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古風風景
Ⅰ 我想畫出這種古風圖,那麼應該學習哪種繪畫風格呢是漫畫還是素描還是哪種呢求大神評定!
當然先學素描,素描幫你畫好一幅畫的形
Ⅱ 田園風光的古詩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渭川田家》一詩: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田家行
作者: 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野老歌 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聶夷中 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谷。
醫得眼前瘡,
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
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
偏照逃亡屋。
觀田家 作者: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山中寡婦
唐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薴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鴝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春中田園 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歲晏行 杜甫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
莫徭射雁鳴桑弓。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
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
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
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燒歌 溫庭筠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隨回風盡,遠照檐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燒畲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赬蔗。
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歸田園居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拔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
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雲暗,蕭蕭密雨垂。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亂流發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空餘去年菊,花發在東籬。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C.思鄉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雲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遊
【唐】張喬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雲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冬日山居思鄉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雲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雲凝不散,遙掛望鄉愁。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江外思鄉
【唐】韋庄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詩
【唐】高衢
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關。
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Ⅲ 寫生是什麼意思
寫生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xiě shēng,其釋義有如下四點:
一指直接以實物或風景為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
二指以寫生手法所作的畫;
三指猶寫照;
四指寫出生意。指把對象寫活。
寫生從大自然取景、物、元素的素描。室外寫生的素描也可在畫室里完成,不過寫生素描不同於靜物畫,在靜物畫里即使無活力的對象仍會顯現出它的自然狀態。
寫生素描以及其他像人體寫生、臨摹古此和臨摹平面作品等練習常常是藝術家課堂練習的一部分。寫生素描作品除了可當作藝術作品之外,也可作為在畫室進一步繪畫的筆記或研究使用。
