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偶得的景色

偶得的景色

發布時間: 2021-02-04 18:33:24

㈠ 最妙的景色成語

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美輪美奐無語倫比嘆為觀止天下奇觀

㈡ 求寫暮春時景色的作文,在線等

天空很藍,如藍色的綢緞一般。天空中飄著幾朵雲,潔白的;幾只鴿子飛在天空,同樣的白,與白雲相伴。經過了悠長的冬日與懵懂的初春,天空的色彩更加純熟,更加美麗、可愛,白色與藍色相搭配,顯得更加和諧。

眼下已是落葉時節,風一吹,樹上的花瓣便隨風飄落,紛紛揚揚。花瓣的顏色很美麗,有的淡雅,有的艷麗。花瓣落在地上,有一種殘缺的美,粉色、黃色、紅色摻雜在一起

,更有一種紛雜的美。

樹葉子都綠得發亮,這種綠是嫩綠,不摻雜任何雜色,綠得無法形容。小草的顏色卻有深有淺,嬌小的是黃綠,成熟的則是青綠;這時還沒有深綠的草,因為暮春的草依舊是孩子,等待著在夏天長大。

柳樹在這時已經開始飄絮,柳絮在空中飛揚著,構成了春天裡的雪花。它的顏色也如雪花般潔白,不同的是,雪花是冰涼的,而柳絮卻是毛茸茸的。柳樹的枝條在風中優雅地擺動,柳絮漫天飛舞,綠色與白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機無限。

夕陽西下,暮春結束在暮色中。夕陽微弱的光給天際染上金色,也給大地鍍上金色。藍色、白色、綠色以及各種花的顏色,這時,與金色交織在一起,格外艷麗。

暮春走了,接下來是盛夏,大地一片蒼翠。而我卻更加懷念暮春的色彩,只得等到明年的暮春時節,再看那多彩的暮春。

春天去旅遊吧,因為,給予的不只是無比的快樂和無窮的力量,更是有深刻的人生哲學!

在一年四季中我覺得春天是最好的,因為它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好季節,給大地帶來欣欣向榮的好氣象。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贊頌過它。最典型的一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對於那些名句真的舉不盛舉。可見春天的美好,給人帶來溫暖,喜悅和希望。然而,在這樣的季節里,你又要如何度過呢?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也就是說,一年裡的打算、計劃、就要在新年後開始實施。所以,在這樣的季節里,當然要去旅行呀。春天給我的動力遠遠超出想像。在春這個季節里去旅遊,到此遊玩,在那陽光嫵媚、萬物復甦、草木叢生、鳥語花香,多麼美麗的景色啊。也是培養好心情的一季。

每當我就去廈門旅遊,因為廈門是一個很美麗的景點,廈門被大家稱為「四季如春」我很榮幸可以去廈門旅遊,能過去這「四季如春」的海上花園,是我感到很榮幸。我選擇去廈門理由是想享受到春天給我帶來快樂和愉快,比如說廈門有些地方讓我去旅遊去過一次就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有這些地方比如說海灣公園、白鷺洲、鼓浪嶼、這些景點等等。在海灣公園還可以玩那些過山車還有比過山車還刺激的游戲。鼓浪嶼雖然是一個海,但是可以坐船去觀賞景色,在船上用望眼鏡看海的對面原來是一片那麼美麗的景色,讓我感覺自己的心情心曠神怡,感覺自己的心情輕鬆了很多。雖然白鷺洲在遙遠的地方看去雖然顯得很小,到近處看的時候就會感覺廈門的白鷺洲給我帶來就像充滿的活力的白鷺,讓我感覺到心情就像白鷺要永遠讓自己的心情永遠,開心快樂。

春天是美好的,給我帶來了溫暖、喜悅和快樂,讓我去了那麼漂亮的風景旅遊,給我帶來了無比的溫暖、無比的快樂、無窮的力量,我會永遠記得去過廈門旅遊。

春天,我們去旅遊吧!

