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景觀
㈠ 景觀要素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文化:每所校園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進行景觀設計時,要把握校園歷史的延續,保留文化的部份,應適當地考慮將校園的文化、歷史體現在校園的環境設計中。讓師生在其中能感受到學校的文化氣息。②學習: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各教學樓、宿舍樓前進行綠地的設計,為在校人員提供一個或賞、或游、或學習的完美空間。③交通:大學校園師生眾多,一般人數都在一萬以上,要讓校園內的道路既能疏導交通,又能讓穿越其中的師生感受經過設計的環境的美麗,盡量減少無效的道路設計,使得在校師生能更高效率的工作學習。④休閑娛樂:在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讓學生能夠多方面方展,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功能、定位特點:是園林景觀項目成敗的關鍵,是園林景觀區別於純粹藝術設計的重點,是園林景觀設計方向的指導核心。2.主題、立意特點:是形成園林景觀特色的主要因素。3.空間、尺度特點:復合項目環境定位,一般以強調舒適宜人為主,少數以體現大氣簡潔為主。4.材質、元素特點:包含綠化苗木、硬質景觀材料、以及裝飾小品的運用,特點是要強調項目特色,考慮人性化、考慮經濟性、安全性、合理性和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5.造型、細節特點:是體現項目設計價值和品質的重點,是點睛的部分。6.藝術、文化特點:是園林景觀長期性價值體現的重點,只有藝術性較高、具有文化內涵的園林景觀作品,才會突破視覺感知的局限,
景觀設計要素是組成居住區環境景觀的素材。常見分類分為九類:1.綠化種植景觀,包括植物配植、宅旁綠地、隔離綠地、架空層綠地、平台綠地、屋頂綠地、綠籬設置、古樹名樹保護2.道路景觀,包括機動車道、步行道、路緣、車檔、纜柱3.場所景觀,包括:健身運動場、游樂場、休閑廣場4.硬質景觀,包括:便民設施、信息標志、欄桿或扶手、圍欄或柵欄、擋土牆、坡道、台階、種植容器、入口造型5.水景景觀,包括: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觀用水6.庇護性景觀,包括:亭、廊、棚架、膜結構7.模擬化景觀,包括:假山、假石、人造樹木、人造草坪、枯水8.高視點景觀,包括:圖案、色塊、屋頂、色彩、層次、密度、蔭影、輪廓9.照明景觀:人行照明、車行照明、場地照明、
㈡ 美國的自然文化景觀和人文景觀。
中文名稱: 美利堅合眾國
英文名稱: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簡稱: 美國、U.S.A.
所屬洲: 北美洲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主要城市: 紐約、舊金山、芝加哥、達拉斯
國慶日: 1776年7月4日
國歌: 《星條旗》
國家代碼: USA
官方語言: 英語
貨幣: 美元
時區: 西五區至西十區
政治體制: 聯邦制
國家領袖: 貝拉克·奧巴馬、約瑟夫·拜登、約翰·羅伯茨
人口數量: 3.0875億(2010年)
人口密度: 33.7人/平方公里(2010年)
主要民族: 美利堅民族、拉丁裔、非裔、亞裔
主要宗教: 新教、天主教、摩門教、猶太教
國土面積: 9,629,091平方公里
水域率: 6.76%
GDP總計: 14.780萬億美元(2010年)
人均GDP: 47,132美元(2010年)
國際電話區號: +1
國際域名縮寫: .us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基尼系數: 0.450(2007年)
人類發展指數: 0.902(極高,2010年)
國家象徵: 玫瑰花、藍寶石、白頭海雕
國名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簡稱美國(U.S.A),英語亦常稱之為 United States、U.S、The U.S、USA、The States或者America。America是以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綽號「山姆大叔」("Uncle Sam")。中文舊稱「花旗國」。 在漢字文化圈中,中國、朝鮮開始接觸美國時都稱為「亞美理駕國」,簡稱「美國」,別稱「花旗國」。但在由於日本與受中國影響較小,因此稱之為「阿米利加國」,簡稱「米國」。但中國仍有人稱其為米國,比如曾國藩就說過:「米夷質性淳厚,於中國時思效順」,但終究不是主流。現在中文譯名統一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
國旗
始建於1833年的華盛頓紀念碑與美國國旗
美國國旗別稱「星條旗」(The Stars and Stripes)、「古老的光榮」(Old Glory)和"The Star-Spangled Banner"。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旗面左上角為藍色星區,區內共有9排50顆白色五角星,橫排6顆、豎排5顆交錯。星區以外是13道紅白相間的條紋。50顆星代表美國50個州,13道條紋代表最初北美13塊殖民地。據華盛頓說:紅色條紋象徵英國,白色條紋象徵脫離它而獲得自由。更普遍的說法認為,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自由,藍色則象徵忠誠和正義。每年6月14日為「美國國旗制定紀念日」。在這一天,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對國旗的敬重和對合眾國的熱愛。
國徽
主體為一隻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鷹之上的頂冠象徵在世界的主權國家中又誕生一個新的獨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頂冠內有13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州。鷹的兩爪分別抓著橄欖枝和箭,象徵和平和武力。鷹嘴叼著的黃色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合眾為一」,意為美利堅合眾國由很多州組成,是一個完整的聯邦國家。 美國國徽
[2]格言
In God We Trust (英語:我們信仰上帝,1956年—今)(官方格言) E Pluribus Unum (拉丁語:合眾為一,1776年—今)(傳統格言)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美國版圖及各州州名
,D。C。),城市人口60。17萬(2010年,美國城市第24名),都會區人口558萬(2010年,美國都會區第7名)。城市面積177。0平方公里。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波托馬克河與阿考娜蒂河匯合處北端。市區建設規范工整,全市以國會大廈為中心,按南北、東西兩條線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四個區域,街道呈網狀,南北向、東西向各有22條街道。全市最高的建築物是坐落在詹金斯山上的國會大廈,它與白宮、最高法院的位置形成三角形,以顯示美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三權鼎立。
都市
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美國第一大城市(1790年至今)和第一大商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城市人口1,822。36萬(2010年),面積8,683。2平方公里;大都會人口1,889。71萬,面積17,405平方公里。
