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景景觀 » 秦朝景觀

秦朝景觀

發布時間: 2021-02-12 08:24:56

『壹』 有關陝西西安秦漢時期的景觀文化有哪些

西安市現存或恢復重建的秦朝景點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阿房宮、秦二世陵。
陝西省現存或恢復重建的漢朝景點有:漢城湖、漢陽陵博物館、漢武帝茂陵、未央宮遺址、絲綢之路群雕。

『貳』 秦始皇園林有多大

秦始皇陵復與秦始皇制園林區別很大!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營造宮室,規模宏偉壯麗。這些宮室營建活動中也有園林建設如「引渭水為池,築為蓬、瀛」。


秦漢以來在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有宮室的一種園林。又稱宮苑。

大的苑廣袤百里,擁有囿的傳統內容,有天然植被,有野生或畜養的飛禽走獸,供帝王射獵行樂。此外,還建有供帝王居住、游樂、宴飲用的宮室建築群。小的苑築在宮中,只供居住、游樂,如漢建章宮的太液池、三神山,可稱為內苑。

歷代帝王不僅在都城內建有宮苑,在郊外和其他地方也建有離宮別苑。有的有朝賀和處理政事的宮殿,也稱為行宮。著名的宮苑,漢有上林苑、建章宮,南北朝有華林苑、龍騰苑,隋有西苑,唐有興慶宮、大明宮和九成宮,北宋有艮岳,明有西苑(發展為現今的北海、中海、南海),清有圓明園、清漪園(後擴建為頤和園)和避暑山莊等。

『叄』 秦朝的建築及其作用

秦統一之後,各國都是他的領土了,當年屬於燕國的這塊地方也是秦的了。這個地方我想是被秦始皇看重了,海里有碣石山,就是秦帝國的東大門,想以這個宮殿為基礎改造擴大成大工程。所以我懷疑這個秦碣石宮,秦再建的碣石宮是在燕的碣石宮基礎上改建的。支持我的猜測的證據是出在這個遺址上。那時候我去的時間,距現在差不多快二十年了。當時試掘過這個大土墩,石碑地的四十米見方土墩,就是試掘已經發現燕瓦當。

其中有兩塊殘破的,為什麼說是燕代的呢?是從瓦片的瓦當上面來判斷的。那種饕餮臉,像兩個大眼睛一樣,變形的,又像雲紋,主要是饕餮臉變的這種紋樣,這在燕國是常用的紋樣之一。還有像植物紋的樹葉這種,這是燕瓦當里常用的題材,所以這兩塊瓦應該說也是兩塊燕瓦。因此這個遺址出現燕瓦當,就又提供了一個佐證,我們推斷秦碣石宮就是在燕碣石宮基礎上擴大建成的。

原來,雄偉的碣石宮與碣石,並不是始建於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的大一統時代,而是在燕代的基礎上擴建的。顯然,重建後的碣石宮與它的前身相比,更具蓬勃氣勢。其雄偉的排場,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使得它成為名副其實的大一統帝國東大門。

經歷史學家分析,就在秦朝在燕國的碣石門基礎上重修自己的東方大門時,似乎不知疲倦的秦始皇又於秦朝的首都咸陽展開了一座更為令人吃驚的巨大工程——阿房宮。如果說秦朝碣石門是東大門,碣石宮是迎接來自東方的貴客的前門臉的話,那麼這座遠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建築,則是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家宮殿。

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無情的戰火和兩千年的滄桑變遷捲走了它的全部輝煌,只留下千古名篇《阿房宮賦》供後人追思嘆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龐大的秦帝國,隨後他以舉國之力開始了三項巨大的建築工程:長城、秦始皇陵與阿房宮。兩千多年後,人們仍然感嘆於秦長城雄偉的身影和始皇陵地下軍團的威嚴肅殺。然而和他們齊名的阿房宮卻因為戰火,還未全部完工就離開了人們的視野,它的傳奇故事僅憑著唐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宮賦》而永遠流傳後世。

楊鴻勛:中國有一個傳說可以驗證杜牧的《阿房宮賦》。就說當時楚霸王項羽火燒阿房宮的時候,足足燒了三個月,可以想見阿房宮當時的規模是多麼的龐大。

歷史上的記載在《史記》裡面有,是比較可靠的。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他就覺得舊的宮殿不適應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陽也在擴大,他要把原來各國有錢的人弄到這兒來,免得各國要復辟造反。

