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場風景
㈠ 形容景色水的句子
描寫山水的優美語句
1、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2、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3、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4、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彷彿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6、浩渺的江面,煙波盪漾著山形塔影。
7、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8、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9、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雲影,明明已經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雲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10、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11、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12、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13、山,綿延綿亘;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嶽;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聖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庄嚴。
14、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15、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麼美妙!
16、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17、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18、水,那麼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麼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恆。
19、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20、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裡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㈡ 山水風景的贊美句子
1、露出雲層的群復山似島嶼制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2、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3、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4、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彷彿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㈢ 景色美不勝收,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十八處湖泊有什麼
1、杭州西湖 ( 世界遺產 5A景區 風景名勝 )
杭州西湖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景區內群山高度都不超過400米,環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吳山和寶石山象兩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區,構成優美的杭城空間輪廓線。景區總面積達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為主體,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
18、鏡泊湖 ( 世界地質 5A景區 風景名勝 國家地質 )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佳休閑旅遊勝地。鏡泊湖以湖光山色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質奇觀,及唐代渤海國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疆上,以獨特的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於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人。距今四千八百年前左右的最後一次火山爆發的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
㈣ 表達山水景色的句子
1、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2、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3、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4、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彷彿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5、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6、浩渺的江面,煙波盪漾著山形塔影。
7、尖刀似的小山,挑著幾縷乳白色的霧,霧靄里,隱約可見一根細長的線。
8、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9、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雲影,明明已經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雲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10、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11、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12、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13、山,綿延綿亘;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嶽;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聖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庄嚴。
14、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15、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麼美妙!
16、山浪峰濤,層層疊疊。
17、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18、水,那麼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麼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恆。
19、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20、沿河兩岸連山皆深碧一色,山頭常戴了點白雪,河水則清明如玉。在這樣一條河水裡旅行,望著水光山色,體會水手們在工作上與飲食上的勇敢處,使我在寂寞里不由得不常作微笑!
21、一江秋水,依舊是澄藍澈底。兩岸的秋山,依舊在裊娜迎人。蒼江幾曲,就有幾簇葦叢,(www.lz13.cn)幾彎村落,在那裡點綴。你坐在輪船艙里,只須抬一抬頭,劈面就有江岸烏桕樹的紅葉和去天不遠的青山向你招呼。
22、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雲彌漫,環觀群峰,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㈤ 關於有山有水風景的句子
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山雖無言,然非無聲。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浩渺的江面,煙波盪漾著山形塔影。
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雲彌漫,環觀群 峰,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單調與精彩的結合,也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多麼美妙!
水,那麼靈動清麗,令人神往遐思;水,那麼雄渾澎湃,充滿了無限激情。有時人稱柔情似水,有時又說咆哮奔騰,這就是水的個性。瀑布的壯麗,波濤的洶涌,泉水的叮咚,小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恆。
山,綿延綿亘;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嶽;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聖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庄嚴……
兩岸青山對峙,綠樹滴翠。抬頭奇峰遮天,腳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 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無之中。如果說它有,它隨著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雲影,明明已經化作蒸騰的霧氣;如果說它無,它在雲霧開合之間露出容顏,倍覺親切。
峰巒疊嶂,碧水如鏡,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兩岸景色猶如百里畫廊.
