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環東湖景觀

環東湖景觀

發布時間: 2021-01-20 19:58:24

Ⅰ 繞武漢東湖一圈大概有多少公里

環一圈東湖的里程來是18.6KM

但來參加一次源常規的環湖活動
我們漢口的車友騎行的里程約是在50~100KM之間
武昌的車友可能也會在30~50KM之間其實我們環完湖後,每次還要登東湖風景區的磨山,到此為止常規環東湖活動才算完成。另有興致高的車友還要到喻家山賽道HI一把。或者說大家在一起FB一下.........

Ⅱ 武漢東湖有什麼特點

歷史文化
武漢東湖自古以來,東湖就是游覽勝地,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清河橋古橋遺址);三國時期,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南宋詩人袁說友用「只說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說東湖」贊美東湖;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題詩;毛澤東建國後先後視察東湖44次,在東湖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外國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的詩句;近現代有九女墩、陶鑄樓、屈原紀念館、朱碑亭等歷史文化遺址。 省博物館是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館藏文物20餘萬件,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薈萃了湖北地區的文化遺珍。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為鎮館之寶。
2自然資源
東湖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國最大城中湖為湯遜湖,同在武漢),建有國家濕地公園。擁有梅園、荷園、櫻花園等13個植物專類園。東湖梅園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擁有梅花品種320餘種,其中152個品種登錄國際植物名錄,佔全世界梅花登錄品種的60%,居全球第一,擁有蠟梅品種100餘種,佔世界90%。
東湖荷園是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種,佔世界80%以上,是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荷花品種資源圃。東湖櫻花園與日本弘前櫻花園和美國華盛頓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種植櫻花50多種10000餘株,關山櫻、雲南早櫻等都是櫻花中的極品。植物王國,植物類型多樣珍稀,景觀獨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數佔中國水生植物科數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區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在維護景區生態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鳥的天堂,有珍稀鳥類5大類型234種。其中瀕危鳥類2種、二級保護鳥類9種、省級保護鳥類10種,是觀鳥旅遊的絕佳場所。
3景區位置
武漢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武漢二環線與武漢三環線之間,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東湖風景區景觀景點100多處。12個大小湖泊,120多個島渚星羅,112公里湖岸線曲折,環湖34座山峰綿延起伏,10000餘畝山林林木蔥郁。
4景區景點
景區
武漢東湖風景區有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
聽濤區
東湖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東湖最大的湖泊郭鄭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先生的私家花園——「海光農圃」,也是東湖風景區的第一個開放景區。主要景點有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滄浪亭、長天樓、魯迅廣場、九女墩、湖光閣、楚風園和中國內陸最大的東湖疑海沙灘浴場等。該區是一狹長半島

Ⅲ 武漢東湖周邊有哪些風景公園

東湖湖岸曲折,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園內共六大景區,分別為聽濤景區、磨山景區、落雁景區、白馬景區、珞洪景區和吹笛景區,主要景點有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水天一色、曲堤凌波等。
景區內磨山南麓的中科院磨山植物園內有許多珍惜植物, 極具觀賞價值,而且這里的「春蘭、夏荷、秋桂、冬梅」也非常有名。

