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水生態景觀
⑴ 濱水景觀設計國內外發展狀況
國內: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濱水區建設起步要晚很多。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的濱海、臨江發達地帶開始了城市濱水區域建設。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錢學森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倡導構建與自然山水相結合的城市環境。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尹偉倫院士編制的北京市永定河《綠化景觀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以安全行洪為根本,以生態修復為載體,以生態經濟為導向,以生態屏障為目標,林水相間,以綠養水,因勢利導」的濱水綠化理念,對城市濱水綠地的構建具有指導意義。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致力於以水為核心組成部分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保護利用水系統、雨洪管理與利用、濱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特別指出維護和強調山水格局的連續性、濱水地帶的自然形態、濱水遊憩綠地建設的重要性。從2000年開始,在國內陸續出版了一些關於濱水景觀規劃設計及改造方面的書籍,給國內濱河景觀改造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資料,例如:《濱水景觀》、《城市濱水區設計與開發》、《城市濱水區景觀規劃設計》等書,以圖文並茂的方法概括性的描述我國一些濱水景觀案例。
國外:國外最早通過建造城市公園等城市生態景觀系統來解決工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不乏濱水綠地的建設。1840年唐寧提出「城市公共綠地是城市『肺』」的觀點,呼籲建設城市公共綠地,以始於英國的城市公園運動為起點,城市中建立了各類公園改善環境,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就是典型代表。1880年奧姆斯特德主持的波士頓公園體系規劃,用河流及濱河綠色開放空間把數個公園連成一體,將河流自然演進過程與城市空間拓展相結合。1898年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理論將運河水系作為城市核心區外圍的保護緩沖帶,與綠帶結合串聯起城市景觀。此後的「綠道」「綠帶」研究均重視河流以及濱河綠色空間在城市中的生態與社會效益。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著的《寂靜的春天》被譽為啟蒙人類環保意識的傑作,書中作者用犀利的言辭批評了化學葯劑等污染物對水體造成的污染。英國風景園林師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書中從流域的角度對濱水環境規劃做了詳細的論述,提出在不破壞水資源的情況下開辟濱水遊憩設施,推動了城市濱水區的生態規劃。美國景觀設計師西蒙茲在《大地景觀環境規劃設計手冊》中說明了水體在城市開放空間中的重要地位,在保護的基礎上對自然水系進行合理、系統的開發利用,增強城市與河流水道的聯系。目前,國外城市濱水區已從局部景觀改造發展到針對流域、宏觀尺度的景觀格局、生態安全格局的研究,融城市規劃學、景觀生態學等相關學科於一體,注重水環境的系統性、生態性和多目標性,以及自然資源保護、雨洪管理、濱水景觀營造、濱水用地多功能開發、城市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等方面,已形成相對完整、成熟的理論體系。
⑵ 白鹿原將來怎麼發展
2002年4月末,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傳統建築與風景園林研究所接受西安市灞橋區美橋園林綠化工程公司的委託,進行《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
五月上旬,我們進行了規劃現場的初步踏勘,提出了初步的規劃構思方案, 經過與委託單位以及有關專家、顧問的充分討論和完善後,五月中旬正式開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我們對規劃地段的環境作了深入調查研究,走訪了當地群眾,了解到現場的各種狀況,充分地收集基礎資料,拍攝了大量現場景觀照片,足跡踏遍規劃地段的每條溝壑和梁峁,對現場的植被、景觀、道路、人口、資源、基礎設施都獲取了完備的第一手資料。在充分掌握基礎資料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精心的規劃與設計。工作過程中,我們又數次帶著成果與委託單位的領導、專家和技術人員交換意見。六月下旬提出了正式的規劃方案。此後,在規劃方案的基礎上,我們多次與委託單位交換意見,不斷對方案進行修改、提煉和完善。七月中旬,正式提出總體規劃編制的成果。至此,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欣告完成。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是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要求、陝西省山川秀美工程政策而開發的新型農業科技觀光園。它不僅要建成含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水平的農業示範園區,體現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還進一步地具有為城市居民提供遊憩和觀光的生態型旅遊景區,滿足現代城市生產和生活的需要。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的開發對於促進西安市灞橋區鄉鎮的招商引資,加速城市郊區的發展建設,促進當地科技、經濟進步, 滿足人們精神需求有重要作用。
在規劃編制的工作過程中,始終得到委託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工作順利地進行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在此,謹向委託單位的領導、專家和技術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祝願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的開發建設早日成功。
一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基本概況
(一)項目名稱:
中文名稱: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
英文名稱:Bailuyuan Panorama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二)項目背景:
觀光農業是20世紀90 年代新興的一種旅遊產業,它是一種將現代農業生產與旅遊觀光相結合的旅遊項目。這種旅遊活動的特點是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利用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條件,集農業生產、生活與旅遊觀光、參與為一體,通過身臨其境的參與活動,享受具有自然景緻和田園樂趣的休閑旅遊。這種旅遊活動能夠維護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發揮農業生產與游覽觀光相結合的效果, 將科普教育融於旅遊中,使遊客充分體會到在自然環境中參與勞作帶來的物質滿足和精神享受,用知識性、趣味性和參與性來實現旅遊產業的經濟效益。
由於發展觀光農業能夠優化農業、林業的產業經濟組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陶冶人們的精神情操和豐富生活情趣,普及現代農業科學知識,具有「生態型」綠色旅遊產業的特點,對於推進社會文明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因此,西方發達的工業國家在70年代開始進行了觀光農業的開發,例如美國、荷蘭、日本、新加坡,為滿足城市市民「回歸自然、嚮往自然生態」的生活需求,大力開發「生態型」綠色旅遊產業,讓人們了解自然、親近自然、熱愛自然,興建了一批農業科技公園或農業觀光園,吸引人們游覽觀賞豐富多彩的現代農業技術,推動旅遊產業的發展,提高社會的經濟效益。如馬來西亞國家農業部1986年投資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座國家級農業旅遊公園,該園每年接待的遊客達140多萬人次。西班牙從六十年代開始就興起農場旅遊,開展徒步旅行、騎馬、漂流、務農等項目,農場設有「帕萊多國營客棧」,目前全國已有84家。法國在七十年代就流行「工人菜園」。目前法國全國已有1 6萬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他們推出的農庄旅遊,每年可帶來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全國旅遊業收入的1/4。美國從七十年代開始不少小農場就開始開發旅遊功能,如推出植物迷宮、鄉村音樂會、農時比賽會、垂釣比賽等,目前僅東部地區就有1500多家觀光農場,2000年全年接待遊客達1800萬人次,收入超過50億美元。
