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風景圖
『壹』 興化在哪裡啊
興化市現隸屬於泰州市。位於蘇北里下河地區腹部,地處揚州、南通、鹽城經濟開發區中心。東以串場河與東台、大豐為界,南與江都、泰縣毗接,西與高郵、寶應接壤,北與鹽城隔河相望。以水鄉生態旅遊為品牌的興化旅遊業不斷發展,興化歷史上昭陽十二景有:景苑名堂、三閭遺廟、滄浪亭館、玄武靈台、陽山夕照,南津煙樹、東皋雨霽、龍舌春雲、勝湖秋月、木塔晴霞、十里蓮塘、兩廂瓜圃,集自然與文化為一體,融高雅情趣於觀賞之中,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興化是蘇中地區典型的水鄉澤國,數以千計的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著名景點烏巾盪公園幽靜典雅,李中水上森林生態游覽區風景如畫、垛田千島菜花春色迷人、萬畝大縱湖風光旖旎,在國內外有著廣泛影響,是都市遊客回歸大自然的旅遊度假勝地。 李園、船廳位於興化城中武安街13號。原為清代富商李小波私家花園,大門朝東,有門樓隱壁二門、南北耳房、前庭井、坐北朝南花廳。入李園園門便是船廳,開闊一間,進深七間,內外形似遊船。西側有踏道似跳板,有坐登欄桿,室內有楠木雕落地荷門。 廳頂卷棚歇山瓦頂,船廳西首為船頭有漢白玉船樁,船廳西南沿廊至方廳、接桂花樓又庭園花台、古木參天,幽靜典雅,具晚清風格揚州園林特色。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板橋故居位於興化東城灣古板橋鄭家巷。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前曾居於此。故居坐北朝南,有門樓,上下屋,小書齋,小庭院天井,廚房等,屋內陳列有關鄭板橋的文物資料、書畫、塑像等。 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響,而令遊人刮目相看,這便是海內外文人墨客心儀神往的興化「板橋故居」。 走進故居,迎面可見趙朴初、劉海粟題寫的「鄭板橋故居」和「鄭燮故居」兩塊大匾。 故居為粉牆灰瓦,面積雖不大,倒可暫避喧囂。院中信步,能靜聽自己的腳步聲在院子里回響。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蓋世,曾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領銜人物。鄭家世代讀書,可謂書香門弟。鄭板橋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歲中進士後才從這里走出家門。 板橋故居在興化東門外的鄭家巷。興化的竹子並不多,可這一帶很特別。從古板橋進城,須經過一條二百餘步的竹巷。竹巷裡,家家以竹為業。板橋在這種隨處見竹的環境里生活,怎能不產生愛竹憐竹的情懷。 「無竹不居」,是板橋的一大偏愛。板橋故居書房的檐下,種著一叢青竹。板橋在書房裡便可透過窗紙,欣賞竹影,就像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鄭板橋紀念館位於興化城中,古典式建築,迎門有大型白石雕塑鄭板橋全身像,照壁牆刻有鄭板橋代表作品蘭、竹、石。陳列室介紹板橋生平遺物遺跡以及字畫真跡。並集多種展覽廳館,為興化市文物博物中心。鄭板橋紀念館是中國歷史人物紀念館1984年7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鄭板橋紀念館,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原縣政協桂花樓。 該館藏品1181件,其中鄭板橋書畫墨跡33幅,金農、閔貞、鄭鑾、劉熙載等人的書畫348件,當代名人為紀念鄭板橋、施耐庵而作的書畫833件。 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陳列「昭陽鄭氏家譜」、板橋老人的遺物、7種版本的《鄭板橋集》、板橋墨跡的復製品和照片以及有關的研究論著、資料和劇本、金石、傳說故事等。 紀念館所轄的鄭板橋故居,為南北8間的清代民房建築。粉壁黛瓦,蘭竹蕭疏,保持「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內不定期地舉辦小型書畫展覽,播揚鄭板橋的藝術成就。 興化市博物館,館址牌樓北路。現有建築面 積4000多平方米,住居全省縣級博物館前列。收藏各類文物藏品3000多件,其中,明清字畫、文廟祭器、 出土銀錠等為特色藏品。現有展廳8個。1997年被定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貳』 江蘇興化在哪兒
