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水體規劃
『壹』 景觀水處理的景觀水處理設計原則
一.統一協調
景觀水處理的統一協調指的是在景觀水處理營造時需要考慮與所在環境空間的景觀特質相適應,相互依託。作為城市景觀水處理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周邊環境息息相關的。在景觀水處理設計時,要注意統一性表現水處理應用形式、觀賞特性、色彩表現形式等等。
二.目的明確
景觀水處理有許多應用形式,不同的主題體現不同的特色。所以在處理時,要明確景觀水處理的目的,即應該考慮一下景觀水處理的意義是什麼?地點是公共場所還是私人產所,是否要考慮兒童等等。
三.位置恰當
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適合景觀水處理的。在設計規劃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地形、氣候特點、環境條件等等因素,否則會給景觀水處理帶來難以克服的阻礙。
四.安全可靠
景觀水處理中的水道的防滲漏,水池的深淺設計等等都要杜絕各種潛在的不安全隱患,尤其要注意對兒童的保護。
五.風格獨特
景觀水處理設計時要強調地方性,要注意地方的文化和技術交流,不要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水處理設計,不能忽略了本地的環境特點與民族文化的內涵。
六.量力而行
景觀水處理展現的形式豐富多彩,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聲音光線等元素融入到景觀水處理當中。在設計不能一味求新,還要考慮後期的維護和運行費用等等。所以在進行景觀水處理前要通過全盤仔細的分析,考慮各方面因素及財政後,在選擇有實力的公司進行。
七.其他多方面考慮
其他應綜合考慮的因素:景觀水處理後會對當地環境方面產生什麼影響,景觀水處理中涉及到水景景觀是觀賞性的還是互動的,景觀水處理過程中水源的補充等等。卡-利-凈魚池過濾設備專門做景觀水處理和錦鯉魚池過濾的設備,整合物理過濾、生化過濾、殺菌、除藻、循環增氧為一體。工作原理通過獨有的物理生化分離分解方式,把水體中的肉眼看的到的臟東西沉澱到物理過濾倉,然後在水體通過生化倉的同時把硝酸鹽、氨、氮等物質充分分解降解掉。實現水質的清澈見底。特點:投資和佔地面積都小、不銹鋼材質經久耐用(一般壽命10-15年)、無需人工清洗、全自動排污。缺點:僅適用於底部和四周硬化的水泥池、不可全部沒入水中。
『貳』 城中大面積水域的景觀規劃特點
西湖文化景觀遺產六大景觀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與環抱於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這是整個「西湖景觀」基本的自然載體,也是景觀的組成要素。——城湖的空間特徵:西湖的周圍空間自12世紀以來就形成了三面環山、一面臨城的城湖歷史關系,並傳衍至今,呈現為西湖景觀極為獨特的「三面雲山一面城」的空間特徵。——「兩堤三島」景觀格局:是由公元9世紀至19世紀期間通過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步形成的人工產物,由「白堤」、「蘇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組成,是西湖景觀具有整體構架作用和廣泛影響力的景觀要素。——「西湖十景」題名景觀:創始於南宋(13世紀)、並持續演變至今的10個以中國古典詩詞意境和山水畫審美組合命名的景觀單元:「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鍾」,被認為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現,是西湖景觀中最具創造性精神和藝術典範價值的核心要素。——西湖文化史跡:西湖景觀在上千年的持續演變中,由於政治、歷史、區位等原因,融匯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國儒釋道主流文化的各類史跡: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遺址、六和塔、凈慈寺、靈隱寺、飛來峰造像、岳飛墓(廟)、文瀾閣、抱朴道院、錢塘門遺址、清行宮遺址、舞鶴賦刻石、林逋墓、西泠印社、龍井等14處歷史遺跡,它們是西湖景觀作為「文化名湖」的支撐要素。——西湖特色植物:始於宋代(11世紀至13世紀),傳衍至今的沿湖兩堤「桃柳相間」景觀,與「西湖十景」的四季觀賞特徵相應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等。
『叄』 談如何做好水景觀設計
提及水環境設計,自古以來就有「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吉地不可無水」的說法。水體作為一個造景要素,不僅具有生態價值,而且可以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增強居住舒適感,水的形態、風韻、氣勢、聲音蘊含著無窮的詩意、畫意和情意,豐富了空間環境,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的聯想。水景能夠在景觀中發揮特殊的作用,能夠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可是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如何去營建適於人欣賞的水景成為每一個景觀設計師所面臨的問題,本文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及思考,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水的景觀特性
水景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帶給人們無窮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於水自身的特性。
1、流動性:地球的重力使水從高向低不停地流動,這種位移的變化使水處於不斷循環運動中,充分體現出水柔美、活潑的特性。而瀑布、海浪、激流、湧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狀態帶給人強烈的視聽感受。此外,風這一時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動,在平靜的湖面上,「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派詩情畫意。
2、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擴大景面,產生虛實對比、交相輝映的畫面。陽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綠、晴空和建築交織變幻,視野收放開合;倒影、逆光、反射,波光晶瑩,色彩繽紛,將建築環境襯托得如詩如畫。
3、可塑性:水是一種連續的物質,無形而消極,本身沒有固定形狀,但通過容器或噴頭,卻能塑造成多種形態。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說:「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環繞,欲肥膩,欲噴薄……」,就極為詳盡地描繪了水的多種多樣的形態。
4、聲、色特性:水本沒有自己的聲音,基底的不同,上部剩餘空氣的多少決定了水的聲音。涓涓細流發出的悅耳動聽的水聲,瀑布、海浪發出的轟鳴都有益於營造空靈超脫的意境;水雖然沒有顏色,是透明的液體,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線中青藍色的反射作用賦予它豐富的顏色;周圍環境顏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隨著景物色彩的變化而變化。
二、水的景觀現狀分析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於景觀的重要性。可是,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卻靜靜的躺在水裡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乾涸的水池了……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象!
