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公美景
❶ 茶田鎮的風景名勝
新茶田古軍事貿易遺址
新茶田古軍事貿易遺址始建於明初,位於鳳凰古版城西南方33公里處茶田權鎮茶田村5、6組,東北距茶田村約2400米。東徑109°21′12.3″,北緯27°48′42.2″,海拔高度為650m-680m,緊鄰貴州,是鳳凰通往貴州地區古驛道上重要的軍事要沖,周圍山勢高峻陡峭,四周群山環抱。
明代龍窯
2006年,鳳凰縣文物局在苗疆邊牆重要遺存的核心位置發現了一處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明代龍窯。專家稱此發現可對研究自治州乃至全國的窯系發展、演變與衰落提供重要史料。窯址位於鳳凰縣茶田鎮瓦坪村,當地稱作窯窖場,處於苗疆邊牆重要遺存的核心位置。窯址周圍屯堡、堡寨密布,附近有眾多的邊牆遺址。
猿啼岩、明代邊牆
猿啼岩、明代邊牆位於和平村老秧田後山的懸崖上,有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的金龍庵,逢3、6、9月菩薩節日,信眾絡繹不絕;庵堂對面的絕壁上有灰色城牆,碉堡。高二三米,然下臨二百餘米絕壁,遠近觀之,雄偉非常,猶如深林潛龍,綿延於山嶺絕壁之處,往麻陽方向而去。
❷ 形容茶園的詞語
贊美茶園的詞語:
香氣撲鼻
清洌
醇厚
芬芳
濃釅
怡人
清香
沁著茶香
齒頰留香
❸ 西湖十大美景的美稱
1.西湖十景之蘇堤春曉
"西湖景緻六條橋,隔株楊柳隔株桃。"風光如畫的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守杭時留下的傑作。這條綠色長堤自南而北,長達二點八公里,在蒼翠蓊鬱的花樹叢中,隱翳著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古樸美觀的石拱小橋。漫步堤上,人影綽綽,樹影搖曳,恍如進入神仙幻境。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而最富詩情畫意的辰光,自然是春曉。當嚴冬老人蹣跚離去,春姑娘翩翩來臨,此時你漫步蘇堤,但覺柳絲輕揚,碧桃吐艷,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枝頭上的幾聲鶯啼,彷彿向你報道蘇堤春早。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你神迷心醉?難怪南宋畫院的畫家們要把"蘇堤春曉"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2.西湖十景之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迎薰閣是為遊人憑高賞景而建造的好去處,登閣遠眺,可見「接天碧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好風景。清風徐來,荷香陣陣,沁人心脾,化人煩憂。迎薰閣下,辟有荷文化陳列室,向人們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以及寄寓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審美觀照和道德追求的種種藝文佳作。
岳湖景區保存了清代康熙皇帝題書的「麴院風荷」景碑小院,那塊景碑是僅存的兩塊康熙西湖十景原碑之一。竹素園景區近年才建成開放,它原為清初西湖名園之一,竹石亭榭,曲水縈環,清幽雅緻。
3.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里原有的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4.西湖十景之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
江南的杭州,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斷橋殘雪有幾種解釋,較通行的說法是,每當雪後初晴,來至斷橋上往西,往北眺望,孤山,葛嶺一帶樓台上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澈,有一種冷艷之美。 又有人認為,大雪初霽,登寶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皚皚如鏈。日出映照,斷橋向日橋面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一痕,彷彿長長的白鏈到此中斷了,故以"殘雪"名之。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