語言
無法定官方語言。英語是事實上的國家語言(21,480萬人,82。1%)。其他主要語言有西班牙語(2970萬,10。7%)、漢語(358萬)、法語(140萬)、塔加洛語(130萬)、葡萄牙語(110萬)、德語(110萬)。此外,還有其他336種語言在美國被使用,其中176種為本地語言。
獨立日
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在獨立戰爭後,1783年9月3日,美國與英國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國土
美國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三或者第四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在中國之前或之後。之所以排名不同,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美國領土總面積有不同統計方法及標准,不同的方法及標准得出的面積不同;第二是,是否有計算中國的部分爭議領土面積。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公布中國面積為約960萬平方公里,而美國面積為約937萬平方公里;美國國家審計局記載美國國土面積為9,629,091平方公里,而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記載美國國土面積為9,826,630平方公里,大英網路全書則記載美國國土面積為9,522,055平方公里。這些數據均與領土面積的計算方法有關。就美國而言,有資料稱其領土陸地面積約916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約17萬平方公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領海約20萬平方公里。這樣,937萬的數字是陸地面積加上了內陸水域面積的結果,963萬是在此基礎上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沿海水域面積,而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機構自2000年以後記載的982萬平方公里則是再加上了領海面積。而中國官方公布的中國面積則只包括了陸地和內水面積,並不包括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如果只計陸地面積,美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中國,在加拿大之前,加拿大排名第四。
時區
西五區至西十區。夏時制為西四區至西十區。東部時區(EST,西五區)、中部時區(CST,西六區)、山地時區(MST,西七區)、太平洋時區(PST,西八區)、阿拉斯加時區(AKST,西九區)、夏威夷時區(HST,西十區)。
國家象徵
美國國花為玫瑰花,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國石為藍寶石。國鳥為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 山姆大叔
定國鳥的國家。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傳說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1766。9。13--1854。7。31)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縮寫 ("u。s。") 相同,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 "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後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一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鬍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徵
地理
位置
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位於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海岸線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西部沿海地區分布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全國最低點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東南方,與內華達州接壤;最高點為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位於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脈的中段。
氣候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 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Nor'easter),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水文
從芝加哥約翰·漢考克中心俯瞰密歇根湖
美國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的母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屬冰川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生物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美國第一級行政區劃為州,正確來說,州並不是國家下設的區劃,而是由這些州聯合組成國家,因為美國為聯邦制,跟其他聯邦制國家一樣,其一級行政區擁有很大的主權。根據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多項裁定,各州與中央聯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權,但中央聯邦政府受到美國憲法的約束,而各州則有相當大的司法主權,但前提是不違反兩項原則: 一、其主權不能凌駕於中央聯邦政府及美國憲法; 二、其自行制定的州憲法許可權不能超過國家整體主權。 各州行政區劃多分為州直屬及地方所屬,而在層級方面有三級區劃也有二級區劃。州直屬的機構如統計局、監理所及公共衛生所等單位,地方政府則為郡,相當於部份國家的縣,通常各郡會在下設不同層級的區劃,在中西部最常見的是設鎮區。 今天,美國共分10大地區、50個州和1個直轄特區(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共有3042個縣或郡(county,路易斯安那州的郡為parish)。 地區: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阿拉斯加與夏威夷
人民生活