興化(xīnɡhuà)位於江蘇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地處江淮之間,里下版河地腹地,是一座古權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旅遊城市。
興化市地處江淮之間,里下河地區腹部,東鄰大豐、東台,南接姜堰、江都,西與高郵、寶應接壤,北與鹽都隔河相望。位於北緯32°44′~33°16′,東徑119°43′~120°16′。政區東西、南北間距各約55公里。興化市總面積2393.3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766平方公里,佔73.8%,河道、湖盪、灘地等水域面積627平方公里,佔26.2%。
興化是國家生態示範區,全國環保模範城市。著名的「魚米之鄉」。世界四大花海之一「千島菜花風景」聞名遐邇。
興化古稱昭陽,又名楚水;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源遠流長,據考證,境內人類生存史可追溯到,距今約6000多年。興化誕生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等世界知名文豪和書畫家。興化文化積淀深厚,人才輩出。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緒,有262人中舉,93人中進士,1人中狀元,全國罕見。歷史中屈原、范仲淹、魏源等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興化任職。給這座城市帶來變革和昌盛。更加給興化歷史的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叄』 興化的自然風光有哪些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園
·興化垛田風光帶
·興化烏巾盪
·興化大縱湖風光帶
·興化鄭板橋故居
·興化施耐庵陵園
·興化鄭板橋陵園
·興化寶嚴古寺
·興化劉熙載故居
興化名勝古跡
2007-06-07 19:29:35
鄭板橋故居
鄭板橋故居位於興化東城灣古板橋鄭家巷。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前曾居於此。故居坐北朝南,有門樓,上下屋,小書齋,小庭院天井,廚房等,屋內陳列有關鄭板橋的文物資料、書畫、塑像等。
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響,而令遊人刮目相看,這便是海內外文人墨客心儀神往的興化「板橋故居」。
走進故居,迎面可見趙朴初、劉海粟題寫的「鄭板橋故居」和「鄭燮故居」兩塊大匾。
故居為粉牆灰瓦,面積雖不大,倒可暫避喧囂。院中信步,能靜聽自己的腳步聲在院子里回響。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蓋世,曾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領銜人物。鄭家世代讀書,可謂書香門弟。鄭板橋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歲中進士後才從這里走出家門。
板橋故居在興化東門外的鄭家巷。興化的竹子並不多,可這一帶很特別。從古板橋進城,須經過一條二百餘步的竹巷。竹巷裡,家家以竹為業。板橋在這種隨處見竹的環境里生活,怎能不產生愛竹憐竹的情懷。
「無竹不居」,是板橋的一大偏愛。板橋故居書房的檐下,種著一叢青竹。板橋在書房裡便可透過窗紙,欣賞竹影,就像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四牌樓
四牌樓,明代建築,位於興化城中心的十字街口,其飛檐拱頂,古樸莊重。四牌樓的四面和拱頂內壁,掛滿了大大小小共47塊匾額。以紀念興化歷代名人。
興化這個小縣城在宋,元,明,清四代中,考中進士的竟達88人,平均每6年就有一個中進士,官至閣老(相當於宰相)的 有三人。在文化界,藝術界,學術界享有盛譽的亦有多人。如被譽為東方黑格爾《藝概》的作者劉熙載,為《四庫全書》纂寫提要的纂修官任大椿,《古文觀止》中「報劉一丈書」一文的作者宗臣,《封神演義》的作者陸西星,《水滸》的作者施耐庵,與魯迅同時接受聘書擔任文學研究員著述員的李祥...
而四牌樓的每一塊匾額都是為了紀念一位名人,背後都有一段光輝的業績。比如:《開科第一》的匾額就是紀念宋朝興化進士楚珙,《狀元宰相》則是敘述明朝宰相李春芳。《東海賢人》贊美哲學家韓樂吾,贊美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的《七步才子》...
