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廣西岑溪風景

廣西岑溪風景

發布時間: 2021-01-22 01:23:26

1. 廣西岑溪有些什麼

地理位置:

岑溪市位於廣西東南部,處於東經110°3′-111°22′,北緯22°37′-23°13′,東鄰廣東羅定市,南靠廣東信宜市,西連玉林市,北接梧州市。位於珠三角經濟圈與大西南的結 合部,既是聯接華南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區經濟輻射的重要腹地,又是大西南資源型經濟與沿海外向型經濟的連接點。

氣候條件:

岑溪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21.4℃,年平均降水量1450mm。

自然環境:

岑溪屬雲開大山北麓東段的丘陵山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山脈為雲開大山及勾漏山余脈延伸,西南部土柱頂為境內最高峰,海拔1211米。最低點為西北的都目河谷,海拔50米。主要河流黃華河、義昌江分別由東南流向西北,境內流經里程分別為111.5公里和123公里,屬珠江水系,其他集雨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6條。年日照時數為2004.7小時。全市土壤有紅壤、磚紅性紅壤、水稻土、紫色土、沖積土5個土類。

面積人口:

岑溪市總面積278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80萬。其中全市男性人口416667人,佔全市人口53.2%;女性人口 366836人,佔全市人口 46.8%。農業人口 659871人,非農業人口123632人,每戶平均人數3.8人。全市人口漢族居多,有壯、瑤、苗、黎、京、布依、侗、仫佬、回、傣、毛南、彝、水族等少數民族 3357 人,佔全市總人口0.4%。

交通設施:

岑溪市陸路交通發達,連接南寧、梧州、廣東的三大出口都是高等級公路,其中國道324線和國道207線在市 區交匯,在建的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山西臨汾至海南三亞高速公路、洛湛鐵路、岑羅鐵路都從岑溪境內經過。

目前,從岑溪到達南寧、廣州、珠海、湛江等城市,都在3小時左右車程。岑溪市到周邊城市的公路里程:南寧市298公里, 梧州市85公里,桂林市350公里,北海市400公里,廣州市300公里,深圳市450公里,珠海市380公里,湛江市280公里,東莞市360公里。

電力資源:

岑溪市水電力資源儲藏量達1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7.2萬千瓦,全市共有3座11萬伏變電站、一座22萬伏變電站, 是國家「西電東送」的一個重要基地和出口。

賓館酒樓:

全市旅業飲食業發達,各種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其中阿里香大酒店和榕湖飯店為三星級酒店,岑溪大酒店為二星級酒店。

農業:

全市有耕地面積2.11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4萬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86萬公頃,糧食播種面積 4.95萬公頃,糧食總產量 27.1 萬噸,實現農業總產值2.03765億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47.6565萬畝,稻穀總產量22.63萬噸,平均畝產712.2千克。雜交稻優質谷樣板18個,面積8500畝,水稻旱育稀植樣板45個,面積2萬畝,塑盤拋秧樣板33個,面積6500畝;全市推廣種植優質雜交水稻30.8萬畝,占水稻播種面積的66.20%;建立「萬元田」樣板點30個,面積4.5萬畝,實現產值39812.4萬元;西瓜樣板點6個,面積950畝,種桑養蠶樣板28個,面積600畝,馬鈴薯樣板5個,面積1000畝,花卉示範園1350畝,其中糯垌花卉示範園1100畝,歸義鮮切花基地250畝;種有百合、玫瑰、劍蘭、垂蓮等花卉作物和綠化苗木。

林業:

全市造林7.0335萬畝,其中建立以八角、玉桂、水果為主的經濟林基地3.8335萬畝;建立馬尾松低脂林改造基地2000畝;營造馬占相思、良種桉為主的速豐林3萬畝。引進外資900多萬元建立速豐林基地2.2萬畝,退耕還林4.02萬畝,植綠籬3500米,鋪草坪5200平方米。可供應枝椏材20726噸,木片25586噸,松脂材1614立方米,可採伐木材共120801立方米,采割松脂15918噸。

鄉鎮企業:

石材、土紙、竹芒編織、煙花炮竹等為我市鄉鎮特色支柱產業,不銹鋼廠、毛織廠、鉛鋅礦廠等為骨幹企業。建有探花、思英工業園區兩個。全市現有花崗岩礦山33座,界鋸142條,磨光機644台,實現石材總產值7.8億元,總收入7.4億元;全市新辦鄉鎮企業36家,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9904萬元;改制101家鄉村集體企業,更新95家手抄土紙廠設備;如今全市共有鄉鎮企業13289家,從業人數85111人,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49.0414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0.0187億元。上交稅金7393萬元,實現利潤總額28293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1.07204億元,同比增長0.34%。

2. 岑溪屬於廣西哪個市

岑溪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的轄市,位於廣西東南部,其東南與廣東省相連,北與梧州蒼梧和藤縣連接,西與玉林相鄰。