3。0875億(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3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次於中國、印度),[5]人口密度33。7人/平方公里(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79名,次於拉脫維亞、辛巴威)。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評價) 14。780萬億美元(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7,132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次於汶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 14。780萬億美元(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7,132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次於澳大利亞、瑞典)。 基尼系數 0。463(2007年)
貨幣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USD,$)
編輯本段人口
美國是一個城市化水平極高的國家,約有81%的人口居住在都會區中(2005年年中數據)。相較而言,全球城市化水平為49%。美國是個多種族的國家,有白人、黑人、有色人和亞洲人四大種族,分別占總人口的5%、70%、5%和20%。亞洲人約6000萬,主要是印度人(超過50%)和華人。 人類發展指數0。902(極高,2010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4名,次於澳大利亞、紐西蘭)
原住民
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其祖先大約是在4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或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到達。他們與亞洲同時代的人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例如用火、馴犬及某些特殊儀式與醫療方法。考古學和人類學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和中國人有著一樣的體質,如在美國有阿塔巴斯幹人、阿爾貢金人、易洛魁人、蘇人和馬斯科基人等。大約1萬年前,又有另一批亞洲人移居到北美北部,這就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維京人,
圖片 (5張)在一千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平均年齡
2008年,美國全國人口平均年齡為36。7 歲,其中男性35。4歲,女性38。1歲。全國人口平均壽命78。14歲,其中男性為75。29歲,女性為81。13歲。
姓氏
長期以來,美國使用最多的十大姓氏基本全是盎格魯-撒克遜姓氏。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顯示,「史密斯」仍為美國第一大姓,用這個姓的有230多萬人。第二名至第十名依次是約翰遜、威廉姆斯、布朗、瓊斯、米勒、戴維斯、加西亞、羅德里格斯和威爾遜。其中「加西亞」和「羅德里格斯」這兩個拉美姓氏首次進入「十強」。美國十大姓氏的變化反映了美拉丁裔人口猛增的趨勢。
編輯本段科教文衛
教育
在美國,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責任,而非聯邦政府。不過,聯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過控制教育基金來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有法定義務在公立學校接受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分公立、私立兩種,大部分是公立學校,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制。另外,中小學校一般免費或半費供應午餐,學生由校車定點接送。通常,18歲才可以畢業,但是許多州允許16歲以上的學生離校。除了上公立學校,家長也可以選擇在家教育孩子,或送他們去教會或私立學校。高中畢業後,學生們可以選擇上公立或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從聯邦或州政府接受經費,也接受其他管道的資金,但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後仍需償還學生貸款。私立大學的學費通常比公立大學還高。 高等教育 建於1636年的哈佛大學:全球最卓著大學之一
美國的大學很多,從360多年前移民美國的清教徒創建全美的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後,美國的高等教育繼承了歐洲古老大學如英國的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傳統。發展到今天已有2600多所頒發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四年制大學。而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則多達3400所。這些大學沒有固定的形式,有大有小,大的如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有近5萬名的學生,小的如加利福尼亞州的幽泉學院(Deep Spring College)只有26個學生。有的大學校園廣闊美麗,教學設施齊全,有的大學則設在鬧市當中的幾所其貌不揚的教學樓裡面,校園和周圍的市區沒有高牆和周圍的市區完全融合在一起。美國的大學也有著公立和私立之分,有四年和兩年之分,有區域性和全國性之分,有專科學院和綜合學院之分等等。這些學校完全獨立,與哪個政治、教派都沒有關系,每個大學的日程表、教綱、教育宗旨,連發給各個教學員工的工資都不一樣。 美國的平均教育水準極高,聯合國的經濟指數調查中將美國的教育水準列為世界第一。目前有7,660萬的美國人正在接受教育(從幼兒園直到大學都包括在內)。美國的許多高等院校有非常大競爭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學中,美國佔168所,前20名中,美國佔17所。全美有約3600所大學。而最有名的有六所: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每次的全美或世界大學排名都能進前10名;超過80%的美國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這六大名校之一學習或工作。哈佛大學的文科、商科是美國公認最好的;耶魯大學的法科則是連續多年穩居全美第一;醫學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計算機科學則是卡耐基梅隆大學;量子通信與計算則以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見長;地質科學與理論物理則屬加州理工學院的強項;麻省理工學院則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以上因素使美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樞紐,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慕名前來升學。 其他享譽世界的美國高等學府還有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芝加哥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喬治敦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等。