5.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異色魚,於是遊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舊時的花港觀魚只有一池、一碑、三畝地。後經擴建,全園面積近三百畝。園內景觀由魚樂觀、牡丹亭和花港三個部分組成,魚樂園是全園的主景。魚樂園中放養著數萬尾金鱗紅鯉,遊人在觀魚池的曲橋上投入食餌或鼓掌相呼,群魚就會從四面八方游來,爭奪食餌,潑剌躍起,染紅半個湖面,洵為勝觀。在這里縱
情魚趣,真是魚躍人歡,其樂融融。
6.西湖十景之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位於西湖南岸的柳浪聞鶯公園,其前身為南宋時的皇家花園--聚景園,素以蔥蘢的柳色而躋身於西湖十景之列。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那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在那望不盡的濃陰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幫故稱之為"柳浪聞鶯"。在這里品茗小憩,遠看湖山秀色,近聽枝頭鶯囀,確是佳趣無窮。
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7.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西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湖中三島,則是鑲嵌在這顆明珠上的三顆綠寶石。 三潭印月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小瀛洲是利用疏浚的湖泥堆築而成的湖中小島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有九轉三回、三十個變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保湖中湖、島中島的園林格局。
三潭印月,古來就是賞月勝地。每到秋夜,月朗星稀,在石塔內點燃燈燭,沿口蒙上白紙,燈光從石塔的圓孔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於天上倒印湖中的月亮交相輝映,於是就出現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奇麗景色,這也是"三潭印月"得名的由來。此時,只見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不說不盡的詩情畫意。
8.西湖十景之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指的是西湖南北兩高峰奇紅異多變的雲景。南高峰在煙霞嶺旁,北高峰在靈隱寺後,兩峰之間層巒疊嶂,重谷回合,綿延二十餘里,介從遠處看去,則雙峰對峙,近若幾尺,兀突爭雄,秀出群峰。
據說白居易任滿離杭後,曾對朋友們說:"一片溫來一片柔,時時常掛在心頭,痛思捨去總難舍,若欲丟開不忍丟。戀戀依依唯自系,甜甜美美實她留,諸君能問吾心病,卻是相思不是愁。"他的朋友問他究竟相思什麼?他莞爾一笑,答道:"乃南北兩峰,西湖一水也。" 西湖南北雙峰的雲景竟使大詩人相思成病,能不令人神往么?
9.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鍾