第二天早上起來,拉開窗簾,卻發現經過一夜風雨的玉蒼山,竟是如此的美麗:藍藍的天空下,陽光明媚,參差不齊的山頭上遍布著神態各異的石頭。昨夜的那一場雷雨,昨天的那一場煙雨彷彿就是早已化為灰塵的夢境。
㈥ 桂林山水的主要景點(簡介)
1、龍脊梯田
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像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
2、獨秀峰
坐落在灕江之畔的獨秀峰·王城景區,是以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為地域范圍的精品旅遊景區。
這里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牆,有保護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閱盡王城知桂林」。登臨獨秀峰,飽覽灕江美景;徜徉月牙池畔,享受桂香碧影。
3、月亮山
月亮山,位於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是目前中國所有月亮山當中最秀麗、最險峻,也是最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當地村民正准備把這里建設成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同時,這里也非常適合戶外攀岩運動。2011年春節,這里將舉行萬畝油菜花節。全世界的遊客可以一睹她的風采。
4、桂林蘆笛岩
蘆笛岩洞穴位於著名旅遊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頭山(又稱光明山)南側,是中國負有盛名的旅遊洞穴之一。蘆笛岩過去常有野貓和小獸出沒,因而叫它「野貓岩」。
後來又因洞口附近叢生蘆荻草,用此草做成笛子,吹起來音色柔美,如裊裊仙樂,又如山澗流水,於是人們就把洞名改為「蘆笛岩」。昔日野獸出沒的地方,如今已變成了「人間仙境」,被譽為「地下藝術宮殿」。
5、天門山
該景區方圓10平方公里,山形峻秀,岩壑多奇,源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三十八岩、十九澗、二潭、六泉、八石等構成「百卉谷生態景園」。
匯天下本草於一地的百葯谷,葯香盈溢。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天門壁畫」、「天脊」、「一線天」「忘憂泉」、「桃花島」、「天門古寺」等20多處絕好佳景,匯聚成仙山瓊閣之境。
㈦ 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一 萬里長城
古跡簡介
萬里長城,是中國偉大的軍事建築,它規模浩大,被譽為古代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中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乾地區。其范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分布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的產物,但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系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系發展的內在聯系,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主要景觀
萬里長城主要景觀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等。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昌平的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這里是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登上這里的長城,可以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懷柔縣內,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共有敵台22座。這里自然風景優美,綠樹成蔭,四季景色怡人。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密雲縣內,由戚繼光督建,是我國唯一一處保留明代原貌的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共有敵台20座,至今保存完好。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位於秦皇島的山海關是長城東端起點,建於公元1381年(明洪武年間),有「天下第一關」的美稱。城高14米,厚7米,防禦體系相當完整。登上城樓,可以看到碧波萬頃的大海和蜿蜒的長城,景色雄偉。 嘉峪關:明代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建於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美名,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則是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軍事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由黃土夯築而成,外麵包以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牆橫穿戈壁,在這里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
編輯本段二 桂林山水
名勝簡介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位置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南嶺山系的西南部,東經109°45''—104°40'',北緯24°18''—25°41'',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市轄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五城區和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十二縣,行政區域總面積 27809 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 565 平方公里。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思想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里,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千百年來,桂林一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
主要景區
旅遊指南
桂林的緯度比較低,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體上來說,桂林的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說。到桂林旅遊,最佳季節是在每年4-10月份,在這個期間會有「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也是旅遊的高峰期,氣候適宜的桂林會有很多的遊客,房間的預訂和交通也進入高潮,價格比平時有所上漲,所以最好避開這個時間,選擇一個淡季出遊,細細體味這天下美景。
編輯本段三 杭州西湖
名勝簡介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最濘處有5米多。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為古海灣,錢塘江泥沙淤阻後形成。 西湖多數水域處於富營養狀態,小南湖和三潭內湖已接近富營養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過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 28.6℃,最低3月4.0℃,無湖冰;80年代初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雜魚;(2)錢塘江帶入魚類;(3) 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成為優勢西湖最主要的放養魚種是鰱和鱅,兩者占總放養量的75%~80%;其次是鯽、河內鯽,其他養殖魚類還有團頭魴、細鱗鯝、圓吻鯝、以及鰻鱺等,為保護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養草魚和青魚,西湖還有少量。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主要景區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 新西湖十景是1985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 ○ 玉皇飛雲 ○ 吳山天風 ○ 阮墩環碧 ○ 滿隴桂雨 ○ 龍井問茶 ○ 九溪煙樹 ○ 黃龍吐翠 ○ 虎跑夢泉 ○ 寶石流霞 ○ 雲棲竹徑
獲得榮譽
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編輯本段四 北京故宮
古跡簡介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築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築中的傑作。 歷代宮殿都「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於天」。由於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歷經明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後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號施令,象徵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後居住的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壽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這兩條次要軸線又和外朝以太和門為中興,與左邊的文華殿,右邊的武英殿相呼應。兩條次要軸線和中央軸線之間,有齋宮及養心殿,其後即為姘妃居住的東西六宮。出於防禦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築的外圍築有高達10米的宮牆,四角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主要景點