文革動亂,四牌樓被毀,重建的四牌樓基本上保持了原貌,47塊匾額再度輝煌。
李園、船廳
李園、船廳位於興化城中武安街13號。原為清代富商李小波私家花園,大門朝東,有門樓隱壁二門、南北耳房、前庭井、坐北朝南花廳。入李園園門便是船廳,開闊一間,進深七間,內外形似遊船。西側有踏道似跳板,有坐登欄桿,室內有楠木雕落地荷門。
廳頂卷棚歇山瓦頂,船廳西首為船頭有漢白玉船樁,船廳西南沿廊至方廳、接桂花樓又庭園花台、古木參天,幽靜典雅,具晚清風格揚州園林特色。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熙載故居
劉熙載故居,位於興化府前街西首,清代文藝評論家劉熙載(1813-1881)曾生活居住過的地方。現有坐西朝東門樓,坐北朝南前堂後屋。家居式穿堂、天井、古桐書屋等建築。正堂屋懸咸豐皇帝御書「性靜情逸」匾額。室內陳設古樸典雅。並陳列劉熙載所著《概論》、《四音定切》、《說文雙聲》等文物資料。劉熙載在興化諸多歷史名人中,其學問可稱是最為浩博而精深者。對此,近人嘗概言其要,雲其「博學而多能,於六經子史及仙釋家言靡不通曉。又治音韻、算學,卓有成績,於文藝各門,博綜約取,尤多建樹。」
《藝概》一書,於論者之「性質特徵,體制流變,創作規律,鑒賞方法」無不涉及。且充分體現出豐富的藝術辨證思想和美學審視的對應范疇,從而確定了他在中國學術和古典文藝批評以及傳統美學等方面的獨特地位。意蘊富厚的寶貴遺產,已越來越多的為世人所重視,成為有關專家、學者不斷開掘、探索的礦藏。他有兩處故居。
一處是今已移位而座落在府前街北側一巷口的「劉熙載故居」;從大門曲折而入即見一座北朝南寬敞明亮的客廳,客廳西為一小隔間,再西有一小門,進內則是劉熙載的讀書之處古桐書屋,身入其間,恍如隔世。一方小小的天井,有樹木,有花草,上見密葉巢鶯,下聽好鳥啼花,這種曲徑通出,花香室雅之處,可以想見劉熙載當年的「性靜情逸」之致。
另一處是在原城隍廟,即今寶嚴寺東巷西側一水井旁邊。劉熙載先世為阜寧縣人,乃翁早逝,幼而失怙,出於生計所迫,遂由其母攜至興化,與尚健在的外祖母朝夕為伴,相依為命。劉熙載深知祖、母撫孤艱辛,乃焚膏繼晷,刻苦攻讀,遂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應禮部試而中進士。劉熙載享有皇家俸祿以後,便購房一處,即後之名為古桐書屋者所在地,置老母及家小於其中。同治三年(1864)督學廣東,未滿任乞歸以後及晚年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十四年因中風返興,均居於此。
拱極台
拱極台古名玄武台,始建於宋朝初年,台高6米,佔地 1300平方米。位於興化城北海子池畔,始建於宋,明嘉靖年築「玄武高台」,亦名「玄武靈台」。上有海光樓、綠波亭等建築。台上原來建有襟淮樓,周圍有昭陽書院、屈子祠、綠波亭、海光樓等。遠遠望去,樓台亭閣,錯落有致,樹木蔥蘢,鳥語花香。這兒曾是興化古城著名的游覽勝地。古今文人墨客,曾在拱極台上吟詩作賦,留下了不少掛作,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他曾在海光樓住過較長的時間,一邊寫《桃花扇》,一邊寫下14首有關拱極台的詩詞。
題為《館拱極台撥悶》的一首七律這樣寫道:「拱極台高俯碧流,隔溪風物眼中收。宰官亦且乘漁艇,水鳥公然宿縣樓。海上鄉書常隔月,雨余荷氣忽成秋。昭陽北去無窮浪,早閉門窗憶舊游。現在,經初步整修的拱極台,門樓矗立西首,紅柱碧瓦初見輝煌。南河邊石砌河岸,清水常流。河對岸的北公園,皆樹木花草、樓台亭閣。遊艇從海池中劃來,可以直接通拱極台下。人們坐在遊艇中,仰望拱極台,吟誦前賢詩詞佳句,足以發思古之幽情。
玄武靈台景區
海池河畔的「玄武靈台」景區,樓台亭閣依城傍水,參天大樹遮天蓋地,景色幽雅秀麗。這是興化城內最具規模的一處人文景觀,擁有七百多年歷史。
據史籍記載,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興化知縣陳垓為防禦金兵和剛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軍隊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島和河道開挖的積土,圍繞縣衙署四周築成長約3.5公里的土城和東南西北四門以及四座水關,並在縣衙以北的土城南側構築高台;根據五行方位及其對應「四象」中的玄武(神龜),將此台命名為「玄武台」。同時,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佔防守」且與淮河一衣帶水的「襟淮樓」。元時知縣詹士龍於此讀書,故又名讀書樓。