此景因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聲而得名。南屏山橫互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且多空穴。每蒼煙暮靄,萬籟俱寂的黃昏,寺內幾杵疏鍾,山應谷鳴,傳聲悠遠,逗人情思,所以人們就稱之為"南屏晚鍾",並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 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10.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它的誘人之處,不僅因為它是西湖南山的第一古剎,更在於有著許多與它有關的神奇傳說。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他與湖對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寶石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1924年9月25日下午一時40分許,雷峰突然仆倒。七十多年過去了,因歷史文化融入湖光山色,孕育並發展了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勢必歷史地、文休地與湖光山色相依相存。雷峰夕照的[缺席]終將仍由雷峰夕照來補全
❹ 茶山風景作文
以往去平度主要是到大澤山吃葡萄或游天柱山著名的魏碑,所以當山友紫衿說去平度茶山采風,我就不知道是怎麼樣個茶山了。幾輛小車一大早就從青島市內開拔了,路上我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個2004年才開建的平度茶山風景區。
一路上汽車上青銀高速穿插到同三高速,聽老馬聊齋海闊天空,受益非淺。車經平度向北行進在筆直的公路上,但遠遠已能望見那綿延起伏的山脈。「這都是大澤山山脈,很快就到茶山了吧?」我問。「應該是。」司機笨笨回答。正說著,我們已經來到山腳下。看看手錶,兩小時有餘就順利到達位於大澤山山脈的平度茶山風景區了。該景區位青島平度市城北20公里處,北接大澤,東鄰崮山,最高峰三茶峰海拔560米,佔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儼然是一個集生態觀光、旅遊朝聖、動感體驗和度假休閑等主要功能為一體的天然大觀園。金秋時節,以海歌為首的采風小分隊12人中午時分已抵達景區,便不顧驕陽的炎熱從仿長城景區入口先乘上登山電瓶車。
這段長城是仿嘉峪關建造的,傳說春秋時期齊國大將軍寧戚領兵來到此地,見這里四面環山,進可出奇制勝,內可戌兵操練,是屯兵戍軍的好地方,於是便在這里駐紮下來,在山口建了用於防守用的長城,現在看到的長城便是在原遺址上修建而成的。長城上的茶山風景區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的。從茶山風景區入口到般若寺全長2500米左右,我們一直上到茶山般若寺牌坊,節省了一大半路程。
我坐在電瓶游覽車上一邊不停地拍照一邊瀏覽。據導游小韓不停地介紹,茶山工程已初具規模,六月份以來開始試營業。我聽著介紹,眼睛盯著的確是路邊的涓涓細流,竟然有點彷彿到了嶗山的北九水,心想只要有山有水,有佛有廟,有綠色植被,有曼妙山花,應該就是山水勝地了。
眼前茶山的山,果然是純粹的山。看那怪石、林木、野花、洞穴、溪流,全部順山勢自然形成,就連登山的路也看不出人造痕跡,真是野趣橫生。茶山四周群山環繞,地勢相對較低,山水流下來,匯成一個個大小水潭,大的水潭可以稱之為湖了。這讓我不由想起了九寨溝里的五彩池和梯次的鈣化池了。設計者在水流深而廣的地方,築起一道大壩,上部是一條橋,下部接連兩級石階,水流從橋洞飄然流下,遇階跌宕而下,形成自然地水簾洞景觀,平添情趣。水流到達河底,變得平緩而清澈,看上去令人賞心悅目。
電瓶車一路行進在登山的水泥路上。小韓接著介紹路邊的植被多是天然的板栗、柿子、桃和山杏等。我眺望著早已是綠葉成蔭的滿山坡,心想如果待到深秋,這里也一定是一片斑斕的錦綉吧。我遙望著那遠山的青翠,決定過一段時間一定再來,絕不能與如此美的山景失之交臂呀。
山上的景色真的很美,電瓶車帶著我們經過了關帝廟、兒童水上樂園、滴水觀音、茶山廣場、自然風光兼野外拓展區等人文景觀之後,我看見沿路主幹道兩旁的溪流順著長長的深山峽谷彎彎曲曲、時急時緩、奔騰而下,途中隨處可見的象形石景觀亦是惟妙惟肖、千姿百態。旁邊的木棧道依山而建,棧道下水流潺潺,歡歌笑語。「快看,右邊滮瀧河對岸的山峰上有一塊奇石,你們看像什麼?」導游突然發問。眾人坐在車上還沒有反應過來,「那個側身躺在那裡的,就是濟公醉卧石。」經他這么一說,我越看越像,有鼻子有眼的,還有那隻破扇子,這不正是醉酒正酣的濟公嗎?真是栩栩如生,毫不誇張。
