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景觀
『壹』 寶雞咸陽段渭河綠化詳細情況
咸陽市渭河近堤綠化工程分為8個項目段、9個實施單位,分別是:武功段、興平段、高新區段、秦都段、咸陽湖段、城區段、市城建局和渭城區段、涇渭新區段。工程從2008年12上旬開始實施,2009年4月基本完成,2010年春季進行了補植補栽。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資1534.09萬元,建成渭河近堤綠化林帶74.63公里,摺合綠化面積7450.9畝,栽植各類樹木56.39萬株。其中:堤外防護林帶74.63公里,綠化面積 4371.1 畝;堤防內防浪林帶27.1公里,綠化面積2738.3畝;堤頂行道林 40.5公里,摺合綠化面積341.6 畝。如果不計涇渭新區段15.4公里、1155畝的建設任務,全市共超額完成綠化面積739.9畝,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的9.4%。
渭河(咸陽段)景觀規劃場地位於渭河水系的中下游,咸陽市區的西南部,是聯通寶雞市、西安市的自然紐帶。
規劃的概念主題為「仙島龍脈﹒陽城綠道」。「仙島龍脈」意在點名渭河景觀的所在地,是中國最為著名的帝王都城,是炎黃子孫龍脈的所在地;同時,渭河的河流形態絲一條伸展的長龍,與咸陽城市的文化形象相統一。「仙島」意旨渭河景觀的生態人文特點,水中央的座座島嶼在水汽的襯托下,好似雲霧繚繞的仙境一般。
為實現渭河的規劃願景,首先要解決其面臨的問題。通過對渭河的分析,其面臨著城市與水、水與人、水與生態之間的三大問題。第一大問題:洪澇隱患,水體污染。渭河是咸陽的母親河,但卻同樣遭受這水質污染的考驗。渭河常年水質為「V」類,河道采沙、工業污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現象仍然存在,造成了河道駁岸的不穩固性河水體污染的加劇。因此如何治理渭河的生態環境,還咸陽城一條清澈的河流是規劃的首要問題。
第二大問題:河與城離、文明缺失。咸陽因渭河而興,但城市的發展與渭河相脫離,城市居民的生活與渭河沒有過多的聯系。同時,渭河流域所擁有的文明不曾延續,造成了文化的缺失。如何重塑渭河在歷史上的輝煌,並成為咸陽城市發展的一部分,是規劃的重要內容。
第三大問題:人與水隔。渭河現存一條起防洪作用的道路,並局部設置了擋牆,並形成了較大的豎向高差,造成了人視覺景觀的遮擋。如何將人於水的距離更加的親近,為人提供親水空間,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是規劃的重要內容。
針對上述幾大問題,規劃對渭河的景觀規劃提出四大發展策略。
第一大策略:梳理岸線肌理,恢復生境,構建生態景觀廊道;
尊重場地肌理及生態格局。對濕地及農田進行保護,確定大地的生態基底。維護渭河自然的水系形態。分析渭河的生物保護格局及遊憩環境,確定渭河雨洪利用、生物保護、鄉土景觀及遊憩安全格局,利用植物的濕地凈化功能,恢復渭河水質,營造自然生態的綠色廊道景觀。
雨洪利用將保留與溝通現狀河道,解決場地內的水系的循環與水質問題;通過人工濕地,解決水質問題,並在汛期蓄滯洪水;通過雨水收集系統,解決水源不足與內澇防災問題。
生物保護安全格局要充分保留中心區外圍的農田、魚塘及荒草地,為生物提供棲息地;
利用水系、林帶等線性元素建立鄉土景觀體驗廊道。結合水系建立連續的非機動車廊道,保證公園綠地的可達性,同時滿足居民遊憩與休閑的體驗。
利用植物的凈化功能,恢復渭河天然水質,營造綠色廊道景觀。