(3)素描古風風景擴展閱讀:
寫生的意義
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的寫生運動中,畫家們上山下鄉,通過寫生而改變了中國畫面貌,表現出了時代之新的歷史發展。從此,寫生進入到中國畫的教學之中,成為藝術教育中「民族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時至今日,「寫生」已經固化成美術院校中教學的基本課程,因此,在網路上搜索關於「寫生」的資料,可以得出200多萬篇的結果,其中有28.1萬篇「寫生報告」和18.3萬篇「寫生總結」,有2.8萬篇「安徽寫生報告」,有2.1萬篇「安徽寫生日記」。
由此,也可以從一個方面看出「寫生」已經和復古時代的「臨摹」一樣,成為一種不需要討論的必須。藝術家如何認識與把握世界,它與視覺藝術形式緊密相聯。
Ⅳ 湘綉 飾裱或者裱框的花色大小價位款式
湘綉
湖南長沙一帶刺綉產品的總稱。是蘇綉、湘綉、京綉和蜀綉這"四大名綉"之一。湘綉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綉,吸取了蘇綉和廣綉的優點而發展起來。湘綉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顏色的絲線、絨線綉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於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綉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綉中,無論平綉、織綉、網綉、結綉、打子綉、剪絨綉、立體綉、雙面綉、亂針綉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 從1958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綉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綉就已有一定的發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綉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綉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此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質朴而優美的藝術風格。隨著湘綉商品生產的發展,經過廣大刺綉藝人的辛勤創造和一些優秀畫家參與湘綉技藝的改革提高,把中國畫的許多優良傳統移植到綉品上,巧妙地將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綉、詩詞、書法、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湘綉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綉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綉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綉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
【湘綉的歷史發展】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從長沙戰國楚墓和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大量綉品中,可以窺見當時湖南地方刺綉技藝已經達到令人驚訝的高度。據記載,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綉品圖案之精美,綉工針法之細膩,早為世人嘆而觀止。1972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來件刺綉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代,湖南地方刺綉即湘綉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輝煌燦爛的楚綉與馬王堆漢綉,不但是中國刺綉史上足資驕傲與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綉順理成章的最初發展之源。」在工藝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從刺綉工藝的文化深層內涵剖析,上述論點是很正確的。它對探討湘綉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並廣有影響的綉種的承前啟後,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另外,湘綉在湖南民間刺綉的基礎上,還吸取了蘇綉、粵綉、京綉等綉系的優點,發展成為清代刺綉藝苑的後起之秀。