兒童水上樂園里碩大的紫砂茶壺是茶山的象徵,竹子做成的連接可以把茶壺里的水引到小島上的水井裡。右邊這個微拱的用七根樹干作為橋墩的橋,名為心遠橋,源於陶淵明《飲酒》詩文中的「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寧靜致遠,茶山人願以此景帶遊人遠離城市喧囂,還遊人一份寧靜祥和的休閑天堂。下面的迴廊為人工雕琢,水流直下給迴廊裝點了美麗的水簾,遠觀水霧飄渺,由此得名「夢幻迷霧」。人們在水簾洞中休閑賞景,別有一番韻味。
最值得一提的是遠處右面山坡上的大地藝術——滴水觀音,據說正在申請吉尼斯世界之最。令人驚訝的是,滴水觀音的造型竟然是由栽種的常青樹塑造出來的。觀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之一。她手持凈瓶楊柳,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眼前這位「滴水觀音」手指惟妙惟肖,陽光照耀下寶瓶白光閃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大地藝術奇觀。
由於車行太快,許多地方導游來不及介紹。我們乘車很快上到步行30分鍾路程才能到達的茶山般若寺牌坊,開始步行登山。一路上我就納悶,說是茶山,怎麼到現在也沒有看見一棵茶樹呢?經詢問,導游小韓告訴我:茶山原名叫東山。是塊風水寶地,得到西王母的青睞,西王母派了山神化作道士在這里建立了寺廟,也就是現在般若寺舊址。還在「狀元井」邊上栽種了三棵茶苗,茶苗得到了天地精華和茶山泉水的滋養後,枝繁葉茂,高度比普通茶樹高出數倍,莖干要幾個人才能抱住,茶樹的樹蔭就有數十畝地,是天下一大奇觀;茶葉的香味很濃郁,茶山的溪水也清冽甘甜,茶葉順著溪流而下,茶香四溢,聞香味者身體健康,飲茶水者耳聰目明,因此遠近都稱好,口碑也非常好,因此東山改為「茶山」。但是這茶樹的神奇引起了壞人的非分之想,想把茶樹占為己有。茶樹有靈蛇守護,壞人在蛇飲水的路上倒插利刃,毫無察覺的雌蛇不幸腹部被利刃劃開,雄蛇用茶末為它的妻子療傷,茶神顯靈救了雌蛇。雄蛇覺得人心惡毒貪婪,憐惜茶樹會受到傷害,靈蛇就拔去了三棵茶樹,但茶樹的根部化作了三茶峰,這成為了茶山的主峰。
哦,原來如此。山友騎馬看海馬上建議,既然叫茶山,何不找個平緩的窪地,種上幾片茶田,豈不美哉?小韓答曰:已經種了,還培育了茶樹的新品種。哈哈,這就對了嘛,我也覺得這樣還差不多。
途徑狀元井,我們紛紛在那裡拍照留念。這是一個古老的景點,狀元井由狀元峨冠而來。站在寺前廣場看這石頭狀若官帽式樣,人們稱其為「狀元帽」又名「狀元峨冠」。就這個貌似普通的狀元帽,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時,十二條火龍跑來茶山作亂。茶山一片火海,萬物生靈難以存活下去。巧遇八仙之首的鐵拐李到茶山修行,見這里生靈受苦,便只向天庭借來一口如意神鍾,仙咒一念,鍾里傳出美妙的樂曲。十二條火龍擠到鍾下看稀奇,這時只聽「咣當」一聲,他們被扣在了鍾下,之後茶山才恢復了寧靜。許多年以後,有一個糊塗皇帝來茶山遊山玩水,聽到這個故事感到好奇,他不管人們的災禍,強行修了吊鍾台,想把神鍾吊起來聽仙樂。可這鍾太大了,誰也移不動,他便下旨將京城的新科武狀元召來,吩咐說:「你要把這口鍾高高舉起,吊在亭子里,寡人要聽戲。」武狀元說「啟稟萬歲,鍾內有十二條火龍,一旦舉起,火龍勢必逃出,茶山必將變成一片火海,百姓定會生靈塗炭,臣難從命。」昏君見武狀元抗旨,惱羞成怒,要治重罪。武狀元見皇帝如此昏庸,便摘下狀元帽子,扣在神鍾上,辭官回家去了。昏君看眾怒難犯,只好作罷。所以直到今天,山門北坡岩上仍象官帽子式樣,人們不忘替百姓著想的武狀元,把他放置帽子的地方稱「狀元帽子」。從此,這口井就叫做狀元井,在海拔這么高的地方,這口水井細水長流,常年不幹。我在井口向下看了一下,很清澈,據說井水清冽甘甜,冬暖夏涼。相傳在這飲過水的學子大部分都能金榜高中,因此取名狀元井。就這口井的來歷還有個傳說。相傳,寺廟建成後,百事如意,唯有用水困難,來到春天缺雨的時節,僧道往往要走幾里地才能取到水,王母娘娘聽到稟報,順手從頭上拔下仙釵在廟前一剜,撅出一口水井,水井深不可測,泉水常年從井口汩汩流出,解決了當地的用水之需。
❺ 有沒有像「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這樣有故事的趣聯
有很多,試舉三例:
一、這是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當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二、蘇東坡與佛印
蘇東坡在杭州,喜歡與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聖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飲酒吟詩之餘,還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蘇東坡宴會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一天晚上,蘇東坡邀請黃庭堅去游西湖,船上備了許多酒菜。遊船離岸,蘇東坡笑著對黃庭堅說: 「佛印每次聚會都要趕到,今晚我們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詩,玩個痛快,他無論如何也來不了啦。」誰知佛印和尚老早打聽到蘇東坡要與黃庭堅游湖,就預先在他倆沒有上船的時候,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明月當空,涼風送爽,荷香滿湖,遊船慢慢地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須,高興地對黃庭堅說:「今天沒有佛印,我們倒也清靜,先來個行酒令,前兩句要用即景,後兩句要用"哉』字結尾。」黃庭堅說:'好吧!「蘇東坡先說:
浮雲撥開,明月出來,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望著滿湖荷花,接著說道:
蓮萍撥開,游魚出來,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佛印在船艙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聽黃庭堅說罷,就把船艙板推開,爬了出來,說道:
船板撥開,佛印出來,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蘇東坡和黃庭堅,看見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個人來,嚇了一大跳,仔細一 看,原來是佛印,又聽他說出這樣的四句詩,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
蘇東坡拉著佛印就坐,說道:」你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賞月游湖,談笑風生。
一天,蘇東坡指點廚師,用一尾西湖活草魚,洗凈剖開,裂上五刀,用火腿、蔥、姜蒸制。廚師燒制好,送到書房。蘇東坡一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連聲呼道:『好一尾五柳魚!』剛舉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閃,佛印和尚來啦。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趕飯和尚,早不來,晚不來!我剛要吃魚,你卻趕來了。今天我偏不讓你吃,看你怎麼辦?'一伸手便把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見到那盤魚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 蘇東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一本正經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來跟你打聽一個字。」「什麼字啊!」「你姓蘇的『蘇』字怎麼寫法?」 蘇東坡一聽,眉頭一皺,知道佛印學問好,不會連個「蘇」字也不會寫, 一定有名堂,便裝作認真地回答:「喔,「蘇」字嘛,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左邊一個「魚」字,右邊一個 「禾」字。」佛印也假裝糊塗地問:「喔,假如草字頭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 呢?」 