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有關媒體刊發了一則「缺水城市濫刮圈水造景之風」的消息。該文指出:在水資源緊缺的華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來出現大造城市景觀水之風。有的城市「攔河築壩」,把河水「圈」在城內;有的城市耗巨資「挖地造湖」,人為製造水域景觀。據調查,目前黃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觀的大中城市已有16個,僅鄭州、西安、咸陽三市計劃投入的相關「圈水」資金就達40多億元。在水資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營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滿足人們親水的這種需求,成為擺在我們設計師面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三、水環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水景設計要力求創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同住區的建築造型、景觀空間布置一樣。也應有創新、特色,而目前相當部分樓盤的環境設計中水景相似,造「湖」一一造「島」一一造「碼頭」幾乎成了水景設計三步曲,幾乎都是「克隆」照搬,給人感覺千篇一律、毫無新鮮感。事實上我們應該根據樓盤的開發理念來設計主題,結合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設計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水景。可以是寬廣的湖面,可以是彎彎的溪水;可以是追求自然形狀,也可以大膽地採用人工幾何物體;可以用鵝卵石鋪底,也可以採用彩色馬賽克;可以體現東方園林的山水的意境,也可以借鑒世界著名水城的水岸生活;可以在地面集中表現,也可將水引上高空、引上屋頂順流而下,形成壯觀的瀑布。但無論何種類型和風格,採用什麼樣的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做出與眾不同的水環境。
(二)、水景設計要有層次和變化,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環境設計需要「點」、「線」、「面」,水景設計同樣免同寬的水帶,如可以採用「九曲十八彎」、「時寬時窄」的設計。強調線的豐富,可以在節點上通過新穎的噴泉、水潭或神秘的涵洞,強化點的淵源,通過水簾、水幕和各種形體的湖面,豐富水面的表現,賦予更多的功能。同時水景設計要將整個水系分為不同的層次:有整個小區共享的中心湖、中心水景,可以和會所、中心景觀結合起來;也有不同組團的小的水帶、水景主題,要融於組團的環境綠化,和住戶親密接觸,可以穿過住宅大堂,可以流經居民的私家花園等;還有私家花園內或住它內的水景,尤其對於別墅類低密度住宅,可以從住宅中穿過,分隔各個不同功能的區域,也可以在花園和內庭院中停留,形成水上植物的種植池,也可以成為兒童的戲水池或家庭游泳池。
(三)、盡量設計流動的水景。在規劃上包括世界景觀設計公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規劃應該有動態與靜態之分,水景也是,在流動的與靜止的水景設計中,我們應該更加推崇流動的水景設計。流動的水景給人一種動態的美,水的流動創造了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使景觀更加突出,園林與水景可以更好的融合,但要「動」與「靜」有很好的結合,在水景與園林及建築小品的結合中形成一種「將動而未動」與「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狀態,因此水景設計不是簡單的「水」,更重要的是,讓水能夠按照設計師的想法、按照環境主題的要求進行不同的「動」的表現或表演,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是水的「舞蹈」,她應有豐富的表情、美侖美奐的動作。
(四)、盡量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和水系。如果住區的基地本來就有河道和水系,並且沒有什麼污染的話,在進行環境規劃時應盡量考慮利用原有的河道和水系,規劃建造水景。目前世界上非常流行的水景環境沒計是濕地概念設計,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包括沼澤、濕草甸、湖泊、河流、灘塗等,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防止自然災害等功能。濕地最寶貴的資源是水。利用濕地作為環境設計的主要考慮點,就是:要維持原有的水系河道,保持原有的生態系統和植被生物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景觀塑造和規劃。當然整個水系要避免被污染、被破壞,如果已經被污染,還是要進行清理根治,恢復水系的生態,給住戶一個良好的生態水環境。
(五)、水景要強化人的參與和停留,支持社區活動。在住區的環境建設中,應注重營造人際共享和交流的空間,水景的設計也強調人能夠進行參與,能夠支持社區的活動,比如,在主要水景周邊設置人活動休憩的場地,設置相應的設施和桌椅,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水景,同時水景還要隨時可以親近,可以接觸,可以嬉戲,可以讓水在大堂成為空間的中心,為大堂的室內空間增添生機,可以流經或穿過中心會所,形成會所水主題景觀等等,總之,要為住區內的業主提供優美的、可以參與、接觸、停留的以水為主題的景觀環境和空間,支持社區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鄰里氛圍,促進社區文化的發展,實現環境景觀設計的重要目的。
例如勞倫斯設計的美國加州某宅園中的水景,水從噴泉湧出,匯於高台之中,然後從四周空透的台邊像水簾般傾瀉而下,落入其下的水池中。池岸與台階的介面是溢水口,水從池中溢出跌入一級級的台階之後進入水渠,漸漸趨於平靜,為了增加水渠中水的運動感,避免單調而設置了一些排列規整的阻水石,最後,水流漸趨平穩,匯人了更大的,寧靜的水池之中,頗具奔流歸大海勢,雖然水景規模並不大,但卻體現了水運動序列的一個完整過程。
四、水景觀設計的原則
一是宜「小」不宜「大」原則。所謂的宜「小」不宜「大」原則指的是在設計水體時,多考慮設計小的水體,而不是那種漫無邊際、毫無趣味可言的大水體。之所以現在出現了那麼多的大水體可能與人們「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響有關,也許大水體會讓人更能感覺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們的視線,可是建成後的大水體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大水體的養護之困難可能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大水體往往讓人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而沒有想親近的感覺,因為往往在水體旁邊都會有警示性的牌子:此處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釣……等語句;大水體一般是靠人工挖出來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發生水體污染問題,那將是致命的。而小水體容易營建,這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體更易於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更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更何況在後期養護管理中,小水體便於更好的養護,並且在水體發生污染的情況下,小水體更易於治理。