(四)區位分析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依託的城市西安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我國機械、電子、紡織、國防工業基地,也是國家金融、貿易、文化、教育和旅遊中心之一。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名列我國七大古都之首,擁有一大批享譽中外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秦兵馬俑、始皇陵、華清池、半坡博物館、碑林、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牆、鍾樓、唐興慶宮遺址、黃帝陵、茂陵、昭陵、乾陵、法門寺,以及太白山、華山、樓觀台等風景名勝。據西安市旅遊局的統計資料表明:2001年來西安旅遊的國內遊客為1685萬人次,收入105億元人民幣。2002年上半年的旅遊收入為68億元人民幣。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位於西安市東郊灞橋區狄寨鎮南2公里的狄寨鄉三塘村,南與長安縣炮里鄉的張家溝為界,北鄰水安公路,東以柏子溝為界,西鄰車村孫家溝。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至109°10′,北緯34°。距離西安市區20公里,距離西安火車站18公里,距離市區中心的鍾樓20公里,距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55公里,距離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2公里。
灞橋區位於西安市東郊,東與臨潼區、藍田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縣為鄰,北以渭河為界與高陵縣隔水相望。自然風景優美,歷史遺存較多。其中,仰韶文化時期的半坡遺址,是華夏文明的始肇開篇;長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風雪」,聲名遐邇;西漢文帝的霸陵,開歷史帝王陵墓「薄葬」之先河;中華神州第一橋—古灞橋,距今逾2000餘年。
鯨魚溝(亦稱荊峪溝)為當地自然名勝,溝首自藍田縣安岱場村,溝尾至灞橋區高橋鄉,總長度約15公里。規劃區域內的所在段是鯨魚溝的風景最佳處,溝壑紛歧、溪流曲折、翠竹叢生、鳥語花香。1993年西安市將鯨魚溝開辟為自然風光旅遊區,目前已經形成規模,中外遊客絡繹不絕,逐年增加,春秋兩季更是遊人如潮,成為西安市近郊的旅遊勝地。
(五)交通狀況
園區位於西安市東郊,規劃區北面有水安路,經此可以接半(坡)引(鎮)公路與西安繞城公路相接,東接312國道,西與210 國道相連。隴海鐵路貫通全境,鐵路支線通過7個鄉(鎮),站點20個。規劃園區的交通方便,通訊發達,公用設施配套齊全。隴海鐵路貫通灞橋區全境,鐵路支線通過7個鄉(鎮),車站20個。西(安)-臨(潼)、西(安)-閻(良)、西(安)-藍(田)繞城高速公路均從本區起始,西(安)-韓(城)公路經過本區三個鄉、鎮,通往陝北、內蒙等地,310、312國道貫穿區內,本區的 11個鄉、鎮街道均有公路通過。除此之外,市區公交的406路等多條線路的公共汽車來往於區內。
(三)規劃期限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期限為5年,即2002-2006年。其中:前期建設為3年,即2002-2004年,主要完成園區內的農業觀光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後期建設為2年,即2005-2006年,主要完善園區內的服務配套設施和生態環境的建設。考慮到項目開發和建設的可操作性,建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第二階段主要開發建設塬上部分和溝坡部分,在前三年完成,率先取得效益。第三階段主要進行園區的生態環境的建設。
三、園區規劃與建設
(一)園區性質與地位
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性質可定義為:以獨特的地理形態、典型的農業文化和良好的生態資源為主體,以現代農業為核心,以生態旅遊為特色,以觀光遊憩為方式的、具有游覽、觀光、娛樂、餐飲以及農事活動的多功能的大型農業文化主題景園。目前,在西安市旅遊網路中,她是具有自然風貌(台塬溝壑)和文化內涵(灞橋與白鹿塬)雙重特色的旅遊景點之一。
(二)總體規劃構思
根據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發展設想和用地條件,園區以「一軸三區」為基本構架。一軸——貫穿全園區的一條「農業+生態」的主軸,長度4.2公里,它的功能既是交通軸,也是景觀軸,用此軸來組織「農業+生態」場景的依次展開。三區——分別為塬上的現代農業觀光區、溝坡的自然生態展示區和溝底的濱水風光游覽區,三區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態、不同的景觀特徵以及不同的游覽內容,由此形成園區景觀與游覽的特色,充分體現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的基本性質和主題意義。
(三)功能組織與分區
根據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規劃目標的要求,結合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開發單位的發展遠景設想以及農業生態觀光園的功能特性,白鹿塬生態農業觀光園劃分為五個功能區,它們分別是:入口門戶展示區、現代農業觀光區、中央服務管理區、自然生態保護區、濱水風光游覽區。每個區的功能和規模概述如下:
1、入口門戶展示區
該區位於觀光園的北端,面積為3.19公頃。該區作為的觀光園門戶空間,主要功能為組織進出觀光園的遊客,具有導引和提示的作用。觀光園的主入口(大門)布置在這里,緊鄰水安路,出入方便。主要設置公交車站、主入口標志、觀光車換乘廣場、景觀大道起點等內容,要求場地平坦、視域開闊;標志醒目、造型新穎,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2、現代農業觀光區
該區位於觀光園的北部,是觀光園的核心景區之一,面積為79.91公頃。主要功能為遊客提供現代農業觀光的游覽內容。主要項目有千畝櫻桃園、提子園、花卉園、草葯園、科研示範園,以及遊憩小庭園和觀光環形路。遊客在這里可以進行觀光、認知、採摘、品嘗、購買等參與性游覽活動。果木花草的用地劃分既符合園藝要求,同時又滿足觀光與游賞的需要。遊客漫步園中,清風拂面、果香撲鼻、花艷悅目,恍若置身桃源,樂而忘返。
3、自然生態展示區
該區為觀光園南部的溝坡地帶,是觀光園中自然生態的重點保護區,同時也是觀光園的核心景區之一,面積為121.13公頃。主要功能是展示黃土溝壑的自然風貌、生態狀況,以及人文歷史和地方習俗。建設的重點是植被的恢復、補植和保育。改善自然生態環境,保持自然地貌特色,加強水源涵養地的作用。樹木繁茂的叢林中點綴著成片的鮮花,隨形就勢的小路蜿蜒其中,亭、台、廊、舍掩映顯沒,蟲啾鳥鳴、蜂飛蝶舞,山風習習、溪水淙淙。遊客在這里可以親身體驗到自然生態環境中的舒暢和愜意。
4、濱水風光游覽區
該區位於觀光園南部的溝底,以自然形態的水面景觀為主,也是觀光園的核心景區之一,面積為11.4公頃。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體為介質的觀光、游覽和娛樂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有攔壩蓄水、修整水岸、修建道路以及濱水游覽服務設施。在這里可以展開各種水上觀光、游覽和娛樂活動,例如盪輕舟,坐快艇,玩碰碰船、踏鴛鴦船,或滑索飛身,或高台跳水,以及臨近水面的茶水榭、棋牌亭、歌舞台,遊客在這里嬉戲水中,貼近自然。好友親朋,閑暇小聚,或淺酌低飲、或紋秤高低、或輕歌曼舞,在回歸自然的氛圍里,做到心曠神怡,酣暢淋漓。
5、中央管理服務區:
該區位於觀光園的中部,是園區的管理服務中心,面積為19.68公頃。該區設置在中部,是為了有效地聯系北端的現代農業觀光區與南端的自然生態展示區和濱水風光游覽區。主要功能是向整個觀光園提供游覽管理、綜合服務和後勤供給等服務。同時,與各景區的管理服務點形成靈活便捷的管理服務網。主要設施有旅遊賓館、餐飲娛樂、停車場地、服務中心等建築。要求總體布局合理,流線清晰,功能明確。建築體量適宜,高低有致,疏密得當,風格朴實,具有關中田園山莊的風貌。
(四)游覽景區規劃
根據「一軸三區」的基本構架,游覽景區的規劃組織為:
1、現代農業觀光區:
景觀軸自北向南從該區的中央穿過,景點布置在景觀軸的兩側,形成環視型景觀場。該區主要有八個景點,觀賞的內容主要為櫻桃、提子、花卉、草葯等。但是,各個景點的空間構成形式不同,打破農田景色一望無際而統一單調的感覺,可向遊人提供多樣化的視覺感受,形成觀光農業園區的特有的景觀環境,遊人在這里選擇隨意自由的觀覽方式和路線。
2、自然生態展示區:
景觀軸轉折成為自東向西從該區的北側穿過,這里的景點基本以自然形態展示,景點同樣也是布置在景觀軸的兩側。該區採用中國園林「借景」的手法,將南、北兩坡均作為景場,布置了八個景點。由於景點分布在溝坡上,具有可視面積大、景深層次多的特點。因此,深思熟慮地布置景點,更好地發揮景點的觀賞性能。同時,根據自然生態展示的要求,適當降低景點的通透性和可達性,形成幽閉深邃、山林野趣的景觀環境。
3、濱水風光游覽區:
景觀軸位於湖水的北側,其東西走向與湖水平行,由於兩者相差不遠,加上湖岸組織一條環路,因此可以形成一個扁長型的水、陸結合的景觀環路。這個景觀環路中,規劃組織了多條小游線,穿插在數個濱水景點之間,形成一種「水闊無顯色,林幽多歧路」景觀環境。
五、項目開發規劃
(一)現狀分析
1、 農業觀光資源
白鹿塬生態農業示範園區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景觀秀美。農業示範園區以台塬地為主,林木覆蓋率達68%以上,有大面積的水體調節氣候,有滿山遍野的林木果樹凈化空氣,園區周圍又無污染性工業。適宜建設自然景觀優美,林果景色宜人的農業觀光園區。
2、自然風景資源
⑴ 獨特的黃土高原溝壑地貌:園區位於灞橋區東南,驪山西麓之白鹿塬之上,屬於典型的黃土台塬地貌。溝壑縱橫,平原開闊,梁峁、坪台、山泉、清澗、跌水各種自然景觀兼有,具有很好的游覽開發價值。
⑵幽雅的林地風景:沿溝坡地是遍布的竹林,夾雜部分灌木林,尤其是南塘村——長春溝——孫家溝一線溝谷兩岸,竹林蔥郁,層層疊翠;樹木繁茂,幽奧深邃;植物的季相變化豐富,四季景色各異,林地風景迷人。陽春,竹筍拱土而出,生機勃勃;炎夏,竹林生機盎然,清爽宜人;金秋,銀霜染葉,色彩絢爛;冬季,竹梅映雪,踏雪尋春,別有情趣。
⑶秀美的水域風光:園區地處鯨魚溝中段, 流水蜿蜒而至,與上游的楊家溝、惠家河水庫、下游的車村、打虎潭水庫、紅旗水庫如珠串相連。十餘孔泉眼沿溝谷滲流,水源清冽甘甜。溝谷幽深,清流中穿,風景如畫,可以靜觀游魚,閑聽鳥鳴, 置身溪谷,消暑忘憂!