Ⅳ 東湖景區的景區概況

東湖景區位於平湖市區東側,總佔地面積62.8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27公頃。東湖由九條河流匯聚而成,古時喻為「九龍港」,俯瞰猶如一幅「九龍戲珠」圖。環湖風景秀麗,名勝古跡林立,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十分豐富,是平湖市的城中湖。古詩贊曰:「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環碧靄煙生,支流遠帶群龍合,巨浸中開一檻平。」
東湖是「金平湖」的一顆璀璨明珠,古時原是陸地,在東漢順帝永建二年(127),由於地殼變動,地表塌陷成湖,名為當湖,晉隆安五年(401)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
古時東湖「弄珠樓」是文化名士吟詩作畫、品茗賞月的雅集地,在清代張雲錦《東湖弄珠樓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浙西詞派領袖朱彝尊等著名學者詩人無數贊美東湖美景的詩篇;在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的《平湖十詠》、馮敏效《當湖十二詠》等詩中也都有「東湖十景」的贊美的佳句;可以說東湖景區歷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遊客休閑游覽的勝地。自明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縣後的明清五百年間,建園之風極為盛興,東湖歷經數百年,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誦讀北宋科學家沈括游東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鴨頭細草繞提生。林間野日依依見,水底春光寸寸明,猶喜亂花時入眼,可能萬事頓忘情。無端景物相料理,屢欲顛狂興不成」(見《永樂大典卷2262》)詩句時,依然可以讀出作者對東湖的贊美,依然會被詩中描繪的詩情畫意所吸引。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於開發東湖區的決定》,並提出了「把東湖打造成精品旅遊景區」的發展目標,在原東湖十景的基礎上規劃開發建設新東湖八景,即:「南村書堆」、「含珠凝暉」、「鵡湖春色」、「九龍戲珠」、「西浦魚罾」、「北原牧唱」、「案山曉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東湖景區是集休閑、度假、運動、文化、觀光於一體的江南水鄉旅遊勝地。調整規劃後東湖景區建設總面積1.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10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開發范圍為環東湖核心部分,面積1500多畝(含水域面積728畝),即由「東湖八景」及周邊的體育館、圖書館、金王朝大酒店、東湖大酒店、勝地咖啡、半島國際酒店等已建成旅遊設施組成。二期開發范圍為即將竣工的「東湖漁村」和正在建設中的「龍湫公園」。截至2004年,東湖景區一期工程完成,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億元。
2007年2月14日東湖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Ⅳ 東湖公園的景點特色

公園規模308畝,其中水115畝。以中心湖水體為核心,環湖建了人文主景--「星湖荷香」(中軸線),「祈鳳閣」(至高點),並建了「七星拱月」、「二公亭」、「東湖亭」、「攬古亭」、「波恩亭」等構成幽雅休息區為為靜區;建了兒童樂園,遊船碼頭,雙舟朝陽等構成娛樂服務區為「鬧」區。同時還根據各個景點的人文景觀創作了「百鯉廣場」、「石泉松屏」、「星湖草坪」、「友誼芳林」、「百果秋園」、「荷里飄香」等16個植物景觀、 園林小品和草坪,營造12處景點山石和鋪設形式各異的林間路9490.03M2, 園內綠化覆蓋面佔全園85%以上,鋪植草皮6.5萬m2,以本地樹種為主,種植各種樹木近2萬株,各類花卉灌木近4.5萬株,為提供公園四季不同時期綠化美化環境所需花木、苗木,還建了花木苗木基地3.5畝。植物景觀力尋自然界中的跡象和規律,景觀自然、和諧、新穎。重建的公園,以閩南建築文化為主體,吸收了國內外園林組景藝術,充分發揮泉州古建築之精髓和譽滿海內外之石碉、石刻。每個景點既有統一風格,又有各自歷史特色、藝術特徵,既承名城文脈,再現「星湖荷香」勝跡,又注入時代氣息,體現了」海上絲綢之路」、「海濱鄒魯」之殊榮。經幾年建設, 雖未完成規劃,但已初俱規模,成為城市中一塊不可多得、市民喜愛的綠洲。

