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山風景區天氣
A. 這幾天城步南山的天氣怎麼樣,可以去旅遊嗎
湖南>邵陽>城步 天氣預報
16日(今天)
多雲
33/25℃
17日(明天)
多雲
33/25℃
18日(後天)
陣雨轉多雲
32/25℃
B. 新疆和西藏哪裡更美
西藏,那裡佛教氣息濃郁
C. 五一節新疆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石河子
「我到過很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她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這就艾青筆下的戈壁明珠--石河子。石河子位於天山北麓中段,准噶爾盆地南緣,這是一塊美麗富饒,色彩斑斕,風光旖旎迷人的土地。石河子市環境優美,是有名的花園城市。
石河子,是以石頭而得名的。歷史上,石河於是瑪納斯縣一個荒僻小區,後劃歸沙灣管轄。這里蘆葦叢生,野獸出沒,只是一條光赤赤的卵石溝,宛如一條流淌著石頭的河。故而留下了這個憨厚、淳樸的名字。石河子人民屯墾戍邊,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現在大漠邊緣的這座新城早已無過去的景象,現在石河子市就像一顆巨大的綠寶石鑲嵌在天山腳下,晶瑩奪目。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官員參觀石河子新城後,都稱贊是世界上治理沙漠、營造綠洲、恢復生態環境的重大奇跡!到過石河子的人,無不贊嘆這里是幽雅的花園城。
魔鬼城
魔鬼城坐落在離克拉瑪依一百多公里的烏爾禾地區,魔鬼城是一片奇特的風蝕地貌,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大風到來,黃沙遮天,大風在風城裡激盪迴旋,凄厲呼嘯,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一片浩瀚的土堆被吹出一道道風痕,高低錯落,感覺像一個廢棄了的城堡,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自然景觀。「魔鬼城」因此而得名。蒙古語叫"蘇魯木哈克",哈薩克語叫"沙依坦克爾西",其意皆為魔鬼出沒的地方。它是大自然獨具風格的傑作。
白天的魔鬼城,陽光燦爛,在陽光照射下魔鬼城一片平和、寧靜,有一種曠世的美麗,一片寂靜。當夜幕降臨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怪異而凄厲的聲音更增添了陰森恐怖的氣氛。
遠眺風城,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千百萬年來,由於風雨剝蝕,地面形成深淺不一的溝壑,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危台高聳,垛蝶分明,形似古堡;這里似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那裡象宏偉宮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滿著血紅、湛藍、潔白、橙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風城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風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離。如箭的氣流在怪石山匠間穿梭迴旋,發出尖厲的聲音,如狼嗥虎嘯,鬼哭神號,若在月光慘淡的夜晚,四周肅索,情形更為恐怖。
賽里木湖
賽里木,突厥語意為「平安「之意。是古「絲綢之路」北道西端的一顆明珠,湖周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子潔凈華美。詩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這樣的詩句:「你寶石蘭的湖水/一見便教人心神盪……」。
賽里木湖位於新疆博樂市境內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語稱「賽里木淖爾」,意為「山脊樑上的湖」。賽里木湖為高山地塹湖,湖面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的高山湖泊。湖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受斷層線影響,岸線平直,略呈梯形。賽里木湖水域面積45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92米,儲水量約2104億立方米,是我國天山山脈中最大的湖泊。賽里木湖奇絕的自然風光早已令古人傾慕,宋元以來,許多名士途經湖畔,頗多詩作和題詠,其代表人物有元朝的邱處機和耶律楚材,清朝的徐松、方士途、洪亮吉、林則徐,民國時期的謝彬等人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位於中天山南麓,海拔約2500米,面積22000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草原,僅次於內蒙古額爾多斯草原。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
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質的」酥油草」。
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情燦爛多彩。蒙古族牧民每年舉行的「那達慕」盛會尤為精彩。
每當盛夏來臨,巴音布魯克草原層巒疊翠,綠野無限,湖沼廣布,牛羊遍野,一片興旺景象。著名的天鵝湖就坐落在草原東南部。境內有旅遊避暑勝地鞏乃斯林區,區內林木蔥郁,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極為優美。
塔克拉瑪干沙漠
被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56萬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的腹部。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佔全國沙漠面積的47.3%,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的七大沙漠之一。
塔克拉瑪干沙漠,系暖溫帶乾旱沙漠,酷暑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底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風沙日,大風風速每秒達300米。由於整個沙漠受西北和南北兩個盛行風向的交叉影響,風沙活動十分頻繁而劇烈,流動沙丘佔80%以上。據測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動約20米,近一千年來,整個沙漠向南伸延了約100公里。絲路古道南道的精絕、小宛、戎盧、圩彌、渠樂、樓蘭等古代城鎮和許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沒。
