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嶺自然景觀
A. 張家口的十二大自然景觀是什麼
張家口小五台山 位於張家口市東南部,跨蔚縣、涿鹿兩縣。因有東、西、南、北、內中五個突出的山峰容,為區別於山西省的五台山, 因此而得名小五台山。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4°50′-115°15′,北緯39°40′-40°10′,... 張家口卧牛山 卧牛山系懷來古城東門遺址,歷史上素有「四大景緻」之譽。清朝康熙志書有載:「東郊雨霽,西岩月落,南山疊 翠,北嶺凌雪。」卧牛山之巔至今還遺留著明朝時期修建的懷來古城的殘牆斷垣,依山勢蜿蜒而上,向人們展示世... 張家口金閣山 金閣山位於赤城縣城北11公里處,因山中古有道觀,又稱「觀山」。相傳,早年有金閣仙人修煉於此,故名金閣 山。金閣山峰巒秀麗,林木蒼郁,珍禽棲止,瓊泉汩汩,曾是道家總領、全真道七真之一、大宗師丘處機的修煉與... 張家口金河口 金河口旅遊區地處河北第一高峰小五台山腳下,東距北京200公里,西倚山西大同,地理位置優越,為北京周邊 後花園。金河旅遊區海拔2882米,有野生高等植物1347種,各種動物56種,其中國家列入一類保護動物...
麻煩採納,謝謝!
B. 關中八景中哪些是人文景觀哪些是自然景觀
關中八景,又名長安八景,是八處關中地區著名的文物風景勝地。關中八景之說形成於明、清。其命名,有些是文人學士賦傳記勝,有些則是民間傳說。西安碑林中有一塊碑石,用詩和畫的形式描述了關中地區的錦綉河山。碑面書、畫、詩為一體,分十六格,一景一畫,
即「
華岳仙掌、自然
驪山晚照、自然
灞柳風雪、自然
曲江流飲、自然
雁塔晨鍾、人文
咸陽古渡、人文
草堂煙霧、人文
太白積雪」。自然
華岳仙掌
關中八景之首「華岳仙掌」是指華山東峰,即朝陽峰危崖上的勝景,崖面宛如一隻巨人左手掌跡,五指分明。傳說古代黃河有大山阻攔,災害連年,河神左手托華山,右足蹬中條山,給黃河開辟入海河道,拯救了萬民。「仙掌」就是河神托華山時留下的手跡。掌崖上半輪如月,光可鑒人,稱「石月」。
旅遊區內著名的景觀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長空棧道和東、西、南、北 峰。東峰觀日出已成為旅遊者所喜愛的觀光游覽活動。1994年,新 建黃南峪道竣工通車,華山索道將於1995年底投入營運。華山西嶽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規模宏大,文物眾多,目前正在修復並對外開放,供中外遊客參觀游覽。
驪山晚照
驪山位於西安市臨潼區境內,距市區25公里;是秦嶺東端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仁宗廟海拔1256米。「驪」在古漢語里是黑色駿馬的意思。古時山上松柏滿坡,從遠處看去,活象一匹奔騰青駿的驪馬立於渭河平原,所以稱之為「驪山」。每當夕陽西下,蒼山綉嶺塗上萬道紅霞,景色動人,酷似一匹「火焰駒」。因此,就有了這一美景——驪山晚照。
上山有台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虎斑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念西安事變而建。過兵諫亭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側,整個華清池近在眼前,一目瞭然。再往前便到西綉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相傳,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故此稱之為降聖閣,也叫朝元閣。再往東便到西綉嶺第一峰上的烽火台。過了烽火台後往東即到東綉嶺上的石瓮寺。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沖擊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接著來到位於東西綉嶺之間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橋。在驪山北麓西綉嶺山麓有一個著名的溫泉,一池碧水,清洌見底,熱氣升騰。秦始皇為霸佔獨用,就用石頭砌起了溫泉池,稱驪山湯,今已建成游覽區和療養所。
雁塔晨鍾