Ⅵ 到了東湖有那些位置值得去玩啊怎麼樣去

1、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於東湖聽濤區的南端,佔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 行吟閣位於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築,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構,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遊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於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佔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後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於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光閣建於湖心小島上,由十里長堤與陸地相連,原名「中正亭」,1931年為紀念蔣介石五十壽辰而 建,後改稱「湖光閣」。閣為三層六面,飛檐綠瓦,登閣四顧,遊船輕移,景象萬千。霧日,水天一色,湖光高閣,似蓬萊仙境,無不令人嚮往。
磨山位於東湖東岸,三面環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涵的楚文化游鑒區;山南有以湖水地區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東湖湖山秀美、岸線曲折,島渚星羅,磨山、楓多山、吹笛山,共34座山峰緊緊環繞東湖碧水。據統計,這里有雪松、水杉、樟樹共396種、300餘萬株,被人們稱為綠色寶庫,這里更是鮮花的海洋,奇花異卉比比皆是,一年四季香飄不斷,最具東湖特色的花卉有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其中梅花建有專門觀賞園林,面積800餘畝,園內培育種植了301個品種的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世界梅花品種進行了3次登錄,共登錄200個品種,其中東湖梅園就佔了142個。東湖在梅花、荷花的品種、科研成果、觀賞價值都居全國領先地位,故中國花卉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與「中國荷花研究中心」都設在東湖。東湖還建有世界三大櫻花園之一的東湖櫻花園,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以及鳥類的樂園——鳥語林等多種景園100多處。
東湖一年四季風情萬種,優美的自然風光使其春來山明水秀、鳥語花香;夏來萬人湖濱戲水,南國海濱風光;秋來楓葉滿山紅遍,桂花十里飄香;冬來萬千候鳥,滿湖覓食歡唱。
近年,東湖又新建成了楚風園、疑海沙灘浴場、親水平台、東湖新三景、劉備郊天壇等多處新景觀,其中疑海沙灘浴場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海沙泳場。還改善了風景區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娛樂設施,構成了景區內游、行、吃、住、娛、購一條龍的完善體系,在發展大東湖景區的同時,形成了有區域特色的聽濤水上娛樂游覽區、磨山楚文化游覽區、落雁生態休閑游覽區,以及環東湖文化景觀群等。
1982年,東湖以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 東湖是紹興的著名勝跡,號稱「天下第一盆景」 東湖,原是青石山。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南巡至會稽(即現在的紹興),在這里車喂馬,所以稱這里的山為「佔山」,民間又稱「箬簣山」,當年這里山上多青石,此石堅而硬、用途很廣。從漢代開始,這里就成為採石場,到隋朝,開採的規模 更大。久而久之,靠一代代採石工的辛勤勞動,這么大的青石山被鑿去了將近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採石場內,岩中泉水湧出來,河水從外溢進來,由場而成湖,湖內碧波盪漾,這就是今天的東湖。清朝末年會稽人陶睿宣宣見到此地風景奇秀,便築了湖堤,將湖水與河一分為二。堤外是貫通浙江東部的浙東運河;堤內便是是東湖了。一百多年來,東湖經過許客人的修飾,成了—個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東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東湖多深潭、潭譚見清影。遊客們不妨坐烏篷船去體味—下。
繞過筆架山。迎面的石壁上刻有郭沫若的詩,是1962年郭沫若游覽東湖所寫下的,詩曰「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並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小船劃進陶公洞、洞內水色呈黛綠色、手插水中,會感到特別清涼;仰起頭來,會有幾滴小水珠凌空飛落而下。讓我們看看洞頂的天空吧,真象是坐井觀天;船槳擊水,如同在一個巨瓮中擊掌。聲音奇妙。
陶公洞有一處「聽湫亭」。這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地方入立其中可以聽見洞內壁縫里滾下來的水珠掉進水潭的聲音。沿著一條一米多的棧道上去,可見兩邊懸崖臨水、陡峭險峻。再上去至山頂,人群竹綠茶、恍若世外桃源;又合龍一泓。四季不幹。登山遠眺,村落遍布,阡陌縱橫,水鄉秀麗風光盡收眼底。
小船穿過霞川,經過飲綠亭,仙桃洞早已靜候。這里水若處子,靜中見活潑;洞如石屋、幽深不可測。中間那道石牆、簿而光滑,石上留有一個洞,形狀若桃。洞側一副對聯,令人深思:「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這對聯很誇張,但又讓人覺得很有趣味。對面岩石有一處像是一把椅子,人們稱之為神仙椅。
仙桃洞西面是「桂嶺」,說是嶺,卻不大,像是一個小島、依岩而傍湖,曲徑能通幽。「桂嶺」上有金桂叢叢,金秋時節,老遠就能聞到桂花香味。這里還有形狀怪異的盤槐。
游東湖,坐船必不可少,但步行也有妙處。特別是晚上游湖,經各式燈光映照,疑是誤入仙鏡。
從桂嶺向北,走過秦橋,這橋也有幾千年歷史了,從橋名上就可以得知。往東,漫步在白玉長堤上,東湖奇景可以細細品味。這里,景隨步移,看岩石,形狀怪異,有的壁立數十丈,鬼斧神工;有的相對而立,就像石門;有的曲折有致,狀如石洞。這都是古代採石工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藝術精品。東湖門口有一副對聯:「此是山陰道上,如來西子湖頭。」活脫脫寫盡東湖的美景。