由於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四面為高山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充滿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變幻多樣的沙漠形態,豐富而抗監鹼風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發量高於降水量的乾旱氣候,以及尚存於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綠洲,潛入沙漠的河流,生存於沙漠中的野生動物和飛禽昆蟲等;特別是被深埋於沙海中的絲路遺址、遠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種金屬礦藏都被籠罩在神奇的迷霧之中,有待於人們去探尋。
和田玉石市場
和田同時也是新疆地毯的故鄉、盛產玉石的寶地:所產圖案古樸,做工精細;和田玉石更是馳名中外,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於闐",多做供品輸往內地。溫潤明潔的脂玉、晶瑩黑亮的墨玉、色如翡翠的翠玉,都是雕琢玉器的名貴材料。現故宮博物館中多有其玉雕保存。
香妃墓
香妃墓又名「阿帕霍回墓」。它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式的古建築九。陵墓始建於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霍回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這就是《書劍恩仇錄》和《還珠格格》中給讀者留下無限想像空間的人物安息之地。香妃墓座落在距喀什市3公里的好罕鄉,香妃墓實際上是香妃家族的公共墓地,香妃墓的這個名稱是人們為了紀念香妃而傳聞開的。歷史上的香妃是個美麗的維吾爾族少女,因喜歡吃生長在新疆沙漠地帶的充滿異香的沙棗而混身散發出奇異的香氣;她的家族曾是喀什地區的統治者,香妃被清政府冊封為妃子之後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去世。
香妃是清乾隆皇帝的愛妃,本名買木熱·艾孜姆,自幼體有異香,被稱為「伊帕爾罕」(維語意為「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選為妃子,賜號「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民間傳言清帝下令由124人抬運她的棺木,歷時3年運屍回鄉安葬。但據今人考證,她的陵墓就在河北清東陵,香妃墓僅僅是她的衣冠冢。
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心而得名。湖水面距博湖縣城僅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
博斯騰湖夏季可開展豐富多採的水上游樂運動,冬季自成天然的冰上運動場所。現已建成大河口、揚水站、西南小湖區(蓮花湖)、和碩「海濱浴場」、四十里城相思湖等旅遊點。有詩贊美博斯騰湖水域旅遊景點為「雪融博湖蘆蓮,四色一體連天,游之消暑忘倦,居之世外桃園」。
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現有較大的湖泊16個,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大小湖水域總面積為1228平方公里,湖容量約 100億立方米。湖水西淺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米至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
千佛洞
千佛洞位於火焰山峽谷之中,距市區40公里,是新疆境內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現有編號石窟83個,其中留有壁畫的4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盆地內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柏孜克里克被譽為回鶻佛教文化藝術寶庫,其最早的佛窟開鑿於公元6世紀的麴氏高昌時期。1982年,這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回鶻高昌是該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公元13世紀末,高昌王室東遷甘肅永昌,加之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佛教漸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隨之衰落,在異教沖突中遭到毀壞,壁畫人物的眼睛全部被挖掉。本世紀初,又屢遭不良洋人盜劫破壞,雪上加霜,面目全非。盡管如此,劫餘的佛座華麗精緻,殘余的壁畫內容豐富,多采多姿,仍不失為一座規模宏大的文化藝術寶庫。
窟中壁畫所描繪的回鶻高昌時期各階層人物的形態,衣著服飾,建築風格,瓜果食品、珍禽異獸等,為現代人認識和了解9-13世紀期的古代維吾爾族--回鶻人提供了難得的形象資料。壁畫上的古回鶻文、波羅密文,漢文等,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寶貴資料。其中第33窟後壁的《第子舉哀圖》和《比丘哀舉圖》,表現出了人物內心的感情,形象生動,富有個性,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第16窟中「伎樂圖」中古代樂器「小忽雷」的形象以及第17窟中「地獄變」的壁畫,均為目前中國佛窟中所罕見。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東45公里處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
高昌故城呈長方形,周長5.4公里,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全城有九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紀末的戰亂中廢棄,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目前保留較好的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小城堡,當地人稱「可汗堡」。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故城的內外建築類型於唐代長安城的形制和布局。進入城內、可參觀外城牆、內城牆、宮城牆、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較為完整的建築。外城內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遺址,佔地1萬平方米,佛寺兩側曾立著高大的佛塔,院內正中有殘存著菩薩像和壁。
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內城、外城、宮城三重。外城大體呈正方形,牆厚12米,高11.5米,周長5.4公里。為夯土板築,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補,外圍有凸出的馬面。每面大體有兩座城門,而以西面以北的城門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
