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鎮風景
⑴ 震澤古鎮的主要景點
師儉堂
師儉堂位於寶塔街西段,坐北朝南,三面臨水。南瀕荻塘市河,西傍斜橋河,北枕藕河。可前門上橋,後門下橋,水陸稱便,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大宅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師儉堂佔地2500餘平方米,面闊五間,六進穿堂式高牆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間,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於一體。 慈雲寺塔
慈雲禪寺原名廣濟寺,始建於宋度宗趙禥咸淳年間(1265-1274年)。慈雲寺塔相傳始建於三國赤烏年間,已有1750多年歷史,是一座磚身木檐樓閣式的塔,總高38.44米,塔的外觀為六面五層,由迴廊、塔壁、塔心組成。 文昌閣
文昌閣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里人徐學健等人重修,成為震澤新景。文昌閣兩進,前為山門,寬三楹。後為閣,高三層,單檐歇山頂,四周皆窗,瓊閣連通。文昌帝君神像供奉於閣上。 聚蚨閣錢幣館
聚蚨閣錢幣館於2011年11月18日正式開館對外開放。錢幣館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展廳內這些錢幣都是由吳江市檔案局歷史文化檔案徵集特約顧問、市收藏家協會顧問劉志華先生收藏的,主要展示的是從原始社會刀幣開始到民國時期的紙幣,共有一千二百二十九枚,產品總價值壹佰陸拾萬左右。 震澤公園
1935年,荻塘改道,在鎮北開鑿新河,挖土堆積成山,當年由新河協進會主任、區長沈秩安及社會知名人士共同發起,在鯉躍路(現名公園路)西募建公園,地廣60畝,東至鯉躍路,南接周坊元弄民居,西臨三里塘和新運河交叉口,北枕新開河,隔岸與宋家灣相望。1985年,震澤公園大門改設於東向,清水磚牆,古樸素雅,門上匾額「震澤公園」四字,為費孝通手書。 寶塔街
寶塔街,舊名東大街,在鎮東浴字圩,位於荻塘河之北。街與河並行,東起禹跡橋,西至斜橋,全長368米。街面不寬,中段尤窄。2015年11月,震澤鎮寶塔街躋身「中國特色商業街」行列,此次成功創建「中國特色商業街」的寶塔街區是一條呈「L」形的古街道,由寶塔街、南橫街兩條街道組成,總長908米。 濕地公園
公園於2007年8月獲江蘇省林業局批准設立,被列入太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區,位於鎮北與太湖近臨的長漾自然濕地,總面積916公頃,其中水面435公頃。由三扇、勤幸、金星、眾安橋、齊心等五個村組成。
⑵ 貴嶼鎮的風景名勝
貴嶼在改革開放前也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也曾以貴嶼八景聞名於潮陽諸鎮。只是後來,隨著焚燒回收產業的興起,環境污染逐步加劇,貴嶼八景漸漸大不如前,直至如今面臨消逝的邊緣。撫今追昔,令人不勝感慨。以下是「貴嶼八景」:
1、東山曉色(位於貴嶼山東北)
2、西寺夜鍾(位於西尾外西興寺)
3、南海漁歌(位於南安南門頭橋西側)
4、北埔晴煙(位於北林北宮外附近)
5、桂江春漲(位於獻洲大橋至進賢橋)
6、仙園夏雨(位於華美仙景園至清游洞)
7、板橋秋風(位於玉窖五洲橋)
8、石塔冬溪(位於北林東隴一帶)但塔由於文革被毀,至今未恢復。
古跡:
鳳港虱母仙
潮汕人的風水神-虱母仙修建的「欹寨門」,明朝至今已六百多年(已損壞)
華美黃門第
黃門第俗稱國舅府,是明朝國舅陳北科之御賜府第,總建築面積3829平方米,府邸的屋頂是琉璃黃瓦,大門是棗紅色銅釘門,府內金壁輝煌,美輪美奐
華美祖祠貼地木
貼地木源自大興安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此木異常堅硬,鐵釘釘不下,火燒不掉,至今存在華美祖祠
雙忠行祠
雙忠行祠供奉衛國將領張巡、許遠二神,行祠建於元朝,祠內古色古香,現存明朝香爐、石獅,大門左右石獅為清朝時期的。
醫療設施
本鎮現有兩座醫院,一座是衛生院,一座是民辦醫院(耀輝醫院),耀輝醫院於2013年與汕頭市中心醫院合作,醫療條件得到加強
名人堂
陳北科:原名陳洸,字世傑,號東石,民間稱陳國舅,官至大理寺少卿,贈予黃門侍郎,由於他當過北京吏科給事中所以民間稱為陳北科,貢獻:在貴嶼開創街路棚,為潮汕帶來了四點金等民居。
陳南科:原名陳江,洸之從兄,民間稱堂國舅、陳長者,官任給事中,贈予征仕郎、黃門侍郎,由於他當過南京戶科給事中所以稱為陳南科,貢獻:與陳洸開創街路棚。
陳堅夫:潮陽縣首任民選縣長,貢獻:出錢為全縣黑戶農戶補交稅款。
郭漢庭:國軍將領,貢獻:帶兵抗日,為國出力。
戰略位置
貴嶼古稱桂山都,與普寧縣相鄰,是潮陽縣的西門戶,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時普寧設縣時第一個縣址所在地,由此可以看出貴嶼的戰略重要性。建國後貴嶼全體劃歸潮陽,戰略位置依然重要,後來潮陽撤市設潮陽區與潮南區,貴嶼鎮劃歸潮陽區,戰略位置明顯加大,一面與潮南區相鄰,另一面與普寧市相接,也是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貴嶼一直搶劫、盜竊案件頻發,後來在貴嶼派出所和各村(居)委的協調下,各村安裝了監控,並由派出所民警與各村治保聯合站崗執勤,搶劫盜竊案件大大降低,就算有案件發生,嫌疑人被抓捕的機率也非常大,在貴嶼鎮政府和貴嶼派出所的指揮下,各村(居)委會的配合下,貴嶼鎮的治安大大改善,並將變得更美好。
⑶ 仙居縣白塔鎮的風景名勝