3、人文景觀資源
⑴、白鹿塬、狄寨塬:據《三秦記》載:「周平王時,有白鹿出於此而得名。」後因宋天聖年間,大將狄青征服西夏時在此安營紮寨,又稱狄寨塬。由於灞水流經塬下、霸陵之上,故有「灞上之稱」。《辭源》載「白鹿塬即灞上。」「漢高祖滅秦還軍灞上。」《史記》載「王翦伐荊秦始皇送至灞上」即在此地。塬高坡陡、居高臨下、依山傍水、地勢雄偉,滻、灞而水環流四周,是長安城東的天然屏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塬上平坦、開闊,也是古帝王將相射獵游樂之地。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英雄豪傑、古聖先賢、帝王將相留下了難以記數的辭文華章。「灞上」曾演出了多少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唐代詩人訖干《灞上詩》就生動的描寫了白鹿塬宜人風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塬》即以此地為歷史背景。
⑵、鯨魚溝傳說:傳說天空崩塌,天水傾而直下,人間皆成汪洋大海。東海里一對大鯨魚游到長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媧以煉石法把天補住,天水很快退定,這對鯨魚和馱著的男女百姓就擱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戶.善良的鯨魚即被陷在淤泥之中。年復一年,時代變遷,一日,皇上傳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於是這對鯨魚一急之下,各自擺尾而逃,雄鯨魚沖向藍田游入灞河;雌鯨魚沖進滻河。兩魚游至渭河相會,迴向東海去了,鯨魚原來所在之處即成魚狀深溝。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深溝叫作「鯨魚溝」、「沐浴溝」。
⑶、周邊歷史遺存:漢文帝霸陵、薄太後南陵、竇皇後陵
漢文帝霸陵:漢高祖劉邦的四子漢文帝劉恆之陵墓。位於白鹿塬北側,距西安十餘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氣勢磅礴,尤如鳳凰展翅,故當地群眾把此地叫「 鳳凰咀」,也稱「青鳳山」。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前157),七歲時(公元前195年)被其父封為代王。執政其間,執行"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稅賦和刑役,社會安定,百業興旺,史稱「文景之治」。漢文帝陵墓依山而采,借勢而建。陵中陪葬品皆為泥燒制的陶器,送葬儀式也很簡單,首開帝王「薄葬」之先河。遂為後世多加贊譽。
薄太後南陵:漢文帝劉恆之母—薄氏之墓,位於狄寨鄉鮑旗寨西北。因在漢文帝霸陵之南,故稱「南陵」。薄氏,吳(今江蘇蘇州)人,漢高祖劉邦的妃嬪。陵冢封土形似復斗,底東西寬150米,南北長200米,高40多米,陵園佔地110多畝。陵園現存有陝西巡撫畢源樹立的「漢薄太後南陵」石碑。原陵園南側有卵石鋪砌的陵園大道一條,現墓冢四周盡成農田。該陵為西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文帝竇皇後陵:位於白鹿塬北沿、毛西鄉任家坡村。陵高20餘米,封土底直徑達百米左右。竇後,清河現津(今河北衡水)人。呂後時為代王(劉恆)姬,代王入冊皇帝,她被立為後。景帝即位,尊為皇太後,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崩,與文帝合葬,同塋不同墓。該陵為西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⑷、長春溝、孫家溝一帶均留有早年村民生活窯洞,窯洞前保留逾百年古樹,整修後利用,將會成為該項目園區內黃土溝壑地區人文景觀的典型範例,真實反映黃土高原人民的生活。
4、游覽觀光資源特色
白鹿塬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自然條件、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區位優勢,以持續利用與保護的農業自然資源為目標,以「高產、高質 、高效」為宗旨,逐步建立起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農業裝備、現代經營管理方法的現代農業綜合體系。其主要旅遊資源特色為:
新——園區的主要特色為生態觀光農業,觀光農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業,更多的強調了它的生態功能,以高新科學、管理技術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寓生產、觀光、休閑、文化為一體,體現了新的旅遊開發模式。
野——園區南部保留了較為完整的自然生態景觀,山林野趣濃郁,植物資源多樣,有很高的觀賞、游覽價值。
幽——園區林木蔥郁,溝壑幽美,清流潺潺,呈現出幽谷含秀,山林幽靜,環境優雅,溝谷幽深的景觀特色。
秀——典型的天然次生林,植物種類繁多,季相變化豐富,四季景色各異,絢麗多彩。
(二)主要建設項目
我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陝西省實施山川秀美工程,以及貫徹「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的政策,給白鹿塬生態農業生態園的開發建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加大開發力度,加快建設步伐,盡快把園區建設成為科技化,生態化,園林化的現代化農業觀光園區。
各功能分區的主要建設項目分別為:
1、入口門戶展示區:本區是吸引遊客的主要門面,是該園的形象所在,在規劃上遵循自然、純朴、開闊、充滿朝氣的原則,主要設置有:
景觀大道:是進入園區的第一道風景線。道旁種植水杉,形成氣勢恢宏、開闊豁達的氣氛。景觀大道路邊以觀賞草坪為主,點綴以精心設計的花帶裝飾,體現現代農業觀光園區的時代特徵。
噴泉廣場:位於景觀大道中央區域,以噴泉為主體,用層層跌落的花台,配置色彩斑斕的花卉,形成一個綠色園田的多彩核心,花卉栽植時要注意季相的變化,營造四季常新的景觀。
雕塑廣場:景觀大道止於雕塑廣場,該廣場以高台基上矗立的白鹿雕塑為主題,點明園區的區位特徵。
小游園: 結合原有柏子溝水庫,擴大湖面,建設水榭歌台、荷塘月影、雕塑廣場、茶室等,將觀光游覽與游園活動結合,活化農業園區的局部氣氛。
2、生態農業觀光區:根據地形道路劃分為休閑區和種植區兩個功能分區。
休閑區:主要結合道路、游園、廣場設置,種植形式靈活,植物種類結合觀賞、採摘,實行園藝化管理。建設項目有櫻桃採摘園、紀念林種植園、植物認知園等。
種植區:是園區的精華所在,主要以集中種植形式為主。宜對其進行嚴格地科學管理,規范化地經營,做到科技示範作用。主要種植園有千畝櫻桃園、葡萄種植園、精品花卉苗木溫棚、中草葯實驗園等。
科研中心:結合園區示範田地,建設科研中心,主要進行科技成果的研究、發展、孵化、推廣活動。主體建築除滿足科研生產需求外,不宜佔用過多良田,建築風格要簡單明快,體現時代特徵,並和園區環境協調。
3、中央管理服務區:該區是園區的主要後勤服務中心,可以為參加農業科技交流等大型會議提供接待服務,也可為假日旅遊休閑的觀光遊客提供休憩場所。其主要建設項目有休閑賓館、健身康樂設施等。
休閑賓館:其主體建築風格宜為既與當地文脈結合,又有時代氣息的現代風格的旅遊賓館。造型要簡潔、明快、色調素雅。並配有便利、舒適的娛樂、健身等設施。
窯洞賓館:利用園區鄉民舊有居住窯洞,加以整修假設,配備良好的生活服務設施,以滿足遊人嘗試多種居住環境的需求。
健身康娛樂設施:配合旅遊接待服務,開展多樣的康樂健身設施。滿足觀光人群的多樣需求。
北塘新村及民俗村:根據園區的發展需求,結合園區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將原有村莊重新規劃,組織統一的供排水系統、內外交通通訊系統、旅遊服務系統等,從社區角度來組織生態旅遊的服務子系統。開發農家樂、民俗村等項目,讓遊人在旅遊的過程中,參與農事活動,體驗農家生活。讓農業經濟和旅遊區的經濟發展形成雙贏和互動的結果。