內城居外城正中;西南兩面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長約3公里。宮城為長方形,居城北部,北宮牆即外城北牆,甫宮牆即內城北牆。這一帶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台,當時為回鶻高昌宮廷之所在。
內城中偏北有一高台,上有高達15餘米的土坯方塔,俗稱「可汗堡」,意為王宮,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雙層建築,可能為宮殿遺址。
外城內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門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85米,佔地約1萬平方米,由山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大殿內尚殘存壁畫痕跡。唐代高僧玄奘西遊取經,於貞觀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國講經一月余,據說即在此寺內。寺院附近,還殘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遺址。外城內東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殘存的壁畫較上述大寺完美。
坎兒井
坎兒井是古代新疆人創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雛形,以後傳到中亞和波斯。吐魯番地區共有坎兒井1100多道,年徑流量達 2.94億立方米,它是綠洲的生命之源。
坎兒井根據吐魯番盆地地理條件及水量蒸發特點,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農田,它由明渠、暗渠、豎井和澇壩四個部分組成。每條坎兒井的長短各不相同,長的可達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兒井是吐爾坎兒孜,它位於吐魯番市恰特卡勒鄉莊子村,全長3.5公里,日水量可澆20畝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煙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贊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 現在,盡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名氣最大的坎兒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兒井,它全長5公里,最深處為80米,日水量可澆地70畝,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維吾爾人米衣木·阿吉開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 你可以就近到西郊的坎兒井民俗園去參觀這種古代遺留下來的地下工程。
坎兒井由堅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地面明渠、澇壩四個 部分組成。豎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長3-8公里, 最長的達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畝,最好的年灌溉可 達500畝。臨渠啜飲一杯「天然礦泉美容水」——坎兒井 水,或入井下接待室品嘗吐魯番葡萄和哈密瓜,或飲一杯水沖泡的名茶,盪氣回腸,妙不可言。
火焰山
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0公里處,東西走向,長98公里,寬9公里,主峰海拔831.7米。每當盛夏,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熾熱氣流滾滾上升,赭紅色的山體看似烈火在燃燒。
火焰山是全國最熱的地方,雖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許多溝谷綠蔭蔽日,溪澗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塢」,著名的葡萄溝就在這里。由於火焰山本身具有獨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記》里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撲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聞名天下。
由於地殼運動斷裂與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許多溝谷,主要有桃兒溝、木頭溝、吐峪溝、連木沁溝、蘇伯溝等。而這些溝谷中卻綠蔭蔽日,風景秀麗,流水潺潺,瓜果飄香。
火焰山有其獨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遊記》,把火焰山與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牛魔王聯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濃郁,成天下奇山。遊人到火焰山,還能看到唐僧路過時的栓馬樁—一柱凌空的山石還屹立在勝金口內;遠處一片平頂的山坡,則是唐僧上馬的踏腳石;拴馬樁東,隔峽谷有一高峰頂著一塊活像長嘴的巨石,人稱八戒石;一邊看著奇景,一邊說起孫猴子借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變得興趣盎然。
火焰山自東面西,橫亘在吐魯番盆地中部,為天山支脈之一。億萬年間,地殼橫向運動時留下的無數條褶皺帶和大自然的風蝕雨剝,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勢和縱橫的溝壑。在烈日照耀下,赤褐砂岩閃光,熾熱氣流滾滾上升,雲煙繚繞,猶如大火烈焰騰騰燃燒,此即「火焰山」名稱之由來。
火焰山處在「絲綢之路」北道上,山體長約98公里,寬約9公里,主峰位於吐魯番市區以東約40公里處,海拔高度為831.7米。火焰山上高溫乾旱,「飛鳥千里不敢來」,但其山體卻又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水庫大壩。
火焰山神奇的地貌、獨特的物產,眾多的文化遺址,以及《西遊記》中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等優美的傳說,都胎炙人口。近年來,遊人如織,形成了火焰山旅遊熱。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地處南北疆交通要道上,西接新源縣城乃至伊寧市後直通312國道, 東面沿著古通道接巴倫台的公路。另外,橫貫天山的獨山子──庫車公路也是經由那拉提草原連接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 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並同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集觀光、游覽、科學考察、休閑娛樂、避暑度假、購置紀念品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度假區。