景點
美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民族文化使它成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國家。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大峽谷國家公園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就位於此。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還有適於冒險者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黃石國家公園大稜鏡溫泉:全球首個國家公園
美國共有21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其中2項與加拿大共有),其中包括8項世界文化遺產,12項世界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分別是:梅薩維德國家公園(1978年)、黃石國家公園(1978年)、大沼澤地國家公園(1979年)、大峽谷國家公園(1979年)、獨立廳(1979年)、克盧恩和蘭格爾—聖伊萊亞斯諸公園(1979年,1992年,1994年)、紅木國家公園及州立公園(1980年)、猛獁洞穴國家公園(1981年)、奧林匹克國家公園(1981年)、卡霍基亞墩群遺址(1982年)、大霧山國家公園(1983年)、波多黎各的福塔萊薩和聖胡安國家歷史公園(1983年)、自由女神像(1984年)、約塞米蒂國家公園(1984年)、查科國家歷史公園(1987年)、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1987年)、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1987年)、陶斯普韋布洛(1992年)、卡爾斯巴德洞窟國家公園(1995年)、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1995年)、帕帕哈瑙莫誇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2010年)
節日
美國聯邦法定假日 假日中文名 英文名 日期
元旦 New Year's Day 1月1日
馬丁·路德·金日 Birthday of Martin Luther King,Jr。 1月第三個星期一
華盛頓誕辰日 Washington's Birthday 2月第三個星期一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Memorial Day 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美國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7月4日
勞動節 Labor Day 9月第一個星期一
哥倫布日 Columbus Day 10月第二個星期一
退伍軍人節 Veterans Day 11月11日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 11月第四個星期四
美利堅合眾國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是個多文化和民族多元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總量超過三億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今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全球20%,其在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娛樂等諸多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均領銜全球,是世界的超級大國。
㈢ 瑞士的風景介紹
出遊時間:瑞士的雪山一年四季都可拍攝,但比較好的季節應在7月至10月間。在此期間,風和日麗,山頂不會出現暴風雪天氣,空氣潔凈、透徹,特別適於攝影創作。
氣候條件:瑞士各地氣候多變,但普遍溫和。北部高原地帶,氣候舒適。阿爾卑斯山脈以南地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氣溫偏高,全年氣候宜人。
交通住宿:上山的火車票一般都是往返的,要掌握好時間。中午可在山頂的西餐廳享用瑞士大餐。在山下有一些酒店可住宿,但價格都不便宜,建議當天返回。
器材裝備:建議使用廣角鏡頭,這樣可以拍出雪山的氣勢。還有一定要帶好備用電池,山頂溫度較低,自動相機的電池消耗較大,要做到有備無患。很多旅遊者喜歡去瑞士滑雪,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去瑞士拍雪。
瑞士全國主要分為三大區域:阿爾卑斯山脈、瑞士高原地區和汝拉山區。阿爾卑斯山脈是由花崗岩、片麻岩、結晶岩和石灰岩構成的;瑞士高原是由磨礫層形成的;汝拉山區是由石灰質形成的。正如瑞士著名作家赫爾曾經講過:「瑞士人因為造了這樣好的山脈而感到自豪。」
瑞士最奇特壯觀的風景當屬海拔3454米的歐洲之巔--少女峰。立於峰頂,舉目四眺,天寬地闊,風光迷人。座座雪峰如同柄柄利刃直插雲天。皚皚白雪與璀璨的陽光交相輝映,在深藍色的天幕襯映下,格外耀眼。雪峰的受光部位冰雪稜角分明,背光部位雪層舒緩柔軟。 層層白雲似涌動的波濤,在腳下形成巨大的陣勢;一切是那麼的純凈,那麼的聖潔。
㈣ 景觀設計的設計價值
1.1景觀作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觀一詞最早可追溯到成書於公元前的舊約聖經,西伯來文為noff,從詞源上與yafe即美(beautiful)有關。在上下文中,它是用來描寫所羅門皇城耶路撒冷壯麗景色的(Naveh,1984)。因此這一最早的景觀含意實際上是城市景象。可以想像,這是一個牧羊人,站在貧瘠的高崗之上,背後是充滿恐怖而刻薄的大自然,眼前則是沙漠綠洲中的棕椰與橄欖掩映著的亭台樓閣宮殿之屬。因此,這時的景觀是一種鄉野之人對大自然的逃避,是對安全和提供庇護的城市的一種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徵。景觀的設計與創造,實際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築的城市。
1.2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和附屬
人們最早注意到的景觀是城市本身,景觀的視野隨後從城市擴展到鄉村,使鄉村也成為景觀(Cosgrove,1998,P70)。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封建領主制將人束縛於君權之下,人被系於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滿神秘和恐怖,且又為人類生活之母,對土地的眷戀和依賴,使人如母親襁褓中的嬰兒。城市資本主義的興起使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土地的價值從生存與生活所必須的使用價值,轉變為可以交換的商品和資源,人與土地第一次分離而成為城裡人。新興的城市貴族通過強大的資本勾畫其理想城市,同時不斷向鄉村擴展,將其作為城市的附屬。新貴族們想用理想 城市的模式來組織和統領理想的鄉村風景,實現一種社會的、經濟的和政治的新秩序。
1.3景觀作為城市的逃避
