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平構
『壹』 園林常見的景觀格局類型及其特點。謝謝
景觀要素在空間上的分布是有規律的,形成各種各樣的排列形式,稱為景觀要素構型(Configuration)。
從景觀要素的空間分布關繫上講,最為明顯的構型有五種,分別為均勻型分布格局、團聚式分布格局、線狀分布格局、平行分布格局和特定組合或空間連接。
(1)均勻型分布格局,是指某一特定類型的景觀要素之間的距離相對一致。如中國北方農村,由於人均佔有土地相對平均,形成的村落格局多是均勻地分布於農田間,各村距離基本相等,是人為干擾活動所形成的斑塊之中最為典型的均勻型分布格局。
(2)團聚式分布格局,是指同一類型的斑塊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面積分布。如許多亞熱帶農業地區,農田多聚集在村莊附近或道路一側;在丘陵地區,農田往往成片分布,村莊集聚在較大的山谷內。
(3)線狀分布格局,是指同一類型的斑塊呈線形分布。如房屋沿公路零散分布或耕地沿河流分布的狀況。
(4)平行分布格局,是指同類型的斑塊平行分布。如侵蝕活躍地區的平行河流廊道,以及山地景觀中沿山脊分布的森林帶。
(5)特定組合或空間連接,是一種特殊的分布類型,大多數出現在不同的景觀要素之間。比較常見的是城鎮對交通的需求,出現城鎮總是與道路相連接,呈正相關空間連接。另一種是負相關連接,如平原的稻田地區很少有大面積的林地出現,林地分布的山坡上也不會出現水田。
景觀空間格局的基本類型:
均勻格局
聚集格局
隨機格局
組合格局
『貳』 景觀圖紙總平面圖中bl是什麼意思
FL 是完成面水平
SL 是結構水平(樓板水平)
————BL 基準線
CL 中心線
WL 水平面線
『叄』 景觀鋼結構廊架多少錢一平米
看機構,用鋼量。好一點1000左右,一般都要500,600。小公司可能會便宜,質量沒保證。一般都要施工資質三級以上,最好是二級,一級就沒必要。
『肆』 景觀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景觀生來態系統由多個層次自水平的等級體系所組成,在不同的時空尺度下,其結構與功能間具有不同的相互依存關系,透過網路的概念有助於整合景觀的等級性與復雜性.為探討景觀功能在空間中的相互作用,本文將其區分為以經濟發展為目標,城市中心為主體,交通干線為主要聯系廊道的城市功能網路;及以生態保護為目標,保護區或未開發區為主體,河流或綠帶為主要聯系廊道的生態功能網路,同時進一步闡明不同尺度中景觀功能網路的結構、功能及其間的相互關系,期望為未來景觀結構調整與功能協調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伍』 景觀設計平面圖方案如何做
1、現狀分析必不可少, 這樣才能發現場地的問題,以及景觀節點, 交通流線的組織的關系,你的方案才能合理可行。
『陸』 平面構成對 景觀設計的作用
總的抄來說設計往往是追求一種襲形式感,好的形式往往等同於好的設計。對於景觀設計來說形式感和空間感同等重要,有時平面形式在一定程度決定空間關系。很多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受平面構成技法的影響,例如在大地景觀藝術。
『柒』 景觀結構調整
1. 森林景觀斑塊結構的調整
林分斑塊類型最顯著的標志是優勢樹種。森林景觀斑塊結構的調整也就是森林景觀的樹種構成的調整,由自然立地條件和自然干擾狀況決定的森林景觀類型結構,一般是適宜於景觀自然地理過程和生態過程的異質性動態鑲嵌穩定格局,通常景觀多樣性、穩定性、持續健康能力和生態功能都比較好( 孫書春,2005) 。
對森林景觀斑塊面積進行合理化調整。根據分析,研究區森林景觀斑塊數增加,斑塊密度為 6. 37 個/hm2,最大斑塊指數 0. 0722,斑塊面積較小,斑塊形狀簡單,景觀均勻度指數僅為 0. 66,斑塊面積變差較大,景觀的多樣性指數 1. 58,景觀格局比較單一。根據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面積太小的斑塊,其承載能力相對較小,與同類斑塊間的連接程度低,一方面減少了邊緣物種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斑塊間對比度大也不利於物種在斑塊間的流動。從而導致其生態過程非常簡單,生態服務功能相對較小,因此,可以將其轉化為與其相鄰的其他景觀類型,使森林景觀斑塊形狀盡可能自然化,同時也能提高了各森林景觀類型內部的連接程度。基於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和「源」與「匯」等理論,選擇合理位置構建「過渡斑塊」或「生物運動廊道」,增加類型與類型之間、斑塊與斑塊之間的連接程度,為物質流動和能量循環提供順暢的途徑。
