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區景觀設計
A. 旅遊規劃中的創意景觀要如何設計
創意旅遊景觀設計除了要求滿足為旅遊者的休憩、觀賞等功能外,還要與具體專的旅遊項目相結合,屬要有其鮮明的主題和形象,使其成為旅遊目的地的標志性產品,成為整個景區最具獨特性的亮點。將以這種目的為主的景觀設計手法叫做創意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拼的不止是顏值,更應該從如何能夠更好的引起互動和共鳴的場景體驗來考慮,或許要從好玩二字下手。未來游樂器械的發展,是由個體活動到親子到團隊協作或競技的演變過程,通過一個裝置豐富一個群體的互動體驗,以協作的形式讓玩樂變得更加有趣。
前瞻產業研究院專家指出,旅遊景觀設計應當在充分挖掘每個旅遊區的獨特自然與人文資源,結合其原創地自身文化條件的基礎上,運用人類最寶貴的創造性思維,從多元化角度對其進行順勢而行、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的創意設計,為旅遊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
B. 旅遊風景規劃與景觀設計如何做有特點
旅遊風景規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地形特徵、行政區劃和保護要求回,劃定風景名勝區答規劃范圍,包括外圍保護地帶。
(2)確定風景名勝區規劃性質、發展目標、規模容量。
(3)根據風景名勝區功能分區,確定土地利用規劃,進行風景游賞組織。
(4)確定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規劃,明確保護措施與要求。
(5)確定風景名勝區天然植被撫育和綠化規劃。
(6)確定風景名勝區旅遊服務設施規劃。
(7)確定風景名勝區基礎工程規劃,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電力、電信、環保、環衛、能源、防災等設施的發展要求與保障措施。
C. 旅遊景觀設計有哪三大理念
「理念」是人們對某種事物的觀點、看法和信念,是進行旅遊景觀規劃和設計的主體和核心,理念的不同,不僅決定了旅遊景觀規劃和設計的風格,同時也決定了旅遊景觀設計的先進性。保持先進的設計理念尤為重要。需要堅持三大理念。
遠景設計院提出三大理念分別是: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突出文化。
可持續發展
(一)科學來源
景觀生態學、可持續發展理論
景觀生態學的基本觀點:根據景觀生態學的觀點,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並不是最強壯的生物,而是最能與其他生物共生並能與環境協同進化的生物。
可持續發展理論則強調代際公平、代內公平和人與自然的公平原則,強調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的和諧統一。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生態旅遊、可持續旅遊、低碳旅遊
1.遵從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旅遊景觀的設計首先考慮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美國著名景觀設計師Ian Mc.Harg認為,每一塊土地的價值是由其內在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人的活動只能是認識這些價值或限制、去適應和利用它,只有適應了才有健康和舒適。不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個因素,還要尊重自然景觀的整體性、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和獨立價值,維持自然的生態平衡,這樣才能滿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西蒙:我們實現的最偉大的進步不是力圖徹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視自然條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築物替代自然特徵、地形和植被,而是處心積慮的尋找一種和諧統一的融合。
1)尊重自然的獨立價值。
2)遵從自然的根本內涵就是尊重自然規律。
按照旅遊景觀設計所在地域的氣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徵。
3)減少對自然的干擾
「生態旅遊」的概念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提出。近三十年來,其內涵不斷擴 充,但有兩個要點始終不變:生態旅遊的對象是自然景物;生態旅遊的對象不應受到損害。
一些自然保護區違反有關管理條例,在緩沖區甚至核心區內開展生態旅遊活動;有的只考慮商業需要,在旅遊區大造道路、索道、賓館飯店、停車場、桑拿、歌舞廳及人文景觀,降低了植被覆蓋率,破壞了自然美;
4)規避生態災害和生態危害的發生
2.因地制宜
旅遊景觀的設計均是在一定的地段進行,並且是對地段進行有目的的改變。這就需要從淺層和深層認識區域的特徵。淺層的特徵是地域自然綜合體的生態自然完整特徵,譬如植被、氣候、土壤和地形之間的和諧,旅遊景觀與周圍自然景觀的統一,建築的布局與地形的統一等等。
1)空間布局
「高欲就亭台,低凹可開池沼」《園冶》,不同地形的景觀布局與設計,
凸地形的特點:山頂、山巔、山脊等地貌。賞景,同時也是視線的焦點。