利用濕生和水生植物,在現有的河道水線的基礎上,在灘塗、濕地及水岸邊緣,大面積種植植物,隱性地增加河道的蓄水空間及提升水域空間環境。並利用植物的天然凈化功能,有層序地治理水污染。建設人工濕地及城市雨水收集系統,利用濕地水泡、水資源下滲到綠地系統及城市雨水管網收集道路積水等排入渭河。並按照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截留一切排向渭河的污水管道及廠房廢水管道,對渭河沿岸的工業廠房進行搬遷,建設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嚴謹向渭河河道中排污。污水進過污水處理廠達標後方可排入渭河河道內。
規劃在渭河(咸陽段)根據場地周邊環境及發展定位,確定了不同的駁岸設計手法,主要以自然駁岸、生物工程駁岸及人工硬質駁岸三種類型為主,提供觀賞、親水等多樣化的水系體驗空間。
第二大策略:依託渭河線性骨架,聯通區域,結合地方歷史文化,延續城市文化脈絡。
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將咸陽的弦板腔、三彩佣、剪紙等豐富的歷史民俗文化資源融入到景觀設計中,使渭河成為一條底蘊深厚的文化之河。
在這一規劃策略的指導下,將渭河的定位為 「一帶、兩岸、三線、五段、多園」的空間結構。規劃以渭河貫通的水帶為整個河流的基調,結合渭河「動靜」特色相區分的功能水岸充分利用渭河的濱水環境。三道遊憩線路充分滿足渭河的可進入性,提供多樣化的游覽需求。五個特色的功能區段,賦予渭河特色鮮明的景觀主題。多個景觀園區,兼顧景觀美化及產業發展,有效提升渭河生態產業的建設。
生態濕地凈化區。本區西起渭河上游武功與楊凌交界處,東至渭河與黑河的交界點,全長共31.37 km。本區是渭河進入咸陽的第一的區段,受城市工業發展的影響,渭河水質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該段的功能主要以生態水質凈化為主,設置四大景觀組團,分別包括漫灘之舞組團、飛鳥齊鳴組團、棧橋雲霧組團、鄉野庄園組團。
民俗文化展示區。該區位於黑河與渭河交界處至渭河與澇河交界處,全長18km,藉助河道內已有的濕地島嶼等生態資源,布置遊客喜聞樂見、參與性較強的生態體驗性活動。該區包括餘音繞耳及故鄉尋夢兩個組團,分別以咸陽的曲藝及物質文化為主題,打造文化氛圍濃郁的景觀。
歷史文化體驗區。本區段位於渭河與澇河交接處至西寶高速公路段,全長共7.2km。該區以咸陽市歷史文化、現代藝術等為主題,將焚書坑儒、商鞅變法等著名的歷史文化典故運用景觀設計的手法進行表達,在河道兩岸布置參與性和體驗性的活動。該功能區段包括秦風組團及漢韻組團,分別展示了秦漢兩個歷史朝代的文化景觀。
城市濱水觀光區。城市濱水觀光區位於西寶高速公路至福銀高速公路區段,全長共12.8km。該區段的景觀設計結合咸陽湖公園及河道兩岸現有的規劃設計內容,在綜合分析咸陽主城區城市發展戰略後,將該區段向東西兩個方向進行延伸,以服務於城市人群的日常生活休閑為宗旨,增加渭河岸線的土地利用價值,為市民及遊客提供日常休閑、夜晚娛樂的活動場所。
新區濱水休閑區。新區濱水休閑區位於福銀高速公路至包茂高速公路與先交接處,依託現狀已建設的蘭池大道,全長約16.55km。該區段以服務涇渭新區的城市人群,展現咸陽新城面貌,樹立城市形象為目標,結合已建成的蘭池大道,在河道內以現代、藝術、城市為主題,在渭河兩岸增加的景觀小品、休閑服務設施及公共開放空間,成為咸陽與西安城市聯通與發展的主要銜接點。
第三大策略:設置休憩空間及道路,創造完善的遊憩網路。
規劃在渭河沿岸設置了三級道路系統,分別為堤岸遊憩道路、外圍聯通道路及內部游覽道路,以此保證渭河景觀游覽及觀賞的可進入性。
規劃共設置了濱河機動車道動態觀景視線、景點靜態視線及橋梁景觀視線三大視覺景觀體系。