二是宜「曲」不宜「直」原則。所謂宜「曲」不宜「直」原則指的是水體最好設計成曲的。我們古典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即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律,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們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為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形成變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區中更易於設計成仿自然的曲水!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則將水體設計的成筆直的,也許他們是想體現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三是宜「下」不宜「上」原則。此處的「下」與「上」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設計的水景盡可能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相符合,不要設計太多的大噴泉,他們大多是向上噴的,是需要能量來支持它們抵消重力影響的,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因此,在現實中我們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盡可能少的能量來形成盡可能美的景觀。這是需要考驗設計師創新能力的。
四是宜「虛」不宜「實」原則。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虛的水景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於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徵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體的形狀而成的。這樣的水景對於嚴重缺水地區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時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帶給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體驗。這也許是真實水景所無法比擬的,因為真實的水景往往只能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滿足、一種很膚淺的體驗。
五、水景的開發和利用
親水是人們的天性,水體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營造「詩情畫意」的景觀效果,而且也能運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間,延伸、引導空間,用設計師的創意理念去多樣化地豐富景觀環境內容,達到活化空間、創造情意。
1、 空間的拓展.規模較大的面狀空間,在環境空間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間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虛無的形態弱化了空間界限,延展了空間范圍,有助於空間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僅給水面帶來光波的動感,使水面產生虛空間,產生開闊、深遠之感。
2、空間的延伸引導.小規模的水面或點式水景,在環境中起著點景作用,構成空間的視覺焦點,從而起到引導作用,其布置較為靈活;並且這樣的水景與水面大面積不同,更易與人直接產生戲水活動,不僅增強了對景觀的參與性和趣味性,也滿足了人們親水的心理。
3、 空間的層次.水景作為視覺對象,具有豐富的視覺層次。其多樣的形態和可塑性,可以靈活組織成各種點、線、面式的水景,通過不同疊合的方式形成三維立體空間;並利用周圍的環境,建築掩映、分割和充實空間,起到點景、對景、背景的作用,獲得豐富的空間層次。
『肆』 景觀規劃師:如何打造水景觀
通常水景的設計要講究手法和如何表現,景觀水景大多缺少自凈能力,常常需要單獨設計出凈化水的渠道來保證水質。水凈化有很多方法,如物理凈化、水位的調節、高壓放電等,這些效果比較顯著,實施比較麻煩且規模較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水景是鄉村規劃的發展的主體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因為有了水整個景觀系統才會活起來,通常與植物,山石、建築搭配成體,打造活潑明朗的氛圍,突出主題,水景的打造必須考慮好它的來源與流向,因地制宜,尊重現狀,烘托出鄉村規劃的主題。
『伍』 城市景觀設計中水景的設計原則
城市濱水空間是城市范圍內水域和陸地共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城市環境,是以「人」為中心,城市水體為主線,包括其周圍與水體密切相關的自然要素和社會要素的總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對城市整體布局以及人居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城市濱水水景景觀設計在整個景觀學各類設計中無疑是最綜合、最復雜,也是最富有挑戰性的一類,因為它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陸地上和水裡的,還有水陸交接地帶和瀕河(湖)濕地類,這樣與「景觀場地規劃」與「生態景觀學」關系就非常密切,而這兩門學問正是現代景觀學內容中的核心內容。
在景觀設計中,我們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水景景觀設計原則:
1、實現與環境相協調
在設計中,要先研究環境的要素,從而確定水景的形式、形態、平面及立體尺度,實現與環境相協調,形成和諧的量、度關系,構成主景、輔景、近景、遠景的豐富變化。這樣,才可能做出一個好的水景設計。
2、注重小區生態環境的培養
小溪、人工湖、各種噴泉都有降塵凈化空氣及調節濕度的作用,尤其是它能明顯增加環境中的負氧離子濃度,使人感到心情舒暢,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水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越大,空氣凈化效果越明顯。因此設計中可以酌情考慮上述功能進行方案優化。
3、每步專業技術協調一致
水景設計分為幾個專業:①土建結構(池體及表面裝飾)、②給排水(管道閥門、噴頭水泵)、③電氣(燈光、水泵控制)、④水質的控制。
