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風景區
A. 濱州至西安一路的風景區有哪些
濱州的旅遊景點
濱州孫子故園 孫子故園坐落於山東省惠民縣城文化區內,它是為紀念我國古代偉大軍事家、「兵學鼻祖」孫武而興建的一處園林式仿古建築群,總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 孫子故園第一期工程於1992年4月竣工並對外開放
濱州鶴伴山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經林業部批准,於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鄒平縣境內,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雲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
濱州蒲湖公園 蒲湖公園坐落在濱州市最繁華地渤海七路南端、蒲湖水庫以北、交通十分方便,籌於一九八五年初,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正式開業,該園佔地528畝,其中人工湖水面187畝,年平均氣溫12.4攝氏度,氣候適宜
濱州會仙山 會仙山在鄒平縣城西南7.5公里處,高590.8米,為長白山脈北部山群的主峰。周圍環拱大小山頭幾十座,山勢起伏,壑峪縱橫,千姿百態,氣象崢嶸。 會仙山山勢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盤壑峪,絕頂深澗
濱州鄒平黃山 鄒平黃山據傳因土黃得名,位於鄒平縣城南近郊,山城相映,別具特色。其山勢狀如伏虎,又稱虎頭崖。山勢不高,海拔僅有168.4米,然而自古以來卻遠近聞名。
濱州摩訶山 摩訶山在鄒平縣城西南15公里處,為山東長白山脈的最高峰。長白山脈按主峰位置,可分為摩訶山群、白雲山群和會仙山群。以摩訶山為主峰的摩訶山群,是長白山脈最大的山群。主峰摩訶頂,又叫沫湖頂,海拔826.8米
濱州麻大湖 桓台兩縣交界處。系孝婦河、朱龍河、鄭潢溝、烏河等眾水下流匯集而成。湖面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近30平方公里。為內陸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著迷人的風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覽勝地。
濱州中國孫子兵法城 中國孫子兵法城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牆遺址為依託,孫子故里惠民縣投資建設的魯北最大的文化旅遊景點。 整座建築秉承了秦漢時期的建築風格,樓台亭軒,古井湧泉
濱州魏氏庄園 魏氏庄園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園位於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集鎮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問、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第,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
濱州沾化冬棗生態旅遊區 全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3A景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沾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
濱州唐李庵 唐李庵名稱的由來,眾說不一。傳有唐、李二仙曾在此修煉,故名。實際上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現存主體建築有大殿、東西偏殿各三間,另有跨院僧房、藏經樓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東的姑子庵草房等
濱州海豐塔 海豐塔,史稱唐塔,原名大覺寺塔,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碑記為「尉遲敬德監建」,距今已1300多年。原塔為八角密檐式磚石結構,青磚到頂,飛檐挑角,角系銅鈴,塔身13級,第一級南北各一門
濱州醴泉寺 醴泉寺位於鄒平縣境西南長白山中,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後圮。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院,時東山有一泉湧出,中宗賜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建於群山環抱之中,坐南面北。
濱州雕窩峪 雕窩峪位於鄒平縣青陽鎮西阿陀村南5華里處,深邃寬闊的山谷長達3華里。青陽鎮自1993年起,對峪中王薄起義舊址進行綜合開發後,形成了自然、人文、廟文化三大景觀。