在今西安南門外,著名歷史建築小雁塔所在的薦福寺內,有一口金明昌三年(即公元1192年)鑄的2萬多斤重的大鐵鍾。古時,每日清晨,法師依節奏敲響,聲傳數十里,成為長安民眾日常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薦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建於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後百日,宗室皇族為他「獻福」而建造的。塔旁保存著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鑄的兩萬多斤重的大鐵鍾。古時候,每天清晨都要按節律敲擊大鐵鍾,向人們報曉。清脆而宏亮的鍾聲,遠震古城內外,10公里之外都聽得清楚,人稱「神鍾」。據說如果友人思念遠方的親人,只要把親人的名字和去處寫在一張黃箋上,鍾聲就會把思念之情傳到千里之外的親人耳中。因此「雁塔晨鍾」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曲江流飲
曲江池位於西安市南郊,距城約五公里。它曾經是我國唐代一處極為富麗優美的園林。當年的曲江池兩岸,樓台起伏,宮殿林立,綠樹環繞,水色明媚。每當新科進土及第,皇帝總要在曲江賜宴。新科進士在這里乘興作樂,放杯至盤上,置盤於曲流上,盤隨水轉,輕漂漫泛,轉至誰前,誰就執杯暢飲,遂成一時盛事。「曲江流飲」由此得名。
曲江池遺址公園,位於曲江新區東南部,是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閑旅遊為一體的開放式文化公園。整個公園以曲江池水面為中心,分為八大景區, 以秦、漢、隋、唐曲江池遺址為摹本,依據歷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建設現代人文景觀。瓊樓玉宇、橋廊軒榭,共三十六處,如璀璨群星輝映曲江池。曲江池遺址公園將為西安市民提供一個尋根歷史、感受人文、享受美食、購物體驗、養生休閑和旅遊觀賞的又一標志性景點和公共文化服務場所。
草堂煙霧
位於秦嶺圭峰山北麓的戶縣秦鎮草堂營村。創建於後秦,後秦王姚興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於此,率三千弟子一起翻譯佛經。今寺內有建於唐代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一座,塔北竹林內有一井,井中常有煙霧升騰而出,與周圍山嵐水氣及草堂寺上空繚繞的香煙混為一體,形成草堂煙霧的美景,為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
草堂寺,相傳始建於晉代。日本的日蓮宗視草堂寺為祖庭,1982年向草堂寺贈送高級木質鳩摩羅什雕像,以永久紀念。每年該宗都組團來此參拜,與中國佛教界進行交流。寺內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高2.33米,八面十二層,全部使用西域玉石相拼而成。玉色燦爛瑩潤,每層玉色不同,故此塔又稱「八寶玉石塔」。塔前有二柏一井,人稱「二柏一眼井,爬柏龍雀樹」。傳說當年井中央有石一塊,每見一蛇卧石上,輒有白霧沖天而上,繚繞於帝都長安,因而被稱「煙霧井」,形成「草堂煙霧」。
灞柳風雪
在西安東郊灞河沿岸。灞水原名「滋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稱霸時,改名「霸水」後又名為「灞水」,是「八水繞長安」之一,發源於藍田秦嶺山中,流經咸陽時匯入渭河。隋唐時長安廣栽柳樹,而灞橋又是長安東去的交通要道,人們在此與東去的人依依惜別,並折柳相送。而每當幕春時節,柳絮在微風中紛飛而下,如同冬日飛舞的雪花,故得名「灞柳風雪」。
早在秦漢時,人們就在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像冬日雪花飛揚。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相關聯。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里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唐時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的風氣,為文人騷客所樂道。因此,曾將此橋叫「銷魂橋」,流傳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灞橋風雪」從此被喻為「關中八景」之一。
咸陽古渡
咸陽古渡,即原來咸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從古秦都咸陽旁邊流過。據《咸陽地方誌》記載,「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口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古橋遺跡,在隱沒百年後,於數年前重現人間。而「咸陽古渡」作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那時因交通不發達,擺渡就成了人們最常使用的工具。古時渭水悠悠,兩岸民眾載舟往返,成為「八景」的組成部分。