很多有錢人都搬到咸陽來了,於是咸陽人很多,他的宮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擴大新皇宮,和他統一的大帝國相稱的新皇宮,叫新朝宮。新朝宮的范圍就是《阿房宮賦》寫的「覆壓三百餘里」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個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當於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宮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話。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種國運長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麼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個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岡。房呢?是因為它是一個大夯土台,築的像山一樣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懷疑「阿房」是一個工程代號,還沒來得及起名字,秦十幾年就亡國了。

當時在工地它得有名稱,那個大土包像山一樣的房子,就叫阿房。這是我的一個猜想,它是前殿的一個代號,單體建築的代號。因此這個新朝宮也沒起名字,就叫阿房宮,大家也就這樣叫開了,阿房宮於是就代表了這個宮殿的總體。

後人猜想,或許由於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規模龐大的阿房宮竟然沒有留下太多記載。於是,在歷代建築師的眼中,這幅設計圖成為了一個永遠嚮往而不能觸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宮中隱藏著怎樣的雄偉與奇妙之處,後人至今還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遐想。

楊鴻勛: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張清朝人畫的一幅畫《阿房宮圖》。這張圖畫的是清朝的亭台樓閣,完全是清式的。這比阿房宮差著兩千年啊。他也是憑想像畫出來的,他想像的根據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所以它表現得高低錯落,很多宮殿的樣子全是清朝的樣子。

後來,我根據一些經驗,繪制了一張阿房宮圖。但是,因為沒有發掘,所以只能是一個階段性的初步的設想。我們還不能叫復原圖,可以叫復原的設想或者對原狀的一個設想。它的依據就是那個時代前前後後蓋房怎麼蓋,最高級的建築怎麼蓋,以及它現在殘留的遺跡是什麼樣子,再根據文獻描述它的原狀是什麼樣子,都放在一起經過綜合研究提出的這個設想。這個時期應該是戰國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戰國時期六國的工匠。

他把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來了,他們給各國的國王,給周天子蓋房怎麼蓋,蓋宮殿怎麼蓋,給他也要照樣子這么蓋。頂多設計得更大,更花樣翻新罷了,但是基本式樣,基本的構思意匠是一樣的。

因為那時候的建築制式基本就那樣,台上有建築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說,它是台榭式的建築。至於到底是幾層,幾層台,台上邊的建築群怎麼布置的,有多少座,具體位置准確在哪兒,每一座多大,因為沒有做過發掘,這些具體的情況說不出來。但是基本的印象是這樣,這是沒有疑問的。

由於殘存資料的稀缺,後代的工匠只能通過歷史記載中的只言片語找尋戰國時期建築的種種特點,通過尋求旁證的方法,盡量復原阿房宮的舊貌。

楊鴻勛:我們有些旁證材料距離它的時期很近,只有幾十年,就是東周時期各國蓋的高台建築。有的已經發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縣,是當時戰國一個小國家的所在地,發掘出中山國國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台榭式的,當時是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死,所以國王的陵墓也蓋成生前宮殿的樣子。但是具體而言,他這個國家小,財力也弱,蓋得就比較小,現在殘存的只是這么一個土包。

老子有句話,他講哲學,拿建築打比方,他說什麼事都是從第一步開始,即「九層之台,始於壘土」。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這就說明當時盛行高台建築,甚至有九層之台。

『肆』 秦始皇兵馬俑是建築還是景觀

兵馬俑來,即秦始皇兵馬俑,亦源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結構建築,即從地面挖一個深約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間築起一條條平行的土隔牆。牆的兩邊排列木質立柱,柱上置橫木,橫木和土隔牆上密集地搭蓋棚木,棚木上鋪一層葦席,再覆蓋黃土,從而構成坑頂,坑頂高出當時的地表約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磚墁鋪。坑頂至坑底內部的空間高度為3.2米。陶俑、陶馬放進俑坑後,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門道,門道內用夯土填實,於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閉式的地下建築。