神仙居景區是仙居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仙居風景名勝區的典型代表,位於白塔鎮南部,總面積1580公頃。1998年營業以來,曾先後被評為「遊客最喜愛的美景樂園之一」、「浙江省五大精品景區之一」、「浙江作家創作基地」、「全國青少年我能行體驗基地」、「浙江省攝影創作基地」,並於2002年5月被命名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景區通過ISO9001、ISO14000認證,2005年景區獲得「國家4A級旅遊區」。
景區以西罨幽谷為中心,擁有峰、崖、溪、瀑等景觀。典型的流紋岩地貌,景觀豐富而集中,奇峰環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對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處處成景,溪水與瀑布常年不斷,幽深奇崛。神仙居與其它名山相比,別具一格,山體巍兀獨立,險峻無比,有如刀切斧削,迥然各異神仙居的一山一水,一岩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不類他山,且有一景多變,移步換景,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觀形態,一言以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岩奇。有鬼斧神工的將軍岩、維妙維肖的睡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羞女峰、移步換景的雞冠岩、氣勢磅礴的象鼻瀑等80餘個景點。更為可貴的是在景區300范圍內,有連續不斷、長年不枯的十一泄飛瀑,被稱為世界罕見的一道奇觀,景區內還棲息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蠑螈(娃娃魚)等珍奇動物。
進入景區,身臨其境,會讓您體會到「奇、險、清、幽」的意境和感受到如仙的生活環境! 高遷古民居群位於風光秀麗的仙居縣西部白塔鎮,距縣城19千米,擁山環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規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遞數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優美,立面簡潔,構架堅固,尤以鑲嵌在門窗欞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聞名遐邇。這些石s、木雕刻玲瓏剔透,風格多樣,或古拙,或勻稱、或簡潔,或繁復,或遒勁雄奇,或細密工整,是我國古代民居雕刻藝術的集中體現,具有高度的觀賞和研究價值。尤以木透雕動物花卉,木浮雕人物故事讓人嘆為觀止。
高遷古民居是吳氏一族集居地,保存有十三座明清年間仿照太和殿建成的古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望族居住地。吳氏一族始於五代(梁)光祿大夫銀青,史上曾涌現出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吳芾、南宋左丞相吳堅、明代左都御史吳時來等傑出人才,至十七世浙東副元帥、懷遠將軍兼仙居縣尹熟公來高遷居之。
高遷古民居至今仍有村民在其中生活起居。群內村民天性開朗,心靈手巧,生活淳樸,尚留有相當多的傳統習俗,如紡紗、結帶、編草鞋、搗年糕,做佛事等。人與古居相得益彰,一幅與世無爭的和平景象令人羨慕不已。 仙居縣景星風景旅遊有限公司為經營風景開發旅遊建設的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於2001年3月7日成立,景區2002年9月14日對外開放。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開發的景星岩風景區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位於仙居城西27公里處,總而積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與神仙居景區相鄰。景星岩整座山體南北長而東西狹,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輪船停泊於此,兩台高速電梯將您直送景區鬼斧神工的奇峰峭壁,使得仙台鹿頸亭、響鈴岩、神龜探月等景點更加維妙維肖,綺麗如畫的翠竹秀林構成了這里奇特景觀.景星岩景區不僅自然景觀秀麗,同時有著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唐代以來就有宏大的凈居寺,全國罕見的和尚圓寂塔,集日月星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讀書堂等名勝古跡源遠流長。
開發後的景星岩建有全世界高山上最長的望月長廊(2廊5廊8廊米),典雅幽靜的望月樓、夢月樓、奔月樓(客房),古色古香的醉月樓(餐廳),另有詩意的休閑中心,風情無限的頌月場(娛樂),景星岩景區是旅遊、休閑、度假、會議的最佳去處。
⑷ 中和鎮的旅遊景點
1、羅漢洞
羅漢洞又叫羅漢寺,以前是個山寨。位於中和鎮羅漢村,始建於宋末元初,曾有「蜀之名洞」的稱譽。古今流傳,吸引了不少遊人。廟內的字型檔塔上有光緒時一首七律詩。羅漢洞懸岩上有瀑布,泉下有洞深遂,冬暖、夏涼,有石桌石凳,可容1000餘人;洞內雕有羅漢塑像數十尊;有1462年鐵鍾,1592年重修碑記,石仿上刻有「蜀資名洞」四字,1806年培修廊廟。傳說大洞里有一小洞,放一隻鴨進去,能從幾十公里外的簡陽走出來。現在已經找不到小洞的入口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寺廟破壞嚴重,許多塑像殘首斷臂,廟內文物散失,令人惋惜。好在近年有游僧到此化緣興寺,重建廟宇,添置設備。每到初一十五,佛事活動漸漸興盛起來。羅漢洞一直是當地百姓一個焚香拜佛的好地方,也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2、花溪谷