4、自然生態展示區:緊密結合黃土高原溝壑地形和沖積溝谷地貌,依託優美自然生態景觀,同時也要著重保護生態景觀。其主要設置有:
文化名人園:結合黃土溝壑地貌,在車行道邊的台塬地上,種植成片桃花林,與坡地的竹林、台塬上的松柏相映成趣, 既暗合了「歲寒三友」的文學意境,又體現了園區的人文品格。同時結合茶座,書屋,陝西作家作品展示館,民間工藝品展覽、售賣廳,民間工藝品小作坊等,吸引遊人休息、停留、參與活動。
竹海:沿溝底兩岸是竹子的主要生長區,竹林茂密,幽深似海。要保護現有的竹林,恢復一些自然生態已經遭到破壞的竹林地,使得夾岸竹林連片生長。在外圍區域開發一些小游園,主要以靜賞為主,除將竹類植物掛牌外,在種植上按其不同的空間變化,以竹叢、密林、散植林,或綠蔭隱翳,或豁然開朗,或竹叢探幽的設計手法,創造麯徑通幽的氣氛。同時,設有賞竹的竹廊、竹樓、竹亭和竹藝小作坊等小景,竹藝小作坊還可為遊客提供竹編及其它手工藝品製作等設施。
野炊燒烤區:該區為遊客開辟以垂釣、野炊、燒烤為主要目的的專類小島。設有為遊客提供的燒烤工具、食物及其它相應的設施,可定點在燒烤廊內活動,也可自由地在開闊地帶進行。同時,在魚類養殖場旁設有垂釣台,可現場租用釣具,將其釣到的魚親手燒烤,享受成功的喜悅和勞動的歡欣。
5、濱水風光游覽區:結合濱水游覽,開發建設碼頭、棧道、廊橋、蘆葦盪、河邊漫步道、水上舞台、野營地等多種旅遊設施項目。建築設施宜採用當地自然材料如竹、木等,力求最小化地破壞生態環境。各景點其主要建設要求為:
水壩:水壩建設不僅要嚴格遵照國家有關法令法規,而且要和園區風景融合。擬建彩色橡皮水壩,可以方便地排洪、蓄水。
漁人碼頭:根據水上路線和步行道路,建設若干遊艇碼頭,遊人可以在此進行船隻租賃、停泊游覽,觀賞自然生態景觀展示區的優美風光。
木棧道:園區親水部分竹林密布,風景優美,在岸邊建設水濱木棧道,遊人漫步於掩映在蘆葦盪中飄搖棧道,感受湖光山色,體會天人合一的情懷。
水上舞台:在濱水南岸建設小型水上舞台,為遊人提供觀演活動,可以進行小型演出,可以結合時令鮮果採摘、品嘗、消暑納涼、園林經驗交流會議等多種活動對遊客開展觀賞、參與等活動。豐富園區的旅遊文化內涵。
野營地:在濱水區南岸開拓一定面積的露宿野營地。要對遊客提供必要的後勤、安全保障,並且對野營地的環境保護要提出合理化的措施。提出「只留下腳印、只帶走照片」的生態要求。
玫瑰園:在濱水區的南岸,種植茂盛花卉,收四時之爛漫於其中。主要植物以玫瑰為主,配種應季花卉,做到四季有花,色彩紛呈。
吊橋:沿游覽水域向上,在淺水區水面上架設吊橋。方便濱水兩岸的觀光聯系,同時也是船行線路的折返點。遊人盪身吊橋,領略山川秀色,心曠神怡。
鯨魚雕塑:溯水之源,鯨魚雕塑在濱水的游覽區的源頭和通往景觀瀑布的游覽步道的交叉點位置。應將原有的雕塑、碑銘加以整修,保存其原有民間拙樸工藝,不要過分修飾, 開辟為景區的標志景點。
⑶ 水景景觀設計有哪些注意事項水景景觀設計需要注意什麼
水景景觀設計-北京綠維創景設計院景觀設計專家指出,水在中國人的眼裡一直都是靈性的象徵。人類親水的本性促使水景住宅應運而生。現在,不少開發商在建造樓盤的時候,會在園林設計時設計大片的水景,以此吸引置業者。只是,水景在滿足人們親水的同時,關於社區水景的運營及管理還存在一些謎團。日前,人居環境委員會專家組組長開彥就這些謎團進行了解讀。謎團一:水源問題目前,我國的水景住宅主要有三種形態,一種是完全借用天然江河湖泊的自然景色,將房子建在有水的地方;第二種是引水入園,將江河湖泊之水引入社區結合人工造景;第三種就是人造水景,這是現在大部分水景社區普遍採用的一種辦法。從水景住宅的形態來看,水景住宅的水源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江河湖泊的自然水源、自來水、經過處理的中水。目前,人造水景水資源通常是以後兩種為主。謎團二:養護成本據了解,水景住宅中的水景維護佔了小區物業管理中的極大比重。在深圳,一個3000~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每月的維護成本加上人力成本就高達15~20萬元,這些成本包含水循環投入、水泵投入、電力投入、消毒投入、維護投入以及人工投入。過高的維護成本令很多物業公司不堪重負,對小區水景的養護也就江河日下。至於其他水景設施,也是從物業管理費中支出,且是有出無進,這就要涉及水景住宅的水處理技術。一般來說,水景住宅的開支主要在於水、電方面,如果一些樓盤前期設計不合理的話,將會造成水流量過大,而且,如果小區沒有水處理系統或水處理系統不過關,那麼,小區內每天巨大的水流就會被白白浪費掉,不能循環利用,從而導致耗費無度。目前,在人工建造的湖泊中,水景湖泊維護和水源更換等方面的費用是水景住宅中後期維護費用的主要項目。而在目前物業管理收費標准中,還沒有人工湖泊水資源維護費用的規定,該項費用一般都是從綠化費和維護費中支出。由於目前普通住宅物業管理費用收費標准固定,所以,如果人工湖泊維護費用數額巨大,將有可能超出物業管理收費的規定標准。這些費用最終都要轉嫁到物業公司及業主頭上。因此,開發商在做小區水景前期規劃時,應把握適度原則,要考慮到後期水景的養護成本,避免單純為追求短期利益而導致水景泛濫。謎團三:中水系統所謂中水相對於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而言,其基本原理是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污水收集起來,經特定設備的生物處理後,引回住戶及社區,用於沖廁、綠化、洗車、消防及造景等,將有效節水30%以上。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中水的價格為每立方米1元,相對於自來水的價格而言,維護成本將大為降低。【水景景觀設計:綠維創景】
⑷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規劃有哪些設計要求
1.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2.保護環境,提高城市綠化面積。
3.防浪、固堤、護坡,避免水土流失。
二、濱水綠地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1.保持基址的連續性與整體性
2.遵從基址的生態環境特徵,減少人為地干擾與破壞
3.生態、景觀、防洪等多功能兼顧
4.以綠為主,生態優先
5.景觀結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三、濱水區沿線綠帶的景觀設計
濱水區空氣清新,視野開闊,視線清晰度高。在濱水區沿線應形成一條連續的公共綠化地帶,在設計中應強調場所的公共性、功能內容的多樣性、水體的可接近性及濱水景觀的生態化設計,創造出市民及遊客渴望滯留的休憩場所。
(一)基於公共資源共享的設計
濱水綠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們觀賞。濱水遊憩綠地規劃設計時為了減少車輛對綠地的干擾,靠近車行道的一側應種植一兩行喬木或綠籬,形成綠化屏障。但為了使水面上的遊人和對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築,應適當留出透視線,不要完全郁閉。道路靠水一側原則上不種植成排喬木。其原因是影響景觀視線,同時樹木的根系生長會對駁岸造成損壞。道路內側綠化宜疏朗散植,樹冠線要有起伏變化,植物配置應注重色彩、季節變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遊人看到水面的優美景色。同時水上的遊人也能看到濱水綠帶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築,使水面景觀與活動空間景觀相互滲透,渾然一體。
(二)基於多形式功能的設計
濱水區應提供如林蔭步道、成片綠茵休憩場地、兒童娛樂區、音樂廣場、遊艇碼頭、觀景台、賞魚區等多種形式的功能,結合人們的各種活動組織室內外空間,點線面線結合。點在這條線上的重點觀景場所或被觀景對象,如重點建築、重點環境小品、古樹;線連續不斷的以林蔭道為主體的貫通脈絡。綠帶設計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線的曲折程度、所處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對於地勢起伏大,岸線曲折變化多的地段採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勢平坦,岸線整齊,又臨近寬闊道路干線時則採用規則式布置;面在這條主線的周圍擴展開的較大的活動綠化空間,如中心廣場、公園等。這些市室外空間可與文化性、娛樂性、服務性建築相配合。