3、鳳翔東湖,地處陝西鳳翔縣城東關,古名「飲鳳池」。相傳周文王元年瑞鳳飛鳴過雍,在此飲水而得名。宋代大學士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於政務之暇,倡導官民,相度地形,引城西北鳳凰泉水(如今以無水)注入,種蓮插柳,建亭修橋,改名東湖,與杭州西湖雅稱「姊妹湖」。人言西湖的水,東湖的柳。
鳳翔東湖佔地14 公頃,分內、外湖和蘇公祠三大部分,湖內水荷交融,湖岸古柳搖曳,奇石林立,翠竹成群,亭台軒榭,布局精巧,曲徑通幽,建築古樸典雅。湖心景區以「君子亭」為核心,湖面相通巧分為三,亭榭棋布四周,岸渚交映成趣;觀小嬌亭,精巧玲瓏,看「鴛鴦亭」,煞似鴛鴦戲水;置會景堂,可品茗觀景,臨風懷古;登一覽亭,可遠望終南,近看雍山雍水,一景一物,別具匠心。
鳳翔東湖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見長,藏有蘇軾、梅、蘭、竹、菊手跡石刻,蘇軾散文名著《喜雨亭記》、《凌虛台記》寫作於此。有歷代文人墨客詩詞石刻一百五十餘通,詩文書畫、亭廊閣壁,給人以古樸典雅,恢宏壯闊,博大精深之感。特色景點有凌虛眺遠、岸柳飛雪、石螭吐甘、滄浪瀑布、曲橋觀魚、斷橋敘史、喜雨懷蘇、洗硯直諫、君子弔古、蘇祠仰象、墨海攬勝、牡丹爭艷等。

4、永安東湖由落馬湖水長年注入及黑龍江水倒灌而成湖,湖區面積約0.5平方公里。該景區是黑龍江嘉蔭河段平原與峽谷段的轉折點。山、湖、江、村莊、農田相伴,景觀層次分明。東湖水面寬闊,湖底為砂質,盛產鯉魚、鯿花、鰱魚、鯽魚等多種魚類。此外,在湖東臨江而立的山頂上還分布一奇特的小型湖泊,其中有倒長魚鱗的湖魚。

Ⅶ 東湖四大景區哪個好玩

落雁景區:位於東湖東段團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馬鞍山森林公園山谷,與磨山景區隔湖相望。擁有古樹名木及其後續資源30多株,是武漢市古樹名木資源最集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古樹名木群落。由於生態環境優越,眾多鳥類在此棲息。