湘綉是在湖南民間刺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湖南民間很早就能夠刺綉。清代嘉慶年間,長沙縣就有很多婦女從事刺綉。光緒二十四年(1898),優秀綉工胡蓮仙的兒子吳漢臣,在長沙開設第一家自綉自銷的「吳彩霞綉坊」,作品精良,流傳各地,湘綉從而聞名全國。清光緒年間,寧鄉畫家楊世焯倡導湖南民間刺綉,長期深入綉坊,繪制綉稿,還創造了多種針法,提高了湘綉藝術水平。光緒末年,湖南的民間刺綉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刺綉工藝系統,成為一種具有獨立風格和濃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藝商品走進市場。這時,「湘綉」這樣一個專門稱謂才應運而生。此後,湘綉在技藝上不斷提高,並成為蜚聲中外的刺綉名品。
20世紀30年代,湘綉的產值最高達80萬銀元,產品1/3出口。1935年《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綉品」一節中,湘綉就佔了一半的篇幅。解放後的數十年間,湘綉取得了長足發展,以獨特風格和高超綉藝傲立於「四大名綉」之列,成為湖南乃至國家的「藝術名片」,湘綉每年出口最高達500萬美元。
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隨著湘綉商品經濟的發展,通過眾多刺綉藝人不斷深索和一大批出色的中國國畫家潛心投入,湘綉吸收了我國古老文化中繪畫、刺綉、詩詞、書法、金石等諸種藝術精華,從而形成了以中國畫為基礎、以數十種針法和多種色階的綉線,在各類底料上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畫出物象外形內質的自行特色。二十世紀初湘綉以其獨特風格,在國內外獲得多項殊榮,成為飲譽世界的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湘綉的特點】
湘綉是湖南人民創造的一種卓越的手工藝品,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國刺綉通常是用真絲、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加真絲、棉線等為原料綉制的精細工藝品,而湘綉綉品主要用真絲絲線在真絲織物上綉制圖案,它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單面綉、雙面綉、條屏、屏風、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各種綉衣以及宮廷扇、綉花鞋、手帕、圍巾等各種生活日用品。每個品種可綉以風景、花鳥、動物走獸、人物肖像等圖。工作之餘欣賞把玩一下湘綉工藝品、湘綉藝術品,令人心曠神怡,其中滋味妙不可言。居家裝飾也以湘綉體現品位和個性。穿著古樸典雅而不失現代的手工湘綉服裝,也會給人一種富貴、高雅、脫俗的感受。
湘綉作為我國四大名綉之一,以湖南長沙為中心,是在湖南民間刺綉工藝的基礎上,吸取了蘇綉和光綉的精華而發展起來的刺綉工藝品,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強調寫實,質朴而優美,形象生動。特點是絲細,後用皂莢仁溶液蒸煮,再裹起來揩拭,防止絨絲起毛,其光細勝眼於發絲,湘綉在配色上善於運用深淺灰及黑白色,加上適當的明暗對比,增強了質感和立體感,結構上虛實結合,善於利用空白,突出主題,形成了湘綉水墨畫般的素雅品質。湘綉的傳統題材是以獅、虎、松鼠等,特別是以虎最為多見。
湘綉巧妙的將我國傳統的繪畫、書法、及其他藝術與刺綉融為一體,形成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幾近二百種顏色的綉線和上等絲綢、綢緞,手工以針代筆,巧妙的運用一百多種針法進行創作或還原畫面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刺綉流派。最顯著的特點是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構圖章法謹,畫面質感強,無愧於「遠觀氣勢宏偉,近看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湘綉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態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綉花花生香,綉鳥能聽聲,綉虎能奔跑,綉人能傳神」的美譽。
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曾在巴拿馬、芝加哥等世界博覽會上獲獎。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今已發展到異形異面的雙面綉。
湘綉起源於民間刺綉,已有2000多年歷史。現已發現最早的實物是1958年從長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幅龍風圖。1972年,馬王堆漢墓又出土了40件刺綉衣物和一幅鋪絨綉錦。這些綉品圖案多達10餘種,綉線有18種色相,並運用了多種針法,達到針腳整齊、線條灑脫、綉工純熟的境界。至清代,長沙刺綉遍及城鄉。據清同治《長沙縣志》載:「省會之區』,婦女工刺綉者多,事紡織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錦鈿相尚。」長沙縣沙坪和開福區霞凝一帶,是湘綉生產的傳統基地,多數農家婦女均以刺綉為業,曾有「綉鄉」之稱。城內綉庄眾多,到清未有26家,綉工逾萬,年產綉品2萬多件。綉品以被面、枕套等日用品為主,也有少量高檔畫屏。
傳統湘綉的用線極有特點,絲線輕過莢仁液蒸發處理後再裹竹紙拭擦,使絲絨光潔平整不易起毛,便於刺綉操作。還有織花線,每根線染色都有深淺變化,綉後出現自然暈染效果。湘綉的擘絲技術極為精細,細若毫發,從而超越顧綉中的「發綉」。湖南俗稱這種極為工細的綉品為「羊毛細綉」。湘綉的針法汲取蘇綉的套針加以發展,以摻針為其特色。摻針俗稱「亂插針」,摻針體系又細分為多種,如接摻針、拗摻針和直摻針等,另外還有湘綉特有的旋游針和蓋針等多種針法。