(三)濱水綠地應該有近水的特點
很多城市的濱水區往往面臨潮水、洪水的威脅,設有防洪堤、防洪牆等防洪公共設施。這些設施可採用不同高度臨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濱的斷面示意,按淹沒周期,分別設置了無建築的低台地,允許臨時建築的中間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築的高台地三個層次,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濱水遊憩綠地規劃設計時要充分利用寬闊的水面,臨水造景,運用美學原理和造園藝術手法,利用水體的優勢和獨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為主,適當配置遊憩設施和有獨特風格的建築小品,構成有韻律、連續性的優美綵帶。使人們漫步在林蔭下,臨河垂釣,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氣息。
(四)濱水綠地及環境保護與生態化
很多城市的濱水區開發都是從河道清污、凈化水質開始的。由中、美、韓三國的水利、城建、環保、園林和藝術家共同設計建造的活水公園,使一個以水的整治為主體的生態環保公園,受到污染的水從府南河抽取出來,經過公園的人工濕地系統進行自然生態凈化處理,最後變為達標的活水回歸河流,不僅豐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觀,而且促進生態環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
在濱水植被設計方面,應增加植物的多樣性。這種群落物種多樣性大,適應性強,是城市野生動物適應的棲息場所。它們不僅在改善城市氣候、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為城市提供了多樣性景觀和娛樂場所。另外,增加軟地面和植被覆蓋率,種植高大喬木,以提供遮蔭和減少熱輻射。
此外,在大規模的城市濱水區更新改造和在開發過程中,還應充分尊重地域性特點,與文化內涵、風土人情和傳統的濱水活動相結合,保護和突出歷史建築的形象特色,以人為本,讓全社會成員都能共享濱水的樂趣和興趣。
⑸ 唐山周邊有哪些適合自駕行的景點
推薦月坨島,月坨島的建築是仿荷蘭風情而設計的,一座座紅頂小木屋,版又叫情侶屋,懸空於海灘,與愛侶權置身其中,諦聽大海的潮漲潮落,別有情趣。月坨島的浴場沙潔水凈,特別適宜海水浴,同時還有沙灘足球和准備建設的跑馬場等娛樂場所,有海鮮燒烤、烤全羊、篝火晚會及海邊漁獵等體驗野外生活的多種集體參與遊玩項目,是避暑、度假、科考、春遊、觀鳥的好去處。月坨島綠蔭植被廣覆,環境幽靜,鮮花野果散發出淡淡幽香,野生禽鳥、小型獸類繁多,幾近封閉的自然環境從未遭到人為的干擾與破壞,充滿野趣和情致。這里別致的荷蘭風情建築引人神往,紅頂木屋和綠野風車在海天之間勾勒出一幅充滿異國情趣的浪漫畫卷。環島海灘沙質潔凈,海水清碧,深度適宜,是天然良好浴場之所在。
⑹ 成都首個國際化生態科技智慧公園落地,有什麼亮點
新川之心智慧公園,是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5G智慧城)生態明珠,是充滿創新活力的產業智慧園區,更是充滿生活幸福感的高品質市民公園,新川創新科技園又將迎來新年新貌!因為新川之心智慧公園提檔升級啦。記者從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新經濟發展局獲悉,位於成都新經濟活力區核心產業社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區的新川之心,將在今年啟動提升工程。根據生態、科技、人文的建設理念,此次提升將率先啟動錦和路以西的新川之心西區工程,將圍繞已有的湖區,通過場景消費、環境場景、智慧科技、歷史文化體驗等植入手法,把公園打造成以生態為基底、以科技為特色、以文化為內核的成都第一個國際化生態科技智慧公園。
怎麼打造:圍繞湖區分三部分進行打造天幕陽光棚、濱湖走廊、光彩水舞秀……從設計方案中記者獲悉,新川之心西區將打造一批極具特色的項目,從基礎景觀建設到消費場景營造,從白天客觀上的高品質視覺效果到泛光水秀等富有吸引力的夜景,都將悉數在這里呈現。
新川之心西區最大的亮點,便是擁有兩片湖區,這也是此次提升的一大亮點所在。而此次打造,將根據湖區分為北側、南側以及湖區三部分進行打造。
北側——打造自然科技體驗街區主軸線
在湖區北側,將重塑湖岸,打造充滿活力、動感的濱水體驗空間以及24H開放共享、多元共融的城市會客廳,形成一條東西向的自然科技體驗街區主軸線。
“除了這幾個節點外,我們將對新川之心西區進行全方位的公園綠道的品質提升,植入智能智慧設施,設計多彩的夜間光彩照明效果,整體提升它的形象品質。”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川之心提升工程擬通過創造一個地方產業和城市生活有機結合的新型城市示範空間模型,並引進一系列與產業、自然和文化有關的主題,從而為人們工作、生活和參觀游覽創造一個和諧而又充滿活力的場所。整個公園不僅是單一景觀提升工程,更是智慧化公園活力有機運營的試煉。在打造城市高品質公園的標准要求下,建設方、設計方、策劃方等單位梳理排序現有可利用資源,以周例會形式推進策劃方案,著力引入區內優勢產業資源,圍繞“首店經濟新極點、公園商業新模式”這一主題,開啟對公園經濟模式的全新探索。
⑺ 恆大長城小鎮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北京恆大長城小鎮
城市:北京
樓盤位置: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巴克什營鎮恆大長城小鎮
開發商:恆大地產集團灤平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低層,小高層,獨棟,疊拼,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5333333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內部配套,公建配套,超市幼兒園會所健身房:
一、生態濕地景觀帶:潮河生態景觀帶;東川河生態景觀帶;濕地公園。
二、濱水國際休閑街區:長城風情美食街:自建業主食堂——巷子口食堂、石鍋魚、私房菜、風味小吃、蛋糕店等;
生活配套:畫藝BOX、黑膠店、電影院、鮮花氣味吧、特色郵局;風情酒吧街,萌寵之家、凈衣坊、御洗房、長城銀行、DIY親子園、濟世堂、精緻生活、匠藝工品、水氧spa等犒賞豐盛生活。
三、國際假日酒店集群:超5星長城國際假日酒店,風情別墅酒店,民宿客棧於一體的度假酒店集群。
四、運動康養:戶外森氧運動公園:1KM濱水健康跑道、高爾夫練習場、攀岩基地等。私人鉑金會所:游泳館、乒乓球室、檯球室、運動器材等。
五、10萬㎡兒童游樂王國。親子娛樂世界;兒童夢幻城:兒童室內探險、淘氣堡、海洋球、蹦床、動感電玩等大型室內繽紛項目,盡享童趣歡樂時光。
六、人文藝術集群:圖書館及長城文化體驗中心。
七、教育:國際雙語幼兒園
內部配套:周邊商業,商業環境:項目自建商業:長城風情美食街:自建業主食堂——巷子口食堂、石鍋魚、私房菜、風味小吃、蛋糕店等;
生活配套:畫藝BOX、黑膠店、電影院、鮮花氣味吧、特色郵局;風情酒吧街,萌寵之家、凈衣坊、御洗房、長城銀行、DIY親子園、濟世堂、恆仁堂、精緻生活、匠藝工品、水氧spa等犒賞豐盛生活。
周邊景觀(自然景觀,公園綠化):
長城旅遊資源:5A級金山嶺長城,卧虎山長城、蟠龍山長城三面圍合、遙望司馬台長城;京津水源地壯闊潮河360度全景環伺、北方烏鎮古北水鎮環伺。
雲蒙山、北霧靈山、黑龍潭、百草窪國家森林公園環伺周邊,盡賞原始自然風光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⑻ 求推薦蘇州和杭州,不得不去的景點
第一天:滄浪文化游
上午游:
滄浪亭——「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臨水而建,水是她的衣裙。踱步滄浪亭,未進園門便見一池綠水繞於園外,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滄浪亭的布局和蘇州其他園林最大的不同在於「透」,園內假山與園外池水融於一體,從外部就能略探裡面的景色。園內則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景色蒼潤如步入真山野林。滄浪亭平日人不多,是休息靜心的好去處。順道還可參觀隔壁的蘇州美術館暨顏文梁先生紀念館,有油畫作品展出,與滄浪亭是一票制。
與滄浪亭一條馬路之隔的是蘇州文廟,它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創建的,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保留下來的重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等。文廟內有蘇州碑刻博物館,其中尤以《平江圖》、《天文圖》、《地理圖》和《帝王紹運圖》「天、地、人、城」四大宋碑最為著名。除了這四大宋碑,文廟還收藏了3000多塊石刻和近萬張拓片。如果您對這些很感興趣,那一定要來漫步感受一番。
午餐:
同樣位於古城區的協和菜館是品嘗正宗蘇幫菜的好地方。店面不大,店裡非常中式的布置。蘇州本地人都很愛去吃,建議先訂位。
下午游:
鳳凰街吃完美食,下午可以到蘇州的雙塔來看看。雙塔位於定慧寺巷的雙塔院內,二塔「外貌」幾乎完全一樣,像這樣緊緊靠在一起的雙塔全國是惟一的,因為能在這么近的距離修建兩座塔,對地基的要求相當高。每年都有很多建築學者慕名而來,有的建築學教授甚至將自己的學生帶到這里,進行實地教學。引起他們關注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塔冠上高達10米的塔剎更是讓他們匪夷所思。據了解,這兩個塔剎都是用生鐵鑄成,每個足有5噸重,當時的人是如何把這巨物搬上去的呢?你也來一探究竟吧。接下來,不妨到臨近的十全街步行旅遊和購物。十全街至今仍保留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傳統格局。放眼望去,粉牆黛瓦、錯落有致,集文化、旅遊、休閑、美食於一體。在陽光溫暖的午後,在臨河的露台聽著jazz,時間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溜走了。
晚餐:
鳳凰街和十全街上有很多美食,各種口味的飯店都能找到,如果你想離文化更近一些,推薦蘇州大學附近的「關於吃.come」。也可以參考下面一條攻略中的地點,都離的很近。
夜遊:
網師園是蘇州園林中最精巧的一座,建築雖多卻不見其密,池不足畝而不覺其小,堪稱中國園林以少勝多的典範。游網師園時,宜坐、宜留,可以靜觀為主。繞池一周,可前細數游魚,可亭中待月迎風。花影移牆,峰巒當窗,宛如天然圖畫,並不覺園小。夜遊網師園,記得到「月到風來亭」看「三個月亮」。這里三面環水,廳內正中懸著一面大鏡,每到明月初上時,可以看見天上、水中、鏡中三輪明月。
第二天:平江文藝游
早餐:
蘇州人的習慣,就是早起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面。知名的蘇州面館有同德興、朱鴻興、東吳面館等,主要集中在市區,您可以根據路線、住地距離任意挑選,感受一下「老蘇州」的早晨。
上午游:
位於姑蘇區東北街的拙政園,它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園中庭院錯落、花木為勝,充分體現出明代園林的曠遠明瑟和古樸自然。
接下來,遊玩附近園林路上的獅子林,同樣是蘇式古典園林,獅子林以假山怪石見長,大到整體布局、小到亭台樓閣,都小巧精緻,如迷宮般的假山和做工精巧的花窗,保證讓您玩得意猶未盡。
東北街上還有蘇州博物館,它是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目前館藏文物40000多件,是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東半部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忠王府的建築上有豐富多彩的雕刻與繪畫,龍鳳雕刻是其主要特徵,如大門前的石獅子與工字殿的20扇大門窗上的龍鳳雕刻,後殿九幅裙板上的彩畫和前後四面樑柱上的彩畫等。這些彩畫具有蘇式彩繪精緻、秀麗的獨特藝術風格,看起來栩栩如生。
午餐:
可以去位於潘儒巷的吳門人家,做的是地道的蘇幫菜,或者直奔平江路上的特色餐飲店魚米紀,店裡還有個文藝范兒的臨窗吧台,可以看到外面熱鬧的街、安靜的河。
下午游:
要感受真正的「蘇式慢生活」,最好是找一個空閑的下午或夜晚來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漫步。平江路被譽為蘇州古城的縮影,這里茶館、小吃店、咖啡吧、書店、特色購物小店林立,品芳、弄堂口、上下若、桃花源記、貓的天空之城、巷子里的陽光等等,光是這一個個店鋪的名字就聽起來詩意盎然,不妨來這里看一看沉澱在時光背後的蘇州面容吧。還可以到崑曲博物館來聽一場崑曲,感受一下蘇州的「吳儂軟語」。
晚餐:
到了蘇州不能不到觀前街走一遭,趁著晚飯前先到這里逛一逛,買上點蘇州的特產糕點和絲綢。至於晚餐,說到觀前街的美食,不得不說到在全國名氣都很大的兩家蘇州餐飲名店——得月樓和松鶴樓,特色菜很多,松鼠鱖魚、響油鱔糊、清炒蝦仁、銀魚蒓菜湯、蟹黃豆腐等,都有著濃郁的蘇幫菜風味。
夜遊:
環古城河夜遊一直是蘇州的特色旅遊產品。全程70分鍾左右,配有講解和評彈表演。途經20座風格不同的橋梁、穿越10餘座蘇州的老城門。兩岸數百年歷史的江南古建築讓人目不暇接,有些黑牆白瓦的院子外牆長了青苔,倒更顯古意盎然。
住宿:觀前街附近有很多酒店,要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可以選蘇州玄妙馬可孛羅酒店。本地特色的有書香世家•平江府,它是一座300年歷史的老宅,鬧中取靜;中檔的有平江客棧,仿舊的建築、中式的傢具,古色古香,非常有味道;還有明堂青年旅舍,桃花塢(唐伯虎原來住那邊)的四季浮生青年旅舍,單人間、雙人間、多人間、上下鋪一應俱全,非常適合背包一族。
第三天:山塘民俗游
上午游:
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風景名勝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寫下了「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句。虎丘景色優美,最著名的還屬虎丘塔和劍池。如果是夏季去虎丘,還可去冷香閣茶樓嘗嘗當地限量版的雲岩茶。此茶只有虎丘有,且僅10畝,間種白玉蘭、梅樹和桃樹,茶樹在生長過程中充分吸取了果樹花香,形成了雲岩茶的特有風味。如果有興趣或有需要的話,不妨去虎丘風景區正大門外的婚紗一條街逛逛,婚紗店鋪琳琅滿目、款式齊全,服務態度也很好。
午餐:
留園路上的園外樓飯店,環境幽靜,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飯店本身就似一個小園林;或者直奔寒山寺素齋館,這里的素菜做得能讓人嘗起來「肉有肉味、蝦有蝦味」。
下午游:
來到蘇州切不可錯過寒山寺、楓橋景區,這里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嶺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為主要看點。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描繪出了這里空靈而闊達的意境。每年12月31日晚,蘇州寒山寺新年聽鍾聲活動都是一大重要節慶。忙忙碌碌了一整年,年末歲初,暫時放下手頭的繁忙工作,給自己的心靈徹底放個假吧。來千年古剎寒山寺,千人共同聆聽108下跨年鍾聲,在悠揚的梵音中許下美好心願。緊接著去留園,園子中部以水見長;東部以迴廊取勝;西部則以假山野趣為奇。冠雲峰、楠木殿和魚化石是留園的「三絕」,冠雲峰集中體現了蘇州太湖石「瘦、皺、漏、透」的風格,很值得觀賞。
夜遊: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山塘街,東連《紅樓夢》中所說的「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街上擁有多處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她是橋文化、水文化、吳文化的濃縮之地。每年新春,山塘街都會舉辦「迎財神」、「鬧元宵」活動;每年元宵節,這里還會推出「走三橋」和「看燈會」活動。入夜的山塘街,燈火闌珊,除了可以感受「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的景緻外,還可以到老字型大小采芝齋購買蘇式糖果和特產;到山塘崑曲館喝茶聽曲。