1538年,知縣傅佩開辟玉帶河引水入海池,為鞏固城防重修此台,並改名拱極台,台高6米,長16米,寬15米,佔地約1300平方米。正門有石刻「拱極」兩字。東西兩側各有圈門可以出入,東面平台為昭陽書院,天井北三間為紀念屈原的屈子祠。西過月洞門為綠波亭,,亭北為海光樓。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秋,駐守揚州的抗清英雄史可法與其義子副將軍史德威赴興化督查城防,登臨「拱極台」察看地形,將「襟淮樓」改稱為「海光樓」,並即興題「海光樓」匾額懸於樓上。清代避聖祖玄燁諱,曾改名元武台,1686年《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館於此。
「玄武靈台」景區在南宋初具規模,至清末民初,特別是明清時代,修建、擴建多達10多次,先後增建了遺愛祠、景賢祠(後改屈子祠)、昭陽書院及碑堂等建築,受到歷代文人雅士及各級官員100多人的謳歌和贊頌,由此產生了大量詩文作品,其中詩歌100多首,碑記10多篇,賦3篇,詞8闕,序(跋)文8篇。同時更產生了由清同治六年(1867年)知縣俞麟年組織的文人「雅集」的《拱極台唱和集》和《興化拱極台志》詩文集,以及具有世界影響的孔尚任名劇《桃花扇》,極大地豐富了「玄武靈台」景區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使其成為與揚州平山堂、高郵文游台相媲美的蘇北、蘇中重要名勝景觀之一。
『肆』 求江蘇十大景點排名,有哪些值得去
江蘇省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在那裡有許多的名勝古跡,有許多的風景園林,在古代,有許多的文人墨客在那裡吟詩作畫,更有許多的名人貴族選擇定居於此,如果我們想要去那裡旅遊的話,景點可謂是非常多的,江蘇擁有古老的城鎮與河流,還是一個真正的魚米之鄉,當我們到達江蘇的時候,就會深深的被那裡的氣氛所感染。在假期去到江蘇的話,一定要去蘇州園林看一看,因為大家都說江南園林是全國裡面最好的,而蘇州園林又是江南最好的。
他向遊客展示的是一幅亮麗的無敵文化和江南水鄉結合的美麗畫面。如果你想去玩更多娛樂項目的話,你可以去江蘇的環球恐龍城。它是一個復合主題公園。將恐龍文化跟當地的特色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你不僅可以去欣賞恐龍樂園,還可以在自己閑暇的時間去泡一泡溫泉,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地方。
『伍』 興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烏巾盪啊!很美的!還有油菜花節!也特別美的!交通挺方便,那內邊氣候也不錯,好吃的容也不少,價格也很合理,連吃帶玩花不了多少錢,李中水上森林也不錯風景優美,最好夏天去,夏天綠樹茂盛,鳥兒飛來飛去,鳥鳴聲很好聽。還可以在那裡劃船,門票也很便宜。
喜歡書畫的人可以去板橋故居,現在是免費開放,板橋故居的附近還有四牌樓,八字橋,小橋流水,景色十分優美。
信仰佛教的人可以去上方寺,剛剛重修完畢,那裡是興化最大的寺廟。
年輕人可以去興化的南邊玩,大潤發超市裡有興化唯一的游藝廳,吃喝玩,一應具有。
作為興化的最高學府,興化中學里的風景堪比烏巾盪公園,小橋流水,一派江南風景。
『陸』 興化哪裡好玩的地方不要門票
興化市位於蘇中里下河地區腹部,地處揚州、南通、鹽城經濟開發區中心。東與東台、大豐為界,南與江都、姜堰毗接,西與高郵、寶應接壤,北與鹽城隔河相望。市政府所在地——昭陽鎮,為楚將昭陽食邑,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全市總面積2393平方公里,擁有耕地192萬畝,水面68萬畝,灘地17萬畝。興化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自然環境優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是國家級生態示市。