濱州丈八佛石造像 石造像亦稱興國寺石造像,坐落在博興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寨郝鄉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積7.29平方米,為單身立式圓雕青石造像。
濱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處鄒平縣境內長山城南,孝婦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築清新幽雅,肅穆巍然。據《長山縣志》記載,該祠始建於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縣韓澤倡議並主持修建
濱州丁公遺址 丁公遺址位於鄒平縣苑城鄉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
濱州市垂釣休閑農夫生態園 地理位置: 農夫生態園位於濱州市蒲湖風景區黃河大壩下,距市中心約6公里,佔地面積百餘畝。這里有水有花草,有樹林有池塘,給人家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
一)西安古都旅遊區
西安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北京、南京、洛陽、開封、杭州共為我國六大古都。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餘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六大古都中最古老、建都時間最長的一個。文化遺存豐富、文物古跡薈萃,帝都風韻猶存。遊人可以看到:豐京、鎬京、阿房宮、漢長安城、未央宮、唐大明宮等周、秦、漢、唐四大古都遺址,古色古香,與高樓大廈相映成趣的居室庭院;清雅恬靜,與寬闊大街並存的僻巷小徑;巍峨壯麗,聳入雲端的古建高塔;松柏掩影,庄嚴肅穆的名剎古寺;從宋代開始建置的中國古代碑石精華薈萃之處碑林;明代的鍾鼓樓;明代古城牆等眾多的風景名勝構成了西安古都旅遊區以及文化古跡的旅遊特色。
(二)驪山風景名勝旅遊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市東30公里的臨潼縣,由驪山、華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馬桶博物館一、二、三號坑、秦陵地宮模擬 館、臨潼博物館、鴻門宴遺址等游覽點組成。旅遊區內的秦始皇兵馬俑製作於2000多年前的秦代。以體型高、製作精細、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年代久遠、雄偉壯觀而聞名國內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成為中國十大名勝之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區內還開展了文物考古旅遊、溫泉療養旅遊和休閑度假游。
(三)長安古寺廟旅遊區
位於西安市長安縣境內,以名剎古寺眾多而聞名。佛教八大宗派中的法相、凈土、律宗、華嚴四大宗派的開山祖師和發展地都在長安。區內有佛教寺院40多座,著名的有唐玄奘墓地興教寺,中國佛較凈土宗發源地香積寺,中國佛教密宗發源地大興善寺和對日本佛教頗有影響的青龍寺等寺院。
(四)華山旅遊區
西嶽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西安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南。北瀕黃河、南依秦嶺,奇峰突兀、巍峨壯麗,以"險、奇、峻、絕、幽"而名冠天下。旅遊區內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游覽活動。
(五)咸陽帝王陵墓旅遊區
咸陽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市北10公里的渭北東西 百餘公里的高原上.分布著漢高祖長陵、漢武帝茂陵、漢景帝陽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等27個帝王的陵墓和256個陪葬墓。舉目陵冢累累,一字排列,形成了極其壯觀的陵墓群。茂陵、昭陵、乾陵和已發掘的唐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大號墓均已對外開放、漢陽陵出上大量漢代兵佣,正在發掘修復,將對外開放。
(六)寶雞法門寺旅遊區
位於寶雞市以東,沿西寶公路北線"一"字排列,主要景點有反映新石器文化的北首嶺遺址、先秦雍城遺址、隋唐帝王避暑行宮--九成宮遺址、酉府園林勝景鳳翔東湖以及歧山周公廟、寶雞縣釣魚台等。享有"關中塔廟之祖"稱譽的扶風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後成為唐代皇家寺院,因珍藏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大量珍貴文物而舉世聞名。法門寺現已成為西線的旅遊熱點。
(七)延安三黃一聖旅遊區