景觀作為視覺美的含意的第二個轉變,源之於工業化帶來的城市環境的惡化。工業化本身是文藝復興的成果,至少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各大城市,城市環境極度惡化。城市作為文明與高雅的形象被徹底毀壞,相反成為醜陋的和恐怖的場所,而自然原野與田園成為逃避的場所。因此,作為審美對象的景觀也從欣賞和贊美城市,轉向愛戀和保護田園。因此才有以Olmsted為代表的景觀設計師(LandscapeArchitect而非Gardener)的出現,和景觀設計學(LandscapeArchitecture而非Gardening);因此才有以倡導田園風光為主調的美國城市公園運動,和以保護自然原始美景為主導的美國國家公園體系;因此也才有霍華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園城市和隨後的田園郊區運動。
文明社會關於景觀(風景)的態度經過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轉變的軌跡從逃避可怖的大自然而嚮往壯麗的城市,到設計與炫耀理想的城市,並把鄉村作為城市的延伸和未來發展的憧憬,進而發展到畏懼城市、背離城市,而把田園與郊野作為避難之所,從而在景觀中隱隱地透出對自然田園的珍惜與憐愛。
景觀的這一審美內涵上的遞變,也明顯地反映在景觀保護、設計、創造及管理的態度上。
景觀作為審美對象的含意及遞變
社會經濟形態庄園及封建領主制經濟為主文藝復興時期,城市經濟上升工業化,城市經濟主導
美的景象(景觀所指)神聖而壯麗的建築的城市美的鄉野,作為城市的延伸和城市經濟的資源美的田園與自然,作為對城市的逃避和對抗
景觀的營造宅院、宮苑在描繪和再現鄉村風景的同時,營造城市化、幾何化的自然(如巴洛克園林)將自然引入城市(公園和綠地系統)或將城市引入田園(田園城市和田園郊區)
景觀作為視覺美的感知對象,是基於物我分離的基礎之上的,即人作為欣賞者。但同時,人在景觀中寄託了個人的或群體的社會和環境理想。陶淵明的桃花源也正是這樣意義上的景觀,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是中國士大夫的社會和環境理想的典型。
但桃花源里人或者說內在人眼中的景觀則另有一番含意,即景觀作為一個棲居地。 2.1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觀都是人類居住的家,中國古代山水畫把可居性作為畫境和意境的最高標准。無論是作畫或賞畫,都是一種卜居的過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是場所概念(Place)的深層的含義。這便又回到哲學家海德歌爾的棲居(Dwelling)概念(Heidegger,1971)。棲居的過程實際上是與自然的力量與過程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諧的過程,大地上的景觀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對自然的適應、改造和創造的結果。同時,棲居的過程也是建立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因此,作為棲居地的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城市的龍山或靠山,村落背後的風水林,村前的水塘,房子後門通往山後的小路,還有梯田和梯田上的樹叢,甚至是家禽、家畜、蔬菜、瓜果,都是千百年來人與自然力相互作用、取得平衡的結果,是人們對大自然豐饒的選擇和利用,也是對大自然的刻薄與無情的迴避和屈服。桃花源的天人和諧景觀並不是歷來如此,也決非永遠如此,正是在與自然力的不斷協調過程中,有時和諧,有時不和諧,最終自然教會了人如何進行生態的節制,包括如何節約土地和水,保護森林,如何選地安家,如何引水築路,如何輪種和配植作物,懂得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孟子·梁惠王);懂得仲冬斬陽木,仲夏斬陰木(周禮·地官)。
城市中的紅線欄桿、籓籬城牆、屋脊之高下、門窗之取向,農村的田埂邊界、水渠堤堰,大地上的運河馳道、邊境防線,無不是國與國,家與家和人與人之間長期競爭、交流和調和而取的短暫的平衡的的結果,即Jackson所謂的政治景觀(1984)。
2.2景觀是內在人的生活體驗
景觀作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體的人與具體的場所聯系在一起。景觀是由場所構成的,而場所的結構又是通過景觀來表達(Norberg-shulz,1979,P8)。與時間和空間概念一樣,場所(地方)是無所不在的,人離不開場所,場所是人於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處,場所使無變為有,使抽象變為具體,使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個認識和把握外界空間和認識及定位自己的出發點和終點。哲學家們把場所上升到了一個哲學概念,用以探討世界觀及人生(Casey,1998;Heidegger,1971);而地理學家、建築及景觀理論學者又將其帶到了理解景觀現象的更深層次。對場所性的理解首先必須從場所的物理屬性,主體人與場所的內-外關系,以及人在場所中的活動,無所不在的時間,四個方面來認識.這四個方面構成景觀作為體驗場所的密不可分的整體。
⑴場所的物理屬性
場所由空間和特色兩部分構成,也可理解為空間和資源特徵。關於空間的結構的分析,一個是點--結--線--面模式,最典型的是Lynch的節點-標志-路徑-邊沿-區域模式(1969),和內--外(Outsider-Insider)模式。後者可通過底面、頂面、圍合、豁口、邊界等元素來分析,並通過向心性、指向和節奏來強化空間感。在中國人的景觀認知模式中,場所現象的空間更象盒子中的盒子,無論是風水模式、中國畫中的空間構圖、宗教神話中的洞天福地,都體現了這種空間模式的存在,可把它稱為葫蘆模式(俞孔堅,1998)。點--線--面模式與葫蘆模式是可以結合的,這種結合將更有利於我們對空間的把握。
而空間的特色則是由更為具體的物質成份及其狀態所決定的,它具體描繪了構成空間的元素或成份,物體質地,光線色彩,形式等,形成地方特色的氛圍。如哈尼族村寨景觀中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雲,黑色的土地,墨綠色的森林,長著青苔的房頂,著紅衣服的哈尼少女,趕著老黃牛回家的老人的吆喝聲,竹筒飯的消香……。所有這些共同鑄成了一個場所的特色和氛圍。這些都形成了景觀的地方個性,或地理性格。
⑵關於主體人的內-外關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觀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景觀的表達,而後者是景觀的印象。後者以一種走出景外看景的距離感和主客觀分離的姿態來研究景觀,導致了景觀作為風景的藝術觀,以及景觀作為實證地理學的區域概念和系統概念的科學觀,人文地理學及現象學則強調對景觀的地方性的認識必須是人在景中的,Jackson(1984)對景觀的理解正是基於此。他認為景觀存在於人類的生活之中,而它不是人們觀看的對象;景觀是一種社會生活的空間,景觀是人與環境的有機整體,這與實證主義的主-客觀分離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景觀的評判是作為一個生活和工作的空間,而且是站在那些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立場和角度來評判和認識的;所有景觀都表達了一種理想,一種經世不衰的,在大地上創造天國的理想。
⑶關於場所的功能或人的活動:定位和認同