太白積雪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位於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自然保護區5.4萬公頃,距西安120千米。太白山得名已久
。《水經注》載:「漢武帝時,已有太白山神祠,其神名谷春,是列仙傳中人」,《錄異記》載:金星之精,墜於終南主峰之西,因號為太白山。
太白山森林茂密,溪流潺潺,鳥獸繁多,景觀迷人,有綠色植物寶庫和天然動物園之稱,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天然高山植物園和動物園。由於高差大,氣候、土壤、植物等均表現出明顯的垂直分布規律,自下而上有暖溫帶、寒溫帶、嚴寒帶氣候特點,與之相對應,呈現出不同的森林景觀。自上而下生長著側柏、松櫟、紅樺、冷杉、落葉松、高山灌木叢等六個垂直分布的景觀林帶。
C. 著名的自然景觀有哪些
中國地大物博,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眾多讓人類震撼稱奇的自然景觀。中國著名的十大自然景觀是:吉林霧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壺口瀑布、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黃山雲海、四川九寨溝、西藏南迦巴瓦峰、吉林長白山。
1、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豐韻的奇觀,讓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贊不絕口,同時吉林霧凇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和長江三峽同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而吉林霧淞卻是這四處自然景觀中最為特別的一個。
D. 大茅山的自然景觀
風景區內風光秀麗、松竹茂密、瀑布聚集,珍稀野生動植物豐富。其勝景主要有五峰第一尖、僧尼峰、天鵝湖、八百米瀑布、一線天等山中雲海霧深、蔚為壯觀。其腹地梧(烏)風洞總面積55平方公里,景區海拔500米,位於群山環抱之中,夏天氣溫比德興、上饒低5℃—7℃左右,空氣新鮮,水質極佳,是有名的避暑、療養、度假勝地,有「小廬山」之稱。該景區以流泉飛瀑、奇松怪石、林海蒼茫、奇花異草著稱,風景迷人,景觀秀麗,冬季山地雪景豐富,滯雪時間長,是觀雪理想之地。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物有花櫚木、楠木、鵝掌楸,野生動物有豹、熊、鹿、猴、穿山甲等幾十種,還有石雞、娃娃魚、鷹嘴龜。
景區分為大茅山、筆架山、四角坪、雙溪湖四個景區,有84處構景資源(其中特級景點7處;一級景點20處;二級景點29處;三級景點20處;四級景點8處)。風景區風光秀麗,松竹茂密,瀑布聚集,雲海霧濤,蔚為壯觀,珍稀野生動植物豐富。同時擁有溪、潭、瀑、山、石、林、花等多種景源。區內奇特的花崗岩峰巒地貌、良好的森林植被和豐富的水資源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以「森林生態、峽谷水景」為主要特徵的山水景觀,具有很高的遊憩、景觀價值。是一處以「登山攬勝、休閑度假、宗教朝覲、紅色緬懷」為主要功能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1)典型的深山峽谷、泉潭瀑布與森林生態完美結合,形成了江南罕見的「九寨溝」風光。
梧風洞海拔500米左右,位於大茅山群峰環抱之中,屬典型的 「兩坡夾一川」的深山幽谷。峽谷兩側森林茂密、奇峰異石,谷底有富含礦物質、呈五彩繽紛的溪流潭池、流泉飛瀑,景色極其秀美。貫穿東西的馬溪,為流水沿花崗岩斷裂沖刷剝蝕形成的天然水溪。由於其所在的斷裂帶內含有一定量的有色金屬硫化物(如: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等),這些硫化物經化學風化、水體溶蝕及沖刷作用,一部分溶於水體中,一部分沉澱附著於水底,使馬溪水呈碧綠色,在陽光照耀下水體碧綠如玉,同時,河床內還分布有大量的卵石灘,再加上溪流周邊極為茂盛的植被在水體中形成了「倒影」,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即形成了江南罕見的五彩水景。可與九寨溝相媲美,有「江南九寨」之稱。
(2)珍稀的原始次生混交闊葉林與茂密的植被,構成了國內罕見的深山原生生態環境