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著雕龍石柱。這是宮殿群中最大的建築。殿高36米,寬63米,面積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兩米高的檯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寶座背後是高雅的屏風,還有瀝粉金漆的龍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富麗堂皇。明清兩代皇帝即位、誕辰以及春節、冬至等慶典,均在此舉行。 故宮中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該殿是一座單檐攢尖頂的方形殿。每邊21米,各三間,走廊列柱20根,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禮部及侍衛等的朝拜,每逢各種大禮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 故宮保和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請王公貴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間,把三年一次的殿試由太和殿移至這里舉行。保和殿東西兩側的廡房現改為歷代藝術陳列館,陳列有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約六千年的中華藝術瑰寶。 故宮乾清宮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殿中設寶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寢宮及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後搬出。每年元旦、燈節、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在此舉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後欞柩停在此殿。 故宮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宮後,是明清時為皇後舉辦壽慶的地方。殿內存玉璽25塊;西側陳設乾隆年間造的自鳴鍾;東側為銅壺滴漏,清世祖順治禁止內官干預政事的鐵牌也立於此殿。 故宮坤寧宮 坤寧宮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又叫中宮,順治年間仿照沈陽清寧宮重建,同時將西暖閣改為祭神的場所,經常在此舉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東暖閣則作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帝都在此舉行過大婚。 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故宮儲秀宮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里居住。咸豐六年三月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後,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 故宮養心殿 養心殿為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卷棚抱廈。前檐檐柱位,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 故宮御花園 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今俗稱御花園,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有建築二十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築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後在此登高。
編輯本段五 蘇州園林
古跡簡介
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景點介紹
古典園林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獅子林、怡園、滄浪亭、耦園、藝圃。[2]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14—20世紀初(明清時期)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編輯本段六 安徽黃山
名勝簡介
安徽黃山
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東經118°1'度,北緯30°1',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風景區154平方公里。黃山山脈東起績溪縣的大嶂山,西接黟縣的羊棧嶺,北起太平湖,南臨徽州山區。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
景區特點
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 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生態系統穩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群落完整,還保存有高山沼澤和高山草甸各一處,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森林覆蓋率為56%,植被覆蓋率達83%。黃山野生植物有1452種,其中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水杉,二類保護的有銀杏等4種,三類保護的8種,有石斛等10個物種屬瀕臨滅絕的物種,6種為中國特有種,黃山特有2種,首次在黃山發現或以黃山命名的植物有28種,尤以名茶「黃山毛峰」、名葯「黃山靈芝」馳名中外。 黃山動物種類300多種,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蘇門羚、長尾雉等14種中國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獲得榮譽
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 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編輯本段七 長江三峽
名勝簡介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中國長江上游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簡稱三峽。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人文歷史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景區特點
台灣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陳書游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曹族人的聚居地。日月潭憑著「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景點特色
珠嶼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山麓崖邊,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後有羊腸小徑,迂迴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隻孔雀,每見艷裝遊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循環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寺後有石徑,登1300多級台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於塔中。 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 西北岸山腳,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旅社建築頗多,最宏大而高級的建築當推「教師會館」和「涵碧樓」。教師會館是台灣教育界人士休假療養中心,宏大新穎,設備完善。涵碧樓則是達到國際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專線汽車、環湖公路、游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
游覽方法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游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但多數游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出渡」先上珠仔嶼。舟泊珠嶼,上島游覽。
編輯本段九 承德避暑山莊
古跡簡介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距離北京230公里。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山莊的建築布局大體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苑景區又可分成湖區、平原區和山區三部分。內有康熙乾隆欽定的72景。擁有殿、堂、樓、館、亭、榭、閣、軒、齋、寺、等建築100餘處。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 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始建於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建成於乾隆五十五年,歷時87年。避暑山莊佔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蜿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相當於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同時又具有不同風格的強烈對比,避暑山莊樸素淡雅,其周圍寺廟金碧輝煌。這是清帝處理民族關系重要舉措之一。由於存在眾多群體的歷史文化遺產,使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十大名勝、和四十四處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承德也因此成為全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
獲得榮譽
古跡簡介
秦陵兵馬俑
秦陵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帝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秦朝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勞役達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5~25米的多級黃土崖。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
偶然發現
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正所謂「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景區特點
秦陵兵馬俑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為步兵部隊,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米,是一位農民打井時挖出的。2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米2,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米2,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兵馬俑場面宏大,威風凜凜,隊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制、武器的裝備和古代戰爭的陣法。秦兵馬俑皆模擬人、真馬製成。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軍將士的形象塑造,體格魁偉,體態勻稱。陶俑又按兵種的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將軍俑等。步兵俑身著戰袍,背挎弓箭;騎兵俑大多一手執疆繩,一手持弓箭,身著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統馬靴,准備隨時上馬拚殺;車兵俑有馭手和軍士兩種,馭手居中,駕馭著戰車,軍士分列戰車兩列,保護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凝視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將軍俑神態自若,表現出臨陣不驚的大將風度。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形健碩,肌肉豐滿,昂首佇立,鬃毛分飛,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像是賓士戰場的駿馬。這些都顯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寶庫。
遺產保護
㈧ 例:名山勝水 山水名勝 勝水名山(急需!)