花溪谷發源於中江縣,流經金堂、簡陽,在雁江區保和鎮宴家壩兩河口匯入沱江。全長136.54公里,雁江區境內河道長34.4公里,已發現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多處.距離資陽城區27公里,花溪谷和平橋至白龍湖段2公里左右路段風景幽雅,景點相對集中,位於雁江區保和、中和、老君等鎮鄉,流域面積199.4平方公里,谷內幽谷狹窄,重岩疊嶂奇山異峰,各種動植物品種多,天然植被好,自然、人文景點多,夏天激流翻滾響水灘,春、秋、冬溪水清澈透明,小魚成群,並有鳥類在深谷啼鳴,沿岸奇坡異石,峭壁似畫,湖面平靜,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秀麗景觀。
從保和鎮兩河口到老君鎮雙河橋,是花溪河下游地區,這一段河面寬闊,河水平靜,兩岸綠樹成蔭,翠竹掩映,清澈的溪水倒映著兩岸,形成「山在水中,舟在山上」的奇特景觀。
從保和鎮釣魚村踏水橋經和平橋到中和鎮羅家村三河口,這一段景色是花溪的精華,青山綠水用在這里一點也不誇張。兩岸山上是通過國家林業部驗收的長江上游防護林,秋天的林中,紅黃綠葉交相輝映,五彩斑斕,可與九寨秋色比美。過了三河口,河床陡然狹窄,寬不過十幾米,河水深不可測,三四十米長,十多米寬的巨石隨處可見,橫卧在河道兩側,犬牙交錯,小舟也無法行駛。兩岸山勢險峻,林木茂密,山高兩三百米形成四千多米長的花溪怪異景觀。
3、白雲寺
白雲寺(白雲村境內),在光明山頂,1711年修。山腳下的花溪谷幽深狹長,兩岸繁花似錦,終年溪水淙淙;谷內有「三河口」、「龍頸灣大瀑布」和「響水灘」、「白龍湖」。二十世紀,作家邵之南生於鎮西涼風鄉雞鳴山下,相傳陳子昂為資陽土主神,魂飄過此,雞鶴齊鳴,故有雞鳴山、鶴鳴山之說。
⑸ 吳川的風景名勝
吳川市是一個瀕海小城,海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也非常有特色,傳統景區有吉兆灣,吳陽金海岸,現又開發出「南天一石」景區。
吳川八景:一般指「吳川古八景」,包括一覽憑高,麗山樵唱,延華弄月,極浦漁歸,文翁聳翠,東海朝陽,限門飛雪和通駟垂虹。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如今不少景點已經消失,或者僅僅留下遺址。
一覽憑高:位於吳陽中學(為吳川學宮之聖殿所在地),古代有一小山,山上長滿蓬蒿,山底部周寬六丈,高不到兩丈,登上山頂,朝東南可望見大海帆影,於西北可見江流如帶,景色迷人。後因吳陽中學擴建新教學樓需而平整。
麗山樵唱:位於塘綴鎮麗山嶺,山幽林密,人多樵牧其間,樵唱牧歌,繚繞山中,遠近皆聞。天氣晴朗時,歌聲傳播更遠。由40里外的吳陽鎮向西北遠望,可見此山時而霧鎖,時而綠翠青蔥。
延華弄月:位於吳陽城裡村,在吳川學宮傍,有延華池,延華井。池水清澈可鑒,當月亮正空之時,俯視池水,風光雲影,幻成奇觀。池水,風光雲影,幻成奇觀。
極浦漁歸:位於吳陽黃李村,始建於南宋年間。它地處江口,常有舟船停泊,漁艇縱橫。每當夕陽西下漁船歸來之時,燈光點點,有如繁星滿天。晝夜皆商賈雲集,買魚沽酒,擊掉謳歌,熱鬧非凡。
文翁聳翠:位於吳陽文翁嶺,俗稱「漁翁撒網」,高近十米,嶺巔四周長滿茸茸茅草,嶺上往東遠眺,即見滔滔南海,蔚藍無際。西即一望田丘,形如網狀,更有帶泥丸小丘陵,布列周圍,又如網泡,因而得名。為李族始祖李穆公、鄉賢李凌雲之墓地,千年祭祀,長盛不衰。
東海朝陽:位於吳陽金海岸,當天將破曉時,一輪如盆紅日從彩錦般的波浪中冉冉升起,若浮若沉,水波雲彩,五光十色,交相輝映,壯麗非凡,遊人如織。
限門飛雪:位於吳陽限門海域,乃鑒江出口及通往湛江之內河口與南海交匯處,為吳川乘船到湛江或遠洋的必經之道。該海域險狹,水流急湍且兩旁有礁石,故稱限門。限門海邊流沙細白,有時風飛浪卷,如雪花飛舞。有時波濤浪涌,巨浪沖天,蔚為壯觀。
通駟垂虹:位於塘尾街道邱屋村,原有橋名垂虹,是吳陽至梅錄的主要通道。因長年有車馬來往,故又名通駟橋。橋下水雖不深,但終年不涸且澄如鏡,天晴日麗,橋影如虹。 吳川,文物古跡頗多。有有聞名遐邇的吳川八景,有新石器時代梧山嶺貝丘遺址,有晉代茂山書院,有唐朝吳陽古船、止寮港遺址,有宋朝梅菉祖廟、極浦亭,有明朝吳川縣遺址、吳川學宮、雙峰塔、巷門寨東炮台遺址,有清朝狀元林召棠故居、吳川縣城南門、陳蘭彬故居,還有民國名將李漢魂故居、張炎將軍故居等。 新石器時期遺址:梧山嶺貝丘遺址,在吳川市長歧鎮黎屋村南梧山嶺西坡。初步鑒定為距今五千至一萬前,文物普查隊1983年發現,1984~1986年試掘。遺址面積350多平方米。文化層高1.3米。含大量蜆、螺殼。出土陶器主要是釜、罐、紋飾有繩紋、籃紋和石器。這些證明了吳川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生息。
古代遺址:塘尾鎮東隅村南蛇嶺東漢生活遺址,王村港碌西村北的大兜嶺南朝村落遺址,王村港譚尚村南的奴嶺東晉村落遺址,吳陽鎮那良村的宋代貝丘遺址,吳陽鎮白沙絲茅嶺下的宋代村落遺址,長岐嶺頭村下廟嶺宋代窯址,王村港譚尚村奴嶺北端的南朝古墓,王村港碌西村北的大烏嶺南朝墓群,黃坡鎮那羅嶺尾村背東北的那拉嶺隋唐墓群,覃巴鎮沙田村南的大墩塘宋墓群,梅菉鎮解放路烈士紀念園門前清代陶棺墓。引 芷寮港:芷寮港是唐宋至民國的近千年間的我國南方大港,縣志記載:「此地富庶曾為六邑之最。」故有「金芷寮,銀赤坎」之說。芷寮港遺址位於吳陽街南端,在芷寮村與橋頭村兩地交錯點上,芷寮元末成港,明代最盛,清代衰落。 香山古廟:位於吳川博鋪鎮西南方,始建於公元283年前後(西晉太康初年),後經唐、宋、元、明、清歷代重修。曾有廟聯(已不存)曰:襟梅水帶鑒水潘水長流文曲水,坐茂山向茂山香山遠巒武當山。