3. 廣西岑溪的春節風俗習慣

正有節、牛娘戲、搶花炮、上燈節
「牛娘戲」亦稱牛戲、地戲或長衫戲,解放以後定名為牛娘戲,是岑溪市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戲,牛娘戲中有說、有唱、有戲,娛樂性很強,深收當地農民喜愛。牛娘戲是在當地民間歌舞「舞春色」基礎上衍變而成。每逢春節前後,當地群眾自發開展迎春活動,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舞春牛」是活動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著一個披上畫有圖案的彩布裝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戶拜賀新春,邊舞邊唱。最初只唱些禱祝之詞,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幫腔伴舞,有時有些即興的表演。後來,漸次向娛樂方向發展,演唱內容不僅限於祈神祝願,還編演了一些有故事情節的生活片斷,一般是表現農事勞動過程,如耕田、播種、插田等,稱為「插戲」,開始由歌舞向戲劇形態發展,但「舞春牛」或「插戲」的演出,都離不開牛公、牛婆兩個角色,後來「插戲」成分不斷擴大,終至脫離「舞春色」而獨立進行。據口碑資料:清乾嘉年間藝人梁麗堂、李世釗等把一些佛經故事和廣東傳入的木魚、南音唱本改編演出,並建立了梁麗堂班。這是最早的牛娘戲班。以後又逐漸有過不少班社。光緒末年(1908年),由莫華釗組建的集慶堂班,是最有影響的戲班,該戲班的著名藝人莫玉芳(人稱「玉姐」)在演出時吸收了民歌小調,豐富了牛娘戲的音樂。20年代以後,有廣東粵班演員來到岑溪,加入了集慶堂班,便將廣戲的演藝傳授給牛娘戲演員,牛娘戲吸收了廣戲的表演程式及服飾裝扮,向更成熟階段發展。至40年代,因當局禁賭,戲班演出受到很大影響。解放以後,牛娘戲得到恢復和發展,60年代以後建立了專業性劇團,並創編了一些現代題材的新劇目,其演出影響日漸擴大。牛娘戲唱腔為聯曲體制,有[採茶調]、 [春牛調]、[賀年調]等少數幾個唱腔和簡單的鑼鼓過門。從70年代始,岑溪縣文藝隊在創作演出新劇目的同時,對其音樂不斷改進和創新,將原來民歌體單句式的唱腔改為上下句演唱。主要唱腔是[牛娘調],句式多為七字句,少量的為五字、十字或長短句結構,常用的「羅」、「呀」、「你」、「個」、「都」、「道」、「又」等襯詞,並無明確含義,只是演員的演唱習慣,但顯得較為口語化。70年代經唱腔改革,除保留上句末尾加「羅」字外,其它襯詞全部取消。原來只用鑼鼓伴奏以掌握節奏,烘托氣氛。後來借鑒粵劇增加了大笛、橫笛、二胡等,70年代增加了高、低音二胡及大、小提琴、三弦及手風琴等。樂隊也從3人變為大樂隊伴奏。岑溪人風俗習慣——正月初十上燈節——請親朋戚友飲酒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六日(十五元宵節過後),是岑溪市特有的上燈節(糯垌鎮有部份村,安平鎮,是正月初九日)即,凡是上年度生育男孩的家庭(如果是當年農歷新年生的男孩子,則要明年再上燈,或稱為上老燈),東家到集市上買一盞燈(有人捨得花錢買較精緻五彩燈(價格一般在100多元);有人則隨便買一盞竹篾紙扎的普通燈(價格一般在50元以下),邀請親朋戚友,或街坊鄰居(一般是每戶一人,可帶小孩)前來飲酒,以祝福孩子健康成長。請燈酒,城市的,多在酒店舉行;鄉村的,大多在家中舉行。如初十當天來不及喝酒的,在正月十六晚補請飲酒。這晚喝酒過後,稱為落燈,請飲酒程序即告結束。這顯然是重男輕女的社會現象。可是,從古至今,已成為岑溪人的風俗習慣。如,南渡街陳姓家庭,去年(戌子年)其兒子一胎生育雙孖仔,今年(己丑年)上燈時,還特邀筆者為其撰寫雙胞胎上燈詩聯呢!

