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景觀設計說明
1. 居住區景觀設計規范
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北京地方性規范)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居住區綠地規劃原則、居住區綠地設計一般要求、開放式綠地設計、封閉式綠地設計、和居住區道路和停車場綠化設計。
本標准適用於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區綠地的規劃設計和工程驗收。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J 85 灌工程技術規范
CJJ 48-92 公園設計規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1998-05-01)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居住區綠地
在城市規劃中確定的居住用地范圍內的綠地和居住區公園。包括居住區、居住小區以及城市規劃中零散居住用地內的綠地。
3.2 開放式綠地
引導居民進入,為居民提供休憩的綠地。一般包括居住區公園、小區游園、組團綠地以及按開放式綠地設計的宅間綠地等。
3.3 封閉式(裝飾性)綠地
以觀賞為主,不引導居民進入,主要用於改善居住區局部生態環境和美化居住環境的綠地。一般包括宅間綠地和建築基礎綠地。
3.4 居住區公園
在城市規劃中,按居住區規模建設的,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配套公共綠地。
3.5 小區游園
為一個居住小區配套建設的,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
3.6 組團綠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築,結合居住建築組群布置的綠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間綠地
在居住用地內,住宅建築之間的綠化用地。通常以封閉式觀賞綠地為主。
3.8 建築基礎綠地
在居住區內各種建築物(構築物)散水以外,用於建築基礎美化和防護的綠化用地。
3.9 居住區道路
為居住區交通服務,並用於劃分和聯系居住區內的各個小區的道路。
4 居住區綠地規劃原則
4.1 居住用地內的各種綠地應在居住區規劃中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配套,並在居住區詳細規劃指導下進行規劃設計。居住區規劃確定的綠化用地應當作為永久性綠地進行建設。必須滿足居住區綠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 小區以上規模的居住用地應當首先進行綠地總體規劃,確定居住用地內不同綠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質;劃分開放式綠地各種功能區,確定開放式綠地出入口位置等,並協調相關的各種市政設施,如用地內小區道路、各種管線、地上、地下設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進行植物規劃和豎向規劃。
4.3 居住區開放式綠地應設置在小區游園、組團綠地中,可安排兒童游戲場、老人活動區、健身場地等。如居住區規劃未設置小區游園,或小區游園、組團綠地的規模滿足不了居民使用時,可在具有開放條件的宅間綠地內設置開放式綠地。
4.4 組團綠地的面積一般在1000 m2以上,宜設置在小區中央,最多有兩邊與小區主要幹道相接。
4.5 宅間綠地及建築基礎綠地一般應按封閉式綠地進行設計。宅間綠地寬度應在20 m以上。
4.6 居住區綠地應以植物造景為主。必須根據居住區內外的環境特徵、立地條件,結合景觀規劃、防護功能等,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進行植物規劃,強調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植物種植的選擇應符合以下原則:
4.6.1適應北京地區氣候和該居住區的區域環境條件,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和防護作用的植物。
4.6.2應以改善居住區生態環境為主,不宜大量使用邊緣樹種、整形色帶和冷季型觀賞草坪等。
5 居住區綠地設計一般要求
5.1 在居住區綠地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開放式綠地或封閉式綠地的設計。綠地設計的內容包括:綠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區、景觀分析、豎向設計、地形處理、綠地內各類設施的布局和定位、種植設計等,提出種植土壤的改良方案,處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設施的關系等。
5.2 居住區內如以高層住宅樓為主,則綠地設計應考慮鳥瞰效果。
5.3 居住區綠地種植設計應按照以下要求進行:
5.3.1充分保護和利用綠地內現狀樹木。
5.3.2因地制宜,採取以植物群落為主,喬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結合的多種植物配置形式。
5.3.3選擇壽命較長、病蟲害少、無針刺、無落果、無飛絮、無毒、無花粉污染的植物種類。
5.3.4合理確定快、慢長樹的比例。慢長樹所佔比例一般不少於樹木總量的40%。