凹地形特點:周圍高,四周低,內向性空間,具有一定的安全感。是旅遊建築選址的理想地形。
2)鄉土特色
植物的選擇:不同植物所適應的生態環境不同。生態環境中的氣溫、光照、水分、土壤等要素導致了植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間差異。這就要求在景觀設計中要符合植物對生態環境的要求。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還表現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資源的再生利用。例如廢棄物的利用。
以人為本(design for the people)
(一)理念的科學來源
行為地理學、旅遊市場營銷、旅遊人類學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市場設計、人性設計、體驗設計
1.市場設計
旅遊景觀設計必須結合旅遊區的市場進行設計。產品定位應該考察周圍旅遊區的發展特色和固有的形象,市場定位應該准確進行目標市場的細分,不能泛化。只有在市場准確定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旅遊景觀設計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針對商務遊客和大眾遊客的賓館設計自然不同。
商務遊客追求的是舒適氣派和品味,大眾遊客追求的是方便舒適。
2.人性設計
旅遊景觀最重要的是能滿足遊客追求愉悅的心理需求。特別是旅遊設施應該滿足安全性、私密性和欣賞風景的要求。因此,在旅遊景觀設計時大到觀景點、餐廳、購物場所的空間的布局,小到台階的高度這樣細節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1)尊重個人空間尺度
氣泡:人類學家愛德華.T.Hall提出,人體的上下肢運動所形成的弧線決定了一個球形的空間,這就是個人的空間距離。人是氣泡的內容,而尺度較大的空間都是氣泡空間的延伸。
領域:自然界中不同物種占據的不同空間位置。「一山不容二虎」。
從我們自身的生活體驗可以發現,每個個體都有類似動物的領域性,人會對所在范圍形成的領域進行維護。如果受到沖突或干擾,就會在心理和行為上有反感的行為。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領域對遊客心理的影響。
2)考慮遊客的行為習慣
主要的行為習慣包括抄近路、識途性和左轉彎。
第一,抄近路。旅遊區內地草坪中鋪設了不同材質的人行道,但在其周圍卻常常有人們踩出來的腳印,這說明了設計的不合理性。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可能會採取圍牆等進行強化調整,但讓人不很舒服。最好的方法是要充分考慮人的行為習慣。
第二,識途性。當人們不清楚自己要到達的目的地的行走線路時,人們總是邊摸索邊到達目的地,返回時,習慣於沿著原路返回。需要設計環線。
第三,左轉彎。在旅遊區內,當路面上的人流密度 達到0.3人/平方米以上的時候,人們往往習慣於左側通行。需要考慮到左側通行的習慣進行安全通道的設計。
3)考慮遊客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適性
台階的高度:12到16厘米,低於10厘米,不宜設置台階,可以改為坡道。
台階長度超過三米需要設置休息平台,而且台階的踏面保持1%的排水坡度,避免積水。
台階要做防滑處理。
過多的台階應該有護欄。
很多旅遊景區還有專門的無障礙通道:
遊客休息
旅遊購物街道的休息空間:例如北京前門大街各種休息座椅的布置。尤其是對男遊客而言,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4)需要對遊客行為進行預防與控制
對於旅遊景區管理而言,一個重要的管理內容是遊客管理。特別是對一些遊客不良行為要通過景觀設計進行預防與控制。
要避免過度的人文關懷,這是因為旅遊所具有的異地性和暫時性往往會誘發遊客不可持續行為的發生,例如消費攀高、道德感弱化、文化干涉、物質攝取等。滿足部分遊客不當要求而影響其他遊客欣賞旅遊景觀的質量,最終會導致代內不公。
例如修建盤山公路、索道,使遊客節省了大量的體力,但卻貶低了名山大川先賢古跡的審美功能,也失去了旅遊「舒其筋骨、勵其心志」的審美。
3.體驗設計(情境設計)
旅遊的本質是異地性體驗。旅遊體驗是旅遊現象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穩定的共同屬性。不管何種類型的旅遊者,其通過不同的旅遊方式獲得的不是物質,而是美好的經歷與回憶。各種旅遊方式的不同的體驗形式。
1)體驗的主題要具有特色
文化體驗
特別是一些景區大門的設計。
2)景觀設計要具有一定遊客參與性
源於文化(design with culture)
(一)理念的科學來源
旅遊文化學、文化地理學
(二)理念內涵
理念發展:文脈繼承、場所精神、特色突出
1.文脈繼承
旅遊本身是一種文化活動,旅遊景觀只有擁有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滿足遊客的心理需要,才能有長久的生命力。因此在設計中要在進行資源調研、評價的基礎上,確定核心文化,進行旅遊景觀的設計。在設計中應該注意每個景觀要素的有機協調,應該圍繞主題文化進行展開。對於風景建築注意對當地民俗及風土環境等文化內涵的研究,注意從地方民居中汲取精華,從文化學的角度來探討風景建築的文化歸屬,從而找出其創作的著眼點,設計出得體於自然,巧構於環境的風景建築。同時注意文化內涵的最佳表現和參與性動態旅遊景觀的設計,使遊客在親身感受中體會文化的精髓。
2.場所精神
深層的地段特徵便是場所精神(genius loci),是根植於場地自然特徵之上的,在其上面時間、空間、人、自然、現實、歷史糾纏在一起的,往往保留有人的思想、感情。旅遊景觀的設計應該尊重旅遊區特色鮮明的傳統和歷史,並通過旅遊設施的設計傳遞給遊客。如果當地沒有自己特色的建築風格,應顧及自然環境和中性化設計,而不是簡單的引進其他地區的建築風格。