三黃是指黃河壺口瀑布、黃帝陵、黃土風情,一聖是指延安革命聖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黃河壺口瀑布能體現黃河的雄偉壯觀氣勢,黃帝陵是中華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
(八)榆林塞上風光旅遊區
榆林地處陝西北部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塞上風光別具特色。以歷史文化名城、塞北重鎮榆林為中心。主要參觀游覽景點有秦、隋、明三代古長城,明代所建邊防要塞鎮北台,靖邊縣大夏統萬城遺址,米脂縣李自成行宮,綏德縣扶蘇祠、蒙恬墓等文物古跡,紅石峽、紅鹼淖、佳縣白雲山和神木縣二郎山等景觀。
(九)黃河旅遊區
位於韓城市境內,包括黃河龍門、司馬遷祠墓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韓城市,以及中國歷史文化村落黨家村等景觀組成。黃河龍門為黃河之咽喉,兩山聳峙,黃河川流其間,濤聲滾滾,出龍門一瀉千里。韓城市為黃河岸上的一顆明珠,古老而文明、市內保存大量的文物古跡,韓城文廟是陝西現存的大型古建築群之一。
(十)柞水溶洞旅遊區
位於柞水縣城東17公里的石瓮鎮,旅遊區內有佛爺洞、風洞、天洞、百神洞、雲霧洞等近百個溶洞;有對峰台、雲台山、馬鞍嶺三 座奇山異峰;有明代建造的祖師廟以及乾佑河、馬乳泉、玉皇瀑布 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陝西乃至西北地區以溶洞和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區。
B. 中國哪些城市沒有山
1、鹽城
鹽城位於江蘇省中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鹽城著名人物有陸秀夫,卞元亨,施耐庵,喬冠華,楊超越等。整個鹽城市都是由黃河奪淮入海後沖積而成,溝渠縱橫,地形十分平坦,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最高處為廢黃河河堤,僅8米。
2、阜陽
阜陽位於安徽西北部,華北平原東部,西北與河南周口相鄰,西南與河南信陽相鄰,東部與淮南接壤,南部與六安隔淮河相望。2017年戶籍人口1070萬,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在全國普通地級市裡僅次於臨沂,排名第二。其實阜陽本來排第一,因為人口太多,2000年阜陽分出了渦陽,蒙城,利辛三縣新建了亳州市。
阜陽這些年人口流失嚴重,常住人口僅800萬。阜陽的著名人物包括管仲,呂蒙,李谷,劉福通等。阜陽本來有山,渦陽有龍山,可惜後來渦陽劃到亳州,阜陽也就成了全國十個無山的地級市之一。阜陽市北部與黃河決口扇形地相連,南部與江淮丘崗區隔淮河相望,全境屬平原地形,地勢平坦。全市地勢自西向東稍微略有傾斜。東南以穎上縣姜檯子南部地勢最低,海拔17.5米。
3、衡水
衡水位於華北平原中北部,河北省東南部。東部與滄州市和山東省德州市毗鄰,西部與石家莊市接壤,南部與邢台市相連,北部同保定市和滄州市交界,總面積8815平方公里。衡水老白乾,衡水中學全國出名。
著名人物包括竇漪房,董仲舒,高歡,蘇定方等。渤海高氏,渤海封氏皆出自衡水景縣,這兩大家族人才輩出。衡水市地處河北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緩慢傾斜,海拔高度12米~30米。
4、德州
德州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最高海拔22米。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
德州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三類:一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沉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沉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佔13.6%。
5、濮陽
位於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下游平原,北與河北省邯鄲市交界,東與山東省泰安市、濟寧市、聊城市、菏澤市接壤,西與安陽湯陰縣、滑縣接壤,西南與新鄉長垣縣毗鄰,全市總面積為4188平方公里。。濮陽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氣、鹽、煤等資源豐富。地貌系中國第三級階梯的中後部,屬於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濮陽的地勢較為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有傾斜,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間。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所在地,檀淵之盟在濮陽簽訂。濮陽著名人物包括蘧伯玉,呂僧珍,王仙芝,岳雲鵬等。