江北的春天象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姑娘,她的腳步總是姍姍來遲;他又象一個在旅途中急於回家的少年,腳步急急匆匆。文人墨客贊美春天的歌曲還沒有寫完,不經意間,她已經走遠了,留下倩倩的背影。
暮春時節,在微微南來風的吹拂下,天開始漸漸熱了起來。桃花,杏花,梨花……各種鮮艷的花朵相繼完成了神聖的使命,紛紛墜落枝頭。「落英繽紛」,構成一個夢幻世界。凋謝的花瓣似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彩蝶,又似一隻只辛勤的小蜜蜂,在微風的吹拂下,作出最後一個美麗的舞姿,落入母親的懷抱,悄無聲息。

自古文人多悲秋,暮春的景色也難免使人感到傷悲。林黛玉《葬花吟》應該是其代表作了。洋洋洋灑灑五十二句的葬花辭,是《紅樓夢》詩詞之中最絕妙、最被稱道的篇章之一。這如泣如訴,淚和血凝的「黛玉詠嘆調」。為落花縫錦囊,為落花做香冢,為落花悲哭而詩的 「荒唐」,卻因環境與性格融合,而更使人傷懷感嘆。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擬成這首葬花詞,借花傾吐滿懷的愁緒與悲憤。由春的消逝聯想到青春易逝;由落花,想到生命的夭亡;借斥榆柳、飛燕,哭人情的冷漠殘酷;喻風刀、霜劍,哀憐自己的際遇愛情。流年似水,前程茫茫,春去春來,落紅蕭索,淚水流盡,再以血泣。這悲涼的輓歌,終究為悼花自悼,抑或葬花葬人?已是難能分辨。曹雪芹通過《葬花辭》黛玉悲哭,也為群芳悲嘆。千古奇絕。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表現了一種春歸無法挽留的惆悵心情。「落花流水春去也」,使人感到真正是「人間四月芳菲盡」。 「落花流水」,是自然界常見的現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無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覺、感受和感嘆。面對落花,聯想到春天的消失,聯想到人生的變易,止不住產生一種惋惜的心情,然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只有徒喚「無可奈何」了。 「好鳥枝頭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樹枝上美麗的禽鳥,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值得親近;花兒飄落在水面的情景,其實都是像一篇篇好文章,值得我們欣賞。

我想,「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的應該就是暮春時節的景色。一場春雨打落花朵無數。「綠肥紅瘦」的佳句只可妙手偶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辭樹雖無語,別倩黃鸝告訴春。」花雖然敗落了,化作春泥了,還要為後來的花提供養料。多情的落花委託黃鸝向春天囑咐什麼呢? 「花退殘紅青杏小」。花兒的使命已經完成,青杏鮮桃已經掛滿了枝頭,莫嘆息,莫憂慮,請到秋天再向枝頭上看吧,那滿枝碩果就是答案,讓我們等待著秋天豐收的消息吧。
唐朝才女杜秋娘 《金縷衣》中寫道:「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是的,花開花落年年有,人生難得再少年。青年人要趁青春年少,抓住機遇,奮發圖強,銳意進取。

㈢ 飲湖上初晴後雨描繪的是什麼的景色

《飲湖上初晴後雨》描寫的是(西湖的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
原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注釋
瀲灧:水波盪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空濛:細雨迷濛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賞析
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水光瀲灧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下半首詩里,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一個「西」字外,詩人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前的西湖之美,在風神韻味上,與想像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一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一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一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㈣ 偶得幽閑境,遂忘塵俗心.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這句話的意思

偶然領悟到了悠閑的境界,逐漸忘記了紅塵的心。始終明白什麼是隱者,不必非要在山林

㈤ 今日偶得作文的開頭

兩個月的暑假轉眼間就結束了,還沉浸在暑假懶散生活中的我迎來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奮斗旅程」——初三。在別人口中聽到初三畢業班生活是多麼的苦、多麼的累、多麼的恐怖,猶如地獄般。我卻不以為然,因為我有我的夢想。我堅信我的夢想會讓我走的更遠,即使前方有許多不平。或許是我太過天真,對現實估計不足。
當我步入初三的課堂,一股名叫「壓力」的巨風撲面而來,看到那壘得高高的課本,用十根手指頭都數不過來。看著那都排到了垃圾桶後的座位,我頓時感到了競爭的強烈。我做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擁擠的課桌將我囚禁在這個小小的角落,我如同被囚禁在鳥籠的鳥,想要掙脫這個牢籠卻力不從心。我開始迷惘——夢想之路離我有多遠?
緊張的課程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沒有了電腦課,沒有了美術課,沒有了音樂課,沒有了一周四節的自習課,每科的課也是一節趕著一節的上。我開始恐懼這種生活,開始無心聽課,開始沒有了奮斗的動力,開始贊同他們對初三的描述。夢想之路它在何方?就這樣我消極了幾周。
難道我就這樣過我的一生嗎?無所為原不是我的個性,我不知是否要給我的心找個出口?昏暗的房間,被反復把玩的電視機遙控似乎在對著我笑。突然一首歌讓我停住了無聊的思緒,專注那:歌聲沙啞,歌詞卻字字刺入我耳膜「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裡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是為我而唱的嗎?
我閉上眼睛聽著這首歌,腦海里浮現出這幾天的種種消極,眼淚不禁從眼眶滑落。「命運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是啊,命運只是空無的談話,沒有誰的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為了讓自己的將來不留遺憾,現在的我們只能努力。現在這點苦又算什麼呢,只要熬過了,前方就是無限光明。我不能再這樣下去。音樂落幕,昨天已為過去。
一首歌,一次感悟,一份收獲。昨天那消極的我已是過去,激昂奮斗的我才是明天的我。