3.特色突出
旅遊是一種異地文化經歷和愉悅體驗,因此,旅遊者的目的地選擇往往是文化差異大,個性獨特的地方。景觀的獨特性和視覺的震撼力對旅遊者來講是滿意度的一個重要砝碼。
D. 旅遊景觀設計是什麼旅遊景觀設計的內容都有哪些
旅遊景觀設計是什麼?旅遊景觀設計的內容-綠維創景-有深刻的認識,指出景觀設計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技術,已經遠遠超越了常規使用的「景觀」的概念和范疇,成為人類塑造生活環境的藝術與工程的前提。現在,景觀設計已經逐步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學科和設計藝術,廣泛地應用於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之中。而旅遊景觀設計在旅遊規劃設計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簡言之,景觀設計是通過對土地及地上的物體(水、植物、鋪裝、建築、小品等等)和空間的合理科學安排,來創造安全、高效、健康、舒適和美麗的生活工作環境的設計藝術。
景觀設計的內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體、鋪地和景觀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設計的基礎,其餘是設計的要素。旅遊景觀設計,簡言之,是指運用旅遊景觀學原理,對旅遊區內的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使旅遊景觀要素空間分布格局、形態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生態過程和人類觀瞻協調及和諧統一的一種綜合規劃方法。旅遊景觀設計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過程的控制和影響,並試圖通過格局的改變來維持景觀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遊景觀設計是旅遊景觀學重要的實踐領域,是旅遊景觀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體現了旅遊景觀學的應用價值。
旅遊景觀設計的內容:依據旅遊景觀設計的目標,規劃後的旅遊景觀要具有:整合性、多樣性、進化性、自然性、暢達性、標識性、和諧性、經濟性、文化性。為實現旅遊景觀設計的目標,需要對旅遊景觀設計的未來發展情況進行研究,通常包括六個方面的問題:旅遊景觀設計該如何描述和評價、如何運作、運作是否良好、景觀是否要做改變、如何改變、這些變化會產生哪些不同的後果。科學地回答這些問題,也就是旅遊景觀設計的內容,具體分為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的四部分:一是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以景觀環境調查為基礎,評價旅遊景觀利用狀況的適宜性,以及旅遊景觀格局分析。二是區域的旅遊景觀設計系統,主要對結構、功能、動態等方面對旅遊景觀生態過程進行研究,探討景觀的最佳利用結構、格局,對旅遊景觀進行合理設計。三是區域的旅遊經營活動系統,主要從滿足旅遊者多樣化需求的旅遊活動、旅遊設施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研究,提出人與景觀和諧共生的旅遊經營活動方式。四是區域的旅遊景觀保護系統,通過旅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監測,實施有效的景觀管理和景觀保護,以實現旅遊景觀設計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要想了解更多的旅遊景觀設計方面內容可咨詢我院相關專家010*84076*166 或 8409*8099或者在查看我院旅遊景觀設計方面的相關專題研究:《旅遊業對景觀設計的特殊要求——「旅遊景觀設計」初探》。
E.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具體有哪些內容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也是連接旅遊學、景觀學、生態學、地質學、地理學以及社會、經濟和管理等學科領域的橋梁。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既是整合"旅遊區總體規劃"與"旅遊區詳細規劃"成為旅遊系統整體性規劃控制的有效途徑,又是實現旅遊規劃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然選擇,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當仁不讓地成為現代旅遊規劃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然而,目前面對我國應用而生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公司"或"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設計中心",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理論研究遠遠滯後於其實踐,以至出現各層次旅遊規劃之間脫節的現象,由此成為影響旅遊景觀高效利用、永續的主要障礙之一,並制約著旅遊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對於解決我國旅遊區規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挑戰,推動旅遊區規劃進一步向前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 一、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涵 旅遊景觀設計,簡言之,是指運用旅遊景觀學原理,對旅遊區內的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使旅遊景觀要素空間分布格局、形態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生態過程和人類觀瞻協調及和諧統一的一種綜合規劃方法。