梅菉祖廟:位於梅菉頭村西南邊,始建於宋代,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838年(道光十八年)迭修。經修葺後,現基本完好。廟為三進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頂,穿斗式梁架結構。前進兩廊卷棚頂,為琉璃瓦面,多柱支撐。門額刻有「梅麓祖廟」四字。引
茂山書院:位於吳川博鋪鎮,由晉代王浚創建,距今1700多年,原來是王浚藏書的地方,陳蘭彬書「茂山書院」額,歷為名士隱居,著述、教學育人之所。 吳川學宮:坐落於吳陽中學內,始建於元朝,為主簿唐必達和教諭吳仲元所建。原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戟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尊經閣五座建築物組成。歷經明、清兩朝多次重修,屬宮殿式建築、磚瓦木柱結構。現僅存學宮大成殿,殿面寬20.3米,進深12米,前檐深1.5米,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失修。 雙峰塔:坐落在吳陽鎮文塔村,公元1599年(明代萬曆二十七年),吳川縣令周應鰲於江海迥流處建此風水塔,又因特思山、麗山遠揖塔前,故名「雙峰塔」。塔為平面八角形,七層仿樓閣式磚樓,高23.15米,首層直徑9.8米。塔身為壁內折上式,各層設假平台,塔基為石板雕花裝飾,塔邊稜角處嵌有石雕托塔力士,形象古樸,姿態各異。200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坡魁星樓:黃坡鎮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只角,整個彷彿是鬼的造型。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朱筆,意為用筆點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隻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的一條大鰲魚(一種大龜)的頭部,意為「獨占鰲頭」,左腳擺出揚起後踢的樣子以求在造形上呼應「魁」字右下的一筆大彎勾,腳上是北斗七星,見圖如見字。古時候,各地都有魁星樓,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 極浦亭:坐落在吳陽鎮中街內,始建於1241~1252年間(南宋淳祜年間),是解元李凌雲隱居講學之所。極浦亭原建築為亭制,經明、清多次重修,現存建築屬清代祠堂式形制,總面積485平方米。極浦亭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多次重修,仍保存清代建築風貌。 南城門:南城門又名永和門,位於吳陽鎮城裡村南路口,建於公元1394年(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原為土城;公元1340年(永樂元年)改用磚砌建成;公元1478年(成化十四年)用巨磚建成城牆,設四城門。1938年為避免日本飛機尋找轟炸目標,吳川縣長劉應時下令拆城,南城門因當時來不及拆毀而保留下來。是吳川歷史的見證。 通津橋:位於吳川塘綴鎮圩內,建於公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為七券拱柱式磚砌建橋梁。橋長25米,原面寬3米,兩側石欄桿;橋高3米多,七孔,各寬3米。橋墩兩端呈錐形,各出欄桿1米左右,存宋代船拼浮橋遺風。 林召棠故居:位於在吳陽鎮霞街村,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一廳兩房,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11平方米,佔地面積191平方米;為吳川文物保護單位。 陳蘭彬故居:坐落在黃坡鎮黃坡村,建於公元1875年(清代光緒元年),二進磚木四合院式結構,面積420平方米。1983年公布為吳川縣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李漢魂故居:坐落於黃坡鎮嶺頭村,建於抗戰時期,佔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有多間建築,主間設有勤園、儉園,配有值班室、涼亭、花園等,貫通布衣一巷、二巷,規模較大,整齊美觀。當地人亦稱「伯豪園」。引 張炎故居:坐落在吳川市塘綴鎮樟山村。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張炎為革命烈士;1984年,張炎故居被定為吳川縣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定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⑹ 鍾管鎮的風景名勝
一、古遺址輝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東舍墩村輝山塔下。曾有磨製石鑿等生產工具和泥質陶罐、缽、夾沙紅陶釜、鼎等生活器具出土。1986年發現兩座土坑墓,出土木質葬具及琮、璧、珠、墜等玉器,其中一件為國家一級文物。經碳14測定,距今已有4100多年。現為國務院頒布文物保護單位。