各專業都要注意實施技術的可靠性,為統一的水景效果服務。水景最終的效果不是單靠藝術設計就能實現的,它必須依靠每個專業具體的工程技術來保障,因此,每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各個專業協調一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4、設法降低運營成本
在總體設計中,不僅要考慮最佳效果,同時也要考慮系統運行的經濟性。不同的景觀水體、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水勢,它所需提供的能量是不一樣的,即運行經濟性是不同的。通過優化組合與搭配、動與靜結合、按功能分組等措施都可以降低運行費用。
水景的存在不僅美化了景觀,還給環境帶來了生機。與此同時,現有水景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這就要求了設計師應當從水景的基本設計原則出發,設計出實用與藝術並存的水體景觀。
目前流行的水景景觀設計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一些誤區,例如:
1、「以人為本」,無從體現
眾多水景住宅區域的景觀設計,水還只是一種擺設,只發揮了其景觀功能,有些水景在岸邊圍以高高的圍牆,有些則以鐵柵欄攔住了人們親水的通道,這些做法違背「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
2、生態設計,紙上談兵
多數小區整治濱河景觀完全改變了一個動態的自然景觀系統,扼殺了河道兩岸動植物的生存環境,濱水景觀這個本應是水景住宅中最具豐富生態價值的環境失去了活力,成為鋼筋混凝土的渠道。
3、設計趨同,缺乏整體性
許多景觀設計師在對小區進行設計時,沒有把居住區放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沒有考慮到小區的周邊環境,這樣就使得許多水景住宅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成為一個孤島。
4、重「榜樣」不重創新
居住區水景景觀設計,往往千篇一律,不少景觀設計師重「榜樣」不重創新。模仿之風盛行不衰,成功的創新之作一旦問世,便被毫無節制地復制、翻版。
水景景觀設計不僅要具有生活性,還要滿足人們對水的野趣的需求,因此在設計和建造該居住區水景時,不僅讓人們結合水景能獲得特別的感觸,同時也使得人們擁有身臨其境的另類感覺,激發人們對自然和人工景觀的興趣感及探詢感。
『陸』 帶湖的景觀規劃
一個眼界開闊的人,有價值的期望是能夠從生活開始,又回到生活。兩種生活環境的落差,恰恰構成一個觀察世界的支點。換一種活法,也許就是換一種腦子、換一種思考問題的角度。這種交叉換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帶來厚度,同樣也會帶來包容。因為,人的精神家園,永遠在別處。生命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帶湖生活觀 帶湖北靠群山,南臨上饒市主幹道—北環路,東接帶湖路。山泉淙淙,經年不竭,公園與湖水唇齒相依,互為增色。帶湖公園不同與一般的城市公園,它有著厚重的文化沉澱,應具備紀念、愛國教育、休閑及生態等功能。帶湖公園作為城市級的公園,承擔著為城市尤其是周邊居民提供一個休閑、交流與公共活動空間的功能,滿足當代市民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作為上饒市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湖公園有山有水,建成後可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和清新的空氣。
帶湖公園的規劃布局,在遵循原有地貌基礎上,合理規劃,形成了「三水分四地,兩路連一體」的骨架結構,分別設置了活動區、賞游區、野趣區、休閑區等不同區域。其中賞游區分布四季植物,春蘭秋菊,夏竹冬梅,四季景異,凋花才落,新苞又起,美不勝手;而野趣區則植松造亭,山風過處,松濤陣陣,山崗之腳,沉原抬亭,扶石看泉,盼島望水,遠湖近景,皆收眼底。具體景點有嬉戲園、梨棗別院、臨風茶社、點兵台、卧戈灘、聽荷小築、對弈園、曰去亭、枕風水榭、臨水軒、釣閑台、盟鷗亭、秋香苑等20餘個。
帶湖的景觀講究天人合一,建築與環境相融共生,煥發個性魅力,結合上饒當地的審美特徵,使業主倍感親和並產生歸屬感;漫步帶湖花城,步移景異,景隨人變。走如帶湖花城,是水意溶溶的美妙境界,「處處親水,處處樂水」,水與每一座建築,都如同形影,相得益彰。帶湖園區內自南及北的淺水溪,如一條晶瑩的玉帶沿園中央緩緩流淌,溪流淙淙,為帶湖增添無限的靈性;東部20米景觀帶外接315畝帶湖,湖中蚱蜢當波,過客與帶湖,互相都是彼此的風景,構成了帶湖靈透活潑的水體景觀。帶湖的植物搭配上別具匠心,真正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落葉喬木、常綠灌木、常綠草坪高低參差,充分發揮了綠化在人們居住環境中深層次的人文生態作用;植物的合理搭配,不僅增加了植物本身的觀賞價值,也是對四季景色變換的准確把握。 一橫:次入口景觀橫軸穿越兩行住戶,形成一狹長空間,把特色鋪裝、林蔭廣場、親水平台、距型水渠、動態水景牆和精緻小木橋連為一體,達到移步換景的可人效果。
一點:南入口為園區形象主入口,採用弧線對稱組合,現代景觀燈柱、動感湧泉、高大銀杏樹、歐式背景門柱,完美均衡,給人以強烈的歸屬感。
二縱:沿湖20米寬景觀帶面向帶湖,採用以現代點的手法,沿南北方向漸次展開,聯結景觀平台、月亮灣、碼頭、景觀亭、茶座等系列景觀點,成為住戶鍛煉、觀湖、休息、交流的公共空間,曲聲、笑聲、湖水拍暗聲交織在一起,在滿足了居民視覺感受的同時也滿足了聽覺感受,提高了園區的生活品位,使人們倍感作為帶湖花城業主的尊貴與榮耀。
臨水而居,我們的鮮明早就體味到了這種生活的舒適愜意,2000多年前他們就曾在《詩經》中留下了眾多詠水的千古佳句。不論是「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的《關雎》,還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都在訴說著人對水的依戀。建築與水的關系,蘊涵的是人類自身與大自然造物之間的凝視於對話,作為水岸住宅項目,帶湖對水文化內涵進行全闡釋,在恬淡與平靜中包容厚實磅礴,我們表達的是恬靜的自尊、內向的激情之生活意境,是一種內涵豐富的韻味美,臨水而居,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張揚和內斂。憑岸臨風的人影,劃水而過的遊艇,構成了一幅動靜相宜的畫面,居住是藝術的,在水岸居住更是在文化積累和審美指向的基礎上,締造居住的詩意、品位和永恆。
物業管理對於帶湖的業主來說,選擇帶湖花城僅僅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是對於自我的一個初步認定。而入住帶湖花城之後的每一個日日夜夜的安全感、舒適感、以及整潔方便的生活環境才是他最終的嚮往.閑適雅緻的生活,需要專業優質的物業管理做保障。帶湖花城由杭州卓勝物業管理顧問公司擔任顧問,專業組建優秀物業管理公司為各位尊貴業主提供以下服務:
1:日產日清,保持園區的環境干凈、美觀;
2:即時維修,園區公共設施專業維護,按時檢修;
3:園區設公共照明控制系統及局部公共區域北京音響;
4:公共綠化園區園藝培植和護養。
『柒』 怎樣增加水體景觀,完善排水系統