天山大峽谷
維吾爾語「克孜利亞」是「紅色的山崖」之意。 神秘的「天山大峽谷」是天山支脈克孜利亞山中的一條峽谷,紅褐色岩石經過大自然億萬年的風刻雨蝕之下,才形成由現在「天山大峽谷」。「天山大峽谷」紅褐色的山體群直插雲天,在陽光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天山大峽谷」的迷人之處,不僅僅在於它的雄奇、險峻,而在於它的幽深、寧靜和神秘。站在谷底仰視高山,只覺得陡峭的峰巒似乎隨時隨刻都會壓下來,令人感到窒息、眩暈。
神秘的「天山大峽谷」距離庫車縣城約70公里,谷口十分開闊,深谷之中卻是峰迴路轉,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有些地方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谷底比較平坦,兩側是高聳的石壁,腳下是細沙,有些路段還一層淺淺的積水。谷內奇峰異石千姿百態,數不勝數,神犬守谷、旋天古堡、顯靈洞、玉女泉、卧駝峰等景觀個個形態逼真。
神秘而久遠的的阿艾石窟,距離谷口不足2公里,高懸於絕壁之上,最初僅可攀著30多米高的懸梯而上,現已修建石階棧道。據專家鑒定,石窟建於盛唐初期。石窟很小,深不足5米,約一人高,洞頂呈拱形。窟內三面皆有殘存的壁畫,而壁畫上竟然罕有地出現了漢字,與古西域地區其他數百座石窟相迥異,充分顯示漢文化的痕跡。
葡萄溝
位於火焰山的西端,溝長8公里,寬0.5公里。溝中鬱郁蔥蔥,遍布葡萄園,盛產各種優質葡萄,主要有無核白葡萄,這種葡萄晶瑩如玉,味道特別好,另外還有馬奶子、玫瑰紅等13個品種,年產葡萄超過6千噸。
葡萄溝里有旅遊接待站,兩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長廊藤蔓交織,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間滲出的泉水匯成養魚池,安靜幽雅,你只須花上幾塊錢,就可以將新鮮的葡萄摘下來吃個夠。
一進溝口,鋪綠疊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給溝谷增添了無限詩情畫意,桑、桃、杏、蘋果、石榴、梨、無花果、核桃和各種西瓜、甜瓜及榆、楊、柳、槐等多種樹木,遍布溝中,使葡萄溝又成了「百花園」、「百果園」。春季,繁花似錦;盛夏,碩果累累。溝中藤蔓交織,曲徑通幽,串串葡萄,舉手可及。
葡萄溝南北長約8公里,寬半公里,居住著維吾爾、回、漢三個民族共約6000多人。現有耕地400餘公頃,葡萄種植面積即達220餘公頃。溝中產無核白葡萄、馬奶子、玫瑰紅、比夾干、喀什哈爾、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品種。此外還有果酒廠生產的多種葡萄酒、葡萄罐頭等。
天山天池
雄闊的天山山脈全長2500公里,橫亘亞洲腹地,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天然分界線。天池處於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距烏魯木齊約110公里,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游覽勝地。1982年,它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名勝區。
天山天池風景區以高山湖泊為中心,雪峰倒映,雲杉環擁,碧水似鏡,風光如畫,古稱「瑤池」,據說神話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會便設在此處。「天池」一名來自清代,取「天鏡,神池」之意,極言此地風光之美。 湖水系高山溶雪匯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純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最為明艷。即使是盛夏天氣,湖水的溫度也相當低,乘遊艇在湖面上行駛,一陣陣涼風吹來,暑氣全消,是避暑的好地方。 天池背靠博格達峰。山峰終年積雪。站在天池邊上,眺望皚皚雪峰,別有風味。天池四周的山腰上,有許多雲杉林,雲杉形如寶塔,是著名的風景樹。深綠的雲杉林,挺拔、整齊,很有氣勢,顯示出一種高山風景區特有的景色。清澈湖水,皚皚雪峰和蔥蘢挺拔的雲松林,構成了天池的迷人的景色。
游天池可從烏魯木齊乘汽車前往,上山時山路蜿蜒曲折,伴隨一條奔騰的溪流,這是來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沖擊岩石時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氣息。
天池海拔在1980米左右,長約3.4公里,最寬處為1.5公里,最深處達105米。湖水清澈碧透,周圍雲杉茂密,背後是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湖光山色構成了天池迷人的高山景色。盛夏時分,天池附近卻很涼爽,是避暑佳地;到冬季,這里又是良好的高山滑冰場。
南山牧場
南山牧場位於北天山支脈喀拉烏成山北麓的山區,距烏魯木齊市區70多公里的南山牧區山巒起伏,蒼翠的雲杉遍布山麓,林區之間是隨山勢綿延的優質草場。每值夏令,綠茵遍野猶如綿緞,雲杉茂密,山花遍地。山谷深處還有一處20米高的小瀑布,清澈的溪澗迂迴在高山峻嶺之中。羊群、馬隊點綴在綠色的草原上,唐代時曾是著名的狩獵區、著名的牧區,是人們避暑、療養、游覽的好地方。
在牧場上,密林中,可觀賞如畫的美景或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馳騁在廣闊的草原,或穿行於密林深處。還可觀賞哈薩克族牧民傳統體育活動賽馬、叼羊、姑娘追。溝谷最里邊有一天然絕壁,其上,一條 落差40餘,寬約2米的飛瀑如白練飄舞,急瀉而下,跌落處水霧輕揚,彩虹懸浮,別有韻致。遊客如欲一賞草原夜色,可在此留宿。
騎上當地哈薩克牧民的駿馬,揚鞭馳騁於寬闊的草坪上,別有一番情趣。如果這里的一切讓你留連忘返,山間夜涼,一定要多加衣服,這里的夜色也別有一番情趣的。
這里雪峰插雲,冰川晶瑩,群山蜿蜒,危崖聳立,峽谷深邃,林木蔥郁,花草滿坡,泉瀑淙淙,空氣清新,景色迷人。唐代時也曾是著名的狩獵區、著名的牧區。1990年6月,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已正式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自治區風景名勝區。該風景區的主要景點集中分布在前山帶多餘縱向平行溝谷中,自西向東計有西白楊溝、甘溝菊花台、東白楊溝、水西溝照壁山、廟兒溝和大西溝等風景名勝地。
胡楊林保護區
胡楊林保護區介於東經84o15`-85o30`,北緯40o55`-41o17`之間。1983年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面積382900公頃,保護對象為胡楊及其生態環境。胡楊林公園位於塔里木盆地北緣。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庫木塔格大沙漠之間,生長著大面積的、世界最古老的楊樹--胡楊林,是世界唯一的最大原始胡楊森林保護區。全長400公里,成為聯接庫爾勒與若羌、且末、以及新疆與青海、甘肅的重要通道。