湘綉藝術特色,主要表現為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它是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故其獨特技藝,盡在「施針用線」之中。湘綉針法多變,以摻針為主,並根據表現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紋理的不同要求,發展為70多種針法。線色萬千,根據各種不同畫稿的題材,運用各種不同的針法,選配各種不同色階的綉線——絲線或絨線,憑借針法的特殊表現力和綉線的光澤作用,使綉制出來的物象,不但保存著畫稿原有的筆墨神韻,而且通過刺綉工藝,增添了物象的真實性和立體感,起到了一般繪畫所不及的藝術效果。以致湘綉獨成一派,到清末「湘綉盛行,超越蘇綉,已不沿顧綉之名。法在改藍本、染色絲,非復故步矣」。
從此,湘綉以其獨特的搗鬼魅力吸引著國內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被譽為「渾筆墨於無痕」,「字格簪花,跡滅針線」。1933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湘綉出盡風頭。長沙錦花麗綉庄送展的一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半身湘綉像,引起轟動。湖南省主席何鍵授意以他個人名義贈給羅斯福,傳為佳話。該綉像現藏於芝加哥亞歷山大博物館。
湘綉是以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等為原料綉制的精細工藝品,綉品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條屏、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綉衣等。湘綉以著色富於層次、綉品若畫為特點。曾在巴拿馬、芝加哥等世界博覽會上獲獎。民間有"蘇貓、湘虎"之說,湘綉獅虎毛紋剛健直豎,眼球有神,幾可亂真,今已發展到異形異面的雙面綉。
湘綉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綉品豐富多彩。湘綉巧妙的將我國傳統的繪畫、書法、及其他藝術與刺綉融為一體,形成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幾近二百種顏色的綉線和上等絲綢、綢緞,手工以針代筆,巧妙的運用一百多種針法進行創作或還原畫面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刺綉流派。最顯著的特點是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構圖章法謹,畫面質感強,無愧於「遠觀氣勢宏偉,近看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
「以針為筆,以纖素為紙,以絲絨為顏色」,綉工們大大發揮摻針參色的作用,巧妙地以各種原色花線在質地上參互調合。用於同一色彩由深到淺或由淺到深的過渡,表達出逐漸變易又混合均勻的色階,創造了各種絢爛和諧悅目的色彩。用第一號深色線刺綉後,接綉第二號深色時,銜接必須參差不齊,互相交錯,且不著痕跡,色彩才能和諧。交接搭線不可過長,也不可一線太長,一線太短。這是湘綉與其他綉品針法的基本區別之處。成為湘綉的特點之一。
綉線的運用,粗細相間,色澤有別,兼以適當誇張。湘綉綉工劈線,是一種特殊技能,湘綉的勻薄細膩與這一技能的日益進步分不開。以手指劈線,可劈至2開、4開、8開、16開等。線劈開後,千絲萬縷,分辨不出差別,但綉上質地,求得對比統一,突出主題,達到明暗的自然變化,陰陽渾然一體。
湘綉綉線色彩的豐富,是與其他綉種區別的主要特點之一。據《雪宦綉譜》記載,有青、黃、紅、黑、白(以上正色)、綠、赭、紫、交、蔥(以上間色)9類,88種原色,因其深淺染製成745種不同的色彩。湘綉綉工認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餘種色彩包括無遺。所以,湘綉用色基本上可稱為「有色皆備」。
【湘綉工藝】
▲制稿:制稿是湘綉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綉品離不開一個好的構圖。此時,設計者腦中對於藝術領悟能否完全轉換成版面,制搞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一個高明的制搞藝人,能夠完全的將他面前的照片,圖案,甚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物體按照設計者的意識用素描勾勒在一張小小的蠟紙之上。
▲臨稿:勾勒於蠟紙之上的素描之後,要用一根細小如發絲的小針按照綉稿的細線刺出勻稱的小孔。完成之後,將已經裁好的真絲緞面放於紙稿底部,臨拓出一張張的綉稿。
▲選料
定義:根據綉品的種類和工藝表達要求選擇最佳的底料。
原則:按單面綉、雙面綉選料;普通緞料和精品緞料選料。
底料的介紹:湘綉是以素庫緞、素軟緞、硬緞、交織軟緞、透明尼綸等為底料,用各色真絲綉花線純手工精心製作的高檔、昂貴的手工藝品。具有極高的裝飾性和收藏價值。
主要品種及用途:
①、素庫緞:簡稱硬緞,是一種材質較厚的真絲底料,主要以白、米黃為主,因材質名貴,主要用於綉制極品、精品湘綉。
②、軟緞:材質較軟,以白色、仿古色為主,主要用於綉制普通綉品。
③、透明尼綸、透明真絲:以白色為主,主要用於綉制極品、精品雙面綉。
▲印版。印版定義:將製作好的手工模版用油墨印刷至底料(緞面)的過程。