國家風景名勝區是以具有科學、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主要滿足人對大自然
精神文化活動需求的地域空間綜合空間綜合體。國家風景名勝區源於古代的名山大川,與現代國際上的國家公
園接軌,其價值達到世界級的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達到國家級的為國家遺產。
無論是農業文明時代的天下名山,還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公園和生態文明時代的自然文化遺產,都是滿
足人類在不同發展階段對大自然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是人與自然精神往來的場所。人與自然這種復雜的精神
聯系也是區別於其他高等動物的標志之一。
1 、人與自然精神聯系的含義
人類為了滿足人的物質生產和生活需要,對大自然進行開發建設和索取等括動都屬於物質聯系。而人與自
然的精神聯系,是指人對自然現象的認識、精神寄託、規律探索等行為,其主要有崇拜、祭祀、欣賞、歌頌、
探索、研究、體驗等表現形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生產、生括水平的提高面日益深化同時也反作用於
物質聯系。
人類與自然的這種精神聯系從同一自然對象的混合(物質生產對象與精神活動對象)功能,到不同自然對象
的功能分異或者說精神文化活動的特點與發展,大體劃分為四個時代:(1 )漁獵採集時代——自然崇拜關系
漁獵採集時代生產力極低,人們靠漁獵採集維持生存與發展,對大自然有強烈的依賴關系,對天地萬物之
間的關系,無所了解,只靠天賜良機、人碰運氣才能生存與發展。因此人對大自然的種種物象的認識莫不存在
迷信與崇拜,人與自然的精神聯系是普遍的自然崇拜關
系。
C )農業文明時代——情感關系
中國「名山」,是農業文明時代的產物,在「靠天吃飯」的農業時代,人與大自然的物質關系是索取、種
植和飼養,很大程度上依賴大自然,並產生了敬畏、崇拜、祈求與親和的情感。這種關系,已經從遠古的普遍
自然崇拜,上升到選擇名山大川作為大自然的原型和代表,進行各種反映天人關系的精神文化活動。天下名山
從作為普通的物質生產和經濟開發對象的自然山嶽中分離出來,專門作為人對自然的精神文化活動勝地,並受
到保護。在中國數千年的農業文明時代,名山積淀了深厚的山水精神文化,發展了多種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
:
①帝王封禪祭祀據文字記載,早在先秦時代,已形成「天子祭祀天下名山大川,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
「的祭祀禮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祀的最高形式是帝王封禪五嶽之首泰山,積淀了兩千多年來世界
上特有的帝王封禪祭祀文化。
②游覽與審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也許是名人登嶧山(今在山東鄒縣東南)和泰
山的游覽審美活動的最早記錄。孔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讓仁者和智者從不同角度領悟山水「生養萬物
,取益四方「,使」國家以寧「的品格。反映了文人在農業文明時代與自然山水的精神關系。這種山水比德觀
念,對後世山水審美有深刻影響。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遊山玩水已成為時尚,尤其是唐宋以來,更成為名山的
重要功能。
③宗教文化與活動宗教文化對名山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宗教活動逐漸成為名山的重
要功能之一。創立於東漢末年的道教以「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為主旨,名山是他們采葯煉丹、得道成仙的理
想場所。到了唐代,道教盛行全國,並形成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道教名山體系。其中有
30處現已成為國家風景名勝區,有3 處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佛教傳入中國後,受道、儒思想的影響,遂與
名
山結緣,形成「天下名山僧佔多」的局面。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均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另有4 處佛教文化
遺
產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④創作體驗、師法自然山水文化創作體驗是中國風景名勝區特有的高級功能。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山大
川不僅成為審美對象,還開創了山水文化創作的體驗功能。許多文人墨客,深入名山,寄情山水,賦詩作畫。
如謝靈運踏遍大江南北,賦詩寄情,成為中國山水詩的宗師。山水詩的創作在唐宋進入了高峰,「一生好入名