4. 廣西岑溪有什麼風景區呢

中國最大山地公園——天龍頂國家山地公園,中國首座全山景公園——岑溪市200級山景公園等等國家級景點均在這里。

5. 廣西岑溪三堡龍頭山風水寶地

廣西岑溪三堡龍頭山風水寶地————人傑地靈風景美,物華天寶山川秀。全世界人跡可及的地方,自有人類以來,人類已用生命進行了若干次篩選,適合人類的風水寶地,人類已留下大量延續的種群,不適應人類的風水寶地,有待人類用更科學的方法去開發和利用。
關於農村和城鎮風水問題?
當你去到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你不要以為那裡無人去過,其實那裡有許多遺址,那些遺址證明有人到過那裡,同時也會證明那些到過那裡的人,曾經有過生與死考驗。由於風水的差距,已被徹底自然淘汰。當你去到大城市,那裡為什麼留下那麼多人口,答案是:那裡具有更廣泛的風水優勢,自然選擇使哪裡的人群得以延續並得到擴漲。
農村基本是小氣候地形,形成獨立的塘局,這種小塘局中存在著不利於生存的空間。農村的自然篩選,自然淘汰,極其明顯。在這些小環境中,地形位置選取不合理,羅盤用事即所謂風水理氣再合理,也是沒有意義。沒有地形的合理,羅經用事成為兒戲。所以在這些小環境中,地形選取是第一位的,是基礎;羅盤即羅經用事是第二位的,次要的。
事例說明一:如農村的障氣地段建造房屋,出現聾、啞、殘、障的家庭概率至少90%以上。什麼是障氣地,怎麼樣實地察看評估呢?最簡單的看法就是:所謂障氣地,就是大熱天,上午九、十時後還不幹露珠的地段。
事例說明二:某地一山區地形,在北南走向的小河邊,大約五華里長的地段,原來所有人家全在靠東岸、即為當西曬的地段居住,現在居住人口全在西岸、即當東曬的地段居住。原東岸人家那裡去了呢?據傳聞,也據調查了解統計,大約有30%的人口遷到西岸,70%的人口在那裡住不到一兩代即自然消亡,只有一戶在那裡住了四代後也自然消亡。
事例說明三:還有另外一處也是山區小河水北南走向地形,目前正重復上述地形所呈現的特徵,東岸面臨人丁減少,西岸面臨將會存在人口增加的優勢特徵,最奇怪的是現在那裡兩岸數十戶人家中,僅只有西岸居住的三四戶人家中,有一戶人家有兩小孩完成大專學業,其餘人家基本上都是以小學狀態走向社會。這兩處為什麼原來的人群要選取東岸居住,原因是東岸地形相對西岸開寬,便利於農耕及各類事項活動;為什麼現在的人群又選取西岸定居,原因是西岸日照優於東岸,積溫和溫差相對明顯高於東岸。象這種東西岸因陽光照射溫差存在的差別。就不能用簡單一個「迷信」就能概括說明問題的,也不能歸罪於羅盤用錯了,更不可能是「屬相」不合的原因了。上述那些地方正在完成自然篩選和自然淘汰。
事例說明四:從調查的結論顯示的是,山區小氣候環境,絕大多數小塘局環境地形中,留下許多居住遺址和姓氏家庭小地名,有些有傳聞,有些無傳聞。有傳聞的是,住一代至兩代即人口自然消亡。許多地段過去有居住人口留下的遺址印跡現在無人居住,用科學思維的眼光去考量,這就是自然選擇和自然淘汰在地形選擇上存在的明顯例證。由此也可推定,大環境、大氣候條件,也是在數萬年、數千年自然淘汰中才形成現在這樣的格局。
當從那幾百處遺址中走出來後,就會完全明白,什麼是真風水:有利於人類生存的優越條件和空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水。在那裡,無論如何風水布局,無論用那一派觀點去調理,結論只有一個,一票否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特定條件否決了所有風水學派的風水理氣論點。當從那幾百處遺址中走出來後,那裡會教會你什麼是風水:方便、實用、安全、美觀、舒服才是風水的硬道理。那裡不會告訴你:門相對,門窗對,床位放錯了,灶的方位不對,或者其它諸多種種疑慮。但它會告訴你:不方便、不實用、不安全、不舒服,是真實的壞風水。
數十年前,一位老者曾經說過:一個小家庭,遷居到新地方,如果沒有碰上好地形、好風水,是不能開基奠定人口延續基礎的。現在回想起來,這話雖然簡單扼要,但富含生活哲理。
與城鎮相比較,農村不同: 1、農村地形相對城鎮地形來說,農村是數千年自然淘汰和篩選留下的劣勢地形。2、農村只能正確利用地形,沒有大規模改造的調節能力。
城市風水,沒有不好,只有更好。城鎮不同,城鎮是大氣候、大環境。是數萬年、數千年中人類用生命選擇留下的精華:1、一般在一個較大范圍內具有生存空間優勢。能形成城鎮的規模的地方,大多已經經歷數萬、數千年的自然歷史的生生死死篩選,最後定格下來才是現在這樣的格局。比較典型的是在西北,不能成為大小城鎮的地方,除了留下遺址,有很多地方,現在就是歷史傳聞都沒有,什麼原因?不適宜居住,自然淘汰和自然消亡,人口徹底絕滅。2、現代化的城鎮,改造力度的增強,擴展了城鎮規模。沒有現代化的改造力度,可以說,所有城鎮只存在死角,沒有活眼。城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改造,人口承擔能力最多是現在的三分之一。所以形成現在這樣的城鎮格局,是歷史、自然篩選和現代化改造結果。
是有人類以來,人類用生命的代價在選取自然地理,能居住人類的地段,已形成居住群落,如城市。城市是人類用生命代價留下的瑰寶。不能居住人類的地方,人口已經絕滅消亡。如果沒有特別的人類改造力度,再到那裡居住,也許依舊會重復往昔的故事。城鎮形成的經歷,首先是自然篩選,然後是政治、經濟、人文的介入,這些因素的加入,形成了政治地理、經濟地理、人文地理,這些地理因素相互影響,與自然地理的結合,是現代城鎮具有較大風水優勢的根本原因。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