蘇東坡說:「那還是念「蘇」啊:」佛印按著說:「那把「魚」擱到草字頭上邊呢?」 蘇東坡急忙說:「噯,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說:「好啊!你說把魚擱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魚拿下來吧!」 蘇東坡一下子醒悟過來!佛印說來說去,就是要吃他那盤五柳魚。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蘇東坡要來,也照樣清蒸一盤五柳魚。剛好蘇東坡進來了。佛印一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難難你。正巧旁邊有隻磬,他就隨手將魚放在磬裏。
蘇東坡早已看見,裝作不知。剛坐下就故意「唉」地嘆了口氣。佛印素知蘇東坡性格樂觀,疑惑地問道:「太守,今天為何愁眉不展?」蘇東坡回答說:「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寫副對聯,誰知剛寫好上聯,下聯就難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煩啊!」佛印問:「不知上聯是什麼?」蘇東坡回答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一聽,心中好笑:這對聯家家戶戶都貼爛了,他卻拿來戲弄我,不知道蘇東圾葫蘆裏賣的什麼葯。於是不動聲色的說:「我來給你對吧,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連呼:「啊呀,高才高才!原來你磬(慶)裏有魚(余)啊!快, 拿出來吃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從磬裏把魚拿出來了。
三、 於謙小時候,束發兩髻,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
於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於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於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於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❻ 描寫茶園的優美句子
描寫鄉間茶園的優美句子
1。 春天來了,和煦的春風吹過茂密的茶園,整個茶園就像綠色的海洋,美麗極了。
2。 走進茶園,那撲鼻耳聞的香味飄至我的鼻間,讓我流連忘返,陶醉在茶園里。幾場春雨過後,喚醒了正在沉睡的茶苗,小茶苗慢慢地探出了小腦袋,長著細細的、白白的絨毛,過了幾天,小芽慢慢地長大了,像一隻只小鳥的嘴巴。
3。 春天到了,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茶園:嫩綠的葉芽開了,四周圍著白絨絨的毛。
4。 我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樹猶如一排排列隊的士兵,昂首挺胸占據著整個山坡,嫩綠吐舌的新芽兒,一片挨著一片,不留一點兒縫隙。那濃淡相宜的綠色,看著真叫人舒服-
5。 茶樹栽在小山包上,每個小山包都被一梯梯的茶樹覆蓋著。遠遠望去,綠油油的一片,像是在綠色的海洋里暢游。
6。 春天到了,春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來了,沉睡了一個冬天的茶樹慢慢真開雙眼,從樹梢抽出一枚枚淡綠色的嫩芽,像剛出生的孩子那樣嬌嫩。剛長出來的茶葉外形呈橢圓形,葉底鮮紅。
7。 來到茶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綠色,好像一片綠洲,一片綠色的海洋。那一行行茶樹好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帶,濃濃密密地伸展著,多麼養眼的綠呀-
8。 每當我看到茶葉,就會想到我去茶園的時候。一走進茶園,一種淡淡的茶香撲鼻而來,讓你覺得正在品著茶水。
9。 每當你走進茶園深處時,那些小茶葉猶如雨後春筍般,從茶枝里冒出來,可愛極了。這些小孩子在太陽公公的照耀和雨露媽媽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等到茶長出了芽和葉就可以摘了。