山游「的李白,深感名山與創作的關系,得出」名山發佳興「的結論。詩畫同源,山水畫派也是在南北朝時形
成的。如山水畫宗師宗炳,「棲丘飲谷三十餘年,不知老之將至」。每當游履山川歸來時,便將其「圖之於室
,卧以游之「。此後山水畫家人才輩出,他們無不深入名山大川,師法自然。正如明末清初僧人畫家石濤被黃
山的自然美所吸引,長駐黃山「搜盡奇峰打草稿」,成了黃山畫派的創始人之一。除了詩畫以外,山水游記、
散文及山水園林、山水盆景等無不源於名山勝水。據統計,在擁有近5 萬首全唐詩電子檢索中,描寫風、山、
水
、樹林、石以及雲等自然景觀要素的詩分別佔41.49 %、37.46 %、27.62 %、15.23 %、11.52 %、11.52
%。足見自然景觀在詩人心目中的分量。
⑤問奇於名山大川——探索山水科學大自然不僅給人以靈感和情感,而且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宋代博學
家沈括游雁盪山,觀奇峰異洞深受啟迪,而作出流水侵蝕作用的科學解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一生「問奇於
天下名山大川「,以」性靈游求美,驅命游求真「,既欣賞山水之美,又探索其成因。他不僅是旅行家、文學
家、地理學家,而且是名山風景科學的開創人。正如英國科學技術史學家李約瑟博士評價徐霞客說的,「他的
游記,讀起來並不像是17世紀學者所寫的東西,而像是20世紀野外勘察家所寫的考察日記「。可見,中國名山
早在宋明時代,就孕育了科學研究功能。
⑥隱讀名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高士隱居於名山勝水,如莊子、東方朔、嚴光、嵇康、陶淵明、陳
摶、王夫子等。他們崇尚自然,超然塵外;不求功名利祿,隱居山水之間;讀書寫作,陶冶情操;養浩然正氣
,揚民族氣節,留下許多代表中華民族的與青山綠水長存的精神文化。
名山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勝地,也成為學術交流的場所。唐宋以來,尤其是宋代,在名山風景區建立了不少
書院。如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武夷山的紫陽書院、嵩山的嵩陽書院等,有的名山多達十來個書院,這也是農業
文明時代中國名山特有的現象。
中國農業文明時代天下名山的功能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精神聯系的不斷發展與深化。數千年來
,有的功能消失了,如祭祀隱讀,有的功能發展了,如游覽審美、探索規律等,這些都是屬於建立在情感基礎
上的精神文化功能。
(3 )工業文明時代——理性關系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科技開創了工業文明新時代。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性相對減弱,與此同
時,掠奪性的開發、對大自然的破壞也日趨嚴重。19世紀後半期,美國在西部大開發時,要求國會圈地保護,
讓世世代代的美國人都能享受這美麗的大自然。經國會通過、總統簽署,1872年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國家
公園——黃石國家公園。100 多年來,國家公園運動波及全世界,現在世界上已有200 多個國家建立了2600多
個
國家公園,平均占其國土面積的2.4 %。一位美國政治家說,「如果說美國對於世界文明發展做過貢獻的話,
恐怕最大的就是設立國家公園的創見了。「1974年,國際自然及自然保護聯盟制定了如下4 條國家公園標准,
成
為國際共識。
①面積不小於10km2 ,具有優美景觀、特殊生態或地形,具有國家代表性,未經人類開采、聚居或建設;
②為長期保護自然原野景觀、原生動植物群、特殊生態系統設置的保護區;
③應由國家最高權利機構採取措施,限制工商業及聚居開發,禁止伐木、采礦、設廠、農耕、放牧及狩獵
等行為,以有效地維護自然及生態平衡;
④保持現有自然狀態,准許遊人在一定條件下進入,可作現代及未來的科研、教育、游覽與啟智場所。
國家公園是工業文明時代,人與自然精神文化(包括科教)關系的紐帶,它的特點是建立在理性即科學基礎
上的精神關系。我國於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風景名勝區——中國的國家公園,至今已有151
處
。其中絕大部分是歷史上的名山大川。所以我們應繼承名山的優秀傳統,加強科研、教育功能與國家公園接軌
。
國家風景區的建立,是名山風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農業文明時代人與自然精神關
系中的感性關系階段已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人與自然精神關系的理性階段。強調保護原生自然本底,強調科研、
科普和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使國家公園成為種質資源庫、自然博物館、生態實驗室和環境教育課堂,限制遊人
及其服務設施的數量,使人與自然的精神關系,建立在理性的科學基礎上。
(4 )生態文明時代——倫理關系