C. 想知道: 濱州市鄒平櫻花山景區在哪
櫻花山風景區位於鄒平與周村交界處,濱臨309國道和濟青高速,距離淄博(周村)車程15——45分鍾,濟南1小時,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強,景觀景點在省內有很強的吸引力。該風景區為濱州一處為數不多的自然山水景觀,佔地3600畝,東為湖,西為嶺。
【景區地址】:山東省鄒平縣西董街道辦事處西2公里
電話請追問,這里不能出現電話。
D. 濱州市有哪些風景區
濱州主要風景區有:
1、濱州魏氏庄園AAA
魏氏庄園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園位於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集鎮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問、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第,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歷經戰爭洗禮和政治運動沖擊,主體建築保護完好,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濱州沾化冬棗生態旅遊區
全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3A景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沾化縣下窪鎮,距縣城20公里,省道永館路與濱港路在此交會,與205國道相接(相距10公里),向南10公里直抵沾化大高通用航空城,乘縣內鄉村公交可直達景區。景區是以「品嘗沾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閑」為主題,以冬棗採摘園景點為主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型旅遊景區。
3、中國孫子兵法城
孫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棣州古城牆、護城河遺址為依託而投資新建的省內大型人文旅遊景觀,是山東省「一山一水兩聖人」旅遊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省13個重點旅遊扶持項目之一,2005年獲國家AAA級旅遊項目。 孫子兵法城位於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惠民縣城北側。控制面積達7200畝,形成一個環古城牆、護城河、省道慶淄路、樂胡路三角形的廣闊平坦區域。全部區域劃分為三大部分,共二十個景點。
4、蒲園
蒲園坐落在蒲湖風景區內,是市級綜合娛樂公園,現在已形成濱州市規模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休閑游樂場。於1985年10月建成開放,總面積528畝,其中人工湖水面187畝,她既有不凡的歷史,又有迷人的風光,園內年平均氣溫12.4攝氏度,氣候適宜,環境優美,娛樂設施齊全,是濱州人民遊憩、娛樂的好地方。感受「嘉年華」何必去香港、北京、上海,濱州蒲園斥巨資新近引進多項大型娛樂設施, 「摩天環車」、「急流勇進」、「蹦極」、「挑戰者車」、「陸地碰碰船」、「充氣攀岩」
5、中海風景區
中海風景區升級改造工程於2010年6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在保留原有景區精髓的基礎上,利用中海水域平台,充分挖掘景觀潛力,增加歸納建設了曲飲疊虹、木道懸波等20餘處景點。改造後的中海風景區以水體和綠化為主,截至目前,已經完成栽植喬木1.45萬余棵、花灌木6萬余棵、地被花卉30萬株,鋪栽早熟禾、馬尼拉、高羊茅等草坪40多萬平方米,是真正體現「綠「的景區。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中海風景區是我市「四環五海」城市特色的核心景觀,規劃用地面積6.7平方公里。
6、秦皇台風景區
旅遊區內還有秦漢時期的漢闕式大門、世界上最高的秦始皇銅像、秦兵馬俑、明成化十九年的八角琉璃井、神奇的秦皇台、龍隱湖、龍王廟、英賢橋等旅遊景點。秦台風景旅遊區的建設對於保護秦台這一千年歷史文化遺產、對於濱州市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旅遊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漢闕式景區大門,闕門上雕有龍鳳圖案,其含義是吉祥之意;兵馬俑石雕像,景區神道兩側八對石俑和一對馬俑,是按照秦兵馬俑原規格雕塑的;世界最大的秦始皇銅雕像,高18米;龍王廟,正殿五間,有龍王像一尊,左側為龍的「九子」壁畫像。
7、博興縣博物館