根據規劃綠地系統結構,將渭河景觀帶劃分為七個綠化功能分區:道路綠化區、停車場綠化區、防護綠化區、基礎綠化區、特色景點綠化區、濕地植物綠化區、濱水綠化區。
第四大策略:以項目建設促經濟發展,推動西咸一體化
規劃以旅遊產業為主導,打造沿河休閑產業經濟帶,並與渭河(咸陽段)的上下游城市進行銜接,利用渭河水域串聯城市之間的產業連接,促進西咸一體化的開發建設。在渭河沿岸設置了濕地觀光、民俗度假、歷史體驗、濱水娛樂及新區展示類建設性項目,以休閑度假產品盤活渭河的旅遊產業。
規劃在渭河沿岸設置了9個重要的景觀園區。
濕地博覽園是一條濱水的帶狀開放性公園。公園佔地約5km,依託現有水環境,以濕生和水生植物資源環境為依託,在生態環境恢復的基礎上,在公園內點狀設置濕地博覽公園,作為點綴在渭河上的一顆珍珠。
鄉野庄園依託現狀周邊的魚塘、農田、果林等資源,打造集田園觀光、濱水休閑、生態採摘、特色餐飲及農家住宿為特色的綜合性度假旅遊區。
曲藝文化園以咸陽市的民俗文化為資源依託而開發建設的大型度假園區。園區主要開展戲樓、弦板腔、蛟龍轉鼓、特色民俗餐廳、曲藝文化體驗舍為主題的綜合性藝術度假園區。
民俗度假村以咸陽市的物質民俗與非物質民俗為依託,拋開咸陽的帝網及遺址文化,以服務於咸陽及周邊城市人群追溯古老城池人的生活為主要目的所開發的體驗型項目。
歷史長卷公園是城市帶狀開放公園,長約4km,主要涉及了景觀雕塑小品、開放空間及體驗型景觀,點綴在濱水河岸上。每個開放空間不超過200平方米,將秦朝的商鞅變法、焚書坑儒等文化典故用景觀的形式進行表達,以新中式的設計風格為主要基調,弘揚秦朝的歷史文化,樹立咸陽城市形象。
規劃依託現有的咸陽湖公園,進行整體的景觀改造與提升,對現有濱水駁岸及景觀種植進行有機的整理,在城市旅遊集散功能的基礎上,使公園與蘭池大道景觀及其西側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更有條理的銜接。
水上兒童樂園依託咸陽湖公園的湖面資源,為咸陽城市的青少年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依託南岸的現狀環境,在保證湖區遊船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建設水上兒童樂園,開展水上氣球、水上飛彈、水上自行車等旅遊活動,這一活動具有高效的聚集人氣的作用,以此促進咸陽市南岸的開發建設,帶動南部新規劃開發地塊的建設,豐富湖區的旅遊內容。
濱水步行商業街位於咸陽湖的東側,與蘭池大道的交匯處,通過商業這一聚集人氣與活力的項目,作為涇渭新區與咸陽城區在渭河沿岸的主要景觀焦點。該項目主要在商業業態上進行創新,在建築、景觀風格上進行創新,打造奧特萊斯等工廠店鋪,以濱水街區的形式進行展示,作為咸陽與西安兩個城市商業的重要補充。
規劃以蘭池大道為新城濱河區段的帶狀公園為城市新的形象展示內容,並與咸陽湖區進行有機的連接,構成東西向連續的景觀綠帶。
渭河景觀帶即是一條紐帶,系著城市之間的友情,又是一條拉鏈,將城市與生態充分的融合,成為區域內重要的生態長河、景觀之河、活力之河。
『貳』 渭河兩岸建築要求距河至少多少米
寶雞市金渭湖位於市區組團金陵河渭河交匯處, 馬營橋東修建攔河閘蓄水屬於寶雞市渭河態治理工程部,寶雞市態園林城市重點建設項目湖水總面積約140 萬平米深處蓄水深度3.5米 金渭湖景區周邊渭河公園、民公園、金陵游園等處綠景觀本規劃滿足防洪排澇、物凈化基礎遵循態性、公益性、經營性原則整合周邊景觀資源創造具域文化特色水域景觀 水域及其周邊建設完金渭湖市區重要景區並且兩岸城市景觀聯系機整體形兩帶四區點景觀體系 兩帶指渭河兩岸秦嶺、北塬遠景城市建築群景堤岸綠化水體近景城市風貌展示帶 