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方山縣北武當山風景區

方山縣北武當山風景區

發布時間: 2021-01-19 21:49:45

Ⅰ 太原到北武當山

坐從太原到方山的長途車,峪口下車有小麵包進山,可到收票處,然後再送上山回,全程約46元。答方山一天有四趟中巴到山腳。上午7:00、10:00的車只到曹家溝村。峪口、曹家溝可以包麵包或三輪上頂。峪口到村子農用車收2元,到收費口收6元。北武當收票口有威震北天石牌坊,離廟還有5千米盤山道。從山腳向上爬,來回3個小時。景區內停車費10元,每輛車還要收取10元旅遊資源保護費。北武當盤山路還在修,現在是一半柏油,上面土路。

Ⅱ 有到過山西方山縣境內北武當山的朋友嗎那兒門票的花費多少

武當山門票漲價
經省物價局批復,武當山景區進山門票價格由70元上調為每張內110元,由道教協會管理的金頂容門票也首次提價,由10元調整為每張20元,紫宵門票價格由10元調整為每張15元。該價格自本月中旬執行。

武當山景區進山及金頂、紫宵門票價格,實行淡、旺季差價,旺季從每年2月1號到11月31號,其餘時間均為淡季。旺季門票價格按上述門票價格執行,淡季門票價格分別為進山門票每張66元,金頂門票每張12元,紫宵門票每張9元。武當山景區對學生、軍人、香客、老年人及團體實行優惠票價。門票價格不另外加收任何費用。

Ⅲ 山西省方山縣北武當山好不好玩,有沒有圖片資料啊!

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

北武當山國家風景名勝區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山西省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

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只有一條人造「天梯」可攀。來到山腳下,過五里黃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餘級就山鑿築的石階,凡險峻之處,設有鐵索扶手。石階一線疊置,從下仰視,宛如「天梯」。遊人攀登,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石音」,形成獨特的「石樂」絕景 。沿著石階 ,奇松異石、廟宇石刻,掩沒在蔥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間點綴,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觀有: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天壺傾露、石羊朝聖、石龜下蛋、石虎、石蛤蟆、龜蛇鬥智等。最令人稱奇的是「龜蛇鬥智」奇觀,相傳神龜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戰,神龜節節敗退,青蛇步步緊逼。其時,恰逢真武大帝返宮,見狀,輕輕用手指一點,龜蛇便動彈不得,從此永久停留在這里,成千古一絕——「蛇石」虎視眈眈,「龜石」尾臨懸崖,萬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經風一吹,便搖搖欲墜,令人心懸,所以又稱風動石,為我國罕見的景觀之一。主要的奇松景觀有:鴛鴦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嘆為觀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於石階半道,樹身技分兩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頂登南天門石階,旁邊陡崖上刻有「喬松」二字,據載為清代道光年間永寧州牧王繼賢手跡。現存喬松樹樁直徑近一米,可以想見其昔日雄姿。主要的懸崖峭壁有:千仞壁、捨身崖、鷹嘴崖等。還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隨季節變化,給北武當山披上了「春粉、夏艷、秋紅、冬白」的盛裝。登臨武當之巔,一覽眾山,但見遠山蒼茫,近日含黛,松風撲面,白雲飄逸;只聞松濤陣陣,山泉潺潺,鳥語唧唧,似琴弦輕撥;夏秋之季,如晴空萬里,金頂之下,叢林景觀相間,似七彩織錦;白雲遠處,群山連綿,猶如萬龍翻騰,極為壯觀。

北武當山不僅自然風光絕妙,而且淵源悠久。據對現存的《永寧州志》考證,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尚待稽考。以後隨著歲月嬗遞,多數廟觀都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其中僅明萬曆年間,就曾進行過兩次大修,當時汾州府慶成王尤敬真武祖師,不惜花費巨金將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階,並將早已圮毀的玄天大殿修復一新,龍王山遂改稱北武當山,一時鼎盛。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毀。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頭建無梁磚窯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兩年內山上玄天廟、老母殿、龍王廟、靈宮廟和山下太和宮相繼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頂南天門修整一新,並在大門上刻了「武當山」三字。以後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又數次修葺。由此可見,北武當山的道教廟現建築群,是經歷了長達一千餘年風雨變化遺存下來的,盡管現有建築多系明清或近代遺物,但其表現了古老的歷史淵源。其主要建築有:對萬神廟、靈宮廟、山神土地廟、二龍廟、喬松室、三官廟、火神廟、龍王廟、黑虎廟、玄天大殿和太和宮等。1984年 5月,方山縣人民政府為開發武當勝景,保護文物古跡,著手開發建設。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確定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公布為國家第三批風景名勝區。近年來,上級有關單位多次撥款,社會各界紛紛募捐,北武當山的制高點和道教活動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鐵瓦覆頂,新鑄真武銅像威嚴端坐。此外,對萬神廟等廟宇與石階進行了維修,重塑神像,並新開辟了一條循環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當山建築群已初具規模。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開放以來,先後有許德珩、啟功、周而復、方毅、臧克家、溥傑、馮其庸、王朝聞、吳冠中等名人學者,題詞作畫,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當風采。