5.3.5合理確定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種植比例。其中,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種植數量的比例應控制在1:3~1:4之間。
5.3.6在綠地中喬木、灌木的種植面積比例一般應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種植面積比例宜控制在30 %左右。
5.4 根據不同綠地的條件和景觀要求,在以植物造景為主的前提下,可設置適當的園林小品,但不宜過分追求豪華性和怪異性。
5.5 綠化用地栽植土壤條件應符合CJJ 48-92的有關規定。
5.6 居住區綠地內的灌溉系統應採用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或滴灌系統,也可安裝上水介面灌溉。噴灌設計應符合GBJ 85的規定。
5.7 綠地范圍內一般按地表涇流的方式進行排水設計,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線,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採取設置集水設施的方式,如設置地下滲水井等收集雨水並滲入地下。
5.8 綠地內喬、灌木的種植位置與建築及各類地上或地下市政設施的關系,應符合以下規定:
5.8.1喬、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種市政管線的距離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樹木距地下管線外緣最小水平距離 單位:m
名 稱 新植喬木 現狀喬木 灌木或綠籬外緣
電力電纜 1.50 3.50 0.50
通訊電纜 1.50 3.50 0.50
給 水 管 1.50 2.00 --
排 水 管 1.50 3.00 --
排水盲溝 1.00 3.00 --
消防籠頭 1.20 2.00 1.20
煤氣管道(低中壓) 1.20 3.00 1.00
熱力管 2.00 5.00 2.00
註:喬木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櫱枝幹中最外的枝幹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
5.8.2落葉喬木栽植位置應距離住宅建築有窗立面5.0 m以外,滿足住宅建築對通風、採光的要求。
5.8.3在居住區架空線路下,應種植耐修剪的植物種類。植物與架空電力線路導線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CJJ 75-97中表6.1.2的規定。
5.8.4居住區綠化喬灌木與其它基礎設施的最小水平距離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喬灌木與其他基礎設施的最小水平距離 單位:m
設 施 名 稱 新植喬木 現狀喬木 灌木或綠籬外緣
測量水準點 2.00 2.00 1.00
地 上 桿 柱 2.00 2.0 --
擋 土 牆 1.00 3.00 0.50
樓 房 5.0 5.00 1.50
平 房 2.00 5.00 --
圍牆(高度小於2m) 1.00 2.00 0.75
排水明溝 1.00 1.00 0.50
註:喬木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喬木樹干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離。灌木或綠籬與地下管線的距離是指地表處分櫱枝幹中最外的枝幹基部的外緣與管線外緣的凈距。
5.9 居住區綠化苗木的規格和質量均應符合國家或本市苗木質量標準的規定,同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5.9.1落葉喬木干徑應不小於8 cm。
5.9.2常綠喬木高度應不小於3.0 m。
5.9.3灌木類不小於三年生。
5.9.4宿根花卉不小於二年生。
5.10 居住區綠地內綠化用地應全部用綠色植物覆蓋,建築物的牆體可布置垂直綠化。
6 開放式綠地設計
6.1 開放式綠地的主要功能是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美化環境,改善局部生態環境。設計中應妥善處理和解決好這三方面問題。
6.2 開放式綠地的總體設計、豎向設計、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種植設計、園林建築及其它設施設計等均參照CJJ 48-92要求執行。
6.3 開放式綠地要根據居住區的特點做好總體設計,同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6.3.1根據綠地的規模、位置、周邊道路等條件設置功能分區,要滿足居民的不同需要,特別是要為老人和兒童的健身鍛煉設置相應的活動場地及配套設施。兒童游戲場、健身場地等應遠離住宅建築。
6.3.2綠地出入口和游步道、廣場的設置應綜合綠地周圍的道路系統、人流方向一並考慮,保證居民安全。出入口不應少於2個。
6.3.3綠地中不宜穿行架空線路,必須穿行時,居民密集活動區的設計應避開架空線路。
6.4 地形設計可結合自然地形做微地形處理,微地形面積大小和相對高程,必須根據綠地的周邊環境、規模和土方基本平衡的原則加以控制。不宜堆砌大規模假山。
6.5 綠地內設置景石時,可結合地形作置石、卧石、抱頭石等處理,置石量不宜過大。
6.6 可結合不同居住區的特點,集中布置適當規模的水景設施。佔地面積不宜超過綠地總面積的5%。