審塘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審塘村委員會東南。有大量石斧、石鑿和鼎足發現,並有小井數個,其中發掘出「鼎足」較大,是良渚文化遺址中罕見的。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干山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即良渚文化遺址。位於干山村街後茅家弄田小江北海高地。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輝山塔——又名鎮北塔,東舍墩村輝山南麓,面臨龍溪。建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塔高18米,7層6面。塔基由花崗石築彌座,塔身用磚實砌,每層均有磚築倚柱和腰檐裝飾,塔壁、頂層有磚雕,「南無阿彌陀佛」6字,其餘各層每面均磚雕魁星像,塔剎存有覆缽和露盤。是保存較完整的清代建築,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范蠡祠及戲台——清康熙《德清縣志》載:「昔范蠡扁舟五湖,寓居此地,屬三致千金之一。」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攜西施隱居於此山,故名蠡山。山北有個湖,稱「范蠡湖」。
清朝初年,後人為紀念范蠡,在蠡山之巔,建造了范蠡祠,清光緒年間重修,祠形似舟,象徵范蠡泛舟五湖,歇山屋頂,飛檐斗拱,正脊彩塑二龍搶珠,戧脊各卧一龍,張口揚須,聳角展足。門樓用用戲台,面積40平方米,可南北兩面演戲,東西兩側有化妝、道具室。1982年,戲台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誥封榮祿大夫恩安縣知縣德清鄉賢傅公家祠碑
碑原立於尚壩村鄉賢祠,1993年在建尚壩村小學時,從地下發掘。是傅雲龍紀念父親傅羹梅功績的碑石,傅羹梅曾在雲南恩安縣任知縣,「鄉賢」是其死後,皇帝冊封的尊稱。碑立於光緒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學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撰寫,由傅雲龍用隸書書寫。碑文15列,每列26字。現立於「由樂園」傅雲龍塑像旁。 經文物普查,下列古石橋列入縣文物保護名單:
審塘村——安東壩橋(民國),大順橋(1917),鼎新橋(1858),永興橋(1855)。
三墩村——富田橋(民國),後興橋(1921),龍鳳橋(民國),雙龍橋(1790) ,天順橋(1836),文瀾橋(1881)。
鍾管集鎮——洪興橋(1868),西安長橋(1930)
北代舍村(羅豐)——化秀橋(1921),永安橋(民國)。
青墩村——康樂橋(1922),廟橋(民國),太平橋(清早期),萬壽橋(1917),永春長橋(1906),餘慶橋(1931),雲宗橋(清早期)。
新聯村——泗塘長橋(民國)。
戈亭村——阜安橋(1905),口福橋(清早期)。東舍墩村——永福橋(1916)。
干村——安濟橋(1922),古興國橋(1822),觀音橋(民國),新安橋(民國),新豐橋(清末),楊家橋(民國),派水橋(1917)。
東壩兜村——高新橋(1937)。
東千村——曹公橋(1847)。
茅山村——會仙橋(1913),茆山橋(1914),太師橋(清早期)。
蠡山村——普濟橋(1765),紹隆橋(清早期),萬壽橋(1914),西施畫橋(1882),鎮山橋(清乾隆)。
干山村——雙富橋(1806),寺延橋(清末),通富橋(1593),永寧橋(1596)。
⑺ 崇聖寺三塔都有哪些景點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文獻名邦」的象徵,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之一。1961年3月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組建築群距離下關14公里,位於大理古城以北1.5公里蒼山應樂峰下,背靠蒼山,面臨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組成,呈鼎立之態,遠遠望去,卓然挺秀,俊逸不凡,是蒼洱勝景 大理崇聖寺三塔
之一。
崇聖寺三塔,由這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叫千尋塔。千尋塔與南北兩個小塔的距離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尋塔高度是69.13米,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一共有16級,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可以登上塔頂從瞭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的全貌。 崇聖寺三塔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底寬9.9米,現存高度69.13米,16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以白灰塗面,每級四面有龕,相對兩龕供佛像,另兩龕為窗洞。塔內裝有木骨架,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循梯可達頂層,從瞭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全貌。塔頂有金屬塔剎寶蓋、寶頂和金雞等,底部鑲嵌著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此為沐英後裔明代黔國公孫世階所書。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即位於此,每字1.7米,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礴。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 三塔中的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相距97.5米,均為五代時期大理國所建造。