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漁歌子景色描寫

漁歌子景色描寫

發布時間: 2021-01-27 05:30:45

Ⅰ 《漁歌子》詞中描寫的景物有哪些

這首詞中,描寫了9種景物: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描繪了江南春意盎版然的山光水景權,勾畫出一幅充滿情趣的「春雨垂釣圖」.這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反映了作者高遠,淡泊,悠然脫俗的意趣.
(滿意請採納,謝謝)

Ⅱ 漁歌子描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

漁歌子,詞牌名,詞也叫「長短句」,「小令」。可以唱,分為上下兩段,兩段之間有空格。

漁歌子①•【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730~810)
張志和,字子同,初名龜齡。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貶官,赦還,不復仕進,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漁歌子,詞調名,又名漁父歌。本為唐朝教坊曲。分單雙調兩種,單調27字,五句,四平韻;雙調50字,仄聲。張志和《漁歌子》共有五首。《南華象說》十卷、《沖虛白馬非馬證》八卷,未行於世(此據唐顏真卿撰《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按,顏乃張之友善,《唐書·張志和傳》及《玄品錄》、《續仙傳》所記張志和事,均依此《碑》)。張志和少有才學,年十六擢明經第,以策干唐肅宗,深受賞識,得待詔翰林,授左金吾錄事參軍。於是改名志和。此後不久,因系獄事,貶南浦尉,會赦還,以親喪不復仕。
離宮後,常居於江湖之上,自稱 「煙波釣徒」。大概是仿姜尚故事,每垂釣不設誘餌,其志不在魚也。
下述幾事,以見張志和之行狀。雖然張志和曾為朝官,但退隱後,縣令使浚渠,他竟能 「執畚就役,曾無忤色」(顏《碑》)。又,張志和嘗以大布制褐裘,及其嫂聞之,乃手為織纊,及成,一衣十年,雖暑不解。唐肅宗賜奴婢各一,張志和遂配為夫婦,號曰漁僮、樵青,人或問其故,答曰:「漁僮使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又有竟陵子陸羽、校書郎裴修問「孰為往來者」,張志和慨然對曰:「太虛作室而共居,夜月為燈以同照,與四海諸公未嘗離別,有何往來?」其豁達如此,大有庄叟遺風。但張志和生性孤峻,「不可得而親疏,率誠澹然,人莫窺其喜慍。視軒裳如草芥,屏嗜欲若泥沙。」(顏《碑》)
張志和還善圖山水,酒酣之際,隨著擊鼓吹笛的樂聲,舞筆飛墨,應節而成,嘗撰漁歌,唐憲宗求之不能致。又為御史李萼寫圖幛,千變萬化,觀者愕眙,在坐六十餘人各暑姓名爵里於其下,張志和乃以兩言目之,潛皆屬對,舉席嘆駭。李德裕贊嘆張志和 「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躋身江湖而又美名遠揚,這種生活竟令身居朝廷要位的李德裕也羨慕不已。
大歷七年 (公元772年)秋八月,顏真卿為湖州刺史,張志和來謁。顏真卿以舟敞漏,請更之,張志和答曰:「儻惠漁舟,願以為浮家泛宅,沿泝江湖之上,往來苕霎之間,野夫之幸矣。」遂為水戲(《續仙傳》載張志和「守真養氣,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忽焉去。關於張志和卒時情景,顏《碑》只有一句朦朧的記載,「忽焉去我」。《新唐書·張志和傳》可能因其意不明,不雲其事。《續仙傳·玄真子》則藉此遂雲「尋於水上揮手以謝真卿,上升而去」,故神其事,不可信。
張志和的著作,據顏《碑》載:
著書十二卷,凡三萬言,號《元真子》。遂以稱焉......京兆誼為作《內解》。元真又述《大易》十五卷,凡二百六十有五卦。
其《大易》十五卷,今存佚不明。《玄真子》則有很多版本,分上、中、下三卷者有:
《且且初箋·十六子》、《知不足齋叢書》第十三集、《金華叢書·子部》,《叢書集成初編 ·哲學類》所收則據《知不足齋》本影印,曾參照《道藏》本。明《正統道藏》太玄部甚帙收有此書,但標曰《玄真子外篇》,亦分上、中、下三卷。何以名曰《外篇》,豈《玄真子》別有《內篇》?檢《藏》本,是書約三萬七千宇,據顏《碑》,《玄真子》「凡三萬言」,大體相符,則知《道藏》所收,即為《玄真子》全文,非別有《內篇》也,《道藏輯要》第五類所收同此。《子匯》收《玄真子外篇》,不分卷,唯分碧虛、鸞鷟、濤之靈三部分,其後分三卷者均依此。明歸有光輯評《玄真子》,不分內、外篇,亦不分卷,是書收入《諸子匯函》,當較接近《玄真子》原貌,可參考。《玄真子》不分篇、卷者還有:《十二子》本、《二十家子書》本、《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本、《子書百家、道家類》本、《百子全書·道家類》等。凡入子部,均屬之於道家類。另外,《說郛》(宛委山堂本)卷一百收錄《玄真子漁歌記》一卷,題唐張志和撰,李德裕錄。
《玄真子》一書,行文格調頗似《莊子》,全以寓言寫出。其言博大恢宏,而且從相對主義的沉思中悟出許多辯證法的真理。張志和在天文學上亦有精深的造詣。下面擇其點滴,以敘筆者之淺識。
張志和名天之王曰「神尊」,名地之王曰「只卑」,名碧虛(天地間之空氣)之王曰「靈荒」。其言曰:
神尊曰:朕有天。祗卑曰:朕有地。靈荒怪天地之名,問之曰: 「朕之仰視不異碧虛,朕之俯察不異碧虛。碧虛之中,其又奚物?帝言天地,厥狀若何?」祗卑曰:「朕之地,體大質厚,資生元元,中高外垂,其勢坤。層然如壇輳……」。神尊曰:「朕之天,體虛形高,資始化化。中員外轉,其行乾。穹然如帳幬……」。靈荒未之信,曰:「天如帳,胡縣(懸)乎其上?地如壇,厥下平何安?」神尊曰:「天之帳非上縣,飄輪下載常左旋,三光隨之以西遷。」只卑曰:「地之壇,有湫盤凝浮其上,所以安。」
(《玄真子·碧虛》)
張志和關於天地關系的理論,頗近於中國古代天文學的 「蓋天說」。其不同之處在於,張志和並不認為地是傾斜的,西北高而東南低。天地間是無形質的碧虛,這又與古代天文學中的「宣夜說」相合。宣夜說認為,宇宙間只有天體(所謂「三光」日、月、星及其構成的有形質物)與地體才是有形有質的,此外是無限的虛空,天體不依附任何實物,只浮於元氣之上,自由運動。這是張志和吸引古代天文學的地方(宣夜說出在漢末以前)。進一步,我們可以看到張志和對日月之關系的精湛解釋。
日月有合壁之元,死生有循環之端。定合壁之元者,知薄蝕之交有時;達循環之端者,知死生之會有期 ……。然月之明由日之照者也。月所發放的光亮,是對日光的反鑒,所以日月薄蝕之交是有規律的,這與現代天文學完全符合。當然,張志和也不可能超越時代的認識能力,未能認識到日、月與地球的真正關系,因而不能揭示日蝕,月蝕的秘密。但他將日、月蝕歸之於自然現象,到一定的時間便必然出現,這就排斥了對日、月蝕這一自然現象的神學解釋。
再看看張志和對有無及其關系的認識:
有之非未無也,無之非未有也。且未無之有而不有,未有之無而不無,斯有無之至也。故今有之忽無,非昔無之未有;今無之忽有,非昔有之未無者,異乎時也。若夫無彼無有連既 往之無有而不殊,無此有無合將來有無而不異者,同乎時也。異乎時者,代以為必然會有不然之者也;同乎時者,代以為不然會有必然之者也。
(《玄真子·濤之靈》)
這段話聽起來很玄,但其基本思想卻只有一個,即事物的有無是在時間流程中相互轉代的。現在存在的具體事物,過去必然曾不存在過;現在不存在的事物,也必然是相對其過去曾經存在過而言。世界上從未出現的某物,我們就不能說今天此物沒有了。現存事物的消逝,與過去事物未曾出現過的 「無」,是不相同的,今天某物從無突然到有,也不同於過去某物一直保存到現在,因為時間改變了,(前者有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問題,後者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問題。)如果說世界上不存在彼無有(現在可指稱的)與過去了的無有相連而且沒有差別,不存在此有無與將來的有無相同而且沒有差異,那是因為除去了它們在時間上的差別(也就是說,抽象上談有與無的關系,而排除了這種關系的時間因素)。看到有無在時期上有差別,以異時的觀點論有無,世人們以為是對的,但恰恰有人不以為然,排除有無在時間上的差別,以抽象的觀點談有無,世人們都以為不對,但恰恰有人以為是正確的。看到有無與時間的聯系,這是張志和在形而上學的沉思中所閃現的辯證法光芒。時間本來是與事物的運動相連的,如果沒有物質的運動也就沒有時間,運動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運動形式,仍是事物存亡(有無)的相互轉化過程。而且,時間的規定性,取決於物質運動的速度(愛因斯坦證實了這一點,物體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就越慢,反之亦然)。張志和當然沒有發達的科學知識奠定其時空與物質運動觀的基礎,但他在思辯哲學中揭示了時間與物質運動(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的內在聯系,委實難能可貴。下面引錄南北朝時期著名和尚僧肇(384—414年)的兩段論述,或有助於理解張志和在這個問題上的貢獻。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復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致今。