▲配色:綉稿出來了,剩下的就是配線了,一般多種顏色,近兩千個色相,全靠配線藝人一雙眼睛根據設計者的思路配出恰當的顏色。線料的介紹:線料主要分為絲線、絨線、金銀線等。線料顏色介紹:湘綉綉線色彩的豐富,是與其他綉種區別的主要特點之一。據《雪宦綉譜》記載,有青、黃、紅、黑、白(以上正色)、綠、赭、紫、交、蔥(以上間色)9類,88種原色,因其深淺染製成745種不同的色彩。湘綉綉工認為一切物象感光效果未必即能以700餘種色彩包括無遺。所以,湘綉用色基本上可稱為"有色皆備"。
▲飾綳:意見綉品在刺綉之前需要將其緊緊綳於一個綉花棚架之上,並壓條,拉筋。在綉制的過程中還要根據需要換好幾次綳架。綳架根據綉品不同有大號的,中號的,小號的,高的,矮的,特大的,手綳近20多種型號,一般的綉品都選擇中號的綳架飾綳。
▲湘綉原料-絨線
綉制:綉制在刺綉藝術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一幅好的綉品與一個技藝精湛的湘綉藝人是分不開的。通常一名湘綉藝人要達到綉制精品的程度非十餘年刺綉經歷不可,千針萬線遊走於綉稿之上,看線,選線,通常一名湘綉藝人要達到綉制精品的程度非十餘年刺綉經歷不可,千針萬線遊走於綉稿之上看線,選線,辟絲,分線穿針,斷線,一絲一縷上都極見功底
▲拆綳:拆綳相對於綉制來說比較的容易。將綉好的綉品細心拆下,除掉上面多餘的絨線和線頭。將已經綉好的綉品放鬆,拆下。但是整個過程需要非常的細心。
▲刺綉
針法的介紹:
a、齊針:齊針是湘綉的基本針法之一,也是各種針法的基礎。平綉的針法是:起落針都要在紋樣的邊緣,線條排列均勻,且緊不能重疊、稀不能露底,力求齊整。平綉按絲理不同分為直、橫、斜三種,即直纏、橫纏、斜纏。
b、散套:散套是目前欣賞品中最常用的,也是運用得最廣泛的針法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等長線條,參差排列,皮皮相迭,針針相嵌。由於線條的組織形式比較靈活,絲理轉折自如,鑲色渾厚和順,綉面細膩平服,因此能夠細致地表現花草,翎毛等的生動姿態。
c、施針:施針是綉制人像、動物、飛禽等的主要針法。它的特點是用稀針分層逐步加密,便於鑲色,絲理轉折自然,線條組織靈活。
d、虛實針:由虛虛實實的線條組成,線條等長參差,由粗到細,排列是由稀到密,針腳亦逐步由長到短。
e、亂針綉因其表現力強,近年來已經成為獨具一格的新品種。亂針綉粗看似亂,其實亂針:亂中有律,它是利用長短參差的直斜、橫斜線條交叉摻合而成,能一次、再次地摻色。由於線條組織成交叉形,因而在摻合後,仍能保留多種色線的固有色。色彩摻和的次數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為止。
f、打點:打點是傳統針法之一,歷史上多用它來綉制日用品。解放後,刺綉工人創造性地用它來綉制欣賞品,效果很好。打點綉是以紗為底,按紗格經緯點斜綉,每點一針,聚集而成。
g、戳紗:戳紗也是傳統針法之一,近年來用以綉人物的服飾,裝飾性很強,戳紗以紗為底,用許多小幾何形花紋組成圖案。
h、接針:短針前後銜接連續進行,後針接前針的末尾連成條形。
i、滾針:兩線緊捻,連成條紋,線條轉折比較靈活。無論綉直線或曲線都比較恰當。
j、打子:也是刺綉傳統針法之一,即用線條繞成粒狀小圈,組成綉面。因為每綉一針見一粒子,所以稱為"打子綉"。在欣賞品中多用來綉花心;或單獨用來綉靜物,如花籃等。
k、擻和針:針法組織與散套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散套針線條重疊,擻和針線條平鋪。散套針的針跡隱伏於線條間,擻和針的針跡比較顯露。擻和針在綉欣賞品上多用來綉樹乾和石頭。
l、集套:集套是綉圓形紋樣的針法,以等長參差線條分皮順序進行,綉時後皮線條嵌入前皮線條中間,絲絲相夾,並銜接著再前一皮線條的末尾。每一針針跡都要對准圓心,在近圓心處要做藏針。
m、正搶: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外向內順序進行。
n、反搶:用齊針分皮前後銜接而成,由內向外有規則地進行,絲理方向一致,皮頭相互銜接。
▲整燙:綉品綉制完成之後,應將其整燙。因為綉線在近一百多度高溫下更能折射出絲質的光澤。讓整副綉品充滿了動感和活力。
▲飾裱:任何一件湘綉藝術品,都離不開精心飾裱。也是綉品的最後的工序。通常,一件綉品在飾裱和框架的選擇方面應與綉品的構圖和顏色搭配。
【湘綉品種分類】
▲按針法類別分為單面綉、雙面綉;
單面綉:故明思義就是只呈現一張綉面,綉娘用精湛的針法,令人眼花繚亂的二百多種顏色的絲線,再輔以稿工的漚血力作才綉出完美的綉片。綉片經過平燙後,讓絲線的光澤和色彩融合到一起,工匠用畫框裝裱起來,正面是用玻璃鑲好,背面用防潮的且堅固的紙板卡好,放個二三十年不成問題。單面綉的尺寸大小不拘一格,廠家完全根據客戶的要求訂制他們滿意的單面綉。單面綉是掛在牆,可以裝飾房子的任何地方,餐廳掛水果和花卉讓人食慾大增;客廳掛風景和植物讓人神清氣爽;房間掛動物和花鳥蟲魚讓人流連忘返,書房掛字畫和人物讓人心曠神怡。
雙面綉:它正反兩面都是相同的綉面,上面絕對找不出半點瑕疵,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線頭,這是四大名綉中絕無僅有的高超綉法,雙面綉不但綉工精湛,而且有些框架也絕對稱得上是一件木雕精品,它採用原木雕刻再上朱漆。充分展現湘綉的高雅與別致的韻味。現在的雙面綉大部分都是圓形的鏡框,而且有統一尺寸大小,直徑為分別30CM,25CM,20CM,15CM,10CM和5CM。近年來湘綉不斷創新,開發出長方形的方形雙面綉。規模都統一為20*40CM 。它非常適合擺設在客廳的玄關和壁櫃里。