兩塔形制一樣,均為10層,高42.4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外觀裝飾成閣樓式,每角有柱,每級設平座第4、6級有斗棋,頂端有鎦金塔剎寶頂,華麗非常。每層出檐,角往上翹,不用樑柱斗拱等,以輪廓線取得藝術效果。塔通體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 崇聖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蒼山一面,其山門距三塔主塔約120米,是南詔國第10代王勸豐右時(公元824—859年)所建,時為南詔國後期。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勝,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3千,大寺8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
崇聖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蒼山一面,其山門距三塔主塔約120米,是南詔國第10代國王勸豐右時(公元824—859年)所建,時為南詔國後期。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勝,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3千,大寺8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
⑻ 大理崇聖寺三塔美景的作文
朋友們,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大理三塔,這就是舉世無雙的崇對寺三塔,他們是大理的名片和象徵,大理人民的圖騰崇拜。我們大理人把塔稱作文筆,你們看這三支巨筆,是不是在藍天白雲間揮毫潑墨、大書特寫呢!有人用「倒寫青天紙一張」的詩句來形容還是挺親貼切的。他們西傍巍峨蒼山,東臨秀麗洱海傲立千年大理壩子中部。因寺立塔,故塔以寺得名。崇聖寺,也就是我國明代在旅行家徐霞客老先生在《滇游日記》中所寫的三塔寺和現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所寫的的天龍寺,。崇聖寺的壯觀廟宇在咸同年間燒毀,只有在這三座塔完好地保留,至今巍然屹立。請大家往西看,不遠處山腳目前在修建之中的崇聖寺,想必能恢復當年鼎盛時期的規模和壯觀。歡迎大家在它建成後再來故在重遊。
崇聖寺三塔,由這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叫千尋塔。千尋塔與南北兩個小塔的距離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尋塔高度是69.13米,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一共有16級,屬於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沒有木質樓梯,可以登上塔頂從瞭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的全貌。據說塔頂可容納四個人,從接近塔頂的塔沿可搭梯子爬上頂端,但那要有很高的技藝和超凡的膽量。過去附近的年青人還常常爬上塔頂去吹簫唱調子,真夠瀟灑的。不瞞各位,我曾有幸登上過尋千塔,當然沒有上到塔頂。在塔中西望蒼山瑞雪,東瞰玉洱碧波,近觀蒼洱沃野千疇田園風光,遠眺雞足雄姿玉龍倩影……那種登高望遠瞻高遠矚的感覺確實是不一般就是不一般。而今由於保護文物古跡等原因,各位來賓是不可能有這種機緣了,不過正在建設中的崇聖寺的古建群中,想必會有類似的的制高點能補償這樣的遺憾。千尋塔矗立在這兩層高大的台基上,塔前朝東的照壁上大家所見的「永鎮山川」這四個蒼勁有力的石刻漢字,每字高1.7米,為明黔國公沐英之孫沐世階所寫。之所以寫這四個字,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大理地區歷史上因惡龍作怪,水患較多,因此只要治水就要先治龍,可龍唯獨只尊敬塔和畏懼大鵬。因此只塔和塔上的大鵬金翅鳥存在龍不就敢作惡,水患自然也就減少了,據說這三座塔下壓著九條龍,大塔上的大鵬金翅鳥在1925年的大地震中震落後就不知去向,1978年至1981年對三塔進行維修與加固時發現的珍貴的文物中有其模型,如今下關西洱河畔州博物館門口的塑造的大鵬金翅鳥便是其復製品。另一種說法是明朝時,地處邊疆的大理地區已成為其版圖,為了充分表達對這塊版圖的的堅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題字刻碑」可以說是寓意深遠、再恰當不過。
千尋塔開始修建於的時間一般認為是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3年~859年)。修建千尋塔的方法傳說有多種,其中一種叫「土層掩埋法」,也就是塔基開始,每修好一級塔,就用土層掩埋一級,並把土堆壓成一個斜坡形的土檯子,這樣就大方便了運送建築材料和修建上一級塔,等到大塔封頂時,土台的斜坡已延伸數里遠,據說延伸到銀橋一帶,接下來又一層一層地挖去埋塔的土層,直到完全顯露出整座塔。我小時候聽說當年造塔的時候是用山羊來馱磚頭、因為山羊體輕靈巧、能爬高,一隻羊一次馱兩塊,想來一定有道理。