(《肇論·物不遷論》)
又,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
(《肇論·不真空論》)
前一段論述,僧肇否定了物質運動與時間的聯系,只看到時間和運動的間斷性,沒有看到他們的不間斷性。但僧肇揭示了時間和運動的矛盾,在認識史上無疑是有意義的。張志和則承認了這對矛盾,認為事物的有無相互轉化,是隨時間流程而顯現出來的,這就打破了僧肇所揭示的矛盾之缺口,發展了辯證法。後一段論述,僧肇揭示了事物的有無與空間的矛盾。事物有其存在的一方面,也有其不存在的一方面。說事物有不存在的一方面,並不是說此物就絕對虛無。事物的有無是對立的統一,不包含無的有,便只能理解為絕對永恆的存在,而具體事物總是多存在一天就更趨近於消亡一天。在這點上,張志和與僧肇是很接近的, 「且未無之有而不有,未有之無而不無」,不包含無的存在是不真實的,不包含有的無也不是我們所說的無。較之二者,僧肇的論述要明確些,但他由具體事物的有無統一,繼而說到「萬物非真」,事物只是「假號」而已,就失之遠矣。因為具體事物固然可生可滅(改變存在形式),但物質世界卻是永恆存在的,物理學的「物質不滅定律」證明了這一點。至於其邏輯錯誤,是唯心主義世界觀常犯的,今不辨析。且看看張志和的世界起源說,於其中不難看出他和僧肇的區別:
夫無有也者,有無之始也;有無也者,無有之初也。無有作,有無立,而造化行乎其中矣。夫造化之興也,空以遍之,風以行之,水以聚之,識以感之,氣以通之,而萬物備乎其中矣。空遍而體存,風行而用作,水聚而有見,識戚而念生,氣通而意立。體存故可以厚本,用作故可以明漸,有見故可以觀變,念生故可以知化,意立故可以詳理。是知本可厚者空之體也,漸可明者風之用也,變可觀者水之有也,化可知者識之念也,理可詳者氣之意也。
(《玄真子·碧虛》)
有無相互轉化,漸漸形成了世界。世界自造化之後,就不是虛妄不實的了,而是遍布的空氣沖盈其中,有風行,有水聚,有氣通,並且有識感。這裡面既包含了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又包含了可知論觀點。
現實世界從有無中造化出來,這個造化過程又是自然的,既不存在誰是造化者的問題,又不存在從什麼東西中造化出來的問題,他說:
無自而然是謂元然,無造而化是謂真化。
沒有給世界的最後創造者留下地盤。這種自然創世說,可以說是否定上帝創世說的一種方式。
既然世界自己造化自己,那麼 「道」又在哪裡呢?張志和認為「至道」是不可以感知的,「吾知至道之無有也」(《碧虛》)。道至無又至有,他說:
……至無至有者,莫過乎道。……巡六合,求之而不得者,非道之至無邪?出造化,離之而不免者,非道之至有邪?
(《玄真子·鸞鷟》)
這里的 「道」,顯然是指規律、法則。說道至無,是因為上下求索而不可得,事物運動的規律是不能憑感覺器官把握的;說道至有,是因為即使超越造化之外,有意擺脫它,但終不能解除它的制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具有普遍性。這些都是張志和閃光的思想。當然,「出造化」去尋求道的存在是不可能的,規律是事物運動的固有屬性,離開了運動(造化),即無規律(道)可言。張志和似乎也有割裂運動與運動規律之聯系的傾向,所謂「出造化」,固然是假設的前提,但設置前提本身就表現了他對二者關系認識之不足。而且,後面的論述也只是說造化不出道的范圍,沒有看到道只是事物在造化過程中的屬性。
綜觀前述,不難看出,張志和確乎是唐代一位了不起的哲學家。雖然他沒有堅實的科學知識作為基礎,但他在思辯的王國里所提出的富有科學因素的哲學命題,實在是一份極有價值的思想遺產。
張志和的詩全部九首
《全唐詩》卷三百零八
[size=4]揚州詩局本[/size]
卷308_1 【太寥歌】張志和
化元靈哉,碧虛清哉,紅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無疆哉。

