東、西三路和多院落,單體建築形式都體現隋代古剎遺風,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以植物造景為特色,突出自身平原森林的特色,同時還有生物景觀、風景水體景觀、野生動物景觀,是可供開展風景游賞的森林公園,也是華北地區唯一以平原森林為特色的森林公園。
歐陽書院
歐陽書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是全國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滑縣古城內東南隅。書院內建有富麗堂皇的畫舫齋和秋聲樓。畫舫齋是歐陽修的「燕私之居」,為歐陽修所造,秋聲樓位於畫舫齋之後,因《秋聲賦》在這里所作而得名。整座書院堪稱滑縣內一大勝景,歷來賢尹多會於此,作為育人之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毀損

⑦ 河南滑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到那了,首先名揚四海的道口燒雞是必不可少的.那可是滑縣人民的文化.那邊的義專興張屬、畫寶剛燒雞都比較有知名度.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還有位於滑縣縣城旁邊的明福寺塔.也有很久遠的歷史.

其次,還有瓦該寨.那個地方不是特別了解.

滑縣的八里營壯饃吃這真過癮.

⑧ 滑縣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咋啦,恁一家三口想去旅遊了?咱滑縣才不好玩呢,去海邊吧,那好玩。上面的那位你回肯定不是俺答滑縣咧,像你說的民俗博物院,哪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烈士陵園嗎,他老婆閉著眼都能在裡面轉一圈,還有森林公園,什麼生物景觀、風景水體景觀、野生動物景觀,誇的怪好,都是砂土坑,跟可多樹,以前說起來那第一反應就是,那邊被殺過人,怕怕。。。還有瓦崗寨啊,明福寺塔啊,哈哈,這不用我說了。

⑨ 滑縣周邊有什麼好玩的

民俗博物院
滑縣民俗博物院為國家2A級景區,位於河南滑縣道口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南距鄭州150公里,北距安陽70公里,西距107國道30公里,106國道、阿深、濟東高速貫穿南北,省道、城鄉公路交叉縱橫。
滑縣民俗博物院是經過三年的論證、徵集民俗物品、展廳建設和設計布展等准備工作,於2005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的。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共設婚俗廳、紡織廳、生產廳、生活廳、民間工藝廳五個展廳和文源。這些物品絕大部分目前已經停止使用,有些已非常珍稀。滑縣民俗博物院自開業以來,來院參觀遊人絡繹不絕,截止目前,共接待中外遊客近2萬人次,有省市各級領導,專家學者,老人,學生等等,著名作家劉震雲、河南省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王懷讓、肯亞納庫魯市市長本森·姆旺基等先後來此考察、指導工作,並作出了高度評價。本森·姆旺基市長在留言中這樣寫道:「我參觀滑縣民俗博物院後,感觸頗深,古老的民俗物品,承載著輝煌的民俗文化,中國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驚嘆」。

張 家 遺 址
張家遺址位於大寨鄉張家村東南半公里處。遺址長和寬各120米,面積1.44萬平方米,稍高於周圍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時發現,文化層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1985年4月,在遺址西南部又發現很多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屬仰韶文化遺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 雲 觀 遺 址
白雲觀遺址位於趙營鄉中新莊村東80米處。該遺址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20米,總面積1.8萬平方米。從遺址西邊斷層看,文化層厚度約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紋飾為方格紋、粗繩紋、細繩紋、人字紋等;有少量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片,陶胎薄而堅硬;還有紅陶缽、夾砂鼎、繩紋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經鑒定為仰韶文化遺址,1980年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瓦 崗 軍 點 將 台 遺 址
瓦崗軍點將台遺址位於瓦崗鄉瓦崗村東北半公里處,面積約1334平方米,高約2.5米。遺址附屬文物有大鐵斧、石槽、水井。1973年於此設立保護標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書介紹,隋朝時候,瓦崗緊鄰黃河。因為黃河多次泛濫,使這里沙丘起伏,草木叢生,蘆葦遍地,人煙稀少,既便於隱藏以便於出擊。此外,瓦崗北與黃河的白馬渡口臨近,南與通濟渠相望,進退方便,易於攻守,堪稱軍事戰略要地,當時的農民起義軍為了自衛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崗築了一個方園二十餘公里的「土圍子」故稱瓦崗寨,沿襲至今。

李 文 成 故 居 遺 址
李文成故居遺址位於城關鎮謝庄村,立有保護標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 福 寺 塔
明福寺塔坐落在舊縣城內西南隅,1963年元月20日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福寺塔建於唐寶歷二年(826年)。塔高九層,八角亭子頂。後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民國18年(1929年),當地人集資修復至七層,塔頂改為桃狀。塔高40米,磚石結構,平面呈八邊形,七級密檐式。塔聳立於高2.4米的石基上。塔底直徑6米,其身中空,第二層以上,東南西北面各闢圓弮門。每層出檐兩級,檐下雕刻有斗拱、蓮花瓣、飛檐等。塔身外壁砌有橫排面磚,上
有圓龕,內刻坐佛。塔身各層高度和平面直徑自下而上逐層勻遞減。塔身各隅砌有倚柱,略顯弧形。柱上飾以仰、俯蓮花。第五層的四個側面飾有長方形直欞假窗,第七層的四個側面飾有卐字形圖案。頂端各角分上下掛有銅鈴3個,八角24個。
塔內原有木階梯可攀至第五層,後塔遭雷擊,階梯焚毀。民國修復時,未修階梯,現無法從塔內上攀。塔牆內,初建時砌有石階,塔外檐上築有蹬道皆與圓券門相通。從塔式起重機內登石階而上進入圓券門,再由圓券門外出,沿蹬道上攀,進入上層圓券門,里外盤旋而上,直至塔頂。
明福寺博物院建於明福寺塔西側,南北400米,東西200米,門前市場東西260米,總佔地面積11.9公頃。博物院以國內仿古建築中所缺少的隋代風格為主,總體包含中、東、西三路和多院落,單體建築形式都體現隋代古剎遺風,具有很強的歷史感和文化旅遊觀賞價值。