提及水環境設計,自古以來就有「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吉地不可無水」的說法。水體作為一個造景要素,不僅具有生態價值,而且可以調節溫濕度,凈化空氣,增強居住舒適感,水的形態、風韻、氣勢、聲音蘊含著無窮的詩意、畫意和情意,豐富了空間環境,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的聯想。水景能夠在景觀中發揮特殊的作用,能夠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可是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如何去營建適於人欣賞的水景成為每一個景觀設計師所面臨的問題,本文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及思考,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水的景觀特性 水景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帶給人們無窮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於水自身的特性。 1、流動性:地球的重力使水從高向低不停地流動,這種位移的變化使水處於不斷循環運動中,充分體現出水柔美、活潑的特性。而瀑布、海浪、激流、湧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狀態帶給人強烈的視聽感受。此外,風這一時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動,在平靜的湖面上,「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一派詩情畫意。 2、倒影和反射:水的倒影能增加景深,擴大景面,產生虛實對比、交相輝映的畫面。陽光下,水面波光粼粼,新綠、晴空和建築交織變幻,視野收放開合;倒影、逆光、反射,波光晶瑩,色彩繽紛,將建築環境襯托得如詩如畫。 3、可塑性:水是一種連續的物質,無形而消極,本身沒有固定形狀,但通過容器或噴頭,卻能塑造成多種形態。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曾說:「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環繞,欲肥膩,欲噴薄……」,就極為詳盡地描繪了水的多種多樣的形態。 4、聲、色特性:水本沒有自己的聲音,基底的不同,上部剩餘空氣的多少決定了水的聲音。涓涓細流發出的悅耳動聽的水聲,瀑布、海浪發出的轟鳴都有益於營造空靈超脫的意境;水雖然沒有顏色,是透明的液體,但自然界中的浮游生物和光線中青藍色的反射作用賦予它豐富的顏色;周圍環境顏色的映射,也使得水面可以隨著景物色彩的變化而變化。 二、水的景觀現狀分析 中國園林素有「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之說,由此可見水對於景觀的重要性。可是,現在的水景現狀卻令人勘憂。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大噴泉卻靜靜的躺在水裡而不噴水,到處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還有那筆直高深的蓄洪大壩,更不用說那些早已乾涸的水池了……這是一種很普遍的水景現象,這是一種很可悲的水景現象! 人固然有著親水的本性,而設計師們也在努力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有關媒體刊發了一則「缺水城市濫刮圈水造景之風」的消息。該文指出:在水資源緊缺的華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來出現大造城市景觀水之風。有的城市「攔河築壩」,把河水「圈」在城內;有的城市耗巨資「挖地造湖」,人為製造水域景觀。據調查,目前黃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觀的大中城市已有16個,僅鄭州、西安、咸陽三市計劃投入的相關「圈水」資金就達40多億元。在水資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營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滿足人們親水的這種需求,成為擺在我們設計師面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三、水環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水景設計要力求創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同住區的建築造型、景觀空間布置一樣。也應有創新、特色,而目前相當部分樓盤的環境設計中水景相似,造「湖」一一造「島」一一造「碼頭」幾乎成了水景設計三步曲,幾乎都是「克隆」照搬,給人感覺千篇一律、毫無新鮮感。事實上我們應該根據樓盤的開發理念來設計主題,結合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設計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主題的水景。可以是寬廣的湖面,可以是彎彎的溪水;可以是追求自然形狀,也可以大膽地採用人工幾何物體;可以用鵝卵石鋪底,也可以採用彩色馬賽克;可以體現東方園林的山水的意境,也可以借鑒世界著名水城的水岸生活;可以在地面集中表現,也可將水引上高空、引上屋頂順流而下,形成壯觀的瀑布。但無論何種類型和風格,採用什麼樣的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做出與眾不同的水環境。 (二)、水景設計要有層次和變化,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環境設計需要「點」、「線」、「面」,水景設計同樣免同寬的水帶,如可以採用「九曲十八彎」、「時寬時窄」的設計。強調線的豐富,可以在節點上通過新穎的噴泉、水潭或神秘的涵洞,強化點的淵源,通過水簾、水幕和各種形體的湖面,豐富水面的表現,賦予更多的功能。同時水景設計要將整個水系分為不同的層次:有整個小區共享的中心湖、中心水景,可以和會所、中心景觀結合起來;也有不同組團的小的水帶、水景主題,要融於組團的環境綠化,和住戶親密接觸,可以穿過住宅大堂,可以流經居民的私家花園等;還有私家花園內或住它內的水景,尤其對於別墅類低密度住宅,可以從住宅中穿過,分隔各個不同功能的區域,也可以在花園和內庭院中停留,形成水上植物的種植池,也可以成為兒童的戲水池或家庭游泳池。 (三)、盡量設計流動的水景。在規劃上包括世界景觀設計公司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規劃應該有動態與靜態之分,水景也是,在流動的與靜止的水景設計中,我們應該更加推崇流動的水景設計。流動的水景給人一種動態的美,水的流動創造了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使景觀更加突出,園林與水景可以更好的融合,但要「動」與「靜」有很好的結合,在水景與園林及建築小品的結合中形成一種「將動而未動」與「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狀態,因此水景設計不是簡單的「水」,更重要的是,讓水能夠按照設計師的想法、按照環境主題的要求進行不同的「動」的表現或表演,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是水的「舞蹈」,她應有豐富的表情、美侖美奐的動作。 (四)、盡量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和水系。如果住區的基地本來就有河道和水系,並且沒有什麼污染的話,在進行環境規劃時應盡量考慮利用原有的河道和水系,規劃建造水景。