四區指依據水域景觀特點劃四景觀區包括自態區、水面景觀區、水景觀賞區水游樂區點指區域內景觀點態濕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區域西半部部水深較淺景點設置灘主規劃沿內堤修建親水平台滿足親近水願望灘內部少量建設茅屋、竹籬、草亭、漁碼種植蘆葦及其水植物展現濕、蘆葦盪、野植物群等昔渭河自景觀意創造蘆葦花飄百香、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意境主要景點包括綠洲停靠點、親水台階、樂水亭、獨釣寒江雪景區 、白鷺灘等 水面景觀區指馬營橋、勝利橋、寶商橋、渭河南北河堤所圍區域東半部部景色水主廣闊水面、敞空間獨具特色看點本區切設施都圍繞水、襯托水展意體現種秋水共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煙波浩淼壯闊景色主要景點包括渭水閣碼、碧水樓建築群、露水舞台、浴場、工噴泉等水景觀賞區指馬營橋西、由馬營橋、攔河壩及渭河兩岸河堤所圍水面水深度較深(於2.5米)面積較靜止趨於單調針區特點規劃重點放破破水死氣沉沉破空間封閉破現景觀呆板秩序通現代科技手段彌補其缺陷使其具定景觀特點主要景點包括南北控制室、水景設置、石鼓觀景台、陳倉園碼等 水游樂區位於寶商金陵橋北、金陵橋南區域部水面較闊水深較淺主要安排水游樂水體育場滿足其於獨立性、安全性、集性要求主要內容包括水游樂園、水體育場、荷塘月色景點、金陵碼、船維護等 景區內交通主要健身游樂目主要包括自行車、步行遊船三種形式自行車、步行沿渭河、金陵河兩岸河堤綠化及濱河路進行規劃設置三處碼處停靠點水游覽提供便船航船、遊船、表演船三類
『叄』 渭河的好處是啥
陝西的母親河,將來西安段開發為旅遊度假,休閑娛樂好場所還有水上樂園。具體請內看規劃:
以渭河為軸線,西容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扣除與涇渭、灃渭新區交叉部分約為60平方公里。該區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要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濱河生態長廊。
渭河沿岸景觀將按照「一帶、五段、六區、六節點」的景觀布局結構進行布局,其中河灘內景觀規劃為「六區」,即從西向東依次為原生態景觀區、休憩景觀區、運動景觀區、濕地景觀區等六個各具特色的景觀功能區。規劃主要保持河道原貌,營造「野趣」和親水景觀,突出休憩、水上運動主題,恢復原生植被,吸引野生動物棲息,維持生態平衡。河堤外建設200米寬的綠化林帶,形成綠色走廊。
『肆』 渭河帶來了哪些好處
渭河(Weihe River),古稱渭水,是黃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今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鳥鼠山內,主要流經容今甘肅天水、陝西省關中平原的寶雞、咸陽、西安、渭南,眉縣』等地,至渭南市潼關縣匯入黃河。
渭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亘,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東為關中平原區。
渭河是陝西的母親河,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伍』 西安渭河生態景觀區、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西安城市綠地運動公園,這三個地方我區分不開,請幫個忙!