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為北武當山古廟會期。其時,玄天殿前,香煙繚繞,風景區內,遊人如雲。據史載,唐朝時就「朝山進香者年復一年,久盛不衰」。近年來,隨著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遊人更是絡繹不絕。

圖片: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1%B1%CE%E4%B5%B1%C9%BD&z=0

Ⅳ 呂梁方山縣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基本概況
方山縣位於山西省西部,呂梁地區北中部,呂梁山中段西側,東與婁煩、交城為鄰,西與臨縣接壤,北倚興縣、嵐縣,南與離石相接,於1971年恢復組建,縣城駐圪洞,距呂梁市44公里。全縣總人口13.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57萬人。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45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560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6705萬元,農業總產值1億元,外貿進出口1600萬美元。

行政區劃
方山縣轄5個鎮、2個鄉:圪洞鎮、馬坊鎮、峪口鎮、大武鎮、北武當鎮、積翠鄉、麻地會鄉。

地理氣候
地理:全縣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為孝文山主峰,海拔2831米,最低點為大武鎮武回庄河灘,海拔986.7米。北川河縱貫南北,七條支溝橫卧東西,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46公里,總面積1434.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74.9萬畝(包括國有林52萬畝),天然和人工草地43.4萬畝,耕地面積41萬畝,其中基本農田23萬畝,共有四荒面積26萬畝。
氣候:全縣年平均7.3°C,年平均降水量440 -- 650mm,無霜期由南到北逐步遞減,最南端的大武鎮達150天以上,最北端的開府鄉只有90天左右。

經濟發展
著眼於工業強縣,堅持「扶優扶強,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大力實施企業改制,開發潛力產品,扶持優勢企業,構建起了以霍州煤電集團方山煤業公司、中盛水泥有限公司、新星冶煉有限公司、印刷廠、遠昌生態有限公司五個優勢企業為龍頭,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工業經濟格局,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2.5億元。
煤焦:以霍州煤電方山煤業公司為龍頭,帶動裕豐煤礦、張家塔煤礦、曹家山煤礦,店坪煤礦已投入6000萬元,完成一期工程改造,全縣原煤年生產能力達到180萬噸,以保安焦化廠為主的焦化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30噸。
冶煉 :以新星冶煉公司、宏盛冶煉為龍頭,新星冶煉投入200萬元2#高爐進行改建,形成了集「採煤--煉焦-煉鐵-運輸」為一體的產業鏈,年生產生鐵3萬噸,洗精煤15萬噸,冶金焦6萬噸,白灰3萬噸,隨著宏盛冶煉的建成投產,年產生鐵可突破10萬噸。
建材: 以中盛水泥為龍頭,特種水泥廠、西相王水泥廠、建材廠三個分廠,通過技改,水泥年生產能力達到35萬噸,投資8000萬元的東相王水泥廠破土動工,主體土建工程已經就緒,爭取2004年5月投產,全縣水泥生產能力達到60萬噸。
木業:以富豪家私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全縣50餘戶傢俱生產企業,採用現代工藝,生產各類家庭套房系列、現代辦公系列、板式拆裝系列傢俱,年產值5000萬元,「晉方」牌傢俱已成為全省名牌,具有相當的市場。
釀造:以大山裡來食品、老傳統酒業為龍頭,白酒生產能力6000噸,沙棘系列飲品年生產能力5000噸。
農產品加工:有遠昌生態農產品系列開發、通泰昌公司萬壽菊加工、相當特種養殖公司肉產品生產、春景農林生態發展公司草粉飼料加工、正陽集團畜產品生產、綠寶小雜糧加工……