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過程的控制和影響,並試圖通過格局的改變來維持景觀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是旅遊景觀學重要的實踐領域,是旅遊景觀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體現了旅遊景觀學的應用價值。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出發,確定景觀單元及其組合方式,突出宏觀總體格局、中觀功能分區和微觀單元設計,能夠較好地實現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目的。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圍繞著人與景觀的共生發展這一原理展開,旅遊景觀開發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優化整合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景觀設計和旅遊景觀經營活動三大系統,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目標。通過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使景觀結構、景觀格局與各種生態過程以及旅遊活動互利共生,協調發展。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始終將某些景觀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慮,從整體上來協調人與環境、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生物以及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把構成景觀的所有要素都作為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和變數來進行研究,在不斷變化中和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下維持旅遊景觀穩定性和持續發展。 空間尺度的考慮無論在旅遊景觀的概念,還是在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中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來說,它是基於地方尺度,並以旅遊景觀為對象的一種生產活動,其核心內容是對旅遊景觀內部旅遊景觀單元空間配置的規劃。但一個完整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不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實體單元研究,還包括基於區域尺度對不同旅遊景觀類型單元間的合理配置進行研究和規劃。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與旅遊規劃和景觀規劃有著密切的聯系,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一)關於旅遊規劃 旅遊規劃,是指在旅遊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針對旅遊資源的屬性、特色和旅遊地的發展規律,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勢,對旅遊資源進行總體布局、項目技術方案實施設計和具體實施。其中經濟、技術是規劃開展的先決條件,正確處理旅遊業發展同環境,同旅遊資源的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前提。 從1959年的夏威夷規劃算起,現代旅遊規劃已有近50年的歷史,旅遊規劃理論形成了相對完備的體系。但由於分析角度不一樣等原因,不同專家、學者對旅遊規劃理論體系問題的認識也不一樣。例如,國內著名的風景旅遊規劃專家吳人韋先生認為,旅遊規劃的理論體系可分為經濟、環境和人文三大板塊,也可從哲學、科學和技術3個層次來考慮。另有學者提出,指導我國旅遊規劃的理論依據主要源於4個學派,即景觀園林建築學派、生態學派、地理學派和歷史經濟學派。