胡楊的形象很奇特。其幼樹枝條及葉子跟柳葉相似,直到幾米高後,依然 如此,當生長成大樹時,在樹干下部的枝條上生長仍像柳葉,上半部枝條上則生長如楊樹的圓葉。胡楊之奇還在於她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能夠繁衍生長,不怕熱與冷、耐鹽鹼、抗旱澇。氣溫在-39.8~41.5℃,.年降水量僅40~289mm,蒸發量高1500~3700mm的環境中安然無恙,不受任何傷害的生長。胡楊之奇還在於起源古老,它是古岡瓦納大陸的熱帶殘留遺種,其祖先遠在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前就出現了,曾是熱帶、亞熱帶河灣吐加依林的優勢樹種;在二千五百年前,其祖先就來到新疆境內安家落業,是自然環境演化的活化石。胡楊是乾旱荒漠區唯一珍稀的大喬木樹種,也是荒漠區人民賴以生存的寶樹。既阻擋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移及乾熱風的襲擊;同時也治服了葉爾羌河任其橫流泛濫的野性。茫茫的胡楊林海中伴生有紅柳、沙棘、羅布麻、甘草和其它牧草。紅柳、春、夏、秋三季花開遍野芳香萬里。林中棲息野駱駝、狐狸、馬鹿、黑頸鶴、松雞、野豬等多種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D. 本人和朋友旅遊想在烏魯木齊玩6天有啥推薦
看看能不能幫你
http://www.17u.com/price_report/price_report_19171.html
烏魯木齊風光
紅 山
紅山,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山岩突兀,氣勢非凡,每當晨昏,岩碧映日,紅光燦燦,因而得名。傳說紅山是天池中飛來的一條赤色巨龍,落地化為山岩,但仍不安份的緩緩向雅馬里克山爬去,若兩山 一旦合攏,烏魯木齊河被阻斷,城市便將化為汪洋澤國。於是,1788年烏魯木齊尚安,一位講迷信的滿族官員,他下令在兩條「巨龍」頭上各建一座九級青磚「鎮龍寶塔」。其中紅山頂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馬里克山頭之塔則於多年前被大風吹倒,後經修復。 現在,紅山及雅山之塔成為市區勝景
南 山
南山白楊溝,位於烏魯木齊南山距市區75公里處,海拔252米,是烏魯木齊南 部著名的避暑游覽勝地。屬北天山的喀拉 烏成北山麓,年降雨量500-600毫米,空 氣清新,氣候怡人。遊人可在哈薩克牧民 的氈房中,喝一碗噴香的奶茶,嘗一嘗 「包爾薩克」(油炸點心)和手抓羊肉 盡情領略哈薩克人的習俗風情。
興起之時, 可在牧場上租上一匹哈薩克牧民的駿馬,或縱橫馳騁在草原上,或穿行於密林深處,還可觀賞哈薩克牧民流傳的體育活動賽馬、叼羊、姑娘追。最為別致的就是那山谷深處的絕壁飛瀑,雖然不大,但也小巧細致,別有一番風味。
水磨溝
水磨溝風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區東北郊 5公里處,水磨溝河從中穿流而過。溝里有著名溫泉,常年水溫28-30度,含鉀、鈉、鎂、硝酸鉀、氡、鋅等多種元素。對關節炎、皮膚病等有一定療效,還可作為礦泉水飲用。1982年在此建成溫泉按摩理療醫院,引進日本醫療設備,規模一新,不少外地遊人專門至此住院療養。兩岸古木婆娑,泉流噴涌。古廟、亭台點綴其間。早在清代,這里已辟為游覽勝地。每逢盛夏遊人如織。如今,經整修擴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園。
亞 心
亞心,全名「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區西南約30公里處。經中科院新疆分院測定,並於1992年正式通過國家鑒定。目前,一座雄偉的「亞心」標志拔地而起。今後塔心周圍1000畝荒地擬作為「亞心」萬邦娛樂城的開發墓地向亞洲各國招商。塔形為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A,代表亞洲。塔身總高度18米,塔頂是直徑 2.5米的不銹鋼球,代表地球,鋼球下面中垂心,直對塔基中心的亞洲微縮圖,代表亞心。
天 池
天池 古稱「瑤池」,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區、天池位於阜康市城南西博格達峰的群山之中,海拔980米,長3400米,最寬處約1500米,最深處達105米,在地質學上屬冰嘖湖。這里,群山環抱一潭碧水,雄偉挺拔的雪峰,倒影在池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滿山蒼松迭障,鬱郁蔥蔥,一望無際、林間花草叢生,氈房點綴,羊群雲游。整個景色錯落有致、濃淡相宜、如詩如畫,幸逢陰雨過後,景色更為迷人。每到盛夏,中外遊客絡繹不絕。 博格達山雪峰,又稱博格多山。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內,海拔5445米,為天山高峰之一。山上積雪終年不消,世稱「雪海」。三峰並立,高矗雲霄,極為壯觀。雪峰西北坡900米處,即為天池。
新疆不僅是歌舞之鄉,瓜果之鄉,它的風味食品也獨具特色,蜚聲中外。
烤饢
如果你到喀什來旅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無論在大街還是小巷無論在喜慶的婚宴,還是結隊跋涉的駝隊,都可以看到或吃到一種靠制而成的圓面餅。這就是維吾爾人日日離不了的傳統主食品――饢。它在維吾爾人生活中的地位,如同我國北方的饃饃,南方的大米飯,西方的麵包,每日必不可少。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西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人新疆後,才叫"饢"。
漫長的歲月,使饢的品種增加了許多,目前約有50多種。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不同的饢,食用的場合各有不同。"艾買克"和"希爾曼"一類的大饢,主要在過節和辦喜事時吃;"吐阿奇"和"卡提力"一類的小饢,因便於攜帶,被人們當作外出旅行的干糧;比麵包還厚的"格爾旦"饢,比烙餅還薄的"海依米克"饢,以及不夾陷的"卡克奇"饢,製作簡單,是大眾化的家常飯食;夾陷的肉饢,則是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
饢的做法同漢族燒烤相似。主要用白面烤制,也有用玉米粉或高粱米面的。吾斯達(師傅)在麵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以鹼水中和後,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小茴香)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份,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不同。
烤饢的地方叫饢坑。是用土坯制的底大、肚大、口小的坑洞。先用柴禾或煤炭將饢坑燒熱,待火苗快要熄滅時,將饢的背面抹少許鹽水貼到饢坑內的坑壁上,使饢在柴火的余燼中直接烤炙。約莫20分鍾後,坑內的饢就烤熟了。
熱饢又酥又脆,香味撲鼻。維吾爾人吃饢常就著茶水或烤羊肉吃,香美可口。秋季,老鄉喜歡就著葡萄吃,據說,這種吃法,即爽口香甜,又有補養價值。饢水分少,不怕干,不發霉,易保存。每到農忙季節,有的農民背上半口袋饢備用,即使遠走戈壁的人,只要把饢埋在滾燙的沙窩里,幾分鍾,干饢就變得酥軟可口了。前幾年,從挖出的地下殉葬物中看出,埋入地底下1000多年的饢,依然不發霉。傳說當年唐玄奘取經穿越大沙漠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完成了漫長而又艱辛的旅途。據記載,遠在漢魏時期,長安街頭的集市上就有饢出售。相傳,"安史之亂"中,從京城長安逃往咸陽的唐玄宗住在集賢宮時,就吃過楊貴妃之兄楊國忠從街上買來的饢。可見饢不僅維吾爾人喜歡,內地的漢族人也會一見鍾情。