以水鄉生態旅遊為品牌的興化旅遊業不斷發展,興化歷史上昭陽十二景有:景苑名堂、三閭遺廟、滄浪亭館、玄武靈台、陽山夕照,南津煙樹、東皋雨霽、龍舌春雲、勝湖秋月、木塔晴霞、十里蓮塘、兩廂瓜圃,集自然與文化為一體,融高雅情趣於觀賞之中,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興化是蘇中地區典型的水鄉澤國,數以千計的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著名景點烏巾盪公園幽靜典雅,李中水上森林生態游覽區風景如畫、垛田千島菜花春色迷人、萬畝大縱湖風光旖旎,在國內外有著廣泛影響,是都市遊客回歸大自然的旅遊度假勝地。
李園、船廳位於興化城中武安街13號。原為清代富商李小波私家花園,大門朝東,有門樓隱壁二門、南北耳房、前庭井、坐北朝南花廳。入李園園門便是船廳,開闊一間,進深七間,內外形似遊船。西側有踏道似跳板,有坐登欄桿,室內有楠木雕落地荷門。
廳頂卷棚歇山瓦頂,船廳西首為船頭有漢白玉船樁,船廳西南沿廊至方廳、接桂花樓又庭園花台、古木參天,幽靜典雅,具晚清風格揚州園林特色。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板橋故居位於興化東城灣古板橋鄭家巷。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前曾居於此。故居坐北朝南,有門樓,上下屋,小書齋,小庭院天井,廚房等,屋內陳列有關鄭板橋的文物資料、書畫、塑像等。
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響,而令遊人刮目相看,這便是海內外文人墨客心儀神往的興化「板橋故居」。
走進故居,迎面可見趙朴初、劉海粟題寫的「鄭板橋故居」和「鄭燮故居」兩塊大匾。
故居為粉牆灰瓦,面積雖不大,倒可暫避喧囂。院中信步,能靜聽自己的腳步聲在院子里回響。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蓋世,曾是清代「揚州八怪」的領銜人物。鄭家世代讀書,可謂書香門弟。鄭板橋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歲中進士後才從這里走出家門。
板橋故居在興化東門外的鄭家巷。興化的竹子並不多,可這一帶很特別。從古板橋進城,須經過一條二百餘步的竹巷。竹巷裡,家家以竹為業。板橋在這種隨處見竹的環境里生活,怎能不產生愛竹憐竹的情懷。
「無竹不居」,是板橋的一大偏愛。板橋故居書房的檐下,種著一叢青竹。板橋在書房裡便可透過窗紙,欣賞竹影,就像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可以想見,瀟瀟夜雨,雨打青竹的聲響,扣人心弦。在書房裡讀書的板橋便會生出無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說:「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鄭板橋繪畫作詩最主要的題材。在他的筆下,竹也化作了一種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虛心勁節,可以說是板橋崇高氣質的寫照。他在濰縣罷官離去時留給當地父老的詩畫仍是竹的題材,在一幅墨竹圖上,他寫道:「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
鄭板橋紀念館位於興化城中,古典式建築,迎門有大型白石雕塑鄭板橋全身像,照壁牆刻有鄭板橋代表作品蘭、竹、石。陳列室介紹板橋生平遺物遺跡以及字畫真跡。並集多種展覽廳館,為興化市文物博物中心。鄭板橋紀念館是中國歷史人物紀念館1984年7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鄭板橋紀念館,位於江蘇省興化市原縣政協桂花樓。
該館藏品1181件,其中鄭板橋書畫墨跡33幅,金農、閔貞、鄭鑾、劉熙載等人的書畫348件,當代名人為紀念鄭板橋、施耐庵而作的書畫833件。 該館基本陳列為「鄭板橋生平及藝術成就」。陳列「昭陽鄭氏家譜」、板橋老人的遺物、7種版本的《鄭板橋集》、板橋墨跡的復製品和照片以及有關的研究論著、資料和劇本、金石、傳說故事等。
紀念館所轄的鄭板橋故居,為南北8間的清代民房建築。粉壁黛瓦,蘭竹蕭疏,保持「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原貌。故居內不定期地舉辦小型書畫展覽,播揚鄭板橋的藝術成就。 興化市博物館,館址牌樓北路。現有建築面 積4000多平方米,住居全省縣級博物館前列。收藏各類文物藏品3000多件,其中,明清字畫、文廟祭器、 出土銀錠等為特色藏品。現有展廳8個。1997年被定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