場所(地方)是人與自然秩序的融合,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體驗的最直接、最具體的中心,與其說場所是通過其地點、屬性或者社區所定義的,不如說它們是通過人在特定場合下的體驗所定義的(Relph,P141)。場所在英文中的含意與發生,產生(Takeplace)相聯系,世界上大多數民族和文化中關於世界創生的傳說都是把混沌無秩作為世界前的狀態。當天地分開,晦明有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鳥、獸、人文開始成形之時,便有了場所。所以場所使無變為有,從無秩走向有秩,所以場所的形成在於對世界的組織,將世界分化為性質上各有區別的獨特的中心,並使其有結構以反映和引導人們的體驗。而要獲得場所,感覺到場所的存在,則依賴於人的體驗,這決定於兩個方面:即:定位和認同,前者說明人是否感覺到以某地方為中心或節點的秩序的存在,後者則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與客觀的秩序發生共鳴與和諧。如果兩者是肯定的,則場所是有意義的,或者說是有場所感的。否則,要麼是在空間和茫茫宇宙中人不知所在,無所適從;要麼所從不適,而茫然不知所去,這便是場所感的喪失(Placeless)(Relph,1976)。
a.首先關於定位,它主要和空間的結構特徵相對應,中國文化景觀中的葫蘆模式,如以穴位為中心的四神獸風水圖式,便是一個傳統中國人的空間定位模式。基於這一模式,中國大地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地方系統,或國土定位系統,在最大尺度上的定位結構是仰觀天象、星座,地分經緯,以昆侖為祖山,長江、黃河、五嶽為四至和環護,次級定位系統則圍繞州府、縣衙,辯龍山、龍脈,以分玄武朱雀,明朝山案山、水口,偶爾標以風水亭塔。都是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間定位坐標,使棲居者明白其在天地中的位置,猶如座胎於母親子宮中的胎兒,依偎於自然母親的懷抱中,獲得安寧的棲息。中國人的葫蘆模式是一個棲居的模式,是一個基於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定位模式。林奇的點線面模式則給運動於景觀中的人一個空間定位系統和參照,通過這些空間元素,形成整體城市的印象,指導人在城市中的運動。節點的向心性,道路的指向性以及空間的節奏和變化,都使場所的秩序感得以強化。
b.場所對人的活動的作用的第二個方面是認同,它是與地方的特色和個性相對應的,認同即與特定的環境成為朋友,或者說是使自己歸屬於某一場所,和這一個地方上的社會群體。認同於一個場所,是一個適應於這個地方的所有自然過程與格局以及社會的過程和結構的結果,是個體人的秩序與其腳下的土地,頭頂的蒼天,以及周圍的自然和人的秩序的諧同,當對方告訴你是來自哀勞山的麻栗寨時,他實際上帶給你的是哀勞山半山腰上的那個村寨,寨子上頭的那片密林,林子上的雲霧,以及寨子下面的梯田,和梯田上的那叢樹,那一堆巨石;他實際上還帶給你那 又長又粗的竹筒煙槍,男子頭頂的紅頭巾,少女身上的黑底白紋綉花,還有竹筒米飯的清香,以及蘑菇房、長街宴、神樹上的祭台。這里,人成為場所的一部分,場所也成了人的一部分。
如場所的方向與定位功能取決於場所的空間結構屬性,人對場所的認同則是對應於地方的物質特性。物質屬性、人的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含義是構成場所整體個性特徵的基本元素。
作為一個景中人,你歸屬於某一場所,認同於該場所,你在景中的狀態越深入,你與場所的認同感就越強(Relph,1976,P49)。只有成為景中的人,歸屬於場所的自然過程、自然力以及場所的社會過程和地方之神,認同於它們,你才能獲得真正的場所感,一種自覺的場所歸屬感,而由場所構成的景觀才具有意義
㈤ 寫一封E-MAIL,介紹一處能體現我國佛教文化的景觀及其特色
我作業本上寫的:
敦煌莫高窟,始建與秦建元二年,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偶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是一個有1600餘年的歷史的曠世奇葩
㈥ 用天正作園林景觀設計時用到的一些命令
下面就是了~~~
希望能幫到你——————
常用快捷鍵 -------------------------------------------
F1: 獲取幫助
F2: 實現作圖窗和文本窗口的切換
F3: 控制是否實現對象自動捕捉
F4: 數字化儀控制
F5: 等軸測平面切換
F6: 控制狀態行上坐標的顯示方式
F7: 柵格顯示模式控制
F8: 正交模式控制
F9: 柵格捕捉模式控制
F10: 極軸模式控制
F11: 對象追蹤式控制
Ctrl+B: 柵格捕捉模式控制(F9)
dra:半徑標注
ddi:直徑標注
dal:對齊標注
dan:角度標注
Ctrl+C: 將選擇的對象復制到剪切板上
Ctrl+F: 控制是否實現對象自動捕捉(f3)
Ctrl+G: 柵格顯示模式控制(F7)
Ctrl+J: 重復執行上一步命令
Ctrl+K: 超級鏈接
Ctrl+N: 新建圖形文件
Ctrl+M: 打開選項對話框
AA: 測量區域和周長(area)
AL: 對齊(align)
AR: 陣列(array)
AP: 載入*lsp程系
AV: 打開視圖對話框(dsviewer)
SE: 打開對相自動捕捉對話框
ST: 打開字體設置對話框(style)
SO: 繪制二圍面( 2d solid)
SP: 拼音的校核(spell)
SC: 縮放比例 (scale)
SN: 柵格捕捉模式設置(snap)
DT: 文本的設置(dtext)
DI: 測量兩點間的距離
OI:插入外部對相
Ctrl+1: 打開特性對話框
Ctrl+2: 打開圖象資源管理器
Ctrl+6: 打開圖象數據原子
Ctrl+O: 打開圖象文件
Ctrl+P: 打開列印對說框
Ctrl+S: 保存文件
Ctrl+U: 極軸模式控制(F10)
Ctrl+v: 粘貼剪貼板上的內容
Ctrl+W: 對象追 蹤式控制(F11)
Ctrl+X: 剪切所選擇的內容
Ctrl+Y: 重做
Ctrl+Z: 取消前一步的操作
A: 繪圓弧
B: 定義塊
C: 畫圓
D: 尺寸資源管理器
E: 刪除
F: 倒圓角
G: 對相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輸入
W: 定義塊並保存到硬碟中
L: 直線
M: 移動
X: 炸開
V: 設置當前坐標
U: 恢復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動
Z: 縮放
刪除物體 【DEL】
對了,是CAD上的,希望是你要的~
㈦ 奇特的自然景觀資料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藏語意為「聖母」,位於定日縣境內,喜瑪拉雅中段的中尼邊界上,海拔8843.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峰頂常年積雪,4~6月氣候最佳,是登山的黃金時節。能登上世界最高峰。俯瞰壯麗山川,已成為登山健兒們的宿願。
珠穆朗瑪峰麓冰塔林位於珠峰腳下5300米到6300米的廣闊地帶,是世界上發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態。在5800米的冰川上,舉目所及,一片潔白。神奇的天公造物,讓人目不暇接,那宛如古代城堡般的懸岩,層次分明,風化岩石形成的高大石柱、石筍、石劍、石塔,成群結隊,風情萬種,綿延數公里。
由於珠穆朗瑪峰海拔高,景色奇,冠絕天下,故被登山探險者們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園」。
珠峰高度
人類在1847年首次測量珠峰高度,當時得出的數字為29002英尺(8840米)。常被提起的珠峰高度值29028英尺(8848米)是1954年確定的。
目前公布的珠峰高度為29035英尺(8850米),是分別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和卡本戴爾的登山家皮特?阿森斯和比爾克勞斯利用全球定位衛星接收器共同測出的。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創始人兼榮譽館長布拉德?沃什伯恩在80年代繪制出了第一張大比例尺珠峰地圖。他說:「那簡直是個奇跡。」珠峰的高度每年都要增加幾厘米。此外,它每年還要向西北(即中國一側)移動2.5英寸(約6厘米),這與指甲生長的速度差不多.