▲按工藝分為極品、精品、普通產品;極品和精品用的絲線以及綉工都比普通的湘綉製品更加細致,綉制一幅精品耗時比較長,其中融入了綉女的很多體力與時間,同一種圖案綉工不同,質量也就不同,價格也隨之而異,看綉工可以看絲線綉的疏密程度,絲線顏色是否亮麗,緞面是否光滑亮澤。湘綉畫的主題有山水動物人物幾大類型,其中牡丹花,虎,貓,狗,龍是比較典型的湘綉圖案,從綉工的難度來講,山水相對較動物人物容易,人物是最難綉的,絲線的密度要求很高,而且人物的神態要綉得惟妙惟肖是很不容易的。
▲按產品形式分為日用品、裝飾用品。主要品種有條屏、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及各種綉衣。屏風分為小型屏風,掛屏和座屏。
【湘綉專業術語介紹】
a、綉地:又稱"底子"、"地子",即安在綳架上的刺綉料子,有綢、緞、紗、布等。
b、花樣:刺綉稿上的圖案稱為花樣;勾在綳上的稱為"墨樣"或"紋樣"。
c、一絨:一根花線的二分之一稱一絨。
d、劈線: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
e、一絲:一根花線的十二分之一稱為一絲。
f、起、落針:刺綉過程中運用綉針的兩個動作,自下而上的稱為起針,自上而下的稱為落針。
g、針法:針法是刺綉中運針的方法,也是線條的組織形式。
h、針腳:每一針綉出的線條,俗稱針腳;線條長短,又稱針腳長短。
i、絲理:又稱"絲縷"或"絲路",是刺綉線條排列的方向。
j、"皮頭":在每個刺綉小單位中分批綉制的層次,術語稱"皮頭"。
k、出邊:凡是分皮綉制的針法,第一皮即稱出邊,亦即物體邊緣的第一皮。
【湘綉的意義】
眾所周知,近半個世紀來,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湖南、湖北等地發現了不少麻布、錦、絹等絲織品、紡織品,其中不少是綉品,為我們了解楚文化、楚國絲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一批又一批埋藏在湖南和昔日楚地領域地底的光彩奪目的古綉品的出土,對世人進一步認識湘綉源流沿革及其綉藝傳統,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湘綉衰落的主因】
▲機器印刷沖擊傳統工藝。與其他傳統工藝一樣,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益發達的現代文明面前,湘綉的危機,戛然而至。
誕生於民間的湘綉,一直有「與日常用品結合、注重實用」的傳統,因而早期湘綉主要的顧客群是平民百姓。後來,隨著湘綉工藝的發展,慢慢由日用品轉移到了工藝品,其品位、檔次得以大大提升。
到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隨著機器印刷湘綉作品的出現,湘綉在日用品上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大片市場。而在工藝品市場,改革開放以後誕生的一些個體、私營企業,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把粗製濫造的湘綉作品投放市場,以低廉的價格沖擊精品湘綉,使湘綉在工藝品市場上的聲譽大受打擊。
▲湘綉人才青黃不接
人才的青黃不接,跟經濟利益不無關系。在具有多種就業選擇並能獲取更高收入的前提下,願意從事湘綉特別是刺綉的人越來越少。據介紹,綉工們從很小時學綉,要經過20多年的磨煉才能成為一名熟練工,一般來說,到40多歲技藝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無論是在國有企業,還是在民營企業,綉工的工資普遍都不高,這顯然沒有多少吸引力。
▲精品遭遇「克隆」病
湘綉的可復制性常常影響顧客的購買決心。 省湘綉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坦言。與其他藝術品不同的是,一件湘綉作品完成後,可以馬上根據原作品的構圖和設計,重新刺綉另一件嶄新的作品。而且,如果由同一位刺綉大師執手,還有可能超過原來的工藝,因為他已有了更豐富的經驗。目前湘綉精品遭遇「可復制」硬傷已成為眾多湘綉廠家頗感頭痛的問題。
【湘綉成就】
中華文明古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之一,「絲綢之路」聞名於世。同時隨之而來的絲綢文化得到了飛速發展,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服飾文化。因此,絲綢服裝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被世人譽為「衣冠王朝」。古代達官貴族為了顯示其富貴和地位,在絲綢上綉有各種精美圖案,常常利用刺綉來裝飾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創造美的世界奇葩。比如皇帝綉有龍,皇後綉鳳,文官綉鶴,武官綉虎等,這就是絲綢刺綉。中國刺綉源遠流長,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中頗有影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手工湘綉服飾在刺綉行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有重要的影響。
湘綉題材廣泛,品種繁多,既有收藏價值極高的藝術珍品,又有實用大方的各類日用品,如時裝、掛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壯麗豪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瓏精巧的小件。有的富麗堂皇,有的典雅端莊,各具特色,雅俗共賞。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湘綉便開始將產品開發從衣物被服轉向綉片,最初以中國水墨畫片為突破口,綉制了大量梅蘭竹菊的屏風和掛畫,正好趕上當時家庭裝修出現復古風,木質傢具走俏,使這些綉畫也隨之暢銷。緊接著,又嘗試國畫靜物小品、人物小品的綉畫,同時開發出大量新的針法,以適應新的綉品與綉種。從而將現代湘綉發展到與現代居室裝飾、現代藝術密切相連的純藝術品,以創精品湘綉為目的。現代湘綉的第二個發展方向便是順應人們在禮儀上的要求,開發出大量禮品,包括手絹、賀卡、絲巾、年歷等,使人們在方寸之中體會湘綉藝術的精美,成為人們傳達情誼的載體。