後工業時代高科技的發展,使人類的生產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也給大自然帶來空前的破壞。
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已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聯合國環境署發表的《全球環境二千年展望》的
報告指出,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已遭嚴重破壞,全球80%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或被破壞。我國國土荒漠化速度
也是史無前例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2460km2 的速度擴展。
面對地球村的綠色家園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干擾、改造和毀壞,人們不僅要有整體的保護意識,更需要
保護那些傳統的自然文化遺產和搶救那些尚未被破壞的具有科學、美學和歷史文化價值的自然保護區、自然風
景區,以滿足人類對大自然的精神文化的需求。這已成為全球的共識。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公約的形式聯合全世界的力量,
來保護全球最珍貴的遺產。保護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之世代傳承,永續利用,這也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這表明風景名勝區——自然文化遺產功能的發展已進入生態文明時代,生態保護原則已成為風景區保護的首
要原則。這種精神文化關系,是建立在發揚傳統、突出生態價值的基礎上,承認自然界的生物同人類有著同樣
的價值和權利。尊重自然,愛護生態,使人對自然的情感、理性的關系提高到「倫理」關系,並藉以從精神、
倫理和科學上指導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2 、保護與發展
保護是任何時代遺產發展利用的前提。沒有保護就沒有天下名山,沒有風景區和國家公園。
農業文明時代的中國名山,是靠全社會來保護。帝王下詔「凡五嶽及名山,……皆禁樵採。」(大唐六典。
尚書工部卷)具體到一座山,如「天台山中避封內四十里,為禽獸草木長生之福庭,禁斷采捕者」(唐睿宗《
復
建桐柏觀敕》)。文人從山水審美價值觀進行歌頌和保護。宗教從仙山佛國意識保護寺觀及其環境。百姓及全
社
會都以風水意識進行有效保護,這就形成農業文明時代的天下名山保護體系。除了戰爭,名山一般都能得到有
效保護。
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公園,都是立法保護,並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如在美國,保
護國家公園,帶有政治任務性質,每屆總統都要為此做出努力,總統有國家公園顧問。
生態文明時代,地球已成為「地球村」,保護自然文化遺產,已成為全球戰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公約
的形式聯合世界的力量,保護全人類最珍貴的遺產。公約要求簽約國政府竭力保護好所在國的世界遺產和國家
遺產。截至2001年底,全球世界遺產已有721 項,其中有28項在中國。
可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遺產的保護也是不斷發展的,從家族遺產(傳家寶),國家遺產(國寶),到世
界遺產(人類瑰寶)。無論什麼時代,保護遺產的宗旨都是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發展遺產地的精神文
化
功能和科教功能,禁止對遺產地進行過度經濟開發,使之世代傳承,永續利用。因為遺產地風景區內精神文化
功能的發展,必然會促進區外服務設施的開發建設,從而為本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只要保護好區內的
自然生態本底,適當的建設也可為所在地區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
3 問題與對策
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認為,除了自然災害,世界遺產所面臨的主要威脅還有人為的因素,包括國際戰爭、
地區或國內沖突、大型工程和大眾旅遊及其失控的旅遊開發等。
目前,對中國的自然文化遺產和風景區的最大威脅便是失控的旅遊開發,尤其是錯位的、超載的旅遊開發
已經造成國家風景區和世界遺產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在中國,80%左右的風景區都有上千年的開發歷史
,按現代生態文明時代對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原則,使得不少名山風景區早已「超標」了。尤其是近十幾