烤肉
烤肉,是新疆風味小吃中最為吸引人的食品。烤肉種類較多,如烤羊肉串、烤雜碎、烤全羊,還有饢坑烤肉等等。到了新疆如果不品嘗烤羊肉,那就是一件憾事。喀什綿羊肉質不同北疆和內地的。此地土壤鹼性大,營養成份迥異於別地。羊吃了這種土壤生長出來的草,柔嫩味鮮,烤制出來,香味獨特。
(一) 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在喀什城鄉、街頭的巴紮上隨處可見。烤羊肉串的技藝並不復雜。烤肉槽是用鐵皮砸製成的專用火槽,長約1米,寬約20公分。有的槽分為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有無數個通風孔。過去用木炭烤,現在大多用煙煤作燃料。烤肉前,點燃炭火,待煙盡火旺時,即將串好的肉片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依次架在槽上烘烤。有微風時,不用人工扇風;無風時,師傅用一塊尺許見方的薄木板扇來扇去,爐火呼呼,烤肉發出"吱吱"響聲。稍許,依次將肉串翻轉過去烤,不消5分鍾,表烤熟了。近幾年。精明的烤肉師傅大多用電風扇烤肉。他們將風扇轉速調到適度,置在火槽旁,呼呼吹去,省時,省工,不費力,烤出的肉照樣鮮嫩可口。
烤羊肉串融香、咸、辣於一體,味道鮮美,人人愛吃。有的一次能吃十幾串、幾十串。到了冬季,顧客坐在烤肉攤前,即有炭火取暖,又有羊肉串解饞,光顧者渾身熱乎,平添一番情趣。外地人、外國人是羊肉串攤前的常客,一頓大嚼大品後,每每發出"英亞克西(太好了)"的贊嘆。
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我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時刻畫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
(二) 饢坑烤肉:饢坑烤肉是用饢坑火的輻射熱和坑壁的高溫烤制的。將柴禾置坑內點燃,漸漸的坑溫達120-150oc,將羊肉切成約10平方厘米的塊狀,磕開雞蛋加姜黃、胡椒粉、孜然粉、精鹽、上好麵粉,拌成糊狀,均勻的塗抹在肉塊上,然後將肉塊貼入饢坑內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連燜帶烤,約莫30分鍾後即可。取出後,再將烤肉切成小塊,上撒鹽或者蘸鹽食用,外脆里嫩,味美異常。饢坑烤雜碎,也別具風味。所不同的是,將雜碎切割成拳頭般大小,串在指頭粗的鐵釺上,放置在坑內,約20分鍾後,即可烤熟食用。因烤雜碎價格低廉,備受人們的歡迎。
(三)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貴的菜餚之一,如北京"全聚德"的烤鴨。烤全羊通常在高級宴會上才露臉。當推有烤全羊的餐車來到賓客餐桌時,氣氛活躍,整個宴席將頓時生輝,顯得格外豪華闊綽,為宴席增添了異常豐富的色彩。
1、 烤全羊的製作
烤全羊之所以如此撼動人心,除了它選料考究,味道獨特,就是它的別具特色的烤法。喀什羊肉鮮嫩、無膻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烤制師傅選用1-2歲的綿羊,剪去羊毛,給羊灌入瀉葯,使羊腸胃裡的雜物排泄干凈。然後,廚師在事先備好的房間里燃一堆火,室內溫度升高,把羊牽進去每多久,羊就被烤得直喘粗氣,渾身冒汗。悶熱,使它渴望得到水,可擺在它面前的不是涼水,而是攪拌進小茴香、大料、花椒等香料的咸鹽水。羊渴極難忍、咕嚕咕嚕的猛喝個夠。但它仍然擺脫不了悶熱,不一會,羊又十分飢渴,可是端來的還是香料鹽水,它又喝得一干二凈。大約一兩天後,由於羊腸胃裡無食物吸收,喝進去的香料鹽水逐漸滲透全身,至此,羊的"飢渴日"結束,迎接它的是"壽終正寢"。羊宰殺剝皮後,用一頭穿有大鐵釘的木棍,將羊從頭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鐵釘上。再用蛋黃、鹽水、姜黃、茴香粉、胡椒粉、上好白麵粉等調成糊汁,將羊渾身塗抹,頭培朝下放入炙熱的饢坑中,蓋嚴坑口,用濕布密封,一小時左右,揭蓋觀察,木棍靠內處呈白色,全羊呈金黃色取出即可。
2、 烤全羊的吃法,全羊烤成後即放置在餐車上,在羊頭上用紅綢打成花結,羊嘴裡銜著香菜和芹菜。餐車上備有小刀。服務人員推餐車和繞餐桌徐徐轉動。恭請客人啟刀食肉。等不及的食客們不會客氣。小刀割肉處,香氣四溢,令人垂延。其情其景,無不漫溢著西域的古樸風趣,非身臨其境者難以想像其盛況。難怪一外國客人說:到了喀什,若不品嘗烤全羊,上帝也會責怪你的。
羊肉抓飯
1、 的製作和傳說。抓飯,維吾爾族稱"波拉",是新疆的傳統食品之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日子裡,主人都以抓飯待客。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炒,再入以洋蔥、胡蘿卜絲。炒後,酌情添水加鹽,40分鍾後,開鍋,將大米和肉菜拌勻,抓飯即成。做熟的抓飯油亮、噴香,十分引人。
關於抓飯,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1000多年前,有個叫阿不都艾里的醫生,他晚年時候身體虛弱,吃了不少葯也無濟於事。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行食療。這種飯色、香、味具佳,很能激起人們的食慾。於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後,身體漸漸的得以康復。周圍的人非常驚奇,以為他吃了什麼靈丹妙葯。後來,他把這種"葯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這個"葯方"就是羊肉抓飯。
傳說可另當別論,但抓飯確實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羊油、洋蔥、胡蘿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種維生素的補品,特別是胡蘿卜被人稱為"小人參",用這樣的原料做的飯,頗多裨益。
2、 抓飯種類和吃法。 抓飯種類很多,除了選用植物油外,還有用羊油、骨髓油、酥油,當然,用骨髓做的抓飯營養價值最高。在用肉上,除了羊肉外,還有雪雞、家雞、鴨、鵝、牛肉等。比較而言,以雪雞肉做的抓飯味道最佳。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飯,別有一種味道。夏天,維吾爾人的抓飯花樣就更多了,喀什人喜歡在抓飯里放一種"畢也"(木瓜),有的還放雞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抓飯上放一些酸奶子,稱為"可德可波拉",這即是上等的充飢之物,又是消暑解渴的食品。時下,維吾爾人最看重的要算"阿西曼吐",即包子抓飯。在半碗抓飯邊放五六個薄皮包子,兩者合起來吃,真是相得益彰,好上加好,這種飯常常用來招待貴客。
吃抓飯有一定講究。傳統習慣是,先邀請客人們坐在炕上,當中鋪干凈餐布。隨後,主人一手端盆,一手執壺,請客人淋洗凈手。待全部客人凈手完畢後,主人端來幾盤抓飯,按2-3人一盤的間隔置放在餐布上,客人們一番謙讓後,即用手從盤中抓吃。用手指將米團成小堆後送入口中。抓吃時,務必注意,不得揚揚灑灑。抓飯之名由此而來。但一些家庭招待漢族客人,也有例外,備有小勺。
薄皮包子
顧名思義,皮薄似紙,色白油亮,柔嫩油豐,爽口好吃,餡里放有洋蔥,甚是提味。
