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風景圖
1. 竹子看圖寫話
一場春雨過後,竹林吮吸著滋潤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們專探出了黃花花的小腦袋,向屬大地展示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春姑娘悄悄地來了,和煦的陽光從竹林的葉片枝桿中灑下了千絲萬縷的金線,為竹林增添了生機。
山上長滿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發了芽,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遠遠望去,好像起伏著的大海的波濤。
一株株翠竹高聳挺拔,頂天立地,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徵著山區人民正直、質朴的品格和積極向上、艱苦奮斗的精神。
2. 進門正對牆掛竹子畫好
進門正對牆掛竹子畫好?當然好。"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我們愛竹回,敬竹,欣賞竹,熱衷在家答中懸掛竹子畫,這與竹子所蘊含的豐富寓意分不開。竹,在中國人的心中享有較高的贊譽,是家裡適合掛的畫之一,也是畫家們筆下 zui 好 的 繪 畫素材。
進門正對牆掛竹子畫——李國勝竹子山水畫
畫家李國勝竹子《直竿千秋》
李國勝先生喜愛竹,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一枝一干,一節一葉,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氣韻非凡,表達了不同意境。給人以不同的審美視覺,令人擊節贊嘆。
3. 竹子的芽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集
你要問的是從竹子上長出來的還是從地里長出來的
地里長出來的芽就是竹筍
4. 關於竹子的詩句的配畫
竹石 清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5. 中國哪個朝代盛行庭院種竹子
竹子是中國古典風格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中國的造園史從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築靈台、靈沼、靈囿"開始,可以說是最早的皇家園林。據《尚書·禹貢》"東南之美會稽之竹箭",說明古人懂得欣賞秀麗的竹林風光更早。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大興土木,為建"上林苑"從山西雲岡引種竹子到咸陽(見《拾遺記》"始皇起虛明台,窮四方之珍,得雲岡素竹"),這是竹子用於造園的最早記載。當時的種竹、建竹園大多隻限於營建狩獵場和戰略物資基地,竹子造園還處於萌芽狀態。
到了魏晉、南北朝,中國園林從萌芽期進入了發展期。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受政治動亂和宗教處世思想影響,崇尚玄淡,寄情山水,游訪名山大川成了一時之風尚,謳歌自然景物和田園風光的詩文及剛萌芽的山水畫,刺激了園林,產生了有別於皇家宮苑的"自然山水園",竹子隨即融入了造園之中。當時的皇家林和官宦私家園林中的竹子造景也相應得到發展。《水經注》介紹北魏著名御苑"華林園"稱:"竹柏蔭於層石,綉薄叢於泉側。"《洛陽伽藍記》記錄了洛陽顯宦貴族私園"莫不桃李夏綠,竹柏冬青"。
由唐代文人王維規劃的"輞川別業"中有"斤竹嶺"、"竹里館"等竹景;"壽山艮獄"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自參與規劃的,從宋徽宗本人所寫《艮獄記》中可知是北宋山水宮苑以竹造景的典型。南宋定杭州為行都,改稱臨安,貴族、官僚、富商聚居江南,皇家宮苑、私家園林之盛不言而喻,為後來發展的江南園林起了推動作用。竹子在唐宋兩代運用較為廣泛。北宋李格非所寫《洛陽名園記》共評述了19座私園,對其中的歸仁園、董氏西園、富鄭公園、苗帥園等10座宅園作了專門的竹子景觀描述。從南宋周密《吳興園林記》也可了解到吳興的宅園"園園有竹"。竹子造園進入了一個全盛時期。
明清園林繼承了唐宋傳統,且逐漸形成地方風格,其中以宅園為代表的江南園林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園林發展的一個高峰。竹子與水體、山石、園牆建築結合及竹林景觀,是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滄浪亭、獅子林等蘇州六大名園及揚州個園、惠州逍遙堂等在竹子造園上運用相當成功,許多造園手法仍為今人造園所採用。明清時期刊行多冊造園技術理論書籍,有王象晉《群芳譜》、屠隆《山齋清閑供箋》、李漁《閑情偶寄·居室部》等,最有影響的要數計成的《園冶》、文震亨的《長物志》,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闢的論述,為後人推崇、仿效。明清園林,特別是竹子園林發展進入成熟階段。
隨著詩、書、畫及造園藝術、技術的發展,人們已不滿足於庭院造景,於是,就產生了能在屋宇內隨時欣賞、掌玩的自然風景縮影--盆景。中國盆景的出現,據考證是在唐代,以竹子為材料製作的盆景從宋代的諸多名人畫卷上可以見到,到明清年間,"歲寒三友"類盆景廣為流傳。《考盤余錄》、《群芳譜》等都對竹子盆景的製作、欣賞進行了介紹。北京故宮博物館還珍藏著一座用翡翠製作的竹子盆景,這是乾隆皇帝弘歷的八旬壽節上群臣貢獻的一件珍寶。竹子盆景發展到今天出現了許多精品,如周瘦鵑先生的《竹林七賢》、《竹趣圖》等,還有揚州的《瀟湘流水》、《翠野圖》、《竹林逸隱》、《東坡遺風》等一大批竹子盆景代表作。
6. 描寫竹子的優美散文,急用!