旅遊資源
北武當山國家風景名勝區: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山西省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
南村古城遺址
位於縣城南22公里的南村,始築於戰國,此後擴建。漢代為縣治,晉代為左國城。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古城坐落在四周陡峭的黃土原上,是兵家必爭的要塞。古城形制特殊,為適應自然地埂條件和軍事防禦措施的需要,城址平面布局在國內實屬罕見,城外西南邊有北川河及其支流,遠眺城周的東、南、西三面被土丘陵環繞,唯古城之北,地勢開闊而低平。古城最外圍周長為9932米。此外戰國的皋狼城遺址位於中部,漢代的皋狼縣和晉代的左國城是在戰國邑的基礎上擴建的。出土文物有:仰韶文化的紅陶雙耳平地瓶、杯、石鏟,龍山文化的灰陶碗、罐,戰國時的銅鏃、陶鬲、瓮,漢代陶壺、罐等。
張家塔村堡遺址:
堡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500米。現只殘存村堡北門及部分明清民宅,屬清代遺址。
舍利塔:
位於韓庄村,創建於北宋淳化年間,仿木磚結構樓閣式,佔地4平方米,通高三層三檐4.6米,平面六角形。
九龍廟:
位於廟底村,元代建清涼寺,座北向南。明萬曆五年重修,改稱九龍廟,有山門一座,上建戲台。左右兩側有鍾樓、鼓樓,正殿為單檐歇山頂柱石基,保持元代復盆樣,正殿前有獻殿一座,東廊3間,西窯3眼,均為磚木石結構。
大武木樓:
建於明代景泰四年(1453),樓高3層18.5米。三檐十字歇山頂,一層基礎瓠砌,高1.5米,立16根木柱,其中4柱通天,樓內現存彩像2尊,整個建築由大小3200餘個木構件組成,總重170餘噸,為省級文物.
太和宮:
位於曹家溝村東,座西北向東南,前後兩院,有山門二門,9眼磚窯洞及其真武大殿構成軸線,兩廂由鍾鼓樓及磚窯牆環峙。殿內存壁畫50平方米,維修碑刻10餘通。
於成龍、於准墓:
位於橫泉村南,坐東向西,墓地長50米,寬40米, 於准墓位於來堡村對面南溝,墓高2米,墓周15米左右。

Ⅳ 武安一日游可以去遊玩哪些景點

武安一日游可以去遊玩1.
龐泉溝峽谷漂流2.
北武當山3.
卦山風景區等等這些景點還是可以的,回
你要是去武安的話,答建議去
北武當山景區交通指南:G北武當山地址: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境內。(查看
北武當山地圖)北武當山自駕車路線:
呂梁各市縣至北武當山自駕車路線:
A、太原--離石(下高速)--武當鎮(北武當山)--峪口鎮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橫尖--武當鎮(北武當山)道路中小型車輛可通行。
B、文水、交城上開麻公路(文水開柵鎮--方山麻地會)至麻地會,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下行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
C、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交口、石樓、柳林、中陽至離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
D、興縣、嵐縣、臨縣--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
呂梁各市縣至景區2小時左右路程不等。
當你登上北武當山巔,舉目眺望,天穹之下,群峰連綿起伏,層巒疊障,浩瀚壯闊,襯托出北武當山的雄偉氣勢,不由您不贊嘆它的「雄渾壯闊」、「清雄獨絕」