第四天:園區時尚游
上午游:
金雞湖西畔的湖濱大道是一條充滿著生機與浪漫的大道,總長約2公里,猶如一條富有韻律的風景線將自然風景與城市景觀串聯在一起。天水相接的湖景、蒼翠挺拔的香樟園、親水宜人的木質走廊、現代時尚的娛樂空間,湖濱大道展示出了「洋蘇州」現代大氣的時尚空間。在這里,步行或者公共自行車騎游都是很好的選擇。游完湖濱大道,不妨去感受一下園區濃濃的藝術氛圍,到李公堤金雞湖當代藝術群館參觀,這里主要包括中國基金博物館、姚建萍刺綉藝術館、關錦鵬電影工作室、台灣樂得藝術生活館等。
午餐:
到李公堤來吧,這里是歐陸風尚建築和中式新古典亭台巧妙結合。李公堤是一條世界美食薈萃的濱水長廊,猶如一幅水墨畫徐徐展開在湖面上。李公堤上的得月樓人氣一直很旺,做的是地道的蘇幫菜,臨窗的位置還可以欣賞金雞湖的美景。
下午游:
園區的摩天輪主題公園擁有目前亞洲最大的水上摩天輪。以120米高的湖面至高點,空中俯瞰金雞湖美景,還可以感受其他游樂項目帶來的感官刺激和夢幻幸福的娛樂體驗。摩天輪共設60個瑞士進口的豪華舒適轎廂,可同時容納360人觀光。坐在摩天輪上俯瞰,金雞湖沿岸時尚的建築群一覽無余。
晚餐:
前往印象城或圓融時代廣場。兩個都是蘇州比較有名的商業綜合體,都可以隨意選擇各種的美食類型:火鍋、港式茶餐廳、傳統中餐、西餐,應有盡有。
夜遊:到圓融時代廣場領略「世界第一天幕」的神奇,其長度超過了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天幕;附近還有大型購物中心久光百貨,可以滿足你的購物需求。
或者可以前往被譽為蘇州「鳥巢」的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參觀其獨特的「一顆珍珠、一段牆壁、一座園林」的集合之美,這里也是金雞百花獎的永久頒獎基地。晚上在此上演的《蘇SHOW》是一台滿濃郁姑蘇風情的大型演出,值得一看。
當然還有金雞湖的夜景,雖然現在音樂噴泉暫時取消,但是夜景還是值得一看的,金雞湖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免費的5A級景區了。
住宿:園區高檔型酒店有中茵皇冠假日酒店、金雞湖凱賓斯基大酒店;中檔型酒店有維景大酒店、洲際大酒店等;經濟型酒店有漢庭連鎖酒店等。
另外,園區的陽澄湖半島,近兩年屢屢在熱門電影和電視中曝光,《私人訂制》中的重元寺,《何以笙簫默》中的奕歐來等,有空都可以去看看。
第五天: 高新區歡樂游
蘇州高新區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水波漣漪的環太湖、漁火點點的京杭大運河、鬱郁蔥蔥的大陽山……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每一片葉子的呼吸、每一灣波瀾的嬉笑。選個周末,逃離好似是加了密的城市氣息,來蘇州高新區,融入鷗鳥、鴻雁、白鷺的樂園,一起放鬆身心吧。
上午游:
對於家庭或情侶遊客來說,蘇州樂園絕對是一個好去處。蘇州樂園擁有歡樂世界、水上世界、糖果世界、溫泉世界,涵蓋大型主題游樂、水上游樂、室內親自互動、主題游樂溫泉等。在蘇州樂園歡樂世界中,既可以領略繽紛絢爛的歐美風采,感受自然淳厚的東方情調,又能陶醉於游樂高科技的刺激之中。懸掛式過山車、夏威夷海浪、豪華波浪、高空彈射、龍卷風、天旋地轉、4D影院等一大批驚險刺激的高科技游樂設施依山傍水,與獅子山的自然景觀相交融,構成了一幅具有生態特徵的動態山水畫卷。每年夏天的啤酒節,春節期間的燈會等,您一定不能錯過哦!
下午游:
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有著「小馬爾地夫」的美譽,它是蘇州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集國家級濕地公園與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於一身的生態景區。景區融原生態人文自然保護、休閑觀光旅遊、科普教育及吳文化展示於一體,規劃了生態展示、漁業體驗、生態培育、科普教育等七大功能區,全面展現了現代水上田園的自然生態景觀。特有的濕地環境,自然古樸的地理人文,勾勒出無數人心中「印象太湖•畫境江南」的山水田園夢。另外還有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來到這里便進入了一片綠色的天地。東側文殊寺景區古跡眾多,既可以步行朝拜,亦能踏青登高、放飛心情;南側植物園景區包括自然山水休閑區、科普文化游覽區和苗木引種培育區;西側生態果園則以生態採摘為主。是城市中的一處「綠肺」。
美食:
高新區特色的農家樂讓人嘗過便難忘,鎮湖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星級農家樂有豪門酒樓、郁香飯店等。另外高新區的淮海街是酒吧料理一條街、綠寶廣場、泉屋百貨,都能淘到不少美食和新鮮貨。
在高新區還能品嘗到一年四季的新鮮:3月—4月有鎮湖貢山茶、雲泉茶;5月—6月有枇杷;6月—7月有樹山楊梅、油桃、水蜜桃;7月—8月有葡萄、黃桃、翠冠梨;9月—10月有太湖螃蟹;10月—11月有金桔。新鮮綠色,讓人回味無窮。
住宿:
晚上可以先到樹山的四季悅溫泉泡一下,高新區星級酒店有香格里拉大酒店、新城花園酒店等,連鎖的有漢庭、錦江之星等,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第六天:吳中山水游
上午游:
東、西山位於美麗的太湖畔,是周末度假出遊的好選擇。東山以名勝古跡居多;西山與東山隔湖相望,以自然風光為主。上午可以先去東山,游覽陸巷古村、雕花樓。
陸巷古村依山臨水,有「太湖第一古村落」之稱,它是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村中知名的建築有惠和堂、粹和堂、懷德堂、寶儉堂等。村中還有一條長長的明代古街。走過高高的牌樓、粉牆黛瓦的民居、宰相官宦的宅第,就像回到了明清時代,一切都猶如歷史的畫卷展現在眼前。雕花樓原名「仁本堂」,取自「以仁為本、禮為教本」之意。雕花樓傳世至今的主要原因是其無與倫比的雕刻藝術。樑柱、門楣、長窗,處處都是美妙的木雕花飾。3000多件雕刻,大到磚雕匾額,小到木雕花窗,或花鳥魚蟲,或戲文故事,沒有一處雷同。
值得一提的是,東山每季、每月都有新鮮、有亮點。春天,百花盛開、茶芽滴翠;夏季,枇杷林披翠掛黃,楊梅樹枝茂茁壯;秋天,漫山遍野的桔林,遠看萬綠叢中點點紅,近看累累碩果樹彎腰。1—2月有東山廟會;3—4月有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節,可以全程參與採摘、制茶、品茶的樂趣;5—6月有東山白玉枇杷節;6—7月有東山楊梅節;9—10月有東山民俗風情旅遊節;9—12月有太湖開捕節。
午餐:
不妨嘗試一下太湖的「船餐」。蘇州光福的太湖船餐,在全國第一個興起,高大的船體足有4、5層樓房那麼大。在船上就餐可以一面泛水清游,飽覽秀麗的景色;一面品嘗別有風味的「船菜」,個中樂趣是在城市餐館酒樓中難以享受得到的。太湖船餐講究的是水產新鮮,蔬菜為當地農家自產,太湖的典型名優水產一般都可以吃到,如太湖三寶:銀魚,蒓菜,梅鱭魚;太湖三白:銀魚、白魚、白蝦。
下午游:
下午可以來西山休閑度假。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一個島,與周圍小島共同構成了一幅巨型的山水畫。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縹緲峰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山間小溪長流,身在都市的人可以來此爬爬山,呼吸下新鮮空氣。在山頂的塔上遠眺群山,雲蒸霧罩,瞬間將都市的紛紛擾擾都拋諸腦後。每到瓜果成熟之季,柑橘、楊梅、青梅、枇杷,讓西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晚餐:
西山農家樂眾多,譬如:小魚農家樂、美味漁家蟹園、隨意居農家樂等。地地道道、味道十足的農家菜有「太湖三白」、土雞湯、螺絲等,色香味俱全,好吃又健康!