6.7 園路及鋪裝場地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6.7.1綠地內可布置游步道和小型鋪裝場地,鋪裝面積一般控制在20%以內。其位置必須距離住宅建築的前窗8 m~10 m以外。
6.7.2綠地內的道路和鋪裝場地一般採用透水、透氣性鋪裝,栽植樹木的鋪裝場地必須採用透水、透氣性鋪裝材料。
6.7.3綠地內的道路和鋪裝場地應平整耐磨,應有適宜的粗糙度,並做必要的防滑處理。
6.7.4綠地內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設計應採取無障礙設計,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要求。
6.7.5綠地內的活動場地提倡採取林下鋪裝的形式。以種植落葉喬木為主,分枝點高度一般應大於2.2m。夏季時的遮蔭面積一般應占鋪裝范圍的45%以上。
6.8 綠地內建築物和其它服務設施等的設計以及綠地內各類用地指標,必須按照CJJ 48-92要求執行,同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6.8.1小區游園內一般應設置兒童游戲設施和供不同年齡段居民健身鍛煉、休憩散步、社交娛樂的鋪裝場地和供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園亭、花架、坐椅等。
6.8.2應根據需要設置不同形式的照明系統,一般不設置主要用於景觀的夜景照明。
6.8.3綠地內園林小品的設計,應盡量採取景觀與功能相結合的方式,正確處理好實用、美觀和經濟的關系。
6.9 作為開放式綠地進行設計的宅間綠地除符合CJJ 48-92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6.9.1以綠化為主,功能上只應滿足居民的簡單活動和休息,布局靈活,設施合理。不宜安排過多的內容。一般不宜設置游戲、健身設施等。
6.9.2宅間綠地設置的活動休息場地,應有不少於2/3的面積在建築日照陰影線范圍之外。
7 封閉式綠地設計
7.1 封閉式綠地一般包括宅間綠地和建築基礎綠地。主要功能是改善局部生態環境和美化居住環境,原則上不具有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的功能。
7.2 封閉式綠地以植物種植為主,發揮降溫增濕、安全防護、美化環境的作用。
7.3 宅前道路不應在綠地中穿行,應設置在靠近建築入口一側,使宅間綠地能夠集中布置。
7.4 宅間綠地種植的喬、灌木應選擇抗逆性強、生態效益明顯、管理便利的種類。
7.5 建築基礎綠地設計
7.5.1應根據不同朝向和使用性質布置。建築朝陰面首層住戶的窗前,一般宜布置寬度大於2.0m的防護性綠帶,宜種植耐蔭、抗寒植物。
7.5.2住宅建築山牆旁基礎綠地應根據現狀條件,充分考慮夏季防曬和冬季防風的要求,選擇適宜的植物進行綠化。
7.5.3所有住宅建築和公用建築周邊有條件的地方應提倡垂直綠化。
7.5.4居住區用地內高於1.0 m的各種隔離圍牆或欄桿,提倡進行垂直綠化,宜種植觀賞價值較高的攀緣植物。
8 居住區道路和停車場綠化設計
8.1 居住區道路綠化設計
8.1.1道路綠化應選擇抗逆性強,生長穩定,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種類。
8.1.2有人行步道的道路兩側一般應栽植至少一行以落葉喬木為主的行道樹。行道樹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8.1.2.1 應選擇冠大蔭濃、樹干通直、養護管理便利的落葉喬木。
8.1.2.2 行道樹的定植株距應以其樹種壯年期冠徑為准,株行距應控制在5 m~7 m之間。
8.1.2.3 行道樹下也可設計連續綠帶,綠帶寬度應大於1.2 m,植物配置宜採取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的方式。
8.1.3小區內的主要道路,同一路段應有統一的綠化形式;不同路段的綠化形式應有所變化。
8.1.4小區道路轉彎處半徑15 m內要保證視線通透,種植灌木時高度應小於0.6 m,其枝葉不應伸入至路面空間內。
8.1.5人行步道全部鋪裝時所留樹池,內徑不應小於1.2 m×l.2 m。
8.1.6居住區內行道樹的位置應避免與主要道路路燈和架空線路的位置、高度相互干擾。在特殊情況下應分別採取技術措施。
8.2 居住區停車場綠化設計
8.2.1居住區停車場綠化是指居住用地中配套建設的停車場用地內的綠化。
8.2.2居住區停車場綠化包括停車場周邊隔離防護綠地和車位間隔綠帶,寬度均應大於1.2m。
8.2.3除用於計算居住區綠地率指標的停車場按相關規定執行外,停車場在主要滿足停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應進行充分綠化。
8.2.4應選擇高大庇蔭落葉喬木形成林蔭停車場。
8.2.5停車場的種植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8.2.5.1 樹木間距應滿足車位、通道、轉彎、回車半徑的要求。
8.2.5.2 庇蔭喬木分枝點高度的標准:
8.2.5.2.1 大、中型汽車停車場應大於4.0 m。
8.2.5.2.2 小型汽車停車場應大於2.5 m。
8.2.5.2.3 自行車停車場應大於2.2 m。
8.2.5.3 停車場內其他種植池寬度應大於1.2 m,池壁高度應大於20 cm,並應設置保護設施。
2. 小區景觀設計說明書是什麼
1、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說明:以人為本的原則園林景觀設計中考慮人群的需要,設計了滿足大型活動的集散廣場,以及滿足人們休息、健身要求的休閑廣常景觀設計同時設計中廣場及雕塑的尺度都以人的最佳視角點來確定。力求塑造最適宜人們休閑娛樂的空間。