Ⅷ 東湖的景觀

「蓮塘夜雨」是原貴縣八景之一,一到夏天的晚上,城池的一邊晴空萬里,月明星稀,一邊卻是荷葉連天,夜雨沙沙。究其原因,是夏日白天氣溫高,晚上氣溫低,深夜蓮塘水氣凝成水珠,掉落荷葉上,漸積漸多,荷葉傾斜,積水瀉下,發出沙沙的響聲,好像下雨一樣,時斷時續,雨聲不止。清早,人們看見荷葉上還留有水珠,荷花在水珠和綠葉的映襯下,顯得特別鮮艷清香,古詩曰:「銀塘夜雨長荷英。」「夜雨」的奇景一傳千里。「東井魚歌」也是原貴縣八景之一,古有「東井魚歌唱月明」的詩句。清版本《古今圖書集成》第1440卷有一首詩雲:「魚歌隱隱唱龍橋,古昔仙人水上簫。傾耳簫聲何處是,荷香無數人詩飄。」傳說很久以前,東湖中有一口深井,名叫東井。井下有一條很會唱歌的大鯉魚,每當夜半月明時分,就游上水面唱歌,並有神仙吹簫伴唱,歌聲優美,飄忽不定,人在東邊聽,聲似在西邊,人在西邊聽,聲似在東邊,妙趣橫生。
清雍正年間,在東湖的東南與檬塘交界的水面上建有石橋一座,長約2印多米,寬約3米,橫亘於湖的南北兩岸,狀如水上蛟龍,連接登龍橋村,故稱登龍橋。橋的中間建有通道涼亭一座,舊有「水從白玉環中過,人在青龍背上行」碑刻聯句。清乾隆年間,知縣石崇先在南北橋門上各書「登龍勝跡」和「東井名區」題額。登龍橋建成,成為當地兵家必爭之地。1861年6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回師貴縣,重兵把守登龍橋,令前堵後追清兵望而生畏。太平天國後期,大成國建章王黃鼎鳳多次攻佔貴縣,也每次重兵把守登龍橋,以橋作咽喉,15年間,先後殺死前來圍攻的清朝知州、知縣、總兵、團總等官兵數以千計。東湖西隅,有一塊三面環水的地面,形如半島,狀似浮游水面的鴨子,故名曰「寶鴨穿蓮」。「寶鴨穿蓮」旁邊,有一湖灣,面積5畝,水淺土沃,盛產蓮藕。夏秋季節,蓮葉碧綠,荷花盛開,芳香四溢,人稱「荷池」。池中建有「荷花仙子」塑像一座,苗條清麗,手擎荷花,翩躚起舞。在荷池與湖面交匯點建有橫跨兩岸的白玉石橋一座,造形美觀,在陽光照耀下酷如彩虹,因而取名「飛虹橋」。這座白玉橋與「荷花仙子」交相輝映,動靜結合,美不勝收。東湖水面寬廣,是龍舟競賽的理想地方。劃龍舟,在貴港已有兩千年歷史,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里便人山人海,觀看龍舟比賽。1988年廣西全區龍舟賽、1990年全國第五屆「屈原杯」龍舟賽和全國少數民族龍舟調演賽以及1998年廣西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龍舟賽在東湖舉行。東湖具備舉辦國內大型龍舟競賽的良好條件。1963年,貴縣人民政府發動群眾在北隅湖心砌石壘土,建成一個邊長20多米的方形湖心島,在島上植草種樹,栽花置景,鋪設石道,如今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曲徑通幽,滿島春色。1986年冬,在島上西面安置翼王石達開銅像一尊,高3.15米,寬1.5米,厚2.5米。翼王面西而立,重現他當年揮師橫掃清妖及在四川省大渡河邊,為救「三軍」而昂首就義的英雄氣概。東湖西隅是東湖公園,建於1930年,滿園古木參天。新中國成立後,東湖公園逐年改建和擴建,設施日臻完善。園內東面湖邊,建起水泥鋼筋結構的船樓兩層,長30米,高12米,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形似輪船,設計新穎。船樓邊有座游泳池,池邊備有各種各樣的電動遊艇數十艘,供遊客乘坐盪湖,飽覽湖光水色。在湖灣荷池西隅,建成了兒童樂園一所,配置有自動自控旋轉飛機、小火車、小汽車、碰碰車和滑梯、鞦韆、轉椅、大象、跨欄橋等十多種娛樂設施設備,供少年兒童盡情玩樂。園中人行道四通八達,全部建成混凝土路面。空曠場地大部分種植青草,鋪砌各式地磚,增加了多處花圃、花帶和各色各樣的盆景。古老的大樹均瓷磚圈圍樹根,擺放石桌、坐椅。如今,整座公園到處花香鳥語,流光溢彩。每天清晨,人們紛紛來到園內開展各種健身活動,樂此不疲,流連忘返。喜愛釣魚者,也常在湖邊垂釣,自得其樂。東湖公園文物眾多,文化旅遊資源豐富,觀賞價值和開發利用價值都很大。翼王亭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建,八角形磚木結構,重檐琉璃瓦蓋頂,高9米,寬12米,亭內施蘭花板,四周砌八條圓柱,高4.5米,刷紅色。東面兩圓柱有原國民政府監察院長於佑任題書的對聯:「田疇歷史盧龍塞,錦里馨香丞相祠」;有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題書「還我河山」的橫額。西面兩圓柱有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白崇禧題書的對聯:「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石達開紀念碑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建,高二丈余。碑身西面鐫李宗仁的碑文題字,東面鐫當時任國民黨中央副總裁汪精衛的「太平人傑」題字和原國民政府司法院長居正的題詞:「欲飲黃龍血,人頭作酒杯。破家還漢業,攬轡鐵群才。羽翼原無黍,豆箕實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歸來。」翼王祖墓碑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編修《貴縣志》時,在翼王石達開家鄉石馬山中發現該碑,後運回縣城置立園中,加建碑座,高一丈,寬三尺。東面嵌翼王祖墓碑,南面鐫刻國民黨元老胡漢民題詩。翼王祖墓被清廷破毀,墓碑被拋棄在石馬山草叢中,埋沒了70多年。經磨挲後,碑文尚現。碑面正中刻「十三世清顯妣謚慈儉石門黃氏老孺人之佳城」字樣,右旁刻字為「道光二十年孟冬月吉旦日立」,左旁刻後裔36人的名字,曾孫中有達開、祥開等人。該碑的發現,證實石達開是貴縣奇石鄉那幫村人,從而解決了我國史學界,長期爭論翼王籍貫的問題,為研究太平天國領袖人物石達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鼎建渡船碑1979年冬,貴縣奇石公社「石達開資料調查組」在該社福田、六馬大隊范圍內,發現該碑。碑名《鼎建渡船碑記》,道光二十年春立。1986年,貴縣人民政府將該碑運回縣城,在翼王亭南側建立碑座,嵌上碑記石三塊,還嵌有貴縣人民政府對碑記的說明。根據《碑記》文字內容,證明石達開家庭屬中資,石族無人參與「主緣」之類職事,與《舊志》記載相符,澄清了石達開身世的是非。因此,《鼎建渡船碑記》是考證翼王家世的重要歷史依據,極為珍貴。