住宿:
位於太湖金庭鎮消夏灣的太湖牛仔風情度假村、金庭艷陽度假酒店、太湖綠光休閑農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偏愛游山,蘇州第一名山穹窿山,楓葉在國內都比較有名的天平山,吳中第一峰靈岩山等,都值得一去。
第七天:吳江水鄉游
白天游:
水鄉同里足夠你玩上一天。同里是單純的,也是復雜的。單純在於她素麵朝天、原汁原味;復雜是因為同里古鎮面積大,巷子多。同里四面環水,古鎮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7座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成了一個整體。同里的建築均依水而立,明清建築居多。主要景點可概括為「一園」(退思園)、「二堂」(崇本堂、嘉蔭堂)和「三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其中退思園已同蘇州園林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園子建於清光緒年間。園主任蘭生,他被彈劾後落職所建的宅園,故名「退思」。與蘇州的四大名園相比,退思園是個小巧的園子。但正因為其小,所以設計得更加精細。退思園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等一應俱全。園中建築大多貼水,全園以池為中心。
同里的三橋也是頗具特色的,太平橋橋為梁式,小巧玲瓏;吉利橋為拱形橋,站在此橋北,環顧三橋,河水明亮如鏡,小橋如飛虹卧波;而長慶橋又名廣利橋。三橋呈「品」字形,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形街道。沿河青石駁岸;河中船來船往;橋上遊人笑語盪漾,成為了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除了去同里古鎮,吳江還有一個好去處就是肖甸湖森林公園。公園地勢平坦,渠塘縱橫,小道密布,呈方格網狀,對外交通便利,周圍湖泊農田環繞,自然環境優雅。園內有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園、香樟園、銀杏園、桃園、葯草園、翠梨園、竹林園、苗圃、魚塘等旅遊觀光區。林木茂密,蔭天蔽日,黃鸝、白鷺、野兔等多種野生動物時常出沒。周圍湖泊輝映,農田點翠,農家炊煙裊裊,一派田野風光。
美食:
同里氣候溫和濕潤,盛產河鮮及各種水生作物。來到同里,可以品嘗當地的糕里蝦仁、三絲春卷和用白魚、鱸魚、鱖魚、甲魚等河鮮烹制的水鄉名菜。水生植物類的茭白、芹菜、蒓菜、菱、藕、茨菰等,也值得一嘗。同里比較火的餐館有:酒壇子飯桶、春官面飯店等。另外,明清一條街對面,小巷往裡走100米的地方,有一家來軍糕點,桂花馬蹄糕、綠豆糕等種類繁多,再加上一杯濃濃的豆漿,味道不錯。
住宿:
古鎮旅遊最大的享受就是細細品味那裡的清靜與古樸。同里住宿條件成熟,有高檔賓館同里湖大飯店、同里湖度假村,特色客棧古風園明清客棧、民居小旅館同里青年旅社等,設施齊全,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中意的住宿。
第八天:相城生態游
上午游:
說到相城一定要說陽澄湖,蓮花島是陽澄湖中間的一個狀似蓮花的原生態小島,鑲嵌在陽澄湖上。這里水域遼闊、碧水如鏡、湖光水色、水質尤佳。島上家家以湖為生,以捕蟹為業,是集吃、住、游、樂、購為一體的原生態休閑風情小島。大片的油菜花、向日葵、萬壽菊遍布全島。每年的7月—9月,蓮花島西南沿湖各色蓮花競相開放。島上可參觀農耕博物館、觀賞風車陣、乘坐水牛車、體驗農家水車和臨湖木棧垂釣。來這里做一天島主,過一天農家生活,近距離的感受與世隔絕的漁家風情。同時,乘遊船陽澄湖觀光,湖中零星點綴的圍網,岸邊殘立的蘆葦,島邊環繞的荷塘,賞一派湖光水色的原生態風情也十分令人陶醉。
下午游:
相城區的中國花卉植物園,園子面積挺大,春暖花開的時候花朵鮮艷奪目、滿園芬芳。植物園內還有茶室,園中可以乘坐腳踏車,還有茶室可以坐坐,是朋友聚會、親子旅遊的好去處。如果您還想采購珠寶,來相城區絕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這里有渭塘中國珍珠寶石城和蘇州珠寶國際交易中心。相城區的其他景點還有:盛澤湖月季園、悟真道院、巧生爐博物館、皇羅禪寺、美人腿等。
美食:
說到吃蟹,陽澄湖大閘蟹當仁不讓的被稱之為「蟹中之冠」。這與陽澄湖特殊的生態環境是分不開的:陽澄湖水域百萬方圓,碧波盪漾、清純如鏡、水草豐茂,正式螃蟹定居生長最理想的水晶宮。因此,陽澄湖蟹的形態和肉質,在螃蟹大家族中,都是與眾不同的。「秋風起,蟹腳癢」,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就能知道螃蟹是入秋的時候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的最佳品嘗時間為:農歷9月吃雌蟹;10月吃雄蟹。到了陽澄湖周邊,只要是吃蟹的季節,您只要隨處找一家農家樂,就可以吃到鮮美的陽澄湖大閘蟹啦!譬如:蓮花島農家生態園、春暉香草園等,其中春暉香草園的美食以花草為食譜,有荷色拉糕、香草蒸鱖魚、迷迭香蒸白魚、六月黃炒年糕、香草冰淇淋,保准讓您流連忘返!
住宿:
相城區景色優美、空氣清新,酒店也種類齊全,非常便捷。譬如:臨湖而建的陽澄湖維景國際度假酒店、蘇州白金漢爵大酒店等。
⑼ 城市濱水景觀設計應遵循有哪六大原則
樓主你好,在網上找了相關的資料,還挺全面的,你可以了解下:
1.防洪原則:
濱水園林景觀是指水邊特有的綠地景觀帶,它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河流生態系統的交錯區。在濱河景觀設計中除了要滿足休閑、娛樂等功能外,它還必須具備一項特殊的功能,就是防洪性。以武漢江灘景觀為例,在長江邊上的景觀是武漢的標志式的景觀帶,它在滿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城市景觀的優化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具備防洪的功能。
在有洪水威脅的區域做景觀設計就必須在滿足防洪的需求的前提下進行景觀設計。在防洪坡段可以利用石材進行設計,利用石材的形式的變化或者機理的變化塑造不同的視覺體驗。同時還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或者親水的喬木進行植物的設計,在豐水期或是有洪水的日子中植物雖然被淹沒但是堤壩的防洪功能並沒有被減弱,洪水也影響不了堤壩之上的景觀。與此同時水下的植物會給水下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這對於物種的繁衍生息也有促進作用。在枯水或者沒有洪水的日子裡,水生植物和親水的喬木可以美化堤岸的環境,同時還可以給遊人提供一個休憩的場所,使得遊人能夠更加的貼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2.生態原則:
景觀規劃、設計應注重「創造性保護'工作,即既要調配地域內的有限資源,又要保護該地域內美景和生態自然。像生態島、親水湖岸以及大量利用當地鄉土植物的設計思路,用其獨有的形式浯言,講述尊重當地歷史、重視生態環境重建的設計理念。
3.美觀與實用原則:
現代景觀設計的成果是供城市內所有居民和外來遊客共同休閑、欣賞、使用的,濱水景觀設計應將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過程,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完成對歷史和文化之美的揭示與再現。
4.植物多樣性原則:
在濱水區沿線應形成一條連續的公共綠化地帶,在設計中應強調場所的公共性、功能內容的多樣性、水體的可接近性及濱水景觀的生態化設計,創造出市民及遊客渴望滯留的休憩場所。
5.空間層次豐富原則:
以往的景觀、園林設計師們非常注重美學上的平面構成原則,但對於人的視覺來講,垂直面上的變化遠比平面上的變化更能引起他的關注與興趣。濱水景觀設計中立體設計包括軟質景觀設計和硬質景觀設計。軟質景觀如在種植灌木、喬木等植物時,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變化,再按植物特性種類分高低立體種植;硬質景觀則運用上下層平台、道路等等手法進行空間轉換和空間高差創造。
6.城市景觀統一原則:
濱水景觀帶上可以結合布置城市空間系統綠地、公園、營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態環境。在適當的地點進行節點的重點處理,放大成廣場、公園,在重點地段設置城市地標或環境小品。將這些點線面結合,使綠帶向城市擴散、滲透,與其他城市綠地元素構成完整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