景觀小區設計說明的寫法:
一、設計理念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設計構想
構想: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
、總平面布局:
2、功能、結構形式:
3、結構分析:
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幹道為軸;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
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
3. 居住區景觀設計功能如何分區
要把室外門廳布置的有充分的圍合感,就要考慮鋪裝。地面不妨鋪上與入口步行道不同材質或圖案的材料,以暗示這兒是專門用於前門集散的場所。
室外門廳應該表現出「好客」的意蘊,營造一種愉快的氛圍。還應表現出親切感,像室內居家一樣,使用盆栽樹、雕塑等來布置這個空間。
娛樂空間與室內一樣,它應該創造一種平和安靜的氛圍,能容納個人與小團體在其中休閑、交流,可舉行大型晚會及其他社交集會。
另一個重要的考慮是,要在室外娛樂空間里建立一種圍合感,特別是要應用垂直面和頂面。垂直面形成的圍合體可以用牆、圍欄、地形、單株植物或植物組團圍合而成,垂直面可以遮擋鄰居的視線、形成私密感,同時還能阻擋猛烈的冷風和午後的烈日。
(3)居住區景觀設計說明擴展閱讀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具體表現為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居住小區景觀設計要真正體現生態的內涵。
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不僅要提高居住區的綠化率,加大水體的面積,還要將居住小區景觀設計作為自然系統中的開放子系統,合理利用現有條件,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避免過多空間閑置,造成空間的浪費;避免超過實際使用需要的環境尺度。
合理採用節能的活動設施和小品,避免不必要的豪華裝飾所造成的浪費。在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提高,居民們勢必會對居住小區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任何一個當前看似完美的景觀設計在時間的長河中必會露出某些缺陷,因此設計者在景觀設計時要考慮到更長遠的需求,為小區的未來發展留下餘地,以供日後居民根據他們的實際體驗進行建設。
4. 跪求小區水景景觀設計說明書
一、設計理念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以生態環境優先為原則,充分體現對人的關 懷,堅持以人為本,大處著眼,整體設計。在規劃的同時,輔以景觀設計,最大限度的體現居住區本身的底蘊,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其中。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設計構想
構想一: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
⒈總平面布局:
在本規劃設計中採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 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後,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 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2功能、結構形式:
結構分析
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幹道為軸;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
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
服務共存的原則。
一帶一片——西向為南朗河沿河綠化帶;東向為規劃綠地片區。
做為兩個生態區域,它豐富了規劃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態資源,在本規劃設計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體現了當今"人與
自然"和諧的主題。
兩 界——以縱向兩條道路為界。
規劃區南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則在南側考慮了對外商業價值,
將住宅與商業相結合,充分利用了該地段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了服務小區的規劃設計的宗旨。
3.交通組織:
規劃區內道路分為五類:
主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5m;
次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4m;
小區內道路(雙車道)紅線寬度12m;
小區內道路(單車道)紅線寬度8m; 小區內道路(宅前道)紅線寬度5m.