㈥ 我要寫景色作文!幫幫忙!

秋天的色彩
秋天是藍色的,你看那瓦藍瓦藍的天空,博大,清澈,幽遠,那雪白雪白的雲朵,時如鵝羽東飄西盪,時如羊群追逐覓食,時如白雲堆積如山,好美麗,好愜意啊!

秋天是彩色的,看那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黃燦燦的鴨梨隨風盪漾,噘著嘴的石榴不情願地被裝進了竹筐。待到這豐收的喜悅過後,大自然的神筆一揮,又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樹上的葉子由綠變紅變黃,隨著習習秋風,柔柔秋雨飄落而下,給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花地毯。秋菊更是別具一格,它們穿著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各色秋裝,抬著笑眯眯的臉,扭著纖細的腰,跳著優美的舞蹈,裝扮秋色、歡慶秋色。

秋天的小溪也獨具韻味,喧鬧了一個夏天,如今也漸漸靜閑下來,你來到溪邊,太陽已不像昔日那樣熱情了,溪邊的石頭已不再會燙屁股了,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溪底石子的花紋,水比較涼,但涼的舒心,你坐在溪邊的石頭上,把腳放入水中,一股清涼柔軟的感覺隨即而來,驚得溪旁的青蛙們紛紛跳入水中,而那些不懂事的小魚們則成群結隊地在你的腳邊游來游去,和著溪邊的小樹,水中的倒影,使你不由得陶醉在這詩情畫意里…

秋天的山上更是熱鬧非凡,各類果樹毫不吝嗇的向人們奉獻出自己的禮物:野葡萄,獼猴桃,五味子,那酷似地瓜的是「八月香」,味似香蕉,香甜可口,在這綠海的相襯下果實顯得尤為艷美。

那些森林居民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松鼠竄上跳下,忙著收集過冬的糧食,野雞、飛鳥們飛來飛去為爭搶食物又吵又鬧,還是野兔生性靦腆,探頭探腦而出,一見有人,飛速撤離…

山路彎彎,秋風送爽,站在山頂上仰望如畫的藍天,俯視豐收美景,身處清新涼爽之中,使人精神倍增,心曠神怡,真想面對蒼穹、田野大喊一聲:「真爽啊!」

秋天的太陽更紅更驕,人們的生活更甜更好。指導教師:惠瑞陽

==================================
秋雨
呵,一場涼爽而又倉促的秋雨降臨了。萬物再一次接受另一番風味的滋潤。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畢竟給了大地一份溫柔的禮物,也給那些昏葉所剩無幾的禿枝上點綴幾絲蕭瑟,幾縷凄涼,也曾在人們無意察覺的心田中擦肩而過。

我倚在屋檐下,仔細感觸著秋雨平凡的氣質。平凡而又不平凡,到底它為了整個秋天而付出了代價:只是,僅僅一場場看不起眼的雨而已。

看,遠處,近處,漸漸地給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層紗——那是一片霧,一片濃濃的霧。萬物要沉睡在這個霧的世界裡。眼前的一切總是白色的,或許其中還會混雜著一些東西—炊煙裊裊飄盪……我看不見,但我可以聞得到。