目前世界上非常流行的水景環境沒計是濕地概念設計,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包括沼澤、濕草甸、湖泊、河流、灘塗等,具有維持生物多樣性,防止自然災害等功能。濕地最寶貴的資源是水。利用濕地作為環境設計的主要考慮點,就是:要維持原有的水系河道,保持原有的生態系統和植被生物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景觀塑造和規劃。當然整個水系要避免被污染、被破壞,如果已經被污染,還是要進行清理根治,恢復水系的生態,給住戶一個良好的生態水環境。 (五)、水景要強化人的參與和停留,支持社區活動。在住區的環境建設中,應注重營造人際共享和交流的空間,水景的設計也強調人能夠進行參與,能夠支持社區的活動,比如,在主要水景周邊設置人活動休憩的場地,設置相應的設施和桌椅,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水景,同時水景還要隨時可以親近,可以接觸,可以嬉戲,可以讓水在大堂成為空間的中心,為大堂的室內空間增添生機,可以流經或穿過中心會所,形成會所水主題景觀等等,總之,要為住區內的業主提供優美的、可以參與、接觸、停留的以水為主題的景觀環境和空間,支持社區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鄰里氛圍,促進社區文化的發展,實現環境景觀設計的重要目的。 例如勞倫斯設計的美國加州某宅園中的水景,水從噴泉湧出,匯於高台之中,然後從四周空透的台邊像水簾般傾瀉而下,落入其下的水池中。池岸與台階的介面是溢水口,水從池中溢出跌入一級級的台階之後進入水渠,漸漸趨於平靜,為了增加水渠中水的運動感,避免單調而設置了一些排列規整的阻水石,最後,水流漸趨平穩,匯人了更大的,寧靜的水池之中,頗具奔流歸大海勢,雖然水景規模並不大,但卻體現了水運動序列的一個完整過程。 四、水景觀設計的原則 一是宜「小」不宜「大」原則。所謂的宜「小」不宜「大」原則指的是在設計水體時,多考慮設計小的水體,而不是那種漫無邊際、毫無趣味可言的大水體。之所以現在出現了那麼多的大水體可能與人們「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響有關,也許大水體會讓人更能感覺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們的視線,可是建成後的大水體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大水體的養護之困難可能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大水體往往讓人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而沒有想親近的感覺,因為往往在水體旁邊都會有警示性的牌子:此處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釣……等語句;大水體一般是靠人工挖出來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發生水體污染問題,那將是致命的。而小水體容易營建,這是其中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體更易於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更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積極性,更何況在後期養護管理中,小水體便於更好的養護,並且在水體發生污染的情況下,小水體更易於治理。 二是宜「曲」不宜「直」原則。所謂宜「曲」不宜「直」原則指的是水體最好設計成曲的。我們古典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即在設計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規律,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們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為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形成變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區中更易於設計成仿自然的曲水!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則將水體設計的成筆直的,也許他們是想體現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三是宜「下」不宜「上」原則。此處的「下」與「上」是一種相對的關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設計的水景盡可能與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相符合,不要設計太多的大噴泉,他們大多是向上噴的,是需要能量來支持它們抵消重力影響的,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因此,在現實中我們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盡可能少的能量來形成盡可能美的景觀。這是需要考驗設計師創新能力的。 四是宜「虛」不宜「實」原則。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虛的水景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於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徵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體的形狀而成的。這樣的水景對於嚴重缺水地區水景的營建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時這樣的水景更易於帶給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體驗。這也許是真實水景所無法比擬的,因為真實的水景往往只能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滿足、一種很膚淺的體驗。 五、水景的開發和利用 親水是人們的天性,水體的開發利用不僅可以營造「詩情畫意」的景觀效果,而且也能運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間,延伸、引導空間,用設計師的創意理念去多樣化地豐富景觀環境內容,達到活化空間、創造情意。 1、 空間的拓展.規模較大的面狀空間,在環境空間中有一定的控制和空間拓展作用。一方面,水虛無的形態弱化了空間界限,延展了空間范圍,有助於空間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僅給水面帶來光波的動感,使水面產生虛空間,產生開闊、深遠之感。 2、空間的延伸引導.小規模的水面或點式水景,在環境中起著點景作用,構成空間的視覺焦點,從而起到引導作用,其布置較為靈活;並且這樣的水景與水面大面積不同,更易與人直接產生戲水活動,不僅增強了對景觀的參與性和趣味性,也滿足了人們親水的心理。 3、 空間的層次.水景作為視覺對象,具有豐富的視覺層次。其多樣的形態和可塑性,可以靈活組織成各種點、線、面式的水景,通過不同疊合的方式形成三維立體空間;並利用周圍的環境,建築掩映、分割和充實空間,起到點景、對景、背景的作用,獲得豐富的空間層次。