優異的生態環境和地形地貌造就大茅山較為復雜的生境,孕育了大茅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森林覆蓋率達97%。大茅山保存有從海拔100米-800米原生性強的常綠闊葉林基帶,是同緯度低海拔常綠闊葉林基帶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是研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和生態演替過程的重要區域。
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31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有34種。區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44種。
(3)典型的花崗岩峰巒微地貌,產生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地質遺跡景觀
大茅山與三清山東西並峙,同屬懷玉山脈。其主峰海拔1391.4米,是懷玉山又一高峰。主要以酸性岩漿岩為主,主要成景岩性為黑雲鉀長花崗岩,岩體規模較大,分布面積大於2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花崗岩峰巒微地貌。
花崗岩地貌在節理裂隙和風化剝蝕作用下形成了峰巒、峰叢、峰牆、峰柱後,在近水平節理和裂隙的切割下形成「岩塊」,起初稜角明顯,在風化過程中,稜角處首先風化、剝蝕,形成了玲瓏奇巧秀美的象形石景觀。這些岩石或屹立於絕頂之巔,或孤懸於絕壁之緣,或堆積於山谷深處,或相融於田野之中。歷經億萬年風雕雨琢,其形千姿百態,猶如鬼斧神工,個個栩栩如生,令人叫絕。
大茅山巍峨挺拔,雲纏霧繞,高眺蒼山日出日落,極目雲海雲卷雲舒。流泉飛瀑繪水墨,濺玉飛花抒雅韻。林秀翠竹豐茂如亭蓋,蒼松虯勁如瀚海。古有「千峰倚空碧,萬丈礙於雲」之贊。登上大茅山頂,可以看到連綿數公里的花崗岩山峰(峰巒),峰挺如削,海拔998米至1163米,形如一條條巨龍脊背,屹立在群山之間,氣勢磅礴,威風凜凜。這一地質構造奇觀,在江西乃至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具有重要的地學科普科研意義和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
山勢雄偉,左擁青峰,右攜峭壁。高眺蒼山日出日落,極目雲海雲卷雲舒。水潤天鵝湖,玉液不涸,八百瀑布紫煙騰升。流泉飛瀑繪水墨,濺玉飛花抒雅韻。林秀翠竹豐茂如亭蓋,蒼松虯勁如瀚海。至若山花似錦,草木繁盛,彩蝶繾綣。若夫冬天,更如一派北國風光,銀裝素裹,滯雪時長,觀雪度假,興致盎然:萬物皆眠山嶺,人寰之景,堪比瑤池,渺渺蒼茫無垠,引無數觀者流連。其由大茅山景區、梧風洞景區、雙溪湖景區三部分組成,2001年12月經德興市人民政府批准為縣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3月被省風景名勝區規劃委員會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8年我市積極將其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區名勝區。
E. 新疆哈密三道嶺的自然景觀有哪些
三道嶺自然景觀不是很多,我具體介紹下概況吧,三道嶺的魅力完全展現在她的露天礦坑上。東西長達七公里,南北也有一、兩公里。礦坑下的鐵路鋪得足有十幾條,蒸汽火車一開起來,白煙冒起來,視線所及能有15輛至多,壯觀啊!基本上全是「建設」。
露采礦有點像美國大峽谷的微縮景觀,比大峽谷更棒的是有隆隆作響的蒸汽機車和積雪未化的天山山脈做背景,漂亮!JIN是帶著他的4*5的大傢伙去的,那個相機包至少有20公斤。不過,不枉背那麼多東西,一定會有有意思的照片。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做紀錄片?沒有別的,就是因為真實。我曾經得到過一部上個世紀20年代的黑白膠片記錄片,我不知道是誰拍的,講的是兩家生活在河上的人家的事情,一家生活在蘇州河上,另一家在塞納河上。我是沒有興趣再看20年代的故事片,再怎麼著也是「導演」出來的。
在我所有的片子中,我可以捂著胸口說,每一個鏡頭都是我等待來的,我從來不「搬演」,如果錯過了,就錯過了。在我的鏡頭中,每個人的表情都是真實的,我不需要那種虛假的禮貌的微笑,我記錄的是那種從心底里散發出來的喜悅或者是悲傷。
三道嶺的居民百分之八十都是漢人,來自各個省份,以東北人和四川人居多。都是支援西北建設的,是典型的「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三道嶺的辦學條件在新疆地區算是很好的,家長們捨得投資啊,希望孩子們有一天走出礦區,可實際上三道嶺的生活比中國很多地方的生活都要舒服很多,在能源緊缺的今天,煤礦就等於金飯碗啊。