博興縣博物館位於博城五路,前有文化廣場,後有董永公園,地處城區文化娛樂中心。博物館於200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近300萬元,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正門內有200多平方米的大廳,里邊為展區,共設七個展室,分別為兩個佛教藝術展室、兩個石刻藝術展室、一個歷史陳列展室、一個革命文物展室和一個呂劇藝術展室。展出文物400餘件。博物館館藏文物3000餘件,種類有陶器、瓷器、佛教遺物、石刻、石器、金屬器、玉器、文房四寶、印章、古籍字畫、錢幣、骨角器、化石、民俗等等。
E. 濱州市風景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濱州市風景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2月1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風景園林規專劃與設計、園林建築設計與屬裝飾、景觀主題廣場、其它旅遊景區、居住小區的園林設計等。
法定代表人:於振華
成立時間:2004-12-17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60001801102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濱州市渤海六路526號
F. 濱州的旅遊景觀
孫子兵法城位於惠民縣城北側,面積達7200畝,是一個環古城牆、護城河、省道慶淄路、樂胡路三角形的廣闊平坦區域,共二十幾個景點。
孫子故園坐落於渤海惠民縣城內,是為紀念古代偉大軍事家、「兵學鼻祖」孫武而興建的一處園林式仿古建築群,總佔地面積4.3萬平方米。孫子故園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撥款及當地人民群眾捐助興建,總投資2500萬元人民幣。第一期工程於1992年4月竣工並對外開放,主要建築有孫子書院、孫子塑像、文化廣場、樂安湖等。
魏氏庄園系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惠民縣城東南30公里、220國道南側魏集鎮的魏集村。距濟南約110公里。是我國北方唯一現存的城堡式庄園。魏氏庄園是清代武定府同知魏肇慶的私人宅地,建於清光緒十六年至十九年(1890-1893年),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旅遊景點。將具有防禦功能的城垣與中國傳統的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為一體,既承襲了北方傳統建築的對稱、嚴謹、雄厚之風,又體現出南方建築空間布局靈活多變的建築風格。魏氏庄園佔地40餘畝,平面布局呈「工」字,由住宅、花園、池塘、祠堂、廣場五個部分組成。庄園坐西朝東,高大的拱卷門上方鐫刻著遒勁有力的「樹德」兩個大字。城牆部分沿用了中國古代城牆的建築模式和特點,建有城門、城門樓、馬面,還創造性的增設了角堡,城牆高10米,頂部有寬闊的跑道,充分顯示了其軍事防禦功能。內宅建築以縱軸線排列,形成了各自獨立的單元,其間用儀門、備弄、暗道相連,內宅的閣樓與城牆頂部用吊橋相聯,使其能攻易守,進退自如,這是孫子兵法在民用建築中的具體體現。庄園環境優美,素有「百畝河塘、十里桃園、園林式集鎮、城堡式庄園」之說。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是經林業部批准,於1992年9月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鄒平縣境內,地處鄒平縣與章丘縣交界處,系長白山脈,白雲山系,地形復雜多變,山勢陡峭險峻,溝谷曲折狹長,懸崖絕壁較多,一年四季分明。公園總面積480公頃,其中林業用地356公頃。風景區佔地7200公頃,森林覆蓋率近90%,共有五條旅遊線路,總長6000餘米。整個景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地形復雜多變,溝谷曲折狹長,山、石、瀑、泉、雲霧等景觀眾多,被譽為「魯中生態明珠」。景區以休閑度假、養生健身為主題,主要景觀有英雄石、碧血潭、九瀑澗、九潭溪、水簾洞、鶴鳴谷、鶴翔嶺、百鳥園、野葡萄溝、槐花谷、長生院等。
雕窩峪位於山東省鄒平縣縣城西南5公里處。景區北有濟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區30公里,距濟南市區不足50公里。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系隋末(公元611年)王薄起義遺址。雕窩峪峪長3華里,奇險秀麗。景區三面環山、地形復雜,植被茂密。主要景點有石門、石城牆、點將台、王薄軍糧處、潛龍澗、蓮花峰、迎春嶺、筆尖石等。景區還建有碧霞祠、玉皇閣,每年農歷九月初九舉辦為期一周的大型廟會。
唐李庵系濱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東省鄒平縣城西5公里會仙山東麓。鄒平縣城有公交直達。景區南有濟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區30公里,距濟南市區不足50公里。著名佛教寺廟,興建於隋唐,素有齊魯「小靈岩」之稱。唐李庵風景區佔地1338畝,集風景觀光、佛教拜祀、文化探尋等功能於一體,歷史悠久、小巧玲瓏、曲徑通幽、文脈昌盛。寺廟主體建築有大殿及東西配殿,廟南建有興林塔,其中東西配殿樑柱上有明代四爪飛龍彩繪,國內罕見。寺院東植有文冠果樹一株,樹齡已逾千年;寺院南側有350年樹齡「法師手植檜」及500多年樹齡的「女菩薩丁香樹」。寺院兩側建有梁漱溟紀念館及鄉賢名人書畫展廳,保存有珍貴的文字及圖片等歷史資料。
