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風景名
① 淄博博山風景區有哪些
淄博博山景區位於淄博市西南8公里的樵嶺前村一帶,面積73平方公里,由顏山公園、白石洞、石內門、樵嶺前容、五陽山、泉河頭、魯山、金牛山八大景區組成。大小景點200餘處,集山、水、林、泉、洞於一體,還有中國最古老的齊長城。被譽為魯中山水畫廊。
② 博山旅遊景點哪個最好
博山區共有八大景區200多個景點,景區面積達71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43%。景區內有4A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和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等景區和景點。博山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有唐代木質建築顏文姜祠,有南方園林特色的因園等一批名勝古跡。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淄博市博山孝婦河畔,博山城區西南部,於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總規劃面積1702公頃,由望魯山、禹王山(即原山)、岳陽山及胡山四大山系構成,下設五大景區:鳳凰山景區、禹王山景區、望魯山景區、薛家頂景區和夾谷台景區,海拔最高處800米。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魯中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是淄、汶、彌、沂四河的發源地,年平均氣溫14.℃,空氣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6593個,被評為「中國森林氧吧」。魯山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7%以上,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有植物種類1300多種,鳥類168種,獸類22種,昆蟲561種。
齊長城
齊長城的修築體現了齊國人利用自然地理優勢的理念,最早的西段齊長城大約修築於春秋晚期,很可能是利用古濟水堤防再築牆加固形成,體現了齊人的兵家文化和軍事思想。在齊國的防禦體系中,齊長城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是由長牆、關城、障堡、烽燧以及長城內外的軍事重鎮等有機構成的立體防禦體系,不僅保衛了齊國的國家安全,還是齊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紐帶,塑造了齊國對外開放的傳統格局。齊長城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是中國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顏文姜祠
顏文姜祠,又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俗稱大廟。位於山頭鎮北神頭村鳳凰山東南麓。全祠南北長64米,東西寬61米,建有山門、香亭、正殿、東西兩廡、寢殿等計73間,建築面積1324平方米。山門坐北朝南,面闊3間11米,進深1間6米。歇山頂,單檐琉璃瓦,前後均有斗拱,門上懸「顏文姜祠」匾額,行書陰文,系中國著名書法家舒同1982年秋題寫。山門內頂梁有「大清乾隆三十四年歲次乙丑六月吉旦中書科中書蔣今長重建」,「時大清道光八年歲次戊子桂月吉旦重修」和「公元一九八二年九月重修」三道嵌梁,建築風格莊重朴實。
③ 博山有個什麼憋景點叫啥名來
博山的景點有好多,有人文景觀、有山水景觀、有聞名世界的琉璃景觀、還有美食。不知你想看哪一種景觀。
④ 博山風景名勝區的景點概況
博山風景名勝區內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兩處,有中國第一長城——齊長城;有大自然奇跡――石海;有高聳入雲的望海樓;有魯中第一高山――魯山;有被譽為山東第一洞的開元溶洞、江北第一溶洞的博山溶洞。
⑤ 博山風景名勝區的景區簡介
石門景區的村名多「峪」,岳峪、鎮門峪、珠寶峪。足見其山之多。山眾而多奇,水豐而多秀,是石門風景區的主要特色。
石門的山,絕壁突兀而立,村莊房舍隨山勢而建,青石崖、青石房,錯落相間。「十八盤」上,石壁石柱如林,就象黃山西海一般。以此北望,山頂平坦之地,曰夾谷台,史傳春秋戰國時,魯定公和齊侯在此舉行過「齊魯會盟」。 「博山」由來,「山多」為一解,然眾山之中,確有名「博山」者,這便是位於北博山鎮南之山,現名辰巳山。
山博景多,辰巳山前,淄河水三支交匯,田園豐潤,西行數里,淄河北岸一山形似金牛藏於數峰之間,故名曰金牛山。山上亭台樓閣,多在峭壁懸崖,蒼松翠柏中隱見。拾級而上白雲洞、凌霄洞,洞洞相連。 五陽山因五峰簇擁向陽而得名,位於石馬鎮。山崖險峻,古建築臨壑構造,形成這里以「石」為特色的天然與人工並造之景觀:跨澗東西的「擔山」石橋,「惠恰鄰里」,「道統三三」等摩崖石刻,石條為台,石檐石屋,石閣石殿。醉酒台、霧雲洞,皆天然生成,懸崖石壁縫中,五杈松柏,枝幹蚺曲,相傳生在唐代貞觀年間。
五陽山還比鄰碧波盪漾的石馬水庫,殿閣參差的五鳳山、鳳頂山。景區古建築皆保存完好,庭內壁畫依然清晰可見。 樵嶺前風景區位於博山區西南6公里處的群山綠水之間。整個景區以樵嶺前村為中心,方圓5公里。景區內峰秀岩峭,茅舍錯落,小橋流水,一派山野風光。山奇、水碧、林幽、景秀是其獨有特色,居博山八大景區之首。景區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爽,清泉、流水,沒有半點污染,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是省內難得的休閑、娛樂、避暑、納涼的天然公園,被譽為「魯中山水畫廊」。整個風景區由博山溶洞、王母池、天星湖、齊長城遺址、淋漓湖、山東公路第一高架橋等構成,尤以博山溶洞、王母池、天星景區為人所稱道。
博山溶洞位於樵嶺前村東寨峪頂山,於1995年5月由樵嶺前村自辦開發、開放。初步勘探主洞全廠約5000餘米,歷經數年開發,主洞現已開發、開放1600餘米,有待開發景區達4000餘米,且整個主洞周圍支洞交錯,洞中有洞,曲折幽邃,結構十分奇特,在北方地區十分罕見,洞內一般寬10米左右,最寬處20餘米,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方行。高一般30米左右,最高處達50餘米,最低處須匍匐方可通過,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藝術宮殿。