維族人開的「金寶地」餐廳真不錯,手抓飯絕對是現燜的,每天中午就那麼一鍋,來晚了就沒有了。而「羊肉燜餅子」從點菜起至少要等一個小時,所以,我門都是提前預定的。市場上的「饢」是現烤出來的,在寒風中冒著熱氣,那麼誘人,吃起來又脆又香。酸奶也是那種淳樸的味道,不象北京超市裡那些又膩又甜的「品牌」東西。
F. 西峽老界嶺的景區介紹
西峽老界嶺旅遊風景度假區分為景區和度假區兩大功能區域。
景區內萬山疊翠,綠蔭簇擁,林海蒼莽,松濤陣陣,古木參天,四季景色異彩濱紛:春山吐艷百花紅,夏賞雲海聽瀑聲,秋風盡染勝錦銹,冬雪冰凌掩青松。縱情詩畫仙境,感悟自然風流,更有「每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獨特自然景觀。景區內有中原第一山——犄角尖,海拔 2212.5 米,是中原最高峰。有傳說中的伏牛山神,還有情人谷、仙人谷,日月谷,三谷相連,氣勢恢弘。跨過 6666 個石階步道,可到達老界嶺觀景台:巍巍犄角尖,近在眼前,感受「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的豪邁氣概。長江黃河從這里分流,南北氣候從這里分界,一腳踏兩市,雞鳴三縣聽。八百里伏牛山從這里零公里起步,如在仙境。
老界嶺內度假區是中原建在海拔 1500 米以上唯一的度假、養生、避暑為一體的老界嶺避暑山莊,位於山莊中心區的綜合大樓按國家★★★★級度假飯店建設,具有接待、購物、餐飲、會議、娛樂、住宿等多種服務功能。緊鄰隨後 30 套大小不同的竹製別墅,人情化的服務及設施讓你留連忘返。依山傍水,若隱若現,錯落有致,具有異國風情的 30 套木製別墅,是中國最大的木製別墅群,也是中原最高的別墅,夏天來避暑,夜晚蓋被子,冬季有地熱,觀冰又賞雪。素有天然氧吧,雲中賓館之稱。休閑之餘,乘老界嶺觀光索道,八分鍾直登觀景台,既可體會乘風直上,超越夢想的激情,又可解決登山體乏的困擾。
在這里可以品嘗到獨一無二的,喝的是礦泉水,吃的是中草葯的老界嶺雞,下的是河南名吃柴雞蛋,還有採用高壓鍋烹飪的山珍野味,讓你回味無窮。
G. 自然景觀資料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藏語意為「聖母」,位於定日縣境內,喜瑪拉雅中段的中尼邊界上,海拔8843.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峰頂常年積雪,4~6月氣候最佳,是登山的黃金時節。能登上世界最高峰。俯瞰壯麗山川,已成為登山健兒們的宿願。
珠穆朗瑪峰麓冰塔林位於珠峰腳下5300米到6300米的廣闊地帶,是世界上發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態。在5800米的冰川上,舉目所及,一片潔白。神奇的天公造物,讓人目不暇接,那宛如古代城堡般的懸岩,層次分明,風化岩石形成的高大石柱、石筍、石劍、石塔,成群結隊,風情萬種,綿延數公里。
由於珠穆朗瑪峰海拔高,景色奇,冠絕天下,故被登山探險者們譽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上的公園」。
珠峰高度
人類在1847年首次測量珠峰高度,當時得出的數字為29002英尺(8840米)。常被提起的珠峰高度值29028英尺(8848米)是1954年確定的。
目前公布的珠峰高度為29035英尺(8850米),是分別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和卡本戴爾的登山家皮特?阿森斯和比爾克勞斯利用全球定位衛星接收器共同測出的。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創始人兼榮譽館長布拉德?沃什伯恩在80年代繪制出了第一張大比例尺珠峰地圖。他說:「那簡直是個奇跡。」珠峰的高度每年都要增加幾厘米。此外,它每年還要向西北(即中國一側)移動2.5英寸(約6厘米),這與指甲生長的速度差不多。
H. 陝北的自然景觀
(一)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陝北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這里山水相映,白雲繚繞,松柏參天,廟宇林立,是全國著名風景名勝區和道教名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雲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後因終年白雲繚繞,而稱白雲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雲封」而叫白雲觀。道家聖地白雲觀,自從明萬曆皇帝親賜御制《道藏》4726卷以後就聲名大震,幾百年來香火長盛不衰,遠近香客絡繹不絕。此外,白雲觀還是整個西北地區最大的明代古建築群,大小廟宇殿堂鱗次櫛比,大處看雄偉壯觀,小處看精美絕倫。在白雲山上還可以望見不遠處的黃河大峽谷,蒼勁的陝北黃土風光一覽無遺。