年的錯位、超載開發,不少風景區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結果,自然度、美感度和靈感度嚴重下降,自然
生態系統遭到空前破壞。有的風景區正蛻變為吃喝玩樂的游樂場,所謂的國寶、人類瑰寶儼然成了少數決策者
和股民的搖錢樹。
遺產地風景區的「三化」只迎合了那些缺乏自然科學知識和歷史文化知識、缺乏山水審美素養,狂熱追求
物質享受者的胃口,為經營者牟利,而給國家和全人類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我國的世界遺產和國家風景區面積雖然還不到國土面積的1 %,但卻是國土中的精華,是大自然中最高精神
文化活動場所,具有多種高級功能。它好比音樂中的交響樂,戲劇中的京劇。不能為了賺錢,就迎合聽不懂交
響樂、看不懂京劇者對物質享受的興趣,讓他們在舞台上擺攤叫賣、在劇場里架床設鋪,而嚴重破壞天然大舞
台和影響觀眾的效果,嚴重干擾高素質者對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科學文化探求。
對此,美國國家公園手冊就指出:「允許公園被用於商業目的旅遊,是對國家公園的獨特、絕佳財富的浪
費,所有這類旅遊都應被制止。「」必需的公園內宿營地應根據自然景觀要素來設計和操作,豪華賓館無疑是
不合適的「。」把保護生態系統作為公園的根本目的……成為限制遊客設施的理由。「」遊人接受『野外生活
方式『、』野遊體驗『、』公園體驗『。「
韓國國立公園畫冊的大標題寫道:「韓國國立公園無與倫比的美麗,這里只邀請熱愛自然的人。」
把風景區、遺產地當作旅遊經濟區開發,不僅破壞了中國名山精神文化功能的優秀傳統,更不符合現代國
家公園和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的科學要求。例如,某名山的決策者提出要「把山頂建成熱鬧非凡的天上城市」,
「把風景的名山,改造成經濟的名山。」在此方針指導下,這座反映農業文明時代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縮影的名
山,被改造成山下城市上山,山頂鬧市蓋頂,還有中山小市,三條索道一條公路聯成的商業山。山周圍還有幾
十處採石場,開山取石。近來又搞什麼「名人名花園」,還要修破壞性極大的抽蓄能電站。只要有利可圖,什
么項目都可上。如此開發「經濟的名山」,是對中華民族和全人類最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的最大破壞。去年,
一位美國文物專家慕名參觀此山以後,對洛杉磯時報記者說:「此山使我大吃一驚,居然還有索道纜車、垃圾
和唯利是圖的商業活動……。「
另一名山也不例外,不僅修了三條索道,造成地形、生態破壞和視覺污染,而且還在核心區精華地段大興
土木,繼續進行錯位、超載的開發。在山頂建體量大、耗能大、服務人員多、污染大的星級豪華賓館、飯店、
商店等。在坡度很大的山腰溪谷間建水庫、修蓄水池,把山中20個大小水庫蓄水池,聯成長達40km的給排水管
網,開崖鑿壁、壘壩蓄水,破壞了此山的水系、生態、花崗岩體,造成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此山是一座自
然美學、自然科學和歷史文化(無形文化)價值極高的名山,尤其是自然美學價值,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這
樣
一座完美無瑕通體皆美的名山,今日為了少數人(股民)利益,而遭此破壞,傷痕累累,嚴重損害了國家文明
形
象,損害了作為人類遺產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199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瀕危名錄》,其理由是:
(1 )公園東北邊界外4km 處,計劃采礦,將影響威脅公園;
(2 )違規引入非本地物種——湖生紅點鮭魚與本地的刺喉鮭魚競爭;
(3 )道路建設與遊人壓力;
(4 )野牛的普魯氏菌病可能危害周邊地區的家畜。
對此,柯林頓政府於1996年以6500萬美元收購了計劃采礦的私人土地,解決了區外的威脅,其他問題尚未
完全解決。據1993年資料對比黃山與黃石的旅遊利用強度,黃山要比黃石大16.2倍,現在就更大了,其他問題
要比黃石國家公園嚴重得多!按黃石以上的「入危」標准,黃山、泰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該不該列入《世
界
遺產瀕危名錄》,難道還用思考嗎?更有甚者,有的風景區為了牟利,還搞什麼「鬼文化」、「開棺立屍」、
賭
場以及名目繁多的人造景觀等等。凡此種種,都在開發旅遊的口號下進行的,有的還是在「文明山」、「衛生
山「、」十佳單位「等桂冠下暢通無阻地進行的。要知道,破壞世界遺產是現代社會最不文明的行為!出現上
述
問題的主要原因有:
(1 )管理不力、缺乏權威
世界各國的世界遺產和國家公園都是中央直接管理,而我們卻違背公約的承諾,交給地方政府甚至旅遊
公司去管,這是世界極罕見的不負責現象。對比之下,韓國只有20個國立公園,由中央國立公園管理公團直接
管轄,僅中央機構的公務員就有67人;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編制更大。而我國151 個國家風景區,只有建設部
城建司下屬一個風景處共3 個人管,而且只管「業務」,有何權力!