2. 森林景觀林齡結構調整
森林景觀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林分的林齡結構。在未受人為干擾的原始林中,森林景觀的年齡結構決定於自然干擾的種類和特點。而人工林的年齡結構主要決定於輪伐期的長短和整個輪伐期中森林採伐量的時間分配。無論從木材生產還是從保護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出發,森林景觀內林分年齡結構都應該保持一種動態平衡。經典法正林模型要求森林景觀類型必須齊備面積相等的各個齡級的林分; 而廣義法正林模型要求整個區域內林分年齡結構呈遞減分布,即幼齡林 > 中齡林 > 成熟林。通過恢復頂級群落,對天然林採取禁伐和撫育等措施,達到調整研究區不合理的林齡結構的目的,實現森林景觀類型年齡階梯化。合理配置不同年齡結構的不同森林景觀類型間的空間格局,確保森林景觀整體功能的持續高效。目前研究區內幼齡林面積少,中齡林其次,而近成過熟林比例較高,需要對當前的中幼林進行撫育,不斷造林更新,實現各齡級森林景觀類型的均衡。
3. 森林景觀的粒級結構調整
景觀的粒級結構指的是景觀更新單元的構成狀態。所謂更新單元是一次干擾事件中老林被破壞和新林發生的一個最小單位。森林景觀粒級結構就是森林景觀中森林斑塊大小的結構,它是森林景觀總體水平上重要的景觀結構特徵。在不同的干擾事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觀粒級結構。在原始天然林中,環境資源的異質性、自然干擾類型和景觀的自然植被演替階段共同決定著森林景觀的粒級結構。人工干擾方式對森林景觀粒級結構的改變的速度與強度遠遠超過了自然的力量。因此,經營中的重點是要增加森林景觀的多樣性和連接度,按照天然干擾狀況的粒級結構指標設計人工經營下的粒級指標,減少森林景觀類型斑塊的破碎度,實施「近自然林」的經營理念,盡可能將人工森林景觀修復為具有自然景觀邊緣的形態模式。
『捌』 如何製作手繪效果的景觀總平面圖
首先在CAD里按比例列印建築平面圖,列印好的建築底圖放在硫酸紙下,用寬的塑料膠帶裱圖固定。第一步將建築及主要道路描繪出來。
進行景觀方案的設計,交代清楚各級道路走向、組團及小空間之間的關系。逐步細化,加入各種花架、雕塑、崗亭、景牆等景觀構築物,畫出鋪裝收邊線及鋪裝樣式,這一步我把他統稱畫景觀硬景。
各種植物繪制:主景樹、行道樹、灌木、地被及草地,並分別用不同的圖例畫加以區別。
特別注意對一些主要入口及景觀節點的詳細描述,它們將是整個平面圖的出彩之處和主要看點,最後用黑色記號筆比較粗的一端統一畫上投影。
反面上色法,也就是在墨稿背面上色,因為這樣不會使正面的線框圖、陰影和影子變得模糊、被塗抹或是產生污染現象。從紙的背面看,線框圖的線條仍然很清晰,可以完整的表達圖紙的內容。在反面上色,可以使色彩顯得更均勻、一致。此外,修改顏色和線框圖都變得容易,而且兩種操作不會相互影響。使用反面上色法繪制的圖紙,光照效果更為生動,幾乎不需要附加的勞動!
上色的基本原則是由淺入深,一開始往死里整,修改起來會很困難,在作畫過程中時刻把整體放在第一位,不要對局部過度著迷,忽略整體,後果將慘不忍睹,「過猶不及」應該牢記。所以我先用淺綠色畫大面積的樹,做到輕松自然. 快速平塗,適當預留一些空隙不要塗滿,根據項目的色彩氛圍選擇合適的顏色快速運筆.
刻畫調整,注意不要畫得太細太實,顏色不宜過多,以大色調為主,畫出大概色彩關系和層次即可。
最後分別給、木平台、水景、崗亭以及木製花架等其他部分上色,注意這些部分的選色一定要從整體的角度考慮。他們也起著最後協調和平衡整體色彩關系的重要作用,也是最後修正畫面效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