范公祠位於山東省鄒平縣長山鎮孝婦河南岸。景區北有濟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區15公里。是濱州市著名的祠堂文化風景區。范公祠建於范仲淹去世後13年,即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是為了紀念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而建。范公祠按宋時風格建有二進院落,以尋根、憑吊、祭祀、懷古為主導功能。主要景點有「懷中抱子」千年古槐、歷代碑刻、圖片展廳、清代永安古橋、古村落等。
醴泉寺位於山東省鄒平縣西南長白山區。景區北有濟青高速公路,距淄博市區30公里,距濟南市區不足50公里。醴泉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寺內一泉,唐中宗賜名「醴泉」,原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舊時有「先有醴泉,後有濟南」之說,醴泉寺由此得名。風景區總面積50萬平方米。醴泉寺群山環抱,環境優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寺,也曾是范仲淹的求學故地。寺內主體建築包括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范公祠等。其中,大雄寶殿與范公祠如尻相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佛、儒結合的建築風格。景區存有珍貴的釋伽牟尼千年石像及大唐開元年間的志公碑。主要景點有醴泉、范仲淹讀書院、桃花峪等。 碣石山系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位於濱州市無棣縣城北。碣石山海拔63.4米,方圓0.39平方公里。夏商稱碣石,春秋稱無棣山,魏晉稱鹽山,唐宋稱馬谷山,元明稱大山。此山形成於73萬年前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屬岩漿中心式噴發形成的圓錐狀火山穹丘,是山東省內少有的第四紀火山中最為年輕的一座,也是華北平原惟一露頭的火山。位於黃河故道入海口,又被稱為黃河故道的「古化石」。碣石山對於揭示魯北平原、黃河三角洲的環境演變過程,追溯近代人類活動蹤跡及火山岩科研教學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的人文地理意義。大禹、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曹操等帝王,或治水,或巡遊,都在此留下了遺跡和詩文。劉長卿、陸游以及明太宰楊巍等當地文人墨客游鑒此山,寫詩作賦,也留下了大量詩詞歌賦。碣石山文化旅遊區規劃建設火山遺跡科普、碣石山觀光、千童島民俗風情、曹公島主題公園、飲馬湖休閑娛樂五個功能片區。自2005年來,碣石山恢復了一年一度的古廟會,吸引了大量遊客。主要景觀有碣石山門、觀海閣、禹王亭、曹操橫槊賦詩群雕像、碧霞祠、福地洞天、虛懷谷、石林、石瀑、龍馬洞、達摩洞、海眼等。觀海閣位於山頂最高點,由按「魏蜀吳」三國命名的「曹魏、東吳、西蜀」三亭組合而成,東可眺大海,南可望唐塔(海豐塔),盡觀棗鄉勝景。碧霞祠按明清時期建築風格復建,主要由正殿、配殿、山門、鍾鼓樓等建築組成,其建築風格為中軸對稱結構。碣石山噴發物多為火山灰、火山彈、火山渣、火山礫岩及火山熔岩,岩性為暗褐色霞石苦橄岩,在地質學上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大覺寺原是位於古無棣縣城東南的一處佛教寺院。明楊魏《海豐縣重修寶塔記》記載:「大覺寺,在縣城東南隅外,中有浮屠,巍然薄雲霄,而殿宇佛像亦壯麗可觀。」寺內「浮屠」即海豐塔。
渤海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無棣縣城北60公里處,渤海西南岸,西至漳衛新河,東至套兒河,北至淺海-3米等深線,本區地勢低平,發育了山東省最寬廣的濱海濕地帶。無棣為古九河入海之域,黃河的遷徙,海岸線的變遷,潮汐的運動,貝殼的堆積,時永日久,積累成堤。淤泥與貝殼堤交互更替,在此形成了兩列平行於海岸線的貝殼堤。第一列在保護區南端,長40千米,埋深0.5米—1米,貝殼層厚3—5米,距今5000多年;第二列在保護區北部,長22千米,由40餘個貝殼島組成,島寬100—500米,貝殼厚3—5米,屬裸露開敞型,距今2000—500年。在目前世界上發現的三大古貝殼堤中,無棣貝殼堤不僅純度最高、規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且惟一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無論是深埋地下的,還是裸露於地表的,貝殼質含量幾乎達到100%,而美國聖路易斯安娜州和南美蘇利南貝殼堤,貝殼含量僅為30%左右;無棣貝殼堤總儲量達3.6億噸,且隨著海水潮汐作用每年增加10萬噸以上,沿海岸分布的貝殼堤島,至今仍在繼續生長發育。 