透過雨幕,又可以清晰到看到——人們的傘很少遮住他們的頭;再細致點,頭發上還夾著幾絲水珠。他們願意去感受秋雨的瀟灑,卻仍沒有人去留意這種「雅景」。

秋雨繼承了夏天的雷雨,重演著春天一樣的歷史,再次刷新了大地,洗滌了萬物……

下吧,秋雨,大自然因你將充滿詩情畫意;下吧,秋雨,你可知道,我們曾怎樣堅持不懈地期待著你……

==================================
繪秋
金秋十月,北雁南歸,拉開了秋的帷幕。趁著這秋高氣爽,我校初一年級全體師生,一同來到了位於香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

到植物園時,正好是上午八點,天氣晴朗,和風徐徐,正是游園的好天氣。之所以我們拍攝的題目是《秋榮》,是因為我們要拍出初秋萬物欣欣向榮的盛景來。

我們順著卧佛寺的石板路爬上山腰,放眼望去,有輕,有重,有濃,有淡,偶爾還夾雜著幾許或深或淺的黃,山間樹木的葉子依然繁茂,只是山野間原本純粹的綠,已經被金黃、甜紅所替代。不遠處的一座山丘,已經完全披上了紅色。正是「美景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不知不覺,走到山頂,夥伴們都拿出照相機或攝像機,在附近拍攝起來。我也趁這時候,好好地欣賞景色。

仔細觀察,我才發現初秋的景色和深秋果然不一樣。深秋的景色,往往能給人一種悠遠、肅穆的感覺;楓林盡然,山朗秋瑟,活脫脫一幅大氣磅礴的中國水墨畫。可初秋的景色卻顯得活潑多了。

山間偶爾還能隱隱地找出幾叢綠影來。遠處的山看起來就像一個穿著紅毛衣黃毛裙的小姑娘,一副俏皮勁兒,充滿了生機。

夥伴們拍得差不多了,我們要啟程回到集合地。歸來路上,偶爾發現一股、兩股的清泉,滌盪在山間。遠處的飛鳥,也和著秋天的步伐拍子,放聲鳴叫,伴著漸漸西沉的夕陽,杳杳消融在天際。

㈦ 「偶得佳句共剪窗」是哪一首古詩裡面的詩句

應是網上有才的人寫的一首小詩,沒有詩名,具體出處未知。

原詩如下:版

明月春宵三權分霜,暗花殘影十里香。未若紅塵逢知己,偶得佳句共剪窗。

㈧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的是什麼風景名勝

描寫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

【出處】《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宋代: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8)偶得的景色擴展閱讀

1、《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創作背景

蘇軾於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2、《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鑒賞

這首小詩前兩句是描寫:寫晴天的水、雨天的山,從兩種地貌、兩種天氣表現西湖山水風光之美和晴雨多變的特徵,寫得具體、傳神,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以致有人評論說,古來多少西湖詩全被這兩句掃盡了。後兩句是比喻:天地之間,人類最靈;人類之中,西子最美。

在前兩句描寫的基礎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說它和西施一樣同為天下靈與美的極致,何況又經過淡妝或濃抹的精心打扮呢!然而,極寫西湖之美還不是這個比喻的全部奧妙。歷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詩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來和西湖相比呢?

這是因為,西子除了她靈秀美麗,她和西湖還有兩點獨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鄉離西湖不遠,同屬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頭上都有「西」字,叫起來自然天成。由於這種種原因,蘇軾這個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後人的稱道,西湖也就被稱作西子湖了。

㈨ 《飲湖上初晴後雨》一詩中,求寫西湖景色的兩句

《飲湖上初晴後雨》一詩中,描寫西湖景色的兩句詩是: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原文: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麼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9)偶得的景色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2、作品賞析:

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下半首詩里,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

3、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㈩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的是什麼的景色

描寫的是西湖雨後的景色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 ·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後二句,被認為是對西湖的恰當評語。作者暢游西湖,從早到晚,一邊欣賞美麗的湖光山色,一邊飲酒構思,意篤八極,神遊萬仞。於是乎寫就了這首傳誦一時的佳作。

詩的前兩句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雨時的不同景色。「水光瀲灧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盪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一首詩可知,這一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游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一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詩的後兩句進一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一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蘇軾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西湖之美與西施之美相比,當然無可非議。但,我們知道,歷史上還有不少女子,其美與西施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可蘇軾為什麼偏偏要選西施來比西湖呢?我想是不是有兩個原因:一是西施的家鄉在浙江,而且離西湖不遠;二是西施和西湖,都有個「西」字,這真是個天作之合。
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像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