湘綉的"絕招"要數20世紀下半葉的雙面全異綉,設計的巧妙和針法的變化二者結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綉技藝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湘綉工作者一改過去傳統產品多為單面綉的工藝,著力發展雙面綉藝術,同時又創制出難度更大的「雙面全異綉」,使湘綉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它在一塊透明底料的正反兩面,綉制出兩個主題、構思、色彩、針法各異的物象。例如,一幅《獅虎》座屏綉品德一面是一隻仰天長嘯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一隻低手夜行的下山獅,一上一下,正面的虎頭轉到反面變成了獅尾,兩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如雙面全異綉「花木蘭」綉屏,取材於《木蘭詞》中的名句。一面綉的是「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一面的綉的是「當窗理雲鬃,對鏡貼花黃。」這樣不僅出色地反映了木蘭女扮男裝,披堅執銳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脫去戰時胞」身著女兒裝的少女校態,而且使對比的形象更加生動。一面戎裝,一面紅裝,其構思之巧妙和綉藝之精湛,堪稱巧奪天工,令人拍案叫絕。 因此,雙面全異綉使湘綉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這也是湘綉在刺綉中形成獨樹一幟的流派。
獎項:湘綉先後參加過日本、巴拿馬、美國等地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多次獲得優 勝獎,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近年來,湘綉在繼承傳統的刺綉技藝基礎上又有的突破,相繼綉出了一批雙面全異刺 綉作品。尤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雙面
Ⅳ 四年級語文古詩兩首,游西山村的詩意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首詩寫於孝宗乾道三年(1167),時作者已退居山陰。乾道二年,陸游因為曾經積極支持張浚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被罷免了隆興(今江西南昌)通判之職,回到了故鄉山陰,居住於三山鏡湖。《宋史·本傳》稱:「言者論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游山西村》就是陸游回鄉後不久寫成的。
詩的題目「游山西村」標明這是一首記游詩。「游」,遊玩,觀賞,游覽。「山西村」,似不是確指一村。今浙江紹興鑒湖附近有「山西村」,但詩中有「又一村」,可知在這首詩中並非一村專名,作「山西旁的村莊」解或更為穩妥貼切,不必拘泥。
這是一首七絕。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以議論開頭,點明這次出遊的時令,並在議論中寫出了游山西村受到朝氣熱情接待。「莫笑」,不要譏笑。「農家」,農村的人家。指農民百姓。「臘酒渾」,臘月里所釀造的酒稱為臘酒。渾,指渾濁,說明酒的質量差、時間短。酒以清者為貴,放置的時間愈久愈好。「豐年」,豐收年景,指年成好的時候。「足雞豚」,「雞豚足」的倒置。足,多。豚,豬,代肉。這里是說菜飯豐盛。首聯兩句是用倒插筆的方法,先寫了山村人們的熱情好客。詩人一路游賞,來到村中,受到人們的熱情款待。他們拿出了自己釀造的臘酒,殺了自己喂養的雞、豬,款留詩人,共話鄉情。盡管臘酒渾濁,可是他們的真誠和友好,卻使詩人十分感動:只要條件許可,他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招待客人。「豐年」使他們有了招待客人的基礎
詩人起筆便寫山村人們的好客是有深意的。作者通過農家的熱情好客,寫出了山村人們的淳樸善良的美德,這與官場險惡,恰成鮮明的對比,詩人不能不深有感觸,故於首聯突出地描寫了農村的人情。這是詩人游山西村感受最深、印象最深的,所以放在開頭來寫,表現了作者對這種誠摯淳樸習俗的熱愛。在結構上,則為尾聯的收束作了鋪墊。
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敘述出遊過程中見到的景色和當時的感受。「山重水復」,山巒重迭,水流繁多。這是途中的景色,詩人以素描的手法,緊緊抓住「山」、「水」的不同特點,勾勒其形象。「柳暗花明」,著眼於樹木,突出其色彩,柳色深綠,故曰「暗」;花光紅艷,故曰「明」。這兩句寫路上的風光。在去西山村的路上,詩人走過一層一層的山巒,涉過一道一道的水流,心中正在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抬頭一望,一個被柳蔭花樹所籠罩的村莊忽然出現在眼前,使詩人又驚又喜。