『伍』 離秦始皇陵最近的景觀是什麼

秦陵地宮(人工景點),1.5公里。八大奇跡館(人工景點),2.5公里。

『陸』 秦朝和漢朝園林的不同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國園林 秦朝宮苑和漢朝宮苑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為便於控制各地局勢,秦大修道路,並在道旁每隔8米植一株松,有人稱之為中國最早的行道樹。秦始皇將各國貴族帶到了咸陽,頓時,咸陽周圍宮室林立,渭南上林苑中僅阿房宮便「規恢三百餘里」。 秦朝宮苑的興建指導思想比東周又有發展,不單純是騎射狩獵或築台觀景,而加入了思維意向的補充。對人生死的神秘感,使秦始皇在秦苑中按照齊、燕方士的描述,「作長池,引渭水……築土為蓬萊山」,即仿照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對自然環境加以人工塑造。他將很大的建園精力放在人工整治山水上,這在我國歷史上尚屬首次。秦朝雖只有15年,卻對政治、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在中國園林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漢朝繼承了秦朝營園恢宏壯麗的特點,其最著名的上林苑即是利用秦之舊址翻建而成的。和商周的囿一樣,漢朝的苑力圖創造一個包羅萬象、生機勃勃的世界。它比囿的內容更為豐富,其主題已經由射獵場所轉移到宮室。其中以建章宮最為著名。 據記載,建章宮有36殿,奇珍異獸充塞其中。高台林立,動輒高達數十丈。建章宮中的太液池、唐中池在當時負有盛名。太液池面積很大,池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島象徵海上仙山。周圍除高台奇樹之外,尚有雕胡等水生植物和龜、鱉等水生動物,池旁平沙之上落滿雁群,生機盎然使人深為嘆服。它以一池三山成為後世園林理水的重要模式,直至頤和園修建時仍在採用。 漢朝宮苑繼承了秦朝宮苑華麗的特點,但因景色需要,各建築不再追求完全對稱而有高低錯落,是苑中有宮、宮中有苑的復雜綜合體。除建章宮外,還有賽狗用的犬台宮;賽馬用的走馬觀;觀魚鳥、鹿、象的魚鳥觀、白鹿觀、觀象觀;欣賞音樂用的宣曲宮、平樂觀;賞葡萄、荔枝等亞熱帶植物的葡萄宮、荔枝宮。園中所種植物以檳榔、橄欖、柑橘、龍眼等果木為主。可以看出,漢朝的園林植物還是偏於實用,自然山水仍不是主角。但暖房設施的具備為培養奇花異木提供了條件,露地植物的栽培較為廣泛。漢朝的銅雕石刻異常豐富,園中常立銅制仙人,托舉一盤,彷彿承接雨露。由北京北海公園現存的仙人承露盤即可看出「求仙道」對後世的影響之深。

『柒』 秦時皇家園林有哪些

秦朝時沒有皇家園林,只有阿房宮,秦亡後被項羽放火燒了,大火一連燒了三個月不滅

『捌』 商周秦漢與魏晉南北朝園林風格的比較

商周秦漢:由於階級社會的產生,帝王貴族等奴隸主擁有極大的權勢,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他們能征調許多勞力與財物,營建了一批以宮室為主體的園林;此類園林史籍亦有記載。如《詩經·鄘風·定之方中》載有:「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愛伐琴瑟。」這是敘述衛文公於楚丘之地營造宮室的詩句。觀察星象,當定星出現在天空正中之時,選擇這天作為營造楚宮室的黃道吉日。根據日影,測出方位,確定建築楚室的風水寶地。宮室完工,再種榛、栗、椅、桐、梓、漆各類樹木;「椅」,系指一種樹木名。這里提到的是大型的帝王、諸侯園林,或稱宮苑。此類園林形式,規模較大;待樹木長大,可提供果品和利於觀賞,也可間伐樹木,用來製作琴瑟之類樂器,以便宴飲或祭祀時歌舞伴奏。

囿是帝王園林的又一種形式,其規模則更大。統治階級佔有的財富日益積聚,他們為了尋歡作樂,便選擇自然風景優美之處,圈佔成片土地,大興土木,營造囿苑,如《史記·殷本紀》記述:帝紂「好酒淫樂……益收狗馬奇物,充牣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飛鳥置其中。」由此可見,囿苑從殷商時代就已產生。《詩經·大雅·靈台》提到周文王的靈囿:「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牣魚躍。」當時帝王有囿,方國之侯也有。毛詩對《靈台》篇注釋為:囿,「天子百里,諸侯四十里。」《孟子》也有類似記載:周「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苑囿的營造,通常是利用自然地形,高處築台,低處挖池,在河邊修造房屋,並以一定地域加以范圍,使其中草木繁殖,鳥獸魚蟲滋生,為帝王提供狩獵、游樂與棲息的場所。此種苑囿,有專人管理,據《周禮·地官》記載,周代設官管理園囿內事務:「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這些人分別掌管園林,並從事動植物的飼養與種植工作。後來,囿統稱為園囿。