㈧ 深圳世界之窗里的景點列表以及簡介
1、世界廣場
法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世界文化浮雕牆
世界地圖噴泉
環球舞台
2、國際街
伊斯蘭風街
亞風街
歐風街教堂
玻璃凱旋門
3、亞洲區
朝鮮普通門
韓國景福宮
日本 皇宮
日本桂離宮
日本奈良法隆寺
日本 姬路城天守閣
日本 松琴堂
日本富士山
日本鳥居
越南獨柱寺
寮國香通寺
柬埔寨吳哥窟
緬甸仰光大金塔
泰國 泰王宮
深圳世界之窗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是深圳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深圳世界之窗文化旅遊景區,佔地48萬平方米。世界廣場、世界雕塑園、巴黎之春購物街和侏羅紀天地共同構成的人造主題公園。
(8)e周景觀擴展閱讀:
詳細介紹:
深圳世界之窗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景觀埃及金字塔、阿蒙神廟、柬埔寨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雄獅凱旋門、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泰姬陵、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等。這些景點分別以1:1、1:5、1:15等不同比例仿建精緻絕倫惟妙惟肖。有些景點氣勢非常壯觀。
如縮小為三分之一比例的法國埃菲爾鐵塔高108米巍然聳立,遊人可乘觀光電梯到塔頂飽覽深圳市和香港風光。縮小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面寬有八十多米,落差十多米,水流飛瀉,吼聲震天,聲勢浩大。
作為景區活動中心的世界廣場可容納遊客萬餘人,正面有十尊世界著名雕塑,廣場四周聳立著108根不同風格的大石柱和近兩千多平方米的浮雕牆還有象徵世界古老文明發祥地的六座巨門。
一座華麗的舞台將有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表演精彩的節目讓遊客在文化和藝術的氛圍中盡情享受。 在一片濃郁的荔枝園里,有五十多尊世界名雕,如有「約翰·施特勞斯紀念碑」、「擲鐵餅者」、「阿波羅太陽神」、「思想者」等,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㈨ 苔蘚微景觀的製作方法
一、.准備材料
a.苔蘚瓶b.噴壺c.園藝土勺d.培養基土e.水苔f.底石g.彎頭鑷子h.新鮮苔蘚i.背景植物
二、倒入輕石
倒入小顆粒輕石,薄薄一層即可,底層鋪設輕石的作用是為了防止上層種植介質積水,起到隔水的作用。如果在養護過程中,發現底石層有積水,則盡量少澆水。控制高度,薄薄一層即可,否則會影響瓶內的空間效果,以0.5厘米至1厘米為宜。
三、鋪設水苔
水苔使用前需要浸水濕潤,撈起後輕輕擠干,以不滴水為宜,用鑷子夾起放在瓶內,平鋪薄薄一層即可。鋪設水苔是為了阻止上層種植土由於重力作用慢慢滲透底層影響美觀。鋪好後,可適當噴水,保持水苔層濕潤。
四、倒入培養基土
培養基土使用前可先於其他器皿里噴濕透,然後用土勺把濕潤的基土放在瓶中,根據種植需求調整為前低後高,並摁壓緊實。前低後高的坡度,後面適用於種背景植物,前面鋪設苔蘚用,不需要太多土,以免影響空間效果。也可以平鋪基土用於製作無背景的純苔蘚造型。
五、種植背景植物
用彎頭鑷子45度角方向夾著背景植物根部,緩緩種入培養土中。(也可以先用鑷子在土中挖一個小洞再植入)種完後,把周邊的土壓實,以確保植物根部全部埋入土中。種植背景植物時會遇到根系過長的問題,可將根部修剪1/2後進行栽種,新的根系會在土中重新增長。為了最終造型的美觀,也可以適當修剪植物的枝葉。
六、鋪設苔蘚
取出苔蘚並清理表面雜質,用噴壺往苔蘚表面和根部噴水至濕潤。用彎頭鑷子45度角方向夾著苔蘚,緩緩鋪設於培養土表面,並摁壓緊實。
苔蘚植物主要從葉莖吸收營養和水分,不從根部吸水,所以底層泥土不需要太多。另外,因為便於運輸,發貨時的苔蘚一般處於偏乾燥狀態,可能有些發黃,剛種植時只需要多往苔蘚表面噴水,很快就會恢復青綠生機。
七、放入裝飾小擺件
為了營造立體豐富的場景,可根據你喜歡的效果擺入沙、石、玩偶、樹枝等裝飾擺件。最後用紙巾認真清理干凈苔蘚瓶。
㈩ 環境景觀設計要注意哪些要求(謝謝!)