其製作方法是,先將上好的料羊肉切小指尖大的肉丁,再將洋蔥剁碎,加胡椒粉、鹽水,拌勻成餡。麵粉用涼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劑子後,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麵粉粒,包餡成雞冠形(略帶花邊),入籠屜用旺火蒸20分鍾即熟。
維吾爾人吃薄皮包子時,很少單吃,常常和饢或抓飯一起吃。和饢吃時,先把薄饢放在籠屜里蒸餾少許,發軟後,把包子置於囊之上,就著吃;和抓飯一起吃時,則把包子放在抓飯碗里,忽而吃抓飯,忽而吃包子,隨意自如,香味各異,也十分有趣。但不論何種吃法,吃時,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撒適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們的食慾。
大塊煮羊肉
維吾爾人煮大塊羊肉堪稱一絕。熟嫩,好嚼,油而不膩,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貴客登門,主人必以大塊肉款待,透示著對客人的敬重。
大塊羊肉的製作:先將羊肉(帶骨)剁成拳頭般大,丟進涼水鍋,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一會。鍋面上漂起一層血沫,家庭主婦們不停地用鐵勺將之潷去。待大火滾沸半個時辰後,改用文火慢燉。此時,又漂起一層渣滓,再用勺子潷去。1小時後,肉已見熟,香味四溢,主婦舀一勺咸鹽水添進鍋里(添多少咸鹽水,全靠經驗,從不品嘗,也不第二次再添),鹹淡恰好。煮肉時,僅用鹽作調料,而不放其他佐料。
當飯食吃到一定時候,主人將煮好的大塊羊肉,按質地優劣,依次擺進一個大瓷盤,旁邊放一把小刀,由主人親自端到餐桌。主人手一指,示意客人品嘗。如果人們不好意思動刀割肉,主人親自用刀將大塊羊肉剁成小塊羊肉,將最好的肉遞與年長的客人,此時,客人們都不會客氣了,紛紛動起手來,一塊一塊抓起,吃得有滋有味。
拉條子
拉條子是喀什人的"看家飯"。在喀什諸多風味小吃中,大概屬拉條子最受各族群眾的喜愛了。它柔韌細長,圓潤滑爽,配以燴菜,酸辣適口,別具風味。
做拉條子的關鍵是和面和拉制。具體說來有4個環節,即和面――揉面――醒面――拉麵。和面用鹽水,鹽水的濃淡要適宜;面以稍軟為好;面要揉得均勻,富有彈性;將面切成條狀,摸擦些許清油,用手捏成直徑1公分的圓長劑,放在瓷盤或面板上纏擺成盤蛇狀,然後扣上盆子或一塊濕布,將面醒10多分鍾。當鍋里水將開時,主婦們用手將盤曲的渾圓粗細面條,迅速抽拉成細絲。然後將兩手的細面丟進滾沸的鍋里……接著,再拉制第二把。3分鍾後,一碗拉麵煮好了,在涼水(冬季用溫熱水)漂洗,用手抓在盤里,拌上菜餚,澆上菜湯,鋪以油炸辣子、蒜泥、鹽、醋等,攪拌一番。從客人們"哧溜" "哧溜"的吃面神態中看出:拉條子真好吃!
飯館里做拉條子不似家庭,都是大把子拉制,技術嫻熟的師傅,一把子可拉十幾公斤。只見粗長面棒在他手裡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地做8型放置,雙臂輕拂,姿勢優美,節奏沉穩,如此循環往復20多次後,在一塊大面板上,用手力度的技巧,將胳膊粗的面棒,一拉二、二拉四、四拉八……拉條子根數以幾何級數增加,最後變成龍須般的銀絲,丟進大鐵鍋里去煮……每年的旅遊旺季,外國客人常駐足於此,舉起照相機、攝像機,將迷人的拉條子的製作過程現場攝制、或帶回"研究研究"或"如法炮製",一飽口福。
拉條子銷暑耐飢。盛夏,若早晨美美的吃一盤拉條子,到夜間也不覺得餓。有趣的是,把拉條子切成兩三公分長的小截,和牛(羊)肉、大蔥、西紅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麵,口感又與拉條子迥然不同,別具一種風味。
油塔子
顧名思義,油塔子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點配合湯吃。油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紙,層次很多,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老少皆宜。
油塔子的製作不很簡單,需要一定的技藝。有經驗的廚師先用溫水和好面,加些酵面揉成軟面置熱處發約1小時,再加鹼水揉好稍醒,視製作需要,揪成若干小團,外抹清油待用。
製作開始時,先取其中的一塊,平鋪在面板上,擀薄拉開,利用面團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後再在薄如紙的面上抹一層煉羊尾油。這里有講究;天熱時,要在羊尾油里加適量羊肚油,因羊肚油中加少許清油,清油不易凝固。這樣製作的油塔子飽滿,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濃香豐腴的獨特風味。在裡面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將面邊拉邊卷,卷好後搓成細條,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後擰成塔狀,入籠屜用旺火蒸25分鍾,級可起籠食用。
曲曲
曲曲跟漢族人所說的餛飩相似,但在製法和用料上卻有些不同。
先准備好餡子。把羊肉剁成肉泥,拌以洋蔥沫、加鹽、胡椒粉、茴香粉和少許鹵湯,拌和成餡。切羊尾油成小方丁(臊子)。用上好白面和面,擀成薄片,切在幾平方厘米大小的成皮,然後,逐個包餡,捏成方餃子狀,把兩頭從底部彎曲捏合。在鹵湯煮開時,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時,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到入去煮。煮好後放入香菜,盛入碗中。
曲曲:皮薄餡嫩,配以羊肉原汁原湯,湯清味鮮,極有營養價值,男女老少均喜歡吃,特別是寒冷的冬天,一碗曲曲下肚,即填飽了肚子,又增加了渾身的熱力。
米腸子 面肺子
米腸子和面肺子是維吾爾人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它以羊肉的內臟作原料烹制而成,因其選料嚴格,製作費工,上市量少,故知者不多。
宰羊之後,細心的將羊內臟完整取出,用清水反復灌洗羊肺至白凈,羊腸翻洗干凈,備用。然後將羊肝、心和少量腸油切成小粒,加適量胡椒粉、茴香粉、精鹽與洗凈的大米拌和均勻作餡,將其填入羊腸內。再將白麵粉洗出麵筋,待面水澄清後,潷去大部清水,留少量清水攪動成面漿,再取出小肚套在肺氣管上,用線縫接,把面漿逐勺舀出到入小肚,擠壓入肺葉。再將以少許精鹽、清油、茴香粉、胡椒粉調好的水汁用上述方法擠壓入肺葉。然後去小肚,用繩扎緊氣管封口。再? 烤包子(維語"沙木薩")是喀什少數民族同胞喜愛吃的傳統食品之一。它類似北京的加肉餅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烤包子的做法:將羊肉或牛肉、羊尾巴油切成丁,加切碎的皮牙子、精鹽、胡椒粉、孜然粉拌成餡。將上好麵粉加酵面、雞蛋和好發酵,擀成圓面片。麵皮放餡,四邊摺合成四方形類似無腳螃蟹狀,再把它貼在饢坑內壁上烘烤20多分鍾即熟,取出時光面抹少許煉羊油。烤包子皮色黃亮,肉質鮮嫩,香酥可口,很受顧客歡迎。
饊子
饊子是喀什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傳統風味名點之一,現已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美味食品。饊子是用上好麵粉,加一定比例的清油、花椒水和好,反復揉好,然後切成若干小塊,再逐塊以獨特的方式拉製成細條繞好,放在油鍋里炸制而成。其色澤黃亮,香脆可口。逢年過節,維吾爾等少數民族家裡幾乎都炸制饊子食用和招待客人。
不過要注意那裡的天氣,很多都會水土不服
祝你愉快!