10。 一陣春風拂過,茶葉漸漸地睜開了朦朧的眼睛,偷偷地擠出新嫩的小芽兒,尖尖的小芽兒全身都是白色的絨毛,顯現出嫩芽兒的鮮嫩與可愛。
11。 田野上,一層層茶葉田漫山遍野綠色的海洋。一到春天,茶葉就展開了新的嫩枝,給春天增添了一件美麗的衣裳,到處是新綠點綴的美景。
12。 還未走到茶園,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13。 經過茶農精心培育,茶園里的茶樹就像一條條綠油油的玉帶。
14。 站在高高的山頂向下望去,整個茶園彷彿就像一個聚寶盆,一排排整齊的茶樹從山底盤旋而上,像一個個綠色的堡壘。
15。 太陽出來了,金光閃閃地。望眼無際地茶園漸漸地從白色紗衣中隱現出來。綠-一種無以倫比的綠迎面向我撲來,一時間,我覺得自己也綠了,和一棵棵茶樹一樣,迎接一天新的陽光。
16。 晨風潤潤的,帶著一絲似有若無的茶香,刺激著你塵封了一個晚上的嗅覺。茶樹在微風的吹拂下成片的搖擺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音。
❼ 茶王公祠是不是風景名勝
這肯定不屬於風景名勝,風景名勝主要是指自然風景。
❽ 茶人三部曲優美段落
三季發芽,一季開化,結籽休眠,再到來年。如此生生不息,綿延無盡,屈指算來,杭州郊外群山中的茶坡,又綠過了二十餘載。真正是吾生須臾,長江無窮啊……
金秋十月又來到了,這是二十世紀行將成為歷史的見證。江南杭州,良辰美景,不亞於春時。茶葉世族羊壩頭杭家傳人抗得茶,與女兒夜生、女婿杭窯,小心地推著一把輪椅,把他們杭家的世紀老人杭嘉和,送上了秋意盎然、秋茶芬芳的龍井山路。
自從祖墳遷走之後,嘉和就再也沒有去過雞籠山了,算起來快有三十年了吧。他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竟然能活得那麼久,幾乎就已經活到了一個世紀。他的頭腦依舊清楚,遙遠的往事想起來特別親近,眼睛卻幾乎已經完全失明了。
秋高氣爽,晨嵐已散,一片巨大的茶園,如藏在無人知曉處的神秘的綠色湖泊,寧靜得連一片葉子也不動彈。秋風屏氣靜心,迎候這杭家四口的到來。茶園中突兀地立著一株金色銀杏,亭亭玉立,煦陽下如孤獨美人。溪畔蘆花,晨暉中透明如紙。柏油路從灌木叢中繞出,彷彿一頭平坦通向紅塵,一頭軟蜒伸往世外。遠遠望去,茶園上空升起了一些五顏六色的綵球,掛著長長的飄帶,上面的大字在風中轉折,一會兒飄出"和平、發展,二十一世紀",一會兒又飄出"熱烈慶祝和平館揭幕"等不同的字樣。
從家裡出來,杭嘉和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他低垂著目光,兩臂護在膝前,大手中握著那把祖傳寶物,它靜悄悄地躺在他的懷里。壺在土中深埋了幾十年,一點也沒有變化,壺是屬士的,大地保護了它。
壺藝家杭窯借國際茶文化節,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辦了一個個人壺藝展。今天他們這一行人,是作為杭家人的代表,專程替茶博館送這把壺去的。"內清明,外直方,吾與爾偕藏",他們決定讓這把家傳之物參加杭窯的壺藝展,算是祖先對晚輩的福蔭。展覽結束之後,他們將把此壺捐獻給茶博館。也就是說,把這把壺永遠珍藏在杭家先人曾經長眠過的地方。
中國茶葉博物館於1987年在吳覺農先生九十壽辰祝會上,由中國茶界著名人士聯名簽字倡議籌建,遍察中國茶區,最終決定,館址設在杭州。
選擇具體方位的時候,江南大學文化史教授杭得茶,也被市政府提名為顧問之一。但他教學工作很忙,有好幾次選址活動他都沒有機會參加。直到最後一次。繼承了父親事業的茶學專家杭迎霜給他打來電話,他才知道,茶博館最終有可能選在他們杭家從前的祖墳所在地。
❾ 有關茶的散文