『捌』 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有哪些綜述
園林景觀水景設計有哪些綜述?
「石令人古,水令人遠」。水是自然風景的重要內容,也是構成園林之美的基本要素之一。自周文王挖「觀魚池」至今三千多年來,水與山一樣,一直為造園家所重視。拙政園、網師園、滄浪亭等著名的江南名園藉以水趣取勝:滄浪亭三面環水;拙政園的池水面積占園內面積五分之三;網師園佔五分之四。即使地處北方,以山景為特色的承德避暑山莊,在康熙、乾隆命名的七十二景中,其中也有三十多處為水景,如「水芳岩秀」、「濠濮間想」、「風泉清聽」等。古代造園家們說:「園無山而缺骨,無水而不活」。水使園林具備活力,富有生氣。
水景之設,有靜觀、動觀二法。凡造影無不牽涉及水體,水是環境藝術空間創作的一個主要因素,可藉以構成各種格局的園林景觀,藝術地再現自然。水有四種基本表現形式:一日流水,其有急緩、深淺之分;二為落水,水由高處下落則有線落、布落、掛落、條落等,可潺潺細流,悠然而落,亦可奔騰磅礴,氣勢恢弘;三是靜水,平和寧靜,清澈見底;四則為壓力水,噴、涌、溢泉、間歇水等表現一種動態美。用水造景,動靜相補,聲色相襯,虛實相映,層次豐富,得水以後,古樹、亭榭、山石形影相依,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魅力。水池、溪澗、河湖、瀑布、噴泉等水體往往又給人以靜中有動、寂中有聲、以小勝多、發人聯想的強感染力。
一、城市水系與園林水景
城市水系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為保護、開發、利用城市水系,調節和治理洪水與淤積泥沙、開辟人工河湖、興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把城市水體組完整的水系。
城市水體具有排洪蓄水、組織航運以便進行水上交通和游覽。調節城市的氣候等功能。河湖近期與遠期規劃水位,包括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這也是確定園林水體駁岸類型、岸頂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據。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務,如排洪、蓄水、交通運輸、調節濕度、觀光游覽等。水工構築物的位置、規劃與要求應在水系規劃中體現出來。園林水景工程除了滿足這些要求外,應盡可能作到水工的園林化,使水工構築物與園林景觀相協調,以統一水工與水景的矛盾。
1、水池、駁岸、護坡
A、水池水池在城市園林中可以改善小氣候條件,又可美化市容,起到重點裝飾的作用。水池的形態種類很多,其深淺和池壁、池底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規則的方整之池,則顯氣氛肅穆莊重,而自由布局、復合參差跌落之池,可使空間活潑、富有變化。池底的嵌畫、隱雕、水下彩燈等手法,使水景在工程的配合下,無論在白天或夜晚得到各種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觀。水池設計包括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剖面設計及管線設計。其平面設計主要是顯示其平面及尺度,標注出池底、池壁頂、進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種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水池的立面設計應反映主要朝向各立面的高度變化和立面景觀,剖面應有足夠的代表性,要反映出從地基到壁頂層各層材料厚度。
水池材料多有混凝土水池、磚水池、柔性結構水池。材料不同、形狀不同、要求不同,設計與施工也有所不同。園林中,水池可用磚(石)砌築,具有結構簡單,節省以模板與鋼材,施工方便,造價低廉等優點。近年來,隨著新型建築材料的出現,水池結構出現了柔性結構,以柔克剛,另闢蹊徑。目前在工程實踐中常用的有:混凝土水池、磚水池、玻璃布瀝青水池、再生橡膠薄膜水池、油毛氈防水層(二氈三油)水池等。
各種造景水池如汀步、跳水石、跌水台階、養魚池的出現也是人們對水景工程需要的多樣化的體現,而各種人工噴泉在節日中配以各式多彩的水下燈,變幻多端,增添了節日氣氛。北京天安門前大型音樂電腦噴泉,無疑是當代高新技術的體現。
B、駁岸與護坡園林水體要求有穩定、美觀的水岸以維持陸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積比例,防止陸地被淹或水岸倒塌、或由於凍脹、脬托、風浪淘刷等造成水體塌陷、岸壁崩塌而淤積水中等,破壞了原有的設計意圖,因此在水體邊緣必須建造駁岸與護坡。園林駁岸按斷面形狀分為自然式和整形式兩類。大型水體或規則水體常採用整形式直駁岸,用磚、混凝土、石料等砌築成整形岸壁,而小型水體或園林中水位穩定的水體常採用自然式山石駁岸,以作成岩、磯、崖、岫等形狀。
在進行駁設計時,要確定駁岸的平面位置與岸頂高程。城市河流接壤的駁岸按照城市河道系統規定平面位置建造,而園林內部駁岸則根據湖體施工設計確定駁岸位置。平面圖上常水位線顯示水面位置,岸頂高程應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證湖水不致因風浪拍岸而湧入岸邊陸地地面,但具體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修築時要求堅固穩定,駁岸多以打樁或柴排沉褥作為加強基礎的措施,並常以條石、塊石混凝土、混凝土、鋼筋混凝土作為基礎,用漿砌條石或漿砌塊石勾縫、磚砌抹防水砂漿、鋼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牆體,用條石、山石、混凝土塊料以及植被作蓋頂。
防坡主要是防止滑坡、減少地面水和風浪的沖刷,以保證岸坡的穩定,常見的有:編柳拋石護坡、鋪石護坡。
二、小型水閘
水閘在園林中應用較廣泛。水閘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體的水工構築物,水閘按其使用功能分,一般有進水閘設於水體入口,起聯繫上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節制閘(設於水體出口,起聯系下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分水閘(用於控制水體支流出水)。在進行閘址的選定時,應了解水閘設置部位的地形、地質、水文等情況,特別是各種設計參數的情況,便進行閘址的確定。
水閘結構由下至下可分為地基、閘底、水閘的上層建築三部分。進行小型水閘結構尺寸的確定時須了解的數據包括:外水位、內湖水位、湖底高程、安全超高、閘門前最遠岸直線距離、土壤種類和工程性質、水閘附近地面高程及流量要求等。
通過設計計算出需求的數據:閘孔寬度、閘頂高程、閘牆高度、閘底板長度及厚度、閘墩尺度、閘門等。
三、人工泉
人工泉是近年來在國內興起的水景布置。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各種諸如噴泉、瀑布、湧泉、溢泉、跌水等,不僅大大豐富了現代園林水景景觀,同時也改善了小氣候。瀑布、間歇泉、湧泉、跌水等亦是水景工程中再現水的自然形態的景觀。它們的關鍵不在於大小,而在於能真實地再現。對於駁岸、島嶼、礬灘、河彎、池潭、溪澗等理水工程,應運用源流、動靜、對比、襯托、聲色、光影、藏引等一第列手法,作符合自然水勢的重現,以做到"小中見大"、"以少勝多"、"曠奧由之"。
噴泉的類型很多,常用的有:
(1)普通裝飾性噴泉:常由各種花形圖案組成固定的噴水型。