E. 重慶市南岸南山風景區19號一21號天氣預報
重慶南岸區 天氣預報
10月19日(周三)
多雲轉陰
19~26℃
東北偏北風 1級
10月20日(周四)
小雨
19~24℃
東風 2級
10月21日(周五)
小雨
20~24℃
東北偏東風 1級
F. 湖南南山牧場景點門票是多少住宿貴嗎現在天氣是冷是熱
我也是最近打算去,不過我離得比較近,估計天氣比較涼
G. 新疆的特色
新疆的特色:
1、新疆旅遊強縣(1個)
布爾津縣景點:喀納斯景區(AAAAA)
2、5A級旅遊景區(7個)
天山天池風景區(阜康市)、喀納斯湖景區、葡萄溝風景區、可可托海景區(富蘊縣)、那拉提旅遊景區(新源縣)、澤普金湖楊景區(澤普縣) 、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烏魯木齊市)
3、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
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阜康市)、新疆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博湖縣)、新疆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吐魯番)、新疆賽里木湖風景名勝區(博樂市)
4、國家地質公園(7個)
新疆布爾津喀納斯湖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天山天池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庫車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新疆溫宿鹽丘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富蘊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個)
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庫爾勒)、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河縣)、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靜縣)、新疆塔里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托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宿縣)、新疆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鞏留縣)
6、國家濕地公園(4個)
賽里木湖國家濕地公園、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柴窩堡湖國家濕地公園(烏魯木齊市)、和布克賽爾國家濕地公園
7、紅山公園,因地處紅山而得名。紅山山體由紫色砂礫岩構成,呈赭紅色,故名「紅山」。據地質研究,紅山是在距今約八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時期,同天山一同崛起的。山上有珍奇的化石資源,曾發現了距今2.7億年前的古鱈魚化石和酷似人類鞋印的化石。
8、火焰山古稱赤石山是吐魯番最出名的景點,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山長100多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
(7)新疆南山風景區天氣擴展閱讀:
新疆現有47個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民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24省市區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新疆位列第五。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國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H. 現在去新疆旅遊要注意什麼
新疆早晚溫差較大,達到10至15度左右,另外有些情況,如天池過夜、游南山牧場、登一號冰川、游喀納斯湖、去巴音布魯克草原等須帶外衣和毛衣等衣物。
因新疆地域遼闊,坐車時間較長,很多情況,須旅遊者下車行走或親自體驗騎馬、騎駱駝的樂趣。所以,一雙合適的鞋顯得尤為重要。
新疆氣溫雖較內地略低,但因新疆很多地區海拔較高,紫外線照射強烈。所以旅遊者應准備充足有效的防曬品,同時配備清熱、解渴、滋潤的葯物或沖劑,如夏桑菊沖劑、十滴水等,以免一時難以承受過於乾燥和酷熱的氣候。
在新疆旅遊,因行程較長,氣候差別過大,旅遊者一時難以適應,可能回出現水土不服症狀,旅遊者應攜帶有關葯物及一些常備治病葯物,如創可貼、感冒葯或治療腸胃不適葯物等。
因新疆氣候特點屬典型的大陸乾旱性氣候,因此,早晚溫差大,晚上睡覺時應將空調開到適度,不要過涼,或睡覺時不蓋棉被,造成身體不適。
新疆是水果之鄉,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樂事,但千萬不要在吃完水果後再喝熱茶,以免造成腹瀉。不要吃太多的哈密瓜,因為吃多了會上火。吃葡萄後不宜飲水,否則易患腹瀉。當地風味食品饢可保存三至五天。
新疆是多種少數民族地區,宗教色彩濃厚,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不吃豬肉等,這是他們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絕對不可以冒犯。
在新疆旅遊,一定要咨詢在新疆旅行社工作的專業人士,千萬不可自行前往或自己租車旅遊,因為新疆旅遊不可預測因素太多。
跟熱情的新疆人喝酒可得小心,他們的酒量很大人也很豪爽,如果您酒量不大,可不要太勉強自己。
I. 烏魯木齊分為幾個區
截至來2019年11月,烏魯木齊市自共轄8個縣級行政區,包括7個市轄區、1個縣,分別是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水磨溝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
還設有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水磨溝區南湖路72號。
(9)新疆南山風景區天氣擴展閱讀
烏魯木齊風景名勝:
1、新疆國際大巴扎
新疆國際大巴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於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集伊斯蘭文化、建築、民族商貿、娛樂、餐飲於一體。
2、紅山公園景區
紅山公園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山路北一巷40號,是一座集旅遊觀光、古典特色、人文內涵、體育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自然山體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烏魯木齊市新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