麻大湖景區位於博興縣城南3公里處,處在魯中泰沂山脈山前沖積平原和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交迭地帶,是又烏河、朱龍河、孝婦河等7條河流匯聚而成的內陸淡水湖泊。全湖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3.5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現有水面積1.5萬畝,最大水深2.3米,平均水深1.2米,湖泊呈東西方向,西窄東寬,湖盆淺平,三面高北面低,湖底高程在5.8-6.2米之間。湖區風景秀麗多姿,魚類資源豐富,水生植物繁多,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美稱。湖區是歷代文人名相聚會地,有齊桓公會盟諸侯的會城遺址、晏子使楚歸來接風洗塵的飲酒廳等。每年一度的中國博興國際小戲藝術暨董永文化旅遊節在這里舉辦,更為湖區增添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風采。麻大湖物類豐瞻,經調查,湖區共有浮游植物133種,浮游動物103種,底棲軟體動物19種,經濟魚類40種,水生及濕地植物173種,還時常有野鴨、大雁、天鵝在此出沒。
興國寺(俗稱丈八佛),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丈八佛村(原寨高村)處於濱市、淄博市、東營市、壽光市四市中心地段,自廣饒縣城南立交橋向西19公里路北。省級柏油路直通寺門,地處平原地區,交通便捷,環境幽雅,真乃學佛參禪殊勝之聖地。興國寺始建於東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左右,寺內供奉一尊千年古佛——丈八佛。據考證:唐天寶;金天眷;元貞;明成化、萬曆、崇偵;清道光均重修過。毀於清末年間,未有修復。1998年復建天王殿,丈八佛殿,大雄寶殿和東西廂房。公元2004年中旬,由安徽省大九華山百歲宮出家僧人釋常固師傅接管興國寺。師傅在短短的幾年裡,共為寺里籌集善款500萬左右。建有居士寮房,念佛堂,齋堂等配套設施及全寺的地面硬化,大雄寶殿的開光,法器的健全等,使興國寺恢復了昔日的巍巍壯觀與金碧輝煌。丈八佛造像位於山東省博興縣湖濱鎮丈八佛村北興國寺遺址上,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明保護單位。該造像雕造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為一青石立式圓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著褒衣博帶式通肩袈裟,內著僧祗支,胸前結帶。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赤足立於覆蓮座上。蓮座正面中間浮雕力士、博山爐、迦婁羅。正面兩側及左、右刻四組26個供養人。興國寺始建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佛像高2.3米,面積不清。北齊天保年間(550年~559年)有丈八佛大殿,隋、唐、宋皇統及天眷、明成化及萬曆都重修過。清道光年間寺院布局有正殿(丈八佛殿)、三佛殿、關聖帝君殿,三殿呈扇面形布局。清末寺廢,僅存正殿。民國初年殿祀,造像露立於天。 中海國家水利風景區總面積5.41平方公里,其中水體面積1.69平方公里,綠化面積2.91平方公里,是濱州新區四環五海建設總體規劃中環境最優美、開發價值最高的地帶,也是生態濱州、現代濱州建設的縮影。中海水利風景區以「天」為主體,突出日月星辰的設計理念,分中東海、中西海及中南海三片十區,現已建成三組城市標志性建築——獨具特色、五角星造型的「中國濱州國際會展中心」、仿美國尼米茲級企業號航母造型的「中海航母餐飲娛樂城」和按不同國家、民族建築風格建設的「中國濱州中海賓館」(又稱「七星別墅」);月亮灣浴場、森林浴生態區、百花園等休閑娛樂區也已對遊人開放。
秦皇河濕地公園位於山東省濱州經濟開發區東部,北起黃河5路,南至長江11路,全長7.8公里,設計寬度226米,規劃綠地面積85.9公頃,水體面積27.7公頃,總規劃面積為113.6公頃,分為河畔居城、郊野公園、沙洲濕地三大景觀區。其中,沙洲濕地景區位於長江八路至長江十一路段,主要通過濕地的凈化功能,將公園上游黃河水再次沉沙凈化。依託該區域現狀自然地形、保留原生樹種,形成大量的生態島景觀。同時,該景區還設計了富有新意的游覽體驗項目,如沙雕、制陶、燒磚等,集中展示黃河流域的沙土文化。如今的秦皇河岸線曲折,水質潔凈,景區植被覆蓋率達到95%以上,河邊有遍布眾多的水生植物和自由棲息的水鳥,它們與綠樹田園、農舍炊煙、藍天白雲相映成趣,營造出一派生機盎然的迷人景象。已開發旅遊景觀10餘處,建設遊船碼頭4處,擁有快艇、手劃船、江南水鄉特色木製機動遊艇30艘,豪華遊船、畫舫各1艘,特色自行車20輛,停車場有3處,專門開辟的攝影場地2處和垂釣場3處。