簡媜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台灣女散文家,她的散文特點是空靈,古典氣質濃厚,相信這篇你也會喜歡。。。《下午茶》 作者:簡媜依舊眷戀獨處,在市中心的九樓,常常把百葉窗拉密,用與世隔絕的手勢,回到自己,裸足下田,在稿紙上。我翻閱《茶經》,想像陸羽的面貌,到底什麼樣的感動讓他寫下中國第一本有系統地介紹茶藝的書?因為喜歡喝茶?還是在品茗之中體會茶汁緩緩沿喉而下,與血肉之軀融合之後的那股甘醇?飲茶需要布局,但飲後的回甘,卻又破格,多麼像人生。同一個杯、同一種茶、同一式泡法,飲在不同的喉里,冷暖濃淡自知,完全是心證功夫。有人喝茶是在喝一套精製而考究的手藝;有人握杯聞香,交遞清濁之氣;有人見杯即干,不事進德修業專愛消化排泄;有人隨興,水是好水、壺是好壺、茶是好茶。大化浪浪,半睡半醒,茶之一字,諸子百家都可以註解。我終究不似陸羽的喝法。我化成眾生的喉嚨,喝茶。當然,也不如李白、東坡才情,焚香小坐,靜氣品茗,給茶取個響亮的名字:「仙人掌茶」、「月兔茶」,滿座皆嘆服好茶好名姓。誰曉得二位高士安什麼心?仙人掌嘴、月兔杵臼,我倒覺得嘻怒笑罵!所以,既然「下午」喝茶,且把手藝拆穿、杯壺錯亂,道可道非常道,至少不是我的道。我只要一剎那的喉韻,無道一身輕。喜歡讀茶名,甚於賞壺。茶樹管它長成什麼樣其實都是枝枝葉葉,本來無名無姓。人替它取了名,是擬人化了。不管名字背後代表它的出身、製造過程,抑或沖泡時的香味,總是人的自作多情。反正,人就是霸道,喜歡用建構社會解釋生命的一套邏輯轉嫁在茶身上,必要時還要改良品種。所以,茶也有尊卑高低了。我既然寫茶,自然無法避免使用現有的茶名,這是基礎語言。但我純粹想像,用舊軀殼裝新靈魂。幾乎天天喝茶,通常一杯從早到晚只添水不換茶葉,所以濃冽是早晨,清香已到了中午,淡如白水合該熄燈就寢。喝茶順道看杯中茶,蜷縮是嬰兒,收放自如到了豆蔻年華,肥碩即是陽壽將近。一撮葉,每天看到一生。看久了,說心花怒放也可以,說不動聲色亦可。平日逛街,看到茶店總會溜進去,平白叫幾個生張熟魏的茶名也很過癮。很少不買的,買回來首先獨品。烏龍茶好比高人,喝一口即能指點迷津。花茶非常精靈,可惜少了雍容氣度。冰的檸檬紅茶有點志不同道不合,可夏日炎炎,它是個好人。白毫烏龍耐品,像溫厚而睿智的老者。加味茶里,薄荷最是天真可愛,月桂有點城府,玫瑰妖嬈,英國皇家紅茶,恕我直言,鍍金皇冠。還是愛喝中國的茶,情感特別體貼。鐵觀音外剛內柔,佛手喝來春暖花開。柚茶苦口婆心。至於陳年普洱,好比走進王謝堂內,蛛網恢恢疏而不漏。龍須茶,真像聖旨駕到,五臟六腑統統下跪。喝茶也會「茶醉」。在朋友的茶莊,說是上好烏龍,到了第七泡,喉鼻暢通,滿腔清香,竟會醺醺然,走路好像誤入仙人花苑,可見「七碗歌」絕非子虛烏有。既然茶不挑嘴,嘴不挑茶,有些滋味就寫入文章。不見得真有其人其事,只不過從茶味中得著一點靈犀,與我內心版圖上的人物一一印合,我在替舌尖的滋味找人的面目,而已。這樣的寫法,也可以說看不出跟茶有什麼瓜葛!話說回來,這是我的喝法,有何不可呢?況且,真正讓我感興趣的,不是茶的製造或茶藝,是茶味。茶不能缺少壺,猶如下弈不能無棋。原先也打算玩壺,一來兩手沒空,二來玩不起。溜到茶店門口,隔著玻璃監獄給壺探監;要不,上好友家,搬把凳子,打開櫃子,把他收購的壺挪到桌上,研究研究。老實說,不親。他的壺子壺孫,有的是人家養亮了,出個價買的,有的新繩系新壺,壺底的標價未撕恰恰好黏住了「宜興」。包袱、樹干、葵花、小壺……都是名家後裔,可是新手新泥少了點心血味。其實,捏壺的痴法與收壺的痴法相同,據說愛壺人「相」到一把好壺,因故不能耳須廝磨,那種心痛好比與愛人訣別,十分悲壯。
❿ 描寫茶山竹海景色
茶山來竹海位於永川區源的市郊,那裡風景優美,山清水秀,是個休閑避暑的好地方。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日,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去茶山竹海玩。當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時,我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樹,一排排整整齊齊的站著,像是一條條翠綠的絲綢疊在一起。
進入竹林區域,我又被這許許多多挺拔的竹子所吸引。竹子上那些綠油油的細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有的好像在說悄悄話,有的好像在做游戲,它們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地一起玩耍。一陣清風吹過,竹子搖擺著纖細的身子,葉子也搖頭晃腦,那鮮綠的色彩,明亮的照耀著我的雙眼,彷彿每片竹葉上都有個一新的小生命在顫抖。
瞧!那棵大一點的竹子上面有一個鳥巢,可是沒有小鳥探出腦袋,我想:也許是鳥兒們都出去覓食了吧。或許裡面還有鳥蛋寶寶呢!
沉浸在茶山竹海的美景之中,真是讓人流連忘返,我多麼渴望每個周末都可以來茶山竹海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