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景色
『壹』 鶴壁七里溝風景好嗎
很好,景色很美。
七里溝風景旅遊區集水鄉風情和民俗文化於一體。景區內淇河水清澈版見底,高山峽谷險峻,權奇峰怪石林立,掛鉤村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農耕方式。石頭屋、茅草房、石磨、石碾等,提示著遠去的歲月。
『貳』 鶴壁淇河天然太極圖的景色奇特之處
關於天然太極圖的美麗傳說。
相傳,天然太極圖是早年間天上的玉皇大帝親口御賜,太白李金星下界點化而成的。
有一天,玉皇大帝臨朝斷事完畢,高坐天庭俯瞰神州中原大地,但見淇河水畔,山川秀麗,太行多嬌。突然,一個早已憋悶在胸臆間的情結,湧上心頭。他沉吟片刻,捻須笑問殿前文武大臣:「眾愛卿,素聞人間淇河有三珍,哪位卿家可曉知呀?」
當朝宰相太白李金星立馬應聲閃出朝班,向前一步,躬身一揖,朗聲應答道:「啟稟陛下,淇河三珍:纏絲蛋、冬凌草、淇河鯽魚是也。」
「嗯。」玉皇大帝稍稍移動了一下日漸發福的身體,不經意地將腰間的玉帶鬆了兩個扣眼,感慨頗深地說道,「淇河三珍好,淇河風光也不錯。淇河東流,綿綿延延,數百里之遙,八曲十六道彎,猶如一條玉帶,萬里舞長風,美哉壯哉。只可惜,離黃河的九曲十八道彎還差一曲兩道彎哩。」
玉皇大帝停頓了一下,接著話茬又說道:「南山是個好地方,青岩峰是塊風水寶地,這里藏龍卧虎,人傑地靈。可依朕看來,玉帶上少扣眼,也是天大的遺憾哪!」
說到這里,玉皇大帝向前微微傾斜了一下身體,以探詢的口氣問眾大臣:「諸位卿家,誰能代朕下界,親臨淇河,安兩個玉眼,以造福百姓呢?」
魚眼么,這好安,我的太極圖里,就有兩個現成的魚眼,安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道教聖地。早有心事的太白李金星聞聽大喜。他把玉皇大帝的玉眼,誤聽成魚眼了。
於是,太白李金星趕緊趨步上前,又是一躬到底,手拍胸脯大包大攬道:「請陛下放心,這樁區區小事就包在為臣身上,為臣一定替陛下了卻了這樁夙願。」
有天庭當朝宰相親自出馬料理此事,玉皇大帝當然是十分高興了。但他聽太白李金星把安玉眼說是區區小事,心裡就有點不放心,立馬又調派誇娥氏二子跟隨太白李金星下界,隨時聽從差譴,助其神力,以完成大業。他自己又變成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婆,神不知鬼不覺地尾隨而去。
這誇娥氏二子,就是當年愚公老漢帶領子孫們挖山不止,玉皇大帝被其真誠精神所感動,派去背走兩座大山的兩位大力士神仙。誇娥氏二子也因此天下聞名。
太白李金星當真說到做到,雷厲風行。他率領誇娥氏二子駕祥雲來到南山青岩絕,面對淇河,念起咒語,作起仙法來,同時又令誇娥氏二子發起神功,只見一段好端端直溜溜的淇河,被他們拉了幾拉,扯了幾扯,拽了幾拽,擰了幾擰,就象擰麻花拽拉麵一樣,擰成了一曲兩道彎,變成了太極圖陰陽魚的模樣。於是,整個淇河也從此便成了九曲十八道彎。
尾隨而來的玉皇大帝,隱身藏匿在青岩峰,對太白李金星他們作功施法的一舉一動,全看在了眼裡。玉眼雖然安成了魚眼,但也不違背意願,反成就了渾然天成的天然太極圖。至此,玉帝原來不大踏實的內心,才象一塊石頭落了地,心滿意足地駕雲而歸。
從此,南山青岩峰絕崖前的淇河段,形成了一道渾然天成的天然太極圖,為鶴壁增加了一道神秘色彩的壯美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