到了東周的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對宮室園苑競相經營。當時位於太湖流域的吳、越二國已成為全國經濟文化發達的地區,境內河道縱橫,交通方便,山石資源豐富,花木繁茂,具有造園的優良條件。吳王闔閭在公元前514年任用伍子胥築吳城(今蘇州),吳王敗楚後,建長樂宮於城中,築高台於姑蘇山。此後,夫差接位,在城南建長洲苑為游樂場所,擴建姑蘇台,營造梧桐園與鹿園等宮苑。據《述異記》提到:「吳王夫差築姑蘇台,三年乃成,周旋詰曲,橫亘五里,崇飭土木,殫耗人力,宮妓千人,上立春宵宮,作長日之飲。」又載:「吳王於宮中作海靈館及館娃閣,銅勾玉檻,宮之楹楹,珠玉飾之。」據傳,館娃閣位於靈岩山;系夫差為寵幸西施所建。帝王為了享樂,不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追求豪華建築。然而,歲月流逝,事過境遷,昔日的宮苑,今已不復存在。但從文獻中,依稀可見其氣勢之宏偉與風光之秀麗。

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220~589 年)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中的重要轉折期。此期不但在皇家園林之外,出現了士人園林、佛寺園林等新園林類型;還在園林本質上發生了重大飛躍,由秦漢時期的側重滿足物質生活需求,轉向魏晉時代的作為陶冶情操、安頓心靈的精神居所。這種由物質層面向精神層面的轉捩和升華,是魏晉南北朝園林的主要特徵和重大價值,中國古典園林以山水審美為主題、以寄情賞心為旨歸的獨特精神氣質和藝術風貌,由此逐漸顯化和確立。長期以來,受形象資料嚴重匱乏的阻滯,學術界對魏晉南北朝園林的研究始終沒有深入展開,存在許多空白。實際上,園林的形貌取決於造園意匠,是園主精神需求的外在表現,通過剖析園林的營造理念和文化內涵,將可以合理推知其基本形象表徵。循此思路,本文首先概述魏晉南北朝以多元交融為特徵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由社會文化心理對審美取向和造園理念的影響入手,通過系統梳理和分析魏晉時期空前高揚的理性精神和抽象思辯能力,以及與此互為表裡的標舉新意、張揚個性的人格觀、審美觀和生活方式,揭示在其啟發和推動下,社會文化各領域在理論水平、思想內涵、風格氣質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發展和創新性成就。

『玖』 浙江湖州秦朝時有什麼風景名勝

蠻夷之地0 0能有什麼

經濟重心是南北朝的時候才開始轉移的

不是我詆毀...確實還沒

『拾』 上林苑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嗎

皇家園林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220年-589年),皇家園林的發展處於轉折時期,雖然在規模上不如秦漢山水宮苑,但內容上則有所繼承與發展。例如,北齊高緯在所建的仙都苑中堆土山象徵五嶽,建「貧兒村」、「買賣街」體驗民間生活等。隋唐時期(581年-907年),皇家園林趨於華麗精緻。隋代元明清的成熟元明清時期(1271年-1911年),皇家園林的建設趨於成熟。這時的造園藝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實現了一次飛躍,這個時期出現的名園如頤和園、北海、避暑山莊、圓明園,無論是在選址、立意、借景、山水構架的塑、建築布局與技術、假山工藝、植物布置、乃至園路的鋪設都達到了。秦漢兩代(公元前221年~220年),皇家園林以山水宮苑的形式出現,即皇家的離宮別館與自然山水環境結合起來,其范圍大到方圓數百里。秦始皇在陝西渭南建的信宮、阿房宮不僅按天象來布局,而且「彌山跨谷,復道相屬」,在終南山頂建闕,以樊川為宮內之水池,氣勢雄偉、壯觀。秦始皇曾數次派人去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求取長生不老之葯。他在自己蘭池宮的水池中築起蓬萊山,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漢武帝在秦代上林苑的基礎上,大興土木,擴建成規模宏偉、功能樣的皇家園林――上林苑。漢代上林苑是中國皇家園林建設的第一個高潮,上林苑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賞自然美景的去處,也有動物園、植物園、狩獵區,甚至還有跑馬賽狗的場所。在上林苑建章宮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萊、方丈和瀛洲三仙山。從此,中國皇家園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續到了清代。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