卷308_2 【空洞歌】張志和
無自而然,自然之元;無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愨然,其形團圞。反爾之視,絕爾之思,可以觀。

卷308_3 【漁父歌】五首·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蒓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卷308_4 【上巳日憶江南禊事】張志和
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游。
為憶淥江春水色,更隨宵夢向吳洲。

卷308_5 【漁父】張志和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釋詞】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吳興縣西南。
鱖魚:即民間所說桂魚,細鱗,淡黃帶褐色斑紋,味道鮮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葉編制的帽子,用來擋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編制的防雨衣服。
不須:不需要.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山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鱖(音貴)魚:俗稱「花魚」、「桂魚」。
④箬笠:用竹篾、竹葉編成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編成的雨衣

【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桃花盛開,水流急湍,水中的鱖魚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的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願回家。

【品評】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雲:「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西塞山在長江邊。

這里肯定有。。。。。。。。。

Ⅲ 漁歌子描寫的是什麼時節的景色

這首詞前三句寫景,時間是在春季,地點是在西塞山。作者在寫景時十分注內重色彩的描寫,如鷺的顏容色是白色,桃花的顏色是粉色,箬笠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青色和綠色,給人秀麗、清新之感。
詞的最後一句寫人,生動地描寫了漁夫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Ⅳ 《漁歌子》抓住了景物的什麼進行描寫

《漁歌子》抓住了景物的色彩進行描寫。
漁歌子中寫出的景物有九種:山、白鷺、回桃花、答流水、鱖魚、 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寫到和蘊含的色彩有山的(綠)、鷺鷥的(白),桃花的(紅),江水的(清),斗笠的(青),蓑衣的(綠)。顯示出一副色彩柔和的畫面。

Ⅳ 《漁歌子》描繪的景色

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 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回的圖景。雨答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Ⅵ 張志和的<<漁歌子>>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

陽春三月,桃花盛開,細細的春雨淅瀝瀝地下著,在微風地吹拂下。斜斜的灑落在江面上。濺起點點波紋,肥肥的鱖魚你爭我搶,互相追逐著,歡快地在水中嘻戲,引得白鷺在空中盤旋不肯離開。好一幅雨中的西塞山山水畫圖!啊,原來這時正是桃花魚訊,正當鱖魚產卵的時期,難怪那戴著青箬笠,披著綠蓑衣的釣魚翁,任憑風吹雨下也不願離開。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的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願離去。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拓展資料:

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及第,先後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後有感於宦海風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家,浪跡江湖。

唐大歷九年(774年),張志和應時湖州刺史顏真卿的邀請,前往湖州拜會顏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顏真卿等東游平望驛時,不慎在平望鶯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首、詩七首傳世。

Ⅶ 漁歌子所描寫的景象,要求500字,謝謝各位

改回答: 關閉 77475566囧,您要修改的回答如下: 積分規則
在青翠的西塞山前,有一隊白鷺在自由的飛翔。而山邊還有一條清澈的溪流,水源豐富。正值桃花落下的時節,一瓣瓣桃紅色的花瓣隨風飄下,落入河水中。經過河水浸泡後,粉紅的花瓣愈加紅潤。在河水中不只有美麗的桃花,還有頭小身肥的鱖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看著鱖魚在水中扭動他們肥胖身軀努力前進的樣子,即好玩又愜意。鱖魚正要和桃花比誰游得快,就被一位漁翁設下的魚餌迷住了。只見漁翁用釣繩一釣,鱖魚就被提了起來。

漁翁見了,略微一笑,就又開始垂釣。正當這時,天空上有許多絲小雨降了下來。這小雨的降下,更襯托出了慢慢流動的小溪的美麗。雖然略有小雨,但漁翁微微一笑,依然在江邊垂釣。原來,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翠綠的蓑衣,哪用怕這毛毛雨呢?箬笠和蓑衣都是剛編好的,散發出淡淡的草香味。漁翁已經陶醉了,正閉上眼睛感受自然,忽然,他感到又有魚上鉤了。看來,魚也已經被這淡淡的草香陶醉了。

水上,桃花還在順水漂流,肥嫩的鱖魚也還在碧波中游來游去。漁翁獨自垂釣,並感受著斜風細雨帶來的涼爽,是多麼的灑脫自在呀!而這風景,不正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嗎?這圖畫是誰賜予的呢?那就是慷慨的大自然。此時我們不禁感嘆:大自然是多麼的美麗,多麼的富有創造性啊!
您還可以輸入字

Ⅷ 漁歌子這首詞描寫了什麼景色

這首詞前三抄句寫景,時間是在春季,地點是在西塞山。作者在寫景時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寫,如鷺的顏色是白色,桃花的顏色是粉色,箬笠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青色和綠色,給人秀麗、清新之感。
詞的最後一句寫人,生動地描寫了漁夫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

Ⅸ 漁歌子這首詩描寫的景象!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注釋】

①子規——布穀鳥。
②才了——剛剛做完。

【譯文】

一條小河中流淌在碧綠的山間,
細雨微風中杜鵑在歡快地歌唱。
鄉村四月里人們是多麼忙碌,
才侍弄完蠶桑又開始了插田。

【賞析】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穀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後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採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採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後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後蠶桑,有人則只忙於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於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注釋]
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④蛺(jiá)蝶:蝴蝶。
[簡析]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里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漁歌子①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後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

《玄真子》。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

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③鱖(音貴)魚:俗稱「 花魚」、「桂魚」。 ④箬

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品評】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後,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

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

釣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

《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

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蘇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雲:「元

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鷓鴣天》

詞跋,見《樂府雅詞》卷中)蘇軾《浣溪沙》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

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長江之中,與西塞山相對。徐俯《鷓鴣天》詞:「西

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亦以

西塞山在長江邊。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6043216.html

Ⅹ 寫一寫漁歌子描寫的景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上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岩石。西苕溪北通太湖,南臨莫干山,風景很優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春到西苕溪,處處是一派生機。一群群白鷺被吸引來了。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像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於在水中尋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鷺飛」,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更顯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於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像,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鱖魚」是一種味道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箬笠」就是用竹絲和青色箬竹葉編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莖葉或皮製成的雨衣。如果以龍須草(蓑草)為原料,它就是綠色的。「歸」,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作者在詞里雖然只是概括地敘述了漁夫捕魚的生活,但是,讀者通過自己的想像,完全可以體會到詞的言外之意。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我們便可以看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於畫意的。蒼岩,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麼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美,使人讀作品時,彷彿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