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以植物造景為特色,突出自身平原森林的特色,同時還有生物景觀、風景水體景觀、野生動物景觀,是可供開展風景游賞的森林公園,也是華北地區唯一以平原森林為特色的森林公園。

歐陽書院
歐陽書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是全國四大書院之一,位於滑縣古城內東南隅。書院內建有富麗堂皇的畫舫齋和秋聲樓。畫舫齋是歐陽修的「燕私之居」,為歐陽修所造,秋聲樓位於畫舫齋之後,因《秋聲賦》在這里所作而得名。整座書院堪稱滑縣內一大勝景,歷來賢尹多會於此,作為育人之所。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毀損

皇 姑 寺 塔
皇姑寺塔位於半坡店鄉皇塔村中學校院內。明代有一皇帝之女,路過此地,得病身死,為紀念她,於明正統九年(1443年)二月修建一塔,取名皇姑塔。三月在此塔前建一寺院,塑有皇姑泥像,改名皇姑寺塔。塔為寶瓶式七層六棱形磚塔,塔頂為一亞腰葫蘆形鐵剎。塔高11米,下有台階,高2.62米,周長22.3米,台階正南的踏垛長2.8米,寬2.25米。

天 錫 殿
天錫殿位於萬古鄉古村,建於清咸豐八年(1858年)。當時,古廟院內還築有玉皇閣、千佛閣、盤古二樓、轉轉樓、關爺殿、泰山殿、米神殿、鍾鼓二樓、吉神廟和東廟和東西廊房等建築,現僅存天錫殿。殿為歇山頂,青磚砌牆,木結構,有12個大明柱,柱上有斗拱。房頂上是青、黃琉璃瓦。殿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0.4米,高7.2米。殿南邊有香房、弮棚頂、八個石明柱,上有雕刻。門臉前邊房檐下有透花木雕。民國年間,當地群眾曾經捐款修葺。今西牆倒塌,房頂琉璃瓦殘缺甚多。

宋 文 恪 公 祠 堂
宋文恪公祠堂在牛屯鎮宋林村,為明代國子監祭酒、文淵閣大學士宋訥之祠堂。現存大殿三間,高門樓一間,上有清代滑縣知事呂文華掛的紅底金字「宋文恪祠堂」及明帝朱元璋親筆題的「開國明師」兩個匾額。

廣 濟 橋
廣濟橋又稱曹村石橋,坐落於四間房鄉曹村西頭。建於明萬曆年間,系三孔石拱橋,上有石欄桿,欄桿上有獅、猴、麒麟等石雕。橋體結構合理,造型美觀,是一座完整的古代橋梁,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惠 子 冢
惠子冢在八里營鄉冢上村,佔地4000平方米,高於地面30多米。春秋時期衛國國王駙馬惠子死後葬於此,後人稱之謂惠子冢。冢內建有磚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宮殿、琉璃殿、鍾樓、鼓樓等,民國年間全部拆掉。冢下為龍山文化遺址,目前保護較好,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 閣 老 墓
該墓位於牛屯鎮南宋林村。墓地龐大,石碑林立,樺柏蒼翠。宋閣老,名宋訥,明初國子監祭酒。訥80歲卒,明太祖朱元璋寫祭文悼念,遣官護殮入葬。並為閣老碑題詞曰「開國名師」。1985年全國文化大普查時,發現此墓地另有兩塊高大的石碑:一塊是巨形蛟龍碑,高440厘米,厚50厘米,寬110厘米,系元延祜五年(1318年)十月所立;另一塊是巨型的四稜柱石碑,四面碑文皆為歷史名人所撰,元至正二年(1342年)三月所立,碑首是屋脊形,碑趺為等腰蓮花座形狀,高390厘米,寬77厘米,厚77米,上有元末明初書法家康里夔手題。該處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晏 子 墓
晏子墓位於焦虎鄉晏口村東北半公里處。長13.5米,寬12.5米,高1.1米。據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嬰被奸臣車裂,百姓極為哀痛,暗地將其屍體巡葬於此。奸臣知道後,要把其屍拋骨揚塵,人們為迷惑他們,土封起許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認。後來假墓相繼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

翟 義 家
翟義冢又稱馬城冢,位於萬古鄉冢後村西南半公里處,翟義為漢代東郡太守,因起兵討伐王莽,被莽所殺,葬於此。冢高3米,佔地1334平方米。冢內出土物有空心磚、陶罐、陶壺、銅器還有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時期的陶片,紋飾為方格紋、條紋和繩紋。

⑩ 滑縣道口有好玩的地方嗎

現在,在大西坡(縣一中的後面)有新建的滑縣西湖,可以去看看
這幾天剛下雪,風景不錯
以前的明福寺塔那裡,修建的一座廣場,放風箏是個好地方
再遠一點
就到浚縣大伾山,還有瓦崗寨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