道路系統猶如人們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將相關的器官、組織有機的聯系起來,然而,道路系統也可以將各個功能、性質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聯系起來。
小區內部以雙車道為主,並形成迴路,是連接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單車道是連接區內各棟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進入各單元的交通。
區內設置兩條相對獨立的機動車道,中間設特殊通道相連,以保證南北片區的機動車交通相對獨立,互不幹擾。機動車道和各地塊之間均有方便的聯系,各地塊設有獨立的機動車出入口。
4.綠化景觀規劃:
在空間上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並與水景、水系相結合
「點」狀綠化——院落綠化、節點綠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們休閑、游戲空間。
「線」狀綠化——道路行道樹綠化,以及道路沿線灌木綠化所行成的帶狀綠化,將點狀綠化串連,形成綠化網路,起了劃分空間的作用,延續空間的作用。
「面」狀綠化——廣場景觀綠化、院落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所形成的片狀綠化,將景觀分成塊狀,並形成聯系三大綠化空間的紐帶,是整個綠化形成系統,中心水景區更豐富景觀系統,達到了多樣化的綠化效果。
綠地系統由中心綠地、綠化走廊、組團綠地和住宅院落綠地組成。
5.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說明怎麼寫
一、 設計理念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以生態環境優先為原則,充分體現對人的關 懷,堅持以人為本,大處著眼,整體設計。在規劃的同時,輔以景觀設計,最大限度的體現居住區本身的底蘊,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其中。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 設計構想
構想一: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軸線。
⒈總平面布局:
在本規劃設計中採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 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後,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 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2功能、結構形式:
結構分析
一軸兩中心——以東南向城市幹道為軸;以城市發展方向為重心
以服務規劃區為中心。將住宅區與城市中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發展
服務共存的原則。
一帶一片——西向為南朗河沿河綠化帶;東向為規劃綠地片區。
做為兩個生態區域,它豐富了規劃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是不可缺少
的生態資源,在本規劃設計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體現了當今"人與
自然"和諧的主題。
兩 界——以縱向兩條道路為界。
規劃區南側為公共設施用地,則在南側考慮了對外商業價值,
將住宅與商業相結合,充分利用了該地段的商業價值,也體現了服務小區的規劃設計的宗旨。
3.交通組織:
規劃區內道路分為五類:
主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5m;
次入口道路紅線寬度14m;
小區內道路(雙車道)紅線寬度12m;
小區內道路(單車道)紅線寬度8m; 小區內道路(宅前道)紅線寬度5m.