Ⅸ 武漢東湖有哪些景點

武漢旅遊景點之一:武大櫻花
武漢大學的櫻花已經有著很長的歷史,更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關於武大櫻花多數人並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軍人栽種的那種認識狀態上。在武大校園里,除櫻園外,第四教學樓、鯤鵬廣場、人文科學館、行政大樓、校醫院一帶以及工學部主教學樓、信息學部星湖、醫學部等處皆有櫻可賞。而最佳的賞櫻地點,還是莫過於「櫻園」,這片直接以「櫻」命名的園區了。櫻園一帶以小日櫻花為主,收集了早櫻、晚櫻和垂枝櫻等共6種10餘個佳品的櫻花,花色豐富,絢麗多彩,枝、干多異且花期不同。
武大櫻花門票10元/人

武漢旅遊景點之二:東湖
東湖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主席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東湖門票:無

武漢旅遊景點之三: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
漢口江灘門票:無

武漢旅遊景點之四:古琴台
琴台,又名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跡,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其一。
古琴台門票:15元/人

武漢旅遊景點之五:黃鶴樓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黃鶴樓,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
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觀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
黃鶴樓門票:50元/人

武漢旅遊景點之六:長江大橋
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於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
武漢長江大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是中國第一座橫跨長江的橋梁,大橋橫卧於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的長江江面之上。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為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望大江東去,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盡收眼底,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感受「天塹變通途」下午參觀以弘揚佛法聞名與世,以建築完美、雕刻絕倫

武漢旅遊景點之七:歸元寺
歸元寺位於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上,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
歸元寺門票:10元/人

武漢旅遊景點之八:磨山
磨山風景區總佔地88平方公里,其中水佔3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閑勝地。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磨山門票:40元/人