三塔中,南北兩座小塔高度相同,都是 42.19米,各有10級,是一對八角形密檐式磚塔,八層以上為實心,八層以下為空心。外觀輪廓線象錐形,屬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根據相關資料推斷,南北小塔造於大理國段正嚴、段正興時期(公元1108年~1172年)。現在我們看到的兩座小塔已偏離了垂直線,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狀態,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因為它們就這樣已經傾斜了四百多年。這可以說是我們大理的「斜塔」 奇觀。如果仔細仰望三塔,我們不難發現,千尋塔篆級四面都有拱形龕;也就是常說的供俸神佛的小閣子。相對的兩龕內都有佛像,另外兩龕則作為窗洞直通塔心。而南北小塔,每級的八方都有形形狀各異的的塔形龕,各層塔身都有浮雕作為裝飾。崇聖寺三塔的級數都為偶數,而其[經地方佛塔的級數一般都是倚數。
這三座大塔,從修建至今,除歷經上千年日曬風吹雨淋外,還經歷過30多次強烈地震的嚴峻考驗。其中,明朝正德年間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絕大部分倒塌,千尋塔也折裂似破竹,可十天後竟奇跡般自行復合如初。1925年的大理大地震,城鄉民房倒塌達99%,可千尋塔,只震落了頂上的定寶剎。這對於沒有石基礎而直接修建的三塔來說的確是一個奇跡。崇聖寺以及三塔建成後直至明代,寺院一直保存完好。史料記載其規模達方圓七里,有三閣七樓九殿,房屋八百九十多間,有佛一萬一千四百蹲。大理國時曾有九個國王禪位為僧,任崇聖寺住持。在佛教盛行的大理國時期,百姓不論貧富,家家戶戶都有佛堂;不論男女老少,都手不釋數珠,因此大理國有「佛國」之稱。而崇聖寺又有「佛都」之譽,古人有道是「南中梵剎之勝在蒼山洱水、蒼山洱水之勝在崇一寺」,而寺中的三塔,鴻鍾、雨銅觀音、證道歌碑和佛都匾、三聖金像,被視為五大重器亦即五大寶物。當年元代名僧念庵就題寫出於崇聖寺這樣一幅名聯:「偉哉!具蒼洱大觀,到此邦才知此地;果然!是古南名勝,非斯塔莫稱斯樓。」佚名題寫的「成古雲霄三塔影;諸天風雨一樓鍾。」均絕妙地道出了崇聖寺的的名塔、名樓大觀。直到明代李元陽組織重修崇聖寺時,寺中五寶還保存完好。南詔建極十二年(公元871年)所鑄造的寺內鴻鍾,徐霞客曾在《滇游日記》中這樣寫到:「鍾極大,徑可丈余,而厚及尺,其聲聞可八十里。」因而「鍾震佛都」,曾成為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之一。有人題寫於原鍾樓的「大叩大鳴,小叩小鳴,普覺夢中之夢;一聲一佛,千聲千佛,遙聞天外之天」的名聯佳句描述的就是這一景觀,而清代周之烈題寫的「樓勢欲空天地我;鍾聲喚醒去來今。」同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原寺內的雨銅觀音,庄嚴靜美,細腰赤足,造型精妙。相傳當年在殿內鑄造高三丈的觀音,鑄到一半時銅已有完,這時天上下了一場銅雨,人們便收集這些如珠銅雨才鑄完了觀音,故名雨銅觀音,我童年時曾多次拜謁過。寺內的巨鍾後來毀於清咸豐同治年間,而雨銅觀音毀於文革初期、證道歌碑和佛都匾毀壞時間不得而知。現在寺內的鍾樓和雨銅觀音殿都是前幾年才重新修建的。重鑄的建極大鍾,由北京古鍾博物館據史料設計,由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鍾高3.86米,直徑2.138 米,重16.295噸。目前為中國第四大鍾,雲南省第一大鍾。
崇聖寺三塔早在1961年3月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至1981年,國家又撥款對三塔進行了歷時三年維修加固。在這次維修加固中,有兩項重要發現:一是三塔的基腳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寫本佛經等珍貴文物680餘件,這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豐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詔、大理國時期的文物。這些文物成為研究南詔和大理國歷史的歷史資料。在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藏傳佛教、印度密教和禪宗(中原地區)等宗教文化曾在大理得以交匯和融合。因此大理被社會學家稱作「亞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游覽了三塔,我們應該去游覽一下三塔倒影公園。
我們正在游覽的三塔倒影公園。是上個世紀80年代由50年代末大躍進時修建的水庫即積水潭衍生而來。公園佔地27畝,有水面積十餘畝。公園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外的崇聖寺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的雄姿倩影而得名,它為剛勁挺拔傲立千古的三座古塔鑲嵌、製作了一面能一展倩影芳容的的晶瑩透亮的明鏡,讓屹立於蒼穹的三塔美景增添了許多秀麗與優美,園內建築有體現白族民居的楹聯照壁,有題詩刻賦的大理石亭碑,有影搖水中的漾波亭。園內種植有各種茶花、緬桂、桂鵑等眾多異草奇花。是遊人吟誦詩詞楹聯,或觀賞百草花卉,或與水中三塔美景攝影留念而怡然自得、流連忘返的絕佳之地。它不僅妙在陽光燦爛的白天,而且還妙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月映三塔的絕佳美景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三塔映月」。三塔倒影以其將大理的標志性象徵——三塔與藍天白雲,日月星辰和蒼山雪景及四時鮮花包涵、融入其中的絕佳美景,令世界稱奇贊嘆、為大理增色添彩和揚名爭光的亮麗風光,吸引來數不勝數的中外來賓到此游覽觀光和攝影留念,被印上不少畫報、書籍的封面和郵票及明信片,多年來為大理贏得很大的名知度,為大理乃至雲南和中國都贏得不少的聲譽……崇聖三塔和三塔倒影公園相輔相成相互映襯而相得益彰,相與增色互為添輝,是最能代表大理形象的重要人文景觀和美麗象徵
⑼ 黔城鎮的風景名勝