(二)紅石峽
紅石峽位於榆林市城北3公里處,距離榆林市區僅5公里。紅石峽谷長約350米,峽谷東崖高約11.5米,西崖高13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峽內榆溪河水穿峽而過直達城西。
古代駐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將都喜好到紅石峽題刻以抒發邊塞豪情壯志,所以紅石峽又是長城書法藝術的一大寶庫。從題字的內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時「九邊重鎮」的地位。此外,還可以欣賞到宋元時期的石窟藝術。趕上晴天,就可以一睹「紅山夕照」的風彩:夕陽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絢麗的紅石峽風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
紅石峽的得名,一說是因山皆紅石而來。一說明成化八年(1472),餘子明為副都御史巡撫延綏,駐榆林,鑿石為渠,引水由西而下與無定河合流,定名「榆溪河」。渠成之時,夕陽東照,紅石映日,分外耀目,名為「紅石峽」。
峽分南北兩段。北峽兩壁中分,上部是榆溪河水聚集而成的天然湖泊,浮金耀銀,清流溢出,形成一道飛流直下的瀑布,然後穿越西壁石窟而南下。站在岩頭,只聞水石相擊,如獅吼,如雷鳴;波翻浪滾,似霧起,似雲涌;登臨洞口,頓覺寒氣撲面,沁涼爽人,歷來被譽為奇觀,洞口刻有「蛟窟龍窩」4個大字,赫然醒目。
據統計,紅石峽題刻、石匾和各類碑記共有200種之多。更有蒙文題刻,堪稱一絕。它們雖久經風雨剝蝕,但其雄姿英貌經久未衰,向來被人們譽為「塞上小碑林」,陝北書法藝術的一座寶庫。
(三)紅鹼淖
紅鹼淖風景名勝區位於神木縣西北的爾林兔鄉,神府、東勝煤田腹地。199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紅鹼淖的「淖」是蒙古族語,意思是「海子」,「水泊」、「湖泊」。景區似三角形,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長處12公里,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屬高原性內陸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四周生態環境良好,東側有天然牧場爾林兔草原,水草豐盛,牛羊成群。南北兩側以沙丘、灘地為主,灘地上是以沙柳為主的大面積固沙防風林帶,沙丘多已固定。紅鹼淖盛產多種淡水魚。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多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共有30餘種野生禽類在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白天鵝以及鸕鶿、海鷗、魚鷹、野鴨、鴛鴦等。每逢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鳥類聚集於此,上下翻飛,翩翩起舞,和樂齊鳴,場面非常壯觀。
(四)福地湖
福地湖位於宜君縣城東30華里處。1998年,縣政府集資開發,使蒙芒湖光秀色再展。
湖中半山腰的北魏石窟始建於446年。融佛教、道教為一窟。該窟歷經北魏、北齊、隋、唐、宋、清歷代雕鑿,窟為方形平頂,進深1.25米,寬1.78米,高1.29米。石窟中央和左、右壁正中各雕一龕造像。正中央大龕中釋迦牟尼佛洗足跌坐,左下方雕一供人在博山爐前跪拜禮佛。窟右壁中間石龕中造像已塌毀,尚存火焰紋龕,楣上飾蛟龍和4朵蓮花,周圍雕12個小佛,佛龕上雕有山巒和走鹿、蹲猴。窟左壁中央尖拱形大龕中,雕手持芭蕉的老君盤膝端坐像,左右道士捧笏侍立。龕楣浮雕10個半身像,上為7個手持箜篌、笙、琵琶、簫、長笛、腰鼓、長鼓的伎樂飛天。雕刻內容除佛教、道教外,還涉及音樂、體育、游樂、服飾等。人物造型嚴謹,形象秀美。充滿力量的摔跤力士給人以無窮力量,飄飄欲仙的「飛天」是中國石刻藝術的一絕。龕楣背光精巧富麗,圖案紋飾豐富多彩,對研究中國的雕塑藝術史、體育史有著重要的價值。
(五)清涼山
清涼山,又名太和山,屹立於延安城北,隔延河與寶塔山、鳳凰山相望。山勢陡峻,山上殿宇嶙峋,文物眾多,久負盛名。歷代名人題詠詩詞甚多,贊頌清涼勝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戍守延安時曾登臨此山賦詩:「金明阻西嶺,清涼峙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
清涼山游覽內容分為3部分:以萬佛洞為主的佛教文化,以太和殿為主的道教文化及眾多革命舊址。