(2 )立法滯後
保護自然文化遺產的立法,滯後於開發資源的行為,於是就拿開發區的政策,來套風景區、遺產地的開發
,難免不導致錯位的破壞性開發。
(3 )遺產保護利用對科技的要求很高,世界各國都以科技決策為基礎,而我國都是以政府長官(決策者)說
了
算。從80年代初到現在,許多專家、教授、院士,就風景區、遺產地的管理體制、保護利用、制止破壞性開發
等問題,不斷向人大、政協直至國務院寫信提建議,結果都被推到各部門不了了之。
(4 )無法體現公益性對遺產地、風景區的保護利用,屬公益性的事業,是政府行為,應有政府財政支持。
如2000年,韓國20個國立公園的經費,相當於6 億人民幣,其中一半是國家支出,其餘是門票收入和團體捐助
;
美國國家公園的經費為43億美元,其中國家出資20億美元,社會團體捐助23億美元。而我國151 個國家風景區,
國家只出1000萬元人民幣,有的地方政府每年還向其風景區要幾千萬元人民幣,從而迫使風景區提高門票價格
並擴大商業開發規模。此外風景區多種破壞性的旅遊設施,在一條龍服務的口號下,千方百計引導遊人「消費
「,最後都落實到遊人身上。如何體現社會公益性呢?(5 )問題停留在協商階段對於世界遺產和國家風景區,
有的決策者缺乏認識,用經濟開發區方針政策去套。有的是為了局部利益,一意孤行地搞破壞性開發去發財。
前者加強宣傳教育即可,後者非法律與禁令不足以制止。面對風景區遺產地如此嚴峻的威脅,建議國務院和人
大應該當機立斷,採取緊急措施,拯救遺產地和風景區,不能老推給部門去「協商」,推一天就毀一片。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建議採取如下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1 )必須由最高領導下決心,建立國家遺產管理局,直接管理國家級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及自然文化遺產,
其人員即從分屬於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和林業局等處加以組合,由國務院任命局長確定編制。因這三類遺產都
屬於保護性的資源,科技含量很高,所以在管理上都有共性。而且在國際上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及其相關學科系統接軌。這就加強了權力、權威,克服政出多門,條塊分割的局面。如果各部門不協作,那麼
建議先由各部、局相應提高遺產管理處為遺產管理司,直接管理所屬遺產。尤其是建設部應建立國家公園管理
司,與國際上國家公園接軌,這也是「入世」後的形勢要求。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建立之初就明確是中國的國
家公園,現在應在整治的基礎上正名為國家公園,並參與國家公園的國際組織,而不是以風景區的低要求,大
搞破壞性開發。
(2 )建立國家遺產保護法,或分別建立自然、文化、自然與文化遺產(國家公園)法。
(3 )抓緊遺產地風景區的整治,以保護為前提,按功能分區原則整治錯位開發。以保護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
性,並突出生態保護為重點,嚴格整治超載開發,做到分區定位建設,限量旅遊,永續利用。
(4 )應明令禁止在風景區內招商引資搞旅遊經濟開發。與國際接軌,按國家公園標准要求,我國絕大部分風
景區內,都已經處在超載開發狀態,只能減不能加!風景區是國家遺產不是企業,不是商品,應禁止上市,並
不
准出讓或變相出讓。
(5 )建立有關學科組成的遺產專家委員會,參與科技決策、咨詢和監督。
(6 )國家應從旅遊收入中提取部分資金,支持風景區的保護管理,鼓勵社會捐助。
(7 )傳播遺產知識,培訓有關幹部。
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和科學研究表明,世界遺產和國家公園沒有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是難以實現有效地保護
,使之世代傳承,永續利用。尤其是處於轉型期的我國,體制不顧、法制不全,經濟發展和開發速度很快。對
不可再生的保護性資源來說,一旦破壞,就難以復原。世界遺產、國家風景區是祖國壯麗河山的縮影,是國土
景觀的精華,是祖國文明歷史的見證。保護遺產,傳承文明,永續利用是現代文明的標志和象徵,我們不能無
動於衷!(
㈨ 夢見在大水裡劃船,風景非常的美
你好,這個夢里水代表財運,船代表你的事業
好風景中順利行船,說明你最近一段會財運順利,事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