影響最大的是以形體規劃見長的景觀園林建築學派,其次是以綜合規劃見長的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地理學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觀點都對旅遊規劃理論體系做出了很好的歸納,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關於景觀規劃 景觀規劃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三、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一)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自然第一原則 數十億年不斷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最為穩定,較人工生態系統有更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和優越性。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把自然第一原則放在首位,包含三層含義: 一是顯露自然。為使景觀生態系統的美學價值得以發揮,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以自然景觀為本底,再現復雜多樣的自然生態過程,使隱藏的生態系統和過程得以顯現,並能為人們所理解,還能夠讓人們充分地認識人與自然的聯系以及對人類自己在景觀上留下痕跡的關注。這種自然意識的加強,無疑會使人類的認識得以升華,自然景觀中的水與火不再被當作災害來看待,而是作為一種維持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必須的生態過程。 二是順應自然。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針對具體的地區、具體的對象。不同地區的景觀結構、格局和生態過程不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和要求應該與之相適應。進而言之,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順天應時,必須以當地的自然生態過程為依據。此外,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學習當地的鄉土知識,因為對多數地方來說,當地人長期的生活實踐已經表明,養育他們的景觀總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態規律。 三是模擬自然。人為旅遊景觀的建設,應藉助於純自然景觀的管理方式,必須盡可能保護、保持和恢復自然景觀資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澤等),維持自然景觀過程和功能,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開發景觀資源的前提。模擬自然狀態,建設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似的人為生態系統,該系統最適合人類生存,最大限度地滿足物種適應周圍環境的要求。同時,依據自然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進行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可減少投入,形成優化的旅遊景觀,實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 (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整體優化原則 旅遊景觀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組成的一個整體。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重點應為整體景觀,是對全部生態系統的組合、平衡和協調進行規劃,改善景觀結構和功能,優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實現人與環境、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景觀利用與景觀發展之間的協調,保證整體生態功能得以保持和發展,達到降低災害、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生產力的目的。進而建設成一個功能完善的、穩定的生態環境,以實現景觀生態系統的整體優化,保證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多樣性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多樣性原則要求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創造多樣化的旅遊空間,具體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景觀要素形態的多樣性,即廊道、斑塊形式多樣、大小斑塊相伴、寬窄廊道相結合;二是生物種的多樣性,斑塊的生境、形狀、大小、邊緣條件等諸多因素是保護生物種多樣性的基礎條件。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必須盡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塊形態,例如旅遊景觀中自然殘留的濕地、牛軛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應得到保護。三是生境的多樣性,不同生境的組合有利於整體景觀的穩定,具有抵抗外來干擾的能力。