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山美風景美的詩句
1. 形容「山美」的詩句有哪些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版.――――《木權蘭詩》
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6.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8.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9.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12.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13.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
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5.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2. 形容山水美麗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1、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鹿柴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幽靜的山谷里看不見人,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3、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4、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迴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5、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譯文
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盪,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密而綠的樹,高山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個山峰。
3. 形容「山水景色優美」的詩句有哪些
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內》
譯文:竹林外容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三、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譯文: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
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五、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宋·楊萬里《小池》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4. 形容山中風景優美詩句子有哪些
網路知道
形容山中風景優美詩句子有哪些
形容山中風景優美的句子有哪些?專查看全部1個回答屬
形容山中風景優美的句子有哪些?
我來答
sae0730
LV.1 2019-08-14
1、山中綠樹成陰,泉水淙淙,風景優美。
2、山中民風淳樸,風景優美,使我流連忘返。
3、這個人跡罕見的地方,風景優美,自然環境保護得完好。
4、我們來到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拍照留念。
5、這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游覽觀光的好地方。
6、 此地山明水秀,風景優美。
7、承德的避暑山莊果然是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洞天福地,在這里消夏是再好不過了。
8、這個觀光區風景優美,吸引遊客們近悅遠來,絕無淡季。
9、家鄉的風景優美,總能讓我心曠神怡,讓人流連忘返。
10、這里古跡甚多,風景優美,文化發達,真可謂人文薈萃。
5. 形容山的詩句唯美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專女,蓮動下屬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
《游山西村》
[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山中留客
張旭(唐)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6. 形容山美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庄》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山行---
唐朝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古風----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李白;古風)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游《後赤壁賦》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一個對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詩經》)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
《漢江臨泛》)
晉·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唐·司空圖: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王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韓愈: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雲松。
唐·張錫:
山之妙在峰迴路轉,水之妙在風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元·張養浩: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
7. 形容山景美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內亭山。(李白:《獨容坐敬亭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8. 形容山美景美的句子有哪些
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灕江水平的有如鏡面,應出山峰的優美倒影,有的朦朧,有的清晰;船行江面,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駛過,就像從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中穿行一般;怪不得有古人雲:「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呢!
9. 描寫山水風景美的詩句
1.雄雞一聲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令》
1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