南海風景區位於濱州經濟開發區南部大安定村,又名安定水庫。南海秉承「生態化」建設的理念,採用草皮護坡、植被護壩,水庫生態環境與周邊和諧統一。水庫周邊栽植了香花槐、火炬樹、千頭椿、垂柳、國槐等多種景觀樹種,形成了良好的景緻。周邊風景秀美,景點密布:南海北圍壩形成了密集的香花槐林帶,「五·一」前後,花如紅雲,流芳溢彩,美麗動人;位於南海東岸中部、十八路西側,是一塊2.8米高、3.5米長、原名為「小泰山」的正宗泰山石,上書「南海」二字,石色純正雅緻,外觀古樸穩重,鎮壓一方水土;坐落於南海中高達14.76米的觀音立像,已經成為拜佛祈福、焚香許願的佛家勝地;南海南北部各有一座湖心島,島上草本叢生、人跡難至,成為水鳥棲息的天堂,群島在南海上空翩翩翻飛、鳴聲響徹,成為濱州一景;渤海十八路貫穿南海景區,由北而南是分別以「天圓地方」、「黃河明珠」、「一言九鼎」為主題的路口中心環島。
古井琉璃景區佔地面積1.5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總投資1000餘萬元,05年10月開工建設,07年10月竣工。「古井琉璃」景區是首個恢復建成的濱州「八景」之一,仿明清三進院式古建築群落,主要包括鍾鼓樓、禹王閣、碧霞祠、高尚觀、琉璃井、井亭和長廊等30組建築,共計六個院落、60餘間房屋。「古井琉璃」的重建,將重新成為百姓朝聖祝福的聖地,並將成為我市對外接待接訪的重要景點之一,成為展示濱州形象的一面窗口。南海是我市「四環五海」主體工程之一,佔地241萬平方米,自03年建成以來,已完成投資3500萬元,形成固定資產近3000萬元,已形成了供水、觀光、灌溉「三足鼎立」、互為補充的經營格局。南海正中坐落一尊潔白的觀音立像,周邊栽植了多種觀光樹種,風光靚麗,景緻宜人。
三河湖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三河湖鎮境內徒駭河下游。因其與土馬沙河、付家河三河交匯,2003年八月,濱州市市委書記孫德漢在觀光後欣然提筆名曰:「三河湖」。「三河湖」距濱大高速3公里,省道永莘路貫湖而過,距濱州市區25公里。三河湖風景怡人,泛舟湖上,有「河流渺渺清無際」、「一派清流接海濱」之美譽。湖區總面積3000畝。三河湖兩岸築堤,堤距400--500米,高11.75米--9.66米,既是防汛堤壩,又是交通便道。壩內壩外樹木參天,一幅天然森林美景。三河湖底寬100-105米,湖口寬155-322米,湖深8.3-8.55米。一年四季水豐魚肥,水面開闊一派江南水鄉風情。
新濱公園位於濱州新區黃河五路與渤海十三路交叉處,是集游覽、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佔地面積135畝,總體布局上主要分三大塊:中心水體區、環湖風景帶、植物群落區。公園將南方的園林藝術與濱州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建設了孫子遺陣、秦台古韻、秦堤唱晚等景點。秦台古韻、飛虹橋,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是根據濱洲八景記載,對蓮池夜月景色的微縮再現;公園中心一片大的水面叫「玉水清波」,水面東側的石雕走廊題為「母親河的回憶」,以黃河三角洲出土的漢像磚石為基本表現形式,以黃河作串聯,表現了有關我市的一些典型歷史片斷。北部設有晨練廣場,晨練廣場西側類似城牆的設施「博古情深」是孩子們嬉戲的樂園;西側高台上種植了紫葉李、銀杏等植物,公園活動中心區有碼頭、噴泉等,水邊通道以古色木材為主,加上倚台而建的房屋,形成現代與古樸的對比,取名「金樓斯韻」。
G. 濱州附近的風景 遠一點也可以 但風景一定要好 要有山有水
濱州市的蒲湖,中海,新濱公園,市府廣場;鄒平的鶴伴山,小黃山;博興的麻大湖。
H. 棗庄台兒庄古城景區離濱州市濱城區多麼遠啊
4小時42分鍾396.2公里
途經:濱萊高速、京滬高速
濱州市
進入府前街,行駛專230米
左轉,進入渤海十六屬路,行駛1.1公里
右轉,進入黃河二路,行駛4.4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濱化立交橋,行駛1.3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濱萊高速,行駛131.1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京滬高速,行駛39.1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新泰樞紐立交,行駛18.3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京滬高速,行駛116.8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嵐曹高速,行駛60.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嶧城南立交,行駛1.3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S244,行駛16.2公里
請直行,進入運河大道,行駛4.3公里
左轉,進入文化路,行駛930米
右轉,進入興中路,行駛700米
左轉,進入華興路,行駛260米
右轉,從華興路到台兒庄古城,行駛100米
台兒庄古城
【台兒庄古城門票團購90招商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