例如單一的"玉米海"、"一望無際的稻田"、"萬畝果園"等農業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不可取,因為這在抵禦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方面有極大的脆弱性。(四)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異質性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異質性是景觀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個地區景觀保持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條件。例如旅遊景觀是一個高度人為化的景觀,如果水泥建築斑塊及廊道占絕對優勢,綠地斑塊及廊道少,就會產生嚴重的失衡現象,進而影響旅遊景觀的生態功能,造成空氣污染、水質下降等諸多環境問題。為此擴大旅遊景觀的水平空間異質性,對維持旅遊景觀的生態平衡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旅遊景觀設計還須根據生態學原理兼顧美學特徵,加強垂直空間異質性,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形成自穩協調的生態系統,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擾的能力,創造良好的生態旅遊環境。(五)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綜合效益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綜合效益原則要求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突出區域特色,把人類文化、傳統和習俗與景觀疊加,將旅遊服務設施、景觀生產價值有效利用融於自然之中,使旅遊景觀美不被減弱又能產生最佳經濟效益。進而使當今人類主動地、以科學的態度去美化景觀、創新景觀,通過規劃達到旅遊景觀形態美、多樣性豐富、結構復雜,增加可視性,達到與人類的美學要求相一致,從而滿足旅遊者追求"新、奇、異、美、樂"的普遍心理需求。(六)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環境敏感區保護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環境敏感區是對人類具有特殊價值或具有潛在自然災害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極易因人類不適當的開發活動導致環境負效應。依據資源特性與功能差異,環境敏感區可分為:生態敏感區(河流水系、濱水地區、山峰海灘、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動物棲息地等)、文化敏感區(文物古跡、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產地、革命遺址等)、資源生產敏感區(城市水源地、新鮮空氣補充地、土壤維護區等)和自然災害敏感區(可能發生洪患的濱水區、地質上的構造斷裂破碎帶、空氣嚴重污染區等)。在敏感區內環境的惡化大多屬於不可逆變化,一旦失去穩定將會給旅遊景觀的安全帶來隱患。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對環境敏感區予以特殊關注。四、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 依據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規劃後的旅遊景觀要具有:整合性、多樣性、進化性、自然性、暢達性、標識性、和諧性、經濟性、文化性。 為實現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需要對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未來發展情況進行研究,通常包括六個方面的問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該如何描述和評價、如何運作、運作是否良好、景觀是否要做改變、如何改變、這些變化會產生哪些不同的後果。科學地回答這些問題,也就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具體分為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的四部分:一是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以景觀環境調查為基礎,評價旅遊景觀利用狀況的適宜性,以及旅遊景觀格局分析。二是區域的旅遊景觀設計系統,主要對結構、功能、動態等方面對旅遊景觀生態過程進行研究,探討景觀的最佳利用結構、格局,對旅遊景觀進行合理設計。三是區域的旅遊經營活動系統,主要從滿足旅遊者多樣化需求的旅遊活動、旅遊設施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研究,提出人與景觀和諧共生的旅遊經營活動方式。四是區域的旅遊景觀保護系統,通過旅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監測,實施有效的景觀管理和景觀保護,以實現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F. 景區設計包括那些