此聯是傳誦千古的名句。作者不僅以極其凝煉的語言描繪了山中清新秀麗的圖畫,而且還帶有耐人尋味的理趣,以至千百年來,或藉以描繪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景,或用來形容文藝作品的情節出人意料,引人入勝,或用來說明從一個優美的風景區進入到另一個優美的風景區,甚至有人用來比喻生活道路上的轉折點。凡此種種,都說明了這兩句在思想內容上的容量是極大、極深,也極含蓄。在形式上,這兩句對仗工穩,「山重水復」對「柳暗花明」,「無路」對「一村」。「疑」與「又」兩個字用得最妙,不「疑」,便顯示不出後面的驚喜,無「又」則不能充分表達出欣喜的程度,「疑」與「又」相互配合,使內容的內在聯系更加密切。
那村中情景又是如何呢?頸聯兩句「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寫的就是詩人在村中看到的情景。「簫鼓追隨」,即「追隨簫鼓」的倒裝。簫和鼓都是吹打樂器,此代指樂隊。人們追隨著祭神的樂隊往前走。「春社」,在古代,人們把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作為祭祀土地神,以乞求保佑豐收的日子,這一天稱為「春社日」。據《荊楚歲時記》說:「社日,四鄰並結綜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胙。」這里的「春社」,是指祭神的地方。「簡朴」簡單樸素。「古風」,古代淳樸的風氣。
頸聯描寫了詩人在村內看到的情景。人們圍繞跟隨著吹簫打鼓的樂隊,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走去,他們的衣著簡單樸素,表現出一種淳厚的氣質,依然保留著古代人儉朴的作風。出句通過描寫熱烈的場面,反映了山村人們的習俗;對句通過人們的衣著,表現山村人們的朴實。從而流露了作者對山村人們生活習俗的熱愛。這種感情,使詩人主動縮短了自己同村民之間的距離,而決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知已,而在尾聯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從今若許閑乘日,拄杖無時夜叩門。」這個尾聯是詩人內心活動的展現。「若許」,如果允許。此指朝廷允許。「閑乘月」,是說空閑的時候趁著月色拜訪。「無時」,不論什麼時候,隨時。「叩門」,敲門。
詩人想,從今以後,如果能夠在家閑居,我將趁著明月之夜出遊,那時我將用拄著的手杖敲門,到農民家作客,與人們共話家常。這兩句寫了出遊的感觸,總結了全篇,照應了首聯。
這首七律記述了詩人出遊的經過,描寫了秀麗的鄉村風光和農村節日的熱鬧景象,贊揚了農民的好客和淳樸,反映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首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首先,在材料的取捨上匠心獨具。作者注意了寫景,而且寫得優美秀麗,色彩鮮明,具體生動,這與「游」字是相符的。但是,作者要突出的是「人」,因此詩筆的重心落在了農民身上,寫他們的美德、衣著、氣質和生活,從而表達了詩人與農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這就不同於一般紀游詩,而顯示了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形象鮮明、具體、生動。頷、頸兩聯最為突出。首尾兩聯是議論,仍然具有鮮明的形象。另外,語言自然淳樸,通俗易懂。
前人論詩往往認為宋人律絕遠不如唐,就整體而言,不無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詩都如此。象這首《游山西村》就大有唐律神韻,全詩形象鮮明、具體,情感深厚、真摯,語言自然、圓活,色彩清新絢麗,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Ⅵ 如何畫古風人物
材料:第一,紙來張,選擇「熟自宣」(宣紙的一種),這是畫作品需要的紙張。其次是畫底稿所需的素描紙(畫底稿的紙張材料質地較硬,因為底稿需要反復修改)。
第二,國畫類畫筆:描筆一支(勾勒人物線條需要,這支筆是沾濃墨),大中小白雲筆各一隻(一支大白雲筆作為清水筆,記住這支筆千萬不能沾色和墨汁,這支只能沾清水;第二支中白雲筆作為染色筆,第三支小白雲筆作為淡墨筆)
第三,素描鉛筆,橡皮擦,各類畫底稿的筆種都可以
下面是步驟:第一,畫底稿,畫在素描紙上,畫中人物的大小由你自己來定,底稿初步成型後,用勾線筆或者描筆將底稿的人物勾勒一遍。
第二,底稿成型後,將」熟宣」蒙在底稿上,用鉛筆輕輕的將底稿中的內容勾勒出來,記住,宣紙上是千萬不能用橡皮擦的,因為宣紙的質地很薄,更因為「熟宣」上有一層防水層,如果你用橡皮擦後,會破壞這個防水層,會影響後面的畫質
第三,宣紙上用鉛筆勾勒雛形後,用淡墨再勾勒一遍,掩蓋住鉛筆痕跡,如果你有一定的功底,可以直接用淡墨勾型,那就省略第一步
第四,宣紙上的人物具有一定成型後,用描筆將沾濃墨將畫中需要有一定質感的地方再勾勒一遍(如,植物,建築)
最後,上色
Ⅶ 求圖!素描古風景物畫,要景物畫,至少10張,最好有文包。滿意的提懸賞。
Ⅷ 我想問問,第一次出去寫生,高一準備升高二,畫大概是風景速寫跟風景色彩,我想問去一次就
畫風景和靜物頭像什麼的不一樣,置身於一個環境中,充分的感受周圍景色帶給你的氣氛,不要拘泥與時間,或者是之前所學的表達方式,用自己最希望和喜歡的方式畫出自己的理解,用心去尋找一些細節的東西去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完整和精彩,這樣可以帶給你更多的進步和對於繪畫的理解,就像長期素描,雖然考試可能不會考,但是對自己水平的提高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