道路系統猶如人們的血液循環系統,可以將相關的器官、組織有機的聯系起來,然而,道路系統也可以將各個功能、性質和用途不同的用地聯系起來。
小區內部以雙車道為主,並形成迴路,是連接各個組團的主要交通;單車道是連接區內各棟的直接交通;宅前道路是進入各單元的交通。
區內設置兩條相對獨立的機動車道,中間設特殊通道相連,以保證南北片區的機動車交通相對獨立,互不幹擾。機動車道和各地塊之間均有方便的聯系,各地塊設有獨立的機動車出入口。
4.綠化景觀規劃:
在空間上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並與水景、水系相結合
「點」狀綠化——院落綠化、節點綠化,分散布置。是接近人性,提供人們休閑、游戲空間。
「線」狀綠化——道路行道樹綠化,以及道路沿線灌木綠化所行成的帶狀綠化,將點狀綠化串連,形成綠化網路,起了劃分空間的作用,延續空間的作用。
「面」狀綠化——廣場景觀綠化、院落以及道路兩側的綠化帶所形成的片狀綠化,將景觀分成塊狀,並形成聯系三大綠化空間的紐帶,是整個綠化形成系統,中心水景區更豐富景觀系統,達到了多樣化的綠化效果。
綠地系統由中心綠地、綠化走廊、組團綠地和住宅院落綠地組成。
6.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理念 ,主題
伊通河 離衛星廣場很近哦
按照我的意思就叫 極光之春 體驗北國風情
7. 居住區(住宅區)景觀設計的要素有哪些 要素定義是什麼
景觀設計要素是組成居住區環境景觀的素材。
常見分類分為九類:1.綠化種植景觀回,包括植物配植、宅旁綠答地、隔離綠地、架空層綠地、平台綠地、屋頂綠地、綠籬設置、古樹名樹保護2.道路景觀,包括機動車道、步行道、路緣、車檔、纜柱3.場所景觀,包括:健身運動場、游樂場、休閑廣場4.硬質景觀,包括:便民設施、信息標志、欄桿或扶手、圍欄或柵欄、擋土牆、坡道、台階、種植容器、入口造型5.水景景觀,包括: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觀用水6.庇護性景觀,包括:亭、廊、棚架、膜結構7.模擬化景觀,包括:假山、假石、人造樹木、人造草坪、枯水8.高視點景觀,包括:圖案、色塊、屋頂、色彩、層次、密度、蔭影、輪廓9.照明景觀:人行照明、車行照明、場地照明、安全照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8. 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設計原則
書 名: 居住區景觀設計
作者:
ISBN: 9787811334500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元 第一章居住區景觀設計基礎理論
第一節居住區景觀設計概述
第二節居住區的分級及相關設施
第三節居住區規劃綜述
第四節居住區規劃設計的經濟技術指標
第二章居住區景觀設計程序與手法
第一節居住區景觀設計程序
第二節居住區景觀設計手法
第三節居住區方案設計程序實例
第三章居住區道路及鏑裝設計
第一節居住區道路設計
第二節居住區鋪裝設計
第四章居住區綠地景觀役計
第一節植物的功能
第二節居住區綠地規劃與設計
第三節居住區植物配置
第四節居住區綠地設計規范及條例參考
第五章居住區環境小品及設施設計
第一節雕塑小品
第二節便民設施
第三節信息標志
第四節欄桿和扶手
第五節擋土牆
第六節台階
第七節種植容器
第八節圍欄和柵欄
第九節入口造型
第十節景觀照明設施
第六章居住區專題場所設計
第一節休閑廣場
第二節健身運動場所
第三節庇護性景觀構築物
第四節兒童游樂場所
第七章居住區水景景現高計
第一節庭院水景
第二節泳池水景
第三節裝飾水景
第八章居住區景觀設計方案評析
第一節宜賓某樓盤景觀設計方案節選
第二節貴州某樓盤景觀設計方案節選
參考文獻
9. 小區景觀設計說明怎麼寫啊
Mo回答的是別的問題扒過來的, 我很服了有些人, 扒別人的答案, 還要加一句什麼我辛苦打字阿, 或者別的有的沒的的。
我也在寫設計說明, 所以來網路了,
一般就是此設計為某某設計, 秉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其他的話就網路。
然後設計的亮點著重說明一下, 並且有什麼意義。
總之圍繞著人來說, 包括綠化阿, 綠化面積什麼的。
人的生活離不開建築,建築組成居住小區,居住小區構成了我們的環境,環境是構成自然的主體,然 而人又是自然的產物。因此,在本規劃設計中主要考慮「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中盡量保留居住區原有的積極元素,加上合諧親 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樂居其中。
此設計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築規劃理念,並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恆的主題。
居住環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生存空間。居住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繫世人皆知。在本規劃設計中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在內部環境中強調生活、文化、景觀間的連接,以達到美化環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處理好「自然—住宅—人」的關系,就是小區規劃著重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是我抄的, 哈哈, 當開頭, 准備放到我的設計說明裡, 親, 你不會是我班同學吧0 0 我們今天交作業, 大家都忙著網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