你好
很好區分的 最簡單的就是從地理位置區分
A.西安渭河生態景觀區位於西安市北郊渭河岸邊(渭河西安段)。
B.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河與渭河交匯口區域。
C.西安渭河城市綠地運動公園,西起西咸交界處,東到高陵耿鎮。
A的范圍較小屬於C的一部分。
『陸』 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咸陽—潼關河段縱坡剖面示意圖(1)涇河和渭河的交匯處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觀:一
(1)形成原因:涇、渭河河流受鋒面雨的推移規律影響,先後錯開了雨季和汛期。(當內鋒面雨帶北移時,容渭河首先進入雨季,水渾,而涇河水清;及後涇河進入雨季,水渾,而渭河則水清。當鋒面雨帶南移時,涇河先進入雨季,及後渭河進入雨季)
(2)防洪、防凌和減少中游泥沙的輸入、河床的進一步上升。 (3)受三門峽水庫蓄水的影響,潼關水位升高,渭河水流不暢,流速緩慢,泥沙沉積,逐步變成地上河,引發洪澇災害;同時由於河床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升高,土壤鹽鹼化嚴重。 『柒』 從地理角度說說在咸陽市渭河沿岸建立咸陽湖的好處有哪些
」。「咸陽湖」毗鄰渭河北岸,長4.6公里,寬約270米,攔截大壩為橡膠壩,需泄洪時橡膠壩放水排洪,平時湖面可供遊人遊玩。 咸陽湖」生態景觀建設渭河、灃河為主軸,以渭河兩岸、灃河兩岸與灃河新區為條帶,形成以咸陽「五陵塬」為歷史背景,通過渭河「咸陽湖」使水系與南北兩岸現代景觀相交融,各個景觀相互滲透,極力營造人力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現代生態景觀。 『捌』 西安市 西安渭河生態景觀區 在哪 在去涇河工業園的渭河橋南、作315、316、328、319.到賈家灘向北500米即到。 『玖』 渭河生態景觀帶對周至縣獼猴桃生產基地有何影響 我覺得沒什麼影響吧,生態景觀弄好之後,整體環境變得更美,我覺得這樣的話產出的獼猴桃也會變得好吃吧。 『拾』 涇河與渭河涇渭分明是發生在哪裡的奇特景觀 發生在西安市高陵區,在西安是一處奇特的景觀,渭河屬於黃河的支流,涇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發源於甘肅而涇河發源於寧夏,兩河之間的清水和濁水卻不相融,這個詞主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要清濁不混,是非分明。 「涇渭分明」的景象出現在兩條河流交匯處,涇水和渭水兩條河流源頭不一樣,流經的地區也不相同,只有兩條不相同的河流相互交匯,才能碰撞出奇妙的景象。 (10)渭河景觀擴展閱讀涇河與渭河都是關中平原上兩條非常重要的河流,涇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關於涇河的故事,最有趣的,莫過於涇河龍王的傳說。 傳說唐朝貞觀年間,涇河龍王與江湖術士袁守誠打賭,故意違背玉皇大帝的旨意,減少降雨的數量,結果觸犯了天條,天庭命令唐朝的大臣魏徵問斬涇河龍王。在臨刑前一天晚上,涇河龍王托夢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救命,唐太宗答應了。 第二天,唐太宗讓魏徵陪他下棋,這樣魏徵就沒有辦法去殺龍王了。沒想到棋下了一半,魏徵便睡著了。等他醒來火,說自己做夢把涇河龍王給斬了。這就是著名的魏徵夢斬涇河龍王,明代的吳承恩也把這個故事寫進了《西游記》里。 渭河,古稱渭水。古都西安便位於渭水流域,相傳軒轅黃帝的部落最早就居住在渭水流域,這里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渭水流域,也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