淋漓湖,水面數百畝,系一人工湖,原設計容水量為250萬立方米。
王母池位於樵嶺前村南,兩山相交形成一峽谷口處,飛流疊瀑,「疑是銀河落九天」,巨大的水簾沖擊崖底,流光溢彩,絢麗動人。在瀑布的右上方七塊巨石疊立、高達10餘米,恰似一嫻淑的仙女在俯首凝思,人稱「王母石」。
天星湖由天星峪而得名,與淋漓湖一山之隔,遙相呼應。為開發旅遊景點,樵嶺前村投資300餘萬元,歷時兩年,將這里建成了集劃船、垂釣、游泳、避暑、就餐為一體的天星湖旅遊度假村。 源泉風景區坐落於博山區東南部綿延不絕的山麓之間,距城區25公里,傍依淄河水,北靠二郎山。景區以其山高、谷深、林茂、灘淺、石怪、泉清、洞幽、水美而獨具特色,被譽為「江北小桂林」,主要景點有開元洞、青龍山、二郎山、淄博第一索道,天然游泳場等。
開元溶洞因洞內有唐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是廊道廳堂式洞穴。洞廳大而高,鍾乳石、石幔、石筍、石旗、石葡萄等自然景物富多彩,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洞內出土有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摩崖石刻和西漢、北魏、隋唐時期的陶片、鐵器、兵器等文物,給開元洞內的人文景觀又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泉河,水面上映襯著青龍山的倒影。水清見底,魚游淺灘鵝鴨嬉戲,令人耳目一新。上龍灣和下龍灣兩大泉群內泉眼密布,噴珠吐玉,長年不竭,且水溫常年保持5℃左右,水中飼養引進的虹鱒魚,可令遊客一飽口福。 從下龍灣沿山路盤旋而上,可見一組古建築鑲嵌於懸崖峭壁之間,掩映在綠樹繁花之中。頭一座便是舊時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龍王廟」。
再拾級東攀,至山門,一座磚砌單檐三門牌樓,高寬約6米,凌空矗立,上書「清音萬古」。進牌樓,迎面是座規模宏大的殿宇---「三宮殿」。據殿前「透龍碑」記載,此殿系明萬曆十二年修建,距今已有400餘年。這「透龍碑」浮雕石龍,光滑如鏡,當地有首民謠:「青龍山前一條河,既有鴛鴦又有鵝,抬頭望見透龍碑,一眼看到太陽窩」,晚霞夕映,碑端能照見高聳的「無影山」。
⑥ 淄博博山有哪些好玩的
博山風景名勝區內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兩處,有中國第一長城——齊長城;有大自然奇跡專――石海;屬有高聳入雲的望海樓;有魯中第一高山――魯山;有被譽為山東第一洞的開元溶洞、江北第一溶洞的博山溶洞。既有北方山水風景的共性,又各有特色,千姿百態,令人流連忘返。
博山風景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是中國孝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汩汩流淌的孝水哺育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博山自古便是歷史悠久的陶瓷琉璃之鄉,被譽為「陶琉之鄉」。別具風味的博山菜餚和地方小吃,在魯菜中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地方特色飲食文化,被譽為「中國魯菜名城」。
近年來,博山風景名勝區大力開展「因景植綠」、「因景治污」、「因景修路」工程,風景名勝區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博山風景名勝區願與全國各地風景名勝區真摯合作,共創風景名勝事業美好明天!
⑦ 博山風景名勝區的介紹
博山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博山風景名勝區是山東內省1985年批準的第一批省容級風景名勝區,1由顏山公園景區、白石洞景區、石門景區、樵嶺前景區、五陽山景區、泉河頭景區、魯山景區以及金牛山景區八大景區組成,大小景點200餘處,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1985年被山東省政府命名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5月被國務院審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2015年12月1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山東博山風景名勝區納入瀕危名單,並給予黃牌警告;住建部將責令其限期整改並重點督辦。
⑧ 博山有哪些名勝古跡
博山來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源底蘊深厚。全區共有八大景區200多個景點,景區面積達7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3%,集溪、泉、瀑、洞、林、石之勝,匯寺、廟、宮、觀、門、牆之優,人稱「魯中山水畫廊」和「淄博的後花園」。景區內山清水秀、洞奇谷幽,有4A級原山國家森林公園和3A級魯山國家森林公園,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等一批風景如畫、鍾靈毓秀的景區和景點。博山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知名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跡,是清代「三部尚書」、「一代帝師」孫廷銓和清末現實主義詩人趙執信的故鄉;有唐代木質建築顏文姜祠,有南方園林特色的因園等一批名勝古跡。
⑨ 淄博博山風景名勝區怎麼樣
博山確實是山城,有很多的山,相當涼快,只是污染有點嚴重而已,感覺還是很好,博山小吃很有名,景德東的糕點好吃。
⑩ 博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部分傳統古村落位於什麼景區內
博山風景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是中國孝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汩汩流淌的孝水哺育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博山自古便是歷史悠久的陶瓷琉璃之鄉,被譽為「陶琉之鄉」。別具風味的博山菜餚和地方小吃,在魯菜中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地方特色飲食文化,被譽為「中國魯菜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