Ⅵ 真武山的方山區域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山西省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市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由72峰、36崖、24澗組成,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它集「雄、奇、險、秀」於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一。
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並有壁畫、石刻多處。
北武當山海拔1437米,景區植被繁茂,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栗子、蘋果、柿子、核桃及橡、槐、漆等樹木遍布山野。山中還有種類繁多的中草葯材,如何首烏、當歸、荊芥、薄荷、山參、紅花、枸杞等。
傳說,此處為真武大帝二次修煉羽化脫身之處。因此深受道家敬爺。真武大帝修煉成仙後,來到了北武當。恰逢此處有怪蟒作惡,當地百姓如入火炕。真武大帝立即斬殺怪蟒。兩年後,怪蟒復又作怪而且功力大增。真武大帝便二次羽化,終成正果,殺絕怪蟒。現有捨身崖記錄了當年發生的故事。 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只有一條人造「天梯」可攀。來到山腳下,過五里黃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餘級就山鑿築的石階,凡險峻之處,設有鐵索扶手。石階一線疊置,從下仰視,宛如「天梯」。遊人攀登,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石音」,形成獨特的「石樂」絕景 。沿著石階 ,奇松異石、廟宇石刻,掩沒在蔥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間點綴,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觀有: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天壺傾露、石羊朝聖、石龜下蛋、石虎、石蛤蟆、龜蛇鬥智等。最令人稱奇的是「龜蛇鬥智」奇觀,相傳神龜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戰,神龜節節敗退,青蛇步步緊逼。其時,恰逢真武大帝返宮,見狀,輕輕用手指一點,龜蛇便動彈不得,從此永久停留在這里,成千古一絕——「蛇石」虎視眈眈,「龜石」尾臨懸崖,萬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經風一吹,便搖搖欲墜,令人心懸,所以又稱風動石,為我國罕見的景觀之一。主要的奇松景觀有:鴛鴦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嘆為觀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於石階半道,樹身技分兩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頂登南天門石階,旁邊陡崖上刻有「喬松」二字,據載為清代道光年間永寧州牧王繼賢手跡。現存喬松樹樁直徑近一米,可以想見其昔日雄姿。主要的懸崖峭壁有:千仞壁、捨身崖、鷹嘴崖等。還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隨季節變化,給北武當山披上了「春粉、夏艷、秋紅、冬白」的盛裝。登臨武當之巔,一覽眾山,但見遠山蒼茫,松風撲面,白雲飄逸;只聞松濤陣陣,山泉潺潺,鳥語唧唧,似琴弦輕撥;夏秋之季,如晴空萬里,金頂之下,叢林景觀相間,似七彩織錦;白雲遠處,群山連綿,猶如萬龍翻騰,極為壯觀。
北武當山不僅自然風光絕妙,而且淵源悠久。據對現存的《永寧州志》考證,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尚待稽考。以後隨著歲月嬗遞,多數廟觀都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其中僅明萬曆年間,就曾進行過兩次大修,當時汾州府慶成王尤敬真武祖師,不惜花費巨金將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階,並將早已圮毀的玄天大殿修復一新,龍王山遂改稱北武當山,一時鼎盛。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毀。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頭建無梁磚窯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兩年內山上玄天廟、老母殿、龍王廟、靈宮廟和山下太和宮相繼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頂南天門修整一新,並在大門上刻了「武當山」三字。以後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又數次修葺。由此可見,北武當山的道教廟現建築群,是經歷了長達一千餘年風雨變化遺存下來的,盡管現有建築多系明清或近代遺物,但其表現了古老的歷史淵源。其主要建築有:對萬神廟、靈宮廟、山神土地廟、二龍廟、喬松室、三官廟、火神廟、龍王廟、黑虎廟、玄天大殿和太和宮等。1984年 5月,方山縣人民政府為開發武當勝景,保護文物古跡,著手開發建設。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確定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公布為國家第三批風景名勝區。上級有關單位多次撥款,社會各界紛紛募捐,北武當山的制高點和道教活動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鐵瓦覆頂,新鑄真武銅像威嚴端坐。此外,對萬神廟等廟宇與石階進行了維修,重塑神像,並新開辟了一條循環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北武當山建築群已初具規模。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開放以來,先後有許德珩、啟功、周而復、方毅、臧克家、溥傑、馮其庸、王朝聞、吳冠中等名人學者,題詞作畫,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當風采。
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為北武當山古廟會期。其時,玄天殿前,香煙繚繞,風景區內,遊人如雲。據史載,唐朝時就「朝山進香者年復一年,久盛不衰」。隨著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遊人更是絡繹不絕。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內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游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
交通線路:距太原約120公里,可從太原乘坐忻州——方山的長途汽車,到方山後轉乘到達景區的汽車即可。
門票(旺季15元,淡季50元)
最佳旅遊季節
北武當山氣候屬於內陸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8.7℃左右,無霜期為135天。所以每年5-10月間為最佳旅遊季節。

Ⅶ 從呂梁方山縣到北武當山怎麼走

每天中午12點從圪洞汽車站有去下昔的班車,你坐著去就對了,終點站就是北武當山

Ⅷ 太原到方山的北武當山

幾點都有,不是建南汽車站,是大王村那的車站,應該是西客站,
車票專61元含保險,到達離石,坐公交屬到達鳳凰大街,到達方山的車,六元,
吃飯,隨自己,住宿在大武鎮,隨便一打聽就知道,標准68,78的,
我們一般住68的,有電視,洗浴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