旅遊景區規劃設計,在打造旅遊景區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關繫到旅遊景區的成敗。不但要從產業層面進行規劃和把控,而且還要從宏觀結構下要對旅遊產品進行設計,那麼旅遊景區規劃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旅遊吸引力設計
旅遊吸引力設計需要敢於創意創新,通過創意創造吸引遊客的視覺,並產生想像力。旅遊就像劇本,旅遊的設計實際上是編輯劇本,整個劇本要設計的跌盪起伏非常具有吸引力!旅遊產品的游線是組織游覽的過程,同時也是讓整個游覽能達到預期效果的過程,因此游線的組織設計非常重要。在游線設計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叫做「旅遊心電圖」。比如登山,整個游覽過程短則一個小時長則一天,原則上說一般游覽過程每十五分鍾,應該讓遊客有興奮點,半個小時要有較大的興奮點,一小時一定要有休息區並配有相應的消費品,由此形成整個游覽過程豐富有趣,讓遊客流連忘返。
2、建築設計
在旅遊景區中,獨特的建築外觀是一道風景線,標志性的建築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景觀。在建築設計中通常對當地文化進行挖掘,找到創新點,再將其轉化為建築語言,使建築本身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3、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不僅包括自然景觀設計,還包括文化景觀設計。旅遊景觀設計通過非常豐富的元素構造景觀特色,充分顯示其獨特性。文化體驗景觀設計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及媒介營造一種氛圍和情景,讓人沉浸其中,具有參與性、互動性和消費性等特點
4、游樂設施設備的設計
很多設施設備通過包裝設計,把現成的技術轉化為適用的產品的功能,通過旅遊遊憩方式形成遊憩、游線等設計,最後整合成為景區設計的一整套模式。例如春秋淹城的「大搖臂」,通過對設備本身和基座進行文化包裝,利用孫武點將台的典故打造景觀,把基座部分打造成點將台的中心,點將台本身採用六邊形的土建基礎造型,由上而下慢慢突出一點,顯示出點將台的氣勢和雄偉!正面有兩個獸頭立於城樓之上使得主體建築更加突出、更顯威嚴。這種空中看淹城的大型觀覽設施,主要功能是觀光游樂。遊客踏上平台,被舉至50米的高空,俯瞰整個景區及古淹城遺址。
5、商業模式設計
一個景區項目最主要的是落實到商業模式設計,沒有商業模式這個景區很難進行投資回報。商業模式設計中第一是收入模式設計,其次是收益項目。比如景區交通的收益項目,它們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游覽工具,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涉及到收費模式。第三是消費模式設計。景區的購物點的設計主要通過業態進行設計,包括休閑性購物、游樂項目消費等,通過收入模式設計形成收入結構,通過收入結構才能算出盈利結構,所以收入模式設計是旅遊產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板塊。
6、營銷模式設計
在收入模式設計同時,要進行營銷模式設計,通過互聯網、電視廣告、主流媒體、自媒體等模式進行營銷設計,營銷設計和景區管理設計可以稱之為軟系統設計。
原文參考:http://www.gdjksj.com/Article/943.html
G. 風景旅遊區景觀規劃設計要注意哪些
要注意以下事項:
1、 在服務范圍上,強調面向大眾群體,是為公眾化的規劃設計,終極目標是尋求創造人類需求和戶外環境的協調。
2、 在設計元素和材料上,從傳統的山、水、植物、建築拓展到現代的模擬景觀、庇護性景觀、高視點景觀等綜合的現代設計元素和高新技術材料。
3、 在設計的范圍上,從宅院的種植花木到整個戶外生存環境的規劃設計;現代景觀設計涉及到:街頭綠地、公園、風景旅遊區、、自然生態保護區、區域和國土的規劃設計、大地的宏觀生態規劃設計。
4、 在專業哲學上,從傳統的二維景觀到三維、四維甚至是五維的景觀;從傳統的山水、陰陽二元到現代的功能、形態、環境的三元。
5、 在價值觀和審美觀上,現代景觀設計不僅單純講究美觀還講究生態環保,講究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6、 在從業人員方面,現代景觀規劃設計要求的不僅僅是傳統的園林造園師,現代景觀設計師要求建築、城市規劃、園林、環境、生態、地理、歷史、人文等多學科人員的參與合作,學科知識更加綜合。
7、 在設計手段上,現代景觀規劃設計更多的採用新技術、新材料,如模擬景觀、計算機、3R等。
8、 新理論的運用,在現代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可持續發展、區域規劃、生態規劃等理論
H. 求風景旅遊區景觀規劃設計方案有類似的案例就可以了。
雲南滇池風景旅遊區景觀規劃設計等等。這些都是貝爾高林杭州分公司設計規劃的。 一般是山水的景區,要將山的特色和水的特色互相融合進景區,再一個最
I. 風景區景觀設計的要點
在現在的快節奏社會環境下,旅遊已經成為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了,遠景設計專研究院認為人們屬對於旅遊的主要目的就是休閑,放鬆。對於風景區外的景觀是一個讓人融入環境的一個重要過程。遠離城市的紛擾,拋開工作的煩躁。風景區外部的景觀設計是讓人變換世界,環境的一種感受。
讓人漸漸融入另一片天地。總結來說就是人感官,感覺上的一種轉移。一切是為了舒適安逸。
在同時給這些景觀設計說一些,這些景觀設計不是工程的附屬產品。這些是能給人帶來很好感覺的環境,是人對於環境的依賴。居民樓的環境是影響居民樓出售的重點環節。這類要點是適用於所有的景觀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