萬佛洞是清涼山18洞中最大的一個。鑿於隋代以前,唐、宋、金、元、明、清歷代均有造像和維修。主窟規模宏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面積238平方米。中央台基上有佛像三尊,窟內四周及石柱上有神態各異的浮雕佛10000餘尊,最大的有1米高,小的僅有0.13米,造型優秀,神態情異,姿態動人。范仲淹曾賦詩贊曰:「鑿山成石宇,鑱佛一萬尊。人世已稀有,神功豈無存。」
萬佛洞左側是三聖佛洞。正面洞壁雕有釋迦牟尼和他的兩大弟子迦葉、阿難的立像。兩壁有韋馱、增長天王及16羅漢像。
彌勒洞正中的蓮台上,端坐著高1.8米、體態肥胖、袒胸露懷、喜形於色的「皆大歡喜」彌勒佛。兩邊有對聯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山上曾是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新華廣播電台、中央印刷廠等新聞出版機構所在地。有歷代文人摩崖題刻50多處的「詩灣」以及「水照延安」、「天下奇觀」、「仙人洞」、「桃花洞」等景觀。
山下有2004年新建的「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
(六)萬花山
萬花山,又名牡丹山,位於延安城東南20公里處,海拔1500米,總面積千餘畝,樹木茂盛、奇花異草到處可見。其中野生牡丹有5萬余株,春暖之際,牡丹盛開,五顏六色,爭奇斗妍,香飄四野,沁人心脾。
萬花山牡丹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說王母娘娘的四姑娘,愛上窮書生崔文瑞,私自下凡,結為夫妻,四姑娘從天宮帶來各色牡丹種子,種在這里;一說隋朝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征戰歸來,途經洛陽、長安,帶回牡丹種子,撒在山上。
萬花山野生牡丹歷史悠久,宋代就有記載。據《延安府志·膚施縣》記載:縣「稍南有牡丹山,山下有杜甫川」。宋《圖經本草》中記:牡丹「今牡丹山中皆有,但花有黃紫紅白數色」。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牡丹出丹州、延州」,而且天然生成,不用澆水施肥,年年枝茂花繁。《大清一統志》載:「牡丹山,在膚施縣南四十里,其地多產牡丹。山為花名,故萬花山得名於牡丹,又榮於牡丹。」洛陽、菏澤牡丹興盛,實際上,萬花山原生牡丹為天下正宗,延安堪稱中國牡丹的故鄉。
相傳萬花山所在地的花源頭村是花木蘭的故鄉。這里建有規模宏大的木蘭陵園,園內石碑刻著《木蘭辭》全文和廖沫沙和舒同分別題寫的「木蘭祠」和「木蘭詩」。木蘭墓前立有舒同寫的「花將軍之墓」墓碑,碑前有一4米多高的花木蘭跨馬征戰的戌裝石雕。萬花山上還有跑馬梁、從軍亭、望仙亭、吟詩亭、崔府君廟、群芳譜等景點。山下有萬花湖,碧水盪漾,遊船穿梭,石橋卧波,湖光山色,風景秀麗。
(七)寶塔山
寶塔山,在延安城南延河對岸,海拔1135.5米。隋代稱豐林山,宋代改稱嘉嶺山,因山上建有寶塔一座,俗稱寶塔山。寶塔始建於唐,系樓閣式磚塔。宋代曾重修,金、明也曾修葺。現塔為重建。塔外觀呈八角形,高44米,共9層。內有樓梯,登塔可俯瞰延安全景。塔底層有南北兩個拱形門洞,額上分別刻有「高超碧落」、「俯視紅塵」匾。塔旁有洪鍾一口,高150厘米,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蓮花紋飾,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紋飾,是佛道融合觀念的體現。該鍾鑄造於公元1620年,原置於清涼山上,抗日戰爭時期移置於此,曾用來報時、報警。
北宋時期,韓琦、范仲淹曾以寶塔山為寨,御西夏之進犯,留下許多遺跡。山上有古城寨、烽火台、東岳廟、摘星樓、嘉嶺書院等遺址,山下有范公井及范仲淹手書「嘉嶺山」石刻大字。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延安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和總後方,寶塔山也聞名遐邇,成為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
(八)魏塔古村落
魏塔村古樸,寧靜,原生態。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擁堵。人置身於此,輕松、自由,可尋找到一片心靈寧靜的歸宿,吸引了大量畫家寫生、攝影以及電影拍攝。延安大學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附中、陝西國畫院等在此掛牌並確定為寫生創作基地。先後有許多畫家來此寫生,著名的就有李愛國、袁武、許勇、孫志鈞、陳鈺銘、李乃蔚、鄒立穎、馬新林、邢慶仁、范華、陳曉光、盛沉、張春華、鍾劍秋、廖哲林(台灣)等人,創作了一批批優秀作品。魏塔儼然成了名符其實的「畫家村」。