描寫竹子的優美散文有袁鷹的《井岡翠竹》。
原文節選: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擔,多麼堅韌,多麼結實,再重的擔子也能挑得起,當年毛委員和朱軍長帶領隊伍下山去挑糧食,不就是用這樣的扁擔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里,還陣陳列著一根寫著「朱德的」三個字的扁擔,他們肩上挑的,哪裡只是糧食?挑的是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
我們的老一輩無產價級革命家們,正是用井岡山毛竹做的扁擔,把這個一副關系全中國人民命運的重擔,從井岡山出發,走過漫漫長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賞析:
《井岡翠竹》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表面上看是寫毛竹,實際上是寫人,寫井岡山人。以竹喻人顯得自然、貼切。毛竹生長在井岡山額,隨處可見,「青了又黃,黃了又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她向大地顯露著無限生機,無比倔強。
井岡山人,從蘇維埃政權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為保衛中國的紅色政權而英勇斗爭,參軍、支前、生產;在敵人圍剿的血雨腥風里,井岡山人民是鋼鑄的漢子,面對敵人的屠刀,錚錚佇立,宛如挺直、鬱郁蒼蒼的毛竹,井岡山人對革命無限忠誠,頑敵圍攻,喃一點鹽巴也要與敵人血戰到底。
(6)竹子風景圖擴展閱讀:
竹子價值:
在庭院中,是不可缺少的點綴假山水榭的植物。桂林灕江旁廣植鳳尾竹。安吉大竹海、蜀南竹海與贛南竹海是中國有名的竹海景觀。
由於竹子生長快,最近為環保考量,有大量傢具與紙改用竹子製造。竹子也可製作工藝品、樂器等。將竹材用工程化方法,經物理和化學作用製成的竹纖維,被用作紡織品,做成毛巾和衣物等。
將竹材通過烘培,製成竹炭,被用在許多場合,包括去除環境氣味,以及特殊風味食品。竹炭經過粉碎和活化製成的活性炭,有很好的吸附和凈化作用,被用在汽車和家居,以及污水處理等。竹也常用於建造棚架(搭棚)、做為建材及掃帚、桌、椅等日用品。
竹也可以編制籮筐、背簍、菜籃、席子等一般農村多見。竹子現在已廣泛應用到家紡、襪子、內衣等貼身紡織領域。
竹子寓意:
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7. 餐廳背景牆用帶竹子的風景畫做壁畫好看嗎
餐廳背景牆選擇竹子風景畫還可以,青綠竹子顏色很適合餐廳環境,應該很好看,我回見過掛竹子答掛畫的,壁畫效果應該差不多吧。餐廳一般掛吉祥的清新自然的明亮的字畫吧,這樣看起來很有食慾,促進食慾,改善心情。這些都可以從易從字畫里找到,還有一些荷花圖斗方圖,都是小巧精緻而且價格不貴的餐廳裝飾畫。
8. 重慶哪些的公園有竹子呀
竹林來公園位於重慶市源渝北區大竹林鎮。佔地約5公頃,固定園林景觀45畝,公園種植竹子50種以上,以「竹」為主題,多種展示方式來表現竹的觀賞特徵,著重突出竹的風格和文化,是重慶市建成的第一個民營公園[1]。
9. 竹子的乾和葉是什麼樣子的,像什麼
竹具有竹稈、枝、葉和籜等器官。是認識和鑒別竹類種屬的主要依據。
1、竹稈:竹的主體,分稈柄、稈基和稈莖3部分。稈柄是竹稈的最下部分,是與地下莖相連的輸導樞紐。稈基是竹稈入土生根部分,由數節至十數節組成,節間短而粗。
稈莖是竹稈著生枝葉的地上部分,端正通直,一般圓形而中空有節。竹稈的節數、長短、粗細,節間空或實、竹壁的薄厚等是鑒別竹種的特徵 。竹稈的壽命一般為5~10年,有的竹種如毛竹、桂竹等則可活20年以上。
2、枝:竹分枝的方式和枝數因竹種而異。按每節分枝的枝數,分為單枝型、雙枝型、3枝型和多枝形。
3、葉和:竹葉著生於各級枝條的頂端,每節一葉,交錯排列成兩行,新葉未展放時裹卷呈針狀,展放後葉片呈披針形或橢圓形,葉鞘長,包裹部分竹枝節間。
葉柄短或缺如。葉片大小變化甚大,葉鞘連接處的內側有膜質片或纖毛,稱為葉舌。兩側有耳狀突起稱為葉耳。籜為竹稈所生之葉,也稱筍籜。著生於籜環上,對居間分生組織有保護作用。籜鞘相當於葉鞘,包裹竹稈節間。籜頂中央著生一枚葉片,稱籜葉,籜頂兩側稱籜肩,著生籜耳或籜毛。
(9)竹子風景圖擴展閱讀:
竹是禾本科竹亞科植物的通稱,一般為木本,還包括少數草本和近草本的種類,稱為草本狀竹。漢名「竹」字,象形,來源於竹葉的排列形狀。而竹子的英語名bamboo來源於形聲,即竹稈在火中燃燒時發出的爆裂聲響。
竹與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竹林有密切關系。在浙江錢山漾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竹籮、竹籃、簸箕等竹編器,甲骨文中有竹製品的記載。竹為八音之一,周代竹製樂器已有7類之多。現在除利用竹材及其製品外,竹副產品也得到廣泛的利用,如竹筍是中國傳統名貴蔬菜。
竹瀝、竹茹可供葯用,竹枝加工可紮成馬鞭、大掃帚。泡竹的假鞭可編制漁篩,竹根除去外殼可作刷子,竹籜可編繩和造紙,大型竹葉可墊襯船篷、斗笠和包裹食物等,竹的形態端直挺拔,莖稈秀麗,枝葉婆娑,四季常綠,富有觀賞價值,是中國風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10. 老虎竹子圖片
畫中的條件都符合,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喜歡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