水景觀:
首先要求設計方應在西安特有的本地四季氣候、地質條件下運用水系,同時結合我方提供的高新楓林綠洲的水資源規劃及成本控制要求設計水景觀來滿足生態要求。在與小區建築和場所的銜接中水面積應開合有度、深淺有度;突出人類親水性的特徵。從土方平衡上應遵從"挖地成河、築土為丘"的設計原則。
A、湖面景觀:應根據中水的總量合理布置湖面,局部設噴泉做到自循環;在景觀上重點處理好湖邊際線和島嶼、半島、水榭、棧台橋的型制。
B、溪流景觀:應強調溪流的緩急、寬窄、落差及曲直的變幻特點;間或點綴布石、青苔綠化等,把楓林中的溪流的意境做出來給人已視覺和聽覺的親歷體驗。在整個溪流中可考慮用旱溪或旱噴泉局部做過渡。
C、濕地景觀:從生態的角度適當地考慮設計部分濕地景觀,形成局域小生物圈達到自循環系統。採用的濕地斷面應充分採用本地物種及合理地質特徵。
綠化:
在已建立的層次分明的綠地系統架構下,盡量利用原有地貌來體現原生生態特徵。設計上應把整個綠地有氧系統貫穿於小區的四大主題之中,著重體現"從視覺上給人予在林間、樹間漫步,從聽覺上給人予聆聽樹尖風語,從嗅覺上給人已原野的泥土氣息"的體驗。
A、草坪:遵照生態住宅評估手冊設計上應把草坪的面積比例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盡量選擇適合本地的草種,為將來的物業維護帶來方便和低成本運作。另外可利用起伏地貌設置大量布石等來形成原生地貌特徵,從而降低未來運行成本。
B、喬木:在喬木選擇上可依照兩種思路,其一可結合楓林綠洲的項目名稱而引入楓樹類進行布植;其二取"楓林"、"綠洲"之意而綜合引入樹種。在行道樹的設計選擇上可同樣按上述思路考慮。
C、灌木:對灌木的設計布植應與花卉相結合同步考慮,把二者做為構成元素和道路、廣場、綠地、林地、溪流、湖景、濕地等統籌設計。
D、花卉:在充分考慮本地地理條件下,適當設計做為重點強調部位。設計上側重點應把花灌與林地等優雅地組合起來,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景觀小品部分:
應體現人文景觀特質,寧缺毋濫,可參與性強。
A、人工造景體:首先從選材上體現多樣性,其次讓水元素、光元素、電、聲等加入進來,在風格上一定要有類別系列的確立並貼近自然,與環境融為一體。
B、室內外景觀雕塑:重點表達地域文化認同感、社會階層文化認同感、時代氣息認同感;構成元素體現復雜性與多樣性;強調人性化即可參與性。
道路部分:
做為構成室外景觀的主要素之一的道路在設計中應根據小區的道路級別和所在各區的特點,結合不同的道路斷面型制(道寬、坡度、路面材質、路燈、高差、綠化、導視系統等要素)設計出個性鮮明的道路景觀系統,從而給行進其中的人帶來不同凡響的體驗。
A、鋪裝材料:設計多選用本地區的適合材料,在會所等公共部位可適當設計使用新材料、新工藝,色彩的純度可飽和一些。
B、道牙:應優選本地適宜材料並設計出新穎的道牙斷面型式。
C、管線檢修井蓋板:盡量選用表面可覆材質的新型蓋板。
D、園林噴灌、噴霧系統:
景觀照明部分:
在遵照國家規范的前提下,針對個性化的景觀設計出有特點的景觀照明方案;可設計選用新技術、新工藝的照明器材設備烘托出白晝與夜晚的景觀效果溫情、浪漫、充滿地域風情的生活氣息。
A、廣場照明:針對不同的區域設計富有情調的照明方案,照明方式不限。
B、道路照明:可根據分區、分級設計道路照明系統方案,找共同點,烘托小區整體景觀特點。
C、水體照明:在安全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水體特徵進行設計布置,區分出動靜、浪漫、寫意、激情等的不同氣質。
D、綠化泛光照明:應設計採用新型照明方式,突出表現小區"安祥、靜寂"的情調,照度合理,不能破壞居家的寫意氣氛。
E、景觀小品照明:個性鮮明,方式不限,應處理好視覺焦點的問題同時顧及好景深效果。
F、建築泛光照明:在遵守國家規范的前提下妥善設計好光源的混色、單色,表現建築造型體塊的變化,應避免喧賓奪主;根據建築的特點區別對待(公建或住宅等)。
場地部分:
做為供人們交流和體驗的場所應大小尺度合適、符合人類行為科學,盡量減小人工鋪地面積,室外找坡合理,盡可能地設計供人運動、休閑、交流的新體驗方式,深刻挖掘地方文脈及鄉土性以求得和現代精緻寫意生活相共生的新生活空間。
A、室內廣場:局部綠化和水的引入而引發的室內生態系統的建立,重點與會所和商業空間的融合。
B、室外廣場:設計將硬質鋪地調整到合理的比例,降低輻射熱,採用滲水磚、可回收草皮磚等新產品的應用。最好有高差起伏的變化。
C、兒童游戲場地:在成人的監管和合理的服務半徑條件下,通過精心的設計安全考慮,針對不同的年齡層、心理、體力化分活動場地,場地的設置不應局限於固定設施周圍,應結和時代設計開發出新的活動空間,從而達到心智與體力的完美結合。
D、健身運動場地:做為創造國際化生活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的健康運動主題需要從環境景觀上得到充分的重視。它應做為一條主線貫穿於整個小區布置和人們每天的生活,設計上應體現方便、安全、高效,使人在運動的過程中不但是單純的卡路里的消耗,同時也應是一次靈魂和心智的塑造過程,達到運動的精髓人格的錘煉。
E、停車場:在規劃設計已有的停車模式下,對停車場的設計主要是鋪地的設計選擇,增加透水性和減少輻射熱、防污染等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