(2)雕塑裝飾性噴泉:噴泉的噴水水形與雕塑、小品等相結合。
(3)人工水能造景型:如瀑布、水幕等用人工或機械塑造出來的各種大型水柱等。
(4)自控噴泉: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或電子技術將聲、光、電等融入噴泉技術中,以造成變幻多彩的水景。如音樂噴泉、電腦控制的湧泉、間歇泉等。
噴水池的尺寸與規劃主要取決於規劃中所賦予它的功能,但它與噴水池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風向、風力、氣候溫度等關系極大,它直接影響了水池的面積和形狀。噴水池的平面尺寸除滿足噴頭、管道、水泵、進水口、泄水口、溢水口、吸水坑等布置要求外,還應防止水在設計風速下,水滴不致被風大量地吹出池外,所以噴水池的平面尺寸一般應比計算要求每邊再加大0.5-1.0m。
噴水池的深度:應按管道、設備的布置要求確定。在設有潛水泵時,應保證吸水口的淹沒深度不小於0.5m,在設有水泵吸水口時,應保證吸水剌叭口的淹沒深度不小於0.5m。水泵房多採用地下或半地下式,應考慮地面排水,地面應有不小於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水泵房應加強通風,為解決半地下式泵房與周圍景協調的問題,常將泵房設計程景觀構築物,如設計成亭、台、水榭或隱蔽在山崖、瀑布之下等。
噴泉常用的噴頭形式有:單射流噴頭、噴霧噴頭、環形噴間、旋轉噴頭、扇形噴頭、多孔噴頭、變形噴頭、組合噴頭等。在進行噴泉設計時,要進行噴嘴流量、噴泉總流量、總揚程等項設計計算。由於影響噴泉設計的因素較多,故在安裝運行時還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甚至作局部的修改以臻完善。
噴泉中的水下燈是保證噴泉效果的必須措施,特別是在現代技術發達的今天,光、機、電、聲的綜合應用將會使噴泉技術在園林景觀中更具有魅力。
四、水的協調
中國園林之水,宜靜不宜動。「清許周生築園杭州,名『鑒止水齋』,命意在此,源出我國哲學思想,體現靜以悟動之辯證觀點」(陳從周《說園》)。水靜,水不見了,但水面上有岸邊物體的倒影,水下可見游魚、水藻等物。在這種現象的背後,還有其哲理內涵。《老子》中說「上善若水」。《莊子》中說「水靜猶明」(「天道篇」)「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庚桑楚」)。這種深邃的內涵,對於賞園者來說,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可是近時有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總覺得靜水似乎太平淡無奇,便要搞點噴泉、水造型之類。殊不知這與中國傳統園林格格不入。
水面可以植荷,使它更有生機。園中植荷,一面能意象到「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情調;另一面也能意象到西子湖之美景,麴院風荷,「映日荷花別樣紅」。但若植荷,往往數年後,夏日則滿池荷葉,失去了水面。這也須用手法:可用大缸數只,植荷於缸內,然後連荷帶缸一起沉入池底(事先設計好沉於何處),缸中之藕便不會瘋長。理水之法,貴在意境,故雖有法,亦不能拘於法,還須提高園林藝術修養。但更須提醒的是:水的處理不是孤立的,水須與山結合,也須與建築結合,如平台、水榭、水廊、旱船等,都須作整體考慮。
園中之水,水面要靜,但水源要活,需要有來龍去脈。如蘇州網師園之大水池西北有一曲橋,池水經橋下寄暢園一直伸向小溝,有不盡之意;同樣,在池之東南也有一橋,水流向南越來越狹,似流向深遠處。拙政園中部大水池,其南、北兩處,也效此法。南京瞻園,南北兩池,在靜妙堂之西有小溪相連,勾活了池水。無錫寄暢園,水池之西的八音澗處有泉眼,確為水源,而又在池之北端做出水灣,似為池水流出之處。這種做法實例不勝枚舉。
五、水景鑒賞性
園林水景設計,要起到聽、視、意會並用的效果。或瀑聲懸雷,或微波拍岸,或小溪輕湍,或禽鳥交鳴,這是聽;輕風細彀,水面初平;芙蓉出水,小荷如錢;游魚呷浪,細草穿沙;曲廊高亭,回清倒影,這是觀;聽觀之際,品賞其風情,體察起含蘊,參悟其哲理,這則是意會。
例如寺觀園林太原晉祠,雖處黃土高原之上,則以水景著稱。祠內泉眼眾多,以泉組景。在難老泉流經的主殿聖母殿前,鑿一方池「魚沼」以蓄泉水。遊客至此,聽四方泉水汩汩滔滔匯聚於此,這是「聽」。此處有詩刻石:「潺湲作遠波,湍激知下就。源源去有來,滾滾夜復晝」,即是聽泉所得。魚沼上有座十字形小橋,組成一景曰「魚沼飛梁」。從橋上俯視,水清草碧,游魚穿梭於急泉靜沼之間,這就是「觀」。由難老泉順石階而下,有流碧亭建於水邊。水面上有一石舫隨碧波盪漾,題額曰「不系舟」,暗寓老子所說的「巧者勞而智者憂,無欲者無所求,泛若不系之舟」。他也會使人想起中唐詩人韋應物的名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皆是「意會」。
『玖』 城市河道景觀有哪些設計要點
傳統河道景觀設計規劃的綠地和公共建設配套設施用地,通常是濱水規定洪水位以上的區域。而在現代化的規劃設計時注重保護和構造濱水地帶的生態環境,避免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和不合理的利用。 1.合理利用地形 在進行河道的規劃與設計時,首先要求工程師對河流的上下游情況做到充分了解。一些河流附近散落的局部低窪,要在盡可能保持原狀的基礎上塑造生動的景觀,並與河流連通起來。其次,設計水體的岸線要以平滑流暢的曲線代替僵硬筆直的直線,來體現流水的順暢柔美。駁岸和池底要盡可能保持天然狀況,並要與地下水連通,這樣能使清潔和更新水體的費用大大減少。最後,可以用卵石和原木加藤本植物來穩固沖刷較強的區域。如果是拋石駁岸,在選擇石塊時應選用帶稜角的,並依據風浪的沖擊力來決定其大小;或是用碎石打底,上面再鋪以大石塊加固;或者先在河底設置鋼筋框,再填充上比網孔大的石塊。總之,要避免過多的使用鋼筋混凝土和漿砌塊石等不環保的材料。 2.河道護岸形式 在設計城市濱水景觀的普通護岸時,要使其外表朴實自然,這樣能很好的和周圍環境相融合。在構思護岸的平面形狀時,要將舒緩怡人作為出發點,避免小尺寸和小圓弧式的變化,以免破壞河川的美觀;也不要為了追求視覺的變化而在護岸平面形狀中使用不必要的曲線。 在平面形狀的變化上,應該採用大單位空間變化為主細微變化為輔的方式,通過處理局部水體使水流形態發生變化,或者培植水生植物和魚蝦等小動物的方式,使景觀變化自然得體。 3.景觀節點和景區的設置 城市河流通常都不會太短,如果做成同一種主題風格,就會很容易讓人產生千篇一律的審美疲勞,也與設計者的本意大相徑庭,同時也不利於營造濱河主題公園。因此,在場地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分段的方式,將一條河流分割成長短不一的數段,並使每一段的主題風格都不盡相同,可以使自然風格的,可以是彰顯文化氣息的,也可以是反映歷史進展的,用與之相呼應的景觀來營造以達到預定的效果,這樣設置出來的景觀將是人文與自然融合、歷史與現代融合的多層級結合。同時景觀的主題應根據場地條件和環境來靈活設計,如在開闊的場地,其河面景觀就要設計的相應開闊,可以通過設置生態駁岸的方法來達成,比如說在岸坡和附近大片地上上種植綠化植物,建造一些休憩設置以供人們遊玩,以自然生態為主的親水走廊必然會得到人們的喜愛。 4.水生植物的選擇 一個完整的水生生態系統,應該包含多種水生動植物。城市河道一般都沒有深潭和緩沖帶,所以水生植物不僅為魚類提供著食物,還為它們提供棲息的場地。同時,還能通過生態循環起到凈化水質、降低水體營養化的作用。從景觀的方面來看,在水中種植各種形態特徵和花期不同的水生植物,也符合了人文化水體景觀的要求。
『拾』 園林規劃中如何確定水的布局形式
園林規劃中如何確定水的布局形式,是根據園林中各種園林景觀供水點布置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