武漢旅遊景點之九:湖北省博物館 門票:無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並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1957年正式成立省博物館。
該館的四大鎮館之寶為: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鄖縣人I號頭骨化石:時期為舊石器時代。1989年鄖縣曲遠河口學堂梁子出土,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
曾侯乙編鍾:時期為戰國時期,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鍾架長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噸左右。全套編鍾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每件鍾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奏,可以旋宮轉調。音階為現今通用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
越王勾踐劍:時期為春秋晚期,千年不銹,由許多小暗格組成。1965年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長55.7厘米。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時期為元代。2006年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徑6.4厘米,底徑13厘米。瓶身肩部飾鳳穿牡丹;腹部飾青花「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艷麗,是罕見的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Ⅹ 東湖觀景

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昌東湖邊。東湖又是武漢市著名的水上運動場所,也有人稱它為大城中的"海洋"。東湖湖面遼闊,水面達三十三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五倍多,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1950年開始在這里興建風景區,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個游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落雁區和吹笛區。

走進東湖大門是聽濤區。該區南是一狹長半島。島上有先月亭、可竹軒、多景台、露天劇場、溜冰場等。由此北去,則是聽濤軒。此軒四周蒼松翠竹環抱,外景清幽,軒的建築古雅別致。軒右下有"水雲鄉"可以品茗,左下的聽濤酒家有誘人的活魚風味菜餚。向北越過荷風橋,迎面便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行吟閣"相當於二三層樓高的行吟閣,古風朴朴,令人肅敬思古。再北行過落羽橋,便見瀕湖畫廊和屈原紀念館,這里經常舉辦美術、書法展覽。再往北過一橋,便到梨園。園內以果園(梨)為主,又有奇花異木輔之。穿過梨園向北,是紀念太平天國九女犧牲的九女墩。至此,沿湖風景已畢,但從九女墩折向東有一長堤,一直通到湖水中央的一個小島。島上建有湖心亭(湖光閣),恰似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邊的湖心小島。

聽濤區內,還有中國第一座雕塑寓言公園,按《盲人摸象》、《獵人爭雁》、《鷸蚌相爭》、《東郭先生》、《掩耳盜鈴》等寓言而雕塑的石質,銅質雕像,栩栩如生,游來別有一番情致。

鳥語林位於東湖風景區內,是湖北省唯一的大型鳥類觀賞、鳥藝表演樂園。佔地面積30畝,徵集珍稀鳥類l50餘個,品種5000多隻,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綠孔雀、丹頂鶴、紅腹錦雞等,還有國外的金剛鸚鵡、黑天鵝、鵜鶘、火烈鳥等珍稀鳥類。 鳥語林設有鳥藝劇場,孔雀東南飛表演場、大型人工瀑布、天鵝湖、鴛鴦溪等景點。漫步鳥語林,既可盡情觀賞珍奇異鳥,增長知識,還可以觀賞鳥藝劇場該諧的鳥藝表演,又能休驗親手喂鳥的樂趣。

磨山,是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閑勝地。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里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珞洪區即珞珈山、洪山風景區。著名的武漢大學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樸典雅的校園建築錯錯落落散在櫻花、桂花等花木間,引來遊人無數。洪山也是林木蔥濃,古跡甚多的好去處。

在東湖風景區周圍還有楚王飲馬池、楚王墓、吳王廟、卓刀泉、關公橋、李北海故宅遺址、放鷹台等古跡。

註:有關東湖的典故

東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武漢長江南岸。自然環景優美是東湖的主要特徵,其名勝古跡眾多而見長。

東湖大門一帶叫黃鸝灣,門前一條路叫黃鸝路。此名取自唐朝詩人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湖"長天樓"翠瓦飛檐、氣勢雄偉,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但見那萬頃碧波盪漾、游魚成群、水鳥竟飛,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取自唐王勃《騰王閣序》)之感,長天樓因此得名。

磨山落雁風景區內有一鼓架山,相傳是戰國時楚莊王擊鼓督陣討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戰斗中,斗越椒向楚莊王猛射一箭,卻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稱為"鼓架山"。

落雁區的北面是"白馬風景區",區內有一白馬洲。相傳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戰後,魯肅轉回夏口騎馬過洲,戰馬陷泥而死,含淚葬馬於洲,故此地稱為"白馬洲"。

落雁區和磨山區的東面是"吹笛山",這里山巒起伏,群山爭秀。據傳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楨被封在武昌時,曾在此地吹過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