位於湖南湘西的黔城鎮是一座既幽靜又古老的小鎮。它始建於西漢漢高祖五年(公元前年)設鐔成縣。東晉時期,改為鐔城縣。南朝時期,鐔城改為沅陽。唐朝時期,改為龍標縣,並設置敘州。宋代置黔陽縣至上世紀末。1997年改為洪江市。在這22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黔城在大多時期一直作為該地區的縣治甚至州治,現在在黔城的老城區——黔陽古城中仍然完好保留著眾多歷史遺跡,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又位於湘楚苗地邊陲,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
黔陽古城面積0.8平方公里,原有五座城門和城樓,城牆是由紅砂磚砌成的,它繞城五華里。在文革中它受到了巨大破壞,現在僅存中正門(西門)城樓和3華里城牆遺基,古城建築多存明清遺風。黔陽古城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開闊,又位於沅江和舞水河的交匯處,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在城西南的盤龍山上遠遠眺望古城,灰牆黛瓦層層疊疊,彷彿人間仙境。古城設計精巧,街巷布局有序,有青石板鋪路,丁字形街與街相連。古城建築星羅棋布,風格統一,鱗次櫛比,漫步城中,還能看到遺存的古商街、古祠堂、古寺廟、古宅院、古會館、古吊井、古門坊等。
2002年,黔陽古城被列為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014年,洪江市政府與申德旅遊公司成功將黔陽古城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6年,黔陽古城榮登「中國十大最具人文底蘊古城古鎮」金台榜。
黔陽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在天寶年間被貶龍標,在城郊的芙蓉樓寫下「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名句。後來,眾多文人雅客在參觀芙蓉樓時也留下墨跡,並製成了古碑刻,今天在城西芙蓉樓內的碑廊廳里,刊有顏真卿、黃庭堅、米芾、岳飛、趙孟頫、陳梅仙等歷代碑刻一百多塊,具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蔚為壯觀。
古城有保存較好明清建築,近幾年來《恰同學少年》,《敵營十八年》,《毛澤東》和《最後一戰》等電視劇和電影在黔陽古城拍攝,2015年湖南衛視熱播劇《偽裝者》就提到了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在黔陽地區建立的黔陽縣軍校。
新市治黔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2002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嗣後又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現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跡有明清時期的南正街、鍾鼓樓、萬壽宮、狀元橋、老縣衙、寶山書院、龍王廟、老爺巷、赤峰塔以及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的芙蓉樓等40多處。
其中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黔城古城有8大景觀,分別是龍標聳翠、赤寶晴霞、獅灘漁網、鸕鶿春限、蟠龍曉霽、虎山夜月、牛坡樵唱、柳溪煙雨。沅水沿岸風光秀麗,每年有數萬遊客前往黔城旅遊。「北影」、「八一」、「上影」、「峨嵋」、「瀟湘」等6家電影製片廠和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等8家電視台多次在此拍攝電影、電視劇。新的市治城市建設規劃中,將黔城定位為生態、旅遊、文化城。
⑽ 木塔寺的景色
塔第一層東為登極樂天、西為入三摩地。第二層東為西天正覺,西為寶代金繩等,整個塔沒專有一釘屬一鉚,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是完整而堅固的木質結構造型。附有樓梯,供人攀登。每層都有迴廊、扶欄、可依欄遠眺,整座塔給人以高大、巍峨之感,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樓閣建築藝術特點。最上層原有古鍾一口,叩之,鍾聲隱約若在天際,四野皆聞。木塔疏鍾,曾是甘州八景之一,可謂:塔勢凌霄漢,鍾聲叩白雲。
僧卜舟題萬壽塔詩一首:巍然筆勢蘸寒谷,九級玲瓏造化互,結頂朝元映日月,盤根錯節傲霜風。聲飄煙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靈瑞毓鍾張掖秀,宏仁標范永流東。這座塔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構制精細,別具風格。塔後有樓,俗名黑樓,取鎮懾黑水之意。現存者為清末重建,也稱藏經樓,闊五間,27.4米。樓有兩層重檐歇山頂,四周木構欄,雄偉壯闊。1983年到1986年,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現在修葺一新,全寺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
全塔沒有一釘一鉚,全靠頭拱,大梁立柱連結,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渾然一體。登上塔頂,扶欄遠眺,全市風光盡收眼底。木塔寺內現壁有張掖市民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